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革命读后感精选十篇

发布时间:2020-04-09 01:59:2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国的革命读后感精选十篇

  《中国的革命》是一本由[美]埃德温•J.丁格尔(Edwin J.Dingle)著作,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29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的革命》读后感(一):如果没有辛亥革命,中国将会怎样?
  他们结束了一个王朝,却未能马上给中国一个新的未来。
  他们的勇敢让外国人折服,却只是自己人打自己人而已。
  中国人,1911—1912年的那代中国人,有的去思考,有的在叹息,有的正逃命,还有很多始终不明白为何要经历这般岁月?
  一个外国人,穿梭在炮弹、双方军营、普通百姓之间,带着自己的良心、钢笔、照相机,为我们再现了那个令人匪夷所思却终报以一声叹息的革命现场!
  《中国的革命》读后感(二):1911年的所多玛城
  此书作者是当年的英国战地记者,活跃在战场第一线,详细描述了1911年武昌起义、革命党和保皇派的战争与和谈。当时,一战“绞肉机”还未发动,因此作者认为汉口战场的惨烈史无前例;也可能是因为作者被中国人杀中国人的惨烈所震惊。即便是在后来的两次世界大战,更多的也是异族之间的厮杀。
  这个记者——一个外国人——在革命党人和北洋军的军营中,反复问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人要杀中国人?没有什么人理会他这个问题。一方为了自由、民主中国的理想,一方为了剿清逆匪。在“道”面前,“命”,是无足轻重的。
  书中还详细录入了革命党人和北洋军——袁世凯——往来的信件全文,革命党人和大清皇帝告民众书。相比起来,大清皇帝的告革命党人和民众的告示,文才出色,措辞优雅,态度温和。可见,清廷什么都缺,唯一不缺的是文胆。告示中,清廷并未向革命党人那样,苛骂对方,反而对起义表达了理解之情,并希望革命党人与清廷和谈,将来组成反对党,参加政府建设。可惜,这样的温和宽容,来得太迟太迟。而另一厢,革命党与北洋军作战的残酷,也使得温和终究只是文字上的。于是记者以为:中国人是最奇怪的民族,最擅于借立约来拖延时间。他说的对,辛亥时是这样,三十多年后的1945又何尝不是。
  清军占领汉口后,大火焚城,汉口成了现代版的所多玛城和蛾摩拉城。大火熊熊,在租界里看到这一景象的人,与在火中的人,同样受着煎熬,虽然程度不同、痛苦不同。
  在辛亥革命和民国建立的宏大意义下,汉口所经历的浴血奋战和残酷,往往被忽略了。在缺乏音频设备的时代,战地记者的笔为我们生动展现了当时的血腥混战,为那些像荒草一样无声死去的百姓,记上一笔。
  《中国的革命》读后感(三):充满敬意地体味前人的这份重视记录
  这本书翻译的并不轻松。首先是历史典故的引证问题,原作者在本书中充分展现了其知识的广博,书中出现的大量史事,都被运用穿插那么得恰到好处,使得这本书并非只是一部观察记录。翻译作品为保持作者原意,在这个方面都尽可能做了认真的注释。其次,该书还利用权威工具书,对于当时的人名、地名以及军事术语等进行了准确的翻译,使原作品尽量保持了它的原味,只是换成了当下中国人可接受的口味。先前读过许多中文翻译作品,往往感觉语句拗口,这个译本则通俗许多。
  丁格尔是很有勇气的,敢于冲到江中游,甚至在与喋喋不休地希望增加劳务费的船工讨价还价之时,仍没忘记自己的记录工作,随时可能遭遇流弹袭击而葬身鱼腹。他的努力为我们今天以这种方式观察武昌革命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为此,我希望每位读此书的人,都应对这位洋人怀有一份敬意!
  丁格尔对于史事的判断,对于中国各方政治势力在时代鼎革之际的种种表现,都尽量呈现。他对于黎元洪表现出罕见的夸赞,把黎元洪的照片放作为全书第一幅。在我看来,这种夸赞是有其道理的,固然黎元洪在民初政治风波中站在革命党的对立面,但在当时那个风口浪尖,又有哪个现实的政治家不为自己后路着想呢?毕竟黎元洪坚持到清帝退位,这种坚持,是与一旦革命失败后所极可能面对的来自朝廷的惩处力度是成正比的。
  正如译者虚心指出,该译本并非首个译本,但确实最完整的最忠实原著的译本!编辑的功力也深,版式很特别新颖,图中照片是其他中译本中最清楚的。手拿着书,感觉很不错!
  《中国的革命》读后感(四):《中国的革命:1911-1912》精彩书摘
