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发布时间:2018-03-23 14:54:0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人美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教学计划

一、 教材分析

(一)教学重点

1.学习色彩的明度渐变和纯度渐变等色彩知识体验色彩的表现力并能有目的地加以运用

2.能用日记画的形式表现生活中的有趣情境、有意义的事和自己喜欢的人物

表达自己的情感用各种瓶子及其它塑造材料大胆想象并设计制作简单的立体或半立体造型

(二)教学难点

1.利用多种媒体如蛋壳、废包装、稻草等材料制作作品

2欣赏情节性比较强的中外作品认识该美术作品的艺术特点

3.用水粉、水彩颜料表现周围的事物表达自己的兴趣与愿望

4.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通过植物籽粒纤维线材、织物等材料的平面拼贴进行造型设计

5.能运用紫沙泥等材料进行立体造型并用水粉颜料加工、装饰

二、教学任务、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和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三、教学资源的开发

1、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教材中设计了许多的插图形象、直观切合教材内容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教学中应当充分利用好

2、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教学中围绕教学内容合理地设计安排指导学生在网络上查找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丰富知识拓展视野

3、积极调动社会资源

提示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在家长的指导和帮助下提高预习能力巩固知识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应将学习内容与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术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2.多种形式组织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

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宽容和尊重

3.采用多种办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以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意识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教师的评价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

1. 人民艺术家--齐白石

教学目标:

1.通过资料的收集和学习,了解齐白石的艺术成就、艺术生涯、艺术特色等,能运用艺术语言(如写意、工笔、阴刻、阳刻、虚实等等)描述一幅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2.体会“勤奋”与“毅力”带给人的影响;明白要认真观察生活,才能感受到美;激发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欣赏齐白石的作品,了解他的艺术成就、艺术特色和艺术表现。

教学难点:运用艺术语言描述一幅自己喜欢的画,并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学准备:

师生课前收集的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工具的摆放。

二、设问引入

1.上个世纪,我国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其中有一位著名的国画大师在1953年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你知道他是谁吗?(生答)

2.出示课题,板书:人民艺术家——齐白石

3.谁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你所了解齐白石?

4.请23位同学介绍收集到的关于齐白石的信息。

5.师小结:小故事——从木匠到人民艺术家。

齐白石1863年生于湖南湘潭,出生贫苦家农家,幼而好学,读过半年私塾,12岁始学木匠,善雕花。27岁时才正式拜当地文人拜少蕃、胡沁园为师,学习诗文、书画、篆刻。40岁后,五次出远门游历,助长了技艺。60岁在陈师曾的支持下,进行“衰年变法”,闭门专攻写意花鸟,借鉴诸家之长,再结合自己的气质修养,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画风、境界有了质的飞跃,成为一位诗书画印全才的艺术家。

三、欣赏 感悟 畅想

1.欣赏P2右下:齐白石花鸟鱼虫作品,小组交流:

1)你最喜欢哪幅?

2)画家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表现的?

3)怎样才能表现得这样生动?

生汇报,师小结:齐白石十分热爱身边的花鸟虫鱼,所以把它们都当作有感情的生命来画。它笔下的这些花鸟鱼虫是他长期观察和写生的结果,因此生动、亲切而又质朴。

在众多的花鸟鱼虫作品中,白石老人所画的虾、蟹堪称一绝。接下来让我们看看齐白石最擅长画的虾吧!

2.欣赏P2左上《群虾》,小组交流:

1)你觉得白石老人的虾画得如何?(鲜活、有生命力)

2)他是怎样把虾表现得如此鲜活的?

生汇报,师小结:白石老人潜心钻研画虾几十年,他画的虾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最初,齐白石画的虾,长臂和躯干变化不多,长须也大多画成平摆的6条长线。他自己很不满意。于是,他在家中案头摆了一只大海碗,碗里养着几只活蹦乱跳的小虾。齐白石每天都在碗旁仔细观察小虾的活动。从此,他画的虾就更加神态多变,活灵活现了。河虾与对虾的结合,创造了艺术中的“虾”。

课后反思:

课时

1齐白石笔下的绚丽世界

白石老人一生作品丰富,有但擅长花鸟,还有大量的山水和人物作品。下面分组欣赏以下几幅画,讨论后汇报:

1P3下《荷花蜻蜓》

①荷花和蜻蜓的表现方法有什么不同?写意与工笔结合。师简介:工虫花卉,即兼工带写,乃白石晚年独创,前无古人。即虫以工笔而花卉用写意的方法。

②这样的画面有什么样的效果?粗与细、虚与实的强烈对比,豪放与细腻、动静结合,妙夺天工,奇趣盎然。

2P3右《蛙声十里出山泉》

①画作是如何表现诗句的?看着蝌蚪,仿佛随着流水,听到了蛙鸣,使人产生联想。

②说说你看画的感受。展现了画家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笔简意远。

师补充简介:这是51年老舍持清人查

初白诗句“蛙声十里出山泉”请白石老人作的一幅画。

3P3左《竹楼荷塘》

①看到这幅画,你有什么感受?宁静、朴实、深远,诗一般的意境。

②读一读P3中的这首诗,结合起来理解这幅画。

2.诗书画印的全才

刚才第三组读到的诗也是出自齐白石之手。他不仅是一位画家,还是一位书法家、篆刻家和诗人。

欣赏P3书法、诗文、篆刻作品,说说欣赏后的感受。

书法:气象雄浑、自然纯朴、稚拙而富有情趣

诗文:清新质朴,感情真挚

篆刻:布局奇特、雄奇奔放、气势纵横宏大、用刀如笔、下刀肯定、一气呵成。

3.欣赏了齐白石的诗书画印,我想问问大家,他如何能从普通的木匠变成艺术大师?他一生又为什么会留下大量的作品?(勤奋刻苦)

小故事:一天,齐白石跟师傅出去做活,在顾主家见到了一本乾隆年间翻刻的《芥子园画谱》,他如获至宝,与顾主好说歹说借了回去。回家后,他跟母亲商量好,从每月工钱里拿出一点钱来买纸和颜料,一笔一画地临摹起来。白天干活晚上画画,常常画得两眼酸痛,连鼻孔也被照明用的松明子熏黑了。半年后,一部《芥子园画谱》全部被他临摹了下来。从此,这本画册成了他的美术教科书。在齐白石八十九岁高龄时,还坚持每日作画数幅。他知道自己年纪大了以后画工笔画会很吃力,于是就趁年轻时画了很多张工笔的小虫,但是并不添加其他内容。年纪大了以后,只在每一幅画中添加写意的花草即可完成每日自己规定的绘画量。

4.你知道白石老人最喜欢表现什么吗?(花鸟虫鱼等生活中最常见的事物)

7.他的作品主要有什么特点?(画简意深、生动质朴、鲜活而有情趣)

四、运用色彩 体验创新

1.作业要求:选择书中你最喜欢的一幅作品,写写自己独特的观后感(可从意境、表现方法、画面效果、感受等方面入手)或者谈谈你学完本课后的收获。

2.生作业,师巡视指导

五、总结延伸

1.请部分学生读一读自己的观后感或收获。

2.齐白石一生有上万幅作品,如果你感兴趣,可以通过上网等方式查阅了解更多相关知识。

六、教学反思:

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感受马蒂斯的艺术他色,通过收集资料,了解马蒂斯的艺术成就与艺术生涯,尝试使用马蒂斯的艺术表现手法创作剪纸作品。

2.感受与我国传统剪纸不同的外国剪纸,体会马蒂斯的艺术风格,乐于了解人类多元文化艺术的成就。

教学重点:

了解马蒂斯的艺术特色(如艺术表现手法、色彩特点、艺术成就等),区分马蒂斯的剪纸与中国传统剪纸。

教学难点:

用马蒂斯的艺术表现手法创作剪纸。

教学准备:

课件、课前收集的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作业本和彩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检查工具的准备情况。

二、欣赏与比较:

猜猜看:

哪一幅剪纸是我国的传统民间剪纸?哪一幅是马蒂斯的作品?为什么这样区分?说说你的理由。

三、介绍马蒂斯

马蒂斯擅长什么?

他无论在绘画还是在剪纸还是装潢设计中都很有成就。

观察与比较:(课件出示)

1. 马蒂斯的画在造型上有什么特点?(简练)

比较马蒂斯的《金鱼》、毕加索的《多拉玛尔肖像》、高更的《静物》。

2.马蒂斯色彩上注重什么?

