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历次银行存款利率对照表

发布时间:2021-03-17 01:24:2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历次银行存款利率对照表

2008年12月27日 星期六 13:20

详细介绍

单位:年息%

调整日期

活期

整存整取

零存整取

三个月

半年

一年

二年

三年

五年

八年

一年

三年

五年

1993

5

15

1993

7

1

1993

7

11

9

9

1996

5

1

1996

8

23

9

1997

10

23

1998

3

25

1998

7

1

1998

12

7

1999

6

10

2002

2

21

2004

10

29

2006

8

19

2007

3

18

2007

5

19

2007

7

21

2007

8

22

2007

9

15

利率历次调整一览

数据上调时间

存款基准利率

贷款基准利率

消息公布次日指数涨跌

调整前

调整后

调整幅度

调整前

调整后

调整幅度

上海

深圳

2011年07月07日

%

%

%

%

%

%

%

%

2011年04月06日

%

%

%

%

%

%

%

%

2011年02月09日

%

%

%

%

%

%

%

%

2010年12月26日

%

%

%

%

%

%

%

%

2010年10月20日

%

%

%

%

%

%

%

%

2008年12月23日

%

%

%

%

%

%

%

%

2008年11月27日

%

%

%

%

%

%

%

%

2008年10月30日

%

%

%

%

%

%

%

%

2008年10月09日

%

%

%

%

%

%

%

%

2008年09月16日

%

%

%

%

%

%

%

%

2007年12月21日

%

%

%

%

%

%

%

%

2007年09月15日

%

%

%

%

%

%

%

%

2007年08月22日

%

%

%

%

%

%

%

%

2007年07月21日

%

%

%

%

%

%

%

%

2007年05月19日

%

%

%

%

%

%

%

%

2007年03月18日

%

%

%

%

%

%

%

%

2006年08月19日

%

%

%

%

%

%

%

%

2006年04月28日

%

%

%

%

%

%

%

%

2004年10月29日

%

%

%

%

%

%

%

%

2002年02月21日

%

%

%

%

%

%

%

%

历次存款利率调整一览表

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

调整时间

活期存款

三个月

半年

一年

二年

三年

五年

(单位:年利率%)

(数据来源:央行网站)

 

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

调整时间

六个月以内

(含六个月)

六个月至一年

(含一年)

一至三年

(含三年)

三至五年

(含五年)

五年

以上

单位:年利率%

银行利率调整时间及之后股市表现一览

数据上调时间

存款基准利率

贷款基准利率

消息公布次日指数涨跌

调整前

调整后

调整幅度

调整前

调整后

调整幅度

上海

深圳

20110707

%

%

%

%

%

%

--

--

20110406

%

%

%

%

%

%

%

%

20110209

%

%

%

%

%

%

%

%

20101226

%

%

%

%

%

%

%

%

20101020

%

%

%

%

%

%

%

%

20081223

%

%

%

%

%

%

%

%

20081127

%

%

%

%

%

%

%

%

20081030

%

%

%

%

%

%

%

%

20081009

%

%

%

%

%

%

%

%

20080916

%

%

%

%

%

%

%

%

20071221

%

%

%

%

%

%

%

%

20070915

%

%

%

%

%

%

%

%

20070822

%

%

%

%

%

%

%

%

20070721

%

%

%

%

%

%

%

%

20070519

%

%

%

%

%

%

%

%

20070318

%

%

%

%

%

%

%

%

20060819

%

%

%

%

%

%

%

%

20060428

%

%

%

%

%

%

%

%

20041029

%

%

%

%

%

%

%

%

20020221

%

%

%

%

%

%

%

%

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一览表

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一览表

次数

时间

调整前

调整后

调整幅度

(单位:百分点)

     42

2011620

(大型金融机构)%

%

   

(中小金融机构)%

%

   

     41

2011518

(大型金融机构)%

%

   

(中小金融机构)%

%

   

     40

2011421

(大型金融机构)%

%

   

(中小金融机构)%

%

   

     39

2011325

(大型金融机构)%

%

   

(中小金融机构)%

%

   

     38

2011224

(大型金融机构)%

%

   

