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发布时间:2024-04-19 18:13:3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互联网杀熟:互联网大数据算法杀熟研究分析

大数据杀熟,新时代的看人下菜碟越来越多的人在反思算法带来的负面效应。
自从微博用户@廖师傅廖师傅抱怨了自己用手机打车和订酒店遭遇到的大数据杀熟,更多人在社交网络上表达共鸣——面对同一段行程、同一家酒店或者同一个商品,基于互联网公司的用户画像,不同的用户会看到截然不同的价格。
滴滴、携程、飞猪、京东、美团和淘票票都被卷入其中。有人说在携程上看到一家酒店,用自己的账号和别人的账号显示不同的价格;也有人说打开滴滴打车,iPhone用户会比Android用户显示出更高的预估车费;如果是级别更高的白金用户,行程升舱到专车后可能结算价格并没有得到优惠;在购票网站买夜场电影票要38块,而在电影院柜台只要15块。
不过提供服务的公司没有承认。携程后来回应说,人们对于价格体系有所误解,展示上的差异是因为用户领用或购买优惠券的差异。滴滴对此的回应是,滴滴平台不允许价格歧视,打车价格更不会因人、因设备、手机系统而异。
大数据杀熟的始作俑者是亚马逊。2000年,亚马逊针对同一张DVD碟片施行不同的价格政策,新用户看到的价格是22.74美元,如果是算法认定有购买意愿的老用户,价格会显示为26.24美元。如果删除Cookie,价格马上又回落。很快这种策略被用户发现并投诉,亚马逊CEO贝索斯公开道歉,说这仅仅是一场实验,也承诺不再进行价格歧视。
大数据为企业的价格歧视提供巨大便利。所谓价格歧视其实是个中性术语,它是指相同等级或质量的商品或服务,在购买者中实行不同的收费标准。
大多数情况下它能帮助企业平衡效率和收益,最为典型的是民航业,同样是经济
舱,赶时间、对价格不敏感的商务旅客在起飞前才买票,价格昂贵;提前很久预定的旅行游客,却可以低价买到同样一班飞机、同一个舱位。不管坐多少人飞机都得飞,这样的不平等让更多人坐得起飞机,而航空公司也可以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润。
还有日常生活常见的现象,一瓶矿泉水在街边商店只需要2块钱,但在景区景点可能会卖到10倍价格。
而互联网扩大了价格歧视的范围,科技公司能够轻而易举知道你是否有购买意向。但可疑之处在于,一张机票在临近起飞才购买价格高昂合情合理,这是为时间成本付出的代价。但是同一时间、同一购票平台、不同用户看到不同的价格就令人难以接受,这似乎不再是价格歧视,而是对购买者的歧视
即便抛开有没有价格歧视,利用大数据来分析用户,以此来实现利润最大化早就是互联网的常态。在广告业务上,GoogleFacebook以及国内的微博、微信、今日头条、百度都是建立在用户产生的数据之上——分析用户喜欢什么,再把广告主的广告,或者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尽量精准的推送到用户眼前。
每个用户都被打上无数个标签,你喜欢看什么、买什么、有多大的消费能力、你的好友都是谁……在掌握数据的科技公司眼中,已经存在对你是精确偏见
很多时候这样的偏见让人意识不到,但确实会影响日常决策:
根据购物记录判断购买能力,电商平台会推荐你可能会买的东西,甚至不同的评论排序;
同一家酒店或机票,同一时间很多人搜索,价格可能会上涨;
经常不使用的账号会一直收到优惠券,频繁预定的账号反而优惠券很少;同理,账户的级别越高反而代表了购买力越强,就越有可能被推荐更贵的东西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69bbfbfd9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c4.html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