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

发布时间:2018-03-29 21:08:5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等职业学校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学制3年。

二、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

()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全面素质、具备高中文化水平的各级各类运动员,特别是优秀运动员的后备人才。

() 业务范围

本专业面向专业运动队、社会优秀运动队和需要高水平运动员的工、矿、企事业单位。

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

() 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拥护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有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和拼搏向上的精神。

() 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修养,基本掌握中等学校学生应具备的文化、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 具有较高水平的专项运动技能和从事竞技体育运动的能力。

() 具有一定的组织体育活动和指导专项运动技术训练的能力。

() 掌握主修项目的基础理论和训练方法以及其他运动项目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 掌握主修项目的裁判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达到国家三级裁判员水平。

四、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

本专业的课程可分为文化基础课程和主干专业课程两大类。

() 文化基础课程(必修)

1. 德育(176学时)

(1) 哲学基础知识(48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及基本观点的教育。其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的社会实践、人生实践和职业实践密切相关的哲学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最常见的社会生活现象;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将来从事社会实践打下基础。

(2)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64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其任务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和政治学说的基本观点,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进行经济和政治基础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常见的社会经济、政治现象,提高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能力,为在今后的职业活动中,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打下基础。

(3) 法律基础知识(32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法律基础知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中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有关法律基本知识,初步做到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指导学生提高对有关法律问题的理解能力,对是与非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护权益、依法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实践能力,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公民。

(4)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32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

2. 语文(285学时)

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

3. 数学(285学时)

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必学与限定选学内容:集合与逻辑用语、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数列与数列极限、向量、复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与组合、概率与统计初步。选学内容:极限与导数、导数的应用、积分及其应用、统计。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空间想像、数形结合、思维和简单实际应用等能力,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4. 英语(285学时)

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听懂简单对话和短文,能围绕日常话题进行初步交际,能读懂简单应用文,能模拟套写语篇及简单应用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并为学习专门用途英语打下基础。

5. 计算机应用基础(150学时)

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6. 综合文科(136学时)

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历史、地理及人口、环境、资源等社会科学基础知识,了解社会,熟悉社会,基本掌握观察社会的正确立场、观点、方法,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文化素养。

7. 综合理科(136学时)

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高中物理、化学和生物课程的基本内容,了解力、热、光、声、电和生活、生产中常见的有机物与无机物,生命的本质和运动以及生命与环境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科学地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和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继续学习打好基础。

() 主干专业课程(必修)

1. 运动人体科学概论(68学时)

学生通过对人体形态、结构、功能的学习,了解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生理变化,从而掌握科学运动训练的方法,找到提高自身运动训练效率的最佳途径。掌握人体形态、结构和各器官系统生理机能,以及体育保健方面的基本知识。

2. 运动心理学基础(51学时)

从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入手施教,使学生了解运动心理的变化过程及在体育训练、竞赛中的作用,从而初步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和提高竞技应变能力。同时,本科目也是运动员由少年到青年的成长过程中,逐步走向成熟的必不可少的专业基础课程。

3. 社会体育学基础(51学时)

了解体育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及社会进步对体育的要求,进一步了解社会不同群体、不同区域、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对体育的不同需求。了解社会体育的活动方式、组织方法和场地、器材、设施的要求及体育与娱乐活动结合的特点。了解作为大文化一部分的社会体育的社会功能、动作规律和作为一名社会体育工作者必需具备的基本理论知识。

4. 运动训练学基础(51学时)

运动训练学是研究运动训练规律的科学,是在运动训练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并归纳而上升为理论的学科,它吸收和反映了国内外运动训练基本理论及相关学科的新的研究成果。本学科旨在引导学生学会总结和归纳运动训练的基本规律。学生通过学习,应了解运动训练的过程、规律、并能将其运用到训练实践中。

5. 专项训练(1710学时)

专项训练包括田径、游泳、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摔跤、柔道、击剑、举重等项目,学生应选修其中一项。本课程包括理论课和实践课两部分,以实践课为主。通过理论学习和训练实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为体育事业拼搏、奉献的精神;并使学生获得在本专项上继续发展的良好的身体素质及掌握本专项的基本理论知识。经过三年学习,学生应达到要求等级以上的运动员水平(各项目的具体等级要求另定)

五、时

根据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0]2)精神,中等职业学校3年制运动训练专业总的教学时间为106~111周,总学时约为3000~3300,由于运动训练专业需要大量的实践练习,故总教学时数约为3700学时,周学时数为34~39学时。学校还可以灵活安排3~6周的教学或活动时间。复习考试时间为12周,寒暑假24~26周。教学实习及毕业或综合实习每周可安排25学时。文化基础课与专业课程的课时比例约为46,其中专业课程中的实践教学比例应大于50%。毕业或综合实习安排7周。具体教学活动时间与课时安排范围见表1和表2。各地可参照执行。

1 教学活动时间分配(供参考)

学年

课堂教学

复习考试

入学、毕业教学

全年周数

教学

实习

综合

实习

34

1

4

1

2

10

52

34

2

4

2

10

52

27

7

4

1

2

4

45

总计

95

3

7

12

2

6

24

149

2 课程设置与学时安排基本框架

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开设形式

学时

学时数及占总课时数比例

1

德育

必修

176

1453

39%

2

语文

必修

285

3

数学

必修

285

4

英语

必修

285

5

计算机应用基础

必修

150

6

综合文科

必修

136

7

综合理科

必修

136

专业

必修

课程

8

运动人体科学概论

必修

68

2079

56%

9

运动心理学基础

必修

51

10

社会体育学基础

必修

51

11

运动训练学基础

必修

51

12

专项训练

必修

1710

13

体育产业与经营

选修

32

14

体育管理学

选修

32

15

社会体育指导员

选修

32

16

艺术

选修

32

17

创新创业指导

选修

20

18

专业实践

必修

175

175

5%

3707

注:本专业的特点是以运动训练为中心,特别强调专项技能水平在反复练习基础上的提高,因此在时间安排上“专项训练”时数所占比例为46%。为了保证学生具备最基本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理论素质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适当降低了选修课程比例。

六、课程教学时间安排

3 课程教学时间安排(供参考)

课程

类别

年级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总学时

周数

17

17

17

17

17

10

哲学基础知识

2

1

48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2

2

64

法律基础知识

1

1

32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

1

2

32

语文

3

3

3

3

3

3

285

数学

3

3

3

3

3

3

285

英语

3

3

3

3

3

3

285

计算机应用基础

2

2

2

2

2

150

综合文科

2

2

2

2

136

综合理科

2

2

2

2

136

运动人体科学概论

2

2

68

运动心理学基础

1

2

51

社会体育学基础

1

2

51

运动训练学基础

2

1

51

专项训练

18

18

18

18

18

18

1710

体育产业与经营

3

32

体育管理学

2

32

社会体育指导员

2

32

艺术

1

1

32

创新创业指导

2

20

专业实践

7

175

周课时

37

38

37

38~39

34~39

29~34

三年总学时

3559~3707

注:1. 专项训练可在田径、游泳、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摔跤、柔道、击剑、举重等项目中安排一项。