比较马蒂斯的《蓝衣女人》、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音乐》、拉菲尔的《椅中圣母》。

你认为马蒂斯最爱使用的颜色是什么?

3.马蒂斯的剪纸与中国剪纸有什么区别?

欣赏马蒂斯的剪纸与中国民间剪纸。

四、通过本课的欣赏,你对马蒂斯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五、试一试,用马蒂斯的艺术表现手法创作一幅自己喜爱的作品。

六、课堂小结。

讲评作业

课后反思:

精细的描写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发现平时不注意的细节,能用线条精细的表现物象。

2通过欣赏与表现,感受我国传统的绘画技法,体会线描画的精美、细致,激发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

组织线条精细的表现物象的方法。

教学难点:

组织线条的方法,观察与表现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自己身边的物体、作业本、彩色笔或勾线笔。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工具的摆放,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二、欣赏分析:

1. 出示门采尔的素描《两个中国香炉》

简单解释素描的含义,区分结构素描与光影素描。

解释素描、速写、线描画的关系。

2. 对比:

出示图片:《葵花》及修改图。

那一幅更精美?为什么?

回忆:在用线条作画时,应该注意什么?

3. 通过欣赏这些精细地描写,你注意到那些细节?

这些细节用什么样的线条来表现?

为什么用这样的线条呢?你能给它换另一种形式的线条吗?

4. 你认为,用什么样的线条,如何组织,才能更精细的表现物象?

教师示范两种线条的组织形式,请学生再画出几种。

能否对物体的细节使用想象中的线条?

三、安排静物写生

教师指导作画。学生完成写生。

四、展评与小结:

教学反思

色彩的钝度

教学目标:

1. 通过色彩对比练习,复习巩固素色彩搭配知识和色彩搭配的技巧,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2. 学习色彩的象征性,表情性等。

教学重点:

色彩中色相的对比。

教学难点:

色彩之间微妙的变化,以及色彩对比的运用搭配。

教学准备:

图画纸、水笔(钢笔)、铅笔、色卡纸、胶水、圆规,水粉等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引出课题

1. 检查教具,稳定情绪。

2. 引出课题:色彩对比

3. 放影幻灯片,板书课题

二、艺术研究:

1. 教师:我们生活在什么样的世界,生存环境又是怎样的呢?

请学生用形容词还形容一下。

学生:五颜六色,五彩缤纷,色彩斑斓等

教师:说明我们的世界充满了色彩,色彩无处不在,色彩是我们的生活更有生机,活力。

2、但如果世界上没有了色彩又会怎样?

(暗淡无光,没有生机,死气沉沉)

伊顿(著名的色彩大师):

色彩就是生命,因为没有色彩的世界在我们看来象死的一般!

3、色彩的来源?色彩是如何产生的?

1666年英国牛顿在剑桥大学实验室做了实验:将一束阳光通过三棱镜形成七色光谱(色彩是光刺激眼睛产生的视知觉)

教学反思

课时

4、光源有那些:太阳光,灯光,火光

5. 色彩三要素:色相,纯度,明度

6.色彩对比:

A:同类色对比:同一色相的颜色对比

如:大红、深红、朱红、粉红等

特点:色相相同,个性差异小,对比效果极弱。画面比较柔和,不刺眼。

举例:幻灯片,图片-------学生们的衣服等

B:邻近色对比:在色环0---40度的颜色

如:红--- --- ---绿 绿---

---紫紫---

特点:统一,色彩富于变化、柔和、过渡自然

举例:幻灯片,图片-------学生们的衣服,生活中的用品等

C:对比色对比:在色环上0---180度的颜色对比。

如:黄-- --绿 --

特点:对比效果极为强烈,给人强烈的刺激,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举例:幻灯片,图片------学生们的衣服,生活中的用品等

红绿灯,警示牌,舞台服等等。

7. 对比色对比如何取得协调、搭配?

