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发布时间:2019-01-28 13:54:3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一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这几天,好多人一直在看综合频道《永远在路上》,该剧以纪实的手法,真人访谈和案例分析,深刻剖析了违法犯罪分子内心的独白及犯罪的全过程。

  该剧的主人公都是我们熟悉的身影,还有经常在电视上抛头露面的领导干部。

  而今都身陷囹圄,孤独终老。

  真是机关算尽太聪明,枉费了卿卿性命。

  自古以来,都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我想他们在牢中,如今作何感想了?而我们这些作"壁上观"曾经的同仁是不是要引以为戒了?

  掩卷长思,常常夜不成寐。

  我们党从雪山草地一路走来,何其不易?曾经经历了那么多的枪林弹雨,九死一生而能坚贞不屈,不改初衷,而使江山变色,天下为""而今,为了一己之利,私欲膨胀,最终为人所不齿。

  落得如此之下场。

  时也?命也?非也。

  自始之终,他们都是从一些蝇头小利开始,最后导致私欲膨胀。

  最终划向罪恶的深渊。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我想,当初入党的时候,他们也是有坚强的信念的吧?为什么在灯红酒绿中迷失了自我?在金钱和利益的面前败得体无完肤。

  这就是我们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告诫全党所说的糖衣炮弹。

  是的,毛泽东以他洞察千年的慧眼,早已预见今天可能发生的一切。

  所以,他在解放初挥泪斩马谡,严惩张庆山、刘子善。

  而换来了共和国长达数十年的风清气正。

  想当初,前总理朱镕基曾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反腐败要先打老虎后打狼,对老虎绝不能姑息养奸,准备好一百口棺材,也有我的一口,无非是个同归于尽,却换来国家的长久稳定发展和老百姓对我们事业的信心。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严惩腐败的决心和雷霆行动,换来今天的风清气正,百姓对我们事业的信心。

  法不严则不治,令不行则不严。

  但另一方面,从建国以来,或者说,古往今来,腐败分子为什么络绎不绝,赶不尽,也杀不决呢?当然,这里有人的私欲作祟,更有法制的漏洞。

  我们不但要打击腐败,更要加强法制建设。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进行了一项试验,他把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分别停放在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和相对杂乱的布朗克斯街区。

  对停在布朗克斯街区的那一辆,他摘掉了车牌,并且把顶棚打开,结果不到一天就被人偷走了;而停放在帕罗阿尔托的那一辆,停了一个星期也无人问津。

  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这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车就不见了。

  以这项试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提出了"破窗理论"他们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上的一块玻璃,而这扇窗户又没有被及时修复,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玻璃。

  久而久之,这些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

  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

  十八大提出的建设法制国家,习总书记指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都是要把破碎的窗子及时的修补好。

  我辈更应该敬畏法律,遵守法律。

  才不会像这部片子的反面典型,在铁窗中度过余生。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随着我国法律的完善,法制国家的建设,我相信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视之,戒之。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二腐败,我们忍受不了

  近几日,我们的身边是否出现了一股新的"追剧潮",单位领导和同事茶余饭后谈论的是否也是这部"潮剧",那么究竟是一部什么剧让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如此着迷呢,如果你仔细打探一下,你会发现原来大家最近在""的是中纪委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反腐纪录片《永远在路上》。

  《永远在路上》这部纪录片反映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正风肃纪,锲而不舍纠"四风",赢得党心民心;反腐惩恶,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使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得到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

  专题片既列举了多个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苏荣、白恩培、李春城、吕锡文,蒋洁敏等案件当事人现身说法,进行深刻剖析和忏悔,又针对这些案例进行深入点评和分析,警示教育党员领导干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筑牢理想信念的根基,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坚定对党的信心和信任,为全面从严治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作为一名基层纪检人,我并没有把看这部纪录片当作是一项政治任务去完成,而是和其他党员干部一样满怀期待的用心"追剧",看过后我的心情不能平静,感受只有两个字--震撼。

