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测量实训教案

发布时间:2019-08-23 01:51:1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神木职教中心

教案

科目:矿

班级:16采矿班

教师:岳

时间:2014-2015-2



任务1 DSZ3型水准仪使用方法

课程名称

矿山测量实训

教学课题

DSZ3型水准仪使用方法

课时

3

主要行为

设定目标和计划引导文提出问题查阅资料讨论验证实施评估

目标群体

中职采矿技术班二年级学生(十二人共三组)

教学环境

学习区-资料区-演示实施区

教学方法

引导文教学法、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演示法

教学媒体(教具)

DSZ3型水准仪、三脚架、水准尺、尺垫、黑板、教材及使用说明书等

教学对象分析

该部分学生已掌握了水准仪的基本知识,但大部分学生掌握的知识点片面、零散, DSZ3型水准仪操作实训课使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投入,从而全面地、细化地整合学生现有专业知识,并掌握一定专业技能、方法能力、思维能力和社会能力。

教材分析

教材对于实训设备工作原理和专业知识交代的较为详细,但对于实训设备的操作技能较为简练,因此应辅助设备说明书及教师教案或者导学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水准仪工作原理及使用范围;

2、掌握水准仪部件的名称及功能;

3、掌握视准轴、圆水准泡轴等概念。

能力目标

专业能力:DSZ3型水准仪操作及细节、读数、记录能力

方法能力:查阅资料能力、自学能力、实践操作能力

思维能力:分析思维、归纳思维、因果思维、创新思维能力

社会能力:分工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统筹工作能力

教学重点

DSZ3型水准仪测量原理、DSZ3型水准仪操作程序。

教学难点

1快速准确地居中圆水泡;

2快速准确地读出水准尺读数;

3、自动安平调整(若需要)。

教学准备

1、将全班同学分成三个小组,每组四人,每组成员角色分工。实训实施时角色为仪器操作员、记录员、计算协调、扶尺员。

2学习区分三组、资料区分三份及演示实施区准备。

教学过程1学生分组学习讨论阶段

环节

内容

时长

导入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和投影仪播放工作场景图片。

5min

教学目标和计划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和投影仪播放本次实训课目标与计划。

2min

引导文提出问题

(列于黑板)

Q1DSZ3型水准仪组成部件;

Q2DSZ3型水准仪测量原理;

Q3水准点和水准路线概念

Q4DSZ3型水准仪操作程序;

Q5DSZ3型水准仪操作注意细节。

5min

分组学习讨论

此环节各组根据问题查阅相关教材、说明书和

20min

学生自我验证

此环节各组针对问题进行组间对比或仪器实操得出以上五个问题的结论(各组必须以自己表达的形式给出结论)。

13min

休息时间

课间休息

10min

教学过程2

教师引导学生解答演示阶段

各组结果讨论评比

根据各组五个问题解答情况,进行比较。

5min

教师解答专业知识点问题Q1Q3

教师解答专业知识点问题Q1Q3,并对学生给出结论进行点评

5min

教师演示仪器操作解答问题Q4Q5,又快又好处理细节

1、教师演示仪器操作程序:安置仪器-粗平-瞄准-精平-读数

8min

2、针对细节一:水准泡居中方法特别提示

3、针对细节二:水准仪目镜和物镜调节特别提示

4、针对细节三:水准尺读数方法特别提示

学生演示教师指导

各组随机挑选一名同时进行仪器实操,教师巡查指正

27min

休息时间

课间休息

10min

教学过程3学生角色扮演及互换阶段

第一部分

仪器操作员、记录员、计算协调员、扶尺员分别为:1234

10min

第二部分

仪器操作员、记录员、计算协调员、扶尺员分别为:2341

10min

第三部分

仪器操作员、记录员、计算协调员、扶尺员分别为:3412

10min

第四部分

仪器操作员、记录员、计算协调员、扶尺员分别为:4123

10min

教学总评估

教师对本次课程各组情况进行评比

5min

数据统计

教学用时

各环节用时在教学中可适当地调整,按计划教师单独用时约为30min22%),学生单独用时约为33min24%),教师学生互动时间约为72min54%

适当调整

课后反思

第一轮

第二轮

第三轮

第四轮



任务2 水准测量的内业数据处理方法

课程名称

矿山测量实训

教学课题

水准测量的内业数据处理方法

课时

3

主要行为

设定目标和计划引导文提出问题查阅资料讨论验证实施评估

目标群体

中职采矿技术班二年级学生(十二人共三组)

