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发布时间:2018-11-13 20:52:3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

与古代的埃及、印度和中国文明相比,古希腊文明产生的地理环境有什么不同?这种环境造成了什么结果?

古希腊文明产生的地理环境与埃及、印度和中国背靠大陆,腹地开阔,依托平原大河的形势具有极为显著的不同。希腊全境满是千形万态的海湾。这地方普遍的特质便是划分为许多小的区域,同时各区域间的平原,小小的山谷和河流;这里并没有大江巨川,没有开阔的平原流域;这里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

地理环境的复杂使他们的生活方式具有多样性。近海地区的居民,主要依靠捕鱼、制盐和经商谋生。山地的居民,主要从事游牧业。只有占据了那些谷地平原的居民,才能从事农业。这种多样化的适应方式和狭小的地理空间,从远古起,就使希腊人的商业航海贸易发达起来。这种地理环境,又不利于中央集权的专制政治的出现。如果说在大平原地区,极易通过军事征服实现统一,建立一个专制主义的大帝国,如古代埃及、中国,以及印度,从而将每一个人都纳入某种高度集中统一的政治体制之下,那么希腊这种被高山海洋分割成小块的山地半岛,就不便于做到这一点。这就是造成希腊城邦文明的地理根源。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

商鞅变法

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

对秦的影响主要是积极的: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秦国,农业是经济基础,保证了封建国家的财源和兵员,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为秦国的统一准备了物质条件,这一政策对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封建制度的巩固曾起过积极的作用。

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是消极的:历代统治者在商品经济逐渐发展的时候,仍然推行此政

策,抑制了商品经济和工商业的发展,阻碍了明朝中期后的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进而造成中国近代落后,.同时,重农抑商政策,往往限制了社会经济的平衡发展,导致经济结构过分单一。历史上往往因为政策上的原因、认识上的偏差,造成一定消极影响。如为扩大耕地面积,人为地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导致了环境的恶化。

启示:商品经济、农业经济都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忽视任何一方;品经济

的发展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不应该认为地禁锢他的发展;当今世界经济的多极化发展,商品经济前途广阔,随着现代化步伐加快,他将居于主导地位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

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点

相同点是①直接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②变法都得到了当时最高统治者的支持;③变法内容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④变法者个人的改革的意志坚定,失败后两人的命运基本相同;⑤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出了调整。

不同点有①背景不同:商鞅变法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大变革时期;王安石变法则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②根本目的不同,商鞅变法要从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王安石变法则是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部分调整生产关系。③性质不同:商鞅变法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王安石变法则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④结局不同:商鞅变法是一场成功的改革;王安石变法则失败了。

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

为什么西欧早期的反封建斗争采取了宗教“异端”的形式?

1)是由天主教大一统的神权统治格局决定的。在当时,天主教神权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也是支配着各国封建政治的重要权力,还是垄断了整个思想文化与教育的意识形态。人们思想和行动都受到天主教会的严格控制,新兴资产阶级还找不到更为先进的思想武器来批判封建主义同时,为了将具有浓厚宗教信仰的民众发动起来,也需要为这一斗争披上神圣的宗教外衣。

2)当时欧洲资本主义还不很发达,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他们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在反封建斗争中,他们不得不借用宗教的力量,无力通过大规模的革命手段实现自己的愿望

3)是由新教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加尔文教否定罗马教皇的权威,主张建立民主的教会,这些思想和资产阶级早期的反封建思想相吻合,因而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比较加尔文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张的异同

相同:都坚持《圣经》绝对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不同之处是:

1)路德的神学关怀中人是出发点和目的,而加尔文的神学思想上帝是一切的出发点和目的

2)路德宣称教徒“因信称义”,十分强调在精神领域里个人信仰在获救中的决定性作用,而加尔文也宣称 “先定说”,认为上帝预先的拣选才真正是决定一切的基础。

3)路德使人的精神被赋予了神圣性。加尔文则使得现实的经济活动也获得了神圣性

4)加尔文的主张更为激进,其更激进之处表现在建立民主教会和严厉排斥异己,以及主张国家的民主化与共和化上。加尔文的主张更适应了资产阶级激进派的要求,影响到欧洲的大部分地区,特别对法国和英国的历史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加尔文宗教改革

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区别

相同点

1)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相同,都是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历史年代;

2)它们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并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

3)两者都向古代寻求和吸取养料,人文主义者借助的是古典文化,马丁·路德从《罗马书》中采用因信称义信条并将之引申为唯信称义

4)两个运动在与统治者的关系上也是相似的,人文主义者需要教皇、国王、贵族和富商的庇护;宗教改革与统治者关系更是紧密,马丁·路德就是得到萨克森选侯的保护,英国的宗教改革更是在亨利八世的领导下展开的。

以上这些相同点说明两者之间存在顺向关系,它们在同一时代的社会矛盾推动下,互为条件、互相影响地发展起来

不同点

1)在人的问题上,前者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而后者却强调神的伟大、人的渺小,一切以神为中心;

2)在信仰与宗教宽容的问题上文艺复兴是一个信仰与思想自由的运动,一开始就容忍了异教文化,而宗教改革不是一个为了自由的运动,各种形式的新教派,几乎都以另一个权威来取代教皇的权威

