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初三文言文中等篇幅阅读及答案

发布时间:2020-05-09 10:14:5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篇文言文阅读之第一张

一、范文正公

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族之聚者九十口,入给稻八百斛。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余而无穷。

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以施贫族之义,其子而已。

呜呼!世之都三公位,享万禄,其邸第之雄,车舆之饰,声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不得其门而入者,岂少也哉况于施贤乎其下为卿,为大夫,为士,廪稍之充,奉养之厚,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操瓢囊为沟中瘠者,又岂少哉?

(《古文观止·义田记》,有删减)

【注】①负郭靠近外城。②常稔rěn):常熟,即年年有好收成。③沛然充足的样子。④三公泛指居高位的官员。⑤儿女。⑥廪稍指官府发给的粮食。⑦沟中瘠饿死在沟渠里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嫁娶凶葬皆有(供给,供养) B.入给稻八百斛(每年)

C.惟以施贫族之义(快活) D.其子而已(给予,赠送)

17.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

B.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

C.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

D.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

19.范仲淹与同期的士大夫有什么不同?通过对比作者想表达什么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5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题。

子犹曰:贫者,士之常也,俭者,人之性也。贫不得不俭,而俭者不必贫,故曰“性也”。然则俭不可乎/曰/吝不可耳/夫俭非即吝/而吝必托之于俭俭而吝,则虽堆金积玉,与贫乞儿何异?

粤西韦广为御史归,贫甚,居荒村。故人按部,广意其必来访,无所得馔,自渔于江。故人至,驺从既过,广登岸即,逾后垣入,衣冠肃客,客曰:“公何汗流渍发?”广曰:“适在近村,闻公至,竭蹶趋迎故耳!”左右窃笑曰:“绝似江中打渔人。”

郑余庆极清俭。一日,忽召亲朋官数人会食。众皆惊讶,侵晨赴之。日高,余庆方出,闲话移时,众腹己枵。余庆呼左右曰:“分付厨家烂蒸去毛,莫拗折项!”众相,以为必蒸鹅鸭之类。又久之,盘出,酱醋亦极香新。但见每人前下粟饭一碗,蒸葫芦一枚,皆匿笑强进。

王罴性俭率。镇河东日,尝有台使至,罴为设食,乃裂去薄饼缘。罴曰:“耕种收获,其功已深,舂爨造成,用力不少。之选择,当是未饥!”命左右撤去之,使者愕然。又尝与客食瓜,客削瓜皮侵肉稍厚,罴就地取食之。 节选自冯梦龙《古今笑·贫俭部》

【注】①子犹:冯梦龙,明代文学家,著有《古今小说》等。 馔(zhuàn):饮食 驺(zōu):掌管车马的人 枵(xiāo):饥肠辘辘 缘:边缘舂爨(chōnɡcuàn):舂米做饭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

A.故人(突然) B.广登岸即(跑)

C.众相,以为必蒸鹅鸭之类(猜测) D.之选择,当是未饥(你)

17.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标点正确的一项是(3)

A.然则俭不可乎?曰:吝不可耳。夫俭非即吝,而吝必托之于俭。

B.然则俭不可乎?曰, 吝不可耳。夫俭非即吝。而吝必托之于俭。

C.然则俭不可乎, 曰, 吝不可耳, 夫俭非即吝。而吝必托之于俭。

D.然则俭不可乎, 曰:吝不可耳, 夫俭非即吝,而吝必托之于俭。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6)

(1)俭而吝,则虽堆金积玉,与贫乞儿何异?

(2)又尝与客食瓜,客削瓜皮侵肉稍厚,罴就地取食之。

19.把文中三个人物(韦广、郑余庆、王罴)的事例都归为“俭而吝”,你是否同意?请结合文中的人物事例加以简要分析论证。(3)

三、

文信侯欲攻赵,以广河间,使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而燕太子质于秦。文信侯因请张唐相燕,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张唐辞曰:“燕者,必径于赵,赵人得唐者,不受百里之地。”文信侯去而不快。

少庶子甘罗曰:“君侯何不快甚也?”文信侯曰:“吾令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而燕太子已入质矣。今吾请张卿相燕,而不肯行。”甘罗曰:“臣行之。”文信君叱去曰:“我自行之而不肯,汝安能行之也?”甘罗曰:“夫项橐生七岁而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君其试臣,奚以遽言叱也?