2. 主干课程为必修课,学校应在三年中安排。

3. 选修课可根据学校情况进行调整,应选两门以上。

中等职业学校

运动训练专业主干专业课程

教学基本要求

运动人体科学概论教学基本要求

(68学时)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运动训练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运动中人体主要器官系统的基本结构;初步掌握其生理特点及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掌握运动医务监督方法、运动伤病的防治及按摩手法在运动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应用到运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增强运动训练效果,达到学习专业基础理论、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

二、课程教学目标

() 知识教学目标

了解运动中人体主要器官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知识。初步掌握运动中人体主要器官系统的功能特点和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及掌握医务监督方法和运动伤病防治的有关知识。

() 能力培养目标

能用简单的医学检查方法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医务监督。初步掌握按摩手法、常用穴位、止血法和绷带包扎法。掌握按摩手法在运动中的应用和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方法。

() 思想教育目标

培养学生认真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树立爱岗敬业、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崇高理想。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 概念和基础知识

了解《运动人体科学概论》的概念、意义、目的任务和基本内容;初步掌握学习方法;了解细胞的组成;了解组织、器官和系统的概念;了解新陈代谢、应激性和兴奋性以及适应性;初步掌握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 运动与人体的调节体系

1. 了解神经系统的作用及组成;初步掌握少年神经系统的特点及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2. 了解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和建立条件反射的条件。

3. 掌握运动技能的形成及发展过程和促进运动技能形成及发展的因素。

实践内容:反应时的测定

() 运动与人体的执行体系

1. 了解骨的主要构造和功能、人体运动主要骨骼的位置和名称;初步掌握少年骨的特点及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了解关节的主要构造和辅助构造、人体运动主要关节的位置和名称;初步掌握关节的运动及影响因素;掌握少年关节的特点及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了解肌肉的大体构造和辅助结构、肌肉的物理和生理特性和多关节肌的工作特点;初步掌握主要运动肌群的名称、位置、主要功能和训练方法;掌握少年肌肉的特点及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了解体育运动对骨、关节、肌肉的影响。

2. 了解决定力量大小的生理学基础;初步掌握少年力量素质发育特点。了解决定速度快慢的生理学基础;初步掌握少年速度素质发育特点。了解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初步掌握少年耐力素质发育特点。了解灵敏素质的影响因素;初步掌握少年灵敏素质发育特点。了解柔韧素质的影响因素;初步掌握少年柔韧素质发育特点。了解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和达到最高水平的年龄。

3. 了解赛前状态的生理变化及影响因素;掌握调整赛前状态的方法。了解准备活动的作用;掌握如何做好准备活动。了解影响进入工作状态的因素。初步掌握真稳定状态和假稳定状态的定义、特点。初步掌握判断疲劳的方法。了解恢复过程的阶段性;掌握消除疲劳的方法。

实践内容:了解主要骨、关节、肌肉的名称;观察主要骨、关节、肌肉的形状、位置;肌力的测定。

() 运动与人体的保障体系

1. 了解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心脏的生理特性、血管的机能以及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掌握少年心血管系统的特点及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2. 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功能,了解肺活量、无效腔、摄氧量、氧债的概念和运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掌握少年呼吸系统的特点及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运动时合理的呼吸方法。

3. 了解消化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营养素的种类、营养的重要意义、少年的膳食要求、体育运动对消化机能的影响;掌握运动员对营养和膳食的要求、比赛期的营养和运动与饮水。

实践内容:脉搏、血压、肺活量的测定。

() 生长发育与女子体育卫生

1. 了解生长发育、青春发育期、第二性征以及女子解剖生理特点。

2. 掌握少年一般体育卫生要求、女子一般体育卫生要求和月经期体育卫生要求。

() 运动医务监督

1. 掌握体育活动的禁忌症和自我监督的内容与方法。

2. 掌握使用脉搏进行医务监督的方法;初步掌握比赛期间的医务监督。

3. 了解兴奋剂的概念和危害以及含兴奋剂成分的常用药物。掌握抵制兴奋剂的方法。

4. 了解烟酒对人体的危害。

实践内容:填写并分析自我监督表

() 运动按摩

1. 了解按摩的作用及注意事项。

2. 初步掌握按摩手法。

3. 初步掌握按摩常用穴位。

4. 掌握按摩在运动中的应用。

实践内容:按摩手法、按摩常用穴位、按摩在运动中的应用

() 运动伤病的防治

1. 了解过度紧张、晕厥、运动性贫血、运动中腹痛、肌肉痉挛、中暑、冻伤的病因和征象;初步掌握上述运动性疾病的处理和预防方法。

2. 初步掌握运动损伤的原因和预防原则

3. 了解出血的分类和特点;掌握止血法、绷带包扎法;了解骨折的临时固定、脱臼急救和溺水急救。

4. 了解冷疗法、热疗法的适用范围;掌握闭和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方法及伤后锻炼应注意的问题。

实践内容:止血法、绷带包扎法和脱臼的临时固定。

四、学时分配建议

序号

教学内容

讲授

实践

考核

机动

学时数

()

概念和基础知识

1

1

()

运动与人体的调节体系

4

1

5

()

运动与人体的执行体系

19

4

23

()

运动与人体的保障体系

10

1

11

()

生长发育与女子体育卫生

1

1

()

运动医务监督

2

1

3

()

运动按摩

2

4

6

()

运动伤病的防治

6

1

7

4

4

7

7

45

12

4

7

68

五、说

() 考核

1. 内容和比例

理论:60%;实践操作:20%;平时:20%

2.考核方法

理论:期中和期末闭卷考试(或部分口试)

实践操作。

平时:作业、提问等。

() 教学建议

1. 突出应用学科的特点,密切联系体育运动实践,选择适当教法,坚持启发式教学,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 注意选择直观性教学手段(演示、挂图、投影、录像、光盘等),扩大视野,提高兴趣;同时,加强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运动心理学基础教学基本要求

(51学时)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运动训练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心理活动的一般特点和规律,初步掌握心理学的基础知识,掌握有助于运动训练的心理学知识,提高运动心理素质,培养运用运动心理学的基础知识,解决运动训练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 知识教学目标

了解心理活动的一般特点和规律,掌握与运动训练相关的运动心理学基础知识。

() 能力培养目标

使学生初步具备自我调节心理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 思想教育目标

培养运动员拼搏进取、为国争光的精神,培养运动员良好的体育职业道德。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 心理学的对象与心理的实质

