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复习资料

发布时间:2014-11-15 14:30:4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军事理论

军事:指战争及一切直接有关武装力量建设事项的总称是以准备和实施战争为中心是社会活动。

军事科学:是研究战争的本质和规律,并用于指导战争的准备与实施的科学。

军事科学的研究对象1.武装力量的组织、训练和作战行动 2.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和使用 3.战略战术的研究和应用 4.军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组织建设 5.战争物资的储备和供应 6.国防与军事设施的规划和建造 7.后背力量的动员、组织和建设。

军事科学源于战争,并以战争为研究对象。战争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部落或部落联盟之间的暴力冲突,是人类战争的初始形态。

军事科学体系:《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认为:中国现代军事科学包括军事理论科学和军事技术科学两大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军事理论是先导,对军事技术的发展和运用起着指导作用;军事技术是基础,对军事理论的变革和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性概括。

军事思想的内容

军事思想的内容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军事哲学问题,主要内容有战争观、军事问题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二是军事实践基本指导原则问题,主要内容有战争指导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军队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国防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等。

军事思想特性1、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2、具有强烈的时代性 3、具有明显的继承性 4、具有独特的实践性

军事思想的发展

《军志》和《军政》专门兵书的问世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产生的重要标志

第一部兵书汇编《武经总要》

《孙子》 《吴子》 《司马法》 《六韬》 《尉缭子》《三略》 《李卫公问对》汇编成为《武经七书》

古代军事思想:先秦:体系结构完备性 秦汉:兵、儒学说和平互补 魏晋:文人论兵事

近代军事思想:林则徐、魏源等有识之士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标志着变革传统军事思想的开端(古代军事思想解体,近代开端)

现代军事思想(新中国的军事思想):以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为依据,重点探讨现代化条件下进行人民战争的有关问题,探索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规律。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初步形成(1927.81935.1):1.制定“三大纪律六项注意”( 大纪三律: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个红薯;打土豪要归公 六项注意:上门板;捆铺草; 2.与朱德提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进”的游击战原则 3.成功地解决了中国革命走什么路、如何建军、如何作战等三个根本问题。

科学体系的建立(概念定义完成)(1935.11945.8):毛泽东的军事论著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 《论持久战》 《战争和战略问题》 ,哲学名篇《实践论》《矛盾论》

思想的丰富和发展(1945年后)

战争观的定义:战争观是人民对战争本质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战争:从私有财产和有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斗争形式

战争的性质极其决定因素:1、战争的性质首先取决于战争是政治目的 2、战争的性质还取决于战争的阶级本质 3、战争的性质又取决于战争的历史作用

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和宽带俘虏

三大民主:政治、军事、经济

毛泽东为我军制定三大纪律其根本出发点是为了维护人民利益,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

人民战争:是“被迫阶级和被迫民族为谋求自身的解放。发动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所进行的战争”。

人民战争思想:是毛泽东关于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战争、夺取战争胜利问题的理性认识,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民战争的基本概念:人民战争是“被压迫阶级和被压迫民族为谋求自身的解放,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所进行的战争”。

人民战争的基本属性:正义性和群众性

人为什么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

1、人是武器的支配者,在战争中起主导作用

2、人具有自觉的能动性,在战争中最活跃的力量

3、人心向背在战争中是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积极防御:是以积极的攻势行动,战胜进攻之敌的防御。

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的基本精神:1充分准备,体现了有备无患的思想,是实行积极防御战略的前提;2后发制人,体现了我军的战略性质,是我党一贯坚持的战略指导原则;3攻防结合,体现了战争形式和内容的必然联系,是化劣势为优势、化被动为主动,彻底战胜敌人的有效方法;4持久胜敌,体现了以弱胜强的革命战争客观规律,是弱军战胜强军的必由之路。

 

 

1997423日,江泽民在俄罗斯社马发表演讲时,正式提出了树立“新安全观”的主张。19993月江泽民在日内瓦载军谈判会议上全面系统的阐述了核心为“互信、互利、平等、合作”的新安全观

江泽民“五句话”总要求:“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

三个提供一个发挥:军队要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胡锦涛的四个创新:1、军事管理创新2、军事理论创新3、军事技术创新4、军队组织体制创新

高技术特点1.高智力 2.高投资 3.高竞争 4.高风险 5.高效益 6.高渗透 7.高速度

高技术群特性1.科学前沿性 2.发展动态性 3.作用先导性 4.结构群体性

军事高技术:就是应用于就是领域的高技术。 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对武器装备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那部分高技术的总称

军事高技术的分类:两个层次,即军事基础高技术和军事应用高技术。

宏观分类(同高技术):1.信息技术 2.新材料技术 3.新能源技术 4.生物技术 5.航空航天技术 6.海洋技术

军事高技术的构成(军事高技术争夺的“十大热点”中两个):P142

军用微电子技术:这是军用高技术的核心和基础,对整个军事高技术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其发展速度和规模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军事高技术进步和武器装备水平的重要标志。