(中小金融机构)%

%

   

     37

2011120

(大型金融机构)%

%

   

(中小金融机构)%

%

   

36

20101220

(大型金融机构)%

%

(中小金融机构)%

%

35

20101129

(大型金融机构)%

%

(中小金融机构)%

%

34

20101116

(大型金融机构)%

%

(中小金融机构)%

%

33

2010510

(大型金融机构)%

%

(中小金融机构)%

不调整

-

32

2010225

(大型金融机构)%

%

(中小金融机构)%

不调整

-

31

2010118

(大型金融机构)%

%

(中小金融机构)%

不调整

-

30

20081225

(大型金融机构)%

%

(中小金融机构)%

%

29

20081205

(大型金融机构)%

%

-1

(中小金融机构)%

%

-2

28

20081015

(大型金融机构)%

%

(中小金融机构)%

%

27

20080925

(大型金融机构)%

%

-

(中小金融机构)%

%

-1

26

20080607

%

%

1

25

20080520

16%

%

24

20080425

%

16%

23

20080318

15%

%

22

20080125

%

15%

21

20071225

%

%

1

20

20071126

13%

%

19

20071025

%

13%

18

20070925

12%

%

17

20070815

%

12%

16

20070605

11%

%

15

20070515

%

11%

14

20070416

10%

%

13

20070225

%

10%

12

20070115

9%

%

11

20061115

%

9%

10

20060815

8%

%

9

2006075

%

8%

8

20040425

7%

%

7

20030921

6%

7%

1

6

19991121

8%

6%

-2

5

19980321

13%

8%

-5

4

198809

12%

13%

1

3

87

10%

12%

2

2

85

央行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统一调整为10%

1

84

央行按存款种类规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企业存款20%,农村存款25%,储蓄存款40%

    *财务公司准备金率不与小型金融机构一致,调整后准备金率为12%

存款准备金率历史走势

准备金率调整后股市表现

公布时间

生效日期

大型金融机构

中小金融机构

消息公布次日指数涨跌

调整前

调整后

调整幅度

调整前

调整后

调整幅度

上证

深成

20110614

20110620

%

%

%

%

%

%

--

--

20110512

20110518

%

%

%

%

%

%

%

%

20110417

20110421

%

%

%

%

%

%

%

%

20110318

20110325

%

%

%

%

%

%

%

%

20110218

20110224

%

%

%

%

%

%

%

%

20110114

20110120

%

%

%

%

%

%

%

%

20101210

20101220

%

%

%

%

%

%

%

%

20101119

20101129

%

%

%

%

%

%

%

%

20101109

20101116

%

%

%

%

%

%

%

%

20100502

20100510

%

%

%

%

%

%

%

%

20100212

20100225

%

%

%

%

%

%

%

%

20100112

20100118

%

%

%

%

%

%

%

%

20081222

20081225

%

%

%

%

%

%

%

%

20081126

20081205

%

%

%

%

%

%

%

%

20081008

20081015

%

%

%

%

%

%

%

%

20080915

20080925

%

%

%

%

%

%

%

%

20080607

20080625

%

%

%

%

%

%

%

%

20080512

20080520

%

%

%

%

%

%

%

%

20080416

20080425

%

%

%

%

%

%

%

%

20080318

20080325

%

%

%

%

%

%

%

%

20080116

20080125

%

%

%

%

%

%

%

%

20071208

20071225

%

%

%

%

%

%

%

%

20071110

20071126

%

%

%

%

%

%

%

%

20071013

20071025

%

%

%

%

%

%

%

%

20070906

20070925

%

%

%

%

%

%

%

%

20070730

20070815

%

%

%

%

%

%

%

%

20070518

20070605

%

%

%

%

%

%

%

%

20070429

20070515

%

%

%

%

%

%

%

%

20070405

20070416

%

%

%

%

%

%

%

%

20070216

20070225

%

%

%

%

%

%

%

%

20070105

20070115

%

%

%

%

%

%

%

%

利率问题的基本常识

    利率(Interest Rates),就其表现形式来说,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借贷资本总额的比率。利率是单位货币在单位时间内的利息水平,表明利息的多少。利率通常由国家的中央银行控制,当前,世界各国频繁运用利率杠杆实施宏观调控,利率政策已成为各国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求,进而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利率政策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合理的利率,对发挥社会信用和利率的经济杠杆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国现阶段利率的决定因素

