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诗歌鉴赏 训练20篇真题带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诗歌鉴赏训练20篇真题带答案解析
一、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诗歌鉴赏1先把诗句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做题。
五岭逶迤乌蒙磅礴1)把诗句补充完整。2)找出中心句。
3千山在诗句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水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是的作者是________。这首诗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________的英雄气概和________精神。其中表现红军把乐观主义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2阅读练习
马诗【唐】李贺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注释】房星:星名,二十八宿之一,《瑞应图》说:马为房星之精。古人迷信,认为地下非凡的人或物与天上的星宿相应,称马对应的星宿为房星。瘦骨:清瘦的骨头。铜声:铜器发出的声音,这里形容马骨的坚劲。薛综注张衡《东京赋》天马半汉天马,即铜马。
1)本诗的作者李贺与()一起被称为小李杜A.杜甫B.杜牧C.杜荀鹤
2)下面的朗读停顿最恰当的是(A./马非/凡马B.此马/非凡/C.此马//凡马
3)根据注释,把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改写成现代汉语。4)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诗中的瘦骨写形,表现马的处境;铜声写质,反映马的素质。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写马,写自己,是一种借题发挥这首诗委婉地表达出诗人郁积心中的怀才不遇怨愤之情。3阅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感受不一样的雨。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从这首诗的题目上看,这是一场________(季节)的雨。
2)诗中描写雨前的诗句是“________”;描写雨中的诗句是“________”;描写雨后的诗句是“________”
3从全诗来看,诗人所描写的雨是(________A.和风细雨B.毛毛细雨C.连绵阴雨D.疾风骤雨
这样选择是因为诗中的“________”四个字和“________”三个字给出了答案。4课文理解。
题西林壁[]苏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诗句填写完整。
2)这首诗中有三组反义词,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______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看________的感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4)俗话说:当局者迷。诗中有哪句诗说明这个道理?5阅读下面古代诗歌,回答问题。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带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1)请简要阐述本诗所蕴含的哲理。
2)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以情寄景,由情入理。描写的自然景物清新质朴自然,生机盎然,欣欣向荣。B.本诗寄寓于朝露易干、秋来叶落、百川东去等形象中。
C.《长歌行》是一首汉朝古典诗歌,属于汉乐府诗。乐府是汉朝的一个音乐机关。D.“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比喻光阴一去不复返,然而,少壮不努力却告诉我们小时候不用努力,长大后什么时候努力都不晚。6课外阅读。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首句用“________”和两个“________”字组合在一句诗里,大大加深了诗人的主观感受。渲染出诗人________
2“________”字用得极妙,是联系上下两句情绪之间的关键。

3“________”以下全是想象,猜想重阳佳节到来的时候,亲人们也一定同往年一样登高饮酒。这样紧扣了诗题中的“________”字,也点明了第二句中提到的“________”的具体内容了。
4)有人评价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两句诗在全诗中曲折有致,出乎常,对这一评价请简要阐述你的体会。7课内阅读。
马诗[]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1)在诗的前两句中,沙如雪月如钩描绘了边塞月夜怎样的景色?2)诗的后两句,诗人通过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们怎样的思想感情?3)在这首诗中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8课外阅读。
瀑布联句[]香严闲禅师、李忱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1)诗以言志,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什么志向?采用了什么手法?2)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句抓住瀑布形成的曲折过程,赋予无生命之物以活生生的性格。不辞劳三个字有强烈的拟人色彩,充溢着赞美之情。
B.近看瀑布砯崖转石,跳珠倒溅;远观瀑布发现其有着高远的目标。此二句刻画了瀑布的突出特征,为后两句蓄势。
C.第三句照应第一句中的千岩万壑,是说山泉在岩壑中奔流会有重重阻挠,似乎劝它留步。然而小小的溪涧式的安乐并不能使它满足。
D.“岂能终归前后呼应,作波涛三字语极形象,令人如睹恣肆浩瀚、白浪如山的海涛景象。9课外阅读。
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注释】甲光: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金鳞开:(铠甲像金色的鱼鳞一样闪闪发光。临:逼近,到,临近。霜重鼓寒:天寒霜降,战鼓声沉闷而不响亮。玉龙:宝剑的代称。

1)解释加下划线的字。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________霜重鼓寒声不起。________2)用原句填空。
写敌人兵临城下,战云笼罩,使人透不过气来,而战士整装待发,士气还很旺盛的诗句________
表现誓死也要忠心报国的诗句是________
3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显然是潜师夜袭,一场苦战。易水二字使人联想起战国时刺客________的《易水歌》:________4)对这首诗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句中的黑云比喻敌人大军压城的气势,第二句中的金鳞比喻铠甲在太阳下反射的光。
B.第四句中的燕脂”“都是形容边塞泥土的颜色怪异,包含着当时战况严峻的象征意义。C.第六句中的鼓寒指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不起指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斗志难振。
D.第七、八句的意思是战士们为了报答君王平日里对自己的重视,决心奋战沙场,为君王献身。
10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你知道这首诗写得是什么节日的事吗?当时有什么风俗?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人们写文章表达思念情感时引用上面诗句最多的是哪一句?11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马诗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注释】〔钩〕一种弯刀。
〔何当金络脑〕意谓企盼把良马当作良马对待,以效大用。1)这是一首边塞诗,由哪些事物景象可看出?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表达更为明显?________12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竹石(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1)解释划线字词。
咬:________坚劲:________任:________2)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竹子?A竹林里B深山里C破岩中
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的”“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很好。请你谈谈好在哪里?
4)结合课文说说这首诗的写法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13课内阅读。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诗歌描写的情景有一个时间推移,第一、二句写________,第三、四句写________________则是转折。
2)诗歌第一句中的无处不可不可以改为处处都?为什么?3)诗歌第三、四句中的哪个字用得妙?为什么?4)你知道寒食节有哪些习俗吗?14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关山月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注释】下:指出兵。白登:古山名,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北。汉代匈奴曾围困刘邦于此。
1)这首诗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有何作用?2)请简要分析整首诗所表达的情感。
3)诗人借思妇月夜高楼的叹息来抒发戍人________的情感。15阅读与欣赏。
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所有使我像草一样颤抖过的,
我歌唱早晨,快乐或者好的思想,我歌唱希望,都变成声音飞到四方八面去吧,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不管它像一阵微风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或者一片阳光。
我的歌呵,轻轻地从我琴弦上你飞吧,失掉了成年的忧伤,飞到年轻人的心中我重新变得年轻了,