1. 了解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如认知过程、情感、意志、个性等。掌握运动心理学的定义。

2. 掌握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和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机能等性质。

() 个性与自我修养

1. 掌握气质的定义;了解气质受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所制约。掌握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类型的主要特点及气质的自我修养与要求,并能有目的地完善自我。

2. 了解性格与气质的关系和影响良好性格形成的因素。掌握性格的自我修养与要求并能有目的地发展自我。

() 少年期年龄特征

1. 了解年龄特征。初步掌握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掌握少年期自我意识、思维、情感方面的心理年龄特征与少年运动员成长的关系。

2. 掌握良好的认知状态、良好的意志品质、深刻丰富的情感状态和良好的个性心理的年龄特征。

() 少年运动员身体训练的心理

1. 了解身体训练的心理学意义和运动员身体训练前的心理准备。

2. 了解速度素质的分析。初步掌握影响少年运动员速度素质训练相关的心理因素。掌握发展与速度素质训练相关的心理需要。

3. 了解力量素质的分析。初步掌握影响少年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的心理因素。掌握发展与力量素质训练相关的心理需要。

4. 了解耐力素质的分析。初步掌握影响少年运动员耐力素质训练的心理因素。掌握发展与耐力素质训练相关的心理需要。

5. 了解灵敏素质的分析。初步掌握影响少年运动员灵敏素质训练的心理因素。掌握发展与灵敏素质训练相关的心理需要。

() 运动技能形成过程的心理分析

1. 初步掌握动作阶段的心理特征。掌握改进和提高动作阶段的心理特征。掌握动作协调、完善阶段的心理特征。

2. 掌握认知因素的影响、心理定向的影响、情感和意志因素的影响及个性因素的影响。

3. 初步掌握“高原现象”的定义。掌握“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和“高原现象”突破的方法。

4. 了解想象的定义。初步掌握想象在运动技能形成中的具体作用。

() 运动战术的心理训练

1. 掌握战术意识的定义、内容。掌握培养少年运动员战术意识的意义及方法。

2. 掌握战术心理手段的运用。掌握战术心理变化的对策。

() 比赛状态心理分析

1. 初步掌握运动员赛前常见的心理表现及调节。掌握运动员赛中常见的心理表现及调节。掌握运动员赛后常见的心理表现及调节。

2. 了解心理适应调节法、心理诱导法和颜色调节法。初步掌握音乐调节法、暗示调节法。掌握表象调节法、表情调节法、活动调节法、呼吸调节法、注意调节法、鼓励调节法和排尿调节法。

() 体育运动中人际关系的优化

1. 初步掌握人际关系的定义。了解人际关系的优化与运动员训练、比赛的关系。

2. 掌握调节认知结构的方法、克服人际偏见的方法和增强运动群体的心理相容性的方法。掌握与队员、教练员交往的技能。掌握情绪的自我调控。

3. 掌握正确对待被队友嫉妒、背后议论及不公平的心理策略。

四、学时分配建议

序号

教学内容

讲授

讨论

考试

机动

学时数

()

心理学的对象与心理实质

3

3

()

个性与自我修养

4

1

5

续表

序号

教学内容

讲授

讨论

考试

机动

学时数

()

少年期年龄特征

5

5

()

少年运动员身体训练的心理

6

1

7

()

运动技能形成过程的心理分析

6

6

()

运动战术的心理训练

4

4

()

比赛状态心理分析

5

1

6

()

体育运动中人际关系的优化

5

1

6

4

4

5

5

38

4

4

5

51

五、说

() 考核

1. 考核内容和比例

理论:60%;平时:20%;讨论:20%

2. 考核方法

理论:期中闭卷考试;期末闭卷考试。

平时:作业。

讨论:根据课堂发言与自我小结。

() 教学建议

1. 教学中结合少年运动员的学习水平,既做到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又做到通俗易懂。

2. 讨论课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社会体育学基础教学基本要求

(51学时)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运动训练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社会体育的分类、服务的基本要素,及社会不同群体对体育的不同需求,初步掌握社会体育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培养从事社会体育实践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 知识教学目标

使学生全面了解社会体育学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社会体育相关学科的理论及指导社会不同群体科学开展体育活动的专业知识。

() 能力培养目标

使学生初步具备社会体育活动的管理、组织、指导等能力。

() 思想教育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开展社会体育的实践意义,培养从事社会体育活动指导工作的责任心。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 社会体育学基本知识

1. 了解社会体育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

2. 了解社会体育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 社会体育的概述

1. 了解社会体育的基本性质,包括分类和特点。

2. 了解社会体育的地位和作用,包括从现代社会生活、现代社会经济和现代社会文化看社会体育的地位和作用。

3. 了解我国社会体育的目的与任务。

() 社会体育服务的基本要素

1. 了解社会体育的设施服务,包括公共体育设施服务、商业体育设施服务和单位体育设施服务。

2. 了解社会体育的指导服务,包括社会体育活动计划服务、方法服务和处方服务。

3. 了解社会体育的信息服务,包括社会体育活动信息的服务、知识的服务和信息交流的服务。

() 按人群分类的社会体育

1. 初步掌握青少年儿童体育,包括青少年儿童的社会特征、青少年儿童体育的基本内容和特点及指导方法。

2. 初步掌握中老年人体育,包括中老年人的社会特征、中老年人体育的基本内容和特点及指导方法。

3. 初步掌握妇女体育,包括妇女的社会特征、妇女体育的基本内容和特点及指导方法。

4. 残障人体育,包括残障人的社会特征、残障人体育的基本内容和特点及指导方法。

() 按目的分类的社会体育

1. 了解保健体育,包括健身、养生体育;医疗、康复体育;形体、健美体育。

2. 了解休闲体育,包括娱乐体育;社交体育;自然体育;极限体育。

3. 了解竞技体育,包括锦标体育;运动竞赛。

() 按组织分类的社会体育

1. 了解家庭体育,包括家庭体育的功能、内容和指导。

2. 了解企业体育,包括企业体育的功能、内容和指导。

3. 了解社区体育,包括社区体育的功能、内容和指导。

4. 了解俱乐部体育,包括俱乐部体育的功能、内容和指导。

四、学时分配建议

序号

教学内容

讲授

讨论

考试

机动

学时数

()

社会体育学基本知识

3

2

5

()

社会体育概述

4

4

()

社会体育服务的基本要素

8

8

()

按人群分类的社会体育

12

3

15

()

按目的分类的社会体育

6

6

()

按组织分类的社会体育

6

6

2

2

5

5

39

5

2

5

51

五、说

() 考核内容和比例

理论:80%

平时:20%

() 考核方法

理论:期末闭卷考试。

平时:作业、课堂提问、实践操作。

运动训练学基础教学基本要求

(51学时)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运动训练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运动训练学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基本知识、优秀运动员特征及其对运动实践的重要意义;初步掌握运动训练的过程、基本规律和运动训练原则;掌握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技战术和心理训练的主要方法、手段和基本要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运动训练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 知识教学目标