甘罗见张唐曰:“卿之功,孰与武安君?”唐曰:“武安君战胜攻取,不知其数;攻城堕邑,不知其数。臣之功不如武安君也。”甘罗曰:“卿明知功之不如武安君与?”曰:“知之。”“应侯之用秦也,孰与文信侯专与?”曰:“应侯不如文信侯专。”曰:“卿明知为不如文信侯专欤?”曰:“知之。”甘罗曰:“应侯欲伐赵,武安君难之,去咸阳七里,绞而杀之。今文信侯自请卿相燕而卿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之处矣”唐曰:“请因孺子而行!”令库具车,厩具马,府具币,行有日矣。甘罗谓文信侯曰:“借臣车五乘,请为张唐先报赵。”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

注:文信侯:即吕不韦。秦庄襄王继位,任为相国,封文信侯。

项橐:春秋鲁国一位神童,虽只七岁,孔夫子却把他当老师一般请教,后世尊项橐为圣公。

1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三年而燕太子于秦(质问) B. 广河间之地(扩张)

C.今吾请张卿燕(相国) D. 汝安能之也(行动)

17. 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4分)

A. 不肯行 宋无罪攻之

B. 应侯用秦也 辍耕垄上

C. 遽言叱也 有先生也

D. 张唐先报赵 人谋而不忠乎

18.请为文中划线部分断句(限划两处)(2分)

今文信侯自请卿相燕而卿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之处矣

19.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甘罗见张唐曰:“卿之功,孰与武安君?”

2)应侯欲伐赵,武安君难之,去咸阳七里,绞而杀之。

20.少年辩才甘罗十二岁出使赵国并成为秦国上卿,乃千古美谈。请结合原文,概括甘罗的性格特点,并分析甘罗是如何说服张唐出任的。(3分)

四、

赤眉樊崇等将兵入颍川。赤眉虽数战胜,而疲敝厌兵,皆日夜愁泣,思欲东归。崇等计议,虑众东向必散,不如西攻长安。

萧王将北徇燕、赵,度赤眉必破长安,又欲乘衅并关中,而未知所寄,乃拜邓禹为前将军,中分麾下精兵二万人,遣西入关,令自选偏裨以下可与俱者。时朱鲔、李轶、田立、陈侨将兵号三十万,与河南太守武勃共守洛阳。萧王以河内险要富实欲择诸将守河内者而难其人问于邓禹。邓禹曰:“寇恂文武备足,有牧人御众之才,非此子莫可使也!”乃拜恂河内太守,行大将军事。萧王谓恂曰:“昔高祖留萧何关中,吾今委公以河内;当给足军粮,率厉士马,防遏他兵,勿令北渡而已!”拜冯异为孟津将军,统魏郡、河内兵于河上,以拒洛阳。萧王亲送邓禹至野王,禹既西,萧王乃复引兵而北。寇恂调糇粮、治器械以供军;军虽远征,未尝乏绝。

(选自《资治通鉴·大汉天下》)

【注】樊崇:琅邪(今山东诸城)人,新莽末年著名农民起义领袖、赤眉军首领。

萧王: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 ③关中:古有“八百里秦川”之称。今在陕西省中部。

④野王:古邑名,其地在今河南沁阳。 ⑤hóu粮:古代地方诸侯因公出差或率军出征所携带的干粮。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萧王将北燕、赵(攻占) B.而未知所(托付)

C.有牧人众之才(治理) D.率士马(通“励”,鼓励)

17.下面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萧王以河内险要/富实欲择诸将/守河内者而难/其人问于邓禹

B.萧王以河内险要/富实欲择诸将/守河内者而难其人/问于邓禹

C.萧王以河内险要富实/欲择诸将守河内者/而难其人/问于邓禹

D.萧王以河内险要富实/欲择诸将守/河内者而难其人/问于邓禹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5分)