去找你停留的地方。我的血流得很快,对于生活我又充满了梦想,充满了渴望。
1歌唱的意思是________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实则是________2)诗歌中揭示主题的诗句是:________3)最后一节中,梦想渴望的含义是什么?4)四节诗分别应怎样来朗读?请选填。
A.真挚炽热B.舒缓欣慰C.活泼明快D.深情祝福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16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这首诗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的作品,他在诗中将________________有机地结合起来,表达了________之情。
2)诗的首句离离原上草紧紧扣住题目古原草三字,________二字描写出春草的茂盛。
3)人们常用________________一句来赞颂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4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用________________两个动词描绘出春草蔓延绿野广阔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点出友人即将经过的处所。
5)最后两句用________比喻充塞胸臆,弥漫原野的惜别之情,做到了情景交融,令人回味无穷。
17阅读诗歌,完成练习。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____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____________,三军过后尽开颜。1)将诗歌补充完整。
2)用自己的话说说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意思。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前夕写下的一首旧体诗,为七言律诗B.只等闲可以看出红军战士对敌人和困难的藐视及乐观的精神C.“逶迤”“磅礴”“细浪”“泥丸突出了长征路上的艰难
D.尽开颜可以感受到红军因最后胜利即将到来而喜悦的心情
4腾细浪走泥丸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5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中的形成鲜明的对比,字表达了

________字让我们体会到________
6)本诗主要围绕“________”这个,通过腾越五岭、疾跨________、巧渡________飞夺________、喜踏________这五个具体的,表现了红军________形象和________神。
7金沙水拍云崖暖中的云崖原是悬崖,后才改为云崖。你觉得这样修改好吗?为什么?18课外阅读
夏日田园杂兴[]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注释】梅子: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肥:指果肉肥厚。麦花:荞麦花。菜花:油菜花。篱落:中午篱笆的影子。惟有:只有。蛱(jiá)蝶:菜粉蝶。
1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2)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
3日长篱落无人过的原因是(A.人们都在家休息,没有出来走动。
B.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4)诗的三、四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19阅读,完成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耘田:在田间锄草。绩麻:把麻搓成线。供:从事。傍:靠近。1)解释下列词语。杂兴:________解:________
2)从“________”“________”这对反义词中我们可以看出农民劳作的辛苦。诗中农民干的活儿有________________
3)诗中的小孩儿天真、活泼、可爱,从“________________”两句可以看出来。结合注释,写出所填诗句的意思:________
4)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思想感情。B.这首诗中的小孩儿太顽皮、太不懂事了。
C.这首诗写出了农民在初夏繁忙时节紧张劳作的气氛。
5)《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写的七言绝句。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A.南宋范成大

B.北宋范成大
20阅读这首词,完成练习。
1)整首词以“________”这一句为总起,写出了作者对春天的寻觅。2)作者寻春不见,内心充满了________,正如词中所写的“________”3)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解释词语。无行路:________诗人要与(________“同住
A.能找到春天的人B.家人C.朋友D.春天
4)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写出下列字的意思。啭:________因:________
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两句词的意思。________
黄鹂有没有告诉作者答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A.黄鹂和春天一同出现,有黄鹂的飞掠就有春天的存在
B.黄鹂还是告诉了作者答案的,它把作者的视线引向夏季开放的蔷薇C.寻找春天的去处,答案并不重要,作者意在抒发对春天的爱惜和留恋之情21阅读《烟村》,再次感受叶绍翁的不值
烟村[]叶绍翁
隐隐烟村闻犬吠,欲寻寻不见人家。只於桥断溪回处,流出碧桃三数花。
1)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望着村子里的________,听着村中传出的________,找寻着村中的________“________”告诉了我们诗人找寻的结果。
2)诗的后丽句写景,景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让诗人欣喜的是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诗的画面。
4)选一选,体会诗词句中蕴含的豁然明朗的心境。
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踏破铁鞋无觅处,________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____
A.路转溪桥忽见B.得来全不费工夫C.柳暗花明又一村22诗歌鉴赏
夏日田园杂兴[]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
飞。
(注释)梅子: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肥:指果肉肥厚。麦花:荞麦花。菜花:油菜花。篱落:中午篱笆的影子。惟有:只有。蛱(jiá)蝶:菜粉蝶。
1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

2)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
3日长篱落无人过的原因是(A.人们都在家休息,没有出来走动。
B.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4)诗的三、四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3美丽江南——《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②____________南朝四百八十寺,④____________
1)补充诗句。
2)这首诗第________句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春意无边的画面;第________句给江南春色增添了一份迷离的美。(填序号)
3)第①②句从________觉、________觉两个方面,写出了江南莺歌燕舞、桃红柳绿、酒旗招展的景象。
4“________”“________”二字把莺歌燕舞、桃红柳绿的美丽景色写得有声有色。5)第①②句的描写角度是________,第③④句的描写角度是________A.时间角度B.空间角度
6江南春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具有江南特色的景物,赞美了________
7)写出后两句诗的意思。24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就是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关于这首词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词的作者是唐代的辛弃疾。B.“西江月是词的题目。C.“,读jiàn,见到的意思。
D.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爱和对农村丰收的喜悦之情。2)朗读下列句子时,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明月/别枝/惊鹊B.七八个/星天外C.听取/蛙声/一片D.旧时/茅店/社林边
3)对《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A.“明月清风点染夏夜美好景色,惊鹊鸣蝉以声衬静,表现夏夜幽静。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述丰收后人们热烈畅谈的情景,进一步补充夏夜特

