舌诊图解大全

发布时间:2020-05-18 13:42:3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舌诊图解大全!


7 E) a. W# S2 _" T6 u主病及相关研究:   

1 ]0 z6 K  k' H, g: d( # E.

正常.gif KB)

2008-9-21 09:43

正常舌象:舌体柔软,活动自如,颜色淡红,舌面铺有薄薄的、颗粒均匀、干湿适中的白苔,常描写为“淡红舌、薄白苔”。 ; f( y+ c1 \; l) W: A& J/ t& r% S
观舌,主要是观察舌质和舌苔两个方面的变化。舌质,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脉络组织。舌苔,是舌体上附着的一层苔状物,有胃气所生。所谓“胃中生气”是指脾健运化,胃主受纳(即认为是人体消化机能正常),脾胃生理功能正常则舌上可现一层薄润的舌苔。机体在疾病病理变化过程中,阴阳的盛衰,气血的调和,津液的存亡,均可直接反映在舌苔变化中,察舌苔的变化,即可知脏腑盛衰(内脏器官病变)、病邪凶吉进退(疾病严重程度)

裂纹舌

裂纹.gif KB)

2008-9-21 09:44

图解:裂纹舌:舌面见多少不等,深浅不一,形状各异的裂纹,称裂纹舌。  
主病及相关研究:  
裂纹舌多为阴虚热盛之证。  
裂纹舌主病:(1)热盛伤阴,多为红绛舌有裂纹;(2)血虚不润,多为淡白舌有裂纹,(3)脾虚湿浸,多舌质淡白胖嫩,边有齿痕,又有裂纹。治宜滋补阴精,益气生津;补脾渗湿;补阴泻火;清热润燥。  
/ `- c- ~#另外,裂纹舌指舌质之裂纹,也指舌苔之裂纹;在辩证时,应从苔的干润来辨,若因干而裂,为外感疾病热灼津伤,燥热严重。若苔上有津而裂,多为气虚所致。  
现代研究认为舌上浅裂纹主要是由于舌粘膜萎缩,使舌的纵纹或横纹透出表面而形成,舌的深裂纹则为较严重的舌萎缩性病变,使舌上皮层失去正常结构,部分乳头变扁平而融合,部分则萎缩断裂形成裂纹,在其下可见到有增厚的疤痕收缩现象。  
& C* @% r* {/ G7 ]/ m5 z4 z《辨舌指南·辨舌之质本》认为平人之舌无纹,有纹为血衰,裂纹多少深浅,反映血衰之甚微。  

——舌生横裂纹为素体阴亏,如冰片纹,多为老年阴虚;  
" W3 C: o# l. A/ L4 S% |* F
3 q) |& k6 F" I# E——舌绛无苔或有横直纹而短小者,为阴虚液涸;  
& m. H) p3 C* H% l# ]; \-
——舌见裂、断纹如人字,川字,属胃燥液枯而实热内逼。  
  u) }6 l* {* U! \3
- _2 p/ \( o, x# Q7 U2 ~, N基层医生|乡村医生|个体门诊|经验交流|病例讨论——舌红见人字纹,乃邪初入心.或阴证误用凉药;  

——舌红而裂,大渴引饮者为上消;  

——红赤苔腻厚而裂纹,为脏腑实热;  

——无苔无点而赤裂,为阴虚火炎;  

——舌绛干燥裂纹,为邪热入肝或阴液大伤;  

/ ^- G6 `6 @% H6 k基层医生|乡村医生|个体门诊|经验交流|病例讨论——但裂不光,为胃阴不足,痰热凝结;  

——若舌绛而边尖破碎,又有血痕而痛,为阴液大亏,心火上炽;  
, I! B$ o! k) e" p  m基层医生,乡村医生
——舌黄有虎斑纹者。为气血两播;  
7 I4 M+ I1 d9 Z$ O" e$ K  M: m4 @4 n基层医生|乡村医生|个体门诊|经验交流|病例讨论
6 a6 s; v  y: R/ e( B基层医生|乡村医生|个体门诊|经验交流|病例讨论——舌红润而有黑纹,为厥阳之寒证;  

3 v, f0 J& f* s8 E# l# Y基层医生论坛——下后反见人字纹者,为肾气凌心;  

5 ^& c) Y3 {; q4 l# ——中有袭纹者,多属胃气中虚;  
% Y* {, `; x: I2 d' O基层医生论坛
8 X6 B6 e9 q& Z8 l( V$ z——淡白舌有发纹满布者,为脾虚湿侯,舌红露黑纹数条而苔滑者,为水乘火位之寒证;  
( z1 [1 x3 n/ e; h2 j3 F6 ~! e基层医生论坛
——舌现蓝纹,在伤寒为胃气衰微,在杂病为寒积滞宫中;  

——裂纹而出血,血液灼枯,舌尖出血,为心经邪热塑盛。  

——由于裂纹舌兼证较多,在临床疾病的病种中较少见,具体可参考各兼证。  
  E+ |4 L2 O: Z3 " @6 G8 l, @' D. - c
) P$ i% G' * v2 w基层医生,乡村医生有此类舌象的病人一般病情较复杂,治疗宜按辨证施药。

胖大舌

胖大舌.gif KB)

2008-9-21 09:44

图解:胖大舌:舌体虚浮胖大,或边有齿痕,色淡而嫩的称胖大舌。  
主病及相关研究:  
# j. m, G2 }9 e+ N胖大舌亦有古籍将其与肿胀舌合论。实则,大舌是由脾之阳气虚衰,或兼寒湿而致舌体胖大,虚浮,嫩软色淡,常有也痕,属虚,当与肿胀舌区别而论。  

- t6 c3 o( t' H! a基层医生|乡村医生|个体门诊|经验交流|病例讨论胖大舌主病:  
9 l" @& G: ~7 d, C3 e; M, y' w8 ^/ B
' i! X% v) [: C" O6 T! }基层医生,乡村医生(1)脾虚,证见舌体胖大而嫩,色淡。舌边有齿痕,舌苔薄白,面白形寒,少气懒言,倦怠食少,腹满便溏,脉虚缓或迟弱。多由于水饮痰湿阻滞,水湿潴留舌体致舌体胖大。若谈白胖嫩,舌面水滑,属脾肾阳虚,气不化津,水湿上泛所致,治宜健脾益气,方宜八理中汤,补中益气汤类。  
# W' 8 s$ W. o, u1 u% V基层医生|乡村医生|个体门诊|经验交流|病例讨论
" y6 X  L, e: g( r. S临床多见于肥胖症、甲状腺功能低下、贫血等病人的舌象。  

. v: ]% g5 B9 p  m常用的中成药有:人参健脾丸、藿香正气丸、参苓白术丸、附子理中丸、加味保和丸等。  

$ r: U0 q: @! Y  b0 y2 O2 f- q(2)肾虚水泛,证见舌大胖嫩,色淡,边有齿痕,腰以下肿甚,小便少,形寒神疲,四肢厥冷,面色晦暗或晃白,脉沉迟或沉细,治直温阳利水,用金匮肾气丸、真武扬之类,另外若见舌淡红而胖大,伴黄腻苔,多是脾胃湿热与痰浊相搏,湿热痰饮上溢所致。治宜化湿逐痰,.宜茵陈、木通、滑石、石膏、栀子以清热利湿。  
2 N) b5 l  D- R7 Y& Y0 _基层医生论坛
临床多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等病人的舌象。  

常用的中成药有:金匮肾气丸、济生肾气丸、补腰健肾膏、肾炎温阳片、肾炎消肿片等

齿痕舌

齿痕舌.gif KB)

2008-9-21 09:45

图解:齿痕舌:舌体的边缘见牙齿的痕迹,即为齿痕舌。  
$ {: ( r. }8 y0 s; 主病及相关研究:  
齿痕舌多因舌体胖大而受齿缘压迫所致,故齿痕舌常与胖大舌同见,多属脾虚,主虚证。若舌质淡白而湿润,所为脾虚而寒湿壅盛。  
# U9 v2 T3 {, p6 Z2 G
9 _, x$ f6 Q& _8 ]7 G: M齿痕舌的成因,多由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湿阻于舌而古体胖大,受齿列挤压而形成因痕,故齿痕常与胖嫩舌同见,一方面由于舌体水肿,属脾之阳虚而湿盛,另一方面由于舌体肌肉松弛,张口不足,属脾之气虚。  
0 j+ o. b' N0 O* |1 Q! @% R2 K% ]
; o% r. Z) v- L( o; Q+ ~3 W齿痕舌主病:  
) |  " ]8 I& u% Z基层医生论坛
# Z& y6 n8 k* \; ——淡白湿润而有齿印,属寒湿壅盛;  

——淡红而有齿痕,属脾虚或气虚;  
7 r4 l0 a5 m& X基层医生论坛
. z7 t0 R* D5 W' |7 o; \基层医生|乡村医生|个体门诊|经验交流|病例讨论——红而肿胀满口,边有齿痕,多属湿热痰浊壅滞;  
) S0 u& M6 Z5
总之可分成气虚与阳虚丙型:  
& ~' l7 B- D7 t基层医生,乡村医生
( H* }7 D) A0 W  T& t基层医生|乡村医生|个体门诊|经验交流|病例讨论(1)气虚型:脾气虚弱,主证:舌质浅谈,舌苔薄白,舌体胖嫩,舌边齿痕,面色恍白或痿黄,气短懒言,头重身肿,倦怠乏力,自汗,饮食减少,食后腹胀,泛恶欲吐,大便溏泻,脉细弱无力。治则:补中益气。  

(2)阳虚型: 主怔:舌质谈白,舌面湿润多津,或舌面水滑,舌体圆大胖嫩,边有齿痕。面色苍白或青黑,神疲乏力,倦怠喜卧,口淡不渴,纳呆食少,腹中冷痛,得温方舒,胃寒肢冷,尿清便塘,或见浮肿,脉沉微。治则:辛温补阳。  

2 `( 6 `) E9 b3 V- X9 N( [4 e基层医生论坛常用的中成药有:人参健脾丸、藿香正气丸、参苓白术丸、附子理中丸、加味保和丸等

薄白苔

薄白苔.gif KB)

2008-9-21 09:45

图解:薄白苔铺于舌面,颗粒均匀。干润适中。  

6 @/ J, Z, z3 |5 a: N4 S; B" V4 主病及相关研究:
# e- u; N5 [% ]/ E' M基层医生论坛
薄白苔,舌色淡红清润,为正常情况下最常见之舌苔,当为“胃中生气所现”。  

+ w  V! T6 C: ~基层医生,乡村医生薄白苔的形成,主要由于口腔咀嚼、吞咽与唾液.饮食的综合作用,使舌粘膜丝状乳头间的物质与角化上皮不断被清除脱落,使舌苔仅有薄白一层。  
# F5 v8 a  k0 S+ l基层医生论坛
但当风寒、风湿、寒湿等六淫之邪(六淫包括:风、寒、暑、湿、燥、火),病尚在表(表浅或初期),还未里传(加重或发展),且病邪(病情)较轻,脏腑之气(内脏功能)未伤时,舌苔多见薄白苔。故有“薄白苔主表”之说。  

& S/ m. i5 J: F/ B& X- ]基层医生论坛《辨舌指南》中说“凡舌苔白润而薄,邪在卫分(中医按卫、气、营、血由浅入深划分病情深重的四个层次,卫分为最轻的层次。),可汗(发汗法),......如麻黄羌活之类 ”常见的舌苔薄白而润滑,舌质正常,多属外感风寒症,若伴有恶寒发热,肢体酸痛,头项强痛.无汗或少汗,脉浮紧,则可用散风寒解表的麻黄汤加减;若舌质红,苔薄白而润,属外感风热或外感风寒化热,可用荆防败毒散加减。  

常用的中成药有:感冒清热冲剂、通宣理肺口服液等。

薄白干苔

薄白干苔.gif KB)

