亘古不变的情感 大体相似的写法

发布时间:2018-10-27 04:26:2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亘古不变的情感 大体相似的写法
作者:冯尚财
来源:《黑龙江教育·中学》2017年第05

        高中语文教材(人教新课标版)所选的中外诗词、散文及现代文,虽然时代和文体相差很大,但是有很多意象、意境、写法和所要达到的目的、表达的情感有相同或相近处,如果联系课外的文章,那就多得不计其数。究其原因,大概是人类的一些普遍情感是亘古不变的,人们所见又能引发情感共鸣的一些事物也大多相同,而一些经典的写法也一代代互相模仿,相传不断,所以有了共同特点。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它们的相同、相似处进行类比教学,使学生能由点到面地读进去,走出来,从而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分析下来,大概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情感相通。人世几回伤亡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杜甫《阁夜》),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陆游《卜算子·咏梅》),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虽然言词不同,但是表达的时光流转、物是人非、吊古伤今的沧桑之情是一样的。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屈原《国殇》)”“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苏轼《前赤壁赋》)两首诗诞生的时间相差千年,但是所用的意象、创设的意境和所要表达的情感、衬托的写作手法也几乎是完全一样的:都是突出敌人甚多,装备精良,气势逼人。两位诗人都达到了自己描写的目的,我们不得不说,苏轼是学习和发扬了屈原的写法。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可以和王安石《明妃曲》作比较,两首诗表达了作者不同的观点与看法,但诗中所流露出的那种叹惋之情和一切已经无法挽回的感慨是一样的。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杜甫《阁夜》),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苏轼《前赤壁赋》),这种感叹宇宙万物的永恒伟大而哀鸣人生的短暂与渺小可谓是人类亘古不变的咏叹调。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9c9c23c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56.html

《亘古不变的情感 大体相似的写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