教学环境

学习区-资料区-演示实施区

教学方法

引导文教学法、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演示法

教学媒体(教具)

DSZ3型水准仪、三脚架、水准尺、尺垫、黑板、教材及使用说明书等

教学对象分析

该部分学生已掌握了水准仪的基本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但大部分学生对水准测量的数据记录和计算难以应付。针对水准测量的内业数据处理方法安排内业数据处理方法课,加以讲授和练习,从而全面地整合学生测量外业和测量内业,并掌握一定专业技能、方法能力、思维能力和社会能力。

教材分析

教材对于水准测量内业计算方法交代的较为详细,但结合记录表进行计算的比较少,尤其是针对常用两种记录表形式,应该详细讲授和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基本概念:闭合差、闭合差限差、闭合差分配;

2、掌握闭合差分配原则

3、掌握水准测量计算的步骤及细节。

能力目标

专业能力:掌握水准测量计算的步骤及细节

方法能力:查阅资料能力、模仿能力、实际操作能力

思维能力:分析思维、因果思维、归纳思维

社会能力:分工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统筹工作能力

教学重点

水准测量计算的步骤及细节

教学难点

1各种水准路线的闭合差计算;

2山地和平原闭合差计算方法;

3、闭合差分配原则和分配方法。

教学准备

1、将全班同学分成三个小组,每组四人,每组成员角色分工。实施时角色为两个计算人员、两个审核人员。

2学习区分三组、资料区分三份及演示实施区准备。

教学过程1学生分组学习讨论阶段

环节

内容

时长

导入

利用计算机和投影仪播放水准测量内业计算步骤ppt

5min

教学目标和计划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和投影仪播放本次课程目标与计划。

2min

引导文提出问题

(列于黑板)

Q1计算闭合差

Q2计算闭合差限差

Q3分配高差闭合差,求得改正数

Q4计算改正后的高差

Q5计算各待定点高程。

5min

分组学习讨论

此环节各组根据问题查阅相关教材和导学案

16min

学生自我验证

各组针对导学案中的例题进行分工合作计算得出以上五个问题的结论(各组必须以自己表达的形式给出结论)。

15min

休息时间

课间休息

10min

教学过程2教师引导学生解答阶段

各组结果讨论评比

根据各组五个问题解答情况,进行简单点评。

5min

教师演示仪器操作解答问题Q1Q5

1、教师演示案例计算程序

25min

2、针对细节一:闭合差的计算方法特别提示

3、针对细节二:闭合差限差的计算方法特别提示

4、针对细节三:闭合差分配原则特别提示

学生演示教师指导

各组随机挑选一名进行提问。

15min

休息时间

课间休息

10min

教学过程3角色扮演阶段

学生练习

根据课本习题计算练习,每组计算实施时角色为两个计算人员、两个审核人员。

40min

教学总评估

教师对本次课程各组情况进行评比

5min

数据统计

教学用时

各环节用时在教学中可适当地调整,按计划教师单独用时约为47min35%),学生单独用时约为23min17%),教师学生互动时间约为65min48%

适当调整

课后反思

第一轮

第二轮

第三轮

第四轮



任务3 双面尺法水准测量观测及数据处理

课程名称

矿山测量实训

教学课题

双面尺法水准测量观测及数据处理

课时

3

主要行为

双面尺法水准测量观测(外业)水准测量数据处理(内业)

目标群体

中职采矿技术班二年级学生(十二人共三组)

教学环境

神木职教中心餐厅周边

教学方法

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演示法

教学媒体(教具)

DSZ3型水准仪、三脚架、水准尺、尺垫、记录表和使用说明书等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已掌握了水准测量的内业和外业相关专业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实训时分组进行水准测量观测和数据处理,能够全面整合学生现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并系统地专业技能、方法能力、思维能力和社会能力。

教材分析

教材对于实训操作细节及数据表格及对应的数据处理详细度不够,安排至少两次全面的实训课有利于学生深刻地掌握前面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全面整合水准测量外业、内业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能力目标

专业能力:水准测量的外业、内业整个流程

方法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实践操作能力

思维能力:分析思维、归纳思维、因果思维

社会能力:分工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统筹工作能力

教学重点

水准仪测量的观测及数据处理

教学难点

1精准快速地操作仪器;

2规范地记录和计算数据;