3)从核心内容上看: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宣扬资产阶级人文主义世界观,肯定人性,反对神权,以把人从神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为最终目的;宗教改革中,马丁·路德和加尔文主张“信仰得救”和简化宗教仪式,建立适应时代要求的新教,但最终还承认神的存在。

4)从形式上看:文艺复兴是在“复兴”古典文化的形式下,宣扬资产阶级世界观;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是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的一场反封建的社会运动。

5)从实质和影响看: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革命,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不仅是思想领域内的反封建斗争,更是在宗教外衣下的新兴资产阶级反对以罗马天主教会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运动,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开辟了道路。

第六单元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与洋务运动比较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近代化

它在经济领域的变化叫工业化、全球化,其社会结构的变化是城市化、都市化,政治结构的变化是民主化、法制化,思想观念的变化是理性化、科学化

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之异同

1)不同点:A背景不同:俄国:a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工业在俄国缓慢发展,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厂开始代替手工工场,而农奴制已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严重障碍。b农奴处境日益恶化,农民运动波澜壮阔地发展起来。贵族地主统治岌岌可危,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决定废除农奴制。日本:a19世纪中期的日本,仍然是一个闭关自守、封建落后的国家,实际权力掌握在世袭的将军手里,天皇只是傀儡。农民生活悲惨,反抗斗争此起彼伏。b资本主义已有一定的发展,西南部大名和商人不满幕府统治,要求改变现状。武士的生活状况恶化,已由封建社会的支柱变为反幕府的力量。c民族危机严重,遭到美、英、法、俄等国侵略,激起了各阶层人民的愤怒。内外因的结合促进了幕府危机的总爆发,1868年幕府统治被推翻,明治政府进行了改革。B目的不同:俄国农奴制改革是由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为防止人民革命运动,维护自己的统治,迫不得已而进行改革。而日本明治维新则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摆脱外来的压迫而进行改革。

2)相同点:A时代相同:都发生在19世纪中期的自由资本主义阶段。B性质相同: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C结果相同: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改革都不彻底,两国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势力。

民粹派及民粹派运动

民粹派一词是指从19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的平民知识分子,得名于他们70年代中期到民间去,把这些到农民中去的知识分子称做民粹派。

民粹派的目标是追求社会正义与社会平等,他们相信社会主义能体现这种正义与平等,故他们的最终目标是在俄国建立社会主义;民粹派的所作所为都以人民,尤其以农民的利益为出发点;所以,代表着民粹派的民粹主义的理论核心实际上就是“农民社会主义”。具体来说,民粹派认为:资本主义在俄国是一种罪恶和社会倒退;相信俄国社会发展的独特性,俄国可以绕过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农村公社是俄国社会主义的基础,农民是实现俄国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知识分子是一种主导力量,能够领导俄国走向社会主义。

民粹派运动是指自赫尔岑和车尔尼雪夫斯基为民粹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以后,到19世纪6070年代民粹主义思潮便逐渐形成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民粹派运动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119世纪6070年代的革命民粹派时期,代表人主要有拉甫罗夫、巴枯宁和特卡乔夫。这时期的活动主要有:民粹主义小组成立、大规模到民间去和恐怖主义活动。(219世纪8090年代的自由民粹派时期,代表人主要是米海依洛夫斯基等。(320世纪初的社会党时期,领导人主要有切尔诺夫等。民粹派运动是体现自恰达耶夫以来俄国东西方道路之争最激烈的社会运动,同时它也是俄国的社会主义的实际开端,因而在19世纪俄国社会思想史和解放运动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9世纪下半期俄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受到民粹派运动的影响。

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1889年日本宪法

1.制定背景

在发展经济方面采取的是向大资产阶级和大地主倾斜的政策,不仅引起农民的不满,也同样引起了中小资产阶级同样的不满, 19世纪80年代日本国内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社会动荡。不仅很多地方农民发动暴动,中小资产阶级和中小地主掀起的“自由民权运动”影响深远、遍及全国。

为了缓和矛盾,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制订宪法。

2.宪法的主要内容

明治宪法规定,天皇作为国家元首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他享有广泛的统治权。国家的主权不在人民手中,而是掌握在天皇手里。天皇拥有绝对的权力

日本国会称为“帝国议会”,规定由贵族院和众议院组成。贵族院由皇族、华族和天皇任命的“敕选议员”组成,它实际上是大官僚、大财阀和大军阀等特权阶层的代表机关;众议院由选举产生,按照选举法,只有直接缴纳一定国税的人年满25岁的男子才有选举权,30岁以上的男子才有被选举权。日本的议会没有独立的立法权,议会的立法必须经天皇批准方能生效,

宪法规定设立内阁和枢密院。由国务大臣组成的内阁对天皇负责,对议会只负有“道德上”的责任。枢密院,它由天皇敕选的“元老”“重臣”组成,独立于议会和内阁之外,在政治上居于特殊重要的地位,实际上是最高决策机关。

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的比较

相同之处:(1)都是在西方列强入侵、殖民地的危险加剧,国内阶级矛盾尖锐的背景下,为摆脱困境而实施的变革。(2)都是在封建社会的基础上,接受了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在短时期内移植西方的大机器工业,从办军事工业入手,逐渐扩展到民用工业。