2008-9-21 09:46

图解:薄白干苔:白苔薄铺舌面,津液较少而苔偏干燥。  
主病及相关研究:
) m% h  m; e! ~5 B: ]9 L: U' {/
" D9 Z8 k2 C, b* ]" Y/ s基层医生|乡村医生|个体门诊|经验交流|病例讨论薄白干苔由于肺脏津气两伤,气虚则无以化津,津少则无以润舌.苔势因失濡养而干燥。  
. `* U0 K" d- g5 |9 ^/ L
主病多为风温入肺,邪气伤肺,或为阳虚不能化津上润,肺之气津两伤;前者当清润化燥,可用银翘散加养阴清热生津之法;而后者当益气生津,宜宣肺益气汤.升阳益气之法。  
, J/ F4 `2 Z0 m/ u3 E基层医生|乡村医生|个体门诊|经验交流|病例讨论
; X  d/ t6 H: h" x% ^, X基层医生,乡村医生上述薄白干苔如伴有感冒、咳嗽、白泡末痰等症状可参考用药。常用的中成药有:清热养阴类——银翘解毒丸、银翘解毒冲剂、银黄口服液、芎菊上清丸、清热解毒口服液、 养阴清肺丸、养阴清肺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  
$ N; _& [2 v  f3 V% o+ a基层医生|乡村医生|个体门诊|经验交流|病例讨论
宣肺益气类——通宣理肺丸、通宣理肺口服液、急支糖浆、止咳橘红口服液。

厚白腻苔

厚白腻苔.gif KB)

2008-9-21 09:46

图解:厚白腻苔:舌象为苔色白而厚,颗粒坚紧或疏松,可布满全舌,亦可边尖较薄,中、根部较厚。  

: v/ J8 B9 V  O6 k5 W主病及相关研究:  
/ m: i1 9 U" a' 2 S( v厚白腻苔多由中焦脾胃的阳气不振,以致饮食停滞,或为湿浊痰积之候。  
" F# T$ Q7 z9 _1 E+ B8 [* }7 b基层医生|乡村医生|个体门诊|经验交流|病例讨论
& M1 @/ J! P& ~  m& [《辨舌指南》:“舌苔白腻,胸隔闷痛,心烦干呕;时欲饮水,水入则吐,此热因饮郁,宜辛淡化饮。”  
8 g3 M% Y- P! J7 ^6 F- g" K0 b
+ l  a4 G( x  _% V8 u6 f: T2 N厚白腻苔主病:主湿、主痰、主寒。  

  u2 _5 ^, z1 {! ! L9 y: J$ C  s0 t5 \基层医生论坛由外感寒湿之舌苔白腻,为感受寒湿之邪。寒则令色白,湿则主腻苔;因寒湿在表,故舌苦可呈薄白而腻,治当温散寒湿,方选羌活胜湿汤。  

: w. F. ]& n' P+ }% \5 L( g由湿阻膜原之舌苔白腻,为感受湿热病毒所致,亦可因湿浊内蕴又复感外邪引发;湿热由表入里,蕴伏于膜原之间。阳气被郁,湿浊上泛而见白厚腻而干之舌苔,或白如积粉。治宣化湿辟浊兼清热,方用达原饮。  
/ S+ n5 ( H! _9 R5 p5 Z基层医生论坛
由寒饮内停之舌苔白腻,为脾阳不振,水饮内停所致舌苔白而厚腻,或水滑。治宜温阳醒脾行水,方用温脾。  
9 H2 ~3 ]+ j) n9 {基层医生论坛
值得往意的是,热因饮郁,水饮湿浊之邪盛于外而上溢于舌,使舌苔白而厚腻,并不现黄苔;然毕竟中郁有热邪,故可见心烦干呕,时欲饮水,当辨这种病变不同于湿热郁蒸之现黄苔。  

临床多见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衰等重症病人的舌象。  
1 x# N6 w$ T) ~基层医生论坛
此类舌象的病人一般病情较复杂,治疗宜按辨证施药。也可按证试用部分中成药。常用的此类中成药有:小青龙合剂、苏子降气丸、止嗽定喘口服液、玉屏风口服液、洋参保肺口服液、蛤蚧定喘丸、生脉散口服液、冠心生脉口服液、活心丸、血府逐瘀口服液益心口服液、安神养心丸等

白苔燥裂舌

白苔燥裂舌.gif KB)

2008-9-21 09:47

图解:白苔燥裂舌象为苔色白,可薄可厚,颗粒粗糙而疏松,干燥且质硬,望之如砂石,扪之糙手,即为白糙苔,若颗粒较细,质地板硬,巳布有纵横裂纹,称白苔燥裂。  
5 \- B$ n+ Q2 G7 S4 P6 Y7 K基层医生|乡村医生|个体门诊|经验交流|病例讨论
% A/ q( P3 B2 _2 P" Z主病及相关研究:  
2 b& Q+ L5 D+ s+ N白苔和燥裂两者亦可同现于舌面,故统称白苔燥裂。总因内热暴起,津液暴伤所致。多见于急性温热病,燥热暴起,津液暴伤,真阴将竭,而苔色尚未及转黄之时,若苔虽白裂,却不甚干,常见于暑温,暑热伤气,内夹湿浊。  
# B( M: O* m/ r"
《舌鉴辨正》:“白苔燥裂舌,乃因误服温补,灼伤真阴,无黄黑色者,真阴将枯竭舌,舌上无津,苔已干燥,故不能变显他色。”  

% {  ~) O2 z: B  `% i白苔燥裂主病,主暴热伤津;治宜生津泻热;主暑热伤气,内夹湿浊,治宜清暑益气。  

临床多见于外感热病和急性传染性疾病人的舌象   常用的中成药有:紫雪散、羚翘解毒丸、板蓝根冲剂等。

黄腻苔

黄腻苔.gif KB)

2008-9-21 09:47

图解:黄腻苔:舌象为苔色黄而粘腻,颗粒紧密胶粘,加黄色粉末调涂舌面。  
* C* C. k3 j. ]
6 L: f* G4 m. `" p: V+ c  U* K主病及相关研究:

% H8 T! o6 I. ]黄腻苔由邪热与痰涎湿浊交结而形成。苔黄为热,苔腻为湿,为痰,为食滞。  

# G/ n  d* E- h/ J2 g6 @黄腻苔主病:主湿热积滞,痰饮化热或食滞化热等证;亦主外感暑热,湿温等证。治宣清热,化湿,祛痰。  

  X, @1 Q3 i9 a! b0 + U: U9 U基层医生|乡村医生|个体门诊|经验交流|病例讨论另外,辨黄腻苔;尚应注意结合舌质合参。  

' L2 j) v: A. X8 l0 t基层医生论坛——若淡红舌,黄苔满布舌面,苔色润泽不燥;边尖兼少许白苔,因外邪传里化热,进入阳明胃腑而生。主病,热入阳明证,气分湿热症,肝胆疾患及尿路感染,多种发热疾病.治宜清热解毒,疏通表里。  

+ Z  t, g. d& g5 d1 Y$ I6 ——若红舌,黄腻苔,中厚而边薄,紧密细腻,根部尤甚,则多因热痰互结,或湿邪入里化热,或温热之邪结于胃肠,尚未至阳明燥实。  

——若舌色深红发绎,则又为营热深重之候;主病;热痰互结.中焦湿热;胃肠宿食。治宜清热化湿,涤淡导滞。  
0 l1 V$ p& V# U9 J" p
- & q+ j0 n$ g# c/ h基层医生,乡村医生——若紫舌,灰黄厚苔,苔润而不燥,即为寒热错杂,热从寒化,或寒从热化之危重之候,多因为热病不愈,心阳暴衰,停痰厌饮久久不愈,兼感外邪,入里化热;盛夏炎热,恣食生冷而发中寒霍乱;阴盛于内,逼热上浮;素体内有瘀血.又感邪化热;故主病为真寒假热,心肾阳衰,霍乱吐泻,哮喘诸证。治宜温通心肾,回阳救迎;清热化池;活血化瘀。  

$ K! Q5 ]2 ^" X# ]& ——若紫暗舌,黄腻苔,舌体胖,舌面满布黄苔.夹有白苔,中根较厚,其色黄而厚腻,其形成可因阴证央食,可因痰湿内郁,可因寒邪凝滞,可因湿食阻滞中焦,气血郁阻,亦有湿热与胃肠糟粕搏结之证。治宜温阳健脾,活血消积。  

临床多见于急慢性胃肠炎.胆囊炎,尿毒症等病人的舌象。  
0 c" Y: r1 z9 w6 I
- }& H+ t/ W# a( ~/ a* z基层医生论坛此类舌象的病人一般病情较复杂,治疗宜按辨证施药。

黄燥苔

黄燥苔.gif KB)

2008-9-21 09:49

图解:黄燥苔舌象为苔色黄干而少津(津液),属邪热伤津之病变。  

主病及相关研究:  
黄燥苔:成因有数种:  
; {" a/ z4 t6 Q7 ~7 |+ R
(1)苔薄黄而干,为病初外邪化热入里,邪热伤津;  

9 D4 o. s/ g" M- K* S" d1 d+ r& D- L$ X(2)苔黄而干燥,为气分热盛,津液已伤;  

(3)舌苔干色黄,满舌厚积,为实热里证;  

% U9 {, p& X- A(4)若苔色老黄焦燥起刺,或中有裂纹,为表邪已解邪气内传.结聚脏腑。  
' `5 h8 C" 2 y  P! K6
(5)若病后期苔由厚而薄,色由深而浅,干而少津,则为邪热虽退,津犹未生之候。  
# D/ _  ^+ l) c# H7 s: ~基层医生论坛
, J' g% e, Z4 }: E黄燥苔主病:邪热传里,治直泻热清里。气分热盛津伤,宜辛寒清气,泄热保津。实热里证,邪热结脏腑。宜苦寒攻下以泄热救阴。热退津伤,治宜甘寒生津。  

; {5 J: p  h, V! 1 e+ ~5 o7 因黄燥苔多合并有复杂的主病,所以用药也要根据病情来定。常用的清热去火药中成药有:清热解毒丸、新清宁片、紫雪散、安宫牛黄丸等。

黄苔

黄苔.gif KB)

2008-9-21 09:50

图解:黄苔是常见的病理舌苔,在部分健康人中也可见到黄苔。  

/ i( N: ! f$ |0 U6 {主病及相关研究:
7 \0 g# }2 m  H1 \! S* O( {  }) j& e基层医生论坛
黄苔正常人中所见的苔主要为薄黄苔,薄黄腻苔。厚黄腻苔发生随年龄而增长。  
. Q+ w/ b) P6 K$ i+ a+ ^9 M$ E: s) a基层医生|乡村医生|个体门诊|经验交流|病例讨论
黄苔颜色有淡黄、嫩黄、深黄、焦黄等,多分布于舌根及正中间部分,亦可满布全舌,同时,如前所述,黄苔也可与其他苔色如白苔兼见,而各种黄苔中又有厚薄、润燥、腐腻不同。  
, F4 q* g3 m* G5 X3 [基层医生|乡村医生|个体门诊|经验交流|病例讨论
黄苔主病,主脾胃病、主里证、主热证。《百鉴辨正·黄苔总论》认为黄苔,表里实热症有之,表里虚寒证则无。邪热熏灼令苔现黄色,淡黄为热轻;深黄为热重;焦黄为热结。外感病舌苔由白转黄为表邪入里而化热,在伤寒则属阳明;在温病则属气分。而表证、虚寒证亦可见黄苔:若薄白带淡黄苔,为风热表证或风寒在表化热,若淡黄厚苔,为胸腔湿热,气滞不宣;若舌谈胖嫩,苔黄滑润.为阳虚水混下化、因此说,黄苔主里是基本的,但不足绝对的。  
4 g9 M9 Z  Z" w' e: E3 Y4 D$ m基层医生论坛
黄苔形成机制的现代研究:(1)黄苔形成与体温升高有关;(2)黄苔与炎症感染有关;(3)黄苔与消化道功能紊乱有关;(4)黄苔与古苔微生物有关。  

总之,研究者们认为,黄苔与感染炎症及发热而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关系最大,由干舌局部丝状乳头的增殖,口腔唾液腺体分泌减少.加上局部着色作用,舌的局灶性炎症渗出,以及产色微生物作用,共同形成黄苔。  
& M- f2 d( j0 w  }1 S,
3 l0 |9 Y! X9 E8 P1 v% r4 |由于黄苔兼证较多,在临床疾病的病种中也很多见,具体可参考各兼证。  
! @8 y/ i2 {& {基层医生论坛
有此类舌象的病人一般病情较复杂,治疗宜按辨证施药。

薄黄苔

薄黄苔.gif KB)