色。
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巧用数词、名词,清新活泼,朴素通俗。D.这首词描写美丽的农村风光,抒发词人喜爱农村生活的感情。
4)诗词中哪两句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给人印象深刻?请从本诗中找出来。5)词的上片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25阅读与理解。
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首句像往日叙家常一样娓娓道来,告诉了我们事情起因。的意思是。这个字让我们感受到田家朋友的热情好客。第二句由近及远写的是故人庄的自然之景。读着这么有画面感的诗句,我仿佛看到了带着这样的想象读,我觉得古诗词更有味道了。字,让我想到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的谈话非常愉快,农家生活的闲逸和乐趣让诗人产生了共鸣。我想他们除了聊桑麻之事,可能还会聊,聊,聊。这种淳朴真挚的友情,这种恬静美丽的田园生活,真让人向往啊!
[注释]过:拜访。具:准备。场圃:农家的小院。就:赴。这里指欣赏的意思。1)阅读全诗,根据提示,补全课堂笔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阅读全诗,根据提示,补全课堂笔记。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26读《七律·长征》,回答文后问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解释下列词语。等闲:________逶迤:________磅礴:________云崖:________
2)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__27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祭无忘告乃翁。
1)请把诗句补充完整。
死去元知万事空,________________,家祭无忘告乃翁。
2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示儿》是南宋诗人________临终时的作品,他逝世前最牵挂的事是________。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也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2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秋风引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1)此诗中,诗人流露出哪种情思?(

A.送别之情B.思归这心C.喜悦之意D.愤怒之思
2朝来人庭树,孤客最先闯的意境与下面哪一项相近?(

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C.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29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绝句(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迟日:指春日,因为春天光照时间长,太阳落山晚,所以说迟日。泥融:这里指泥土湿润。鸳鸯:一种水鸟,雌雄成对生活在水边。1)填空。
这首诗描写了________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之情,我们还学过他写的________》和《________》。
诗中写到的事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鸳鸯。
2)请写出这首诗中后两句诗的大体意思。
3)上面的诗句中写出了两种动物,下面的诗句中也写有动物,你能填上吗?两个________鸣翠柳,一行________上青天。西塞山前________飞,桃花流水________肥。留连________时时舞,自在________恰恰啼。30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13题。
竹石(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解释重点字词。
咬:________坚劲:________任:________2)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竹子?A竹林里B深山里C破岩中
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的”“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很好。请你谈谈好在哪里?
4)结合课文说说这首诗的写法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诗歌鉴赏
1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2)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3)五岭;乌蒙山;岷山;金沙江;大渡河
4)毛泽东;大无畏;乐观主义;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古诗默写能力,属于直接型默写,结合提示默写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2)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这段话的中心句是第一句话。(3)本题主要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诗文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4)考查概括中心思想。中心思想是对一篇文章的内容和思想做出的确切、扼要的说明,简单说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或者作者要告诉人们什么。
故答案为:(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2)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3)五岭、乌蒙山、岷山、金沙江、大渡河(4)毛泽东、大无畏、乐观主义、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点评】(1)针对古诗的背默题目是基础题,我们平时多背诵,多默写。要理解诗词的意思,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2)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3)这道题是按诗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理解诗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4)此题考查对中心思想的概括能力。21B2C

3)示例:它看上去瘦骨磷峋,可你如果上前去敲一敲它的瘦骨,好像还能听见铮铮的铜声。
4正确;错误;正确
【解析】【分析】(1)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2)解答时,要想正确划分朗读节奏,准确把握句意是关键。朗读节奏可根据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按二一二的节奏形式可以划分为:此马//凡马3)解答此题要先对整首诗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再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词义,然后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的意思即可。(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这首诗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正确;错误;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写马,写自己,是一种托物言志。诗歌通过写马,创造出物我两契的深远意境。诗人怀才不遇,景况凄凉,恰似这匹瘦马。他写马,不过是婉曲地表达出郁积心中的怨愤之情。正确
故答案为:(1B2C3)示例:它看上去瘦骨磷峋,可你如果上前去敲一敲它的瘦骨,好像还能听见铮铮的铜声。4正确;错误;正确
【点评】(1)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2)此题主要考查划分诗句的朗读节奏的能力,增强语感。(3)此题主要考查对词语、诗句的理解的能力。(4)此题考查学生对这首诗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译文
这匹马不像是人间的凡马,似乎是天上的房星下凡。它看上去瘦骨磷峋,可你如果上前去敲一敲它的瘦骨,好像还能听见铮铮的铜声。31)夏季
2)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望湖楼下水如天3D;白雨跳珠;忽吹散
【解析】【分析】(1)从这首诗的题目上看,六月二十七日正值夏天,所以这是一场夏季的雨。2)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参见译文),答题时注意题目要求筛选符合要求的诗句即可。(3)本题主要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诗文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故答案为:(1)夏季(2)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望湖楼下水如天(3D白雨跳珠、忽吹散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对诗题的理解,解答时抓住关键词语。(2)此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可结合注释或查词典理解。(3)这道题是按诗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理解诗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译文
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4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2)横;侧;远;近;高;低

3)正面;侧面;远;近;高;低;庐山;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古诗默写能力,属于直接型默写,结合提示默写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2)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的辨析能力。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
3)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解答本题,应对整首诗歌内容有个整体的感知,然后抓住关键词语理解。
4)考查对诗句的理解,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的信息筛选符合要求的诗句即可。故答案为:(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横;侧;远;近;高;低
3)正面;侧面;远;近;高;低;庐山;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点评】(1)针对古诗的背默题目是基础题,我们平时多背诵,多默写。
2)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3)此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理解的能力。4)此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理解的能力。51)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2D
【解析】【分析】(1)本题是对主旨的把握.句末中的字意味深长:一是说老大无成,人生等于虚度了;二是说老年时才醒悟将于事无补,徒叹奈何,意在强调必须及时努力.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充满了人生哲理.(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这首诗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ABC正确。D:错误。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比喻光阴一去不复返,然而,少壮不努力却告诉我们小时候不用努力,长大后努力就不晚。
故答案为:(1)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2D
【点评】(1)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与掌握,学生要明确,作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仔细分析诗句的意思,联系创作背景感受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译文
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61)独;异;在异乡作客的生疏不适的孤独感2)倍