    (1)利润率的平均水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利息仍作为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因而利息率也是由平均利润率决定的。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现状与改革实践,这种制约作用可以概括为:利率的总水平要适应大多数企业的负担能力。

    (2)资金的供求状况

    在平均利润率既定时,利息率的变动则取决于平均利润分割为利息与企业利润的比例。而这个比例是由借贷资本的供求双方通过竞争确定的。一般地,当借贷资本供不应求时,借贷双方的竞争结果将促进利率上升;相反,当借贷资本供过于求时,竞争的结果必然导致利率下降。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作为金融市场上的商品的“价格”——利率,与其他商品的价格一样受供求规律的制约,因而资金的供求状况对利率水平的高低仍然有决定性作用。

    (3)物价变动的幅度

    由于价格具有刚性,变动的趋势一般是上涨,因而怎样使自己持有的货币不贬值,或遭受贬值后如何取得补偿,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这种关心使得银行必须使吸收存款的名义利率适应物价上涨的幅度,否则难以吸收存款;同时也必须使贷款的名义利率适应物价上涨的幅度,否则难以获得投资收益。所以,名义利率水平与物价水平具有同步发展的趋势,物价变动的幅度制约着名义利率水平的高低。

    (4)国际经济的环境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在这种情况下,利率也不可避免地受国际经济因素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国际间资金的流动,通过改变我国的资金供给量影响利率;②国际间商品竞争的影响;③受国家的外汇储备量的多少和利用外资政策的影响。

    (5)政策性因素

    1949年建国以来,我国的利率基本上属于管制利率类型,利率由国务院统一制定,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在利率水平的制定与执行中,要受到政策性因素的影响。所以,我国利率不是完全随着信贷资金的供求状况自由波动,它还取决于国家调节经济的需要,并受国家的控制和调节。

经济学中主要利率理论

    现代经济中,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不仅受到经济社会中许多因素的制约,而且,利率的变动对整个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多年来,经济学家一直在致力于寻找一套能够完全解释利率结构和变化的理论。    

    凯恩斯利率理论 

    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由货币供求解释利率决定。他认为货币是一种最具有流动性的特殊资产,利息是人们放弃流动性取得的报酬,而不是储蓄的报酬。因此,利息是货币现象,利率决定于货币供求,由交易需求和投机需求决定的流动性偏好,和由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决定的货币供给量是利率决定的两大因素。凯恩斯把利率看成是货币现象,认为利率与实际经济变量无关。同时,他对利率的分析还是一种存量分析,因而,属于货币利率理论或短期利率理论。 

    真实利率理论 

    古典学派强调资本供求对利率的决定作用,认为在实物经济中,资本是一种生产要素,利息是资本的价格。利率的高低由资本供给即储蓄水平和资本需求即投资水平决定;储蓄是利率的减函数,投资是利率的增函数,均衡利率取决于投资流量和储蓄流量的均衡。即储蓄等于投资为均衡利率条件。由于古典利率理论强调实际因素而非货币因素决定利率,同时该理论还是一种流量和长期分析,所以,又被称为长期实际利率理论。 

    可贷资金利率理论

    该理论认为利率是由可贷资金的供求来决定的。可贷资金供给包括:储蓄和短期新增货币供给量,可贷资金需求包括:投资和因人们投机动机而发生的货币需求量;在可贷资金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利率将随可贷资金供给量的增加或下降而下降或上升;反之,在可贷资金需求量不变的情况下,利率随可贷资金的需求的增加或下降而上升或下降。均衡利率取决于可贷资金供求的平衡。

    马克思利率决定理论

    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是从利息的来源和实质的角度,考虑了制度因素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的利率理论,其理论核心是利率是由平均利润率决定的。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的一种转换形式。利息的独立化,对于真正显示资金使用者在再生产过程中所起的能动作用有积极意义。