1) 利用面积的不等

2) 加中性的灰色(黑加白)

3) 加装饰边(金、银、白边)

三、 艺术实践:

让学生自主制作一幅几何图形的的画面

要求:1.规格:20*20厘米----- 运用色彩对比的方式------老师辅导。

四、总结:

回顾本堂课的主要内容(教师强调)

教学反思

让色彩动起来

教学目标

1、学习和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引导学生感受色彩对比的形式美感,运用色彩的对完成一幅有动感的作业。

2、通过欣赏艺术作品中色彩的对比,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色彩造型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如何用色彩的对比关系表现动感。

教学难点:

对比色的运用及画面动感的表现。

教学准备:

图画纸或彩色复印纸、水粉工具材料等。

教学时间: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展示几幅利用对比色制作的有动感的纸贴画作品。

提问:这些作品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出示课题

二、讲授新课

出示课题:让色彩动起来

1、欣赏课本上法国安德烈德兰的作品《查灵克罗大桥》。

1)介绍画家

野兽派画家的艺术共性是色彩明朗、笔触粗犷。这幅作品正是画家时断时续的追随野兽派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2)组织小组探究以下问题:

作品中运用了哪些颜色对比?给你什么感受?这幅画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分组讨论小组反馈

课后反思:

课时

2、分析课本第11页左上角第三、四、五幅作品。

3、提问:这几幅画是如何利用色纸产生色彩对比的?我们用对比色作贴画可以怎样利用彩纸?

学生讨论:如表现风景,可以选择红色的底.

安德烈·德兰(1880年生于沙东,1954年逝于加尔什).他聪明好学,受过严格的教育,甚至打算报考中央高等工艺制造学校.后来,他突然决定献身绘画,与弗拉芒克结为好友.在沙东,他与弗拉芒克共用一间画室.1899年,德兰在卡里耶尔的工作室第一次见到马蒂斯,他与马蒂斯一起作画,并和布拉克、毕加索一样,经常去巴黎拉维尼昂街的“洗衣船”,也是在这个时期,他结识了纪尧姆·阿波利奈尔.1905年夏天,他和马蒂斯在法国南部靠近西班牙边境一带一起画风景。出自对高更和凡高的推崇,德兰在风景写生中直接使用高纯度的色彩作大笔触的平涂,从而逐渐摆脱了青年们当时都十分热衷的点彩画法。没有任何新思想和在20世纪初流行的敏感的新潮会使他感到陌生.毫无疑问,是德兰首先发现了黑人艺术,认识到民间想象的浓郁味道和民间艺术的丰富,也是他找到了欣赏古代西耶纳画家和阿维尼翁画派画家的理由.不过,安德烈·德兰首先是野兽派的先驱.如同他的朋友弗拉芒克一样,他当时使用的是分段的色块,快速的曲线和生硬的颜色.不过,他的手法不那么粗野,笔下的曲线更为典雅,色彩也更为和谐.他所采用的主要颜色是绿、兰,以及从玫瑰红到深紫的所有紫色.在他的油画中,人们看不到由于反映强烈本能而疏忽相撞的笔触,看到的是证明深思熟虑的精湛技巧的比例、色彩关系.1906年,他接受画商安布鲁瓦兹的委托,到伦敦画莫奈曾经画过的泰晤士河风景。德兰使用明亮而鲜艳的纯色去画多雾的泰晤士河,但却使人毫不怀疑:“这就是伦敦”。在装饰画方面,德兰也具有非凡的才能,曾经为俄国芭蕾舞团画过舞台设计。他懂得颜色的全部魅力,但他始终关心着形和结构.他创作过几幅野兽派最杰出的作品:《威斯明斯特大桥》,《海德公园一角》以及科利乌尔和埃斯塔克风景,《大西洋渡轮上的妇女》。

三、学生作业 ,教师指导。

学生明确作画方法。

辅导学生完成作业,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给予指导和帮助。

  四、作品展示,评价

1、自评。

2、小组互评。

3、展示作品。

课后反思:

提袋的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台历和挂历设计方面的知识,学习制作方法。

2、尝试运用各种不同的形式设计制作台历或挂历。

3、通过收集、欣赏、讨论、设计等综合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关注生活与设计的意识,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了解台历和挂历设计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将设计的美观性与实用性相结合。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电脑、电视机。

学具:彩纸、各种工具和材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展示一款挂历,提出问题:这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

出示课题

二、讲授新课

1、小组探究学习

演示课件或对比观看各种新旧挂历。

2、通过新旧台历、挂历的对比,你从它们的造型设计、色彩、功能和选用的材料方面发现有什么不同?

