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发布时间:2013-12-06 13:51:2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执教教师;何东学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

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音乐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相信、着重证据、敢于重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写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四年级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他们普遍习惯于死学硬记死板知识,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

《科学》四年级上册由““天气”、溶解”、“声音”、 “我们的身体”和四个单元组成。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溶解单元是从观察溶解现象入手,建立溶解的一般概念。这个概念可以看作是前概念水平,并没有涉及分子的运动与分布等问题。“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问题实际上已经向着溶解度这一概念发展了,但是在这里主要还是想渗透溶解是物质的基本属性。物质溶解的多与少有很多因素有关,如压力、搅拌、湿度等,溶解与析出往往是可逆的。在“溶解的快与慢”问题中,温度对溶解的影响是最重要的,而方糖的溶解从本质上与搅拌加快溶解是一致的,只不过它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明增加物质与水的接触面可以加快溶解。

对声音的探究从倾听周围的声音开始,通过对发声物体的观察和实验,研究和探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以及如何控制物体发出的声音。在这一单元结尾设计的“制作我们的小乐器”活动,将由学生自由取材,利用身边材料制作一件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小乐器,并尝试着奏出简单的乐曲。

天气的观察与测量从天空中云的形状和变化开始,对构成天气的四个基本要素分别进行观测。其中包括云量的观察和测定、雨量的观察和测定、风的方向和等级的观察和测定以及气温的测定。这一部分活动中,还包括尝试记录各种天气情况,观察生物预告天气的行为以及学习获得天气信息的多种方法。

我们的身体单元旨在认识自己的身体,倡导健康的生活,当学生开始关注身体的结构、身体各种器官的功能和工作时,它们对健康便会有新的理解和认识。

这些活动的教育意义和价值是多方面的。我们在新学期的教学中需要特别关注的是这些活动在科学探究方面对教学提出的新目标。

1、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三年级的观察认识活动以定性为主,很少涉及物质的量。而在四年级的的活动设计中,不仅要求学生更为准确和细致地观察物体,而且在很多情况下,要求使用测量的方法,并选择适当的词汇、数据和图表来描述物体和有关现象。例如,云量和雨量、气温、天气、磁性的强弱、声音的高低等。在溶解、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等活动中,也对学生的观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这也是本册教材在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方面提出的新要求。观察和收集事实上只是探究活动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对搜集到的事实进行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以形成新的认识才是科学探究活动的全部。“有生命的物体”单元就要求学生广泛收集事实,尝试着进行加工和整理,并运用抽象概括的方法最终形成生物的概念。

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以及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是渐进的,需要我们引领他们经历一个又一个具有科学意义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才能逐渐获得发展。在新学期的教学中,希望老师们勇于探索,积累更多的经验,将以探究为核心的小学科学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1

始业课

2

2

保护我们的听力、我们关心天气

2

3

天气日历、温度与气温

2

4

风向和风速、降水量的测量

2

5

云的观测、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6

国庆休息

2

7

听听声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

8

声音的变化、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2

9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2

10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2

11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溶解的快与慢

2

12

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2

13

身体的结构、骨骼、关节和肌肉

2

14

跳动起来会怎样(一)(二)

2

15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口腔里的变化

2

16

呵护我们的身体

2

17

复习

2

18

复习

2

19

期末考试

2

201191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由“生物与环境”、“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四个单元组成。

《生物与环境》单元从内容上分三个部分:通过“绿豆种子发芽和生长”、“蚯蚓的选择”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环境的关系。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态群落中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并通过生态瓶的制作、观察,探究生物群落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第三部分内容,是把以上认识拓展到自然界,通过典型事例的分析,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光》单元首先引导学生们观察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和反射)特点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接着指导学生认识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阳光下物体得到的热与受到的光照强弱有关系,也与物体本身的性质有关系。最后通过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综合运用相关知识。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识地球表面总的地形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地形及特点;二是地形地貌变化及发生原因。让学生知道是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太阳、流水、风、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运动和力》单元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了解重力、弹力、反冲力,让学生用这些力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并研究动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第二部分学习测量力的大小,认识力的单位,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准备。第三部分认识摩擦力,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第四部分动手实践,设计和制作一个小车。