2008-9-21 09:50

图解:舌上苔呈黄色,薄黄苔薄白中带有浅黄苔,色淡黄。  

) W2 L* w; J+ J0 t( N* {基层医生|乡村医生|个体门诊|经验交流|病例讨论主病及相关研究:  
, k: _% ]3 U+ v0 \  v2 ^薄黄苔: 黄苔是常见的病理舌苔,在部分健康人中也可见到黄苔。常见的黄苔主要为薄黄苔,薄黄腻苔。厚黄腻苔发生随年龄而增长。  
/ V0 z+ c2 C: c基层医生,乡村医生
9 @. }9 i  J, G% C; h0 U9 n+ i薄黄苔多由白苔转来,示病变已由寒(六淫中的寒)化热.由表入里(病情加重或病期延长)。  
$ T4 ]. d* i0 [. m( r!
《伤寒论本旨》中说:“凡现黄苔浮薄色谈者,其热在肺,尚未入胃。”其中,言肺,指肺气所主之卫分(中医按卫、气、营、血由浅入深划分病情深重的四个层次,卫分为最轻的层次。)即病犹在表(表浅);言胃,指里(深层)证。  
0 h; O6 `" q; r: v$ }基层医生论坛
. C/ t( w! n  u6 k8 ^* d$ H——若薄黄而润苔,多由表邪初入里,里热不甚(不严重),津液未伤;治当清热透表(把病邪从表浅的卫分通过发汗驱逐出去);  
( f" `8 R7 Q& Q( r) e
; N# ^+ I8 z) t' |3 ——若薄黄而干苔,则当辨(分辨)病人不恶不怕)寒反恶热(反而怕热),为伤寒外邪初入(刚刚进入)阳明(胃)之里,或温热之邪欲入(要进入)气分,为胃家热而未实(胃中有热但并不太重)),热邪伤津之证。宜甘寒轻剂以濡养津液;  
3 w# E0 b& P3 w# |6 u' E基层医生|乡村医生|个体门诊|经验交流|病例讨论
+ \5 x+ O& P( w* R——若薄白而带浅黄苔,为风热在表或风寒化热,当辛凉解表。  
/ D* m0 T0 u0 D2 ]5 Y* L2 v基层医生,乡村医生
/ i+ q0 T  |0 " \9 _基层医生|乡村医生|个体门诊|经验交流|病例讨论上述薄黄苔有伴有:  
$ \! P  b7 F; |) d" d0 f5 m" {
" V+ G$ C/ P2 P5 @基层医生论坛(1)发热头痛、咽干乏力、咳吐黄痰等可试用清热透表类药。  
/ L0 e. Z/ b1 Y7 w) N+ Z
常用的中成药有:银翘解毒丸、银翘解毒冲剂、银黄口服液、芎菊上清丸、清热解毒口服液、 养阴清肺丸、养阴清肺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等。  

(2)发热重恶寒轻、咽痛、咳吐黄痰等可试用甘寒轻剂类药。  
) `, F- h' l1 e5 `$ N$ S基层医生,乡村医生
) & Q' g5 `' H( c) I- a( s7 `基层医生论坛常用的中成药有:抗病毒口服液、金莲清热冲剂、银翘解毒冲剂等。  

0 M& Y" R+ T  [5 Y8 [(3)上述症状较重者除可适用上述药外,还可试用清肺抑火丸、竹沥化痰丸等药。

灰苔

灰苔.gif KB)

2008-9-21 09:51

图解:灰苔:舌上苔色呈现灰中带黑者,称“舌苔灰黑”。  
5 j/ C! t' `8 n  e8 C2 a3 J2 w基层医生|乡村医生|个体门诊|经验交流|病例讨论
主病及相关研究:

0 D0 `( n) }( U% a, k4 D; c3 d基层医生|乡村医生|个体门诊|经验交流|病例讨论灰苔严格说,舌苔灰与舌苔黑之色泽、主病不尽相同。然苔色渐黑即为灰;苔色深灰则为黑,苔灰主病略轻,苔黑主病较重,随病情发展与转归,两者又密切相关。  

; h' M. S+ C/ }" Q; @灰苔常由白苔晦暗转化而来,或与黄苔同时并见,《辨舌指南·辨舌之颜色》:“灰色苔者,即黑苔之轻也。加以青黄和入黑中,则为灰色也,当与黑苔同治。”一般主里证,但尚有寒热之分。《伤寒指掌,察舌辨症法》:“舌苔灰黑而滑者,此寒水侮土.太阴中寒证也。……宜理中汤主之。如杂症而现黑滑苔者,必是湿饮伤脾,宜温中和脾逐饮治之。”可见灰苔湿润,多为痰饮内停,寒湿内阻;若苔灰而干,多属热炽伤津,见于外感热病.或为阴虚火旺,见于内伤杂病;邪热传里,时疫,郁积,蓄血等,均可见灰苔。  
4 q/ l, x) q% K
5 g" L6 @; z, S1 l7 |( y% |* I6 L基层医生论坛总之灰苔主病:灰苔干燥,主阳明腑实,阴液已伤,若腑实证在,治直苦寒攻下;若无腑实证候,脉细数,治宜苦寒救液。若灰苔粘腻,主痰湿内阻,温病兼挟痰湿之证,或伴其他险恶证候,还当细辨。治宜温中燥湿,芳香清化。灰苔滑润,兼吐利脉细,主阳虚有寒之阴证,治宜温阳祛寒,如四逆,理中等。  

, K+ w" W& v. Q' h8 k1 B基层医生|乡村医生|个体门诊|经验交流|病例讨论另外灰苔主病有寒、热、淡湿之不同,临床还需结合舌质、舌面润燥及其它证候审察辨证。

焦黄苔

焦黄苔.gif KB)

2008-9-21 09:55

图解:焦黄苔:舌象为苔色老黄而焦,或厚而色深黄,黄褐色,尤以中心或舌根部为甚。  
* U2 e& {/ ^. B/ T2 I/ S4 C+ D5 M" @5 p
8 @8 P4 h) Z* V! M& x3 \主病及相关研究:  
. _8 s$ O, S0 _' u3 n! H; x0 焦黄苔为胃家实热内结之象。《国医舌诊学》“黄而干者,胃液伤也;老黄焦裂者.热甚也;老黄甚而黑者、火极似水也,宜急治;黄而燥刺,中黑通尖.或利臭水者,肠胃腐败也。”  

1 x8 |) @. k% _: v: ~基层医生|乡村医生|个体门诊|经验交流|病例讨论若细分舌质辨,则分淡白舌,根焦黄苔,为舌体较大,舌质谈白,舌尖致舌根满布黄苔夹白,舌根部干而少津,呈焦黄色。  

黄苔乃胃热炽盛之象,多由病邪入里化热而发;亦或热邪直入阳明,温邪进入气分,根部焦黄乃胃、肾阴液大伤,故主病:阳明腑实证,脏腑三焦实热,或温热病后期,胃肾阴亏,及多种发热症及感染性疾病,治宜苦寒泻下,清热生津。  

* X  z7 e2 B9 t基层医生,乡村医生又绛舌,焦黄苔,舌质红绛,两侧绛而发紫,舌根部焦黄色苔,燥而少津,为外感邪气,化火入里,灼伤营血,津液耗损,胃肠实热,肾阴亏损,从而使阴津不足。邪热与糟粕结于胃腑,津液日枯,令舌质由红到绛,令苔色由黄转焦而无津。主病:温热病邪入营血,或兼阳明燥实证,各种感染性疾病,各种长期发热不退。治宜清热通里,凉血解毒。  
5 p6 P& w/ w  G+ z& a4 ^6 I基层医生论坛
! I) o/ C+ L5 z. L3 `由于焦黄苔兼证较多,在临床疾病的病种中也很多见,具体可参考各兼证。  

有此类舌象的病人一般病情较复杂,治疗宜按辨证施药。

淡白少津舌

淡白少津舌.gif KB)

2008-9-21 09:55

图解:舌上津液不足,甚至没有津液。  
3 N! a8 C) Q. Q* O+ C/ x+
主病及相关研究:

$ o5 l, f1 p; a; {6 J$ U+ Q淡白少津舌多因阳气虚损,不能生化津液,或阳虚水停,津液敷布不利,不能上承舌体所致。舌色淡白少津,津液由水谷精微经过阳气温煦而化生,复经阳气运行而输布全身,若中、上焦脾肺阳气虚弱,则脾阳不能生津,肺气无以布津。如腹中停水患者,口舌反而干燥,即是一证。阳虚,则既不能化水成津,荣润诸窍,又不能散布津液而致舌淡白少津。  
4 j8 X! x& ]+ F1 J+ v* d
. b% G/ m2 R+ G+ _3 b: }- P淡白少津舌主病:阳气虚损,津液不足。治宜扶阳益气,生津润燥。  
$ P0 J/ @, w3 A4 V$ l5 n2 D
$ o4 t( @% J* q! ]+ l% d基层医生,乡村医生临床多见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轻度贫血等病人的舌象。上述舌象如伴有:  
0 }' E  x0 m* ~" U/ y
; D* G. v1 k1 n6 k* {6 D3 }脾胃不和——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呕吐恶心,肢体沉重,舌苔白厚而腻,脉缓者可试用健脾燥湿类药;  

脾胃虚寒——胃脘隐痛,泛吐清水,喜暖喜按,饮食减少,神疲乏力,舌质淡,脉软弱者可试用健脾开胃,行气消痞类药;  

常用的中成药有:平胃丸、香砂枳术丸、香砂养胃丸、理中丸、黄芪建中丸、香砂六君子丸等

淡白夹瘀舌

淡白夹瘀舌.gif KB)

2008-9-21 09:56

图解:舌苔薄白,舌质淡白,有瘀斑。  
* N- q) {" u9 b. ~! C基层医生论坛
主病及相关研究:  
$ Q/ N- |6 j' @2 T+ s. i% r8 `淡白夹瘀舌:前人关于淡白含文献中,较少论及淡白夹瘀(斑、点)舌象,临床确有此类舌象,分析其形成原因,当与血虚兼瘀有关。现代舌微循环研究发现,淡白白舌之凿状乳头内微血管充盈不足,且血流缓慢,血管口径变细,而导致局部血流瘀滞,红细胞聚集,引起局部血瘀而即见淡白舌,边尖可见瘀斑、瘀点。主病:气虚血瘀。血虚血瘀。  
7 v. N# _3 a5 U* a% p! W基层医生,乡村医生
, G4 }$ ^- x1 g: ^基层医生,乡村医生临床多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各类重度贫血病人的舌象。  

- d5 I( w% _7 c/ l  u% o基层医生论坛治宜:养血益气活血。常用的中成药有:  

——气血两亏:归芪茸血晶、八珍丸等。  
  g# Y: z% h6 I2 q' z) ]基层医生论坛
——脾肾阳虚:血速升冲剂、再障生血片、生血丸等。

淡白光莹舌

淡白光莹舌.gif KB)

2008-9-21 09:57

图解:舌色淡白,舌面苔全部脱光,颗粒全无,平滑如镜,舌质似新剥皮之鸡肉。  
% I: ^7 Z2 A/ }' {$ P
3 X+ G1 V5 \' Z% E2 s主病及相关研究:  
, r6 p( s; q: s+ |9 _, S! Z  Y基层医生论坛淡白光莹舌由于脾胃损伤,气血两虚,久久不能恢复,造成营养不良,舌质的不到足够的营养,使舌苔逐渐脱落,又无新苔续生,使全舌淡白而光莹。  

另外当辨淡白光莹舌与纯熟白舌和淡白透明苔舌之区别。《伤寒舌鉴·白苔舌总论》:“舌见白苔如熟之色,厚厚裹舌者,”可见亦有白苔厚积之象,为阳微不能蒸化水谷,致气血双亏。有淡白透明首舌,为全舌明净,被覆一层极薄的透明苔,好似浮胖,淡白湿亮,《舌鉴辨证》:“淡白透明舌,不论老幼,见此者即是虚寒,宜补中益气汤加姜、桂、附……。”即认为此舌由于中阳不振,水湿之气反而上显,出现骤视无苔的透明薄苔,当温补脾肾之阳。当予鉴别。  

在临床甲状腺机能减退和水肿的病人多见此舌。  

+ d/ A' M% l; `2 u4 I* s; j3 [2 q基层医生|乡村医生|个体门诊|经验交流|病例讨论治宜养胃健脾,补气生血。常用的中成药有:人参归脾丸、人参健脾丸、附子理中丸、参苓白术丸等。

淡白湿润舌

淡白湿润舌.gif KB)

