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善变的教师

发布时间:2016-06-06 16:25:4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做一个“善变”的教师

新沂市草桥镇堰头头小学 曹会清

曾经做过小学教师的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哈伊姆·吉诺特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我得出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学的成功与失败,我是决定性的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式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身为教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

根据自己的从教经验,吉诺特认为,在教育教学中,教师是最关键的因素,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着决定性影响。

朱永新教授对此高度认同,“教师是一个冒险的、甚至危险的职业,因为伟人和罪人都有可能在他的手上形成。”

由此可见,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再走“老路子”了,而要尝试走出自己的“新路子”。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就要学会改变自己。

一、教师的改变,先从阅读开始

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是阅读。“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朱永新经常对教师如此强调阅读的重要性。

因此,新教育主张教师要多读书,特别是要多读经典,与过去的教育家对话。他们认为,这是教师成长的基本条件,是教师教育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教师的成长要从阅读开始的。偶尔谈话中,会听到老师的抱怨:”我也想读书啊,可是没有时间啊!”鲁迅先生有句名言:“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每天的晨诵课上,我们可以捧着书本和孩子一起读书,或诵读美文,或诵读诗歌,教师的认真阅读对孩子无疑是一个榜样和范例。午读时光教师也静静地坐在教室的讲台前,默默地阅读名著,看到这种情景,试想一下,你的学生还有什么理由不读书?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因此,作为教师要想不断地提高自己,要想把自己的学生交好,首要的条件是学习,学习,再学习;阅读,阅读,再阅读。

二、教师形象要学会改变

在常人眼里教师应该是带着深度眼镜,衣着俭朴,男老师不留长发,女老师不允许烫发。面部表情要严肃等等。而在《师资建设》杂志里有这样的表述:“传统的朴素品质正逐渐退出作为好教师的最重要条件的行列,学生也越来越注意教师的外在形象,现在公认的好老师应该是靓丽、可爱的”

当一名教师站在学生面前,还没有开口说话,他的仪表已经和学生打招呼了,而仪表的先入为主将给学生留下最初的、也可能是最深的印象。一个教师不需要花枝招展、奇装异服,但也不能刻板落伍、不修边幅。有人曾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我喜欢的教师”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90%以上的孩子都喜欢教师着装有现代气息、风格多样、富有朝气;甚至有一些学生还希望自己的老师每天化一点淡妆,每天换一身新衣服,每天都能给他们带来新的面貌。

三、教师的教学方式要改变

在新课程中,单纯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使用传统教学方法机械地讲解,把学生当成纯粹的知识容纳器,填鸭式地向他们灌输在他们眼中枯燥无味、冷冰冰的数字、词汇。可是,走进我们的课堂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情景?学生要么无精打采、恹恹欲睡,要么东张西望、交头接耳,要么捅捅咕咕,搞小动作,即使有那么一些听课的,也是人在教室心在外。正象《童年》那首歌里唱的“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砰砰叽叽喳喳写个不停,盼望着下课盼望着放学盼望着游戏的童年。”看看学生的脸上,没有学会知识时的激动,没有渴求知识的热情,没有思维碰撞的火花,没有激情、没有活力、没有快乐、没有灵性、没有创新......因而也就谈不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需要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保持,使之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正是教学法的出发点。

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一改过去教师过度控制课堂的局面,努力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上有了更多的参与机会,主体性大大增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大大增强,从而在教学手段上打破“管”,在教学过程中追求“导”。同时正确处理“课堂活起来”和“让学生动起来”的关系。防止光“活”不“动”,形式上的热闹,课堂的“活”要服从于“带给学生充实的精神生活”这一更为根本的目的,从而引导教师改变自身教学行为。

四、教师的语言要学会改变

语言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武器,也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媒体。贴近学生的语言,能使学生感到亲切;幽默的语言,能使学生轻松愉快;严谨的逻辑推理,能熏陶学生的思维能力;妙趣横生的讲述,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语言的魅力,足以产生动情效应,同化效应,创造出一个愉悦的教学环境。

对于低年级学生,我们要使用“儿童话”的语言,让他们感觉亲切,易于接受。而声色俱厉的说教只会阻碍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不敢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高年级学生,老师的语言更要精炼,并且具有幽默感,切忌使用方言教学,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学生,我们的言行对他们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且,教师的“不规范”语言当然对学生的知识的学习是很不利的,所以,教师要改变自己的语言。或妙语连珠,或出口成章,或引经据典。

五、教师要改变对学生的考查方式

传统的教学考查,注重以往的教学评估都是以试卷的形式来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考分高的同学就是优秀学生,否则就是差生。在这样的制度下,老师学生在考试这个指挥棒下,进行“题海战术”,说什么“孰能生巧”,以一张试卷来论英雄。事实证明,这种做法不科学有待改进。我认为教师的考查可以无时不有,贯穿课堂始终。教师可以在每节课前可以检查学生背诵一首诗歌,一段美文,一个小故事等,一节课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唱一首歌,猜一个谜语。生活无处不语文,时时刻刻可考查。这样的考查方式,学生不感觉紧张不安,真正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总而言之,作为教师,每个学期初,每节课之前,都应该这样想:在我的教学中要尝试什么改变?每接一个新的班级,我们是否想过,我的带班理念和带班策略是否要做些调整?甚至到每一堂课的导入方式、每一个提出的讨论题,每一本作业的批改形式、批语内容,每一次作文的讲评方法,都时时求变。要培养创造性的学生,首先应该有创造性的教师,时时刻刻寻求着变化,不仅会让我们的课堂、我们的生活鲜活起来,而且,也会紧紧把学生“团结”在我们周围。

朱永新教授在《新教育之梦》一书中说过一段话: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一些人,他教一年,然后重复五年十年乃至一辈子;有些人,实实在在地教了五年。一个实实在在教五年的人,与一个教了一年却重复了一辈子的,他们的成绩是不一样的。这句话提醒我们,教育家和教书匠的区别是,教育家每天都是新的,每天都要思考,每天都是用心教书;而教书匠每天都是一样的,机械重复着教育的套路,不管外面的世界“风起云涌”,总是僵化地唱着“古老的歌谣”。

不“善变”的教师是懒惰的教师,是没有进取心的教师。任何改变都需要勇气,需要思考,需要下一番气力;而按照既定的套路来教学,完全不管学生发生了什么变化,不管教育环境发生了什么变化,甚至不管教材的要求发生了什么变化,自然就是没有责任心的直接表现。
  不“善变”的教师是迟钝的教师,是没有灵性和智慧的教师。任何改变都需要聪明的头脑和敏锐的思维,有的教师不是不想变,但不知道如何去变,离开原有的一套就不知所措,自然涉及到教育能力的问题了。
“变”里面包含着智慧,体现着艺术。干干巴巴的教学语言,老一套的教学组织形式,毫无新意的教学手段,连开场白、结束语、小组讨论等,学生都耳熟能详,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就应该彻底摒弃。有一句歌词在学生中很流行,叫“给我新鲜”,的确代表了学生的心声。教师亟待改头换面,面孔要生动起来,手段要“花样”起来,形式要灵活起来,内容要新颖起来,本着一种服务的思想,在“善变”中享受生命的乐趣。
  亲爱的同行们,从传统的、疲劳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吧,做一个“善变”的老师吧,让教育真正成为教育,还孩子以快乐!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6ffb7f55901020206409c11.html

《做一个善变的教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