不同之处:(1)虽然洋务运动以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为主要内容,但就其倡导者来说,是在列强大炮的轰击下,不得已而为之,在他们的思想深处仍具有强烈的排外性,曾国藩、左宗棠和李鸿章等人虽有抵御外侮的要求,但却没有林则徐、魏源那样的反侵略决心。在办洋务的过程中,仍寄希望于列强,在实践中必然执行一条对外妥协之道。日本明治维新的目的是摧毁幕府为代表的封建势力,使日本摆脱政治经济各方面的危机,走资本主义道路。在东洋道德、西洋艺术思想的指导下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2)洋务运动走的是一条与封建势力、外国资本相勾结的改良之路,必然失败。而明治维新所推行的政策如奉还版籍废藩置县地税改革等较彻底地打击了封建保守势力,逐步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中国戊戌变法失败原因比较简表

1.有人认为:以往对孝文帝改革的描述和评价有不妥之处,孝文帝的汉化不值得肯定,抛弃了他们民族原来的特长,他的文化路线是一条加速北魏国家和拓跋民族衰亡的路线。试评述这种史学观点。

[参考答案]:这种观点是根本错误的。

评价孝文帝改革应以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促进历史前进,是否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为标准,而不能某一少数民族的衰亡论道。

基于这样的认识,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加强了北方民族大融合,拓跋族汇进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整体中,这是历史的进步。因此,孝文帝改革应该充分肯定,孝文帝也因此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

总结升华:关于古代改革的几个基本认识:

1A、对改革和变法的评价应坚持的标准:社会发展的标准;历史的标准;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思想;重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的关系;改革成败应视改革的积极作用是否得以维护;

B、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辨证关系分析和理解古代改革变法的原因、内容及影响;

C、定义及内涵:改革是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做局部或根本性调整、变动,是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

2、分析每一具体改革或变法的原因:宏观上从当时的历史阶段特征,微观上从该政权的特征属性及改革者的个人才能。

3、分析改革的影响:从时间上近看对当时政治、经济的影响,远看对后世的影响;从地域近看对本国、本地区的影响,远看对周边地区乃至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太和九年(485年),孝文帝采纳赵郡汉族大族李世安的建议,颁布均田令。……丁男(15岁以上的男子)受露田40亩,妇女20亩;丁男受麻田20亩,不宜种桑的地方,丁男受麻田10亩,妇女5亩。奴婢与平民一样受露田和桑田,数量相同。耕牛每头受露田30亩,限4牛。所受露田,(注:露田基本上是无主荒地,需休耕轮作)凡两年轮作一次的加一倍,三年轮作一次的加两倍。……受田者年满70岁或死亡之后,其所受露田交还国家,并且不准买卖。桑田则不在还受之限,可以世代相传,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买卖。 ------摘自詹子庆《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太和)九年,(北魏孝文帝)下诏均给天下民田:……奴婢、牛随有无以还受(露田)。……诸土广民稀之处,随力所及,官借民种莳,诸地狭之处,……乐迁者听逐空荒,不限异州俘郡,唯不听避劳就逸。其地足之处,不得无故而移。……诸宰民之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更代(离职)相付。卖者坐(处罚)如律。 ------摘自《魏书食货志》

回答:(1)把北魏的均田令中鼓励农耕的措施概括提炼,逐条列出。(不得摘抄原句)

2)分析说明北魏均田令中奴婢、耕牛受田与鲜卑贵族封建化的关系。

3)指出北魏均田制对豪强地主兼并土地能否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并说明立论的依据。

4)分析北魏均田制的实质和影响

.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 (太和)十有八年……十二月……革衣服之制。十有九年……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九月庚午,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十有二月……甲子,引见群臣于光极堂,班赐冠服(即按官位高低不同赐给汉宫服装)——引自《魏书·高帝纪下》
材料二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自代(: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引自《资治通鉴》
请回答:
(1)据以上材料,概括孝文帝促使鲜卑"汉化"的主要措施。

2)分析孝文帝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以供耕作……于是海内安之。——《魏书食货志》

材料二 高祖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名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 ——《魏书李冲传》

材料三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拔。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娃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怎样的改革措施?其实行的前提是什么?有何积极作用?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高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他采取了什么策略?反映了怎样的实质问题?严格地说,迁都洛阳非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但我们一般视其为改革的重要组成部

分。这是为什么?

3)材料三中诏令提出了什么改革?从材料中找出这一改革的论据是什么?意图何在?

【答案】

1)有劳动能力的男女均受田;农民、奴婢、官吏均受田;耕牛受田;因轮耕而加倍受田;在地广人稀的地方可随力垦荒;鼓励地少人多之处的农民迁移垦荒。

2)鲜卑贵族拥有较多奴婢和耕牛,可以通过均田令中奴婢、耕牛受田的规定获得大量露田的使用权、桑田(麻田)的所有权,进而转化为封建地主,加速封建化进程。

3)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无地少地的农民可按劳动力的多少得到土地,北魏政权以法律形式确认受田者对土地享有使用权和占有权。

4)北魏均田制是在不触动地主阶级土地占有的前提下,政府把无主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要交纳赋税和服徭役。其实质是维护封建统治。保证了北魏政府的财政收入;使黄河流域农业生产得到恢复与发展;促使北方少数民族逐渐定居农耕;对后世的土地制度有较大影响。

迁都洛阳,改姓氏,用汉姓;禁胡服,穿汉服;说汉话。消除鲜卑族和汉族的隔阂。

推行的均田制。国家掌握大量可供支配的无主荒地。有利于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主观动机是想缓和民族矛盾,巩固统治。但在客观上对当时经济发展、推动各民族的融合作出了贡献。