2008-9-21 09:58

图解:淡白湿润舌:舌色淡白,舌上润,或湿润多津。  
$ Z& [6 U) i1 o& ]9 Z$ j
( {: D8 n, w; ^0 S$ r主病及相关研究:  
7 }, _  g7 U) J- F7 \+ Z前者淡白舌为气血两虚,其舌体大小正常或略小,气虚则不能生血,或血虚而后又气虚,最终气血两虚。不能上荣舌面,多由于疾病久延,失血过多所致,治宜气血双补,以十全大补汤之类,缓缓图功。  
) R7 n0 Y7 |$ B6 c$ u基层医生,乡村医生
/ Y& k. ^* d+ w. d+ k* C" I基层医生,乡村医生后者湿润舌为脾虚寒湿淡白舌,其舌体胖嫩,舌边有齿印,多因脾阳亏损,脾虚化源匮之,脏腑经络无以滋荣,则舌淡白无华,脾虚无以制水,水湿失于运化,浸润于舌,则舌体湿润胖嫩。治宜温脾助阳,祛寒逐湿。  
$ G& e) e: M) |3 f9 F, r: t基层医生,乡村医生
临床多见于虚证、妇科大失血后气血两虚证病人的舌象。  
; k0 6 W8 W* I: P) Z
: Z7 O) r: f+ q) e0 K常用的补气养血类中成药有:金匮肾气丸、苁蓉补肾丸、全鹿丸、乌鸡白凤丸、人参养荣丸、安坤赞育丸等。

鲜红裂纹舌

鲜红裂纹舌.gif KB)

2008-9-21 09:58

图解:舌色鲜红,舌中有裂纹,如人字形等状。  
+ l2 U/ y: }9 ^4 ~
主病及相关研究:
5 i4 U9 F  }. ~
鲜红裂纹舌属心火播灼,热毒熏蒸;若舌色深红,苔白而分布不均或无苔,舌面有很多裂纹如刀切状深沟,多见明虚火旺,不济火,或真阴耗竭。若舌中碎裂,属血枯液涸。如裂纹呈“人”、“川”字,或如直槽者,为热盛伤津,胃液灼伤,或肾水攻心所致。  

鲜红裂纹舌主病:阴虚发热,邪入营血,胃阴不足,痰热凝结。治宜清心泻热,滋阴养液。  
* {6 v& m# O3 O2 x2
! I; z! v' G- g+ g临床多见于发热、脱水致电解质紊乱,糖尿病,慢性肠炎,肝硬变等病人的舌象。  
8 u( \; R7 u" L! i1 G6 T! @基层医生论坛
由于鲜红裂纹舌兼证较多,具体可参考各兼证。  

有此类舌象的病人一般病情较复杂,治疗宜按辨证施药。

鲜红舌白点

鲜红舌白点.gif KB)

2008-9-21 09:59

图解:舌色鲜红,舌面有散在白色小点,鼓起于舌面,为热毒炽盛,舌将糜烂之兆。或散在白点,凹陷而低于舌面。  
- l8 W) ~  E6 d$ Q3 ]4 u. x: D基层医生|乡村医生|个体门诊|经验交流|病例讨论
3 u% _2 J8 D+ Q8 z, u基层医生|乡村医生|个体门诊|经验交流|病例讨论主病及相关研究:  
鲜红舌白点是由于脾胃气虚,不堪热毒攻冲之象。  

鲜红舌白点主病:热鼓炽盛,脾胃气虚而热毒攻冲;治宜清热败毒,养胃清热。  
0 ]+ {9 j% W" h5 e' o/ U
( P) t" j, a+ I6 [+ g临床多见于心血管疾病心悸、浮肿等病人的舌象。  
8 {; b! `) T; }3 _基层医生,乡村医生
( D8 @2 {4 ^: m' I  C- [! |( Y; ~基层医生论坛鲜红舌白点舌兼证较多,具体可参考各兼证。  

; M/ J6 V2 A9 u2 Y基层医生,乡村医生有此类舌象的病人一般病情较复杂,治疗宜按辨证施药

老舌

老舌.gif KB)

2008-9-21 09:59

图解: 舌质纹理粗糙,形色坚敛,即为苍老舌。  
4 ~$ x1 k, T4 G1 X5 基层医生论坛
. E0 s! F1 i. \9 C& Q; U% |主病及相关研究:  
6 ~4 Q4 \9 R# X* `/ B" r% O2 I老舌多由于邪气方盛,正气不衰,故质坚色苍。《临床验舌法·验舌分虚实法》认为,凡物之理,实则其形坚敛,其色苍老;虚则其体浮胖,其色娇嫩。而且,气尚稚,其质尚嫩,其气已盛,其质则坚。故不论舌色苔色如何,舌质苍老者都属实证。且邪热亢盛,气血塞实于上,正邪剧争,致使舌形色坚敛,故多主实热证。  
% K) Z4 X( g" Z$ g; b基层医生,乡村医生
《辩舌指南·辨舌之神气》亦认为舌质坚敛苍老,不论苔色黄白灰黑,病多属实。  

《察舌辨证新法·黄苔类分别诊断法》认为,不反舌质有老嫩,苔色亦有老嫩之不同。凡苔色深浓枯暗质暗为老色,或老苔亦主实证。其中老黄色苔,为胃中阳气旺盛之候。黄如炒枳壳色为胃阳盛极,阳亢阴虚之候,黄黑相间,如锅焦黄色,抚之棘手,看之不泽,为胃中津液焦灼,口燥舌干之候。亦有阳气为阴邪所阻,不能上蒸而津液缺乏。  
( e% ^( Z! D# V: L基层医生论坛
! `6 T8 }4 P5 Y$ O; ; Y3 b基层医生,乡村医生《临证验舌法》也指出,舌青苍老,是肝胆邪盛,宜泻火精肝饮治之;黄而苍老,为啤胃两经邪盛,宜泻黄散治之;赤而苍老,为心与小肠邪盛,宜泻心汤;白而苍老,为肺与大肠邪盛,直泻白散;黑而苍老,为肾与膀眈邪盛,宜清肝饮。  
3 S& V1 S1 v6 t* M6 f7 t基层医生|乡村医生|个体门诊|经验交流|病例讨论
1 O  ]9 [- E7 U' 现代研究认为:舌之苍老当与副交感神经张力减低而交感神经张力亢进有关,使唾液浆液性分泌减少,粘液分泌代之。  
5 v1 k; n7 \5 v基层医生|乡村医生|个体门诊|经验交流|病例讨论
& [7 e" j* |; t# |& v6 k$ u: _老舌兼证较多,具体可参考各兼证。  

有此类舌象的病人一般病情较复杂,治疗宜按辨证施药。

鲜红干燥舌

鲜红干燥舌.gif KB)

2008-9-21 10:00

图解:鲜红干燥舌:舌色鲜红或深红,舌面干而少津。  
3 `8 t, M" k5 U5 e' N- }基层医生论坛
5 J; o/ ]" m4 x, Z9 K% K8 ~# O主病及相关研究:     
2 j6 T& Y1 D9 `3 K基层医生,乡村医生《舌鉴辨证》:“红嫩无津舌,全舌鲜红,柔嫩而无津液,望之似润而实燥涸者,乃阴虚火旺也。”在外感病中,热邪入里,营阴受损,津液被劫可见此种舌象。或为内伤病中,素体阴亏,久病气血俱虚,津液不布,虚上上浮,失其清润而成。若仅在舌尖部鲜红而干,其余为淡红色,则是心火独旺之征候。  

鲜红干燥舌主病:  
4 y; S& D( U8 }% ]1
——主热邪入里,营热津伤。治宜清营养阴。  

——主阴虚火旺,治宜滋阴降火。  
- P- b* j1 Q) {, R基层医生,乡村医生
——主心火独旺,治宜泻心火导热下行。  

+ i. p, l( j0 ]' H" s. a6 ^  d9 8 O基层医生|乡村医生|个体门诊|经验交流|病例讨论总之凡因暴泻、消渴而致气阴俱伤,如脱水,电解质紊乱之鲜红干燥舌,均可立清热生津,滋阴降火之法。  

0 C( A, j! X& t, W  ~. P基层医生论坛由于鲜红干燥舌兼证较多,在临床疾病的病种中也很多见,具体可参考各兼证。  

有此类舌象的病人一般病情较复杂,治疗宜按辨证施药。

……完……

舌上的秘密

    将舌与疾病密切地联系起来,并透过舌的不同外观来判断体内的疾病情况,这是中医学独一无二的一种诊断方法。中医学之所以这么重视对舌的观察,要从舌与脏腑的关系说起。

    我们前面曾讲过,“心开窍于舌”,也就是说,舌头是心和外界交换信息的器官,心的功能变化可以透过舌表现出来,所以中医上又称“舌为心之外候”。这个 “候”字,就是征象、迹象的意思。而心是人体的“君主之官”,是各种生命活动的主宰,既然如此,那么作为其“外候”的舌,自然也就能够反映出人体的整个生命活动的状况。因此,当[人体内在的动态平衡被破坏,出现各种疾病症状时,舌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而上通过对这些变化的观察和分析,就能为我们提供有力的疾病证据,所以中医非常重视对舌的观察。

    要了解舌与疾病的关系,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舌的组成和构造。

    舌附著于口腔底、下颌骨和舌骨,有上下两个面,上面称舌背,中医也称之为舌面,下面称舌底。在舌面上有一层薄而透明的黏膜,黏膜上有很多细小的突起,称为舌乳头。根据舌乳头的形状,我们将其分为丝状乳头、菌状乳头和轮廓乳头三种,前两种分布在舌的前部,后者分布在近舌根处。菌状乳头和轮廓乳头上有味觉器,称为味蕾,是人体产生味觉的主要场所。中医根据舌在视觉上表现出来的特点,将它分为舌质和舌苔两大部分。舌质,又称为舌体,是舌的肌肉和脉络组织,内含有三种方向的横纹肌和丰富的血液,正常情况下呈淡红色,并能灵活地运动。舌苔是覆盖于舌体上的苔状物,它的主要成分就是丝状乳头,正常情况下呈白色,颗粒均匀地铺在舌头表面,和舌面紧密接触,无法揩去,并且透过这层苔可以隐隐看到淡红色的舌体,所以中医将正常的舌象描述为“淡红舌,薄白苔”。在疾病状态下,舌体和舌苔都会发生不同的变化,通过对舌体和舌苔的观察,可以判断疾病的部位和性质,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先来看舌体和疾病之间的关系。和前面的望诊一样,对舌体的观察也不外乎神、色、形、态四个方面。

    舌神,也就是指观察到的舌的整体面貌,是我们看到舌时的第一印象。一般来说,舌神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荣枯,“荣”是指舌红润光泽、有生气、有光彩,这是有神的表现,表示脏腑精气充足、功能运转正常,对疾病来说,说明病轻,易于恢复;“枯”是指舌乾枯死板、晦黯无光泽,这是无神的表现,表示脏腑精气耗损、功能衰竭,对疾病来说,说明病重,不易恢复。二是灵动性,如果舌体活动自如、舒卷有力,是有神的表现,代表病轻;如果舌体活动僵硬、舒卷不灵、语言謇涩或萎废不用、伸屈无力,则是无神的表现,代表病重。透过舌神,我们对疾病和脏腑情况就有了一个初步的善、恶判断,如要更详细地了解疾病,还需要仔细地去观察舌体的色、形以及态。

    舌体的颜色主要和舌体所含的丰富的血液有关,正常情况下呈淡红色。而舌体颜色的改变当然也就跟舌体的动脉供血有密切的关系,供血不足会导致舌体颜色变浅,供血太过会导致舌体颜色加深,血液瘀滞则会使舌体颜色加深而且带有暗黑的色泽。下面我们就来看几种常见的舌体颜色变化的类型,并了解一下它们所代表的临床意义。

    淡白舌。舌体颜色比正常的淡红色要浅淡,甚至全无血色的,称为淡白舌。淡白舌是舌体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如血液亏少、血压低等原因导致舌体动脉供血不足。我们讲过,体内气血的生成主要靠脾的运化功能,而血液在血管中正常营运行需要的推动力,又主要依靠体内的阳气来实现,所以淡白舌的出现,常见于两种情况:一是脾虚运化无力,导致体内气血不足,或是久病重病、大出血等导致体内气血过度耗损;二是阳气虚弱,无力推动血液运行。

    红舌。红舌正好和淡白舌相反,比淡红色要深,甚至呈鲜红色的舌体颜色,称为红舌。红舌是舌体动脉过度充血所引起,而舌体动脉过度充血的原因,大多是血液循环速度加快,所以红舌多见于各种发热性疾病,常见的如火热内生、外感热邪等。如果再结合舌体表面的舌苔,我们就能分辨这种热证是虚热还是实热。红舌兼有黄厚苔的,多属实热证;红舌兼少苔无苔,或舌苔上有裂纹的,往往属虚热证。这一点,我们在下面还会详细介绍。