军用信息技术:它的核心技术是计算机、通信和控制三大要素,以及信息获取技术,即传感器技术。

现代侦探侦察监视技术的主要种类

无线电侦察技术;照相侦察技术;雷达侦察技术;传感器侦察技术;其他侦察技术

伪装技术定义:伪装是为欺骗或迷惑对方所采取的各种隐真示假措施,是军队战斗保障的一项重要内容。

伪装技术措施:天然伪装技术;迷彩伪装技术;植物伪装技术;人工遮障伪装技术;烟雾伪装技术;假目标伪装技术

精确制导武器:是采用精确制导技术,直接命中概率在50%以上的武器

 

 

 

 

 

四种制导方式的优缺点:

 优点

缺点

自主式制导

隐蔽性好,抗干扰能力

只适合攻击固定目标或运行轨迹已知的目标

寻的制导

导弹自己寻找,跟踪并击毁目标的制导,引导精度不受导弹飞行距离的影响

制导距离较近,容易受到干扰

遥控制导

弹上设备简单,在一定射程范围内可获得较高的制导精度

射程受距离的限制,制导精度随射程的增加而降低

复合制导

可有效发挥各种制导技术的优势提高精度减少误差

结构复杂,弹上设备体积较大器件多而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

 导弹:是依靠自身动力装置推进,有制导系统导引、控制其飞行路线并导向目标的武器

导弹必备要素:作为一枚完整的导弹,必须具备战斗部、动力装置、制导系统和它是一个飞行器这四个要素

电子对抗的内容:电子对抗的内容分为电子进攻和电子防御,通常把削弱、破坏敌方电子设备的使用效能而采取的电子侦察、电子干扰及反辐射摧毁等电子对抗行动称之为电子进攻,而把为避开敌方的电子侦察和干扰而采取的反侦察、反干扰、反摧毁等确保己方有效地使用电磁频谱的行动称之为电子防御。

战略:战略是筹划和指导军事力量建设与运用及军事斗争全局的方略,亦称军事战略。

战略决定因素:战略思想;战略环境;军事力量

战略的构成要素

1.战略目的(目标),它既是制定战略的出发点,也是实施战略的归宿点。

2.战略方针(依据),是指导军事行动的总纲领、总原则,是制定战略计划的基本依据。

3.战略力量(工具),是战略的物质基础和支柱。

4.战略措施(手段),也称战略手段,是为准备和进行战争而实行的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保障

战略的基本特性:全局性、对抗性、谋略性、预见性

 

 战略环境与战略的关系战略环境是独立于战略指导者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战略 则是军事斗争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因此,在战略是制定战略的客观基础。任何战略都是一定战略环境的产物,从来就没有脱离一定的战略环境而凭空产生的战略

1.客观实际与客观指导的关系 2.战略环境是制定战略的先决条件 3.战略对战略环境的能动作用

国际战略格局:是指是国际社会中国际战略力量之间的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全球性、相对稳定的力量对比结构及基本态势。

国际战略格局本质:是一种国际战略力量的对比关系。

国际战略格局的结构类型:1、单极格局2、两极格局3、多极格局4、多元交叉格局

周边安全环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国家周边地区对国家安全产生影响的外部及内部条件的总和。

国家的地缘环境:是指事物所处的地理环境关系态势

构成威胁的两大要素:实力(客观)企图(主观)

我国边界争端:中印边境争端。中印边界全长约2000公里,争议面积共达12.5万平方公里。

威胁分析的目的:在于认清国家所处的安全环境,针对性的加强国防建设。

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

⒈战场空间透明化 ⒉作战行动实时化 ⒊打击目标精确化 ⒋力量运用高效化

⒌作战手段智能化 ⒍制胜机理发生变革 ⒎网络战将成为战略级战争样式

⒏战争思维发生嬗变

国防:“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的目的:主要是捍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国防的对象:一是“侵略”,二是“武装颠覆”

我国武装力量建设与发展的指导原则1-质量建军 2科技强军 3勤俭建军 4依法治军 5深化改革 6科学决策

国防动员:是国家或政治集团为应对战争或其他军事威胁,采取非常措施将社会诸领域全部或部分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使国防潜力转化为国防实力而进行的准备、实施及其他相关活动。

发布国防动员的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发总动员令: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国家主席)

国防动员的原则:服从大局、长期准备 全面规划、统筹兼顾 军民结合、平战结合 严密组织、快速高效 因敌因势、协调灵活

国防立法的原则:1以宪法为依据的原则 2维护国防利益的原则 3国防法律从严的原则 4 民主的原则 5协调统一的原则

简答题

一、战争与政治的关系

首先,战争从属于政治,并为政治服务,当使用经济的,外交的手段达不到政治目的时就采用了战争的方针,去扫除政治道路上的障碍,于是和平转化为战争

其次,战争又不一般等于政治,战争与政治的区别在于战争又自己的一套特殊的组织,特殊的过程

最后,当经过战争达到了政治上的目的之后,战争便告结束,战争又转化为和平。战争与政治的关系集中体现在毛泽东的经典性结论“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

