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尔德童话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2019-02-07 08:31:2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王尔德童话读书笔记

【篇一:《王尔德童话》读后感】

《王尔德童话》读后感

三(8)班 卜艺康

读了《王尔德童话》,觉得童话中的主人公都是心地善良、关爱别人、知错就改的美好形象。每一篇童话故事都是栩栩如生,每次阅读时,感觉自己就是童话中的主人公。

《快乐王子》是我最喜欢读的故事,读了这篇童话故事之后,我落泪如雨,快乐王子的心虽然是铅做的,几乎没有任何感情,但是看见有那么多悲伤,痛苦的事情,还是忍不住想流泪,所以,他宁肯变得又灰又难看,也要把雕像上的宝石和金箔全部送给受苦受难的穷人。其次快乐王子的铅心怎么也烧不坏,我认为王子不仅有美丽的外表,其实他的心灵更美!不是铅心烧不坏,而是因为美好的心灵是永远值得人们赞美的,他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快乐王子》以其单纯而强烈的愿望来代表对苦难的人们不可遏止的同情与关爱,这就是王尔德毕生所拥有的高贵情感。我们应该向王尔德学习,也成为一个拥有像王尔德一样有高贵情感的人。

亲爱的同学们,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从书中我们可以汲取丰富 的营养,懂得做人的道理,!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做一个爱读书,读好书的学生。

【篇二:《王尔德童话》亲子共读报告单】

四年级99班《王尔德童话》亲子共读报告单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一定按照老师的布置和孩子一起阅读了《王尔德童话》,交流了阅读的感

悟和体会,和孩子一起感受着、享受着读书、学习、成长的快乐吧。今天,我们

就和孩子一起书写阅读的感悟、心得,享受文字交流的温馨与快乐。

读书心得对对碰

题目:

题目:

【篇三:浅析王尔德童话】

浅析王尔德童话《夜莺与玫瑰》中的意象美和悲剧美

摘要:王尔德作为一名非常出色的童话作家,区别于其他传统作家,其作品大多通过象征的手法打破传统作家所创造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美满的关系,而结局充斥的也一般都是死亡和悲哀。在作品《夜莺与玫瑰》中,作者通过象征的手法不仅展现了作品的意象美,更通过意象之间的对比表达了作品的悲剧美,而悲剧之美正是作者想要表达的理想与精神之美。

关键词:王尔德 《夜莺与玫瑰》 意象美 悲剧美 精神美

尔德是19世纪末英国唯美主义的代表作家,也是唯美主义艺术运动的倡导者,因此王尔德对其童话作品都注重色彩美、韵律美、形式美等方面,而许多作家对此也有比较深入的研究,所以本文主要从主旨的角度出发来分析《夜莺与玫瑰》中的意象美与悲剧美,从而进一步挖掘作者的精神之美。

一、 意象美

由于《夜莺与玫瑰》涉及了许多动物以及人物的形象,可以说这部作品是意象的云集之作,所以本文着重对作品的意象美进行阐述。教授的女儿作为年轻学生爱恋的对象,象征着为了宝石就不守诺言的典型的物质追求者;年轻学生则象征着装满书本知识而缺乏感情敏感度,并且对爱情没有执着追求的功利主义者,例如:年轻学生怀疑夜莺的真诚而发出议论:她的歌唱得蛮好的,但她真的有感情吗?我恐怕她是没有的。实际上她和大多数艺术家一样,只是表面上的东西,没有真诚。她是不会为别人而牺牲自己的生命的。而作者正是通过意象之间的对比来突显夜莺和玫瑰这两个重要的意象,从而表达作者对现实的批判和对理想的追求。

文章中玫瑰象征了美丽的爱情,只有呕心沥血甚至付出生命才能获得它,而它也代表着王尔德一生追求的至高无上的美;夜莺则象征了追求真挚爱情的人,它为得到玫瑰(爱情)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而夜莺就是王尔德美学思想的化身。夜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有如王尔德对至高无上的美和艺术的追求;夜莺执著追求真爱的精神正是王尔德追求至高无上的美的精神的体现,而夜莺的死则象征着王尔德对美和艺术至死不渝的追求。此外,文中的其他动植物,如蜥蜴、蝴蝶和雏菊等都不能理解夜莺的举动并加以嘲笑,代表着批评指责和怀疑王尔德唯美主义艺术观的一部分人的思想,象征着那些不懂爱情、愤世嫉俗的人群。王尔德正是通

过对众多意象的描写对比揭示了作品的悲剧美,文中善良的夜莺为了帮助男孩实现真正的爱情,它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换来一朵冬天里盛开的红玫瑰,但夜莺的牺牲并没有换来它所希望的幸福,反而换来了爱情的幻灭。

二、悲剧美

当世人冷漠无情时,那些意图追求爱的人必然会遭受失败的结局。在王尔德的童话作品中,存在着一些执著追求爱的人物,他们往往是作品中的主人公,与冷漠的世界构成对比。当世界与众人都无情时,这些主人公所期待的爱往往是无法实现的。这种残酷的社会现实正如王尔德在作品中,通过红玫瑰树所说道:冬天冻僵了我的叶脉,严霜摧残了我的芽苞,风雪吹折了我的枝干,今年我不会再有玫瑰花了。

