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声赋

发布时间:2022-12-04 02:26:2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教学目标
1、学习文本运用多种手法将无形的秋声写得具体可感的特点,体会本文景、情关系。 说明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本文运用多种手法化抽象为形象地来摹写秋声的特点。 难点:对作者具有个性特征的悲秋情感的理解。 说明: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 要求学生课前查阅欧阳修的资料,阅读《醉翁亭记》 2 了解“赋”的相关知识
(赋是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语言上多铺张藻饰,讲究文采韵律;内容上多侧重于通过极力描绘景物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

1 课前查阅欧阳修资料,选读其散文,做读书笔记。 2、对赋这种文体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交流读书笔记,初步形成对欧阳修散文的基本认识。

通过课前的相关阅读,使学生对欧阳修及其散文有所了解,并为深入研读课文做好知识储备,引发学生对人生忧劳的初步思考。

设疑导学 形成整体把握

1 要求学生通读全文,找出自己翻译的困难之处。



1 朗读课文
2 课堂交流翻译难句,以及有关文本的疑难问题。 3 圈划关键语句和核心词语,概括段意并阐述的理由。

1 把握常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正确疏通全文,为后面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2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训练学生的筛选质疑能力。

深入研读, 探讨文本精义

1、作者“悚然”的原因是什么?

2、秋声是无形的,清代人在《古文观止》中评价《秋声赋》说:“秋声,无形者也,却写得形色宛然,变态百出。”指出欧阳修是如何将无形的秋声写的具体可感的?

1 学生齐读第一段,师生交流重点语句的翻译。 2 圈划出作者“悚然”原因的语句。
3 作者运用哪些描写方法写秋声的?体会赋的特点。 (比喻。作者用化虚为实的手法,通过一连串的比喻,把秋声比作“波涛夜惊”“风雨骤至”“鏦鏦铮铮”“金铁皆鸣”以及“衔枚疾走”的人马声,把难以捉摸的东西变的具体可感。另外作者巧妙的利用“听”的过程写秋声,由“初”到“忽”,再到“触于物”,写出了由远而近、由小到大、凭虚而来的撞击物体的动态过程,突出了秋声变化的急剧和来势的猛烈,在语言上体现了赋的特点。

欧阳修写作这篇赋,是内心情感的真实再现,因此要理解这份真实的情感,就要让学生走进文本,感受作者。第一、二个问题旨在引起学生的兴趣;第三个问题则通过对重点语句的品读领悟来深化对文本意义的理解。

1从这些秋声的“形象”当中,我们可以看出秋声的什么特点? “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奋发”
2、作者为什么没有直接写秋之声,而运用这么多的笔墨来写秋之状呢,是否离题了? (不是离题 a.为写秋声做一个铺垫, 使写秋声的笔触不至于太突兀 b.是烘托,使“秋之声”更为形象而有声势,是通过写秋天的悲凉,来表现秋声的悲,是烘托的写法。古人云:“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烘托”是通过别的事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所以,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就叫烘托。 3、作者用刑官、兵象、阴阳五行、五声六律等事物突出秋天的什么特点?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ca01d2176eeaeaad0f33055.html

《秋声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