孝文帝迁都洛阳。目的是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以南征为借口,反映了改革面临很大的的阻力。因为此举保证了孝文帝改革的深入,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

实行汉制,采用汉姓。鲜卑族是黄帝的后代。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巩固北魏的统治。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巡礼者不足多。 ---------商鞅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请回答:

1  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据材料一、二说明变法法令推行的原因是什么?(2分)

2  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逐条列出,不得摘抄原文)(4)

3)材料二、三的作者对商鞅变法各持什么态度?材料二中的“务本”、“王制遂灭”各指什么?(4分)

2、(15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则待遇有所不同。……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一切公职人员,决定宣战等一切国家大事。

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对携眷移民给予公民权;……鼓励橄榄油出口。

材料二 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的大小授予官爵。

……全国划为41县,县级官吏通由国君任免,领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免调职。

……凡从事“本业”者……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业”者……入官府为奴。

材料三 梭伦:我手持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我制定法律。

材料四 王安石:自古驱民在诚信,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君能令政必行。

回答:(1)据材料一、二概括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共同涉及了哪些方面的问题?(3分)

2)从背景、中心目标方面分析两次改革的不同。(6分)

3)结合材料三、四,概括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各有何特征。(4分)

4)说说两次改革对本国政治体制的形成各有何影响?(2分)

3、阅读下列材料(11分)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

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材料二 观察下列商鞅变法时期的三幅图:

材料三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

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请回答: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诸子百家中哪一派别的思想。(2分)

⑵从材料二图一和图二中的牛耕图中你能吸取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2分)

⑶据材料二图二中的牛耕图,史学家一般认为这是农民在私田上进行耕作,你认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3分)

引用材料三中的一句话,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2分)

⑸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试述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2分)

1答案:(1)法家 秦孝公的支持(2分) 2A、废井田,开阡陌 B、奖励耕战,重农抑商(4分)(3)材料二持否定态度,材料三持肯定态度 “务本”指重视农业生产 “王制遂灭”指奴隶制度被废除(4分)

2.1)等级的划分;官吏的任免;对工商业的态度等。(3分)

2)背景:梭伦改革:平民与贵族矛盾激化;商鞅变法:分封制、井田制瓦解,列国崛起称雄。中心目标:梭伦改革:缓和阶级矛盾,振兴城邦;商鞅变法:富国强兵,统一天下。(6分)

3)梭伦:折中、公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分)商鞅:讲求诚信,取信于民,令政必行,雷厉风行。(2分)

4)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社会基础。(1分)商鞅变法有利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分)

3.答案:⑴变法的理论基础是法家思想。(2分)

⑵说明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出现并逐步推广,说明了当时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2分)

⑶正确。因为当时通过商鞅“为井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了井田制度,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或由于当时生产力的提高,在井田以外的私田越来越多。)(3分)

⑷倾邻国而雄诸侯。(2分)

⑸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推动了秦国的社会进步,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致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2分)

王安石改革(1069年,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1、背景:①北宋中期,严重的社会危机,各种矛盾十分尖锐;②冗官、冗兵、冗费问题严重,形成积贫积弱的局面;③庆历新政,昙花一现,社会矛盾更加尖锐;④王安石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和“三不足”的大无畏精神。

2、目的:1)直接目的:为了富国强兵,改变积贫积弱局面。( 2)根本目的:为了挽救北宋的统治危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3、主要内容:①富国之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青苗法;免(募)役法;市易法;均输法;②强兵之法:保甲法;设军监器;保马法;将兵法;③取士之法:改革科举制;整顿太学;惟才是用。

4、性质: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地主阶级针对危机而进行的富国强兵的改革运动。)

5、评价:①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加强了国家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②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6、失败的原因:①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阻挠和破坏。②在变法过程中,由于用人不当,出现了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③宋神宗动摇,失去最高统治者的支持。④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⑤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废除了新法。

7、经验教训:改革是艰辛的,必然充满阻力,所以改革者必须有坚定的信念,改革中注意合理用人。

8、王安石的理财措施针对的社会问题

①青苗法针对大地主和高利贷高息盘剥百姓的社会现象。②农田水利法针对战乱土地荒芜、水利失修的社会问题。③免役法针对官僚地主享有免徭役特权的社会现象。 ④市易法和均输法针对大商人垄断市场的社会现象。⑤方田均税法针对官僚和地主隐瞒土地、逃避赋税的社会问题。

9、认识

王安 石变法关于科举的措施中值得肯定之处。

1)考试内容:①废除华而不实的诗赋辞章取士,而考查考生是否理解经义。②联系实际:参加经义策论考试,以考核士子对天下大事的分析处理能力。

2)遵循原则:择优录取。

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点
相同点是直接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变法都得到了当时最高统治者的支持;变法内容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变法者个人的改革的意志坚定,失败后两人的命运基本相同;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出了调整。
不同点有背景不同:商鞅变法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大变革时期;王安石变法则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根本目的不同,商鞅变法要从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王安石变法则是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部分调整生产关系。性质不同:商鞅变法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王安石变法则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结局不同:商鞅变法是一场成功的改革;王安石变法则失败了

商鞅变法的内容:

1、第一次变法:公元前356年,商鞅进行第一次变法,内容包括:(一)颁发法律,制定连坐法,轻罪用重刑;(二)奖励军功,禁止私斗,颁布按军功赏赐的二十等爵制度;(三)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特别奖励垦荒;(四)焚烧儒家经典,禁止游宦之民。