乃拜恂河内太守,行大将军事。

⑵萧王亲送邓禹至野王,禹既西,萧王乃复引兵而北。

19.文章刻画了“萧王”怎样的形象?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五)渔父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馕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注】①三闾大夫:官职名。屈原曾任此职。②淈(gǔ):搅浑。③餔(bǔ):食。歠(chuò):饮。醨(lí):薄酒。④察察:皎洁的样子。⑤汶(mén):污浊的样子。⑥枻(yì):桨。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屈原 2)可以吾缨

14.下列句子与“游于江潭”句式相同同的一项是( )(3分)

A.马之千里者 B.投以骨 C.甚矣,汝之不惠 D.何陋之有

1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游江潭 告之 (《愚公移山》)

B.渔父见问之 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庄子》)

C.沧浪水清兮 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

D.是见放 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16.屈原,渔父面临困顿,选择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你更欣赏谁的做法呢?亮出你的观点并写出你的理由。(3分)

中篇文言文阅读之第二张

(一)吕端气度

初,李继迁扰西鄙。保安军奏获其母,至是太宗欲诛之。以寇准居枢密副使,独召与谋。准退,过相幕,端疑谋大事,曰:边鄙常事,端不必与知。若军国大计,端备位宰相,不可不知也。准遂告其故。端曰:何以处之?准曰:欲斩于保安军北门外,以戒凶逆。端曰:必若此,非计之得也。愿少缓之,端将复奏。入曰:昔项羽得太公,欲烹之。高祖曰:愿分我一杯羹。夫举大事不顾其亲,况继迁悖逆乎?陛下今日杀之,明日继迁可得乎?若其不然,徒结怨仇,愈坚其叛心尔。太宗曰:然则何知?端曰:以臣之愚,宜置于延州以亲其心,而母死生之命在我矣。太宗抚髀称善,曰:微卿,几误我事。即用其策。至继迁之子竟纳款请命,端之力也。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四十》)

【注】建明:即建白,陈述意见或有所倡议。李继迁(963~1003):北宋时党项族人,西夏国的建立者,与北宋时战时和。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至是太宗欲诛之 这时候。B.边常事 鄙:卑鄙的

C.愿缓之 当:稍稍。D.端谋大事 疑:猜测。

2.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寇准居枢密副使——因为寇准任枢密副使

B.夫举大事不顾其亲——大丈夫办事不顾及他的亲人

C.愈坚其叛心尔——更加坚定他的叛逆之心而已

D.微卿,几误我事——要不是爱卿,几乎误了我的大事

3史称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说说选文中的故事是如何体现的

4.将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陛下今日杀之,明日继迁可得乎?若其不然,徒结怨仇,愈坚其叛心尔。

(二)王翦自污

(秦)王问于将军李信曰:吾欲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王以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王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遂命名李信、蒙恬将二十万人伐楚;王翦因谢病归频阳。

李信攻平舆,蒙恬攻寝,大破楚军。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楚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败李信,入两壁,杀七都尉;李信奔还。

王闻之,大怒,自至频阳谢王翦曰:寡人不用将军谋,李信果辱秦军。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谢病不能将,王曰:已矣,勿复言!王翦曰: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王曰:为听将军计耳。于是王翦将六十万人伐楚。

王送至霸上,王翦请美田宅甚众。王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以请田宅为子孙业耳。王大笑。王翦既行,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王怚而不信人,今空国中之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王坐而疑我矣。

注:荆:即楚国,因有荆山,故又称荆。 顿舍:停驻,休息。  怚(cū) 中:粗心。  超距:跳远。

5.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败李信,入两   壁:营垒 B.自至频阳谢王翦曰 谢:感谢

C.故大王之向臣,以请田宅为子孙业耳 及:趁着。

D.今空国中之甲士而专于我 委:托付。

7.翻译下面的句子.

不然,王怚而不信人,今空国中之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王坐而疑我矣。

8.王翦为何要“自污”?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三)《儒林外史》序言(节选)