三、学生分析:

1、已有知识、经验: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学生的科学常识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也较弱。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科学情感。

2、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

1、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过程与方法技能,如观察、记录、简单实验等,本册将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

2、通过学习让学生强调实验前后的推测、解释要有充分的依据。

3、掌握控制变量实验的技能,并学习实际控制变量实验。

4、运用模拟实验探究自然事物发生的原因、变化及规律。

5、面临几次较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能用线条、符号、图画、文字等方式记录观察现象,用柱状图、折线图处理数据,并认识到重复实验的意义。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六、教学措施:

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七、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 现场考察 自然状态下的观察

实验 专题研究 情境模拟

科学小制作 讨论辩论 种植饲养

科学游戏 参观访问 竞赛

科学欣赏 社区科学活动 家庭科技活动

角色扮演 科学幻想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

八、主要导学方法:

探究法 演示法 参观法 实践法 讨论法

谈话法 辩论法 实验法 列表法 暗示法

教科版六上教学计划

张素珊、王洪波、徐军琪

一、 学习内容及目标:

本册内容由四个单元组成:

1、工具和机械。主要学习选择使用工具并体会它们的作用,研究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等简单机械。

2、形状与结构。认识身边常见的梁、拱形、框架等形状结构,研究物体不容易倒的形状特点,探究怎样用纸做一座能承重的桥。

3、能量。制作和研究电磁铁,探究小电机怎么会转动起来,研讨能量的相互转化。

4、生物的多样性。调查校园生物的种类和分布,给动植物分类,探究不同环境对生物种类和性状的影响。通过研究知道生物多样性和环境的密切关系,及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除以上知识性和探究性学习目标的达成外。学生还将体验科学技术对我们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形成积极对待科学技术的态度。同时也培养学生更高水平的环保意识与地球家园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

这学期仍旧接任上学期5个五年级的班级。13班为普通班,孩子们的学习能力、学习基础大致相同,3班的学习兴趣相对更浓些。67两班为实验班在学习能力及已有知识基础上明显优于其它3班,7班的学习热情较6班高很多。

5个班一直是我带上来的,所以科学学习的一些基本习惯已养成。有利的一面是科学学习可以迅速步入正轨,不利的一面是部分同学和班级对科学学习不佳的情绪会对新学期的学习继续产生影响。

三、 学习方法

实验与制作仍是主要的学习方法,继续学习对比实验的技能,识别和控制变量。进行细致的观察,用比较和分类的方法认识和描述多种多样的生物。用身心去感受和体验,科技的魅力,地球村的美好。

四、 学习进程

学习时间

学习内容

备注

9

生物的多样性

1

1、校园生物大搜索

起始课,各项准备

2

2、校园生物分布图

3、多种多样的植物

4、种类繁多的动物

3

5、相貌各异的我们

6、原来是相关联的

7、谁选择了它们

4

8、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单元复习检测

1011

工具和机械

6

1、使用工具

2、杠杆的科学

7

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4、轮轴的秘密

5、定滑轮和动滑轮

8

6、滑轮组

7、斜面的作用

8、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1112

形状与结构

9

1、抵抗弯曲

上单元复习及检测

10

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3、拱形的力量

4、找拱形

11

5、做框架

6、建高塔

7、桥的形状和结构

12

8、用纸造一座“桥”

复习检测

121

能量

13

1、电和磁

2、电磁铁

3、电磁铁的磁力(一)

14

4、电磁铁的磁力(二)

5、神奇的小电动机

15

6、电能和能量

7、电能从哪里来

8、能量与太阳

16

期末复习考核

期末考核后可再补充其它学习内容

五、 教学建议

1、 尽量创造实践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地动手研究。

2、 继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科学态度,严谨地对待数据。

3、 将学生已有的水平进行梳理,想办法将知识内容系统化。

4、 充分利用家庭的力量社会的力量,认识生活中的科技与机械。

5、 合理利用秋游认识多样的生物。

利用假期做一次课外制作或研究。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bbaddb3d4d8d15abe234eee.html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