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周易、易经与易学之间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5-07-01 15:49:2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论周易、易经、易学之关系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周易就是易经,易经即是易学的俗成观念,有失偏颇。通过长期对易学文化的研究发现,周易不等于易经,易经不等于易学。她们之间在内容上既有紧密的联系;又有形式与方法的区别。

一、周易

周易是西周文王囚禁羑里时,将伏犀八经卦相重组成六十四卦。传统的方法是用四十九根筮草抽叠,余数组成卦象,以卦观象,以象成数,以数定吉凶。周公为六十四卦写了象辞和爻辞完成了周易理论基础,春秋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又为周易写了十篇文章,后称十翼,以阐述周易蕴涵的自然哲理,完善了周易的理论基础,奠定了周易的学术地位,自此被列为群经之首。在应用技术上,汉代京房在前人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改革,用三个铜钱摇动六次组成卦象,卦象既成,再配以干支及六亲,根据干支的生旺死绝和五行的生克关系及六亲的客观规律以判断事物的方法,称之为纳甲法。纳甲之法客观真实,预测事物具体准确,简单实用,所以自西汉以来一直延用,两千多年来,经久不衰。这就是周易发展的原始曲线。周易六爻以配卦象之法,以五行生克为用是一种完整预测法,在理论上又经过南北朝王弼、宋朝朱熹等大家译注增加了周易的社会地位和强盛的生命力。有人称之为易经。

二、易经

从时段化分,易经应早于周易,应始于伏犀时代,从范围与补延分应比周易广大,从内容分应比周易充实,内涵更深遂。

古有抱牺氏仰观俯察观鸟兽以划八卦,距今已有5000-7000年历史,有人说是史前文化。从方法、时间及内容划分,易经应涵盖:伏犀易、连山易、归藏易、周易、河洛理数、医易、焦氏易、杨雄易、邵氏易等九大内容。虽然原始的伏犀易史未细记,现在了解的先天卦位图应属伏犀易之类,至于连山易是否就是杨雄易的四爻易还没有确定的材料证明它,杨雄易就是连山易的延伸,目前尚待考证。有一点是清楚的,那就是她们本身独立存在,而自成体系。归藏易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赵向阳先生则提出阳宅的八宅生气、天医、延年、伏位、五鬼、祸害、六煞等源出于归藏易的变化而来,确否,尚待进一步的文献证实。《史记·龟策列传》云:“略闻夏殷欲卜者。乃取著龟,已则弃去之,以为龟藏则不灵,著久则不神,至周室之下官常宝藏著龟,又其大小先后,各有所尚,要其归等耳”。从这段文字记载周前河洛理数在易学领域中,是聚龟观占有极其重要的份额,是易策以定吉凶,在理论和应用技术上的应用方法。焦氏易即西汉的焦延寿所创的焦氏易林共4096卦即64×64,使用方法比周易进步了很多,由于卦画重叠,也可以说她是周易应用技术的发展,但在使用方法上自成体系,可以归为一类。河洛理数即根据河图右旋,洛书左旋的宇宙运动规律重叠组成九宫八卦,并形成一种数理关系。河洛理数由于它更符合宇宙空间模型,所以用途非常广泛,测事也非常准确。河洛理数在计算方法上与周易及其它易学是截然不同的,她的领域非常广大。具传轩辕黄帝时期在河洛理数的基础上创造了奇门遁甲用于军事战争,一举战败了赤优,统一了黄河长江流域。湖南马王堆出土汉墓中的太乙神数盘也是依据河洛理数创造出来的。太乙神数主要用于计算军事战争的胜负,自然灾害和国家政权变化民族及兴衰的预测方法。用河洛理数为理论依据的预测方法很多,简单的说她包括奇门遁甲、太乙神数、五代时铁板道人所创的铁板神数、宋代的邵康节先生根据河洛理数原理创造的邵子神数、蠢子神数、皇极神数等,风水学中的玄空飞星学也是依据河洛理数而创。