    绦舌。绦舌是比红舌颜色还要深的一种舌体颜色,因此和红舌相比,绦舌代表的含义就是热度更重,程度更深,它和红舌一样,既可以是实热导致,也可以是虚热导致,我们也需要结合舌苔进行辨别。

    紫舌。紫是一种红中带蓝的色彩,因此,紫舌也有两方面的含义。如果其中红的成分多,呈绦紫色的,往往代表体内有热,血液受热邪煎熬而浓缩瘀滞,形成绦紫舌;如果蓝的成分多或淡紫湿润的,往往代表体内有寒,血液受寒邪凝固而瘀滞成为淡紫舌。

    青舌。青色所主的疾病最主要的就是瘀血和寒证,青舌也不例外。青舌是舌体所含的血液瘀滞而表现出来的颜色,其色彩就像静脉曲张时突起于肌肤表面的“青筋”,颜色以暗青色为主,缺乏红色调,因为颜色上类似水牛之舌,所以中医也称之为“水牛舌”。青舌是内寒和瘀血的象征,全舌都呈青色,是寒邪侵袭人体、体内阳气郁滞、局部血液凝固的表现,而舌两边发青,往往是体内有瘀血的表现。

    通过对舌色的观察,我们可以了解体内的寒热情况,以及气血运行的通畅程度,而通过对舌形的观察,则可以了解机体的内在环境。

    舌形,指舌的外表形状,常见的有胖瘦、老嫩、胀瘪以及某些特殊的病态。

    胖大舌。舌体比正常大,伸舌满口,望之水分充盈的,称为胖大舌。因舌体胖大,舌的两边与牙齿接触处常被牙齿的挤压而形成齿痕,这时也称为“齿痕舌”。很明显,胖大舌利齿痕舌都是舌体水分过分所致,而舌体水分过多,又系体内水湿过度积聚引起的,所以出现胖大舌和齿痕舌,就意味著体内有在著水湿停聚的病理现象。

    瘦薄舌。舌体比正常小而薄,称为瘦薄舌。和胖大舌正好相反,瘦簿舌是体内阴液亏耗或是气血不足,导致舌体不能充盈而形成。如果瘦薄而舌体颜色鲜红的,那就表明是体内阴液亏损;如果瘦薄而舌体颜色淡白的,则表明是气血不足。

    老舌。舌质纹理粗糙缺乏润泽,形状坚实苍老称为老舌。老舌在中医上一般代表实证。

    嫩舌。舌质纹理细腻水分较多,形状浮胖娇嫩称为嫩舌。嫩舌在中医上一般主虚证。

    裂纹舌。舌面上有深浅不一、多少不等、各种形态的裂纹,称为裂纹舌。多数是疾病耗伤体内气血津液、脏腑精气不能滋养舌体而导致裂纹的出现但部分正常人也会出现裂纹舌,我们不能一看到裂纹舌就认为是精气耗损,关键还是要结合人体的整体情况来加以考虑。

    点刺舌。“点”是指鼓起于舌面的红色、白色或黑色的星点;“刺”也称“芒刺”,它是舌面的软刺及颗粒异常增大,形成尖峰状突起,就好比尖刺一样。点与刺一般常出现在舌尖或舌的两边,往往是各种热证所引起的。

    重(音“虫”)舌。“重”,就是重迭的意思,它是指舌下的血络肿大,好像在原来的舌头下面又生了一个小舌头一样,所以称为重舌。如果多处血脉肿大,互相重迭,有如莲花一般,又称“莲花舌”。重舌和莲花舌都是舌下血脉肿大形成,我们前面讲过,心主血脉,心火旺则会导致血脉过度充血而出现肿大,所以重舌和莲花舌的主病为心火亢盛。

    除了上述常见的舌形变化外,很多舌本身的疾病也会导致舌形的改变,如舌部感染、舌部溃疡、舌部肿瘤等,都会在舌形上出现不同的变化,需要我们根据其症状特征加以鉴别和判断。

    舌态指的是舌的动态。舌的动态异常,往往是神经系统病变所致。舌态的异常,常见的有僵硬、萎软、歪斜、颤动、吐弄、短缩、弛纵、麻痹等,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类:

    一是舌的运动功能亢进,二是舌的运动功能减弱或消失。舌体运动功能亢进,会出现僵硬、颤动、吐弄、短缩等舌态;而舌的运动功能减弱、消失,则会导致萎软、歪斜、弛纵、麻痹等舌态。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些舌态的特征。

    僵硬舌。舌体僵硬板直,舒卷运动不灵活,导致饮食障碍以及语言艰涩,也称为“舌强(匠)”。我们在“风气内动”部分曾提到过“诸暴强直,皆属于风”,所以“舌强”在中医上是风气内动的一种表现。

    萎软舌。舌体软弱,无力舒卷,称为萎软舌。萎软舌是体内气血或阴液极度亏耗,导致舌体缺乏荣养滋润而出现的一种舌态。舌的活动主要靠舌肌,舌肌力量的大小又和舌的营养供应有著密切关系,如果人体气血阴液亏耗,舌肌无法得到充足的营养,自然也就无法很好的工作,就好比我们如果几天不吃饭,就会浑身乏力、四肢绵软一样。

    颤动舌。舌体震颤抖动,不能自主,称为颤动舌,也称为“舌战”。颤动摇摆是“风”的特性,所以颤动舌也是内风的一种主要表现。

    歪斜舌。舌体一侧偏斜,称为歪斜舌,多见于脑血管意外(脑出血、脑梗塞)病患。

    吐弄舌。舌头时时伸出口外的,叫吐舌;舌微露出口立即收回,或上下左右不停地舔弄口唇四周的,称为弄舌。我们平时如果吃了辣的东西或被开水烫了舌头,一般会张大嘴巴,把舌头伸出口外以降低舌面温度,减少舌部的不适。吐舌的道理也是一样。正是因为体内有热,所以时时将舌头伸出口外来获取暂时的降温。弄舌和颤动舌一样,具有“风”的特性,多见于内风。

    短缩舌。舌体紧缩,不能伸长,称为短缩舌。物体的自然特性都是热胀冷缩,所以舌体的短缩,往往是感受寒邪所致。

    弛纵舌。弛纵,当然就是短缩的反义词,弛纵舌也就是指舌体伸长于口外,内收困难或不能收缩,也称为“舌纵”。既然寒主收缩,那么弛纵的原因当然是热了,所以弛纵舌多由内热引起,如果伴有萎软无力,那么常常是气血亏损而致。

    舌麻痹。麻是指麻木,痹是指僵硬。舌麻痹是指舌的活动不灵,又伴有麻木感觉的一种舌态。如果麻多痹少,往往是气血不足,舌体缺乏濡养滋润所致;而痹多麻少,则往往是风气内动引起。

    疾病对人体的影响,除了会在舌体的神、色、形、态上有所反映,也会使舌苔出现各种变化。我们要了解舌苔在疾病诊断中的意义,那就需要先了解舌苦是怎样形成的。

    舌苔的形成和人体脾胃功能有著密切的联系。中医在整体研究的过程中认为,舌苔是水穀精气(饮食经过脾胃消化后形成的精微物质)升腾于舌上的一种表现,正常情况下,质地不厚不浓,可以隐隐看到下面淡红色的舌体,颜色呈淡白色。在疾病状态下,各种外来邪气或内生邪气使脾胃精气的升腾受到影响,就会使舌苔出现各种变化。这种变化可以分为两类,一是颜色的变化,二是质地的变化。

    先来看颜色的变化。舌苔的颜色变化,往往和热有关,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可以用一个模仿饮食消化过程的例子来解释这个问题。把米和水放在锅中加热,在适当的火候下,经过一定时间,生米煮成熟饭,米饭烧熟时呈现一种晶莹的白色,如果继续加热,米饭会逐渐焦黄直至变为黑炭。脾胃是人体消化饮食的主要器官,水饮和食物在胃(就好比是烧饭的锅子)中混合,透过脾的运化和胃的腐熟 (这就好比是灶下的火)使食物成为人体可以利用的水穀精气(就好比烧熟的米饭),水穀精气升腾于舌面而显现出一种薄白润泽的颜色。如果水穀精气受到内外邪热的煎熬则就会导致舌苔颜色出现黄、灰、黑的变化(就好比烧熟的米饭继续加热会逐渐变为焦黑),由于邪热耗伤体内津液,所以,在舌苔出现颜色变化的同时还必然伴有乾燥、糙裂、缺乏润泽的质地改变。

    除了邪热外,还有一个因素也会使舌苔出现灰黑色改变,结合前面我们讲过的颜色和五行的关系,大家想一下是什么呢是水。黑色是水的病色,而水又具有阴寒的特性,所以,当体火阴寒内盛、水湿停聚时也会使舌苔出现灰、黑等颜色变化。既然热与寒都会导致舌苔出现灰、黑的颜色变化,我们又怎么来鉴别它们呢

    由于热与寒这两种致病因子具有完全相反的特性,所以,我们可以从舌苔的质地上来辨别它们。邪热引起的灰、黑苔,必然是干燥而缺乏润泽的,而阴寒引起的灰、黑苔却是湿润而多水的。从这个例子中也可以看出,除了舌苔的颜色之外,舌苔的质地和疾病性质也有著密切的关系,只有把舌苔质地的变化和颜色的变化结合在一起研究,才能对疾病的性质有一个完整、全面的认识,下面我们就来认识舌苔质地和疾病之间的关系。

    舌苔的质地,除了刚才提到的润燥之外,还有厚薄、腐腻、剥落几种情况,通过对这些变化的观察,我们可以了解邪气的深浅和胃气的强弱。

    舌苔的润燥主要反映了体内的津液状况。舌苔滋润,说明体内津液充足;舌苔乾燥,说明津液亏耗。根据津液亏耗的程度,舌苔乾燥的程度也就有差别,表现出来的质感也会不同。如果津液轻度损,表现为舌苔乾燥,看上去乾枯不润泽,摸上去缺乏水分,在中医上也称为“燥苔”。津液中度损伤,表现为舌苔乾燥,舌苔粗糙如砂石,摸上去粗糙不平,中医也称为“糙苔”。津液重度损伤,则舌苔乾燥板硬,出现裂纹,就像大旱之后土地龟裂一样,这时的舌苔中医称为“燥裂苔”。如果舌部过于滋润,舌苔看上去湿滑黏腻,甚至涎流欲滴的,这是体内水湿过多的表现,这种舌苔,中医称为“滑苔”。

    除了舌苔的湿润度,舌苔的厚薄对了解疾病性质也有很大作用。

    舌苔的厚薄主要反映了体内秽浊物质的多少。正常的舌苔。是水穀精气向上升腾而在舌面上形成的一层薄白色的苔状物,透过这层舌苔可以看到下面淡红色的舌体。当疾病较轻较浅。没有影响到脾胃对饮食的消化时,舌苔往往以薄为主。而当疾病导致脾胃运化腐熟功能减弱,饮食不能正常消化,在体内异常积聚而形成各种秽浊物质,这些秽浊物质向上薰蒸于舌面,就会导致舌面的增厚。前面我们说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当消化不良时常会发现舌苔变厚,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厚苔在中医上常作为体内有饮食停滞或是水湿不化的一种标志。

    我们怎样来判断舌苔是不是偏厚呢如何区别它和正常的薄白苔之间呢区别厚苔和薄苔的标准就是能不能“见底”,所谓“见底”就是指透过舌苔可以隐隐看到下面的舌。如果透过舌苔不能看到下面的舌体的,我们就称之为厚苔。厚苔根据其颗粒的粗细以及质地的细腻程度,又有腐、腻的区别。其中舌苔颗粒粗大疏松,如豆腐渣堆积在舌面,揩之可去的,我们称为“腐苔”;如果舌苔颗粒细腻致密,揩之不去,刮之不脱,并且上面附著有一层油腻状黏液的,称为“腻苔”。腐苔主要是体内秽浊物质(如饮食积滞不化、痈疡等疾病产生的腐败物质等)在舌面上的反映,而腻苔则是体内水湿过多在舌面上的体现、

