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电影(2)

发布时间:2020-06-09 04:33:3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其实里面学问很多,要分地区看,毕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吗~

总体来说,剥去浮华的外衣亚洲电影具有一番独特的文化价值。亚洲电影作品的文化阐释价值是指站在电影观赏者的角度,电影作品作为电影接受的客体所包蕴的,可供接受者了解、阐释、学习、借鉴的文化价值。换一个角度讲,电影作品的文化阐释价值也可以指电影观赏者从电影作品中所能够了解到和阐释出的文化价值。前者是一个相对固定的静态概念,后者则因观赏者能力水平的不同而在前者的基础上有所变化。本文将主要讨论在忽略观赏者能力水平高低的前提下,电影作品所包蕴的文化阐释价值。

一般而言,每部电影作品均包蕴一定的文化阐释价值,而且是多方面的。不同的电影艺术家创作出来的电影作品所展现的文化形态和内涵也是千姿百态、各有特色的。如同为中国第五代导演,在20世纪90年代就展现出不同的文化取向:陈凯歌一如既往沉缅于民族历史,热衷于人性建构,从早期《黄土地》起步,途经《大阅兵》、《孩子王》、《边走边唱》、《霸王别姬》、《风月》,直至《荆轲刺秦王》。他电影创作的基调一直是那种和中国血缘关系断然撕裂的痛楚,并始终坦露士大夫式的精神忧愤,强调历史哲学的表达,他的个人艺术行为和电影文本皆成为文化苦旅的代名。张艺谋则愈加显示出一个形式主义者的轻盈,他认为中国(大陆)电影过于注重政治、社会、文化等形而上意义,固然有强烈的使命感和哲理性,但却缺乏生动具体的人性描写。他的表白实际上再次证明了他与陈凯歌在电影文化想象上的不同。因而无论是表现现代化遭遇传统中国的《秋菊打官司》,还是纪录乡村文化撞击都市文明的《一个都不能少》,他都在或过去、或现在,或农村、或城市的景观中,把国民的生存状态和技巧以好玩的形式展现出来。黄建新则又不同于陈张,他的《站直luō,别趴下》、《背靠背,脸对脸》、《红灯停绿灯行》、《埋伏》等一批内在涵义陈陈相因的影片均紧扣当代主题,展现了此时此刻的人间百态和可感可知的形形色色的社会情绪,透过历史的踪迹和传统的力量,看到了另一个中国诞生时所带来的精神压力以及在现代化炼狱中翻滚挣扎的当代华夏。此外夏钢的平和温情、孙周的忧郁恬淡、李少红的直面生活和宁瀛的理性风格化都使各自的影片展现出独特风貌的文化形态和内涵。而90年代的周晓文更是积极多变,时而畅想都市青春,时而影像乡土《二嫫》,时而涉足远古《秦颂》,一个人,三种影片类型,三种表达格调,三种文化想象。

尽管每一部影片所展现的文化形态、内涵各有不同,但其中包蕴的文化阐释价值有些则又是共通的。如第五代导演的作品均表露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创新意识在选材、叙事、结构、语言等方面标新立异作品的主观性、象征性、寓意性都比较强注重人物内心表现,探索民族化的历史和民族心理的结构,从电影本体出发,努力建构独具民族内蕴和民族形态的文化模本等等。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例子表明,不论是什么电影,也不管是哪位导演的作品,在文化阐释价值的构成中,必然有一些共通之处。概括说来,亚洲电影作品的文化阐释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俗学价值

最常见的文化阐释价值是通过观赏一部影片,阐释其中所反映的某个时代、地区、民族的民风和民俗。人类的精神生活中有两个倾向,一是眷恋故乡,对本土文化有特别的亲近感;一是向往远方,对异域文化有特别的新鲜感。愈是民族的也愈是世界的,具有鲜明民族和地域文化特色的影片往往容易得到各方的青睐,这也是中国影片屡获国际大奖的重要原因。而人们喜爱观赏影片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就是能经常地、直观地接触丰富多彩的异域文化,了解世界各个民族的不同风情。