学生观看,以组为单位探究学习,并回答问题。

总之,随着生活的不断进步,台历和挂历的外观设计装饰性越来越强,在功能上也越来越讲究多用性,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深入研究

以组为单位,把本组学生带来的最有特色的挂历或台历介绍给大家。

小结:从以上同学们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挂历和台历不仅是记录时间的工具,而且还能美化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乐趣。

4、提问:

1)台历和挂历最基本的结构包括哪些?

2)仔细观察你们带来的日历,看看在日期的设定上有什么不一样?

3)如果让你们在日历上来注明时间,你们会有哪些创新?

4)如果我们为2008年奥运会的运动员设计一款台历,那么你认为哪些时间应当强调出来?

三、布置作业

1、根据奥运会运动员的需要,以组为单位,设计一件台历或日历。

2、利用现有的纸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大胆进行创新设计。

3、解决问题:

1)创作构思

2)互相启发拓展思路,避免作品千篇一律。

3)确定制作方案

四、小结

1、自评。

2、小组互评。

3、展示作品。

奇思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根据衣架产生自己的独特联想,并用学过的方法表现创意。

2、过程与方法:观察、交流与表现,在合作过程去寻找创意和表现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用艺术创造的目光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普通事物,领略创造的魅力,体验创造的乐趣。

教学重点:

根据衣架的原造型启发联想,激发创造的欲望和热情。

教学难点:

通过合作的方法,运用多种辅助材料表现美观、有趣的创意造型。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衣架若干、辅助材料若干

学生:每人1-2个不同衣架,辅助材料、美术工具

教学时间: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感受

  1 打开课件:欣赏一组由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创造的艺术品。

  2 对话:看了之后你有什么感想?——创意能使普通的物品焕发艺术生命的光彩。

  3 欣赏毕加索的作品:《牛头》《猴子》

  4 谈话:仔细观察作品,你发现了什么?——分析作品。

  5 小结:毕加索这样的艺术大师,也常常被生活中各种形状打动,由此萌发创意,创造了如此生动有趣的作品。今天,你是否也想来尝试一下呢?

二、观察与想象

  1 猜猜是什么?课件逐步出事衣架、裤架,每一个局部请学生猜猜是什么?——板书:衣架

  2 简单说说衣架的作用,观察衣架的结构,理解衣架的设计(设计服务与生活)。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1 想象第一步:出示一个衣架,在投影上演绎各种角度造型,“测试一下你的创意指数”说出你的联想。

  2 想象第二步:两个衣架组合?教师组合——学生组合——共同联想。

3 想象第三步:不同衣架组合,各组拿出自己的衣架,小组内活动,每组选出一个最佳创意交流。

  4 想象第四步:添加辅助材料后又有什么新的联想?看看小组内带了哪些辅助材料?寻找一下新的创意。

、创造表现

  1 课件展示各种学生作品,说说你喜欢哪一件作品的表现方法?你还受到了哪些启发?

  2 猜猜其中有些作品是怎么做的?你有什么更好的方法?

  3 你准备做什么?有什么困难?

  4 学生创作:要求:?2-3人为一组合作

?寻找最简单的方法

?分工合理,合作有效

  5 教师参与和辅导

、展示和评价

  1 、自评,介绍自己的作品。

  2 参观展示,评价他人作品。

  3、师评:被忽视的作品、制作过程中方法特殊的作品、失败作品等

教学反思

  

拼贴添画

教学目标:

1、通过思考、比较、想象与讨论,学生感知绘画与拼贴画的不同效果,了解拼贴画的艺术形式美,提高审美趣味。

2、学会拼贴画的基本方法,尝试剪纸方法和粘贴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动手能力,在制作中感受创造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

利用收集的废旧挂历、广告纸、彩纸等进行拼贴画创作。

教学难点

纸材的巧妙利用,创新的表现内容。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挂历、广告纸、彩纸等。

学具:挂历、广告纸、彩纸、胶水、剪子等。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教学课件

1、出示各种纸材。

2、据纸材设计拼贴内容

3、拼贴方法。

二、讲授新课

1、组织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分析纸材的肌理和花纹图案。

2、组织欣赏交流。

1)书中第16页毕加索的作品拼贴画《吉他》。

2)学生优秀作品。

3)分析拼贴方法和添画方法。

每组重点分析一幅作品。

3、师演示剪纸添画和撕纸添画。

1)提示作业步骤:

构思(确定主题)——选纸材——构图——剪纸或撕纸————添画。

2)添画部分要注意与画面的内容和色彩协调一致。

3)观察、学习制作方法,了解剪纸拼贴和撕纸拼贴的基本方法。

三、布置作业

1、巧妙利用纸材拼贴一幅作品进行适当的添画。

2、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3、巧妙利用纸材,创新设计表现主题,添画与画面所表现的主题协调一致。

四、展示作品

六、小结

欣赏用废旧印刷品制成的艺术作品。用巧手变废为宝,让它们成为美化环境的艺术品。

课后反思:

我的书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书包的基本构造,学习书包的设计理念,创造性地为自己设计一个新颖、好用又美观的书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生活中书包的观察,分析和比较书包的设计原理。设计一个自己喜爱的书包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书包的设计、创作,让学生更多的关心身边的事,从细微处入手,培养创新设计的大意识。

教学重点:

分析、比较各种不同书包的每个局部的设计原理,就是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教学难点:

书包的设计要求既美观又实用,尽可能突出以人为本的意识和节约、环保的意识。

教学准备书包的图片和设计图几张。绘画工具等。

教学时间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出话题:

1、小调查:“生活中你最离不开的是什么?书包、汽车还是电脑?”

大多数人都选择书包

2、小知识:人类拥有书包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德国考古学家近日挖掘出了欧洲最古老的书包,不仅设计精美,而且还“一刷两用”。 据美联社1118报道,在德国西部城市明登一家废旧的医院,考古学家们挖出了这位欧洲书包的“鼻祖”。科学家介绍说,这支书包至少已经有250年的历史了,虽然毛已不复存在,但依然能看出整个书包的精美和“人性化”:10厘米长的刷柄由动物骨头制成,另一端还雕刻成一个小巧的挖耳勺,独具匠心的设计令人赞叹。

二、欣赏、分析、比较

1书包的设计处处为人着想

看书本上的三组书包

a、你能比较我们三兄弟有哪些地方长得不一样吗?你找到( )处?

b、我俩的个头为什么相差这么大?哪支是大人用的?哪支是小孩用的?

c、数一数我有( )个刷头?这样设计有什么作用吗?

(花纹)你知道这里是做什么用的吗?

d、为什么书包的毛要这样设计?

e书包背面的这些部分有什么作用?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这些书包的局部设计,了解书包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2、小结:书包虽小,学问却挺大。我们通过刚才的分析比较,知道书包还要根据不同的使用者的特点来设计。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三、发现问题,提出看法

1、小组讨论:自己在使用书包时发现的问题。

2、围绕发现的问题,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案,试着画设计草图。

3、小组可选择比较典型的问题展开讨论和设计。

4、交流小组的设计初稿,其他同学献计献策,完善设计。

四、学习设计图的画法

1、欣赏课本中的书包设计图,了解设计图的基本环节。

2、仿照设计图的绘制方法,在小组内分工完成讨论稿中的书包设计。

五、展示、介绍、评价

1、分小组展示并且详细介绍自己的设计重点。

2、介绍每一个环节的设计创意。

3、教师和学生共同为作品的创造力、发现力、绘制能力打上评价分。

六、拓展延伸

发现生活中的需求、为有需求的事物展开想象和创新,从中可以获得创造的动力,也许你一不小心就成为了发明家、设计师。这样看来,身边的事都不是小事哦!

课后反思:

自制小相框

教学目标:

  1、纸盒、塑料瓶、纸筒本身有多种造型,经过加工、变形便可以千姿百态、巧妙的组合、装饰为生活所用,具备新的使用价值。

  2、学习书中的便笺作品,了解纸盒加工变形的方法,掌握组合装饰的方法,完成便笺盒的设计与制作。

  3、通过便笺盒的设计,提高立体思维、组合加工及工艺制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纸盒的加工、组合,与便笺盒的实用价值相关的设计与制作。

教学难点:

  作品的实用、美观、新颖、牢固。

教学准备:

  各种形状的盒子、彩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一组纸盒材料,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包装盒的区别(外观、形状、色彩)。

二、感悟 畅想

  1、布置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便笺盒作品(说出喜欢的理由)

  小组分析研究书中的10余件便笺盒作品,并分别介绍喜欢的理由。

  2、提问:便笺盒有哪些用途?放在何处?应有哪些设置?