利率之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加强了对利率手段的运用,通过调整利率水平与结构,改革利率管理体制,使利率逐渐成为一个重要杠杆。随着宏观形式的发展变化,国内外金融环境的改变,利率的调整逐渐影响到越来越多方面的利益,到如今,利率的调整已经成为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宏观调控手段,其运用自然成为社会舆论最重要的焦点焦点之一。

保守派

    前央行副行长吴晓灵表示,美欧日重启量化宽松政策后挤压了中国使用价格工具的空间,这意味着中国不可能频繁动用加息手段,进入所谓的“加息周期”。她认为应该优先采用数量调控来管理货币政策,“未来几年央行主要操作工具还是数量型的,价格工具不敢多用。”       

    中国银行高级研究员谭雅玲认为,加息举动使中美汇率关系变得焦灼、尖锐,或将刺激美国将“汇率操纵国”的帽子扣在中国的头上。       

    叶檀并不认为此次加息意味着已经进入加息周期。“按常理推测是这样,但全球经济进入这么复杂的局面,而通胀考验已经到来。虽然CPI同比增长%,低于预期数字,但居民工资未涨,粮油、白糖等价格都在上涨,收入分配改革尚未做到位,通胀已从大宗商品传导至日用品,如与加息配套的措施做不到位,加息不但无法应对通胀,反而更会火上浇油。”

激进派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表示,中国已进入加息通道,在目前通胀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次加息无法从根本上缓解问题。另—方面,对于市场来说,单—的—次加息,也并不能释放出太多的紧缩信号。肯定是继续加息,只是具体幅度问题。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表示,在人民币升值压力以及9月境外资本流入明显加快推高资产泡沫等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为防止通胀出现,所以央行选择这个时间点加息。她认为,“加息个百分点不足以解决目前的资产价格泡沫,未来会累进加息,还会有连续加息的动作。”  

    著名经济学家韩志国评论指出,央行决定加息25个基点,这是正确的政策选择。证明了中国经济的拐点将在第三季度出现的判断,也标志着三年来宏观货币政策的转折性变化。虽然负利率的状态还没有完全改变,但这是向正确的货币政策方向迈出的第一步,也表明中国开始实施独立的货币政策。

利率调整大趋势

    现代经济学界诸多理论的争论和回归,论证了一个核心观点即利率市场化是客观规律。在我国,利率市场化是也成为了金融体制的重大变革,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我国确定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央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和引导市场利率,使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

    银监会副主席王华庆表示,随着银行利率市场化,银行的存贷款利差将收窄,银行依靠传统“吃利差”的方式盈利将行不通。“为此,拓展更多元化的盈利模式将是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趋势。”王华庆同时预测,得益于中国GDP每年6%8%的增长,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速。随着宏观调控能力的提升,银行的生存环境会更优化,中国的银行业将更具竞争力。 

    央行发布的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首次提出“... 

    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主任李伏安6日表示,对我国来说,利率... 

    中国农业银行行长项俊波表示,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了重大... 

利率趋势详解

    利率市场化定义:    

    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它是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实际上,它就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结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 

    利率市场化可为银行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扩大商业银行的经营自主权,促进银行从粗放的经营模式向集约化经营转变,降低金融风险和促进金融创新,从而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但也加大银行面临的风险,为银行发展带来挑战。    

    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1)利率市场化为商业银行创造规范的经营环境      

    (2)利率市场化可以促进商业银行经营行为的变革     

    (3)利率市场化有利于降低金融风险      

    (4)利率市场化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      

    (5)市场化改革导致利率风险使利率管理的难度加大

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

    19966月,中国人民银行放开了银行间拆借市场利率,实现由拆借双方根据市场资金供求自主确定拆借利率,揭开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序幕。此后我国利率管制逐步放松,利率市场化改革措施陆续出台。

     1997年以后,中国人民银行先后开放债券市场利率和银行间市场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的发行利率;放开了境内外币贷款和大额外币存款利率;试办人民币长期大额协议存款;逐步扩大人民币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

     200411,中国人民银行再次扩大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325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1029放开了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上限,城乡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上限扩大到基准利率的倍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b53001d74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2c.html

《常识历次银行存款利率对照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