  当苏荣由一名"地方大员"变成"家庭权钱交易所所长"的时候,他的内心还有一丝为官的初心吗,"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被他变成了"为官一任,祸害一方",江西,一个国家的革命老区,被苏荣因一己之私,一家之私祸害成腐败的灾区;当周本顺住着两层16间的别墅,付给保姆和厨师百万年薪时,他是否想到了当前一批批年轻的大学生和创业者拿着微薄的工资,蜗居在阴暗潮湿的地下室里辛苦打拼,廉洁从政、以上率下,对于这样的省委书记而言,简直就是笑话,这也难怪中央八项规定在河北形同虚设;当张建津用矿泉水瓶装茅台酒开怀畅饮时,他是否想到了还有很多贫困地区群众连一口干净的水都喝不到,规避中央八项规定,暗度陈仓搞吃喝,败坏的是党风,更败坏了党员干部在群众的口碑;当王天普用公款宴请同学,一餐饭就花了4万多元的时候,他是否想到了我们国家还有许多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吃不饱穿不暖,上学还需在悬崖边爬"天梯",这样的大吃大喝吃掉的是国家的根基,喝掉的是百姓对未来的信心。

  也许这些"大老虎"们的腐败我们基层没有确切的感受,但是发生在我们基层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却是让老百姓深恶痛绝。

  君不见我省淮北市烈山村书记刘大伟因"小官巨腐""上榜"纪录片,记者采访当地群众时,群众都说对这个腐败的"小官"恨之入骨,却举报无门,而当刘大伟被抓时,群众欢呼着燃放鞭炮来庆祝,这充分说明老百姓看到了中央"打虎"的决心,更希望地方能够延续中央精神在群众身边"拍蝇"

  腐败,无论是发生在高阶层的领导干部之中,还是基层群众身边,我们都不能容忍,也忍受不了,反腐败工作关系到我们国家的生死存亡,就像纪录片中说的一句话"你不去解决问题,问题最终就会解决你。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之所以进行从严管党治党,坚持抓反腐败工作,对腐败分子零容忍,就是想用中央的决心和行动重拾老百姓对党的事业的信心和支持。

  反腐永远在路上,我相信我们基层纪检人会继续筑牢"反腐败"防线,守住最前沿的"防火墙"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三

  在说我的观后感前,我需要向组织坦言关于观看本片我犯的问题。

  首先,在得到组织下发观看此片并认真写好观后感的通知后,我迟迟未看,以至观后感迟迟未交。

  为了孩子学习家中没有装有线电视和宽带。

  但身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不能在没有认真观看后随意在网上下载一篇范文简单修改糊弄组织,信念让我不能这么做。

  现在正是我年休假期间为家事才休的假今天我找了个有网的地方,从早上800到晚上800,在同看一遍完又反复调看重点部分后,我终于把这个系列片看完了。

  里面的内容结结实实的给我们的全体党员干部敲了一记响钟,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其实作为一名占不到经济在基层生产岗位上的普通党员,我既没有贪腐的可能,也目击不到贪腐的第一现场。

  只能从工作生活体会中逻辑推理一番,再说些自己的感言。

  既然这是写给组织看的,没有外人,我应当直言不讳的向组织坦言。

  如果在思路上有错误,还请组织及时给予矫型。

  毕竟我是基层党员,视角和知识量的限制我没法达到很高的高度,思路非常简单,些许谬误在所难免。

  不过我的心是永远属于党的,也是一心向着组织的。

  第1集《人心向背》中提到19457月民主人士黄炎培访问延安时看到的场景,后又感慨提出的问题将来会怎么样?

  是啊,纵观历史中每朝每代开朝都是励精图治的,寿命长久的朝代中途还会出现中兴励志的好领导,力排众议大力反腐,给国家动手术,以此朝代的寿命得以绵延增长。

  但,没有一朝反复出现中兴之主,也没有哪朝可以将励精图治的志向和反腐持续下去的。

  古语有云一朝天子一朝臣。

  若这些贪官在监狱中看窗外云卷云舒,将来未可知……那又如何?

  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使命也有所不同,所以每届领导人的工作重心也不可能完全一致。

  如何确保反腐进行下去?真理放在任何地方都应该能求证出正确性。

  所以请允许我大胆假设一下,如果将来国家的某一届首席领导出了问题还能查吗?古时有答案,叫法不加于尊。

  不过,世界上现行的任何社会制度都有其自身解决不了的问题,人类还有很长的摸索道路要走。

  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能独创性的开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

  相信我们也一定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去破解亘古难题,实现前无古人的功勋。

  这,我从不质疑。

  第5集《把纪律挺在前面》中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政治学教授,安德鲁·魏德安说的"只要人还有贪欲,而他们又有机会能够让自己更富有……只要人是这样的,腐败就不可能消除。

  "

  我们共产党人不是神,也是凡人,也有七情六欲,人难逃脱的诱惑,我们的党员干部想轻松过关也似乎不可能。

  当我们把一个硕大的金库钥匙交给一个人,且要靠他自己自觉时,后果可想而知。

  第8集《标本兼治》中武钢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邓崎琳的话"当了一把手以后就没有制约了,没人管你了……"

  多么霸气!

