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看邵雍“观物”认识原则

发布时间:2023-02-14 04:05:1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看邵雍观物认识原则作者:曹栋来源:《西部论丛》2020年第12要:观物作为一代名儒邵雍的认识方法,具有极其广博深刻的含义。并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具有较多的重合与相似,因此本文试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视域对其审视,以认识的主客体、认识方式及认识目的入手,对邵雍的观物认识原则进行合理的剖析。关键词:马克思;邵雍;认识;观物邵雍(10111077),字尧夫,谥康节,号安乐先生,北宋著名易学家、理学家,诗人,为一代学术巨擘。他淡泊名利,学识渊博,《皇极经世》与《伊川击壤集》凝涵了他一生的心血,《皇极经世》以《观物》为篇名,《击壤集》中亦以《观物吟》或《观××》为题的诗,触目皆是,足见邵雍对观物的重视。所谓观物,是邵雍研究自然和人事的态度,可以说是其用以观察探究天地万物与人类万事的一种基本立场和方法,其试图以观物为基,建立自己的认识原则。通过对邵雍观物的探究,笔者发现其与八百年后西方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的认识论多有相通之处,因此,本文试图以较易理解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语言从认识主客体、认识方法及认识的目的方面,对邵雍的观物认识原则进行较为明确与深刻的理解,并对其进行马克思主义标准的审视,以期邵雍哲学得以在现代社会重唤生命活力。一、观物认识论的主体与客体(一)作为观物主体的马克思认为,认识的主体既不是如唯心主义者所言,是想象的主体,也不同于旧唯物主义者将主体当做消极的反映客观世界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人。而主体是人,即由劳动器官、感觉器官及思维器官所构成的有机物质系统,是有头脑,能思维,可进行实践活动的物质的实体。在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与邵雍的主张不谋而合。[1]邵雍明确指出,观物的主体为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其灵于万物。他认为太极产生以天地为最大,物之大者无若于天地以万物为构成的一切存在者,而人亦为物,人者,物之灵者也,人为这万物中的最灵者。邵雍从四个方面进行说明如何灵于物:首先,从生理意义上讲,人的生理器官将天地之体备于一身。邵雍说:体必交而后生。故阳与刚交而生心肺,阳与柔交而生肝胆,柔与阴交而生肾与膀胱,刚与阴交而生脾胃。心生目,胆生耳,脾生鼻,肾生口,肺生骨,肝生肉,胃生髓,膀胱生血他认为阴阳刚柔为天地的属性,是构成万物的基本要素,而的生理器官却由此交互而生,因此,人之身禀持了
天地的属性,可称得上最灵最贵了。可见,在生理意义上,具有生物性,但又有对生物性的超越。其次,从感觉属性上讲,人的耳目口鼻是获得万物客观经验的工具。邵雍说:夫人也……目善万物之色,耳善万物之声,鼻善万物之氣,口善万物之味。灵于万物,不亦宜乎。可见,人的耳目口鼻对于万物的生色气味具有收摄作用。再次,从思维属性上讲,人之可对天地之理进行认识。邵雍说:谓其能以一心观万心,一身观万身,一物观万物,一世观万世者焉。其中一心观万心一世观万世,即是思维之进行思维抽象的结果,能从特殊到普遍,从普遍到特殊,对万世万物万心之理进行经验的总结。与马克思所认为的思维器官有所不同,马克思认为人的思维器官为,而邵雍认为是最后,从实践属性上讲,人又具有实践活动的能力。邵雍说:又谓其能以心代天意,口代天言,手代天工,身代天事者焉。这是说,人既可通过实践,认识与表达天地自然之理,代天意代天言”;又可通过实践,创造与天地自然之理相应的事物,即代天工代天综上,可见邵雍观物的主体,是具有生物属性、感觉属性、思维属性及可进行实践活动,这与马克思所言,人是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而且具有思维能力并能动的认识和改造客体的存在物意义上是一致的。