2、第二次变法:公元前350年,商鞅又进行第二次变法,进一步从经济和政治上进行改革,内容包括:(一)废除贵族的井田制,开阡陌封疆,(二)普遍推行县制,设置县一级官僚机构;(三)迁都咸阳,修建宫殿;(四)统一度量衡制,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五)开始按户按人口徵收军赋;(六)革除残留的戎狄风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两次变法,使得秦国大治。

商鞅变法的意义

1)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商鞅变法是较为彻底的改革运动。通过改革,秦国废除了旧制度,创立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改革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壮大了国力,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乃至中国历史都起了重要作用。

2)经济上:改变旧有的生产关系,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3)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使封建国家机器的只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

4)军事上:奖励军功,达到了强兵的目的,极大的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为秦下一步的战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1、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

1)、 历史条件

A.民族大融合趋势的出现:北魏统一北方,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加速发展,西晋与十六国时期那样剧烈的民族矛盾已渐渐随着民族融合而消除(北方民族学会农耕,走向农业定居生活,出现封建化趋势;汉人学习少数民族的畜牧业经验,丰富了生产知识;在共同反对各族统治者的压迫中密切了联系。

B.北魏内部的问题——阶级和民族矛盾的加深 北魏强大与统一北方是孝文帝改革的基础。

北魏政权面临的问题。如吏治败坏,赋税混乱,政府财政困难,北方草原的柔然对北魏的威胁很大,鲜卑贵族中保守势力还很强,皇权与旧贵族的矛盾加剧。这些都表明,北魏仍用原有办法很难再统治下去了,必须实施改革;

C.北方长期以来兵革不息,土地大量抛荒,这使均田制的推行既有必要又具可能;鲜卑族原是游牧民族,文化较低,社会发展落后,进入文明程度较高的中原地区以后,他们接受先进文化也是历史的必然。随着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与原有的落后国家制度产生矛盾。于是,在一些有为、有志的统治者中产生了进行政治和社会改革的要求。

2)、目的:面对民族融合的大趋势,为加强对各族的统治,接受汉族地主的建议进行汉化改革。

3)、性质:把奴隶制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变革为封建制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2、如何评价北魏孝文帝

北魏孝文帝看清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冲破保守势力、习惯势力的阻挠,放弃本民族的旧俗,接受先进文化,大力推行改革,他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者。

认识:(这是规律性的认识需要同学们会应用)

1)、先进必然战胜落后;(2)、民族融合与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

3)、改革必须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顺应民意;

4)、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具有曲折性。

3.关于民族融合的基本理论

民族融合是指不同民族之间在民族迁徙、杂居相处、长期交往、矛盾斗争的过程中,不同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渗透,是民族之间的自然融合,它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民族融合既包括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又有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对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都有重要的作用。由于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族的经济文化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少数民族,因此历次民族融合均以汉族为核心发生。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从文化风俗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从整体社会发展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

4 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特点

第一,中国古代的民族融合是一个“汉化”或封建化的过程。从本质上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体现了生产关系必需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社会发展规律。

随着少数民族接受汉族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必然随之调整;随着整个经济基础变化,上层建筑(包括制度、思想观念和某些生活习俗)必然随之改变,北魏孝文帝改革就是一个典型事例。落后民族在征服先进民族后被先进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政治制度、文化知识所同化。(马克思的观点)

第二,民族大融合促进国家统一,国家大统一又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因此,民族大融合是中

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

第三,中华民族以儒家大一统思想作为民族的精神支柱。

5 出现民族大融合的原因

①政治因素:国家分裂或战乱,民族迁徙、杂居加强了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如西晋时,北方五族为躲避战乱大规模内迁。

②阶级因素:统治者对各族人民残酷的剥削压迫或歧视,引起各族人民反抗,如西晋和前秦的民族压迫。在反抗统治者的斗争中各族人民加强了联系,促进了融合。

③经济因素:北方游牧民族进入中原或汉族拓展边疆,加强了民族的交流,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由游牧生活转向农业生活,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也促进了民族融合。

④统治者政策因素:诸葛亮开明的民族政策、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政策。

6、我国古代 民族融合的形式(途径):

第一,民族迁徒、杂居相处和相互通婚。魏晋以来,一些少数民族大批内迁,他们和北方汉族人民杂居相处;秦朝时内地人民迁徒到河套;中原人民迁徒到珠江流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民南迁江南地区等等。

第二,联合斗争。说到底是阶级斗争,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共同反对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使民族联系更加密切。

第三,友好交往。特别是在我国古代的大统一的局面下,在和平的环境中友好相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融合加速。

第四,中央政权的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唐代的民族政策,魏孝文帝的改革,大大加速了民族融合。

第五,“和亲”、“册封”促进民族融合。641年,唐太宗派人护送文成公主人吐蕃同松赞干布结婚。唐中宗又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从此唐朝和吐蕃“和同为一家”。回纥的首领骨力裴罗接受唐朝“怀仁可汗”封号。713年,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唐玄宗封皮罗阁为云南王。

第六,兼并战争,促进民族融合。春秋时在诸侯争霸过程中,大国兼并小国,诸侯国逐渐减少,华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