了解运动训练学基础的基本知识和成为一名优秀运动员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初步掌握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和竞技训练的作用、意义。掌握运动训练的主要方法、手段和基本要点,少年女子运动员的训练特点,训练日记、训练总结的内容、方法及要求。

() 能力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指导和总结运动训练的能力;正确认识和理解训练计划、训练意图的能力;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自我监控的能力。

() 思想教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拼搏进取、爱岗敬业、为国争光的精神和良好的体育道德;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精神。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1. 了解竞技体育的概念、特点与意义。

2. 了解运动训练的概念,初步掌握运动训练在竞技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

3. 了解运动训练学的概念与基本内容,初步掌握运动训练学基础的意义。

() 优秀运动员特征

1. 了解优秀运动员所必须具备的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良好的心理状态。

2. 了解优秀运动员所必须具备的高水平的身体发展基础、高超的技战术能力及高智能发展水平等特征。

() 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

1. 初步掌握运动训练原则的基本概念。了解遵循训练原则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2. 初步掌握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系统训练、适宜负荷、适时恢复等原则的基本知识。

3. 掌握运用运动训练原则的基本要点和注意事项。

4. 掌握过度疲劳的基本概念,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 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

1. 初步掌握体能训练的基本概念及重要意义。了解各类运动项目训练、比赛的少年年龄组别划分及各类运动项目达到世界水平的年龄范围和所需训练年限。

2. 初步掌握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等素质的释义和在提高竞技水平中的作用。

3. 初步掌握各项运动素质平衡发展与优先发展、侧重发展的关系和意义。

4. 掌握少年时期各项运动素质训练的基本要点、负荷强度、训练方法和手段及训练中的注意事项。

() 少年运动员技术、战术训练

1. 初步掌握运动技术形成的基本规律和少年运动员技术训练的特点。

2. 了解影响运动技术形成的主要因素。掌握少年运动员技术训练的主要方法、手段和基本要求。

3. 了解竞技战术释义和影响战术能力的因素。初步掌握少年运动员战术能力训练的主要方法与基本要求。

() 少年运动员心理训练

1. 初步掌握少年运动员心理训练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2. 初步掌握一般心理训练法、赛前心理训练法、比赛心理训练法。

3.掌握少年运动员几种心理现象对训练、比赛的影响及克服方法。

() 少年女子运动员训练特点

1. 掌握少年女子运动员月经周期的训练特点和运动负荷安排的原则。

2. 掌握少年女子运动员月经周期运动训练和比赛的注意事项。

() 运动员状态诊断与训练日记

1. 了解运动员状态诊断的重要意义。

2. 掌握运动员状态诊断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3. 了解训练日记的重要性,掌握写训练日记的内容、方法及要求。

4. 初步掌握训练日记内容归类和基本统计方法。

5. 了解运动员训练日记范例。

() 运动训练计划与训练总结

1. 了解运动训练计划的重要性,掌握运动训练计划的类型和基本内容。

2. 初步掌握基本期、比赛期、赛前训练计划及恢复期训练计划的主要内容与运动负荷安排的特点。

3. 掌握训练计划执行过程中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

4. 初步掌握训练总结的重要性,掌握其内容、方法及要求。

5. 了解训练总结范例。

四、学时分配建议

序号

教学内容

讲授

讲座

观摩训练

录像教学

机动

考核

总时数

()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2

2

()

优秀运动员特征

1

1

2

()

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

5

5

()

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

6

2

2

10

()

少年运动员技术、战术训练

5

2

2

9

()

少年运动员心理训练

3

2

5

()

少年女子运动员训练特点

2

1

3

()

运动员状态诊断与训练日记

3

3

()

运动训练计划与训练总结

4

4

3

3

5

5

31

8

4

5

3

51

五、说

() 考核

1. 考核内容和比例

理论:60%;平时:40%

2. 考核方法

理论:期终闭卷考试(60%)

平时:课堂提问和书面作业(10%);观摩课体会(15%);专题训练总结(15%)

() 讲座讨论课可请有经验的教练员讲课、研讨或请著名运动员结合其成长过程座谈研讨。

() 观摩课要有针对性选题和有效组织。

() 指导学生做好理论联系实际的专题总结。

专项训练教学基本要求

(1710学时)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运动训练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为体育事业奉献、拼搏的精神;提高学生专项技术、战术、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水平,初步掌握专项训练理论知识和训练方法,使学生具备辅导专项运动训练的技能。

二、课程教学目标

() 知识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专项训练理论知识和训练方法;初步掌握专项竞赛组织和裁判方法,及竞赛场地、器材和设备的有关知识。

() 能力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具有较高水平的专项运动技能和从事专项运动训练实践的能力;具备一定的辅助指导专项运动训练的能力;初步具有从事专项运动竞赛的能力;达到国家三级裁判员水平。

() 思想教育目标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拥护共产党领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有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和拼搏向上的精神。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理论教学

() 专项训练基础理论与训练方法

1. 掌握专项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分析的方法。

2. 掌握专项一般身体训练、专项身体训练的基本理论和主要训练方法。

3. 掌握专项技术训练的基本理论和主要训练方法。

4. 初步掌握专项战术的基本理论和主要训练方法。

5. 了解专项心理训练的基本知识。

() 专项竞赛组织和裁判方法

1. 了解专项竞赛组织方法。

2. 初步掌握专项竞赛主要规则和裁判方法。

() 专项竞赛场地、器材和设备

1. 初步掌握专项竞赛场地的规格和要求。

2. 初步掌握专项竞赛器材和设备的规格和要求。

实践教学:

() 身体训练

全面发展各项身体素质,不断提高专项身体素质和专项能力。

() 技战术训练

1. 加强专项基本技术训练,掌握和不断完善专项完整技术。

2. 初步掌握专项主要战术的运用,不断提高实战能力。

() 心理训练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不断提高专项心理和比赛的心理素质水平。

() 比赛

参加各级各类专项比赛,不断提高比赛能力,争取获得优良成绩。

四、学时分配建议

教学内容

学时数

学期教学时数分配

理论

教学

专项训练理论知识与训练方法

16

4

4

4

4

专项竞赛组织和裁判知识

4

4

专项竞赛场地、器材和设备

4

4

实践

教学

专项训练实践

1516

272

272

272

272

272

156

170

30

30

30

30

30

20

1710

306

306

306

306

306

180

注:第一至五学期每学期为17周,每周专项训练课为18学时。

五、说

() 考核

1. 理论部分

占考核的10%,可以作业形式给予评分。

2. 实践部分

占考核的90%。其中技术评定30%,可以由教师组成技评小组给予评分;运动成绩和身体素质发展水平达标占60%,运动成绩达标可以根据由学校组织的专项比赛或参加一定级别专项比赛取得的成绩给予评分;身体素质发展水平达标,可以由学校组织身体素质测验所得成绩给予评分。