3、数据处理符合要求;

4、水准测量观测及数据处理时长控制

教学准备

1、将十二名学生分成三个小组,每组四人,对每组成员进行角色分工。水准仪测量观测实施时角色为仪器操作员、记录员、计算协调、扶尺员,数据处理时角色为两个计算员,两个审核员。

2、准备DSZ-3水准仪、三脚架、水准尺、尺垫、记录表、签字笔和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

环节

内容

时长

实训前安排

安排实训场地、数据记录及现场计算要求、精度要求、分组角色扮演等具体要求等。

10min

水准测量

学生按照分组分角色进行实训,教师进行巡查指导

80min

数据处理

学生按照分组分角色进行计算,教师进行巡查指导

35min

教师点评

根据水准仪测量观测情况和数据处理情况进行点评

10min

数据统计

教学用时

各环节用时在教学中可适当地调整,教师单独用时约为20min15%),教师学生互动时间约为115min85%

适当调整

课后反思

第一轮

第二轮

第三轮

第四轮



任务4 两次仪高法水准测量观测及数据处理

课程名称

矿山测量实训

教学课题

两次仪高法水准测量观测及数据处理

课时

3

主要行为

两次仪高法水准测量观测(外业)水准测量数据处理(内业)

目标群体

中职采矿技术班二年级学生(十二人共三组)

教学环境

神木职教中心餐厅周边

教学方法

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演示法

教学媒体

DSZ3型水准仪、三脚架、水准尺、尺垫、记录表和使用说明书等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已掌握了水准测量的内业和外业相关专业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实训时分组进行水准测量观测和数据处理,能够全面整合学生现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并系统地专业技能、方法能力、思维能力和社会能力。

教材分析

教材对于实训操作细节及数据表格及对应的数据处理详细度不够,安排至少两次全面的实训课有利于学生深刻地掌握前面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全面整合水准测量外业、内业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能力目标

专业能力:水准测量的外业、内业整个流程

方法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实践操作能力

思维能力:分析思维、归纳思维、因果思维

社会能力:分工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统筹工作能力

教学重点

水准仪测量的观测及数据处理

教学难点

1精准快速地操作仪器;

2规范地记录和计算数据;

3、数据处理符合要求;

4、水准测量观测及数据处理时长控制

教学准备

3、将十二名学生分成三个小组,每组四人,对每组成员进行角色分工。水准仪测量观测实施时角色为仪器操作员、记录员、计算协调、扶尺员,数据处理时角色为两个计算员,两个审核员。

4、准备DSZ-3水准仪、三脚架、水准尺、尺垫、记录表、签字笔和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

环节

内容

时长

实训前安排

安排实训场地、数据记录及现场计算要求、精度要求、分组角色扮演等具体要求等。

10min

水准测量观测

学生按照分组分角色进行实训,教师进行巡查指导

80min

数据处理

学生按照分组分角色进行计算,教师进行巡查指导

35min

教师点评

根据水准仪测量观测情况和数据处理情况进行点评

10min

数据统计

教学用时

各环节用时在教学中可适当地调整,教师单独用时约为20min15%),教师学生互动时间约为115min85%

适当调整

课后反思

第一轮

第二轮

第三轮

第四轮



任务5 电子经纬仪认识与操作

课程名称

矿山测量实训

教学课题

电子经纬仪认识与操作

课时

3

主要行为

设定目标和计划引导文提出问题查阅资料讨论验证实施评估

目标群体

中职采矿技术班二年级学生(十二人共三组)

教学环境

学习区-资料区-演示实施区

教学方法

引导文教学法、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演示法

教学媒体(含教具)

多媒体计算机、激光电子经纬仪、三脚架、光板、黑板、教材及使用说明书等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已掌握了光学经纬仪的基本知识,但大部分学生掌握的知识点零散,且光学经纬仪已经跟不上时代要求,几近淘汰。电子经纬仪认识与操作实训课使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投入,从而全面地更新学生现有专业知识,并掌握一定专业技能、方法能力、思维能力和社会能力。

教材分析

教材对于光学经纬仪的工作原理和相关概念交代的较为详细,但对于实训设备的操作技能较为简练,尤其是电子经纬的键盘操作教材没有涉及,因此应辅助设备说明书及教师教案或者导学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电子经纬仪的工作原理及适用条件;

2、掌握电子经纬仪部件的名称及功能;