  你曾经注意到一个中国人在一般情况下损坏或者彻底破坏东西的速度吗?无论是在工厂里的技工,还是厨房里的厨师,抑或是在房子周围的男孩子,或者园丁、船夫、补锅匠或水手等,无法否认的是,中国人在破坏艺术乃至把一些东西彻底搞得不成样子方面,都是行家里手。人们不只在一个地区看见过,也不只在中国社会的一个阶层中看见过——在这个国家里和人民中间这是普遍的。当你横穿中国领土时,你会被一种特殊的方式打动,这种方式对你的触动远在其他任何东西之上。每件事物以这种方式进入一种相同的腐朽并且尚不至过于无用的状态。因此,在战争期间,中国人已经在告诉我们他们的天性是多么具有破坏性,他们在大肆打砸抢劫中是多么卑鄙。在汉口城周围,经历过大肆烧抢的街区绵延数英里,已感受不到丝毫苦痛。这就是这场可怕的内战导致的灾情的明证。
  来自北方的这群胜利者,如果能够稍作努力的话,他们本不应表现得如此之坏——这些话说得多余了。所有的残忍,所有以最粗野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无耻,所有的反复无常的毁坏,所有的偷盗行为,对纯洁少女的强奸,对幼小儿童的虐杀,对年轻姑娘的绑架,等等,都是北洋清军所为。他们全体对老百姓造成的所有压迫,都会载入史册,但都不配是任何文明国家的军队所为。我明白,在写作这部分时,我可以请求很多人站出来对我进行批评,但我不理解为什么那种事情会不让公众知道。中国正在一如既往地制造着口号,宣称自己正在和西方文明并行向前。中国宣称:她已经跳出了历史发展的旧式轨道;这个世界在当下可以自信地寻找一种东西,这种东西在历史上曾经使世界上各民族国家变得强大;自由和正义,以及其他目前还不能叫出名来的美德,存在于她当前进行的军事活动中。这场战争旨在反抗那些——就我们所能描述的——确实是在推进真正改革的人。但是,中国给我们的证据却是非常不充分的。
  《中国的革命》读后感(五):《中国的革命:1911-1912》:战地记者的笔记
  该书英文原版出版的时间距辛亥革命爆发不到半年,旨在介绍1911年10月发生在中国武昌、汉口和汉阳三镇那段人所共知的革命历史。本书内容包括了武昌起义、南北双方在武汉的激烈争夺、上海和平会议、民国建立等重要事件,以及许多重要人物,书中有70余幅当时拍摄的照片,更增加了读者的现场感。全书既有作者本人对辛亥革命一些重要当事人的采访,又有作者对时局的观察与深层思考,同时,也对辛亥革命产生的原因作了深层次的分析,更像是介于新闻报道与学术研究之间的“深度报道”。在本书的讲述过程中,有着大量有价值的东西,涉及关乎中国革命主义的新信息以及导致目前风起云涌的革命高潮的一些重大事件。
  辛亥革命爆发时,作为上海《大陆日报》的记者,丁格尔就住在汉口。他还是革命军领导人黎元洪的私人朋友。整个战争期间,他一直在汉口,目睹了革命发生初期的种种情况。他活跃在战场第一线,详细描述了1911年武昌起义、革命党和保皇派的战争与和谈。当时,一战“绞肉机”还未发动,因此作者认为汉口战场的惨烈史无前例;也可能是因为作者被中国人杀中国人的惨烈所震惊。即便是在后来的两次世界大战,更多的也是异族之间的厮杀。对时局的实地观察真切而又准确。
  丁格尔在革命党人和北洋军的军营中,反复问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人要杀中国人?没有什么人理会他这个问题。一方为了自由、民主中国的理想,一方为了剿清逆匪。在“道”面前,“命”,是无足轻重的。
  书中还详细录入了革命党人和北洋军——袁世凯——往来的信件全文,革命党人和大清皇帝告民众书。相比起来,大清皇帝的告革命党人和民众的告示,文才出色,措辞优雅,态度温和。可见,清廷什么都缺,唯一不缺的是文胆。告示中,清廷并未向革命党人那样,苛骂对方,反而对起义表达了理解之情,并希望革命党人与清廷和谈,将来组成反对党,参加政府建设。可惜,这样的温和宽容,来得太迟太迟。而另一厢,革命党与北洋军作战的残酷,也使得温和终究只是文字上的。于是记者以为:中国人是最奇怪的民族,最擅于借立约来拖延时间。他说的对,辛亥时是这样,三十多年后的1945又何尝不是。
  清军占领汉口后,大火焚城,汉口成了现代版的所多玛城和蛾摩拉城。大火熊熊,在租界里看到这一景象的人,与在火中的人,同样受着煎熬,虽然程度不同、痛苦不同。
  在辛亥革命和民国建立的宏大意义下,汉口所经历的浴血奋战和残酷,往往被忽略了。在缺乏音频设备的时代,战地记者的笔为我们生动展现了当时的血腥混战,为那些像荒草一样无声死去的百姓,记上一笔。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97b00e0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5a.html

《中国的革命读后感精选十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