阐释民风、民俗主要通过影片特有的环境、道具、布景以及不同民族演员的服饰、歌舞、语言等展开。阿拉伯影片中广阔无垠的瀚海沙漠、中国云南如泼墨般的山水,这些都让观众一下子就进入了特定地域民族的特有文化氛围之中。再如日本人的和服、中国人的长袍马褂等等几乎都成了特有的民族文化符号。还有印度和日本影片中的歌舞表演,中国影片中的腰鼓、颠轿和信天游,无不传递出各具时代风情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信息。当然,亚洲电影作品的民俗学价值还只是文化阐释价值中的表层价值。

二、社会学价值

亚洲电影作品中所包蕴的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内涵,也是影片中常见的文化阐释价值。这些文化价值作为内在层面的文化形态特征,往往存在于影片的内部结构中。如历史事件、政治风暴、社会习俗、民间传说等等,常常成为一些影片的整体构架,从中可以阐释出极为丰富的文化价值。《鸦片战争》、《茶馆》、《成吉思汗》等等都是生动的例证。

三、生命学价值

亚洲电影作品中所蕴含的生命价值(特别是人生价值)是电影文化价值中较为深层,也较为重要的阐释价值。草长莺飞,虎啸猿啼,生命的踪迹无处不在。生命之树常青,而体验生命、思索生命、张扬生命,也是电影艺术魅力的源泉。生命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充盈于每一个个体的存在中。透视生命,首先要展现人的生存方式。我国《黄土地》、《老井》和《爱情麻辣汤》、《没事偷着乐》等影片分别展示了传统的中国农村生存方式和现代的都市生活方式,因而引起中外观众的强烈兴趣和深刻关注。生命体验更多地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更多的人像克莱默夫妇、贫嘴张大民一般地活着,活在窘迫困顿中,活在鸡零狗碎中,活在嘈杂拥塞中。高明的电影叙事和观赏正在于滤去浮动的烟尘,聆听生命真实轻微的音色。

必看的亚洲电影目录

男性版

1, 花火 (北野武)

2, 东邪西毒

3, 鬼子来了

4, 老男孩

5,

6, 荆珂刺秦

7, 霸王别姬

8, 小鞋子

9, 喋血双雄

10, 血战台儿庄

本人推荐

1,暖春

2,冲出亚马逊

3,我在伊朗长大

4,红樱桃

5,在世界中心呼唤爱

6,霸王别姬

7,子狐物语

8,变脸

9,火烧圆明园

10,黑太阳731

11,饮食男女

12,英雄本色

13,寻枪

14,红高粱

中国人必看老片

阿诗玛

刘三姐

五朵金花

英雄儿女

地道战

地雷战

平原游击队

铁道游击队

打击侵略者

奇袭

上甘岭

长空比翼

小兵张嘎

铁道卫士

兵临城下

甲午风云

永不消失的电波

冰山上的来客

野火春风斗古城

早春二月

林则徐

白毛女

青春之歌

红色娘子军

洪湖赤卫队

箭竿河边

祝福

林海草原

青年鲁班

桃花扇

北国江南

侦察兵

秘密图纸

东进序曲

柳堡的故事

三进山城

神秘的旅伴

碧海丹心

大李、小李和老李

草原野鹰

花儿朵朵

红河激浪

年青的一代

农奴

长虹号起义

尹鸿:中国电影艺术创作呈现五大特点

http://www.chinafilm.com 2008年05月28日 中国电影网

  特点一:大制作塑造主流电影

  从2002年张艺谋的《英雄》创造了中国国产电影前无古人的票房记录那一天起,中国式“大片”《十面埋伏》、《无极》、《七剑》、《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等,成为中国电影的主角。2007直到岁末,人们才见到了本年度仅有的两部大制作国产电影:陈可辛的《投名状》和冯小刚的《集结号》。影片上映,得到了几乎普遍的认可甚至称赞,媒介甚至用中国电影吹响“集结号”来形容电影带来的兴奋和震动。

  如果说《投名状》的题材、类型和演员配置,仍然还保留着前一阶段大片的某些遗风的话,那么冯小刚的《集结号》则是从题材选择到类型选择,从商业配置到观众诉求都是一次完全不同的冒险。这是一部从个人角度描写战争的影片,通过战争反省历史与刻画人性。实际上,这是一部最典型意义上的“主流电影”,与《投名状》相比,似乎题材敏感的《集结号》在人性刻画的深度和历史批判的力度上显然更弱,但是却在主旋律价值观与公众价值观之间形成了一种张力性的平衡,在个体人性与共同价值之间找到了一种交叉,而其制作和创作所达到的统一程度,都可以使之成为中国主流电影的经典样板。