3)遥知;忆;佳节
4)示例1:这两句诗挑选出重阳登高和茱萸插头两个意象,抒情一反一二句诗的直抒胸,显得深沉含蓄。示例2:本为诗人思念兄弟,却以遥知二句翻转一面,化出幻觉,写家乡的兄弟为失落诗人而遗憾不已。
【解析】【分析】(1)、(2)第一个小题是炼字题,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要把这个字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本题型的答题思路为: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3)本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4)谈自己的体会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言之有理,没有语病。
故答案为:(1)独、异、在异乡作客的生疏不适的孤独感。2)倍
3)遥知、忆、佳节
4)示例1:这两句诗挑选出重阳登高和茱萸插头两个意象,抒情一反一二句诗的直抒胸,显得深沉含蓄。示例2:本为诗人思念兄弟,却以遥知二句翻转一面,化出幻觉,写家乡的兄弟为失落诗人而遗憾不已。
【点评】(1)、(2)此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理解的能力。体味诗歌的遣词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这道题是按诗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理解诗句的意思,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71)描绘了边塞月夜悲凉肃杀的景色。
2)表现了志士们渴望建功立业而又怀才不遇的感慨与愤懑。3)作者运用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解析】【分析】(1)把握诗歌内容,就是要把握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是要求学生把握诗意以及基本表情达意的方式等,是诗鉴赏的重要考点之一。解答时就要紧扣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一般答题方法是抓住诗中主要景物再现画面,从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2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小诗的后两句是说,何时才能受到皇帝的赏识,给我这匹骏马佩戴上黄金打造的辔头,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立下功劳呢?三、四句借马以抒情。金络脑是贵重的马具,象征马受重用。显然这是作者热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嘶鸣。
3)答题思路。在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时,不仅仅要知道表达技巧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要知道为什么这种表达技巧本身的表达效果和怎么样这种表达技巧对表达诗歌思想感情的作用。
故答案为:(1)描绘了边塞月夜悲凉肃杀的景色。
2)表现了志士们渴望建功立业而又怀才不遇的感慨与愤懑。

3)作者运用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点评】(1)本题考查描绘诗歌画面的能力。
2)此题主要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3)从诗人所描写的景物特点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读懂诗歌。
81)这首诗表达了志向远大、敢于进取的胸怀,坚韧不拔、排除万难的坚定信念。本诗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2B
【解析】【分析】(1)答题思路。在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时,不仅仅要知道表达技巧什么,更重要的是要知道为什么这种表达技巧本身的表达效果和怎么样这种表达技巧对表达诗歌思想感情的作用。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这首诗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ACD正确;BB:近看巨大的瀑布,砯崖转石,跳珠倒溅,令人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感,却又不能窥见其出处。惟有从远处望去,遥看瀑布挂前时,才知道它来自云烟缭绕的峰顶。第二句着重表现瀑布气象的高远,寓有人的凌云壮志,又含有慧眼识英雄的意味。
故答案为:(1)这首诗表达了志向远大、敢于进取的胸怀,坚韧不拔、排除万难的坚定信念。本诗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2B
【点评】(1)从诗人所描写的景物特点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读懂诗歌。2)此题考查学生对这首诗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91毁。;向着。;响亮。
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3)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4C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字义、词义。
2)、(3)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诗句。这就要求掌握诗句及意思。在此基础上,筛选符合要求的诗句即可。
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这首诗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C:不起:形容鼓声低沉;不响亮。故答案为:(1毁。向着。响亮。
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31、荆轲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4C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查词典理解字义、词义。
2)、(3)、(4)此题考查学生对这首诗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译文】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战士们的铠甲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烁。号角声响彻秋夜的长空,边塞上将士的血迹在寒夜中凝为紫色。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战