7 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意义

①开发了边疆地区,拓展了疆域。

②促进了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传播了汉族先进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③创造和丰富了民族文化。

④促进中华民族总体发展,加强了民族的认同感,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

认识:中国历史上凡是入主中原建立政权的少数民族,无论是鲜卑、女真、蒙古,无论统治初期农牧文化冲突何等激烈,他们最终都必然采取汉化的政策,这是一个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由于历史、自然条件和环境的原因,汉族在经济文化发展与人口的数量上都处于领先地位或主导地位。在中原建立上层建筑的少数民族政权就必然要适应当地封建的经济基础,于是,少数民族封建化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只有这样,才能巩固其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8、关于均田制:

1)西晋末年以来,北方多事,无宁日,农民离散,田地荒芜。这时北魏政府的财政收入减少,也使政府掌握的无主荒地增多。推行均田制不仅必要,而且也有可能。

2)均田制是当时比较完备的土地制度,它不触动地主阶级的利益,又使更多的农民成为封建国家直接控制的编户,保证了政府对土地、劳动力的有效控制,这也就保证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劳役需要。地主则根据奴婢、耕牛受田的规定,官吏还可以受公田,他们的利益也都得到了保障。不准买卖土地的规定,对土地兼并有所限制;政府公开颁布均田令,公开授田,确定租调的数额,这些都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些少数民族的贫苦百姓也成为均田制下的受田农民,这也促使他们转为农耕定居,促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例题1民族融合是指一些民族同住在一个地区,互相影响,逐渐消失各自的特征,自然而然形成一个整体,是一种进步的历史现象。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北魏时期民族大融合的原因是什么?

2)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其具体表现是什么?

3)民族融合的过程也是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过程,请结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有关内容加以说明。

4)你认为民族融合的实质是什么?

【答案】(1)战乱的推动;各民族人民经济、文化交流的增加;孝文帝改革的促进。

2)表现:北方各族生活习惯汉化;鲜卑族完成了封建化过程;鲜卑族优秀文化融入汉族文化中,鲜卑族畜牧业生产经验和技能在汉人中得到传播;

3)孝文帝改革,经济上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促进了经济的复苏和繁荣;政治上迁都,实行官吏俸禄制,设立三长制,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这些措施加强了国家的管理,有力推动了政权的汉化;移风移俗,全面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了各民族的交流与融合,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这些为隋唐时期国家的重新统一奠定了基础。

4)实质:落后民族被先进的民族所同化。

【能力训练】

1、便于北魏接受汉族思想文化的措施有

①均田制 ②迁都 ③尊儒崇经 ④恢复汉族礼乐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北魏统一北方后,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其中社会矛盾不包括
A.阶级矛盾 B.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C.民族矛盾 D.鲜卑族内部矛盾
3、下列措施的主要意义在于:

A .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进程 B .变鲜卑贵族为汉族C .改鲜卑人为汉人D .消灭了鲜卑陋习

4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北方内迁各民族最重要的影响是
  A.学会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B.加速向封建生产关系的转化
  C.生产生活比较稳定 D.学会汉族的文字和风俗
5、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具有开创性的是

A.整顿吏治     B.实行府兵制      C.汉化政策     D.颁布均田令

6、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是为了
A.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B.促进了北方民族融C.恢复和发展经济 D.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
7、孝文帝改革对汉族文明的影响不包括

A .恢复和发展经济 B汉人胡食 C .士族制度形成 D .汉人胡装

8、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阻力主要来自

A.封建王室 B.汉族地主 C.鲜卑贵族 D.广大农民

9、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措施是
A.实行均田制 B.与汉族通婚 C.迁都洛阳 D 采用汉族的政治制度

10、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北方内迁各民族最重要的影响是

A.学会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B.加速向封建生产关系的转化

C.生产生活比较稳定      D.学会汉族的文字和风俗

11、下列历史现象中,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
A、北方统一的实现B.鲜卑族的封建C.北方民族大融合  D.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

12、关于商鞅的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改革都取得成功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改革的进展很顺利 都改变了原有的生产关系

13、北魏推行均田制的直接受益者是

A.贫苦农民 B.鲜卑贵族 C.汉族地主 D.封建国家

1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中,起了促进鲜卑族封建化作用的措施有

①整顿史治 ②颁布均田令 ③迁都洛阳 ④学习汉族文化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④

15、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
A、封建化过程    B.农业化过程    C.工业化过程    D.汉化过程

16、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有利于其直接控制黄河流域的是
A、迁都洛阳     B.实行汉化措施    C.颁布均田令 D.采纳汉族统治制度

17、移风易俗是孝文帝改革的重要措施,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目的在于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B.其内容涉及服装、语言、婚姻等众多方面
C.其结果有利于鲜卑族巩固对中原的统治D.其影响是鲜卑族因丧失自身特色而走向衰落

18、北魏孝文帝主动推行汉化政策的实质是:

A.适应农耕文化的需要 B.提高少数民族的素质C.缓和与汉族地主D.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

19、下列关于孝文帝改革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B.促进了黄河流域的统一

C.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D.使北方经济得到了恢复与发展

20、我们肯定北魏孝文帝改革,主要是因为改革

A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B.得到了汉族地主的支持C解除了南朝的威 D.巩固了鲜卑贵族的统治

二、  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地方行政长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课农桑,兴富民之本。

材料二 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对实行两年轮耕的)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人多地少的地方)乐还者听逐空荒……诸宰民之官(各地的地方长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更代(离职与上任)相付。卖者坐如律。

1)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北魏均田制的实质。 2)它能抑制“富强者并兼山泽”吗?为什么?