医易,中国人自古以来都认为医易同源。尤其是战国时期邹衍完善了阴阳五行学说之后,阴阳五行成了万物生存发展的依据,也是中国医学的理论基础中医学把物质分为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五种元素中又都存着阴与阳两种属性,阴与阳始终是对立统一的,阴与阳的两种属性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不断转化运动,以保持物质内在平衡。阴盛则阳衰,阳盛则阴弱,无论哪一方失去平衡,人就会产生疾病。什么病?中医师只要弄清楚阴阳五行在人体表面表现出来的气色和时间关系就可知道,再根据不同的季节用什么药,掌握了这种方法就能起到药到病除的作用,除了用药之外,中医师还可用针灸治疗疾病,尤其是神经系统的疾病,中医不开刀,不吃药也能治病救人。在外国人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而中医却轻易作到了。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医还发现人体经血的流向是有时段和方向的,不同的疾病要在相应的时间区内医治,就效果明显,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就是中医最著名的疗法“子午流注”。中医学由于使用了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的基本原理,就和易学有了密不可分的血亲关系,故古有医易同源之说。

三、易学

易学应包涵干支学、四柱学、紫薇斗数、阴阳五行学、六壬学、风水学、相学、易经、汉字学、星相学、符忖学、诸葛神数、星评汇海、白鹤神数、祝由十三科、请箕法、灵棋经等十八大类。

(一)干支学

1、天干学,何为天干?古人把在上而运动的气态称之为天,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干代表,十天干始终对应排列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上的,所以称之为天干。天干有五行,即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天干有阴阳,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天干有方位,甲乙东方木,丙丁南方火,戊己中央土,庚辛西方金,壬癸北方水。天干有季节,甲乙为春,丙丁为夏,庚辛为秋,壬癸为冬,戊己为四季。奇门遁甲学以天干为主。

2、地支学: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地支有五行,亥子属水,寅卯属木,巳午属火,申酉属金,辰戌丑未属土。地支有方位,寅卯东方,巳午南方,申酉西方,壬癸北方,丑东北,辰东南,未西南,戌西北。地支有节令,寅卯属春,巳午属夏,申酉属秋,亥子属冬,辰戌丑未属四季。六壬预测学则以地支为主体。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组成的最小公倍数为六十甲子,干支和六十甲子相传为黄帝时期大桡氏所创。干支除自身的五行之外,还有纳音五行。例如:甲子乙丑海中金,丙寅丁卯炉中火等。纳音五行指除天干地支自身的五行外,每十个干支重新组合后,产生共有的五行属性,称纳音五行。纳音五行与天干地支有着生克制化的关系。

(二)阴阳五行

古人把宇宙万物化为五种元素,每一种元素都有阴与阳两种属性,阴与阳相互依存,相互矛盾,相互对立,以维持平衡,平衡是事物存在与发展的基本条件。阴阳五行在宇宙万物中,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存在事物的本体中。所以古人认为一阴一阳谓之道,道即指事物的本源。

(三)四柱学

四柱学古称八字学。始于春秋战国时,完善于唐宋时期。八字学是根据人出生的时间感光瞬间为基点,以出生年、月、日、时根据干支确立为四柱。在四柱中年干支代表父母,月干支代表兄弟姐妹,日干支代表自己与妻子,时干支代表子女。以日干为主体,生我者为印,克我者为官杀,我克者为妻财,我生者伤食等六亲关系。又将用神分为正偏两类。如:正印、偏印、正官、正财、伤官、偏才、食神、伤官、比肩、劫财等十神,又将十神化为六亲。如正印为母,偏印为继母或姨母,正官为权力为女,七杀亦为权力为子,正财为禄为妻,偏才为父为财,食神为子为祖父,伤官为女,祖父比肩为兄弟,劫财为姐妹朋友等。有了十神与六亲,再根据旺衰的关系,一个人的生命规迹就出来了。命运的格局,就诞生了。有了命运的格局,根据生月起大运,阴年逆排,阳年生顺排,有了这一程序就能把一个人一生的命与运的轨迹表现出来,这就是四柱学。四柱学在易学文化的庞大领域中是一门极其基础的方法,是研究易学文化的入门之学。

(四)紫薇斗数

紫薇斗数是在四柱学的基础上增加了星相学和十二宫位学,把人生六亲与运气划在十二宫内,再用三方四正的方法判断人生命运规迹的吉凶。紫薇斗数弥补了四柱中诸多不足之处,为四柱预测增加了新的内容,比四柱学进了一步。据载紫薇斗数,为五代时期陈抟所创,但史料不清,有待进一步考证。