  记得过去的电视广告中常出现摔证书的镜头省优、部优、国家免检、信得过企业……

  现在这样的广告都消失了,还敢免检吗?一个个不光彩的事实和刻骨铭心的教训告诉我们"自觉"真靠不住!

  资本家的经典名言当利润大于300时就可以冒着杀头的危险。

  我想追问一句"如果还不杀头呢?"可惜那句话的原著早已不在人间,我不可能从他那里得到答案。

  发改委原副主任刘铁男,肯定不是一个好党员,也绝对不是一个好领导,他算是个好爸爸吗?

  一夜梦中,我梦见一男子带着妻儿一家饿得奄奄一息。

  这时他得知只要他肯贪腐,他一家可以享受很长一段时间的极尽奢华,贵极人臣,子女还可以移民,彻底改变一家命运,只需自己坐牢

  那人开心的去做了,且义无反顾……

  这让我想起我们的交规。

  土豪跟普通百姓车相碰,如果是普通百姓的责任,虽然他拿的是贫民收入依然要负担土豪处罚力度。

  反过来是土豪的责任,虽然他拥有土豪的收入依然享受普通百姓的处罚待遇。

  在这样的处罚方式下土豪跟普通百姓比风险太小,违规的底线就模糊了,我们常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但在交规上让我们看到的刚好相反……

  贪那么多,如果仅仅是抓还不杀,坐的牢房待遇也优于百姓。

  对前赴后继望眼欲穿的后继者来说,这是个好消息,终于腾出了一个好""……

  第1集《人心向背》中采访的原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说的"自己最痛恨贪官,没想到自己成了贪官。

  "表情里看出他似乎觉得不可思议,其实稍微翻阅一下历史书籍,就不难发现自古贪官多如是。

  历史中很多贪官污吏原本都曾书生意气且意气风发。

  胸怀报国的豪情壮志。

  但在官场中摸爬滚打一二十年后,当自己拥有了真正报国能力时早已成了冷于事故,江湖老道,圆滑交际的官油子。

  年轻时的豪情壮志已被自己定性为"幼稚"!

  整剧中反应出的问题党员干部有两个规律,基本是贫寒出身,基本是党务工作者。

  得到权利后奢靡成风,与百姓拉开距离,他们忘记了自己的出身,甚至耻于残留的出身烙印。

  忘记了自己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属下,和入党时的誓词。

  刚成了官就立即跟百姓划清界限。

  这样口是心非的领导对党员干部的后续力量有多大影像不是我能总结出来的,但可以感觉一定会有。

  这不由的让我想到,贪腐到底是个人行为还是集体行为?

  如第4集《利剑出鞘》中所描述的,山西塌方式贪腐现象,一下打出那么多老虎,勾连结党、结党营私。

  不送钱的干部不提拔,也许他在想,你不送钱给我,不给我个小辫子抓我怎么放心用你?既然不愿意跟我上同一条船,我又怎么能带上你呢?当然这只是我假设的心理活动,真实心理动向我无从稽考。

  这些人用利益在中央领导和百姓之间编织了一张盘根错节的网互相留着辫子,大家都很"放心"把中央领导跟百姓隔开,让我们彼此不能直视。

  领导还面临换届,而这层网日积月累,愈发的树大根深且根深蒂固……我们是不是能绕开这张网?

  第3集《踏石留印》里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党建研究专家黄苇町面带笑容说出的一句话"对很多人来说他最怕的是被曝光,我们的很多党员干部还是很要面子的……"笑声在整句话中不绝于耳。

  从做了有损党的行为知耻确实难能可贵,值得欣慰。

  但从另一个方面看似乎又让我们笑不出来。

  好面子正是这些党员干部最终被被腐蚀的弱点。

  他们因为好面子才攀比,因为碍于面子才被关系拉拢,因为绝得面子过不去才身不由己误入歧途。

  如果不好面子,像包拯一样拉下脸来铁面无私,还会背离组织脱离出轨吗?腐蚀我们党员干部的行贿者正是利用了这一人性弱点,才屡试不爽的拖了一批又一批的人下水。

  这正是令这么多党员干部病发的一个主要因素。

  第6集《拍蝇惩贪》中清华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程文浩说道"老百姓关注的更多的是他生活中看到的这些干部的实际行为。

  如果基层腐败不能得到有效遏制的话,实际上动摇了党执政的基础。

  而且会动摇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这种信任……强调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是相当必要的。

  权力太大,过于集中,而他相应的领导责任太小……改变权责不对等,就是既要减少公共权力,压缩规范公共权力,还要明确权力对应的责任,一定要严格追究这个责任,一定要让他付出代价。

  "

  是啊群众们看见的是这些基础领导的行为,他们的一举一动点点滴滴就像一面镜子把党和国家的执政形象折射给百姓。

  问题出现了,他们是哈哈镜呢?