3、掌握视准轴、圆水准泡轴及管水准泡轴等概念。

能力目标

专业能力:电子经纬仪操作及细节、记录能力

方法能力:查阅资料能力、自学能力、实际操作能力

思维能力:分析思维、归纳思维、正向逆向思维能力

社会能力:分工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统筹工作能力

教学重点

苏光电子经纬仪测角操作程序:安置仪器对中粗平精平瞄准读数

教学难点

1快速准确地对中、圆水泡居中和管水准泡调节,直至对中测点且管水准泡符合要求;

2测回法测角的流程及计算。

教学准备

1、将全班同学分成三个小组,每组四人,每组成员角色分工。实训实施时角色为仪器操作员、记录员、计算协调员、指点员。

2学习区分三组、资料区分三份及演示实施区准备。

教学过程1学生分组学习讨论阶段

环节

内容

时长

导入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和投影仪播放工作场景图片、视频

5min

教学目标和计划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和投影仪播放本次实训课目标与计划

2min

引导文提出问题

(列于黑板)

Q1电子经纬仪功能及应用;

Q2电子经纬仪组成部件;

Q3电子经纬仪操作程序;

Q4、电子经纬仪测回法测水平角的流程;

Q5电子经纬仪使用过程中细节的控制。

5min

分组学习讨论

此环节各组根据问题查阅相关教材、说明书和导学案

20min

学生自我验证

此环节各组针对问题进行组间对比或仪器实操得出以上问题的结论(各组必须以口语的形式表达出来)。

13min

休息时间

课间休息

10min

教学过程2教师引导学生解答演示阶段

各组结果讨论评比

根据各组对问题解答情况,进行比较。

5min

教师解答专业知识点问题

教师解答专业知识点问题Q1Q2,并对学生给出结论进行点评

5min

教师演示仪器操作解答问题Q3Q5

1、教师演示仪器操作程序:安置仪器-对中-粗平-精平-读数

15min

2、针对细节一:步骤234步可能要重复进行,直至对中测点且管水准泡符合要求

3、针对细节二:用测回法测水平角的流程及键盘操作

学生演示教师指导

各组随机挑选一名同时进行仪器实操,教师巡查指正

20min

休息时间

课间休息

10min

教学过程3学生角色扮演及互换阶段

第一部分

仪器操作员、记录员、计算协调员、指点员分别为:1234

10min

第二部分

仪器操作员、记录员、计算协调员、指点员分别为:2341

10min

第三部分

仪器操作员、记录员、计算协调员、指点员分别为:3412

10min

第四部分

仪器操作员、记录员、计算协调员、指点员分别为:4123

10min

教学总评估

教师对本次课程各组情况进行评比

5min

数据统计

教学用时

教师单独用时约为37min27%),学生单独用时约为26min19%),教师学生互动时间约为72min54%

课后反思

第一轮

第二轮

第三轮

第四轮



任务1导学案:DSZ3型水准仪的使用方法

一、水准仪部件

(一) 水准仪(level)如下图

1. 望远镜(telescope)——由物镜、目镜和十字丝(上、中、下丝)三部分组成。

2. 水准器(bubble)有两种:

圆水准器(circular bubble)——精度低,用于粗略整平。

管水准管(bubble tube)——精度高,用于精平。

特性:气泡始终向高处移动。

3. 基座(tribrach)

(二)水准尺(leveling staff)——主要有单面尺、双面尺和塔尺。

1. 尺面分划为1cm,每10cm处(E字形刻划的尖端)注有阿拉伯数字。

2. 双面尺的红面尺底刻划:一把为4687mm,另一把为4787mm

(三)尺垫(staff plate)

放置在转点上,为防止观测过程中水准尺下沉。

二、水准测量原理

设水准测量的前进方向为A点至B点,则称A点为后视点,其水准尺读数a为后视读数;称B点为前视点,其水准尺读数b为前视读数。因此,两点间的高差等于:hAB=后视读数-前视读数