(五)六壬学

六壬学是一部古老的预测学,据传始于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孙武、越国宰相范略、战国时期的孙膑等,一生所使用的预测方法即六壬学。六壬学分为大六壬、六壬金口诀、六壬天罡诀、小六壬、六壬马前课等五种方法。目前流传较多或理论体系完整的是大六壬、六壬金口诀和六壬天罡诀。小六壬和六壬马前课在民间使用较多。严格的讲它们与易经没任何直接关系,但普遍使用了干支与阴阳五行学说,应归于易学范围。

(六)风水学

什么是风水呢?古人认为,升而为云,降而为雨,流而为水,噫而为风,集而为气,界水则止,聚而不散,此之谓风水。

其实这是一种大意的玄空理气中的气态学而已。

风水学主要是研究地理环境与建筑结构等形体的固态、气态、液态在光热与时空条件下变化规律的学说,先人研究它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寻找到物体的固态、液态和气态与光热等在时空中的运动规律,更好地为人类趋吉避凶。通过长期生活实践,风水学确实有改变人生命运和民族命运的作用。不管你信不信它都客观存在于你的生活中,并与人生命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风水学,古称堪舆学,现称生态环境地理学,古人把它分为阴宅地理和阳宅地理两大类,世界著名的风水学家一般都将传统的风水学改称为生态地理学。直观清楚实用准确。它由峦头学、理气学、客星学、择时学等四大部分组成。

峦头学:即称地理结构与建筑结构学,具体而言有十个方面的内容:1、寻龙(即看山脉走向);2、辩形(即辩别山脉的形体);3、看砂(看主穴左右的形体结构);4、睹明堂;5、看来去之水;6、找贵人;7、定城门水口;8、观朝岸;9、审格局;10、定座标等十大内容。阳宅峦头,还有建筑形体和内部结构、色泽、彩光、通风、聚气等方面的内容。

理气:即根据河洛理数的原理和三元九运的方法,以计算地运长短或吉凶规律的。古人把六十个甲子(即60年)定为一个小运,三个小运即(即180年)定为一个大运,三个大运(即540年)定为一个周运。又将六十年化为三运,每运二十年,九运共180年,也正好是上中下三元甲子。

理气一学是风水科学中较为复杂而准确的学问,补充了风水学的中形体不足的部分,符合运动的物质世界。

客星:指星体交替运动中相交的某个时间中某个点,例如木星与地球二十年交汇一次,岁星每年临方到向一次,把这样作短暂停留的星体称之谓客星,客星直接关系着这一时段的吉凶。在风水中使用的客星有紫白九星,二十八宿,太乙九星等,不同的星座临方到向的吉凶是不同的。

客星制约阶段性吉凶祸福,是风水学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可或缺。

在长期的研究中发现人的吉凶不仅与时间有关,而且与空间、方位密切相关,良好的择日用事可使吉凶主判方法称之为理气。

择时:风水学中择日时是造葬中的一个主体,因为无论吉凶、祸福都是用时间来表现的,所以择日之学也是风水之学中四大部分之一。在风水学领域中择日的方法很多,最准确有效的是日家奇门择日学,与峦头学,理气学,客星学,构成完整的风水科学体系,不可或缺。

(七)相学

古称形法学,相学分狭义相学和广义相学两种。狭义的相学主要是指以人体形态为研究对象的一种判断预测方法,它包括体相、行相、坐相、站相、面相、手相、足相、食相、卧相、肉相、骨相、色相、气相和神相等十五大部分。根据人体不同形体的骨胳或肌肉结构判断一个人的吉凶祸福和成败得失。广义的相学包括植物相、动物相。如伯乐相马、静物放置的美感效果、观察相物生长过程、读书观画等等。这些方法都属相法,或者称之谓形法学。形法学与易经不是直系血亲,但也套用天干地支、阴阳五行及八卦,与易学有一定的联系,应收在易学领域内。

(八)易经

易经不是周易,易经有狭义的易经和广义的易经两种,狭义的易经主要是指周易中的卦辞、系辞和爻辞经的部分。而广义易经是指所有易经学术,就包括伏犀易、连山易、归藏易、周易、河洛理数、焦氏易杨雄易、医易、邵氏易等九大类。它应属易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九)汉字学