到死。
101)重阳节;插茱萸;登高
2)表达了独自外在的游子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古诗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确定答案。
2)把握思想感情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把握题目,即从题目看题材,也就是看诗词写的是什么。弄清诗句含义,特别是诗眼的含义。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明确与诗词有关的时代背景及作者生平、思想背景。体味诗词的感情色彩。
3)考查对古诗理解及运用,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信息筛选符合要求的诗句即可。故答案为:(1)重阳节;插茱萸;登高2)表达了独自外在的游子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的理解能力。2)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3)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句的含义。111)由大漠、燕山、钩、马等景象可看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渴望早日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这两句表达更为明显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本题,应根据对整首诗歌内容的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诗句分析作答。
2)寻找诗句中的景物相对简单,将诗句中写景的实物挑出来即可。故答案为:(1)由大漠、燕山、钩、马等景象可看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渴望早日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这两句表达更为明显
【点评】(1)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要在理解诗歌意思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进行分析。2)考查对诗中描写景物的词语的掌握。121)紧扎根在土里;坚定强劲;任凭2C
3)用拟人手法,很形象。写出了竹子不屈不挠,刚毅顽强的性格。4)借物喻人,托竹抒情。表现了作者不向恶势力低头,铁骨铮铮的形象。【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这首诗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3)对诗句中动词的赏析,要从修辞手法、表现景物特点、表现诗人情感等角度来解答诗歌语言的妙处。规范的答法是:××字运用……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达了作者……的。
4)评价人物形象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故答案为:(1)咬:紧扎根在土里。坚劲:坚定强劲。任:任凭。2C
3)用拟人手法,很形象。写出了竹子不屈不挠,刚毅顽强的性格。4)借物喻人,托竹抒情。表现了作者不向恶势力低头,铁骨铮铮的形象。【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或查词典理解词义。2)此题考查学生对这首诗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3)本题考查学生赏析炼字妙处的能力。4)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形象。131)白昼;夜晚;日暮
2)不可以。因为双重否定表示肯定,形成强调的语气,表达效果更强烈,更能写出整个长安都充满了春意,热闹非凡,那么皇宫的情景也就可想而知了,深刻地讽刺了统治阶级的腐败。
3字用得妙。它不但写出了动态,而且意味着挨个赐予,可见封建等级次第之森严。
4)禁火,只吃冷食,祭扫等。
【解析】【分析】(1飞花、御柳斜,属于白天看到的景象;日暮,是时间上的提示,也是一个转折点。
2无处不属于双重否定表强调,而处处都属于一般陈述,无强调效果。3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句意是:皇帝特许重臣五侯破例燃烛,并直接自宫中将燃烛向外传送。一个字,写出了动态,而且意味着挨个赐予,所以这个字用的比较精妙。
4)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
故答案为:(1)白昼、夜晚、日暮;
2)不可以。因为双重否定表示肯定,形成强调的语气,表达效果更强烈,更能写出整个长安都充满了春意,热闹非凡,那么皇宫的情景也就可想而知了,深刻地讽刺了统治阶级的腐败。
3字用得妙。它不但写出了动态,而且意味着挨个赐予,可见封建等级次第之森严。
4禁火,只吃冷食,祭扫等。
【点评】(1)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根据提问,抓住关键词进行分析,可以知道属于什么时间段。
2)本题考查炼句、炼词的能力。无处不处处都属于近义短语,分析它们的表达效果的差异是解答的关键。
3)本题考查炼字能力。根据提问,哪个字用得妙,这就需要用鉴赏的眼光,去发现表达效果奇妙的一个字来进行赏析。
4)本题考查对文化知识中风俗习俗的理解能力。寒食节,中国传统节日,在夏历冬至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

141)广阔无垠的万里边塞图。作用:用雄浑的景象烘托了深沉的思乡之情。2)诗人借战士的思乡和家人的思亲,表达了对征人的关切和对和平的向往。3)思乡
【解析】【分析】(1)描绘诗歌展示的画面时,理解诗歌的内容。抓住诗句中的景物发挥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即可。
2)解答本题,应根据对整首诗歌内容的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诗句分析作答。3)把握思想感情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把握题目,即从题目看题材,也就是看诗词写的是什么。弄清诗句含义,特别是诗眼的含义。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故答案为:(1)广阔无垠的万里边塞图。作用:用雄浑的景象烘托了深沉的思乡之情。2)诗人借战士的思乡和家人的思亲,表达了对征人的关切和对和平的向往。3)思乡
【点评】(1)本题考查描绘诗歌画面的能力,(2)、(3)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151)赞美、歌唱延安。;歌唱延安青年、歌唱自己告别过去后的新生活、新世界2)对于生活我又充满了梦想、充满了渴望3)对理想、对光明的向往与追求。4CDBA
【解析】【分析】(1)这道题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解答时要联系文章上下文及主旨来思考。
2)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这段话的中心句在结尾。3)此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4)语气:是表示说话人对某一行为或事情的看法和态度。是思想感情运动状态支配下语句的声音形式。语气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方面是一定的思想感情,一方面是一定的具体声音形式,解答时结合语境及选项判断。
故答案为:(1)赞美、歌唱延安;歌唱延安青年、歌唱自己告别过去后的新生活、新世
2)对于生活我又充满了梦想、充满了渴望3)对理想、对光明的向往与追求。4CDBA
【点评】(1)这种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时赋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注意,做这样的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释。2)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3)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作者的情感。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4)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语气的把握能力。
161)唐;白居易;野草;送别;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2)离离

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4)侵;接;古道;荒城5)绵绵不尽的萋萋春草
【解析】【分析】(1)此题前两空考查的是文化常识,后三空考查的是诗的内容级作者的情感。把握思想感情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把握题目,即从题目看题材,也就是看诗词写的是什么。弄清诗句含义,特别是诗眼的含义。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明确与诗词有关的时代背景、思想背景。体味诗词的感情色彩。
2)诗的首句离离原上草,紧紧扣住题目古原草三字,并用叠字离离描写春草的茂盛。
3)考查对诗句的运用,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信息筛选符合要求的诗句即可。4)考查炼字的题,分析时可以从以下几步入手:理解该字在句中的意思;看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看该字的运用起了什么作用。然后在结合着诗歌的具体语境进行理解。
5)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故答案为:(1)唐、白居易、野草、送别、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2)离离
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4)侵、接、古道、荒城5)绵绵不尽的萋萋春草。
【点评】(1)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2)、(4)本题考查学生赏析炼字妙处的能力。对诗句的赏析,要从表现景物特点、表现诗人情感等角度来解答诗歌语言的妙处。3)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运用能力。
5)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171)万水千山只等闲;乌蒙磅礴走泥丸;更喜岷山千里雪
2)金沙江浊浪滔天,湍急的流水拍击着高耸的山崖,溅起阵阵雾水,给人以温暖的感受。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3C
4)夸张;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红军征服高山、不畏艰难的高大形象5)巧渡金沙江的喜悦;飞夺泸定桥的惊心动魄
6)红军不怕远征难;乌蒙山;金沙江;泸定桥;岷山雪;顶天立地的高大英雄;革命乐观主义
7)好。云崖着重体现了山崖之高,有高耸入云之感,用以突出陡征之路的艰险十分恰当,悬崖就显得普通了,从意境上说,云岸更好。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古诗默写能力,属于直接型默写,结合提示默写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2)解答此题要先对整首诗有