三、水准仪的操作步骤

操作程序:安置仪器——粗平——瞄准——自动安平——读数

(一)将三脚架安置在平稳地面踩实,尽可能使三脚架平面水平,连接仪器拧紧螺旋。

(二)粗平——调节脚螺旋,使圆水准气泡居中。

1.方法:对向转动脚螺旋12——使气泡移至12方向的中间,转动脚螺旋3,使气泡居中。

2.规律:气泡移动方向与左手大拇指运动的方向一致。

(三)瞄准

1.方法:先用准星器粗瞄,再用微动螺旋精瞄。

2.视差

概念:眼睛在目镜端上下移动时,十字丝与目标像有相对运动。

产生原因:目标像平面与十字丝平面不重合。

消除方法:仔细反复交替调节目镜和物镜对光螺旋。

(四)精平

1、方法:如图所示微倾式水准仪(tilt level),调节微倾螺旋,使水准管气泡成像抛物线符合。

2、说明:若使用自动安平水准仪(compensator level),仪器无微倾螺旋,故不需进行精平工作。

(五)读数——精平后,用十字丝的中丝在水准尺上读数。

1.方法:米、分米看尺面上的注记,厘米数尺面上的格数,毫米估读。

2.规律:读数在尺面上由小到大的方向读。故对于望远镜成倒像的仪器,即从上往下读,望远镜成正像的仪器,即从下往上读。

四、水准点(Bench Mark)和水准路线(leveling line)

通过水准测量方法获得其高程的高程控制点,称为水准点BM,一般用表示。有永久性和临时性两种。

水准路线依据工程的性质和测区情况,可布设成以下几种形式:

1.闭合水准路线(closed leveling line)。由已知点BM1——已知点BM1

2.附合水准路线(annexed leveling line)。由已知点BM1——已知点BM2

3.支水准路线(spur leveling line) 由已知点BM1——某一待定水准点A



任务2导学案:水准测量的内业数据处理方法

一、水准测量的成果处理

(一)计算闭合差:

1.闭合水准路线:

2.附合水准路线:

(二)分配高差闭合差

1. 高差闭合差限差(容许误差)

对于普通水准测量,有:

式中,——高差闭合差限差,单位:mm

L——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 n——测站数

2. 分配原则:

按与距离L或测站数n成正比,将高差闭合差反号分配到各段高差上。

(三)计算各待定点高程

用改正后的高差和已知点的高程,来计算各待定点的高程。

二.水准测量的成果实例

【例】如图为按图根水准测量要求施测某附合水准路线观测成果略图。BM-ABM-B为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图中箭头表示水准测量前进方向,路线上方的数字为测得的两点间的高差(m为单位),路线下方数字为该段路线的长度(km为单位),试计算待定点123点的高程。

解算如下:

第一步计算高差闭合差:

第二步计算限差:

因为 ,可进行闭合差分配。

第三步计算每km改正数:

第四步计算各段高差改正数:。四舍五入后,使

故有:V1=-8mmV2=-11mmV3=-8mmV4=-10mm

第五步计算各段改正后高差后,计算123各点的高程。

改正后高差=改正前高差+改正数Vi

H1=HBM-A+(h1+V1)=45.286+2.323=47.609(m)

H2=H1+(h2+V2)=47.509+2.802=50.411(m)

H3=H2+(h3+V3)=50.311-2.252=48.159(m)



HBM-B=H3+(h4+V4)=48.059+1.420=49.579(m)

任务3导学案:双面尺法水准测量观测及数据处理

一、适用:平坦地区的高程控制测量。

神木职教中心餐厅周围布置而成的闭合水准路线。

二、精度要求和技术要求(双面尺法)。

1、双面尺法,红黑面读数差±3mmh-h±5mm

2、两次仪器高法:高差之差h-h’±5mm,两次仪器高之差≥10cm

3. 高差闭合差限差(容许误差)

对于普通水准测量,有:

式中,——高差闭合差限差,单位:mm

L——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 n——测站数

三、作业方法

1、每站观测程序

1)顺序——黑黑红红,一般一对尺子交替使用。

2)读数——黑面按“三丝法”(上、中、下丝)读数,红面仅读中丝。

2、计算与记录格式

1)视距=100×|上丝-下丝|

2)前后视距差di =后视距-前视距

3视距差累积值∑di=前站的视距差累积值∑di-1 +本站的前后视距差di

4)黑红面读数差=黑面读数+K-红面读数。(K= 4787mm4687mm

5)黑面高差h=黑面后视中丝-黑面前视中丝

6)红面高差h=红面后视中丝-红面前视中丝

7)黑红面高差之差=h-h±0.100m

8)高差中数(平均高差)= [h+h±0.100m]/2

9)水准路线总长L=∑后视距+∑前视距

四、水准测量记录计算表



队名: 小组成员 1 2 3 4

日期: 天气: 温度:

附表1 水准测量记录、计算表(双面尺法)

测站

点号

尺面

水准尺读数/mm

高差/m

平均高差/m

备注

后视

前视

1

BM

红面

TP1

黑面

2

TP1

红面

TP2

黑面

3

TP2

红面

D

黑面

4

TP2

红面

D

黑面

5

TP2

红面

D

黑面

检核计算



任务4导学案:两次仪高法水准测量观测及数据处理

一、适用:平坦地区的高程控制测量。

神木职教中心操场形成的附合水准路线。

二、精度要求和技术要求(两次仪高法)。

1、双面尺法,红黑面读数差±3mmh-h±5mm

2、两次仪器高法:高差之差h-h’±5mm,两次仪器高之差≥10cm

4. 高差闭合差限差(容许误差)

对于普通水准测量,有:

式中,——高差闭合差限差,单位:mm

L——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 n——测站数

三、作业方法

1、每站观测程序

1)顺序——“后前前后”,;一般一对尺子交替使用。

2)读数——高位读取上中下“三丝”,低位仅读中丝。

2、计算与记录格式

1)视距=100×|上丝-下丝|

2)前后视距差di =后视距-前视距

3视距差累积值∑di=前站的视距差累积值∑di-1 +本站的前后视距差di

5)高差h=后视中丝-前视中丝

6)两次仪器高度差=高位(或低位)后视中丝-高位(或低位)前视中丝

7)水准路线总长L=∑后视距+∑前视距

四、水准测量记录计算表



队名: 小组成员 1 2 3 4

日期: 天气: 温度:

附表2 水准测量记录、计算表(两次仪器高法)

测站

测点

水准尺读数

高差

高差改正数

改正后高差

高程

观测

后视读数(m

前视读数(m)

mm

平均高差

m

记录

计算

计算

检核

a-b

h

H-H

校核

(a-b)/2

(h/2)

成果

fh=±5mm =

检核

fh=

任务5导学案 电子经纬仪认识与操作

一、电子经纬仪主要部件

经纬仪是测量工作中的主要测角仪器。由望远镜、水平度盘、竖直度盘、水准器、基座等组成。

二、水平角及竖直角定义

从一点出发的两空间直线在水平面上投影的夹角即二面角,称为水平角。其范围:顺时针0º~360º

在同一竖直面内,目标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称为竖直角。其范围在0~±90°之间。当视线位于水平线之上,竖直角为正,称为仰角;反之当视线位于水平线之下,竖直角为负,称为俯角。

三、键盘功能

锁定(hold)是在瞄准目标后用来锁定角度的,防止还没记录就变换了数字。置零(set0) 第一个目标置零瞄准下一个目标直接显示角度。左/右(R/L 盘左显示角度和盘右显示角度的切换。HR—右旋(顺时针)水平角,HL—左旋(逆时针)水平角。

四、电子经纬仪的操作步骤(光学对中法)

一般用测回法,先从盘左位置(置盘或置零)读取第一个目标点角度,顺时针旋转读出第二个目标点角度值,在从盘右读出第二个目标点角度,最后读出第一个目标点角度,一个测回需测出四个角度。

1、架设仪器:

将经纬仪放置在架头上,使架头大致水平,旋紧连接螺旋。

2、对中:

目的是使仪器中心与测站点位于同一铅垂线上。可以移动脚架、旋转脚螺旋使对中标志准确对准测站点的中心。

3、整平:

目的是使仪器竖轴铅垂,水平度盘水平。根据水平角的定义,是两条方向线的夹角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以水平度盘一定要水平。

粗平:伸缩脚架腿,使圆水准气泡居中。

检查并精确对中:检查对中双圆圈是否偏离地面测点。如果偏离较小,旋松三角架上的连接螺旋,平移仪器基座使对中标志准确对准测站点的中心,拧紧连接螺旋。 如果光学对中器中双圆圈偏离地面测点较大,则需重新调整脚架对中,在进行粗平。直至对中与粗平同时满足再进行下一步操作。

精平:旋转脚螺旋,使管水准气泡居中。

4 、瞄准与读数:

目镜对光:目镜调焦使十字丝清晰。

瞄准和物镜对光:粗瞄目标,物镜调焦使目标清晰。注意消除视差。精瞄目标。

读数:

注意读数时不可动碰仪器及脚架,等读数稳定后再读取。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f0b6520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00.html

《矿山测量实训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