    最后再来看看舌苔的剥落。舌苔全部或部分缺失,可以直接看到光滑的舌体,这种情况我们称为舌苔的剥落。根据舌苔剥落的多少,在中医上分别有不同的名称。如果舌苔全部退去,舌面看上去光滑如镜面,称为“镜面舌”,也叫“光剥舌”;如果舌苔剥落不全,剥落处光滑无苔,其它地方仍残留有舌苔,有苔和无苔形成一种红白相间的“花”色,所以这种舌苔称为“花剥苔”。前面我们讲到,正常的舌苔是人体水穀精气在舌面上的表现,而水穀精气的形成又有赖于脾胃对饮食的运化和腐熟功能,所以,舌苔的剥落是脾胃精气受损、水穀精气无法升腾到舌面的一种象征。特别是“光剥舌”,是脾胃精气极度耗竭的征象,对疾病来讲属重证、危证,需要特别留心。

    把舌苔颜色和质地相结合,就可以较为全面地判断疾病的寒热性质和邪气深浅。其中常见的类型有:

    薄白苔。这是正常的舌苔类型,如果疾病较浅较轻,没有影响到脾胃的正常功能,体内没有秽浊物质积聚的,往往表现为这种舌苔。

    白厚苔或白腐苔。腐苔和厚苔都是体内水湿秽浊之气薰蒸于舌面的一种反映,而白色又表明体内没有热象或是有内寒,所以白厚苔或白腐苔是机体阳气不旺、水湿内停或饮食积滞的一种反映。

    黄腻苔。黄是热的反映,腻是水湿的象征,所以基的述逞旦参罕,所以黄腻苔所主的疾病,在中医上称为“湿热”。湿热的形成,往往和脾胃功能以及饮食成分有著很大的关系。如今生活条件好了,饮食中高脂肪、高蛋白的东西多了,这些高脂肪、高蛋白的东西过多摄入体内,则会影响脾胃正常的运化腐熟功能,在体内形成积聚不化的秽浊物质----痰湿。痰湿在体内累积的时间长了会郁积而发热,就好比一堆垃圾,长时间不处理的话,就会发酵而产生热量,这种湿与热合并在一起的状态,就是“湿热”。因为痰湿也是引起肥胖的主要原因,所以黄腻苔在肥胖人群中更为多见。

    薄黄苔。苔色变黄,而舌苔的质地仍然为薄苔。黄主热证,苔薄则证明邪气表浅,没有影响到脾胃,体内没有秽浊物质积聚,所以薄黄苔往往是热在肌表(如感冒发热、皮肤软组织感染发热等)的表现。

   舌苔的颜色与质地的变化是判断疾病的寒热性质、人体脾胃精气盛衰以及体内秽浊物质多少的重要依据。但我们观察舌苔的时候也要注意,那就是用来做判别依据的一定要是真正在疾病上表现出来的舌苔。这句话怎么理解呢难道舌苔还有假装出来的不成对,舌苔也上有假冒的,进食某些含有色素或是特殊质地的食物或药物后,会导致舌苔颜色和质地出现变化而造成各种假象,这种舌苔,我们也称为“染苔”。如喝过牛奶或新生儿因为吮吸乳汁而出现类似于白苔的假象;吃过花生、瓜子、杏仁、黄豆等富含植物脂肪的食品后,在短时间内会在舌面附著白色渣滓,形成类似于腐腻苔的假象;喝过咖啡、葡萄汁、酒、乌梅或酸梅汤等各种含铁的补品,往往会把舌苔染成黑褐色;食用蛋黄、维生素B2、柿子、橘子或有色糖果等,往往会把舌苔染成黄色;服用含有朱砂的药物,往往会把舌苔染成红色;等等。如果把这些染苔作为疾病诊断的依据,那么我们就会犯很大的错误,因为染苔只是外界色素对舌苔的影响,而不是疾病在舌苔上的反映。

    除了舌苔的颜色和质地的变化可以反映疾病的性质和深浅外,舌苔出现在舌面的不同部位对疾病的诊断也有着重要意义。中医通过医疗实践,将舌划分为舌尖、舌中和舌根三部分,并将这三个部分分别和人体的三焦相对应,即舌尖和上焦对应,舌中和中焦对应,舌根和下焦对应,不同部位出现异常舌苔,也就反映了疾病所在的不同部位。比如说舌中出现腻苔,就表明水湿停留在中焦(如脾胃),如果舌根出现腻苔,则表明水湿停留在下焦(如膀胱、肾),等等。由于人体的五脏分属于三焦,我们又可以把五脏分属到舌的不同部位。如心与肺属于上焦,所以可以和舌尖对应,舌尖的变化可以反映心、肺的状况;脾与胃属于中焦,所以可以和舌中对应,舌中的变化可以反映脾、胃的状况;肾与膀胱属于下焦,所以可以和舌根对应,舌根的变化可以反映肾与膀胱的状况;等等。通过五脏六腑和舌的不同部位的对应关系,我们可以从这些部位的舌体与舌苔的变化来判断五脏六腑的疾病状况,这为我们对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又一个依据。

1)舌之与苔,首须辨识;苔为苔垢,舌是本质。

苔察气病,舌候血疾;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邪气浅深,察苔可知;脏腑虚实,舌质可识。

(2)舌苔变化,各有分部:舌尖心肺,中央胃腑,

舌根属肾,四畔脾土,舌之两旁。肝胆地步;

另有一法,三脘分看,尖上根下,舌中中脘。

(3)辨舌津液,润燥滑涩。润多正常,湿厚属湿。

润而多津,滑苔之色。涩又浮粗。燥则津劫。

(4)有神无神,别在荣枯。荣为荣润,津液充布;

红润鲜明,气血丰富。枯无血色。正气将竭,

津乏干枯,病属危急。

(5)红舌主热,尚多分别。心火上炎,舌尖色赤。

红在舌边,肝胆有热。温病初期,尖边多赤;

见于杂病,心肝之色;头痛失眠,烦躁便实。

红色鲜艳,亦各有殊;温病热甚,杂病阴虚。

舌心干红,阴液被劫。光嫩无津,为镜面舌;

病多主凶,津液枯竭。若气血虚,淡红舌质。

(6)绛色深红,温热传营。纯绛鲜泽,包络热盛。

干枯而萎。涸竭肾阴;兼见嗌干。大命将倾。

更有一种,绛舌少苔,甚至舌裂,阴液将殆。

绛舌粘腻,似苔非苔,湿邪挟浊,芳香宣开。

望之若干,扪之有津,津液已伤,湿热熏蒸,

浊痰蒙窍,清泄生津。

(7)紫舌主病,有阳有阴;有苔无苔,主要区分。

润燥深淡,满舌或斑,主病不同,轻重两般。

黄苔紫舌,脏腑积热;兼见干燥,通下为急。

舌见青紫,浮苔滑润。伤寒初,直中三阴。

瘀血之病,舌紫且晦,一般滑润,或见灰苔,

重则满舌,轻则斑块;痛久入络,与此同类。

酒客成积,舌多紫斑。中心白滑,醉后伤寒。

紫舌肿大,酒毒为患,冲心危险,性命难挽。

(8)蓝色变化,略如紫舌;尚能生苔,正气未竭。

光蓝无苔,色萎不泽,证极危险,元气败绝。

蓝不满舌,主证各别:瘟疫秽浊,兼苔粉白;

黄腻浊苔,湿温郁热;苔滑中蓝,湿痰之舌。

(9)黑主重病,有阴有阳:嫩滑湿润,寒极为殃;

粗涩干焦,热极所伤。血已败坏。古称死证。

辨准早救,或可得胜。

(10)苍老娇嫩,亦要分析:坚敛苍老,实热壅结,

神气尚存,病多属实;浮肿虚寒,亦属痰湿。

娇嫩齿印。虚弱之识。

11)纹剥芒刺,各有标志:纹在舌质,几如碎瓷,

血虚热甚,亦见阴虚。剥如剥落,一块光洁,

阴伤现象,每难填没。病情更重,整舌剥脱。

舌生芒刺,有黑黄色,不论前后,化燥之志。

舌体胀大,痰饮热湿。舌体瘦瘪,诸虚证急。

(12)软而柔和,正常舌质,运动灵活,气血相得。

痿绛阴亏,运动无力,色见淡红,气血虚极。

舌体强硬,风火痰别:舌强瘫痪,心脾风入;

赤肿而硬,心火已极;痰肿而硬,苔浊灰色。

舌之伸舒,常人自如;倘伸无力,颤动属虚。

舌欲舒伸,根如线牵,其因有三,燥寒痰涎,

均病筋脉,舌强语蹇。燥干寒急,风痰粘连。

舌舒痰热,麻痹虚证。歪于一侧,风中络证。

吐弄舐唇,心脾积热,小儿惊风,常可见得。

舌忽缩短,干红阴损;白润寒凝;粘腻痰卷。

(13)有根无根,亦须分别,中气存亡,有关得失。

有根之苔,从舌生来,紧贴舌面,均匀铺开。

无根之苔,厚苔一片,四围净洁,如涂舌面。

(14)苔厚苔薄,内外邪结。表寒均薄,兼证各别;

邪积苔厚,内证多实。腐苔松厚,揩之即去,

正将化邪,阳气有余。腻则粘舌,刮亦不脱,

痰湿踞中,阳被阴遏。腐苔如霉,或如腐脓,

胃气败坏,或有内痈。

(15)苔布满舌,邪气散漫,表证薄白;白腻属痰,

用药宜慎,防多变幻。苔生一偏,中后或前,

或左或右,按部钻研。苔色变换,顺逆可寻:

由白而黄,黄退生新,此为顺象,邪解正胜。

白黄灰黑,逐渐加甚,正气不支,病邪日深。

苔若骤退,不由渐化,邪气内陷,病危可怕。

(16)食物染苔,注意分别。枇杷橄榄,变黄变黑。

甜酸咸物,色酒果汁,均能染苔,多白润舌。

(17)白苔主表,并湿虚寒。苔白而滑,外感风寒。

白苔舌红,风温初染。白苔转黄,邪气内传。

白苔绛底,湿遏热伏。白苔粘腻,痰湿内搏。

白苔湿润,边尖齿印,并兼胖舌,湿痰之证。

虚证白苔,望之明净,舌多嫩滑,阳虚之证。

18)黄苔主病,属里属热。微黄不燥,初传当别;

黄而干燥,里热已极。舌苔黄聚,阳明腑实。

燥生黑刺,或者发裂,均为热深,阴液消失。

黄而滑腻,痰湿热结。以上黄苔,均属热实。

别有一种,淡松花色,色黄而淡,胖嫩舌质,

津润而冷,脾虚有湿。

(19)灰苔主病,寒热阴阳,辨在润燥,察之当详。

由黄转灰,苔燥干厚,伤寒传经;里热证候。

苔由骤见,并无积垢,薄而滑润,三阴证候。

苔灰微黑,滑润舌质,痰饮水肿,细辨自识。

(20)黑苔与灰,辨证相近,灰黑渐来,里热日深。

黑而燥裂,津伤热盛。苔根黑燥,下焦热甚。

均属实热,急下存阴。黑而滑润,阴寒直中;

杂病阳虚,苔亦相同。另一种人,平素痰饮,

舌常灰黑,舌面滑润。证无险恶,切勿惊心。

(21)平素体质,舌苔有别。常见多苔,灰黄或白,

病在脾胃,属于湿热;至有病时,苔反薄脱,

中气不足,留心辨识。舌赤无苔,尖边红点,

见于平时,阴亏可验。

22)润燥厚薄,可知邪正;察舌关键,辨证纲领。

润为津存,燥乃热乘;厚是病进;薄为邪轻。

结合苔色,病情自明。若因饮食,混冲当侦。

诊而后食,厚薄分清;诊而后饮,润燥分明。

以上舌苔,牢记当真;临证不惑,运用要灵。

中医可分三类,即庸医、名医和神医,99%的是庸医,名医是医好名人而出名,神医是那些真正懂相火的人。

献给“世界孤独症日”的礼物

《拯救自闭的智慧》节选连载

相火偏旺

相火这个概念源自中医学。但在西方的语汇中有一个相近的概念,叫“原始生命力”。柏拉图在《会饮篇》中曾就爱的深层含义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们说:“爱欲是一种原始生命力。” 爱欲与原始生命力的同一性,在古希腊人看来是极其自然的事情,对所有现代爱情理论说来,却是不可逾越的障碍。现代人即使并不全盘否认和压抑其原始生命力,也总是希望避开和绕过这一障碍。但这样做即意味着“阉割”爱欲──从我们身上夺走爱的不竭源泉。因为,原始生命力的对立面并不是理性的安全和宁静的幸福,而是所谓“死寂的回归”,用弗洛伊德的话说,即所谓死亡本能。因此,原始生命力的对立面乃是冷漠。

 