一个大致的了解,再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词义,然后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的意思即可。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这首诗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ABD正确。C错误,可红军不怕艰难险阻,蔑视一切困难,于是在红军眼中,这些山犹如腾细浪”“走泥丸那样渺小,微不足道。表现了红军不畏艰险的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4)一是比喻,把绵延的五岭比作细浪,磅礴的乌蒙山比作泥丸。二是夸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红军征服高山、不畏艰难的高大形象。(5)考查炼字的题,分析时可以从以下几步入手:理解该字在句中的意思;看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看该字的运用起了什么作用。然后在结合着诗歌的具体语境进行理解。答题模式:该字采用了……的表现手法(或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从字体会到红军过了金沙河的欢快。字写出了铁索桥让人胆战心寒。一暖一寒进行对比,更加突出红军战士的英雄大无畏精神。(6
考查概括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中心思想是对一篇文章的内容和思想做出的确切、扼要的说明,简单说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或者作者要告诉人们什么。(7)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辨析。此类型的题目答案一般都是肯定的。把二者做一对比,表达效果方面考虑。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
故答案为:(1)万水千山只等闲;乌蒙磅礴走泥丸;更喜岷山千里雪2)金沙江浊浪滔天,湍急的流水拍击着高耸的山崖,溅起阵阵雾水,给人以温暖的感受。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3)(41、夸张、2、比喻、3、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红军征服高山、不畏艰难的高大形象。(5)巧渡金沙江的喜悦、飞夺泸定桥的惊心动魄(6)红军不怕远征难、乌蒙山、金沙江、泸定桥、岷山雪、顶天立地的高大英雄、革命乐观主义(7)好。云崖着重体现了山崖之高,有高耸入云之感,用以突出陡征之路的艰险十分恰当,悬崖就显得普通了,从意境上说,云岸更好。
【点评】(1)针对古诗的背默题目是基础题,我们平时多背诵,多默写。要理解诗词的意思,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2)此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的理解的能力。(3)此题考查学生对这首诗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4)考查学生对比喻、夸张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5)本题考查学生赏析炼字妙处的能力。(6)此题考查对课文内容及中心思想的能力。(7)此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辨析能力。181)拟人、对偶
2)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3B
4)抒发了诗人对勤劳的劳动人民的赞颂之情
【解析】【分析】(1)这里把杏子拟人化。而上下句是对偶,梅子对麦花,金黄对雪白,杏子肥对菜花稀。(2)寻找诗句中的景物相对简单,将诗句中写景物挑出来即可。(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这首诗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4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要在理解诗的三、四句意思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进行分析。故答案为:(1)拟人、对偶2)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3B4)抒发了诗人对勤劳的劳动人民的赞颂之情
【点评】(1)考查学生对拟人、对偶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2

考查对诗中描写景物的掌握。(3)此题考查学生对这首诗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4)此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理解的能力。体味诗歌的遣词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191)随兴而写的诗。;懂得。2)昼;夜;耕田;绩麻
3)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小孩子不懂得耕田织布,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4B5A【解析】
【分析】(1)要求学生结合语境理解字义。四时田园杂兴:是四个时节田园的各种兴致,宛如农村生活的长幅画卷,其中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田园杂兴各12首。杂兴:随兴而写的诗。童孙未解供耕织:小孩子虽然不懂得耕田织布。解:懂得。
2)前两空主要考查对反义词的辨析能力。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从诗中找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昼出耘田夜绩麻句中昼、是反义词,从这对反义词中我们可以看出农民劳作的辛苦。后两空由童孙未解供耕织可知农民干的活儿有耕田、绩麻。
3)此题主要考查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童孙:小孩子,这是站在长辈的角度说的。供:从事。傍:靠近。诗句的意思是小孩子不懂得耕田织布,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这首诗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AC正确;B:错误;这首诗中的小孩儿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也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5)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写的七言绝句。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故答案为:(11、随兴而写的诗。2、懂得。2)昼、夜、耕田、绩麻
31、童孙未解供耕织2、也傍桑阴学种瓜3、小孩子不懂得耕田织布,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4B5A
【点评】(1)主要考查学生结合语境理解字义的能力。平时对常用的词语也应加强记忆。
2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后两空是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填空。
3)解答此题要先对整首诗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再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词义,然后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的意思即可。
4)此题考查学生对这首诗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5)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201)春归何处2)寂寞;寂寞无行路3)没有留下春去的行踪;D
4)鸟婉转地呜叫;凭借;谁也不知道春天的踪迹,要想知道,只有问一问黄鹂。;A【解析】【分析】(1)这首词上片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整首词以春归何处?这一句为总起,春天回到了哪里?写出了作者对春天的寻觅。
2)找不到它的脚印,四处一片沉寂,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喊它回来同我们住在一起。
3)结合前两题来解答,春天回到了哪里?找不到它的脚印,说明没有留下春去的行踪,四处一片沉寂,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喊它回来同我们住在一起。
4)下片再转。词人从幻想中回到现实世界里来,察觉到无人懂得春天的去向,春天不可能被唤回来。但词人仍存一线希望,希望黄鹂能知道春天的踪迹。这样,词人又跌入幻觉的艺术境界里去了。
末两句写黄鹂不住地啼叫着。它宛转的啼声,打破了周围的寂静。但词人从中仍得不到解答,心头的寂寞感更加重了。只见黄鹂趁着风势飞过蔷薇花丛。蔷薇花开,说明夏已来临。词人才终于清醒地意识到:春天确乎是回不来了。综上A错,只见黄鹂趁着风势飞过蔷薇花丛。蔷薇花开,说明夏已来临。故答案为:(1)春归何处2)寂寞、寂寞无行路3)没有留下春去的行踪、D
41、鸟婉转地呜叫2、凭借3、谁也不知道春天的踪迹,要想知道,只有问一问黄鹂。4A
【点评】(1)、(2)、(3)本题主要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诗文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4)此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理解的能力。体味诗歌的遣词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译文
春天回到了哪里?寻不见它的踪迹只感苦闷寂寞。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定要帮我呼唤它回来与我同住。谁也不知道春天的踪迹,只好去问一问黄鹂。然而黄鹂的婉转鸣声,谁又能懂呢?一阵风起它便随风飞过了盛开的蔷薇。211)炊烟;犬吠;人家;寻不见2)桥;溪;碧桃花;碧桃花
3)断桥挡住了溪水,溪水回流,溪水之上几片碧桃花的花瓣随水漂流。4CBA
【解析】【分析】(1)由诗的前两句可知,诗人站在这个地方隐隐约约看到了远处的烟村,另外还听到了狗吠的声音,即使是在很远的地方,也是听得很清楚,想要去寻觅人家,可是在这个地方转来转去,也寻觅不到一户人家。
2)寻找诗句中描写的景物相对简单,理解诗句将诗句中描写的景物挑出来即可。由诗的后两句可知,描写的景物有桥、小溪、碧桃花,最让诗人欣喜的是碧桃花。