  3、布置小组确定制作的材料,结合用途进行设计。

三、体验 创新

  1、用废旧纸盒、纸筒、塑料盒及身边材料,制作一个造型新颖、实用美观的便笺盒。

  2、要求:实用、新颖、美观、耐用。

  3、按照小组分工,合作完成便笺盒的制作。

  4、教师巡视辅导。

四、展示作品

  同学之间互相欣赏,分别介绍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提出不足及修改建议。

五、小结

  废旧材料还可以做什么?与其他的材料相比有哪些好处?

教学反思:

多彩的民族传统纹样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感受节日热烈、欢快、富有激情的气氛,将自己印象最深刻的部分进行构思表现。

2、了解刮蜡画纸的制作方法,运用刮蜡手法创作出生动有趣的节日场面。

3、引导学生体会生活的美,培养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选择色彩和有特色的场面表现节日的气氛。

教学难点:

能比较丰富的运用刮刻版的艺术语言。

教学准备

油画棒、牙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组织接龙游戏:迅速的报出自己知道的节日名称。

二、感悟 畅想

1、你知道这些节日都有哪些活动方式吗?

1 看到这些节日名称,你脑海中立即会浮现出哪些形象?

2 这个节日中最典型的装扮和活动是什么?

3 有哪些有趣的事情发生?

4 你们小组能为同学们表演一下吗?

5 你认为用什么颜色(一种或几种)最能表现当时的气氛?

2、涂好彩色底色与黑色底色色刮画纸是怎么制作的?

3、绘画时应注意什么?

4、根据学生的创意介绍构图、疏密关系、明暗关系等。

三、体验 创新

利用油画棒涂底的方法,与人合作独立完成制作一幅表现节日题材的刮刻版画。

四、展示作品

五、小结

新挑战:由此你又想到了哪些新的美术创作方法?

教学反思:

动漫——动起来的漫画

教学目标:

1、欣赏多种形式的漫画卡通作品,认识漫画卡通的一般表现规律和表现特点。锻炼和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创造精神及对多种美术形式的认识和理解。

2、学习绘制有特点的卡通造型。

3、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体会卡通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对“卡通”、“漫画|、”“动漫”、“动画”等概念有比较明确的界定,理解它们之间的异同。通过欣赏和评述活动对学生以往的生活经验进行梳理和归纳,从而对“卡通”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难点:

运用卡通造型手法进行创作。

教学准备:

铅笔、水彩笔、彩色铅笔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

上课了,教师请一位同学帮忙关一门。

假想一:同学不太明白老师的意图,但还是把门关上了。

假想二:同学很高兴的站起来,跑过去关上了门。

二、感悟 畅想

1、快速示范两幅小品卡通。

作品一:学生高兴的站起来。

作品二:跑过去关门。

2 引导学生分析:

1)卡通为什么叫动起来的漫画?

2)都在哪些方面可表现“动”?

3、引导学生分析“表情之动”,教师及时归纳学生分析整理的造型信息。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1、查找资料,小组归纳:

1)你找到多少种卡通的表情?

2)这些表情都代表了人物的什么神态?

3 表情为什么这样夸张?不画得这么夸张可以吗?

4)我们在画夸张的表情时应注意什么?试着画一下。

2、引导学生分析“动态之动”,教师结合实例分析并示范几个卡通作品,例如:孙悟空奋力挥棒、机器猫垂手无奈、《花木兰》中的小蟋蟀奔跑逃命等。

3、卡通与漫画有什么区别?教材中向我们展示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卡通漫画作品,它们都有哪些艺术特色?

三、体验 创新

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卡通形象,创作出它下一场景的动作表情变化。

四、展示作品 :

组织“电视台优秀卡通动漫节日展播”活动。

五、小结:

欣赏用不同材料制作的卡通作品。

教学反思:

电脑美术──巧用卡通形象

教学目标:

1、学习电脑绘画软件中的有关处理技术,感受电脑美术所带来的方便又独特的创作方法。

2、借助电脑美术软件的多种功能,对素材进行加工、组合,从而创作出符合自己想法的美术作品。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电脑美术的兴趣,体验卡通形象的特点。

教学重点:

学习电脑绘画软件中的有关处理技术。

教学难点:

用特殊的处理效果对画面进行变化。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激发兴趣

1、让学生欣赏几幅经过电脑特殊效果处理的卡通作品

2、提问:看完这些作品你有什么感想?