古今稗官野史不下数百千种,而《三国志》《西游记》《水浒传》,世称之为奇书,人人乐得而观之。余窃有疑焉。

稗官为史之支流,善读稗官者可进于史;故其为书亦必恶恶,读者有所观感戒惧,而风俗人心以维持不坏也。《西游》元虚荒渺,论者谓为谈道之书,所云意马心猿,金公木母,大抵心即是佛之旨,予弗敢知。《三国》不尽合正史,而就中魏晋代禅,依样葫芦,天道循环,可为篡杀者。其他蜀与吴所以废兴存亡之故,亦具可发人深省,予何敢厚非。至于《水浒》诲人以盗,久例禁,乃言者津津夸其章法之奇,用笔之妙;且谓其摹写人物事故,即家常日用米盐琐屑,皆各穷神尽相,画工化工合为一手,从来稗官无有出其右者。呜呼!其未见《儒林外史》一书乎?“儒林”,迥异元虚荒渺之谈也。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者,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终乃以辞却功名富贵,品地最上一层,为中流砥柱。篇中所载之人,不可枚举,而其人性情心术,一一活现纸上。读之者无论是何人品,无不可取以自镜。

传云:“善者,感发人之;恶者,惩创人之逸志,广是书有焉。甚矣!有《水浒》之笔之才,而非若《水浒》之致为风俗人心之害也。则与其读《水浒》,无宁读《儒林外史》。世有稗官者,当不河汉予言也夫!”

乾隆元年春二月闲斋老人序。

(取材于闲斋老人《〈儒林外史〉序》,有删改

9.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读者有所观感戒惧 俾:使 B. 而风俗人心以维持不坏也 庶:希望

C. 可为篡就者 鉴:铜镜 D. 例禁 干:触犯

10. 根据文章内容, 借助下面“善”字的义项,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①美好。②友好。

③喜好。④擅长。

⑤容易。⑥赞许。

故其为书亦必恶恶      

       

世有稗官者       

11.文中画线词语“穷神尽相”“不可枚举”分别写出了《水浒》《儒林外史》的什么特点?(4分)

1)穷神尽相:

2)不可枚举:

12.下列理解和分析,文意的一项是(3分)

A. 作者由衷地称赞《水浒》章法之奇,用笔之妙,穷神尽相,实乃野史小说之冠。

B.《儒林外史》刻画了众多性情心术各异的鲜活形象,读者都可以从人物身上照见自己。

C. 文中将《儒林外史》与其他奇书进行比较,以突出《儒林外史》的思想和艺术价值。

D. 《儒林外史》塑造了心艳功名、痴迷富贵的一类人,中举发疯的范进就是其中的一个。

14. 作者认为《西游》“元虚荒渺”,《三国》“不尽合正史”,《水浒》“诲人以盗”,请从中任选作者对某一作品的评价,结合你的阅读积累,谈谈自己的看法。(6分)

(四)关于鲁班的综合阅读

(一)昔者楚欲攻宋,墨子闻而之。自鲁(同“趋”)而十日十夜,足重茧而不休息,裂衣裳裹足,至于郢。见楚王,曰:“臣闻大王举兵将攻宋,计必得宋而后攻之乎?亡其苦众劳民,顿兵挫锐,负天下以不义之名,而不得咫尺之地,犹且攻之乎?”王曰:“必不得宋,又且为不义,曷为攻之?”墨子曰:“臣见大王必伤义而不得宋。”王曰:“公输,天下之巧士,作云梯之械,设以攻宋,曷为弗取?”墨子曰:“令公输设攻,臣请守之。”于是公输般设攻宋之械,墨子设守宋之备。九攻而墨子九却之,弗能入。于是乃兵,辍不攻宋。

《淮南子·修务训》

(二) 儒书称:“鲁般、墨子之巧,刻木为鸢,飞之三日不集。”夫言其以木为鸢飞之;言其三日不集,增之也。夫刻木为鸢,以象鸢形,安能飞而不集乎?既能飞翔,安能至于三日?如有机关,一飞遂翔,不可复下,则当言遂飞,不当言三日,犹世传言曰:“鲁般巧,亡其母也。”言巧工母作木车马、木人御者,机关备具,载母其上,一驱不还,遂失其母。如木鸢机关备具,与木车马等,则遂飞不集。机关为须臾间,不能远过三日,则木车等亦宜三日止于道路,无为径去以失其母,二者必失实者矣!