3)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鼓励农耕的措施。 4)简要评议北魏孝文帝均田令的影响。

22、有人认为:“以往对孝文帝改革的描述和评价有不妥之处,孝文帝的汉化不值得肯定,他的文化路线是一条加速北魏国家和拓跋民族衰亡的路线。”你认为这一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21.(1)北魏均田制是在不触动地主阶级土地占有的前提下,政府把无主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要交纳赋税和服徭役。其实质是维护封建统治。

2)不能抑制兼并。因为均田制没有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而且官僚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土地兼并必然还会发展起来。

3)均田令使农民得到了一定的土地;鼓励农民实行土地的休耕轮作;允许农民迁往荒地多的地方。

4)保证了北魏政府的财政收入;使黄河流域农业生产得到恢复与发展;促使北方少数民族逐渐定居农耕;对后世的土地制度有较大影响。

22、不同意这一观点。

评价孝文帝改革应以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促进历史前进,是否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进步为标准。孝文帝改革改革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拓跋民族融入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整体中,这是历史的进步。因此,孝文帝改革应充分肯定,孝文帝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北魏孝文帝改革

【知识梳理】

一、改革的背景

1、北魏的崛起和统一黄河流域(基础)

386年鲜卑拓拔部魏国,定都平城,史称北魏。成为黄河流域实力最强的政权。

2、北方民族融合趋势的加强(有利条件)

内涵;行成共同的生活区域、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文化

实质: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趋势

3、北魏社会矛盾(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

原因:A民族歧视、民族压迫导致民族矛盾激化。

B.政治上的腐败和经济上的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导致阶级矛盾尖锐,

表现和影响:各族人民起义不断,北魏政权出现严重的统治危机。

4、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

二、孝文帝改革措施

前期改革:(冯太后主持、重点建新制)

⑴时间:485

⑶目的: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缓和社会矛盾

⑷性质:均田制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⑸内容:把国家控制的荒地分给农民(露田、桑田),由农民承担一定的租税、徭役和兵役

⑹作用:①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得到土地,抑制了土地兼并;②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③恢复和发展了北方经济

⑴内容: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邻长、里长、党长)直属州郡,负责清理户口和田亩,征发徭役和兵役

⑹作用:加强了对地方政权的掌握,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思考:北魏官员收入在改革前后分别是如何获取的?

⑴原因:北魏官吏贪污成风,影响政府经济收入,也激化阶级矛盾

⑵措施:实行俸禄制,按政绩考核地方官员。

⑶影响:①北魏吏治得到改善,②农民赋役负担减轻,北方农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后期改革:(孝文帝主持、重点汉化)

⑴原因:①政治上:保守势力集中在平城改革遭抵制;而洛阳是中原政经中心,改革阻力小。

②经济上:平城地区气候恶劣,农业生产落后;洛阳地处农业发达的中原地区。

③地理上:平城偏居塞上,难以有效控制中原地区。

⑵目的:更充分地接受先进的汉族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⑶措施:493年孝文帝以讨伐南朝为名率军南下,最终定都洛阳。

⑷影响:①打击了保守势力,保证了改革的深入。

②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

⑴措施:穿汉服、说汉话、用汉姓、通婚婚、

⑵影响:接受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巩固北魏统治。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废除鲜卑族旧制,一律改行汉制

三、孝文帝改革历史作用

1、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复苏繁荣。2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3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进程,为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为隋唐时期国家重新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

四、性质: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改革

五、特点;1、自上而下,内容全面,影响深远。 2、以汉化为行式,实质是封建化改革

【试题探究】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地方行政长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课农桑,兴富民之本。 ——《魏书8226;高祖纪》 
材料二 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对实行两年轮耕的)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人多地少的地方)乐迁者听逐空荒……诸宰民之官(各地的地方长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更代(离职与上任)相付。卖者坐如律。  ——《魏书8226;食货志》 
(1)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北魏均田制的实质。(2
(2)它能抑制富强者并兼山泽?为什么? (4
(3)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鼓励农耕的措施。(4
(4)简要评议孝文帝均田法令的影响。(4

2、读下列图文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为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图见《中国古代史》32开本P23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废井田 开阡陌,弱者丧社稷。-----《汉书8226;食货志》
材料二 男子授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女授露田20亩,不授桑田。死亡者或年满70岁后免课者,露田归还国家。桑田为世业,身死不还官,桑田须种一定数量的桑、榆、枣树等。不适合种蚕桑的地方,改授麻田,男子10亩、女子5亩。露田、麻田均不得买卖,桑田也限制买卖。

1)以上材料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的那两次著名的改革或变法?
2)材料一中的“坏井田,开阡陌”的主要含义是什么?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材料二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开始实行的一种什么土地制度?其影响是什么?这一制度在哪一时期因为什么原因而逐渐瓦解? 4)试分析说明材料一、二所反映的两次重大改革或变法的共同点是什么?(3分)

3、民族融合是指一些民族同住在一个地区,互相影响,逐渐消失各自的特征,自然而然形成一个整体,是一种进步的历史现象。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北魏时期民族大融合的原因是什么?

2)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其具体表现是什么?