考核评分标准,可以根据各地学校具体情况,及各运动项目的特点和要求进行制定。

() 专项训练课包括田径、游泳、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摔跤、柔道、击剑、举重等运动项目,学生只主修其中一项。为了有针对性地完成各运动项目的专项训练课,应根据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并结合各运动项目特点和要求,制定各运动项目专项训练课的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

() 专项训练课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以实践为主。实践部分的实施应根据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及各运动项目特点和学生具体情况,制定各运动项目的训练计划。

中等职业学校

运动训练专业设置标准

(供参考)

一、专业教学组织

1. 运动训练专业的专业教学机构为专业科,根据需要可按主干课程下设教学组,亦可按相近课程合并建组。

2. 专业科负责人一般应具高级职称,具较高的教学研究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3. 教学组负责人一般应具中级职称,具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二、专业师资队伍

1. 专职教练与运动训练专业学生比不低于112。专职教练应具备体育院校本科学历或具备中高级职称,专职教练中的中高级专业职称不少于55%

2. 文化课教师与学生比不低于116。文化课教师应具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获得中专教师任职资格,其中高级职称应分别为教师总数的36%10%以上。

三、专业教学设施

1. 根据专业需要应配备

具有与开设项目相适应的体育场、体育馆、训练房,开设田径项目的学校必须有标准的400m田径场和风雨跑廊,并达到办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B*

具有为运动训练、科研服务的体育体科室(),仪器及配置应达到办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C级。

具有供教学专用的物理、化学、解剖、生化、电教和相关课程的实验室,应达到办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B级。

2. 专业课的实验开课率应达到教学计划和大纲要求的90%

3. 专业教学所需挂图、教具、视听教材、技术录像带应齐备,齐备率达90%,与专业相关的书籍和期刊总数不低于30/(全国重点学校应有41/)

4. 学校应有一定数量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包括计算机房,并有相应的专业教学录像资料、多媒体软件等(全国重点学校应有校内教学网,有专供教学训练用的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等)

四、教

1. 学校应具有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指导性教学文件,学校有完整的实施性教学方案、课程教学安排、实习教学安排等相关教学文件。

2. 学校应有详尽的专业教学管理制度,应具有教练或教师岗位目标责任制、业务考核标准、职称考核制度、学生考试制度、作业批留制度、升降级制度、运动员入队制度、输送制度、比赛制度等业务管理制度等。

附录

中等职业学校

运动训练专业教学指导方案

研究与开发报告*

体育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为了贯彻“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实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教育部职成司颁布了“面向21世纪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研究与开发项目。本课题组承担了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教学改革方案研究的“运动训练专业教学指导方案”项目。

本课题研究旨在以邓小平理论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指导,对国内各中等体育运动学校进行了广泛调查,并根据《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颁布的“关于深化职业教育进行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精神,体育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对中等职业学校运动训练专业作了全面的调研,并制定了教学指导方案,拟以此规范该专业的教学行为。

一、中等职业学校运动训练专业现状及发展要求

中等体育运动学校作为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最初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有了很大的发展,青少年运动员在进行运动训练的同时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这一教育层次在原有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由于学生的毕业分配有一定保障,极具社会吸引力,因此中等体育运动学校曾经有过一个大的发展,全国各地涌现出几百所大大小小的专业学校。目前,在国家体育总局备案的省市级及地市级中等体育运动学校大约230余所,在校生达8万多人。在近20年的办学过程中,这些学校作为体育业余训练的主体,担负着培养和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艰巨任务,为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运动训练科学化、集约化的今天,中等体育运动学校作为高水平体育运动后备人才基地的作用愈加明显,业已成为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 中等体育运动学校现状

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中等体育运动学校无论是在办学规模还是在办学效益上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已经成为沟通业余训练和专业训练的重要桥梁,在国家“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多数中等体育运动学校均具有较完善的教学和训练设施,能够集中培养本地区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由于管理体制和地区性历史背景不同,有的地区由一所中等体育运动学校承担大部分或所有运动项目;有的地区则由几所中等体育运动学校分别承担部分运动项目,在校生由一二百名到七八百名不等;还有的中等体育运动学校直接管理本地区的部分一线运动队,实现了一二线运动队动态管理。由于各个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中等体育运动学校的发展水平也存在着较大差异,如在经济发达地区,平均每个项目每年用于教学、训练的经费有40万元,而欠发达地区只有十几万元,一部分中等体育学校在发展中面临困境。

经过对107所中等体育运动学校的办学情况调查统计:校均占地81亩;建筑面积校均17557m2;教职工校均90人;专职文化教师校均23人;专职教练校均24.7人;其中高级讲师、高级教师628人所占比例为17.6%,校均5.8人;讲师、一级教师所占比例为43%,校均14.8人;高级教练所占比例为22%,校均5.6人;教练员所占比例为51%,校均12.7人。专业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所占比例为48.6%,专科学历所占比例为41.4%,中专学历所占比例为5.7%。其他学历所占比例为4.3%。学校在校生校均495(含附设班)。周期人才培养走向:向上输送12.9%,从事教育工作39.6%,成为社会体育骨干15%,自谋职业13%,待业19.5%

统计可知,学校具有独立的微机教室95所,占学校总数88%586型以上机型74所,占总数69%,建校园网19所,占总数17.7%,有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的15所,占总数14%。统计得知,1993年前通过国、省、市检查评估合格单位107所,省级重点学校43所,国家重点学校10所。

() 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中等体育运动学校专业课程体系在1984年、1991年、1997年三次修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呈现出不同时期的阶段性特征,从整体上分析:一是课程设置划一并强调专业教育的纵向深入,必修课偏多;选修课不足,限选课多,任选课少,也就是说国家指导性计划、地方创编计划、学校自编计划结合不够;但从运动训练专业的专业特征看,必须安排足量的专项训练课时,同时为了保证素质教育的实施,也必须安排足量的文化课时。二是课程内容滞后于中等体育人才的发展,课程设置缺乏整体性,教材更新速度慢等。

近几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中等体育运动学校原有的生存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很多以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业已形成的矛盾更加突出,严重制约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具体表现在:

1. 学校在校生人数少,年龄、学历跨度大。

2. 由于办学时间较短,教师、教练的文化结构层次偏低,进而导致职称结构层次偏低。

3. 由于专业性质太强(金牌、输送),因此重视运动训练的投入,忽视文化基础教学投入。教学上的必备专业教室,如三室、二馆(人体解剖实验室、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电教馆、图书馆)、微机、多媒体教室等质量低且面积不足。