  《拍蝇惩贪》里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又一个蝇级巨贪。

  一个社区的居委会主任就贪12亿,乡党委书记受贿达9000余万,村会计能挪用公款119亿。

  一个副处级水官就靠自己掌握的供水权贪腐成果令人咋舌,光家里搜出现金就达12亿,加之68套房产和37公斤黄金。

  广西北海银海区征地办的一部分工作人员伙同村镇干部、社会人员监守自盗、无中生有骗取国家征地补偿款。

  包括埇桥区小学领导和教体局由一个荒唐的举动开始,又拉出一连串的各级荒唐做法。

  这些基层官员在百姓眼里为我党翻译了一个怎样的执政形象?

  而这些蝇级正是竖在百姓面前的哈哈镜。

  他们勾结上面寻求庇护,欺压下面谋取私利。

  在百姓面前扭曲着国家的执政形象。

  为什么百姓看党和国家非要通过镜子折射?

  我更关心那个"背叛"领导,得罪众多上级,坚持把事情报导出去的记者。

  他会得到打击报复吗?即便不会,在后续继任的领导眼里,这个人还敢用吗?这是个不听指挥的危险分子,当然面子上还是要赞扬的。

  他的前途……毕竟我也爱说不随大流话,我们似乎臭味相投又同命相连。

  更有甚者,宁阳县民政局福利办原主任张士龙,把低保户每月600元儿童福利救助金的活命钱都克扣了。

  受害的小静一家会怎么看我们这个执政党?同情她们母女俩的左邻右舍又如何看国家?

  百姓渴了,中央体恤民情欲倒一杯水,可惜这水要通过中间一层厚厚的吸水海绵,如此上面一杯下面仅两滴。

  上面反复倒水,下面还是解不了渴,下面一直埋怨上面,你说这怪上面吗?记得一则纯净水广告"整整27层过滤……"还有一则卫生巾广告"全面吸收,防侧漏……"为什么非要经过这层海绵?

  截流上面的恩泽,屏蔽下面的声音,这层绝缘层的质量决定着国家和百姓的命运。

  若基层也像国家主席选举一样有任期。

  且群众打分决定是否有权留任。

  淮北烈山煤矿给个别人持续中饱私囊的现象就不会发生。

  权利好用,诱惑巨大,缺乏监督机制,这三剂猛药足以像班车一样准时准点持续接送很多人进牢房。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确实会永远在路上……

  想靠开个会,让这样一些问题党员干部在上升风头正劲时自我检讨自毁长城,你觉得可能性有多大?除了说些敷衍了事的毛病,紧跟着拿绰绰有余的抵消材料敷上?你指望他自己说出自己真实重大问题,自废大好前程?这现实吗?不到走投无路,谁会自杀?还是要外力把他逼到走投无路的。

  我总是认为反腐是消极的,就像灭火是消极的,防火才是可取的。

  能不着火比火烧起来再去灭要好。

  说到"打虎拍蝇",我根本没有打虎的经历,但说到拍蝇我们都颇有经验,你是把苍蝇放进屋里再拍,还是装上纱窗让苍蝇根本进不来?当你频频出手拍蝇时就应该检讨你之前防蝇下的功夫了。

  与其旷日持久反腐,不如用智慧和勇气打造一副无缝的制度天衣,才是令我们百无禁忌的上上策。

  方法是人想出来的,想不出来一定另有原因……

  做好防护营造良好的环境让苍蝇老虎根本进不来,这才是最根本的解决办法。

  如果苍蝇满屋跑,你想一口不被沾那不可能,如果老虎跑了进来,想不受伤也很难

  事实告诉我们只靠党员干部的自身免疫力,这似乎儿戏了点。

  若空气是浑浊的,让人不呼吸去保护自己那是无济于事的。

  无论你用多大的力气将一滴水往西抛出丢进一江东逝之水中,它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往西流的,你埋怨那滴水或是责怪自己不够用力都于事无补……

  有时我甚至在想,是我们害了这些领导干部们。

  把他们当成了不沾烟尘的圣贤。

  当我们把如此大且基本靠自觉的权利交给他们时,组织已经把他们送到了危险的境地。

  若制度漏洞百出,指望自觉,无数残酷的事实告诉我们只能面临失败。

  制度还有漏洞只有两种可能

  1制定制度者没有用心;

  2制定制度者别有用心……

  有些政策出台时感觉就有漏洞,但为什么留着,其间的高深奥义是我这个知识量匮乏的基层党员所不能参悟的。

  其实好官就一种,佞官岂止贪腐?