3)描绘诗歌展示的画面时,理解诗歌的内容。抓住诗句中的景物发挥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即可。诗人只是在这小溪的断桥处,突然看到了那下面的水流中,流出了两三朵碧桃花瓣,正随着流水缓缓地向东流去。
4)考查对名篇名句的背诵、默写。在背诵默写诗词时不仅要注意读音,更要注意容易写错的字。一些易错字可以结合词义背诵。注意”“”“的书写。故答案为:(1)炊烟、犬吠、人家、寻不见2)桥、溪、碧桃花、碧桃花
3)断桥挡住了溪水,溪水回流,溪水之上几片碧桃花的花瓣随水漂流。4CBA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诗文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2)这道题是按诗句内容填空,一定要理解诗句,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3)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了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诗化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4)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对于文质兼美的名言名句,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在考试中却得不到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生僻字、难写字书写有误,一字之差,导致丢分,实在遗憾。这就要勤于动笔,重点突破。221)拟人、对偶
2)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3B
4)抒发了诗人对勤劳的劳动人民的赞颂之情。
【解析】【分析】(1)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比喻、拟人、反问、排比等。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杏子肥可看出是拟人的修辞手法,从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可看出是对偶的修辞手法。
2)本题主要考查对诗文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诗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读诗句可知,作者从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几方面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
3)此题要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解答。读诗句,理解诗句的意思,可知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才是日长篱落无人过的原因。
4)把握思想感情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把握题目,即从题目看题材,也就是看诗词写的是什么。弄清诗句含义。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明确与诗词有关的时代背景及作者生平、思想背景。分析全诗,可以体会到诗人对勤劳的劳动人民的赞颂之情。故答案为:(1)拟人、对偶
2)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3B4B
【点评】(1)考查学生对常用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2)这道题是按诗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理解诗句,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3)此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及运用能力。
4)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要理解诗句内容,要抓住关键诗句、词语和时代背景分析。
231)水村山郭酒旗风;多少楼台烟雨中2①②③④3)听;视4)啼;映5BA
6)莺歌;红花;绿柳;水村;山郭;酒旗;寺庙;楼台;春雨;江南的美景7)南朝遗留下来许多寺院,如今有多少亭台楼阁矗立在朦朦胧胧的烟雨中。【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古诗默写能力,属于直接型默写,结合提示默写即可。注意郭、旗的写法。
2)本题主要考查对诗文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诗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读古诗,一二句是对环境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春意无边的画面;三四句给江南春色增添了一份迷离的美。
3))考查对古诗内容的理解。从可以看出是从听觉来描写的,从绿映红、酒旗帜,风可以看出是从视觉来描写的。
4)考查对古诗关键词语的理解。从听觉上让我们体会到莺歌燕舞的美好景象;从字可看出,桃花和柳树的颜色交相辉映,非常美丽。
5)考查对古诗内容的理解。从一二句可知,是描写的春天的景象,所以是从时间的角度来写的,三四句是描写的烟雾中的亭台楼阁,是从空间的角度来描写的。
6)题主要考查对诗文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诗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作者选取了莺歌、红花、绿柳、水村、山郭、酒旗、寺庙、楼台、春雨等具有江南特色的景物,赞美了莺歌江南的美景。
7)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及诗句的理解。可结合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诗句。
故答案为:(1)水村山郭酒旗风;多少楼台烟雨中2①②③④3)听、视4)啼、映5BA
6)莺歌、红花、绿柳、水村、山郭、酒旗、寺庙、楼台、春雨、江南的美景7)南朝遗留下来许多寺院,如今有多少亭台楼阁矗立在朦朦胧胧的烟雨中。【点评】(1)针对古诗的背默题目是基础题,我们平时多背诵,多默写。2)这道题是按诗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理解诗句,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3)考查对古诗内容的理解,要根据具体的词语来体会。
4)考查对古诗关键词语的理解,解答本题,要理解诗句的意思,边体会边理解词语的妙用。
5)考查对古诗内容的理解,要根据具体的词语来体会。

6)此题考查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要先理解诗意,在筛选相关信息。
7)解答本题,应根据作者的生平经历,诗歌的写作背景,对整首诗歌内容的感知并抓住重点词义的理解。241A2B3B
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5)蝉鸣、鹊鸣、蛙叫、人声。一方面渲染了欢乐的气氛,另一方面夜行人能清晰地听到这一切,反过来又表现了夏夜的寂静。
【解析】【分析】本首词的翻译为: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拐了个弯,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
1)本题主要考查对诗文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诗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选择。B“西江月是词牌名;夜行黄沙道中才是词的题目。C“,应读xiàn,是见到的意思。D表达了词人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生活,企盼丰年的思想情感。
2)划分诗句的朗读节奏的方法:诗句节拍间要停顿,古诗的朗读有其规律性,一般说来按音节停顿,注意不要把固定词组分开。为加强语感,可以把动词重读。前词重后词要轻把声调读准。固定词组,一般前音稍重,口型要放开,有爆发力。B应为七八个//天外
3)本题主要考查对诗文的解析能力。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题目说收后是不正确的。
4)考查对古诗内容的理解。"稻花香里说丰年"是嗅觉描写,听取蛙声一片是听觉描写。
5)考查学生对古诗的描写方法的理解和作用。词的上片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写了蝉鸣、鹊鸣、蛙叫、人声夏夜特有的声音,一方面渲染了欢乐的气氛,另一方面夜行人能清晰地听到这一切,反过来又表现了夏夜的寂静。
故答案为:(1A2B3B
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5)蝉鸣、鹊鸣、蛙叫、人声。一方面渲染了欢乐的气氛,另一方面夜行人能清晰地听到这一切,反过来又表现了夏夜的寂静。
【点评】(1)考查本首词的作者、题目、读音及思想情感,学习的时候要掌握扎实,做题