(二)作为观物客体的马克思说: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可见认识对客观存在具有依赖性,客观存在为客体的首要条件。而客观存在在邵雍的世界,就是[2]雍认为,观物的对象是,即人的认识对象——客体。简要来说,邵雍的,即天地之间已与人产生关联的存在者,将自然物与人皆含括在内,可见,邵雍具有明显的唯物主义倾向。在自然界来说,如天之体系统,含括了日月星辰等人可感知的存在者;“地之体系统,含括了水火土石等存在者及动植系统,含括了走非草木等一切动植之物等等。此处有两个关键:自然物的现实性;与人产生关联。马克思认为:客体是自然,但自然并非皆是客体,只有与人能产生关联者,才称之为客体。邵雍言:天地之外别有天地万物,异乎此天地万物,则吾不得而知之也。即是说,无论天地万物之外是否还有别,但因与人未产生关联,因此亦不能认识,不能称之为客体。这显然与马克思所认为的,真正的客体,是与主体的实践相关联,即进入认识活动的那部分客观世界。
至于,既可以作认识活动的发出者,又可作认识的对象,即既是主体又为客体。马克思对客体具有明确的划分:自然客体、社会客体,以及以物质形式为载体的精神客体。那么,我们可以此将邵雍的进行归类。在邵雍看来,本身属于物,源于天地,因此,自然可含于自然客体。而人又是社会中的存在者,具有社会属性,邵雍对人的观察亦具有社会道德层面的审视,因此,又可为社会存在;另马克思将人的精神(思维、意识、心理等)也归于一种客体,这一点,邵雍与马克思观点不同,邵雍只是将精神看做的属性,可通过观人而认识其精神,即精神只是邵雍的认识对象,并非客体。二、观物的方法认识方法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获得真理的手段。邵雍的观物认识法一方面是对客观事物进行的方式,并通过抽象与概括,上升为理论;另一方面,又在思维的世界中对万物之理进行理论的推理,在现世中进行经验的验证,以此认识客观对象。(一)的经验认识法马克思说:科学都是以经验为基础的。”[3]这是马克思对经验论者观念的承接,非但科学如此,任何一种深入的理论都不是由纯粹的思辨去发现的,因此,理论对经验具有一定的依赖性。邵雍亦是从经验入手对客观对象进行认识,再经过思维之心的抽象与概括,而体认万物之理。邵雍提出了的认识方法,他说:自上而下谓观即主体对客体的俯瞰,以超出客体本身的视域才可对客体进行全面,准确的认识。邵雍认为,自低而高有三个层次:夫所以谓之观物者,非以目观之也。非观之以目,而观之以心。非观之以心,而观之以理以目观物的层次,主体以其自身耳目口鼻等感觉器官,直接感知物的声色气味,所观到的是物的外部现象,为一种形而下的观法,可称之为观察,具有客观性,即能对客体的表象进行较为完整的反映,邵雍观花时有言:人不善赏花,只爱花之貌。此处的赏花之貌便是以目对花的表象的消极反映,应对此进行超越。如此,就上升到以心观物的层次,邵雍认为,人的心不止具有思维的作用,其中亦蕴藏着情感,人能将自己的情感赋予万物,即物喜物,以物悲物,因此以心观物为一种感性的认识,他认为,人的感情会对认识真理产生干扰,任我则情,情则蔽,蔽则昏矣。因此,还应该对心理的认识进行再超越。进入到以理观物的最高层次,这是对观物客体的规律进行的认知,是一种理性地认识,即是对事物真理的直观把握。在以理观物的层面,即消除人的主观成见,融于客体,达到主客的辩证统一。可见,邵雍的方式,就是一个由表象的观察与知觉,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二)的理论认识法如果说,是对客体的直接认识的经验方式,那么就是对客体进行间接认识的理论方式。马克思认为,理论认识就是把可以看见的、仅仅是表面的运动归结为内部的现实的运动。这是说,认识客体的运动规律皆隐藏于客体的内部。而邵雍以的理论就是马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66d026334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82.html

《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看邵雍“观物”认识原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