  实际上,由于中国特殊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道路造成了社会结构在多元化基础上形成的金字塔状;由于社会发展的加速度带来了多代人同时“在场”的价值观、审美观和娱乐观的差异,都决定了完全青年化、娱乐化的商业类型片不可能成为中国的主流电影,也决定了完全教化性、正统化的主旋律电影很难成为中国的主流电影。中国主流电影必须在电影美学上完成传统的情节剧叙事与现代的奇观化叙事的结合,完成主流的普世隘共享价值与差异性的人性、个性尊重之间的统一,构成一种传统与现代、主流与差异的复调旋律,才能真正创造中国的主流电影。

  特点二:类型片打造电影基础

  中国电影创作,长期以来形成了稳定的政治电影、艺术电影和现实主义电影传统,也形成了一种将这些电影模式相混合的主流情节剧传统,而类型片发展则相对滞后,创作模式和技巧也不成熟。2007年,中国电影的类型片创作应该说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部分港式的警匪片、喜剧类型片等,开始呈现现代类型电影的雏形,显示了国产商业类型片正在逐渐成型,或者逐渐形成中国娱乐片的特点。

  在2007年的商业类型片中,《爱情呼叫转移》、《命运呼叫转移》两部姊妹篇,无疑是一个亮点。影片体现了现代商业喜剧片的一些共同特点,采用组合性的时尚叙事结构,将大量植入式广告转变成内容,启用时尚明星,增加了影片的娱乐性和时尚感。而影片《大电影》也同样采用了这种续集模式并取得了市场成功,为本土性的中低成本的商业类型电影,提供了快餐制作的样板。“呼叫转移”系列、“大电影”系列的形成,可以说表明中国类型片的类型复制意识也在增强。青年导演冯超的处女作《天下第二》遮蔽了社会历史的批判和反讽,更多地体现了一种为娱乐而娱乐的精神。影片通过对古装武侠类型电影的“搞笑”处理,用大量的夸张、对比、漫画、颠覆、解构等手段,用一个“小人物”的滑稽遭遇,释放青年观众的叛逆心理和郁闷。

  2007年,中国还有一些具有一定艺术特点的类型片。如李少红导演的《门》以及《心中有鬼》、《森冤》、《第十九层空间》等;将周杰伦的明星资源与跨时空类型结合的《不能说的秘密》;对革命历史题材进行了战争片类型改造的《夜袭》;利用本土资源打造的真人与动画相结合的青少年动画片《宝葫芦的秘密》等等。

  目前中国国产电影的市场基本上是由大制作商业电影和商业化的高成本作者电影占据着中心舞台。但是,国产电影产业真正要良生发展,要提高电影观众国产电影的观看频率.就必须借助于大量商业类型片的支撑。中国类型电影的发展.一方面类型意识要更加自觉,另一方面类型规则必须保持一种与社会发展同步的升级趋势。类型电影不光创造和遵从模式,还破除、改变、综合模式。

  在观众熟悉并厌烦某些模式、社会对类型片中的观念提出质疑时,类型片也需要通过反用模式、讽刺、综合新元素等方法来创造类型的“熟悉的陌生感”。一方面,电影的类型框架有一个不能突破的极限。如果这个框架极限被打破,类型就瓦解了;但另一方面,类型又具有可塑性和延展性,各种类型之间可以相互渗透与交融。因此,类型片往往必须努力去平衡人们熟悉的惯例和加进新的变异元素之间的关系。在这方面,《天下第二》与《疯狂的石头》,《命运呼叫转移》与《爱情呼叫转移》,《大电影》之一与《大电影》之二之间的关联,就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类型片的创作规律。