的时候要细心。
2)此题主要考查划分诗句的朗读节奏的能力,可以根据词句的意思要划分朗读节奏。3)主要考查本首词的赏析能力,做的时候要每个选项都认真思考,找出错误点。4)掌握诗词的意思,不难找出嗅觉、听觉的句子。
5)考查学生对古诗的描写方法的理解和作用,先明确上片内容,然后找出描写的声音,不要落下人声
251)备办、准备;美丽的山村风光2)湖边垂钓;邻里趣事;重阳赏菊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于诗文内容的理解。译文: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要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具:准备。文章前两句写出了好友备办、准备邀我至田家的样子。
2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写出了在朋友家做客做了什么。题干中需要学生结合想象写出除了聊桑麻之事还会聊什么。如:重阳赏菊、湖边垂钓、田园趣事等。故答案为:(1)、备办、准备2、美丽的山村风光2)湖边垂钓、邻里趣事、重阳赏菊
【点评】(1)本题考查描绘诗歌画面的能力,理解句意是前提。描绘诗歌展示的画面时,理解诗歌的内容。抓住诗句中的景物发挥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即可。
2)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了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诗化的语言加以描述聊天的内容。
261)寻常,平常;弯曲绵延的样子;气势雄伟的样子;高耸入云的山崖2)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
2)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故答案为:(1寻常,平常。弯曲绵延的样子。气势雄伟的样子。高耸入云的山崖。
2)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查字典理解词义。2)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271)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2)本来;羽;父亲,指陆游自己。
3)陆游;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解析】【分析】(1)考查对古诗背诵积累,答题时依据提供的前后句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2)词语理解的考查,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是(本来)的意思;在字典中查(羽)部,诗中指父亲,指陆游自己。(3)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

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
【点评】(1)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句的含义。(2)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3)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281B2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本题,应根据对整首诗歌内容的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诗句分析作答。这首诗主要要表达的,其实正是这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但妙在不从正面着笔,始终只就秋风做文章,在篇末虽然推出了孤客,也只写到他秋风而止。至于他的旅情归思是以最先两字来暗示的。如照说,秋风吹到庭树,每个人都可以同时听到,不应当有先后之分。而惟独孤客最先听到,可以想见,他对时序、物候有特殊的敏感。而他如此敏感的原因。这就是对最先闻的解释。把握诗歌内容,就是要把握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是要求学生把握诗意以及基本表情达意的方式等,是诗鉴赏的重要考点之一。解答时就要紧扣,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一般答题方法是抓住诗中主要景物再现画面,从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故答案为:B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理解的能力。体味诗歌的遣词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91)春天;春天美好景色的无比热爱;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迟日;江山;春风;花草;融泥;燕子;暖沙
2)燕子衔着湿泥忙着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3)黄鹂;白鹭;白鹭;鳜鱼;戏蝶;娇莺
【解析】【分析】(1,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可知,这首诗描写了春天的景色。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要在理解诗歌意思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进行分析。此诗抓住景物特点写春色,画面优美,格调柔和,很能引发读者的喜春之情。寻找诗句中的景物相对简单,将诗句中写景的实物挑出来即可。
2)解答本题,应根据诗歌的写作背景,对整首诗歌内容的感知并抓住重点词义的理解,可结合课后注释。
3)考查对古诗、名句背诵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筛选符合要求的动物名字即可。
故答案为:(1)春天、春天美好景色的无比热爱、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迟日、江山、春风、花草、融泥、燕子、暖沙
2)燕子衔着湿泥忙着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3)黄鹂、白鹭、白鹭、鳜鱼、戏蝶、娇莺
【点评】(1主要考查对诗句理解的能力。体味诗歌的遣词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考查学生赏析诗句中景物描写的能力。2)主要考查对诗句理解的能力。
3)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古诗、名句的意思。301)紧紧扎根在土里;坚定强劲;任凭

2C
3)用拟人手法,很形象。写出了竹子不屈不挠,刚毅顽强的性格。4)借物喻人,托竹抒情。表现了作者不向恶势力低头,铁骨铮铮的形象。
【解析】【分析】(1)咬,指用牙齿卡住、钳子夹住或齿轮、螺丝等互相卡住等,这里指竹根紧紧扎在土里。坚劲,指劲健有力;坚强不屈。任,由着;听凭、任凭。2)根据立根原在破岩中一句可知答案为C
3”“属于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竹子显得更加有主观能动性,表现了它坚强、不俗的精神。
4)《竹石》是清代画家郑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竹诗。诗人所赞颂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刚毅。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全诗语言质朴,寓意深刻。故答案为:(1)紧紧扎根在土里;坚定强劲;任凭2C
3)用拟人手法,很形象。写出了竹子不屈不挠,刚毅顽强的性格。4借物喻人,托竹抒情。表现了作者不向恶势力低头,铁骨铮铮的形象。
【点评】(1)本题考查对字词的理解。既要理解字词的基本意思,也要理解字词在句子中包含的感情色彩以及特殊的语境意义,因为作者对字词的推敲是很周密的,所以理解字词也要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2)本题考查对信息的筛选。根据选项描述,从原文中找对应的字词,即可筛选出最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
3)本题考查炼字能力。炼字,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其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字词,贴切生动地表现人或事物。4)本题考查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具体手法有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衬托,卒章显志,象征等。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776a922ac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23.html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诗歌鉴赏 训练20篇真题带答案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