(一)原始生命力的定义

 

罗洛•梅认为,原始生命力是能够使个人完全置于其力量控制之下的自然功能。性与爱、愤怒与激昂、对强力的渴望等便是主要的例证。原始生命力既可以是创造性的也可以是毁灭性的,而在正常状态下它是同时包括两方面的。当这种强大的力量误入歧途,某一要素占有并控制了整个人格时,按照历史上有关神经精神症的传统说法,我们便处于“神灵附体”的状态。显然,原始生命力并不是一种实体而是人类经验中基本的原型功能,是现代人以及一切人的存在现实。

原始生命力是一切生命肯定自身、确证自身、持存自身和发展自身的內在动力。当原始生命力占有了一个人的整个自身而无视这一自身的整体性,或者,无视他人的独特性与欲望,无视他人的整合需要时,它就会成为一种恶,并因而表现为攻击性、充满敌意和残酷──即我们自身中令我们深深恐惧、使我们随时都在防范和压抑,并很可能投射给他人的那些东西。但这些东西不过是确证并激发我们的创造力的同一事物的另一侧面。整个生命过程就流动于原始生命力这两个侧面之间。我们固然可以压抑原始生命力,但我们却不能避免冷漠的侵袭,和由这种压抑导致的最后爆发。

希腊人的原始生命力概念──我们现代概念的来源──包括诗人、艺术家、道德领袖和宗教领袖的创造力,它是爱者持有的富于感染性的力量。柏拉图认为:迷狂是一种“神圣的疯狂”,它足以驾驭富有创造性的人。这是早期关于天才与疯子之间密切关系的一种解释,虽然这问题迄今仍令人困惑和悬而未决。

原始生命力不是良心。因为大体而言,良心乃是社会的产物,它同文化习俗颇有关系,用心理分析的话来说,它关联着超我的力量。而原始生命力却与自然的力量而不是超我的力量相关联,它超越于善恶之外。同样,歌德有关原始生命力的论述也不能适用于良心。在谈到创造力活跃的人身上放射出来的“巨大力量”时,歌德指出:“一切道德力量均不能压倒它……除了它试图与之一争高下的宇宙本身,没有任何事物能够战胜它。”

亚里斯多德在其“快乐主义”的伦理学中认为,幸福即意味着与自身的原始生命力和谐相处。今天,我们不妨把所谓“幸福”解释为人的潜能、人的存在的各个方面与人的行为处于整合状态。正像“天才”意味着生产与生殖一样,原始生命力乃是个人内在的生产过程的声音。原始生命力是个人的敏感性与创造力的独特模式,这种独特模式构成了个人与其世界相关联的自我。它可以在梦中,在敏感者自觉的沉思与反省中对我们说话。亚里斯多德在说到“自然是原始生命力”时,相信梦可以称之为原始生命力的表现并响应着我们的声音。

现在请注意希腊人在原始生命力这一概念中达到的善恶同一,这是联结神性与人性,并且同时享有二者的桥梁。同原始生命力和谐相处固然不易,但的确获益良多。原始生命力是最纯粹意义上的自然驱力,但是人在意识到这一自然之后,却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同化它、引导它。原始生命力摧毁纯粹理性主义的计划,为个人敞开其先前不曾意识到的创造可能。柏拉图曾以隐喻的方式说这些强悍的马还必须尽人的最大努力能驾驶。尽管人永远无法摆脱这种冲突,但这种挣扎本身却为他提供了不竭的形式和潜能。

歌德晚年曾不断地为原始生命力困拢并曾对它详加讨论。他认为原始生命力并不仅仅是人的天性,它同时也是人的命运,它指引人走向有意义的机遇──正如他与席勒的友谊一样──并造就伟大人物。关于这一点我们只需要想一想由天时、地利、人和造就伟大就行了。这种伟大表现为一个具有特殊禀赋的人与时代的特殊需要相遇合。有特殊天赋的人往往被历史机遇所掌握,从而造就了他的伟大。他们被历史所借重,在这一点上,历史的作用正相当于自然的作用。歌德在其早期生涯中即已发现自己的原始生命力,而这种原始生命力便注定了他特殊的命运。

罗洛•梅则认为,弗洛伊德把我们引进一个但丁式原始生命力炼狱,他以大量的事实向我们证明了原始生命冲动是多么厉害,而这种误入歧途的力量又如何导致了性倒错、神经症、精神病和颠狂症。弗洛伊德说:“像我一样,任何从人们心中召唤出那些半驯良的恶魔,并企图与之一决胜负的人,都不可能不受伤害地完成这一使命。”这里“半驯良的”一词,正是人类原始生命力的精确写照。完全驯良的是天使,桀骜不驯的是魔鬼,而我们却二者兼备。在心理治疗中,由于原始生命力具有危险性而对此采取软弱逃避的办法显然并不可取。照此办理,心理问题的治疗就会走向温和的“顺势疗法”。这样,对病人的治疗就成了通向冷漠厌倦的“康庄大道”。怪不得许多病人宁可选择神经症而不愿成为“正常人”,因为他们不合常规的存在方式,至少总还保持着一股生命活力。

弗洛伊德对人生的冷酷感,他在命运面前的谦让,他对自己理智的自豪,他拒不迎合人们心理需要的态度,所有这些性格并非来自他经常受人攻击的悲观主义,而是来自他对人的命运的不祥感和对死亡不可避免的深刻感悟。这些性格正是真正的原始生命力的先声。

在弗洛伊德的著作中,我们发现,他对“命运”的强调,他对里比多、死亡本能等概念的执着,都暗含着一种原始生命力。所有这些概念都向我们暗示:我们身内的力量可以驾驭我们,使我们变成“自然的工具”,可以使我们迸发出比自己更大的力量。里比多或强烈的渴望乃是一种自然的驱力,它作用于人的想象,可以为人设置种种陷井,不让人因为已经抵御了某种诱惑而稍事休息,它操纵人去反对他自己作出的判断,利用他去服务于人类的非人格目的。我们若不能正确处理好这种不可避免的心理现象,就必然会陷入病理状态。弗洛伊德对这一问题的重视是现实的,尖锐的和富于建设性的,更何况它所反对乃是维多利亚时代的人把自我与自然分裂的做法。我们之所以说这些概念中“暗示”着原始生命力,是因为这些概念,例如里比多,一开始虽有其合理性,后来却逐渐消亡。这时候爱欲就被引进来作为一种同盟的力量,以反抗死亡本能和为生存而战斗。爱欲以原始生命力的形式出现以力挽狂澜,这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这正是弗洛伊德召唤爱欲,召唤原始生命力的真正用意。

 

(二)爱与原始生命力

 每一个人在感受到自身的孤独时,都渴望与他人结合。他希望参与到一种比自己更大的关系之中。在一般情况下,他往往通过某种形式的爱去战胜自己的孤独感。

在正常情况下,原始生命力是一种向对方拓展,依靠性来增强生命,投入创造和文明的内在动力;它是一种喜悦和狂欢,是一种单纯的保证,即知道自己能够影响他人,塑造他人,能够行使一种有意义的权力。它是一种确证我们自身价值的方式。

当原始生命力完全占据了上风,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便遭到崩溃;人们常说:“我完全不由自主,我就像是在梦中,我根本不知道我在做什么”。这种自白即映证了这一事实:原始生命力是一种自然力,凭借这种力量,我们既可以摆脱丧失自我的恐惧,又可以摆脱丧失与他人的联系,丧失指向他人的生命活力的恐惧。

从生物学角度看,原始生命力在男性身上的活跃表现是阳具的勃起。这种现象对觉察到这一点的女性有一种性的诱惑。当然这要看她是否对此感兴趣,但即使她不感兴趣以致厌恶,至少也从反面证明了这种现象有一种情绪力量。阳具的勃起象征着充沛的原始生命力,所以古希腊人往往用在酒神宴会上跳舞的森林之神──每一个森林之神都有一骄傲勃起的阳具──来装饰他们的器皿。事实上,我们在童年时代就体验到阳具勃起时产生的壮大感。女性的原始生命力虽不像男性那样有生物学上的明显表现,我们从她们对男性的炽烈欲求,以及巧妙地向男性暗示这种欲求的能力上,仍可看出同一种原始生命力的表现。男人和女人都需要这种自我肯定以沟通其彼此分离的存在,获得完整的结合。

在心理治疗中,病人们惊奇地发现,在承认自己对配偶怀有愤怒甚至愤恨之后,最终却发觉自己对对方怀有爱的情感。有些病人虽然对自己的配偶心怀不满,但却决心摆出一副绅士风度,把这种感情隐藏在自己心中,其结果却发现自己在压抑自己的攻击性的同时,也压抑了对对方的爱。

这种情形表明:人的意识是作两极运动的;消极面若不显现出来,积极面也不能显现出来。正因为如此,所以在心理分析中,我们往往先分析消极面,以期积极面会随之出现。这也正是敢于面对和承认原始生命力的建设性价值所在。因为,我们记得,“爱欲是原始生命力”,爱欲并不仅仅关联着爱,它同时也关联着恨;它保持我们正常的存在状态,使之充满能量,使我们永不得安宁。因此,爱欲是“寂灭”的死敌。恨与爱并不是对立的两极,它们往往联袂而行,特别是在我们这样一个过渡的时代里。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古希腊戏剧中的可怕场面:美狄亚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孩子俄狄浦斯挖出自己的眼晴,克吕泰涅斯特拉杀死了自己的丈夫,又被自己的儿子杀死……原始生命力以最为直接的方式,构成了伟大经典作品的核心,如亚里斯多德所说的那样,用怜悯与恐惧净化了观众。但希腊悲剧中这些令人发指的残酷事件总是安排在幕后发生,仅仅通过哭声和适当的音乐来表现和传达。这有几大好处:首先是更准确,也就是说,原始生命力的确主要发生在幕后即发生在下意识和无意识领域。我们并不直接出面谋杀我们的政敌或竞争对手;我们只暗自希望他因心脏病发作而突然死去。其次,希腊人对暴力和闹剧并无多大兴趣,他们深知这必然会破坏作品的艺术性;古希腊剧作家只能在他们的作品中体现谋杀的意义,而不是渲染谋杀的情绪。

我们可以断言,希腊人之所以能够达到其难以企及的文明高度,最根本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勇于公开地面对原始生命力。他们赞美激情、赞美爱欲、赞美原始生命力,因为这些东西彼此息息相关。他们热情地痛哭,热情地相爱,热情地相互残杀。今天,接受心理治疗的病人对古希腊戏剧中的强悍人物如俄狄浦斯、普罗米修斯等居然会流泪一事,往往觉得不可理解。但正因为他们敢于直接面对原始生命力,而不是像现代人那样,靠否认和压抑原始生命力来躲进自我阉割的掩体,他们才能够达到这样一种信念,这就是:德性的本质在于个人尽责选择他自己的激情,而不是由激情来选择他。

罗洛•梅在《爱与意志》中描述了这样一个病例,虽然这患者的孤独感还不能完全说是一种原始生命力。这位患者经常感到尖锐袭来的孤独感,这种孤独感往往发展为一种恐慌状态。在这种恐慌状态中他无法驾驭自己,只要这种孤独感持续下去,他就会丧失对外界的反应能力。这种孤独感就仿佛幽灵一般,只要电话铃一响,或者有人的脚步声传来,它就会立刻消逝。这位患者拼命地想要赶走这种孤独感──这一点也不奇怪,因为尖锐的孤独感是最痛苦的一种焦虑。病人们往往向我们诉说,这种痛苦就像是有什么东西在心中咬噬,再不然就像用利刃切割他们的心肝,并且伴随着像幼儿被遗弃在无人之地时一样的精神痛苦。

当这种孤独症发作的时候,这位病人总是试图把心思转移到其它事情上,忙着去做一些事情,或者出去看一场电影。但不管他怎样逃避,这种魔鬼般的威胁却始终缠绕着他,像仇星一样尾随在他身后,以便伺机给他肺腑上致命一剑。如果他是在工作,他就会听见魔鬼的笑声在嘲笑该他这种逃避的策略永远也不可能取胜;他工作不了多久就会停下来,并且比先前更为疲惫衰弱,那时候利剑就会直穿他的肺腑。如果他是在看电影,那么当场景变换,他总是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孤独;只要他一走出电影院,那种咬噬和疼痛就又会重新袭来。