汉字学:中华民族民族众多历史悠久,在文字及语言的使用交流方面是以汉字为主的。汉字的发明据传为远古时期的仓颉所创,更准确地说是源于易学文化。汉字最初的创立时是以形象为基础,以形取象,以象为学,称之象形字。例:山字象山的形状,水字则象水的流动。象形字蕴涵了天地万物的信息。所以日本友人说:“汉字如巨大的集成电路板”诚如斯言。汉字中还有形声字,形声字根据字的形体和声音的组合,成形声字。声音就是超声波或者称之为共振磁波,以传导信息。所以中国汉字不仅有记录历史、交流思想、传承文明的作用;同时也有吉凶的信息储存及表现作用。所以用汉字可测出人的吉凶及事物的成败。也可以根据姓名的结构组成,判断出人一生的命运轨迹等。

汉字的最原始的创造是从事物形态及八卦爻象中演化而来,它内涵宇宙的全部信息。但不属于易经范围,可归属易学。

(十)星相学

星相学,是我国古代人民观察星体及其运动规律,对自然环境及人类影响的经验总结并逐渐形成一种学科“星相学”。星相以观察天体变化对人类的影响。古人根据生相的位置变化,光线的交织以判断国家兴衰和和君臣的吉星。《甘石星经》是星相学的代表。星相学与干支及方位有联系,但它独立存在,方法与易经也竭然不同,不属易经的直属血亲应归于易学范围内。

(十一)符忖学

符忖学也称缄纬学,是将汉字改变形体写法来表达一种思想方法的学说,最早源于巫术,后被宗教所接受,流传至今已有一段历史。符也有她的科学性及准验率,通过特定的文字和书写方式再加书写人当时的意念,结合起来就成为一种辟邪去祸的图画,主要是对阴性物质起符镇作用。古有“周公会算,桃花会解”之说,说的是西周文王善易所算神鬼莫逃,而有桃花女则善于破解,他通过添置物品或画符的方法以改变磁场环境波振来改变信息场,让你算不出来的一种方法。所以现在的桃花符镇、道符镇、佛符镇和鲁班符镇等流传与世,均与桃花汇解有承传关系,不离阴阳五行。不属易经,应归于易学。

(十二)诸葛神数

是让随意写三个字,再将三字化成数字,然后根据加减乘除的方法,再减384爻看余数以定吉凶的方法。方法简单易于掌握,有一些预测功能,故尔也有一定的市场。相传是三国时期诸葛亮所创,在方法上虽然使用了384爻,但与易经没有直接的关系,也应归于易学范围。

(十三)星评汇海

以星相与干支纳音五行相结合的一种预测方法,由于它较为繁复,不易掌握,学习此术的不多,但也自成体系,内容完整,但不属于易经范围,亦应归属于易学。

(十四)白鹤神数

相传为白鹤仙翁所创。具体方法是把千家姓化为五行,再将五行分阴阳十二宫排列,再用尺量人的手指长度,相加之后除去十整数,看余数属于金木水火土的那一类,然后在哪一宫对应他的姓氏判断运气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在我国山东菏泽、河南商丘等地区使用者较多,此法操作简单,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不属于易经范围,亦应归属于易学。

(十五)灵棋经

相传为汉代东方朔所创。灵棋经的主要方法用十二个棋子,其中四个棋子刻上,四个棋子刻中,四个棋子刻下,在使用时焚香祷告,然后再将十二个棋子用双手摇动后放于桌上看几上几中几下的组成,再对应看断语的一种方法。据传刘伯温每有大事难决时用灵棋为自己决断,其准验率较高。但与易经关系不大,应归于易学。

(十六)请箕法

过去读书人每当入试后,不知自己能否高中,结果如何?就用簸箕装上细砂,将砂面刮平,一手执笔,凝神祈祷,不一会其握笔之手会自动在砂面上书写,将自己的考试结果用七言或五言的格式书写出来,与考试结果完全巧合。据说有些人专门请一些不识字的人代为书写也能达到这一效果。其法没有理论,只有方法,且只为读书人专有。此法不属于易经,应属于易学。

(十七)祝由十三科

中华民族的传统的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十二科,但许多病症药石无法治疗,甚至无法断出病因,前人就用祝由的方位进行处理。不同的时间方位,用不同的纸钱香烛方位进行祷告,病就好了。通过长期的实践积累,总结出了一种在药石以外的治疗方法,叫祝由十三科。它不属于易经,应归于易学。

四、周易、易经、易学共同特点

都是以五行为经,干支为纬,宇宙全息理论为用,阴阳为核,使用对应统一阴阳消长的法则推测事物产生、发展、死亡的轨迹。他们是统一的系统,也有各自的主体和方法,但都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过程中经验的总结,是服务人类社会的瑰宝。

