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1 2015 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和应用指南

发布时间:2015-09-08 14:25:0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ISO14001/FDIS:2015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和应用指南

介绍

0.1背景

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社会、环境的平衡。这也是当代社会的主题。

因为各种环境问题,逐步进化出了可持续发展、透明和承担责任的社会期望。

所以企业需要进行系统化环境管理,以对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0.2环境管理体系的目标

提供一个系统框架来保护环境,对环境状况做出反应,使其与经济社会的需求保持一致。

通过一系列规范化的要求,帮助企业达成环境管理的预期目标。

通过环境管理的系统方法使最高管理层获得持续的成功,并通过如下方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保护环境,预防或者减少不利环境影响

减轻潜在的对环境条件和组织本身的不利影响

帮助组织实现符合性义务

用生命周期的观点控制或者影响与组织的产品、服务相关的设计、生产、分配、消耗、处置等过程,以便预防不利环境影响。否则,现实中很容易发生偏离

通过实施正确的环境选项,实现经济效益,加强市场地位

与相关方交流环境信息

标准不额外增加组织法律责任。

0.3成功因素

所有层级的承诺,尤其最高管理层。

组织可以充分利用机会预防或者减轻不利环境影响,提升有利的环境影响。尤其是从市场竞争和战略发展角度考虑。

最高管理层可以通过把环境管理整合进商业过程、战略规划,并将环境风险和机遇与经营重点摆在同等地位,将环境管理组织构架整合进全面管理体系中,对组织的风险和机遇进行有效的管理。

可以向相关方展示一个成功的环境管理体系。

标准未规定最优的结果,标准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

环境管理体系复杂程度根据组织不同(环境影响、符合性义务、范围、组织状况)而变化。

0.4PDCA

0.5标准内容

本标准准守ISO组织的要求及标准格式。这些要求包括ISO标准中更高等级的结构要求、核心内容的一致性、核心定义术语一致等,以方便标准之间的整合。

标准不设定特异于其他几个体系的特殊要求。标准让企业可以用通用方法和基于风险的思维方法把环境管理体系和其他体系要求整合起来。

标准提供了一些要求,用于评价符合性。展示符合性可从如下方面执行:自我声明、第二方审核、委托审核、第三方审核。

附录A是解释,防止本标准的理解错误。

附录B是老版本和新版本区别。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和应用指南

1范围

适用于任何组织,不提供特别的环境绩效标准。

可选择标准一部分或者全部执行,但认证符合性要求必须全部标准内容的符合。

2无引用标准

3术语和定义

3.1与组织和领导有关的术语

3.1.1管理体系

组织内相互关联和作用的要素,用以建立方针、目标和实现目标的过程。

注:例如环境、质量、职业健康安全、能源、财务管理体系等。

注:体系要素包括组织结构、角色职责、策划和执行、绩效评估和持续改进。

注:管理体系范围可是整个组织,或者局部,或者是组织的某些职能,或者是集团。

3.1.2环境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的一部分,用以管理环境因素,实现符合性义务和处理风险及机遇。

3.1.3环境方针

组织与环境绩效有关的宗旨及方向,经过最高管理层正式表述。

3.1.4组织

一组人,有其自身职能责任,权利及相互关系,以实现其目标。

注:个体户、公司、企业、合伙制企业、政府当局、慈善组织、研究机构,无论是否法人或者公私。

3.1.5最高管理者

组织最高层管理的一个人或者一组人

注:分配职权和资源。

注:管理体系如果只覆盖组织的部分内容,则最高管理者是覆盖范围的实际管理控制权限人。

3.1.6相关方

通过决定或行动可影响或者被影响的个人或者组织。包括认为会被影响的个人和组织。

注:顾客、社区、供方、管理当局、非政府组织、投资人和雇员。

3.2与策划有关的定义

3.2.1环境

组织运行所在的周围环境,包括空气、水、陆地、自然资源、植物群落、动物群落、人类和他们之间的相关关系。

注:环境可从组织内部延伸至地区直至全球。

注:周围环境可表述为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气候及其他特征。

3.2.2环境因素

组织活动、产品、服务中与环境(可能)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环境因素导致环境影响。重要环境因素导致重要环境影响。