  皇帝的榜样再好又如何?大清三朝宰相曹振镛。

  知道皇帝喜欢清廉他就把朝服打补丁,结果满朝流行起打补丁装清廉的时尚。

  一个投其所好装清廉,实际工作不作为,巧言符合讨欢心的"巧官"死后还被追封了个"文正"实则把一蹶不振的晚清推上了寿终正寝的路……

  话头接回蝇级巨贪。

  他们的上面要是没有睁只眼闭只眼不作为的巧官,怎么会猖狂至此?

  不作为的行为同样危害党的执政形象。

  实例1

  政府明文规定生活区中、楼栋内、电梯间、这些业主公摊面积内的广告收入归业主。

  可业主不集体出面,这钱就这么一天天赖着,进了物业的腰包。

  物业反复打脸我们的政府,我们出面维护自己的尊严了吗?

  实例2

  基层党组织、党小组是党的最基本单位,他们担负着一个重要职责就是为组织输送新鲜血液,把好关。

  让我们扪心自问一句我们认真完成这个任务了吗?我们真的把党的健康放在心上了吗?更有甚者会不会明明知道是带有病毒的血液还依然把他输送到党的体内了呢?这追责制度如果不建立,如果不够严厉,此处差之毫厘日后失之千里啊……

  党小组会上发展党员,评优创先,会不会出现唯业绩或唯关系问题呢?个别党员不同意影响结果吗?一句话少数服从多数,你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见。

  最终改变不了决定,还得罪发展党员的同事又得罪了领导。

  谁会做这么蠢的事?怪不得当事人,是制度的问题。

  记得某年热议新闻。

  河南某城管支队个别干员久不上班,不参与集体行动。

  后来的热议话题直接是,对领导有意见可以成为不上班的理由吗?舆论几乎一边倒。

  后来再传出。

  城管领导组织集体受贿、分赃,个别人不愿参与,结果被排挤,不安排出勤,评先创优没有份评先创优的标准到底是什么?一句话"少数服从多数,少数意见可以保留嘛。

  "这样服从的意见有多少,这样又保留了多少"少数"意见,我不得而知。

  其实想出一个可以避开这个缺陷的方法,不是难事。

  难得是,想出方法的递不上去,递上去的没想出亦或是没心思想?关键是上下的声音如何直达,而不需要透过那张网,那层海绵,那个绝缘层,那面哈哈镜……

  近期的社会热门话题中很多是被网络曝光得到重视的。

  如果监督部门还没有网络有效,国家又何必花人财物力去组建他们?

  在曝光中"有关部门""临时工"反复出现,却源源不绝,已是公害为何不能根除?当我们发现人手不够时,正说明我们把权利抓得太紧……

  习近平总书记带头兴起的这场反腐斗争,可谓轰轰烈烈震惊世界。

  如此宏大的战争如果只派出将军和高级军官参战就太浪费资源了。

  我们是世界第一大党,我们拥有令人敬畏的8800万党员。

  而这些党员不是摆设,不是组建统一步调唱东方红的合唱团,就像我没有跟着统一步调写这份心得体会。

  我们也不是只会按月缴党费,插不上手帮不上忙的闲人。

  我们是党的执政基础,我们是党在群众中的触须,我们也想为党为国效力。

  我们也许无法目击贪腐第一现场,但佞官形形色色。

  在人人都有摄像头,人人都有录音的当下,只要一个上传的我们可以为党将不作为和胡作非为逼的无以遁形。

  政策出台了不监督执行?我们可以监督反馈。

  敢不遵守公共秩序肆意违规?我们可以监督反馈。

  不光是党员干部中的问题,社会中的一切不轨都将无处藏身。

  整个社会风气都好了,还能有什么问题呢?我们的力量将令罪恶瑟瑟发抖,我们的力量将让世界汗颜。

  把我们这些基础党员都互动起来吧,让我们把党中央沉稳有力的心跳直接传达到百姓那里;把我们都发动起来吧,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a1c9297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df.html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