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无常

发布时间:2013-01-08 21:41:4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人性无常

“人之初,性本善”是中国人自幼接受的教育和观念,而西方哲学家则认为人性本恶,人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来改造自身,甚至宗教思想也认为人生来有原罪,各人今生必犯本罪。人性本恶和人性本善这两种对立观点,是千百年来人们争论不休可始终不能得出一致结论的辩题,如同追问命题“幸福是什么”一般没有尽头但热情不减。归根结底,因为人无常,所以从其中任何一方审视人性都有充分论据证实自己的观点但又无法彻底驳倒对方。

认为人性本善即是认为人生来的天性是符合天地法则的,因此性相近,都近于至善。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认为,人不分贫富美丑、学识高低都有理性,亚圣孟子认为每人都有恻隐之心,佛家思想认为一心迷是真身,一心觉则成佛。性本善论者认为有善端才会有善行,所以历史上伟大或平凡的善行皆是因为人性本善,恻隐悲悯是人之本性。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就是这个道理。恻隐、羞恶、恭敬、是非即仁义礼智信,人之本源。泰丽莎修女的善行,大乘佛教中所说的“众生永远不得度,则已终身不做佛”的慈悲宏愿都是极有说服力的引证。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一旦出现就会被抨击,邪不压正是人们奉行的信仰。然而人性岂真能如道家所说的那样恬淡?实则欲得的却多。

人性恶论者则很好地抓住了这一点,展开自己的论断。他们认为人性本恶恰恰是古往今来人类理性认识的结晶。早在两千年前,所谓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荀子的性恶论与犹太教的原罪说便遥相呼应。而到近代,从马基雅维里到弗洛伊德,无一不主张人性本恶。而且似乎人性本恶同人性本善一样是日常生活一再向我们显示的道理。从李尔王的不孝女儿们到从倒卖血浆的联合国维和部队再到杀人不眨眼的拉美毒枭,不胜枚举,其数量几乎不亚于所引人之善行更有历史记载其实人在诞生之初就已经显示了恶的本性,周口店猿人曾杀戮同类蚕食头骨,这等行为岂不是酷极恶极?至于佛家所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是外界的干扰或者内心的觉醒促使行恶者摒弃人性中的阴暗面转而弃暗投明,如果人性本善又为何会拿起屠刀?从这个角度看,种种现象反而更加引证了人性本恶论。

但是这两种观点都不能完全概括人性,因为人行无常。从字面上理解,人性就是在一定社会制度和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故而本性,并非是一直停留在“人之初”的层面,而是与受所处社会环境影响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水土异也”则是很好的说明。心理学家认为人性的内容包含行为、形体、情感、精神、认知、目的、历史和未来八个层面。在时间的作用下,行为决定关系,形体造就特征,情感影响态度,精神成就气质,认知左右能力,目的决定计划,历史带来经验,未来设定理想。人性的内沿和外缘都无比宽广,其发展也受到各方各面的影响熏陶,所以任何一种对人性的定性断言都是不够严谨的。从时间上讲,人性时而善时而恶,空间意义上,人性此善彼恶,因而人性无常。但无论是哪种分析方法,人性都不能被一维定义。

人在做抉择时常常面临权衡取舍,因此善恶的斗争从未停息。微观上体现为个人内心对欲望的抑制或追求和对真美的舍弃或践行,宏观上则是善力量和恶势力的纠缠。但无论本源恶,社会和历史的选择永远都是真善美,即使假恶丑可能占有阶段性优势。人性无常,要在这无常中寻善之有常,从善如流,嫉恶如仇。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ac5f16c27d3240c8447efbc.html

《人性无常.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