特点三:作者电影的商业化

  中国大导演,大多不像冯小刚那样通过国内的电影工业成绩和市场业绩而是通过国际电影节获得知名度、影响力。因此,中国的类型片导演屈指可数。但具有鲜明个人风格和独特艺术表达的、具有“艺术片”烙印的所谓“作者”导演却为数不少。第五代的张艺谋、陈凯歌已经从早期的“作者导演”转化为后来的国际化的商业大制作导演,而姜文、贾樟柯、顾长卫,还包括一些在香港、在国外制作影片的导演,如王家卫、李安仍然还具有明显的作者导演的风格。2007年,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王家卫的《蓝莓之夜》等影片引起了广泛关注。而一些青年导演,仍然通过“作者电影”的策略获得自己在电影行业的地位。如张一白导演了《夜。上海》、《为了爱》,庄宇新导演了《爱情的牙齿》,尹丽川导演了《公园》等等。

  值得提到的是,中国的所谓“作者电影”。大部分制作经费都来自于商业投资,因而商业诉求对这些“作者电影”在题材选择、演员配置、叙述方式、视听风格等许多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换句话说,作者导演借助了商业资金的资助形成自己的美学差异性,而商业投资则借助作者电影的差异f生来打造时尚的流行文化商品。艺术与商业、作者性与流行性由于资本的纽带而达成了某种妥协,形成了某种合谋。一方面这些作者电影为中国电影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色彩和选择;一方面中国主流电影也从这些多样的个胜中获得了丰富的滋养。

  特点四:现实主义在夹缝中生长

  一方面,是电影娱乐文化的属性受到商业市场的支撑越来越膨胀。一方面是由于中国现实境遇的过度复杂和纠结导致现实主义艺术空间的相对狭小,加上电视媒介对电影影像的“写实”功能的替代,使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倾向在近年来面临严峻的市场和美学挑战。

  —般来说,电影的现实主义趋向大致可以包括三个主要维度:

  其一,向后,反省历史,如《霸王别姬》等;其二,向内,刻画人物,如《孔雀》等。其三,向外,社会批判,如《天狗》、《光荣的愤怒》等。

  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中,一方面现实主义艺术的空间范围和强度都不得不面临某些有形和无形的制约,另一方面电影的现实主义也受到社会心理变迁、电视和网络媒介的替代以及电影消费娱乐化的消解。无论是历史反思,或是人性解剖,或是社会批判,其发展都需要更开阔的历史契机。

  特点五:主旋律走向多样化

  从1990年代以来,特别是自1996年长沙会议推出“九五五0工程”以来,主旋律电影一直是中国电影的一种特殊类型。在2007年,为迎接中国共产党“十七大”、建军80周年、香港回归10年等,受到党政军备级部门直接间接资助、以革命历史和英雄模范事迹题材为主、表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自我牺牲精神为主题的主旋律电影为数不少。内地这种“献礼片”操作模式,甚至也影响到香港。2007年,也有几部港片和回归主题有关,《老港正传》、《女人本色》等,似乎也可以看作香港式的“主旋律”电影尝试。

  这些主旋律电影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其一,情节剧风格的主旋律影片。2006年,尹力与刘恒的组合继《张恩德》之后,拍摄的《云水谣》再次成为主旋律题材、艺术品质与商业潜力相结合的范本。2007年,又出现了《八月一目》、《我的左手》、《青藏线》等大制作的情节剧电影。这类影片场面宏大、制作豪华,但具有情节程式化,人物定型化和戏剧性煽情套路化的不足。

  其二,纪实风格的主旋律影片。《山乡书记》、《香巴拉信使》、《梅里雪山》、《院长爸爸》、《隐形的翅膀》、《两个人的教室》等等,这些影片虽然同样以英雄模范为原型,但这些影片用人物的质朴,生活气息的浓厚,以及他们与环境之间的生活化联系,一方面呈现了当今真正的现实境遇和社会现状,一方面呈现了这些人物的人格基础和环境现实,体现了一种真实和质朴的力量。

  其三.类型化的主旋律影片。2007年萧锋导演的《5颗子弹……》、高群书导演的《千均一发》等,因为都涉及政法领域的英雄模范,如同《任长霞》一样,不约而同地采用了惊险悬念片的类型手法。应该说,这些影片的类型化改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娱乐性和假定性,英雄人物也更加朴实感人。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5a254640b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71.html

《亚洲电影(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