4. 招生日益困难。受教育体制改革的影响,近几年来中等体育运动学校的招生受到了较大的冲击,高校扩招、出国留学等渠道使学生有了更广泛的选择余地,独生子女的增多也使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提高,中专学历对学生的吸引力已大不如前了,很多好的体育苗子难以进入体育运动学校学习。

5. 课程设置单一,毕业生难以满足社会需求。中等体育运动学校运动训练专业的课程大多是按培养体育师资而设的,虽经调整,但仍陈旧、单一,不能反映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比如只有语、数、外、解剖、生理等传统科目,缺少社会体育、社会知识方面的课程。语、数、外课程偏少。培养的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综合素质、能力较差,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6. 就业渠道不畅。由于运动训练专业的淘汰率较高,使不能进入高一级优秀运动队的分流生就业成为一大问题。由于这些学生进行了多年的运动训练,文化素质较低,所以在报考体育院校和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时受文化成绩的制约较明显。而随着政府和社会对小学师资学历要求的提高,小学体育教师这一主要就业渠道也被堵死,很多毕业生只有自谋职业。

7. 经费、师资不足制约了进一步发展。随着我国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虽然大多数地区体育运动学校的政府拨款平均年增加5%,但与物价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增长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多数中等体育运动学校在开辟新的财源上还较被动,单纯依靠行政事业拨款已不能适应学校的办学要求。经费的不足使学校的硬件更新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各种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难以进入学校,制约了学校整体发展。现代化教学设施设备达标学校不多,有达标的单位也缺少软件(如专业教学录像片、多媒体软件等);师资力量的不足也影响到了学校的发展后劲。

() 新时期的发展要求

通过近20年的发展表明,中等体育运动学校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目前以及今后一段时间内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它有效地解决了在业余训练阶段制约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诸多不利因素,在国家“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中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的不断完善,中等体育运动学校作为业余训练工作中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训的龙头作用必将得到巩固和完善。目前办学中遇到的一些困难是在发展中所面临的必然现象,但是这些困难通过体育教育改革和发展是可以克服的。

1. 办学体制要创新。1986年国家教委、国家体委颁发《体育运动学校办学方案》使体育运动学校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训人数迅猛增长。1987年国家教委确定了216所中学为培养优秀体育人才试点学校,1985年国家教委确定了56所高水平运动队试点高校,体委系统、教委系统都有自己训练和人才培养网络及基地,尽管培养目标一致,但结果明显不同。当时计划经济条件下就业制度使运动学校一时走俏,随着时代的变革,毕业生因文化基础知识不足,退役后就业择业困难。应该重新审视、构架两系统之间的联系,中等体育学校与青少年业余训练应该回归到文化教育的母体中去,“体教配合——体教结合——体教合一”必将成为体育运动学校发展的趋势。

2. 办学模式要创新。巨大的人口压力,激烈的择业竞争,竞技体育市场尚不发达,不可能吸纳大量的青少年运动员,升学就意味着就业机会的保障,中专学历已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积极探索新的办学模式,实行“双学历”是学校调整与创新的重要方面。要不断的在体校结合上做文章,采取“上挂下延,横向联合”的方式活化办学体制,一是向上挂靠,二是向下延伸,三是横向联系。建议对体校训练成绩达一级的运动员由体校推荐保送到大学或体育学院深造,有条件的学校如国家级重点、省部重点学校试办大专班,形成体育学校生存和发展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

3. 专业及专业课程设置要创新。体育运动学校要摆脱招生就业难的困境,就必须改革专业设置。专业设置过于单一,专业课程缺乏活力,是体育运动学校创新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要根据自身优势进行专业的拓宽和结合,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和与之配套的教材体系,强化技能训练,提高复合型水平,确保专业的拳头优势,办出专业特色,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4. 人才特色要创新。达到人才培养的特色主要包括突出专业特色、强化管理特色、创建设施特色几个方面,并且要充分发挥特色效应。运动训练专业要遵循体育教育规律,设置师资力量、训练教学设施、训练教学经验、训练教学特长和现代化的训练教学程序,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和需求,强化特色专业,并且在专业中培植一批有一定社会声誉的“拳头”项目和“人才”。

运动训练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专项运动技能的各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和中等体育专业人才”。在新形势下,这一培养目标仍是我们需要遵循的,也是运动训练专业的立足之本。要按照这一培养目标,突出体育特色,在向上一级优秀运动队输送体育人才的同时,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进行教学改革,调整课程设置,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使培养的学生真正符合社会的需求,这才是使体育运动学校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焕发蓬勃生机的根本所在。

二、中等职业学校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

及知识、能力、技能、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基本和特殊要求

() 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

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为各级各类运动员。

关于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的确立依据及说明:

1. 前几年,运动训练专业所覆盖的岗位主要是竞技体育运动员和小学体育教师。随着形势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教育改革的深化和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中等体育运动学校培养的人才已不适应继续担任小学的体育教师。

2.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全国多数中等体育运动学校只有一个专业即体育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流向主要是4个方面:上一级优秀体育运动队和体育俱乐部;大学高水平体育运动队和高等体育院校;基层运动队;从事其他工作,如北京什刹海体校、北京二体校、河北省体校等体校的学生是1/3输送到上级优秀运动队,1/3上大学(大学高水平运动队)1/3从事其他体育工作。根据30所学校调查统计,地市一级体校前两方面人才少一点,只能占35%~40%,而相当部分的学生流向其他工作,甚至待业。这主要是以往专业设置过少造成的。随着中等体育运动学校专业的增加,人才培养的细化,今后中等体育运动学校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主要面向上一级优秀体育运动队、体育俱乐部、大学高水平运动队和基层运动队,继续从事竞技体育的训练。

3. 前几年,中等体育运动学校课程设置比较单一,所以运动训练专业所覆盖的岗位也不尽合理,各种体育人才的培养都靠这一个专业。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党中央、国务院对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要求。国家体育总局已定,将在全国体育运动学校增加“休闲体育服务与管理”和“体育设施经营”两个专业,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的各种体育人才,从而使运动训练专业所覆盖的岗位更加明确、现实和可行。

() 各级各类运动员的知识、能力、技能、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基本和特殊要求

1. 职业道德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增强学生的爱党、爱国、爱人民、遵纪守法、集体观念、拼搏向上精神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是时代和形势发展的要求,是百年大计。党中央要求:中等职业教育必须重视德育工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和拼搏向上的精神”是对运动员的特殊要求。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没有“团结协作的精神”、没有“拼搏向上的精神”、没有积极向上勇往直前不惧强手的气魄,是争不到金牌的。