3)民族融合的过程也是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过程,请结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有关内容加以说明。

4)你认为民族融合的实质是什么?

4、阅读下列材料:(08年江苏高考题)

材料一 (陆)睿(原姓步六孤)始十余岁,袭爵抚军大将军、平原王。……娶东徐州刺史博陵崔鉴女,鉴谓所亲云:“平原王才度不恶,但恨其姓名殊为重复。”时高祖(即孝文帝)未改其姓。

材料二 (迁都洛阳后)高祖曰:“今恂(即太子)欲违父背尊,跨据恒朔(今山西大同,内蒙古河套一带)。……此小儿今日不灭,乃是国家之大祸……”乃废为庶人。

材料三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请回答:(1)材料一中,崔鉴对陆睿的不满反映出当时民族关系存在什么问题?为此,孝文帝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

2)材料二中孝文帝对太子恂的处理说明了什么?

3)依据材料三,分析孝文帝改革产生的影响。

5、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08年广东省高考题)

【材料一】北魏建国后明显保留了鲜卑的历史传统,继续沿用村社土地分配原则。永兴五年(413),“徒二万余家于大宁,计口授田。”

【材料二】太和九年(485),“下诏均给天下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

问题: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方式有何相同之处

2)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制度经北魏孝文帝推行后,一直沿用到唐代中期。除此之外,北魏孝文帝还推行了那些改革措施

3)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溯源,以及这一改革对后世的影响

6改革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改革就是推陈出新、除旧布新,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但改革的道路总是坎坷曲折的。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

材料一 史书记载,自北魏建元至魏孝文帝执政前近一百年间,北魏境内各族人民起义多达八十余次,这些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北魏统治。据记载,北魏统治者对外战争,把掳掠来的无数人口和财物分赏给参战的人员,把大量的“生口”变成了奴隶.进一步扩大了奴隶制。

北魏贵族集团在歧视与迫害其他民族的同时,对各族人民的经济剥削也异常残酷从北魏统一到孝文帝改革前,仅五十多年里.农民起义就达七八十次之多。

1       材料一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前面临着什么突出的社会问题?2

材料二 “冬,十月,丁未,诏遣使者循行州郡,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对实行两年轮耕的)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人多地少的地方)乐还者听避空荒……卖者坐如律。”

2       试概括指出北魏孝文帝鼓励农耕的措施。3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庄》《老》,尤精释义。才藻富赡,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 ——《魏书·孝文帝本记》

材料二 孝文帝改革前后的北魏服饰、饮食情境之比较: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我们能得到什么信息?这对孝文帝的改革产生了哪些影响?

(2)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孝文帝改革的认识。

答案:1
(1)北魏均田制是在不触动地主阶级土地占有的前提下,政府把无主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要交纳赋税和服徭役。其实质是维护封建统治。
(2)不能抑制兼并。因为均田制没有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而且官僚地主占有大量土地,所以土地兼并必然还会发展起来。
(3)均田令使农民得到一定的土地;鼓励农民实行土地休耕轮作;允许农民迁往荒地多的地方。

(4)保证了北魏政府的财政收入;使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得到恢复与发展;促使北方少数民族逐渐定居农耕;对后世的土地制度有较大影响。

2、(1)秦国的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
2)含义:废除井田制度,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作用: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提高了他们发展农业的积极性。
3)均田制、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无主的荒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到唐朝中后期,随着土地兼并的严重与土地买卖的频繁,加上安史之乱的破坏而逐渐瓦解。
4)都获得了成功;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都改变了原有的生产关系;都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只要答出3条即可得满分。)
3、(1)战乱的推动;各民族人民经济、文化交流的增加;孝文帝改革的促进。

2)表现:北方各族生活习惯汉化;鲜卑族完成了封建化过程;鲜卑族优秀文化融入汉族文化中,鲜卑族畜牧业生产经验和技能在汉人中得到传播;

3)孝文帝改革,经济上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促进了经济的复苏和繁荣;政治上迁都,实行官吏俸禄制,设立三长制,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这些措施加强了国家的管理,有力推动了政权的汉化;移风移俗,全面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了各民族的交流与融合,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这些为隋唐时期国家的重新统一奠定了基础。

4)实质:落后民族被先进的民族所同化。

4、⑴汉族和鲜卑之间存在着民族矛盾。推行了改汉姓、改语言、改服饰、通婚姻、改制度等方面的汉化措施。

⑵改革面临着阻力;孝文帝推进改革的坚强决心。

⑶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唐朝大一统和文化繁荣(为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5、解析:(1)可直接读取材料信息,“计口授田”和“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看相同之处是按人口分配土地。

2)可依据所学知识,回顾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涉及服饰、姓氏、语言、婚姻、制度、文化等方面的改变。

3)溯源可从汉族文化的先进性与鲜卑族传统。对后世的影响可从中国土地制度的变迁、加速民族融合方面思考。

6、(1)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十分尖锐。(2分)

2)实行均田令.使农民得到了一定的土地;鼓励农民实行土地的休耕轮作;允许农民迁往荒地多的地方。(3分)

7(1)信息:孝文帝对先进的汉族文化十分喜好。影响:促进鲜卑积极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实行汉制和移风易俗,如:改鲜卑服为汉服;改鲜卑姓为汉姓;提倡鲜卑族与汉族通婚;讲汉话,以汉语为正音等。

(2)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97f3d1f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95.html

《高中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知识点归纳与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