二、实行人民战争的主要原则与方法P80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战争的统一领导

(二)充分动员、组织和武装广大人民群众

(三)发挥人民军队骨干力量的作用

(四)实行“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和“三结合一配合”的组织斗争形式

(五)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

(六)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三、国防动员的基本原则P379

国防动员的原则是组织动员准备、实施战时动员准备的基本原则,也是国防动员一般规律和要求的反映。对于规范和指导国防动员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国防动员法》的规定,中国的国防动员坚持统一领导、全民参与、长期准备、重点建设、统筹兼顾、有序高效的原则。

四、毛泽东人民军队建军原则P67

(一)确立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毛泽东指出:“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容许枪指挥党。”这是处理无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军队之间的根本原则

1、党的绝对领导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保证。(只有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用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和无产阶级思想教育广大官兵,按照无产阶级思想面貌建设军队,才能把这支以农民军队为主要成分的队伍,建设成无产阶级的新型人民军队。)

2、党的领导是通过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实现的

(二)建立强有力的革命政治工作。人民军队的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在军队中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是新型人民军队的一个及其显著的特点。

1、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 2、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官兵一致原则,军民一致原则,瓦解敌军和款待俘虏原则

(三)实行三大民主,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人民军队必须建立民主制度和严格的纪律规章,就不能保证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落实三大任务。

1、实行政治、军事、经济三大民主。2、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五、高技术对未来战争的影响P145(论述题或简答题)

(一)对武器装备的影响(1)提高了武器的杀伤效能 2)提高了武器系统的综合作战能力和自动化水平 3)提高了武器装备的生存能力 4)提高了武器装备的全天时、全天侯的作战能力 5)提高了武器装备的可靠性和可维修性 6)促使新型武器系统的诞生

(二)对军队组织体制的影响 1)军队构成技术密集化 2)部队编组一体多能化 3)指挥体制扁平网络化

(三)对作战理论的影响 1)改变了空间观,(2)改变了集中观 3)改变了对时空观的传统认识

(四)对作战方式的影响 1)以夺取整个作战空间主动权为先导。(2)以实施战区纵深打击为基本样式,(3)以非接触远程打击为主要战法。(4)以小型多维联合作战为主要方法。(5)以信息控制、隐形打击和软件打击为重要手段

 

六、军事思想的发展基本规律P29

(一)军事思想的发展以新的生产力和新的社会关系为前提。(二)军事思想的来源与发展依赖于军事实践,特别是战争实践。(三)军事思想在激烈尖锐的相互对抗竞争中发展。(四)军事思想在继承和借鉴优秀成果中发展。(五)军事思想在与哲学思想的相互促进中发展。

 

七、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性质及其任务P357

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的人民军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是主要成分,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主要任务是:巩固国家,抵抗侵略,保卫国家,保卫人民的和平活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

 

八、国际战略格局的基本特征P260

(一)国际战略格局总是同一定的历史阶段相联系,与时代发展密切相关。

(二)国际战略格局总是同世界经济格局相适应,并以经济格局为基础。

(三)国际战略格局总是同一定形式的国际秩序相互关联、相互作用

(四)国际战略格局的不同层次之间总是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影响

 

 

 

 

 

 九、南海问题(论述题)

1.为什么争夺

(联合国海洋公约:一个天然海岛所含的1550平方公里领海、43万平方公里经济专属区

2.南海对我国的战略意义

①能源。西南中沙群岛海域的海底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巨大。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②战略通道

南海是联系中国与世界各地非常重要的海上通道,同时也是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海上走廊。关系到海上的运输通道安全。

③军事战略

南沙是我国南部安全的重要屏障,有效地控制南沙及其相关海域,能使我军防御纵深增大上千千米。若失去:缩短战略纵深;给国防造成极大压力;国际社会会普遍认为中国无能;给其他分裂分子可乘之机,对中国安全起重要影响(更加大胆从事分裂活动)

3.采取什么措施维护南海权益

1)政府军队:①军事上发展军事力量,尤其是海军;②军队做好收复南沙群岛的准备和加强此地军事力量存在。

2)民间和民事管控上:①鼓励民间组织加强对南沙群岛的综合全面开发,尤其是油气、天然气;②政府同意海上渔支力量,巡逻宣示主权;③加强对南海岛屿的利用。

4.开放西沙旅游的意义

①提升公民对海洋国土的主权认识

②可作为未来实现对我国海洋国土科学管理的实验

③有利于我国主权的维护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9d34b007e21af45b307a8f8.html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