2. 中等职业教育承担着普及高中阶段的文化基础教育和培养中初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双重责任。加强文化基础教育,使受教育者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修养,基本掌握中等专业学校规定的应掌握的文化、基础理论知识,是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等职业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会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的文化基础教育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的重要保证,必须适应专业教学的需要,学生继续学习的需要和提高劳动者文化素质的需要。据山东省体育运动学校调查情况来看,近几年,山东省体育运动学校有了较大的发展,无论是招生数量,还是办学规模在全国都是名列前茅的。全省地市体校都招生,近几年平均每年招生2000人左右,在校学生近万人。但是教育质量和学生在文化知识的掌握上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招生数量多,入学时文化基础差,再加上有的学校文化和基础理论教学抓得不得力,比赛、训练由于安排不当所造成的影响,使一部分毕业生完不成教学大纲对文化和基础理论掌握程度的要求。据统计,有的学校10%~15%学生不合格。所以要求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修养,基本掌握体育中等学校学生应掌握的文化、基础理论知识”是现实和可行的。

3. 体育运动学校运动训练专业主要是向各级训练单位输送高水平的体育后备人才,是高水平运动员培养的中间环节,也是承上启下的中级训练阶段。一个运动员经过2~3年的初级业余训练,再经过3~4年的中级专业训练,在主修项目上,应该具有较高水平的专项运动技能和从事竞技体育运动实践的能力,也就是应具有“一技之长”。

4. 具有一定的组织体育活动和指导专项运动技术训练的能力,对各级各类运动员来讲是一项特殊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训练工作改革的深入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要求运动员必须具有一定的组织体育活动的能力,具备一定的指导专项运动技术训练的能力。优秀的运动员要协助教练员抓好训练,同时还要帮助新队员提高训练水平;运动员还要深入基层组织一些活动,指导基层少年业余训练;尤其是优秀运动员运动生涯结束后,多数改行从事专业教练员、体育管理人员,都需要具有一定的组织和指导能力,在中级训练阶段加强对运动员的组织能力和指导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这对一个运动员的成长和今后发展以及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十分有利的。

5. 一个优秀的运动员,不但应具有较高水平的专项运动技能,掌握专项运动的基本理论、训练方法,而且要掌握一般体育运动的知识和基本技能,因为这是掌握专项技能、基础理论、训练方法的基础。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作为中等体育运动学校的学生,除了应具有较高水平的专项技能外,还需普修其他基础项目,掌握一般体育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做到一专多能,全面发展,这有助于一个优秀运动员综合能力和专项素质的提高。

6. 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就没有正确的行动。体育运动训练也是如此,没有基本体育理论和正确的训练方法的指导,要练出高水平的运动员是不可能的。正确的理论和科学的方法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只有掌握主修运动项目的基本理论和训练方法,并用于实践,才能不断地提高训练水平,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体育后备人才。中等体育运动学校这一中级训练阶段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阶段,因为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条件学习基本理论和训练方法,同时又有足够的实践时间,做到理论、方法和实践相结合,提高专项训练水平。因此在这一学习训练阶段,要求运动员要掌握主修运动项目的基本理论、理论方法和实践的结合,提高专项训练水平。

7. 懂得裁判知识,并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对运动员来讲也是十分重要的。运动员在竞赛中成绩好坏,固然与竞赛心理、环境条件、赛前的调整等有关,但掌握裁判知识,明确怎样是犯规,怎样是不犯规,及时规范自己的动作,调整比赛节奏,同时对裁判中出现的问题能有理有据的提出,这对运动员的参赛心理及成绩好坏也有直接的影响。目前虽然体育运动学校已注意了对运动员这方面的培养和教育,但培养的人才离真正达到国家三级裁判员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而且实践能力普遍较差。因此,针对此提出达到国家三级裁判员的水平。

三、中等职业学校运动训练专业教学指导方案

() 运动训练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的指导思想

1.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

2. 江泽民同志在全教会上关于职业教育的论述。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4. 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5. 改革运动学校运动训练专业的课程教学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学生必需的文化知识与专业知识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突出运动学校教育特色,使之更好的适应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需要。

() 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原则、思路和依据

运动训练专业的课程由文化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组成。

文化基础课程担负着高中阶段文化基础教育的任务,其质量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着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一般文化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也间接影响着他们的运动专业素质,应高度重视文化基础课程的建设和改革工作。专业基础课程应有利于学生掌握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建立知识平台,以利于学生终身学习以及创新、创业和就业能力的培养。

根据当前国内外中等职业教育课程及教学改革的趋势和我国运动训练专业课程及教学的实际情况,特提出如下改革原则、思路和依据。

1. 关于课程设置

从关注知识、能力的发展到关注完整的人的发展,逐步实现能力本位课程向人体位课程的转轨。

综观20世纪的职业教育,可以大致勾勒出如下的发展轨迹:知识本位——能力本位——人本位。

前两个阶段的职业教育关注的是人胜任工作所需知识、能力的教育,而人本位阶段的职业教育更加关注完整的人的教育,完整的人的教育既包括认知能力、职业能力的教育,也包括精神、道德、审美能力的教育,后者的忽视会导致人精神世界的贫困。

现行运动训练专业的课程对人文社会科学重视不够,新课程计划拟加强人文社会学科的教育。

具体的措施是,对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增设综合文科(或社会)课和艺术欣赏课。综合文科融历史、人文地理、经济等学科为一体;艺术欣赏则融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为一体。

变分科课程为综合课程

课程的综合化是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它不仅是解决学科门类过多的好方法,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培养综合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现行运动训练专业的基础文化课的理科是分为物理、化学两门课来开设的,新的课程方案拟开设综合理科。综合理科包括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等内容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对于目前暂不具备实施新课程方案的学校仍可按原分科课程方案运行。

变作为理论的数学为作为文化的数学

现行运动训练专业的数学课程参照的是普通中学的数学,对于课时有限的本专业学生来说,它过于深、难、繁,他们没有必要学习这样的数学。基础教育正在酝酿一场大的改革,其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将现行统一的普通高中数学改为三种不同类型的数学:

数学A——主要反映数学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意义和所做出的贡献,以及对未来社会发展的价值。以适应那些在未来的工作和学习中,较少运用系统数学知识的学生对数学的需求。

数学B——主要反映在日常生活及其他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应用,以加深学生对数学作为一门技术体现出来的价值的理解,并满足那些要在未来的工作或学习中,运用特定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生对数学的需求。

数学C——主要反映作为科学的数学的有关基本特征,包括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等方面,以满足对数学和相关理论研究感兴趣的学生的需要,以及将要从事与之相关职业的学生对数学的需求。