《论衡·儒增》

(三)鲁般者,肃州敦煌人,莫详年代,巧侔造化。凉州造浮图,作木鸢,每击楔三下,乘之以归。无何,其妻有妊,父母诘之,妻具说其故。父后伺得鸢,击楔十余下,乘之遂至吴会。吴人以为妖,遂杀之。般又为木鸢乘之,遂获父尸。怨吴人杀其父,于肃州城南作一木仙人,举手指东南,吴地大旱三年。卜曰:“般所为也。”物具千数谢之,般为断一手,其日吴中大雨。国初,土人尚祈祷其木仙。

注:鲁般,姓公输,名般,又作“班”,今常称其鲁班。

15对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墨子闻而之 悼,哀悼 B 于是乃兵 偃,停止

C 如有机关 审,确实 D 物具千数谢之 赍,赠送

16下无句子分编四组,全都能够体现鲁般技艺高超的一组是( )

①公输,天下之巧士,作云梯之械,设以攻宋,曷为弗取

②九攻而墨子九却之,弗能入

③刻木为鸢,飞之三日而不集

④巧工为母作木车马、木人御者,机关备具

⑤机关为须臾间,不能远过三日

⑥作木鸢曷,每击楔三下,乘之以归。

A ①②③ B ①④⑥ C ②⑤⑥ D ③④⑤

17对上面三段文言文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淮南子·修务训》一段中,鲁班虽然制造出攻城利器云梯,但在与墨子的攻守模拟中完败,说明人心向背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

B 《论衡·儒增》一段,运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指出儒书中对鲁班的记浮夸不实之处,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论衡》作者的务实精神。

C 《酉阳杂俎·贬误》一段,对鲁班的记叙颇有神异色彩,虽然篇幅不长,但情节曲折,结构完整,语言生动。

D 三段文字虽然都涉及了古代能工巧匠鲁班,但体裁有别,叙议各有侧重,文字风格不同,表达主旨各异。

1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必不得宋,又且为不义,曷为攻之?(3分)

(2)如木鸢机关备具,与木车马等,则遂飞不集。(3分)

(3)般为断一手,其日吴中大雨。(2分)

第一张

一、16.C(3分) 17.B(3分)

18.①范文正公一生乐于施舍,选择亲人中穷困的人、关系虽然疏远而有才德的人,都施舍他们。

②范文正公虽地位高俸禄多,却终生过着清贫的生活。(4分,每小题2分,意思符合即可)

19.范仲淹位崇禄厚时,购置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而其他一些士大夫则无视族人饥苦。作者通过对比手法,对范仲淹自奉俭约、乐善好施的高风义行表达崇敬与景仰之情;同时批判了权贵的奢靡自私,呼吁达官贵人们效法范仲淹,做一些有利于百姓的事情。(5分,内容分析2分,感情3分,有欠缺酌扣)

二、16. C (3分)

17. A (3分)

18.(1)节俭到了吝啬的地步,那么即使金玉堆积,与贫穷讨饭的有什么区别呢?(3分)

(2)(王罴)曾经与客人一起吃瓜,客人的瓜皮削得比较厚,他就把那瓜皮拿来吃了。

(3分)(共6分,意思符合即可)

19.不同意。韦广不是吝啬,他因“贫甚”,无物待客,不得不采用“自渔于江”的方式捕捉水产,来待客。(但他爱面子,不愿在客人面前承认此举)(共3分;回答同意,言之有理给2分)

三、16. B(2分) 17. A D(4分)

19. 今文信侯自请卿相燕 / 而卿不肯行 / 臣不知卿所死之处矣(2分,一处1分,多划扣分)

20.1)甘罗拜谒张唐,问他:“您认为您的功勋与武安君相比如何?”2分)

2)(当年)应侯想要攻打赵国,可武安君阻拦他,结果应侯在距离咸阳七里处,绞死武安君。2分)

21. 少年甘罗能言善语、智勇过人;洞察时局,善于攻心。他运用类比,以祸患利害来比较分析,说服了张唐,使其就任。(3分)

四16.D(3分) 17.C(3分)

18.(1)萧王(刘秀)于是任命寇恂为河内郡太守,并代理大将军职务。(2分)

(2)萧王刘秀亲自送邓禹到野王,邓禹向西出发以后,刘秀才率军北上。(3分)