但是有一天,他却跑来向罗洛•梅报告说他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他发觉:当尖锐的孤独感开始袭来的时候,他已不再试图摆脱它。既然逃跑无济于事,为什么不索性去迎接它,索性转身直接面对它呢奇怪的是,当他直接面对孤独感时,孤独感并没有压倒他、征服他,反倒仿佛是消逝无踪了。胆子壮了以后,他索性主动去邀请它,竭力回想过去那种孤独的痛苦境况──迄今为止,这种回忆总是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一种恐怖。但奇怪的是,现在这种孤独感已经丧失了它令人恐怖的力量。他即使想恐慌也不可能感到恐慌了。他越是主动地迎接它,他就越不可能重新体验先前那种难以忍受的孤独和痛苦。

这位病人发现,只是当他逃跑的时候,他才感到尖锐的孤独。一旦他面向“魔鬼”,它反而消逝得无影无踪。事实上,逃跑正是招引原始生命力盅惑的反应。不管我们同意还是反对詹姆士一朗格的情绪理论,事实却的确是,只要我们继续逃跑,焦虑或孤独的感觉就会占据上风。

焦虑(孤独和被拋弃的感觉是焦虑的最痛苦的形式)会使个人在客观世界中丧失其指向。丧失世界即丧失自我,反过来,丧失自我也就是丧失世界。自我与世界是相互关联的。焦虑的作用是破坏自我与世界的关系,使个人在时空中失去其指向。而个人只要持续地失去其外在指向,他就会始终停留在焦虑状态中。焦虑之所以能够压倒我们,正是因为我们停留在这种失去外在指向的状态中。个人一旦能够重新确立其外在指向──正如在心理治疗中人们希望发生的那样──重新恢复其与世界的直接联系,使自己的感觉复活和甦醒,他就能够战胜焦虑。罗洛•梅说:“我这种拟人化的说法完全来自我所从事的治疗工作。尽管病人和我都完全知道这种说法的象征性质,但对病人来说,亲眼看见自己和一个‘魔鬼’搏斗,却往往有助于健康的恢复。”因为这样一来,他就无须等待心理治疗通过精神分析来驱走焦虑,他自己就能采取行动来进行自我治疗。他不仅敢于放出心中潜藏的魔鬼,他往往还能采取步骤在实际生活中重新调整自己,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找到新的使他感兴趣的工作。

现在回头再看那位一度被孤独感主宰的病人,看看他那种误入歧途的原始生命力的建设性价值究竟是什么作为一个敏感的、天赋很高的人,他除了无法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外,几乎在所有人类经验领域都曾获得过显著的成功。他温文尔雅、富于同情心,但主要却出于其自我中心。他无法凭借这种天赋能力来建立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他不能把自己向他人敞开,也无法向他人施加影响,无法与他们共同分享其个人感受和体验,并以一种能够建立起持久关系的方式,去和他人认同。简而言之,他所缺乏和需要的,是对他人的爱,是对他人幸福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关切,是作为与“你”相关联的“我”去共同分享愉快和欢悦,去寻求与自己同胞的意识的沟通。简单地说,在这位病人身上,原始生命力的积极意义在于他拥有能够主动去爱他人的潜能。

 

(三)相火偏旺

 在西方文化中沒有“相火”这个概念。在东方文化中,“相火”这个概念也纯属中医学。也就是说,中国的文化人,不接触中医学的,对相火这个概念也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但在西方文化中有与相火相近的概念,那就是原始生命力,还有弗洛伊德的里比多。

在中医学中,相火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因为人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相火,但相火偏旺,又会使人致病。人为什么会害怕见人而罹患孤独症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相火偏旺。在中医学中,相火又是一个十分难以把握的概念。中医自古有“相火难清”一说,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绝大多数学中医的人,学了一辈子中医,搞了一辈子中医,到头来,对相火这个概念,也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其实,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的原始生命力的概念和里比多的概念,来了解和把握中医学的相火概念。

在历代医家有关相火的论述,最具影响力的是元代的朱震亨所著《相火论》。

朱震亨,字彦脩,生活于公元12811358年。元代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家居于丹溪,故后人尊称为丹溪翁。

丹溪自幼好学,三十岁时攻读《素问》,后师事许谦研究理学,复受业于名医罗知悌。罗为刘完素再传弟子,旁通张从正、李杲之学,因而,丹溪治医能发挥经旨,参合哲理,融会诸家,并能结合临床实践而创立新说。他不仅以医学著名,而其高尚的医德也为世人所尊崇。

朱丹溪认为,事物的生存离不开动与静两个方面。其中动是基本的、主要的。自然界产生万物及人体维持生命均以动为常。至于“动”的产生,是由于相火的作用,所谓“天主生物,故恒于动,人有此生,亦恒于动。其所以恒于动,皆相火之为也”(《格致余论•相火论》)。丹溪十分强调相火对维持生命的重要意义,如说:“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格致余论•相火论》),说明他对相火的作用的重视。

但是,一切事物总是相对而言,在相火的机理上也不例外,它也有动与静两个方面。丹溪认为:相火“动”是基本的,而“静”也是必要的。如果动而无静,是为妄动,妄动刚反而为害,故说“吉凶梅吝皆生乎动”(《格致余论•房中补益论》)。以相火而言,其动也有正常与异常两种情况:相火动得其正,有助于生生不息;相火动失其常,则为元气之贼。因此,朱丹溪所言相火,有正常与异常两种不同的含义。

⑴相火之常。丹溪曾说:“火内阴而外阳”(《格致余论•相火论》),又认为人身相火“寄于肝肾二部。肝属木而肾属于水也”(《格致余论•相火论》)。可见相火以肝肾精血为其物质基础。除肝肾之外,相火还与心包络、三焦、胆及膀胱等脏腑有关。因为“胆者,肝之腑;膀胱者,肾之腑;心包络者,肾之配也;三焦以焦言,而下焦司肝肾之分。皆阴而下者也”(《格致余论•相火论》)。丹溪还指出,相火之动正常与否与五脏功能活动情况密切相关,“五火”之动中节是相火正常的重要保证,他说:“彼五火之动皆中节,相火惟有裨补造化,以为生生不息之运用耳”(《格致余论•相火论》)。故凡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等正常功能活动以及生命的延续,无不体现了相火的重要作用。

⑵相火之变。相火之动既然与人体的生命活动有关,故相火之动失常就必然会导致病变。丹溪说:“人之疾病亦生于动,其动之极也,病而死矣”(《格致余论•房中补益论》)。引起相火妄动的原因有情志过极、色欲无度、饮食厚味等多方面原因。丹溪认为六欲七情之伤常先激起“脏腑之火”,如“醉饱则火起于胃;房劳则火起于肾;大怒则火起于肝……”(《格致余论•疝气论》),然后煽动相火。即所谓“五脏各有火,五志激之,其火随起”(《局方发挥》),“相火易起,五性厥阳之火相煽,则妄动矣”(《格致余论•相火论》)。具见相火妄动与心火之动两者关系至为密切,故《格致余论•阳有余阴不足论》载述:“二脏(肝、肾)皆有相火而其系上属于心。心,君火也,为物所感则易动,心动则相火亦动。” 如果相火妄动,必然消耗阴精,所谓“动则精自走,相火翕然而起,虽不交会,亦皆暗流而疏泄矣。” 由于相火妄动,变化莫测,无时不有,以致“煎熬真阴,阴虚则病,阴绝则死”(《格致余论•相火论》),其变化较多,危害甚大。

也就是说,相火在正常情况下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生理机制的流动反映。相火如反常偏旺,则可妄动,相火妄动必然煎熬真阴,阴液受伤则会出现各种病症。

以例为证。

韩美龄,女,17岁,某重点中学高三的学生。初诊日期为2008514

患者姐弟二人,患者居长。患者自幼可爱、聪慧,从上小学起,学习成绩一直拔尖,深得父母及祖辈的疼爱。由于患者一门心思放在学习上,很少与同伴接触,自然也就没有什么朋友。到了高二下学期,出现了恐慌症。一天下午,物理课正好上了一半,患者突然感到心跳加速,出汗,浑身发抖,感觉呼吸困难,有窒息感,以及胸痛不适。她害怕失去控制,担心自己会在课堂上发狂,极度惶恐。发作不到10分钟,诸症消逝得无影无踪,一切又恢复往日的平静。但患者内心深处却留下了难以抹去的印记。

高二下学期,患者只发作了一次。到了高三上学期,大约是11月底,一个星期内连续发作了两次,并伴随有头痛、头昏沉等感觉。随后失去现实感、感觉事物不真实,失去自我感、感觉与自己疏离,成天担心自己会失态,担心自己会发疯,从此她害怕见人,不敢上学,自闭在家。

自闭在家,仍惶恐不安,总感觉有人要害她,紧张兮兮的。一天夜里,患者出现幻觉:一把带血的匕首,正欲捅向她的阴部……吓得患者魂飞魄散,大声惨叫,跑进父母的卧室,抱着母亲嚎啕大哭。至此,家长开始意识到她病情的严重。经某某精神病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服用抗精神病类药物二月有余,无效,逐渐发展到将衣服脱掉,祼体在房中行走而大笑不止,食欲增大,不断要东西吃。

望诊切脉:精神恍惚,唇红;舌质红,舌边尖起红刺,苔黄,脉滑数。

辨证论治:龙雷上潜,引动心火,邪扰神明。治宜泻相火,益心阴,镇静安神,方用清相敛神汤治之。拟方如下:珍珠母30,龙胆草10,生地15,黄芩10,黄连5,丹参20,玄参15,远志10,石菖蒲10,麦冬20,知母15,黄柏10,茯芩20,酸枣仁15,陈皮10,瓜蒌仁15,胆南星10,合欢皮20

叶敏按方加减连服六十余剂,戒掉所服用的西药,恢复理智,增强自律,调和情绪,病去神安。当年秋季复学,坚持服用养生茶一年有余,直到患者考上自己理想的重点大学。

患者为什么高二下学期开始出现恐慌症呢简言之,是由于性挫折导致相火偏旺。正值青春期的年青人,心理及生理都发生较大变化,最突出的是伴随性的成熟所出现的性欲亢进,因未能满足而导致的性挫折。性挫折,未婚的青年男女都有,只是反应程度因人而异,若性挫折反应强烈,就会出现相火偏旺而致病。古人称之为失合症。

失合症,原是指女子欲火亢盛而又不能交合发泄,性欲未遂,思虑日久,内伤七情所致的一种病症。好发于寡居的青年妇女。古医书中有记载,如《寿世保元》说:“室女寡妇师尼,恶风体倦,乍寒乍热,面赤心烦,有时自汗,症类时疫,但肝脉弦长,欲男子而不可得。” 陈实功在《外科正宗》中也指出:“妇女久居寡室,淫火妄而又郁,郁而又妄,邪火久注,多致阴中作痒,……口干发热,形消不食,咳嗽生痰,……此又名失合症。”

也就是说,性欲未遂,久思久虑,影响情志,肝气不疏,郁而化火,气火郁结,相火偏旺而导致失合症。

从现代临床学来说,失合症多发于青春期,而且不限于女子。

当患者染上恐慌症,害怕见人,不敢上学,自闭在家,却未曾引起家长的重视。直到那天夜里,患者出现带血的匕首正欲捅向她的阴部的幻觉,吓得魂飞魄散,大声惨叫,抱着母亲嚎啕大哭时,家长才意识到她病情的严重。但因病急乱投医逢庙就烧香,服用抗精神病类药物二月有余,无效,反因抗精神病类药物的副作用,损伤肝肾的功能,使病情进一步恶化,以致发展到将衣服脱掉,祼体在房中行走而大笑不止,最后出现本能(性欲、食欲)的亢进。因何而患此症呢据当时临床所见,患者出现一派火盛之象,究其火之来源,非为五志所化,乃因抗精神病类药物的副作用,损伤肝肾的功能,更助长患者自身生理过程中的相火,也就是相火偏盛所致。肝胆为相火之属,肝肾同源,肾为龙火,肝为雷火,龙雷之火上,肾火不能上济心火,心神被火扰而丧失理智,故祼体而不知羞耻。

再看清相敛神汤:方中用龙胆草、知母、黄柏泻相火;黄芩、黄连泻心火;重用生地益阴,合元参、麦冬以补火盛所伤之阴;丹参、麦冬入心,元参入肾,取其心肾相交;远志能令肾气上达于心,菖蒲开心窍;远志、枣仁、合欢皮以养泻火后所伤之心神;珍珠母平肝潜阳、安神魂;使用胆南星、陈皮、瓜萎仁以防火炽炼痰,恐痰火交炽病情加重。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fc3b563ef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26.html

《舌诊图解大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