运动训练专业的数学可选择数学A,需强调的是以后高考的数学也将分类型出题,数学教学难度降低,可以为学生留出更多的发展空间。

变单一术科课程为多样化的选修课程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岗位、职业的变更日益加剧,学校教育的课程设置应为这一职业发展的趋势作好充分准备。体育运动学校运动训练专业在岗位、职业的变更上更有其特殊性,其毕业生将来的转岗是必然的。运动员不可能是一种终生职业,即使在竞技体育高度职业化的发达国家亦如此。因此,专业的改革要为毕业生5~10年后的必然转岗着想。基于这个考虑,在研究运动训练专业的课程设置时,拟将原其他术科课程改为体育综合理论和与专业有关的选修课程,如体育产业经营、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等等,也可以研究第二专业的课程选修。

2. 关于教学模式改革

教学模式的改革要适应学习化社会对人提出的客观要求,加强对学习能力的培养。

21世纪的典型特征之一是信息化社会带来的信息量的激增。

信息时代的信息激增的特征预示着学习化社会的到来,预示着教育职能将发生重要转变——今天的教育主要是为了明天的学习而准备,教学生“学会学习”应当成为教育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探求运动学校运动训练专业改革的基本取向。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在研究教学改革时忽视了教会学生怎样学习,那么我们的工作本身就带有根本性的缺陷。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明确指出:明天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知道如何学习的人,报告同时认为:“学校教育期间的学习,不是为了分数学习,也不仅是为了知识而学习,而更重要的是为了“学会学习”。意思很明显,是获取鱼竿成为“渔人”还是仅仅获鱼而成为“食客”的问题,再进一步,就是学会制作“鱼竿”的问题。

因此,运动学校运动训练专业教学改革应提出:在学生提高对学习的认识、培养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把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重要的课程目标之一,同时在课程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上探寻培养学习能力的落实措施。

学习能力在信息社会可以视为信息的检索、信息的筛选、信息的整理、信息的分析等加工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应渗透到各门学科的教学中去,施教过程中应创设这样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有机会练习、加工、处理从各种渠道获取的信息,从而培养起信息加工的兴趣,形成习惯,提高能力。

教学模式的改革要有前瞻性,考虑到未来知识经济时代对人们提出的客观要求,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

贯彻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是运动学校教学改革必须迈出的一步,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指出,贯彻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根据学生提高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的实际需要设置课程,确定教学内容。

毋庸置疑,能力本位曾是职业教育重要改革成果,它是建立在对职业教育中知识本位教育失败的反思上。研究能力本位,对于体育运动学校的教学改革尤为重要,因为体育运动学校的教育基本上是文凭教育,计划经济支撑的教育——学生分配有自然的出路,而当这个支撑力不存在时,运动学校的教育立刻出现一片盲区(例如今年京、津、沪、苏、锡、常、宁出现的情况),这是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向应是能力本位(应当说明,这只是一步,现在职业教育已在向“人本位”方向迈进,本文在前有叙)。所谓能力,指完成的一系列与做出相关的活动的能力,以及在职业中支持这种能力所需要的技能,知识与理解力。能力本位的职业课程以胜任一种岗位要求为出发点,通过量化的能力与知识的培训,使受训者具备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能力本位的职教课程模式顺应了工业社会对职教的要求。然而在后工业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是知识,是创造力,而不是资本或者劳动力。它给职业教育的启示是重视能力培养的同时,要大力加强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

现行的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有很大的滞后性,运动学校的教学模式更是仅以文凭为目的。在施教过程中习惯于用既定的现成的文化知识充斥学生的头脑,很少给学生探索的时间、空间,错误地认为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只能是少数“天才”才能拥有的,在课程安排上过分强调学科体系的严密性,结论的现成性及传递方式的灌输、训练性,正是这种单一的灌输训练模式使人与生俱来的创造潜能逐渐消失。

中国还没有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但并不遥远,尤其面对体育运动学校学生的未来,所以今天研究体育运动学校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并不“超前”。随着社会进步的加速,“创新”概念外延的拓展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创新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这一定义已为大家所接受。新的“创新”定义赋予教育以新的使命:培养、提高每一个国民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为了培养运动学校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必须改变现行课程教学模式,代之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建构知识平台(或曰实今后再学习新知识的基础),积极探索的主动学习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应给学生增加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机会。具体说,可以考虑“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安排,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学习,在目前的实践中,主要是指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去经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这种学习方式通常要围绕一个需要解决的特定问题展开,所以又称之为“主题研究学习”。研究的主题来自现实生活甚至可以是将来职业生活的虚拟,探究的目的不在于有价值结论的获取,而在于使学生获得能围绕某一主题主动地搜索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并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经验和习得。

运动学校理论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往往是因为课时的不足,每周仅20~25课时,同时又有繁重的训练、竞赛任务,再加上运动训练专业与一般职教的区别在于: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的文化学习职业技能训练不是一毕业就直接发挥作用,而是为转业后作预备,所以更应改变过去过分注重“接受”学习、机械记忆、被动模仿的倾向,而要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充分利用有限的文化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改进学习方式,更多地学习学习方法,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进行本专业课程安排时,考虑到运动训练本身的规律,不至于因理论教学的过大变动影响运动员训练的正常节奏,因此安排了一个带有过渡性质的指导性教学计划,这个教学计划还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以期达到较理想的状态。

() 运动训练专业教学基本要求体现的主要特点

1. 体现出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中等职业教育承担着普及高中阶段的文化基础教育和培养中初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双重责任。中等体育运动学校运动训练专业的课程教学体现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学生必需的文化知识与专业知识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突出体育运动学校教育特色,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需要。课程教学中的这种体现,完全符合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等职业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

2. 体现为培养目标服务的特点

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运动员。因此,课程教学内容都为学生在教学训练实践中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课程教学体现出理论、方法和实践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有利于提高学生教学训练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科学性;有利于提高教学训练质量;从而促进专项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达到培养各级各类运动员,特别是优秀运动员后备人才的目的。

3. 体现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少年年龄特点

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处于高中学习阶段,一般年龄在15~17岁,属少年时期。因此,课程教学内容既反映出少年运动员的生长发育特点和少年运动员的教学训练规律,又考虑到少年时期的教学训练特点及这一年龄段男女少年的不同生理特点。

4. 体现为教学训练实践服务的教学内容体系

基础理论课程都有本身学科的理论体系,在编制教学基本要求时,难免受到学科自身理论体系框架的影响,因此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很难摆脱“完整”、“系统”和“全面”思想,教师也深怕本门课程不成理论体系,其结果必然是课程教学脱离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践性,不能很好地反映出适应中等体育运动学校运动训练专业的教学与实践。经过反复讨论,逐渐统一了思想和调整了思路,目前的教学基本要求能较好地体现出为教学训练实践服务,针对学生教学训练实践的需要,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突出学以致用的特点,形成了中等体育运动学校自己的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fb52a25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b5.html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