19.①萧王估计到赤眉军必取长安,与赤眉军作战计划一致,可见萧王精通兵法、通晓军事;②萧王认识到河内郡的地势险要物产富饶,便周密布置守护河内,将来为北征供给军粮,可见其深谋远虑;③萧王听取邓禹的建议任用寇恂,寇恂不负重任,“军虽远征,未尝乏绝”,可见萧王的用人之明、善于用人;④萧王亲自送前将军邓禹到野王,可见其关爱部下、爱抚将领。(4分)

13.1)已经,……之后 2)洗涤,洗(每小题1分,2分)

14.B 3分)

15.D 3分)

16.示例一:我比较欣赏屈原,他立场坚定,洁身自好,刚正不阿,坚贞不屈。他的这种强烈的爱国热情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示例二:我比较欣赏渔父,他与世无争,淡泊名利,随遇而安,潇洒豁达。我们在面临困境时,也要学习渔父这种洒脱、镇定、沉着的处世态度。 3分,言之成理即可)

第二章

1. B(边境边远地区) 2.B(夫是发语词)

3吕端认为边境的普通事务,可以不去管,但是如果是军国大事,则不能不知。随后建议太宗不要杀李继迁,从而稳定了局势。(后来李继迁的儿子向宋朝投降了。)

4.陛下今天杀了李母,明天就能捉住李继迁吗?如果不能捉住他,那就只是跟他结下怨仇,更会坚定他的叛逆之心而已。

(一)译文

当初,李继迁骚扰西部边境。保安军奏报说捉住了李的母亲,此时太宗想处死李母。因为寇准任枢密副使,便单独召见,踉他商量此事。寇准回去时,经过宰相办公之处,吕端猜想是商议大事,便说:边境上的日常事务,我不必参与知晓。如果是军国大事,我位居宰相,不能不知道。寇准就告诉了事情的原委。吕端说:怎么处理这件事?寇准说:想要在保安军北门外将李母斩首,以此来惩戒凶贼逆臣。吕端说:如果一定要这样办,可真不是合适的办法。希望您暂缓办理,我将再去上奏。进了朝堂,他就说:从前项羽抓住了太公(刘邦之父),想要将他处以烹刑。高祖说:(如果你一定要烹他)希望能分给我一杯肉羹。办大事的人,不顾虑他的父母,更何况李继迁这样的悖逆之人呢?陛下今天杀了李母,明天就能捉住李继迁吗?如果不能捉住他,那就只是跟他结下怨仇,更会坚定他的叛逆之心而已。太宗说:那怎么办呢?吕端说:依照臣的愚见,应当在延州安置李母,使李继迁对我归心,而他母亲的生死又掌握在我们手里。太宗拍着大腿,连连称好,并说:要不是爱卿,几乎误了我的大事。就采用了他的对策。到继迁的儿子时终于向我朝投诚,这是吕端的功绩。

(二)5B谢:道歉)

6.C(连词,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为以便 A项第一句中的为副词,多么;第二句中的为疑问代词,什么 B项第一句中的结构助词;第二句中的语气助词,取消独立性 D项第一句中的动词;第二句中的名词。)

7. 这个看法不对。大王精心大意而又不信任人,现在倾尽国内兵力委托我独自指挥,我如果不多多地讨封良田大宅作为子孙的产业,来表示自己无别的打算,就反而会使大王因此猜疑我了。

8.王翦手握重兵,担心秦王猜忌自己,引来灾祸,所以不惜自污,让秦王觉得自己贪财,追求物质财富和子孙生活的安逸,这样就不会对他产生怀疑。看法:可以从赞扬王翦的智谋和对于秦王有清醒的认识的角度出发,也可以批评封建帝王对于臣下的猜疑的角度出发,分别表现肯定或者否定的态度,也可以综合评判。

)译文

(始皇帝二十一年)秦王向将军李信询问说:我准备占领楚国,请估计一下要用多少兵力才够?李信回答说:不超过二十万。秦王同样拿这个问题问王翦,王翦说非得六十万人不可。秦王说王将军老了,多么胆怯啊!于是派遣李信、蒙恬率领二十万人进攻楚国;王翦也就以有病为理由辞职近回家乡频阳。

(二十二年)李信攻打平舆,蒙恬进攻寝城,大败楚军。李信又进攻鄢、郢,拿下了它们。于是带领军队向西推进,同蒙恬在城父会师,楚军便紧紧跟在秦军的后边,三天三夜不停留休息,使李信的军队被拖得疲惫不堪,遭到惨败,两座军营被攻下,七名都尉被杀死;李信逃回。