重要环境因素通过组织的一个或者多个准则而得到。

3.2.3环境条件

在某个特定时点确定的环境的特征或者状态。

3.2.4环境影响

造成环境的变化,无论是有利的还是不利的,整体的还是部分的来自组织的环境因素。

3.2.5目标

将要达成的结果。

注:目标可以是战略层面的、战术层面或者执行层面的。

可依据不同方面制定目标,如财务的、职业健康安全的、环境的、质量的、能源的,可应用于不同层次,如战略目标、组织范围内的总目标、项目目标、产品目标、服务目标和过程目标。

目标的表达方式包括:预计成果、宗旨、可操作的基准、环境目标,或者其他同样含义的词。

3.2.6环境目标

组织设定的与环境方针保持一致的目标。

3.2.7污染预防

依靠过程方法、实践经验、技术、原材料、产品、服务或者能源,避免或者削减或者控制污染产生、排放,以削减不利环境影响。

污染预防包括:污染源削减或者消除;过程、产品或服务的变化;资源有效利用、原料和能源替代、回收再利用、处置处理。

3.2.8要求

被表达的期望或者需求,通常是隐含的或者明示的。

注:对组织和相关方而言,隐含的要求通常是惯例或者通用的经验习惯。

注:特殊要求,例如 用文件信息表述的要求。

注:除了法规要,组织一旦决定遵守某些要求,则这些要求成为组织的符合性义务。

3.2.9符合性义务

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

法规要求必须遵守。

其他要求组织根据情况必须遵守,或者有选择的遵守。

注:

符合性义务与环境管理体系有关。

符合性义务来自强制性要求,如法规,或者自愿承诺,例如组织或者行业标准,合同关系,作业准则或者与社区组织、非政府组织的协议。

3.2.10风险

不确定的结果。

注:

风险是偏离预期的后果,无论预期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

不确定性是 一种对事件的后果及可能性的认识理解方面的信息欠缺状态,即使是部分的信息欠缺。

风险一般以潜在的事件和后果为特征,或者两者的结合。

风险一般以事件的后果及发生的可能性来表达。

3.2.11风险和机遇

风险——潜在的不利影响。

机遇——潜在的有利影响。

3.3与支持和运行有关的术语

3.3.1能力

应用知识和技巧来达成预期结果的能力。

3.3.2文件化的信息

需要被组织控制和保留的信息以及其所在载体媒介。

注:

文件化的信息可以是任何格式、载体和来源。

文件化的信息可指如下:

环境管理体系,包括相关的过程。

为方便组织运行而创造的信息,可被指为文件。

实现结果的证据。

3.3.3生命周期

一个产品体系有内在联系的连贯的各阶段,从来自自然资源的原料获取或制造到最终处理处置。

注:

生命周期包括原料获取、设计、生产、运输、分配、使用、寿命终结时的处理和最终处置。

3.3.4外包

安排外部的组织来执行组织自身功能或者过程的一个部分。

注:

外部组织在管理体系范围外,但是外包的职能或者过程在组织管理体系范围内。

3.3.5过程

一套可以把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作用和相关的活动。

注:

过程可以文件化也可以不进行文件化。

3.4与绩效评估和持续改进有关的术语

3.4.1审核

系统化、独立的文件化过程,以获取审核证据和客观评价符合审核准则的程度。

注:

内审由组织自己执行,或者也可以由代表组织的外部组织执行。

一个审核可以是联合审核(多体系的)。

通过独立于审核对象的责任、非偏见和无相关利益,可展示审核的独立性。

审核证据包括:记录、事实陈述或者其他与审核标准有关的可验证的信息;审核准则包括一系列方针、程序或者要求,这些被用来作为对比参考,以判断审核证据。

3.4.2符合

落实了要求。

3.4.3符合性

未落实要求。

注:

不符合包括未落实本标准要求和未落实组织建立的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

3.4.4纠正措施

消除不符合原因以预防再次发生的行动。

注:

一个不符合可能有多个原因。

3.4.5持续改进

循环不断发生的改进绩效的活动。

注:

绩效提升指利用环境管理体系来提升与组织环境方针保持一致的环境绩效。

改进活动不必同时发生与所有方面,或者不中断的发生。

3.4.6有效性

策划的活动和结果所实现的程度。

3.4.7参数

管理、运行状态或者条件的可测量的表征。

3.4.8监视

决定一个系统、过程或者活动的状态。

3.4.9测量

决定一个过程的值。

3.4.10绩效

测量的结果。

注:

绩效指定性或者定量的发现。

绩效可来自:管理活动、过程、产品或服务、体系或者组织。

3.4.11环境绩效

与环境因素管理有关的绩效。

注:

对环境管理体系,依据组织的环境方针、环境目标或者其他准则,通过使用参数,来测量结果。

4组织的背景

4.1了解组织和组织的背景

组织应该决定与其宗旨有关和与其实现环境管理体系策划结果的能力有关的内部和外部问题,这些问题应该包括环境条件,环境条件可能是被组织所影响的,也可能是对组织产生影响的。

4.2了解相关方的期望和需求

组织应该决定如下:

1) 与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

2) 这些相关方的有关的期望和需求。

3) 这些期望和需求中哪些是组织必须履行的符合性义务。

4.3决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

组织应该决定边界和环境管理体系的适用性,以便决定范围。

决定组织的范围时,组织应考虑如下:

1) 组织背景中涉及的内部和外部问题。

2) 相关方涉及的符合性义务。

3) 组织自身的单位、功能和物理界限。

4) 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

5) 组织实施控制和影响的权威及能力。

范围一旦确定后,范围内的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都应该包括的环境管理体系内。

范围应该以文件化的信息保存并让相关方可获得。

4.4环境管理体系

为了实现策划结果,包括提升环境绩效,组织应按本标准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包括所需的过程及其相互作用。

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时,组织应考虑自己的背景和相关方的期望和需求。

5领导职责

5.1领导职责和承诺

最高管理层应该根据环境管理体系要求体现领导职责和承诺:

1) 为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负责。

2) 确保建立与组织战略方向和组织背景相一致的环境方针和环境目标。

3) 确保将环境管理体系整合进其商业过程。

4) 确保环境管理体系可得到需要的资源。

5) 在组织内交流有效的环境管理和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

6) 确保环境管理体系达成预期输出。

7) 指导和支持对环境管理体系有效性做出贡献的人。

8) 促进持续改进。

9) 支持其他相关的管理者,以体现这些管理者在各自负责领域的领导职责。

注:商业这个概念可宽泛理解为与组织存在宗旨和发展理念相关的核心活动。

5.2环境方针

最高管理层应在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方针,环境方针应:

1) 适用于组织的背景和宗旨,包括组织特性、规模和组织活动、产品、服务的环境影响。

2) 提供建立环境目标的框架。

3) 包涵保护环境的承诺,具体包括污染预防的承诺和其他与组织背景有关的承诺。

注:其他承诺包括:可再生资源利用、缓解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

4) 包涵履行符合性义务的承诺。

5) 包涵通过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以提升环境绩效的承诺。

环境方针应:

——以文件化信息保存。

——在组织内部交流。

——相关方可获取。

5.3组织的作用、职责和权限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相关管理者的职责和权限在组织内部得到规定和交流。

最高管理者应规定职责和权限,以便:

1) 确保环境管理体系符合本标准要求。

2) 向最高管理层报告环境管理体系绩效,包括环境绩效。

6策划

6.1处理风险和机遇的行动

6.1.1通则

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一个或几个程序以满足本标准6.1.16.1.4的要求。

当策划环境管理体系时,组织应考虑:

——4.1条款提到的问题。

——4.2条款提到的要求。

——组织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

同时决定与如下方面有关的风险和机遇:

——环境因素(见6.1.2)。

——符合性义务(见6.1.3)。

——条款4.14.2中定义的其他问题和要求。

必须处理风险和机遇,以便:

——确保环境管理体系能实现其预期的结果。

——预防、或削减非预期的影响,包括对可能影响组织本身外部环境条件的潜在影响。

——实现持续改进。

在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组织应决定潜在的紧急情况,包括那些能造成环境影响的情况。

组织应保持如下方面的文件化信息:

——需要被处理的风险和机遇。

——6.1.16.1.4中所需的过程,这些过程进行文件化信息的时候,(其详细程度)应达到使组织充分自信的程度,以确保这些过程能按策划执行。

6.1.2环境因素

在环境管理体系定义的范围内,组织应决定其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可控制和可影响的环境因素,和采用生命周期思想考虑与之相关的环境影响。

当决定环境因素时,组织应考虑如下方面:

1) 变化,包括计划的或者新的发展,和新的或者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

2) 非正常状态和可合理预见的紧急状态。

组织应根据识别准则决定具有或者可能具有重要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即重要环境因素。

组织应采用合适的方式,在其内部各职能层次交流重要环境因素。

如下方面组织应保持文件化信息:

——环境因素和相关的环境影响。

——重要环境因素建立的准则。

——重要环境因素。

注:重要环境因素可能导致风险和机遇,其不利环境影响即为风险,有利环境影响即为机遇。

6.1.3符合性义务

组织应:

1) 决定与其环境因素有关的符合性义务和建立与之有关的渠道。

2) 决定这些符合性义务如何应用与组织。

3) 当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是考虑这些符合性义务。

组织应保持其符合性义务方面的文件化信息。

注:符合性义务可能导致组织的风险和机遇。

6.1.4策划行动

组织应策划如下方面:

a) 采取行动处理组织的:

1) 重要环境因素。

2) 符合性义务。

3) 6.1.1中定义的风险和机遇。

b) 如何:

1) 整合和实施这些行动到其环境管理体系过程中(见6.2,第7章、第8章和9.1),或者其他商业过程中。

2) 评估这些行动的有效性(见9.1)。

当策划这些行动时,组织应考虑其技术选择和其财务、经营及商业要求。

6.2环境目标和策划如何实现环境目标

6.2.1环境目标

组织应在有关的职能层次建立环境目标,考虑组织的重要环境因素和相关的符合性义务,同时考虑其风险和机遇。

环境目标应满足如下:

1) 与环境方针保持一致。

2) 可行时可以进行测量。

3) 得到监控。

4) 得到交流。

5) 适当时得到更新。

组织应保持环境目标的文件化信息。

6.2.2策划用来实现环境目标的活动

当策划如何实现环境目标时,组织应决定如下:

1) 需要做什么?

2) 需要什么资源?

3) 什么人负责?

4) 何时完成?

5) 如何评估结果,包括与其可测量的环境目标有关的评估的参数,通过监视该参数即可判断目标达成情况?

组织应考虑实行环境目标的活动如何整合到组织的商业过程中。

7支持

7.1资源

组织应决定和提供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

7.2能力

组织应:

1) 决定在其控制下工作的人员的必要的能力,这些能力会影响到组织的环境绩效和实现符合性义务的能力。

2) 确保上述人员具备上述的能力,该能力基于适当的教育和培训经历。

3) 确定与其环境因素和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培训需求。

4) 适用时,采取行动获取必要的能力,并评价所采取行动的有效性。

注:适用的行动包括:提供培训、提供指导、重新安排现有雇员的工作、或者雇佣有能力的人员。

组织应保留能力证据方面的适用的文件化信息。

7.3意识

组织应确保在组织控制下工作的人员意识到:

1) 环境方针。

2) 与其工作相关的重要环境因素和相关的实际或者潜在环境影响。

3) 他们对环境管理体系有效性的贡献,包括提升环境绩效方面的贡献。

4) 不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后果,包括未履行组织的符合性义务的后果。

7.4交流

7.4.1通则

组织应建立、实施、保持需要的过程来进行与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内部和外部交流,包括:

1) 交流的内容。

2) 交流的时机。

3) 交流的对象。

4) 交流的方式。

建立交流过程时,组织应:

——考虑其符合性义务。

——确保环境信息交流与其环境管理体系内产生的信息的一致性,并确保可信。

组织应对与其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交流做出响应。

组织应保留文件化的信息作为交流的证据,适用时。

7.4.2内部交流

组织应:

1) 在内部各职能层次交流与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信息,包括环境管理体系的变化,适用时。

2) 确保组织的交流过程使组织控制下工作的人员能够为持续改进做出贡献。

7.4.3外部交流

组织应根据其建立的过程和其符合性义务的规定,对外交流其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信息。

7.5文件化的信息

7.5.1通则

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应包括:

1) 本标准要求的文件化信息。

2) 组织所确定的必要的文件化信息,以确保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注:

文件化信息的程度因各组织的如下方面不同而不同:

——组织规模、活动、过程、产品和服务。

——展示符合性义务履行情况的需要。

——过程及过程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程度。

——组织控制下工作人员的能力。

7.5.2产生和更新

产生和更新文件化信息时,组织应确保适当的:

1) 确认和描述(如:标题、日期、作者、检索号码)。

2) 格式(如:语言、软件版本、图表格式)和媒介(如:纸质、电子)。

3) 为确保适宜性和充分性进行评审和批准。

7.5.3文件化信息的控制

环境管理体系及本标准所需的文件化信息应得到控制,以确保如下:

1) 在所需的场所和场合,可获得适用的文件化信息。

2) 得到充分保护(如:避免泄密、不正确使用、完整性缺失)。

为控制文件化信息,组织应在适用时处理如下活动:

——分发、查阅、检索和使用。

——保存和防护,包括文字清晰易读。

——控制其变化(如:修订控制)。

——保留和处置。

适用时,组织所确定的对策划和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外来文件化信息应得到识别和控制

注:查阅可理解为有权阅读文件化信息,或者有权阅读和修改文件化信息。一切依据批准的权限而定。

8运行

8.1运行策划和控制

组织应建立、实施、控制和保持所需的过程来满足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并实施6.16.2所定义的行动,通过如下:

——建立过程的运行准则。

——根据运行准则实施过程控制。

注:控制包括工程控制和过程控制。控制分层级(如:消除、替代、管理)。这些方法可单独使用或者合并使用。

组织应控制有计划的变化,并评审非预期变化的后果,必要时,采取措施缓解任何不利影响。

组织应确保外包过程得到控制或者影响。环境管理体系内应定义好适用于外包过程的控制或者影响的程度。

与生命周期观点保持一致,组织应:

1) 适用时,建立控制,以确保其环境管理要求在产品或者服务的设计和研发过程得到处理,考虑其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

2) 适用时,确定其服务和产品生产的环境要求。

3) 向外部供方和合同方交流其相关的环境要求。

4) 考虑提供信息的需求,包括与产品和服务的运输分配、使用、寿命终了的处理和最终处置有关的潜在重要环境影响方面的信息。

组织应保持文件化信息以确保上述过程按策划执行,文件化信息的程度以确保组织足够自信满足上述要求为限。

8.2应急准备和响应

组织应建立、实施、保持对6.1.1中定义的潜在紧急情况作出响应和准备所需的过程。

组织应:

1) 准备按策划的措施作出响应,以预防或者缓解紧急状态造成的不利环境影响。

2) 对实际的紧急状态做出响应。

3) 采取措施预防或者缓解紧急状态的后果,采取的措施应与紧急状态及其潜在环境影响的严重性相适应。

4) 可行时定期验证应急预案。

5) 定期评审和修订上述过程及应急预案,尤其是在紧急情况发生后或者演习后。

6) 适用时,向与应急有关的相关方提供与应急响应和准备有关的信息和培训,也包括向在组织控制下工作的人员提供此类信息和培训。

组织应保持文件化信息以确保上述过程按策划执行,文件化信息的程度以确保组织足够自信满足上述要求为限。

9绩效评估

9.1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估

9.1.1通则

组织应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估其环境绩效。

组织应决定如下:

1) 监视和测量的对象。

2) 采用何种可行的方法进行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估,以确保结果有效。

3) 评价环境绩效的基准及适宜的参数。

4) 监视和测量的时机。

5) 分析和评估监视测量结果的时机。

组织应确保采用适宜的方式使用和保管经过校准和验证的监视测量仪器。

组织应评价环境绩效和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根据其定义的过程及其他符合性义务的要求,组织应在内部及对外交流其环境绩效方面的信息。

组织应保留适宜的文件化信息作为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的证据。

9.1.2合规性评价

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评估符合性义务履行情况所需的过程。

组织应:

1) 决定评估合规性的频次。

2) 评估合规性并采取必要的措施。

3) 保持其符合性状况的共识。

组织应保留文件化信息以作为合规性评价的证据。

9.2内部审核

9.2.1通则

组织因按策划的间隔开展内审,以提供其环境管理体系如下方面的信息,判断环境管理体系是否:

a) 符合:

1) 组织自身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

2) 本标准的要求。

b) 得到有效实施和保持。

9.2.2内部审核方案

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一个或多个审核方案,包括审核频次、方法、职责、策划要求和报告审核结果。

当建立内部审核方案时,组织应考虑所关注过程的环境重要性,对组织造成影响的变化,和以前审核的结果。

组织应:

1) 规定每次审核的审核准则和范围。

2) 选择审核员和确保审核过程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3) 确保审核结果向相关管理者报告。

组织应保留文件化信息以作为审核方案执行的证据和审核结果的证据。

9.3管理评审

最高管理层应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评审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管理评审应考虑如下方面:

a) 以前管理评审决定的措施的状态。

b) 如下方面的变化:

1) 与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内部和外部问题。

2) 相关方的期望和需求,包括符合性义务。

3) 组织的重要环境因素。

4) 风险和机遇。

c) 环境目标的实现程度。

d) 组织环境绩效方面的信息,包括如下:

1) 不符合和纠正措施的情况。

2) 监视和测量的结果。

3) 符合性义务的履行情况。

4) 审核结果。

e) 资源的充分性。

f) 来自相关方的交流,包括抱怨。

g) 持续改进的机遇。

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

——环境管理体系持续适宜性、有效性和充分性方面的结论。

——持续改进机会的决定。

——环境目标未实现时,如果需要,决定采取的措施。

——组织战略方向的任何可能影响。

组织应保留文件化信息以作为管理评审的证据。

10改进

10.1通则

组织应决定改进的机会(见9.1,9.29.3)和实施必要的措施以实现其环境管理体系策划的结果。

10.2不符合和纠正措施

当不符合发生时,组织应:

a) 对不符合做出恰当的反应,包括:

1) 采取措施控制和纠正不符合。

2) 处理不符合的后果,包括缓解不利的环境影响。

b) 评估采取措施消除不符合原因的需要,以避免不符合再发生或者发生,包括:

1) 评审不符合。

2) 决定不符合的原因。

3) 决定是否还存在类似不符合,或者可能潜在发生的不符合。

c) 实施任何需要的措施。

d) 回顾所采取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e) 必要时,对环境管理体系做出改变。

纠正措施应与对应不符合所造成后果的严重性相适应,包括其环境影响。

组织应保留文件化信息作为如下方面证据:

——不符合的性质及随后所采取的措施。

——纠正措施的结果。

10.3持续改进

组织应持续改进其环境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以提出环境绩效。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b135d6e770bf78a652954c9.html

《ISO14001 2015 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和应用指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