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 -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发布时间:2020-07-07 14:39:1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学情分析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第二段提出的学习目标,经过四、五年级系统的阅读训练,学生现阶段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方法,如有感情朗读、初步学会默读;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本文在教学中除继续运用以上学习方法外,还应特别注意培养学生通过朗读体现自己理解程度的能力,体会深刻句子的方法,并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能力。

效果分析

六年级下册语文《桃花心木》评课稿

今天下午第一节课,我有幸聆听王老师执教的《桃花心木》第二课时,让我受益匪浅。《桃花心木》这篇课文,通过写种树人让数目自己学会找水源的育苗方法,借树喻人,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的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王老师执教的这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下面谈谈我的个人看法。

一、课前导入自然、新颖

教师出示课件后,学生根据画面提示自然想到是桃花心木,老师紧接着随机抛出问题:如“说出它的外部形态和名字?”。学生的好奇心自然被激发。接着教师和学生共同揭晓本文是围绕“树”和“人”两个字写的,学生对本文的深刻涵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重视朗读的训练

在这堂课上,王老师让学生运用各种方式充分地读,其中包括自由读、迅速浏览、默读、抓住关键词读、站起来读,比如“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是全文的中心句,体会了这句话的内容,也就弄清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于是教学中王老师紧紧围绕这句话引导学生读,使学生有了更深的体会。总之,在学生读的过程中,教师不是停留在浅层次上读,而是充分挖掘文本,进行有目的、有指导地读,指导学生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生情,在读中培养语感。

通过聆听王老师的这节课,我更深层次的认识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以人为本,还给学生自由的空间。教师应善于营造民主、平等、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和学习环境,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

《桃花心木》教材分析

《桃花心木》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写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语言朴实流畅、寓意深刻。作者借树苗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写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下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全文一共有16个自然段,文章从描写桃花心木的形状很特别开始,引出桃花心木树苗和种树人,再写作者观察种树人种树的奇怪现象,最后写作者与种树人的谈论。种树人的话使作者受到感动,明白了“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种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的道理,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种树人的话和“我”从中感悟到的育人的道理。让学生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桃花心木》教学反思

《桃花心木》是一篇借种树喻育人,有很强说理性的课文。写了一位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和道理,告诉了我们在艰苦的环境中经受生活的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对于课文富含哲理,意蕴深刻的语句,我的主要做法是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反复研读。例如: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就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还有不少类似的句子,我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讨论交流,学生大体上体会了语句的深刻含义。并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象生活中的不确定,经过这一引导,学生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也水到渠成了。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认为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把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使学生能够发展他们的潜能。但也要处理好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和教学手段都应该为学生的“学”服务。

《桃花心木》课标分析

1、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体会作者介绍种树的经验、道理和方法,仅是一个比喻,其目的是为了说明育人之道。

2)让学生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六年级学生语文知识、生活经验都有了一定的积累,但是本篇课文中种树人说的话含义深刻,所以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通过反复诵读作者收到的启发,让学生从中也得到人生的启示。另外,六年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最佳时期,结合文中“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的道理。引导他们只有克服依赖性才能更好的成长。

2、教学目标

(1)让学生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2)体会课文是怎样运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从中感悟人生的道理。

(3)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8dece7d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ba.html

《小学语文 -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