秦王听到这个消息,大怒,亲自去到频阳向王翦道歉说:寡人不采用将军的计谋,使得李信玷辱了秦军的声威。将军即使有病,难道忍心丢下寡下不管吗!王翦推托说:我有病,不能带兵。秦王说:从前的事已经过去了,不要再说了!王翦说:如果迫不得已,一定要用我,非得六十万人不行!秦王说:但凭将军安排考虑罢了。于是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进攻楚国。

秦王送到霸上,王翦要求赏赐给他很多良田大宅。秦王说:将军出发吧,难道还忧虑贫穷吗?王翦说:担任大王的将领,即使立了功,终究也是不会得到封侯之赏的,所以趁着大王信用我的时候,只好讨些田宅来作为留给子孙的产业。秦王大笑。王翦出发后,到了武关,先后派五批使者回去讨封良田。有人说:将军讨封赏也太过分了!王翦说:这个看法不对。大王精心大意而又不信任人,现在倾尽国内兵力委托我独自指挥,我如果不多多地讨封良田大宅作为子孙的产业,来表示自己无别的打算,就反而会使大王因此猜疑我了。

9.3分)C

10.(3分)①赞扬美好的;美好的心灵;喜欢(爱好)阅读

11.4分)(1)穷神尽相:《水浒》描写人、事、物和日常生活细节,摹形传神,淋漓尽致。(2分)(2)不可枚举:《儒林外史》刻画的人物数量多、类型多样(性情心术多样)。(2分)

12.3分)A

13.(3分)富贵非吾愿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书写正确、规范、美观,笔画不清按错别字扣分。每空1分,写错字、别字或漏字不给分)

14.(6分)评分要点:观点鲜明1分,论据可靠(要结合名著内容)2分,分析合理3分。

(三)译文:

古往今来的小说野史不少于数百上千种,而《三国志》《西游记》《水浒传》,世人都称它们为奇书,人人乐于得到并且阅读它们。对此,我不敢苟同。

野史小说是史书的分支,喜好阅读野史小说的人可以在史学方面有进益;所以那些写野史小说的人一定要赞扬美好的(人事),贬斥邪恶的(人事),使读者浏览后有所警戒恐惧,希望风气习俗、人心能维持不坏啊!《西游记》虚妄离奇,有人评论说它是谈说义理的书,所说的“意马心猿”(白龙马、孙悟空)、“金公木母”(孙悟空、猪八戒),大致表达的是“心即是佛”的主旨,我不敢妄加揣测。《三国志》不完全符合正史(官修的纪传体史书),而接近符合魏晋更迭(的史实),(《三国志》据此)依葫芦画瓢,(表现)天道变化往复回旋,可以说是篡权者的借鉴。另外,蜀国和吴国所以盛衰兴亡的原因,也完全可以促使人深刻思考,有所醒悟,我怎敢过分非难。至于《水浒传》则是拿强盗行径来教导人,长久地触犯条例中所明令禁止的内容,谈论者竟然兴味浓厚夸赞它章法奇特、用笔精妙,并且说它描摹叙述人物、事情,即日常生活、繁杂琐碎,都极其生动逼真,绘画精巧、自然技巧合为一人手笔,从来野史小说没有能超过它的。唉!(他们)大概是没有见到《儒林外史》一书吧?(作者)称(《儒林外史》)为“外史”,本是其自身没有定位于“正史”之列;称为“儒林”,(是)与虚妄离奇的谈论完全不同。该书把功名富贵作为整篇的筋骨神髓,有内心艳羡功名富贵而谄媚逢迎行为庸劣卑下的人,有倚仗功名富贵而傲慢自大的人,有假借无意于功名富贵自命清高却被人看破耻笑的人,最终选择辞却功名富贵,品格达到了最高境界(的人),成为了中流砥柱。文中所记载的人无法一个个列举,然而他们的禀性情感、思想居心,都跃然纸上。读到它的人无论是什么人品,无不可取来照镜自审。

《诗集传》说:“美好的东西,能够感奋激发人美好的心灵;丑恶的东西,能够惩戒人的纵欲放荡之心。”这本书都有啊。太好了!有《水浒传》的文采,却没有像《水浒传》那样招致风俗、人心(变坏)的祸患。那么与其读《水浒传》,不如读《儒林外史》。世上有喜好阅读野史小说的人,应当认同我的话啊!”