五、易学文化的四种思维方式

易学文化是中华民族自己的哲学,要解读易学文化同时需要逻辑思维、形相思维、灵感思维、辨证思维四种思维方式并用才能对易学文化有所掌握。如果你只机械地用西方的形式逻辑的思维方法,你根本无法窥视易学文化的内在奥秘,甚至不得其门而入,更不用说登堂入室了。所以有些学者用在西方学到的一点形式逻辑的方法去解读易学文化,皓首不得其解,妄说为封建迷信。这种治学的态度既不公正也不科学,主观意断,妄下结论,才属迷惑世人的封建迷信。

六、易学文化的三大文化内涵

人类社会依附着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生存和发展。然世界上任何民族,任何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都孤立存在为人所用。而易学文化同时兼备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大内涵并且紧密相连,成为一体,以指导人类社会的进步。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易学文化成为全人类的文化支柱,已遥遥可望。

七、三易文化揭示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易有不易、简易和变易之分。(1)不易是指天地定位、山泽通气、水火相射、雷风相博是永远不变之理。二爻为臣位五爻为君位,这和人类社会的父子、夫妇、君臣一样是永远不能改变的,改变了他,社会秩序就会紊乱,天地就会倒悬,事物就会倾复。孔子通过读易创造了官本位文化儒家哲学。圣人孔子认为:父子,夫妻,君臣之间的位置关系是永远不能改变的是一种定律并逐渐形成一种制度,以保证这些客观本质的存在。这就是制度文化的内涵,不易的本质。(2)简易,是指客观事物的存在有简单的道理,那就是适者生存,存在就是合理,在易学领域里,简单直接的方法揭示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及本质属性,那是最准确的。比如易经成卦观象,以象定吉凶,化复杂为简单,易于理解和掌握,这就是简易。(3)变易,事物运动是绝对,静止是相对的,事物在运动中变化,变化是旧事物的结束新事物的开始,所以易有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动变生吉凶,吉凶产大业。易学文化既有不易不变的法则,又有简单易握的方法,揭示了运动变化的自然规律,囊括了宇宙万物的本质属性。

八、易学文化与宗教

圣人孔子根据不易的法则创立了天地,君臣,父子,夫妻人伦不变的法则和社会制度,这一法则在中国历史经历2000多年且经久不衰,切被世界各族人民及政府机构所接受,通过和本民族文化的融合完善了本地域的社会制度。道教始祖老子根据易文化的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的变化理论创立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教哲学。阴阳烈变是宇宙的自然属性,不要过多或过份追求或改变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提倡道法自然,顺应自然规律,你就存在,违背客观规律,就会灭亡。对社会而言,提倡无为而治,施民以德民自感。施民以利民自附,施民以禄民自为之所用的思相,指出仁德是社会的粘接剂。佛教自西汉元帝传入中国后受到了易学文化的影响,吸收了易学文化精华的东西,提倡易学文化中形象逻辑因果关系,指出任何事物有因必有果,因与果之间轮回转换周而复始,是易学文化中精神文化的具体体现和应用。儒、道、佛分别体现了易学文化中的物质,精神,制度三大文化内涵。并用自身 的表现形势表现出来。

九、内圣外王的易学文化

大戴里礼记云:欲治其国,先治家,欲治其家,先修其身,欲修其身,先正其心。心不正,则身不正,身不正则家不治,家不治焉能治国,易学文化重在对本质原理的理解与解读,而易学文化的基本原理是阴阳五行的对称平衡,失去平衡事物就会发生变化,维持事物发展的平衡,首先要维持自身心理的平衡,要维持平衡心态首先要自身修省己服从公理。只有内在充实,自身心理过关,找准自己的社会位置,你才心理平衡,只有心理平衡,才会有好的形为规范,有了好的行为规范,就会产生友好的表率作用。就会妇顺夫爱、兄友弟恭、子贤女孝。自身有了好的表率作用才能成为楷模,影响社会。家庭成员是社会的缩影,也是社会最小的集体,家治不好又如何治国平天下呢?易学文化的阴阳平衡原理贯穿在社会各个领域中,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所以历代学者把她视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圣外王的大道法则实为致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e4fc0f7a26925c52dc5bf7f.html

《论周易、易经与易学之间的关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