在这篇童话中,夜莺一直在歌颂爱情,当她听到青年学生的故事时,坚信其终于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了真爱,所以她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去帮助青年学生实现其爱情。可悲的是,教授的女儿拒绝了青年学生的爱情,而青年学生也轻易地抛弃了夜莺用生命换来的爱情。王尔德用他的笔刻画了一个比人类更坚持爱情的夜莺,似乎也是在暗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人甚至不如一只鸟更懂得珍惜爱情。

夜莺之死是悲剧的,这不仅表现在她死的过程的悲壮,而且反映在她以死换来的爱情却没有唤醒世人的珍惜的悲哀。作者用了大量篇幅极力渲染夜莺死的悲壮:她把胸膛整夜挺在刺上,唱了一整夜的歌,刺在她的胸口一点一点越扎越深,她的生命之血也一点一点地流到花上,花朵一瓣一瓣地盛开了,终于在清晨红玫瑰完成了,夜莺躺在茂盛的草地上死去了,心口还扎着那根刺。这种悲壮的死不仅让我们同情夜莺的遭遇,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振奋和鼓舞,因为永恒的爱依然存在。另一方面,就是这样用生命换来的红玫瑰,青年学生并不珍惜它,他一把就把玫瑰扔到街上,玫瑰落到水沟里,一辆马车从上面碾了过去。青年学生这样轻视用血染成的红玫瑰,令人惋惜和气愤,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根据黑格尔的悲剧理论,悲剧的解决就是使代表理想的一方遭受痛苦或毁灭,所以,当夜莺和玫瑰花所代表的美的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而遭到毁灭时,我们感觉到的是悲哀。然而,尽管这一方遭到毁灭,但它所代表的理想却不因此而毁灭,灾难或苦难的结局反映的是正义的永恒胜利。因此,悲剧所产生的读者心理效果不只是恐惧和怜悯,还有愉快和振奋,这

就是悲剧的美。

三、 精神美

如果我们仔细体会这篇童话作品,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三种截然不同的对待人生的精神。第一种就是作者极力赞美的夜莺所代表的执着于理想的精神:他们追求所有美好的东西,为了他们的理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同时,他们对死亡并不惧怕,因为他们认为死是实现他们人生理想和价值的必要手段。第二种表现的是以青年学生为代表的徘徊于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茫然的精神态度:他们一方面渴望实现美好的理想,也追求美的东西,另一方面,他们却沉溺于幻想,不思进取,把理想的实现寄望予幸运之神。一旦理想与现实冲突时,他们就怨天尤人,逃避矛盾,最终要么寄情于书本的理想世界,要么就自甘堕落。第三种是以教授的女儿为代表的随波逐流,爱慕虚荣的庸俗的人生态度:教授的女儿徒有外在的美貌,腹内实无一物,美貌只不过是他们追求奢华生活的跳板,他们庸俗市侩,醉心于权力、名誉和物质享受,毫无同情心,是世俗世界中丑恶的代表。

作者正是通过对这三类人的描写、对比来突显以夜莺为代表的执着于理想的这一类人的精神之美。王尔德用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美的图画,但这并不能从主旨或本质的这层意义上表达作者的精神观念。所以,作者通过残酷的现实在主旨层面上描写精神美摆脱虚伪,并向真、善、美致以敬意。王尔德在童话中通过对理想的追求来体现崇高的精神之美,对于追求唯美主义的王尔德来说,精神之美仍是最高境界的美。

在这篇童话中,当自负的蜥蜴、随波逐浪的蝴蝶、愚昧无知的雏菊讽刺夜莺的时候,它们也与高尚的夜莺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些动植物对夜莺的讽刺无疑代表了那些批评、指责和怀疑王尔德唯美主义艺术观的一部分人的言论。在他们的心目中,既没有真正的爱情,也没有至高无上的美和艺术,对他们来说,只有物质才是第一的。王尔德用他的这篇童话对那些不相信爱而追求物质的人们进行了讽刺,夜莺为了追求纯真的爱情而以生命为代价,人们却对此做出肤浅、冷漠的评价,这正如世人不理解他的艺术观和文学主张一样,让我们体会出王尔德的用意所在。忙碌的蝴蝶、蜥蝎难以明白夜莺的奉献;年轻的学生听不到夜莺痛苦而美妙的歌声;轻浮的少女对红玫瑰不屑一顾,她丝毫不了解其美的内涵和真正的价值。王尔德正是借助《夜莺与玫瑰》向世人表白:他就是那只夜莺,用

自己的生命来讴歌至爱至美,体现了他不但具有唯美主义思想,而且还有着对美的寻觅和坚持的精神。

王尔德曾说;批评家应能把他得自美的作品的印象用另一种样式或新的材料表达出来。在美的作品中发现美的含义的人是有教养的。这种人是有希望的。在《夜莺与玫瑰》这篇童话中所描写的所有的美,既有对社会的控诉,又有对美的追求,还贯穿着对人生的思考,这体现的不仅是作者精湛的写作技巧,更是作者对艺术的追求,对于美和理想的不懈坚持。

参考文献:

1. 奥斯卡 王尔德,《快乐王子》,梁岭、唐娜译,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

2. 奥斯卡 王尔德,《王尔德自传》,孙宜学编译,北京团结出版社,2005

3. 张介明,《唯美叙事:王尔德新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4. 谢文利,《诗的技巧》,中国青年出版社,1984

5. 阎从军,《三维解读王尔德的夜莺与玫瑰》,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0510

月第8卷第5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6b2d803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63.html

《王尔德童话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