乾隆元年春二月闲斋老人序。

15.A(哀伤)

16.B(②讲公输般攻城,墨子防守,排除AC;⑤讲述机关时间很短,排除D)

17.A(错在“人心向背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

18.(1)果真(如果确实)得不到宋国,而且做不道义的事情,为什么还要攻打它呢?

(2)如果木鸾机件、枢纽完全具备,和木车马相同,就一直飞翔不会落下来。

(3)鲁般为他们砍断(木人)一只手,那天吴中就下了大雨。

译文

(一)

过去楚国要攻打宋国,墨子听说以后很哀伤,就从鲁国出发赶路十天十夜,脚上打起一层层的老茧也不肯休息,撕下衣衫布包裹一下又向前赶路,到达楚都郢城,马上拜会楚王,说:“我听说大王您要兴兵攻打宋国,您是估计一定能攻占宋国后才决定攻打的呢?还是要使民众劳苦、损兵折将、蒙受被天下指责为不义的名声、却得不到尺寸之地,仍还进攻的呢?”楚王说:“如果必定占领不了宋国,又要蒙受不义之名声,我为什么还要进攻呢?”墨子说:“我看您大王一定是既得不到宋国又必定是名誉受损的。”楚王又说:“公输现在是天下有名的工匠,由他来制造云梯这种器械来攻宋城,为什么不能取胜?”墨子回答说:“请让公输假设来攻城,我来防守,演习一下。”于是公输般摆开器械来攻城,墨子也摆出守城的阵式和装备,公输般连攻九次城,被墨子打退九次,始终攻不进城内。这样使得楚王只得息兵,停止对宋的进攻。

(二)

儒者的书上称赞鲁般和墨子技艺高超,用木头雕刻成老鹰,飞了三天不会落下来。说他们用木头做成老鹰会飞,是可能的;说它飞了三天不下来,就是夸大。用木头雕刻成老鹰,就因为仅仅像老鹰的样子,怎么能飞上天就不下来了呢、既然会飞翔,怎么能达到三天之久呢?如果真有机关,飞上天就一直翱翔,不会再落下来,那么该说终于能一直翱翔,不该说三天不落下来。像社会上流传的话说:“鲁般技艺高超,丢失了他的母亲。”这是说巧工鲁般为他母亲做木车马、木车夫,机关完全齐备,那上面坐着他母亲,车一跑就不回来了,鲁般终于失去了他母亲。如果木老鹰机关完备,跟木车马一样,那么就会飞上天不下来。实际上,机关只能在很短时间内起作用,不会超过三天,那么木车马一样也该三天内在路上停下来,不会一去不回因此而丢失鲁般的母亲。看来这二件事一定都不符合真实情况。

(三)

鲁般,是肃州敦煌县人,具体的生卒年代不清楚,他的手艺巧夺天工。曾经在武威修造佛寺,制作了木鹰,只要敲击三下(木鹰上面的)木楔子,(木鹰就飞起来了)鲁班就坐上它飞回家。不久之后,他的妻子就怀孕了,(鲁班的)父母就盘问媳妇(是怎么回事),妻子就原原本本的诉说了原因。这之后(有一次)鲁班的父亲乘机拿到了木鹰,敲击了楔子十几下,就坐着木鹰来到了吴国的都城,当地的人以为是妖怪,就(把鲁班的父亲)杀掉了。鲁班又制作了一只木鹰乘坐(飞到了吴国都城),于是才找到父亲的尸体。(他)怨恨吴国人杀了自己的父亲,就在酒泉城南制作了一个木头仙人,(这个仙人)手指着东南方向,(于是)吴国大旱三年。算卦得人说:“(这大旱)是鲁班造成的。”(吴国人)就拿了几千礼物去跟鲁班谢罪,于是鲁班就为他们砍掉了(木仙人)的一只手臂,当天吴国就下起大雨。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a7e55740b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35.html

《2020初三文言文中等篇幅阅读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