二、新授

教师演示操作过程(全部过程在photoshop软件中完成)

1、打开达芬奇2.0软件,选择要创作的形式,如贺卡。

2、打开文件夹里的贺卡作品,并选择具体的内容后保存。

3、选择需要的图案。注意不能直接选择“打开”,一般要运用“打开外部文件”的命令。

4、把选择的图案安排到自己认为合适的地方,然后选择字体,输入所需的文字内容。

5、用美化文字的功能美化字体。

三、学生尝试

1、教师指定路径让学生打开图片文件将卡通图案美化和处理,并保存。

2、用教师所教的方法,让自己的画面和文字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3、在大胆尝试的时候,一定要记住及时保存。

4、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展评

1、学生上传作品

2、教师进行集体展示,让学生来评价作品

教学反思:

山水画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山水画是中国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初步学习山水画的艺术特点。

2、学习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用笔、用墨、用色方法,能用生宣纸画出一副表现近、中景和远景的中国山水画。

3、通过学生的探究、表现和感悟,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学习简单的笔墨绘画技巧,引导学生关注山水画的近景、中景和远景。

教学难点:

墨色的浓淡、虚实的变化,笔墨水分的控制,空间的表现。

教学准备:

中国画颜料、生宣纸、毛笔、调色盘、墨汁、画毡或报纸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搜集中国山水画中有近景、中景、远景的作品资料。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二、引入新课

展示有近景、中景和远景的一副色彩照片和一副中国山水画。

问题:

说说两古作品有什么不同?欣赏比较后回答问题。彩照再现了生活中的景色。中国山水画用中国人传统的工具和材料——生宣纸、毛笔、墨、水、色表现了生活中的景色,同时融入了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欣赏评述、研究、分析问题的能力。体现小组合作学习。

三、授新课

欣赏教材中画家的作品,并进一步深入分析和研究。对画家沈周和齐白石做简单介绍后,布置学生欣赏《吴中山水图》和《柳桥独步》。分组讨论问题:

1)这两古作品表现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沈周的作品描绘的是冬天的景色,齐白石的作品表现的是春天。

相同点:

两幅作品都是中国山水画,都有近景、中景、远景,都画有树、山、桥、房屋和人。

不同点:

沈周的作品是水墨表现,齐白石的作品是用墨表现后又着色。沈周作品用淡墨画水和天空,齐白石作品的水和天空是留白处理。沈周作品除近景有树,中景也有树,房屋也有7间之多,齐白石作品中景没有画树,房屋只有1间。沈周的作品有点苔,齐白石作品没有。

2)这两副作品中哪些地方是中锋表现的?哪些地方用的是侧锋?

两幅作品中的树、房、桥、船、及沈周作品的远山都是用中锋表现的。山石的擦染及齐白石的近景土坡,远山,染墨、色用侧锋表现。

3)这两副作品你喜欢哪一副?说说喜欢的理由。

喜欢沈周作品的古朴典雅,喜欢齐白石作品的生动鲜活。

4)作品中描绘的景色在你生活中是否见到过?

说说自己旅游时见到过的美景。

布置学生分组讨论后,选代表总结发言。

五、继续在实践中创新,绘中景:

1)强调在浓墨中加水。

2)强调水分多少与画面的效果有着很重要的关系。

3)强调笔上水分要少,才会控制自如。

4)布置学生选择与近景不同的内容和墨色画中景。

5)把重墨再加一倍至两倍的清水调成淡墨,画远山或其他的景色。

六、学生创作

七、展示作品:组织学生展示交流

八、小结

教学反思:

花鸟画

教学目标:

  1、学习和研究画家绘制的花鸟画作品,加深对中国花鸟画的认识。

  2、学习和分析画家用笔、用墨和用色的技法,在临摹的基础上添加和创作一副花鸟画。

  3、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和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点:

  学习中国花鸟画的绘画技巧,在探究中积累和创新。

教学难点:

  用笔和用墨的表现方法。

教学准备:

  国画颜料、生宣纸、毛笔、调色盘、墨汁、画毡或报纸、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花鸟画是我国民族绘画的一个组成部分。

  2、在众多花鸟画的题材中,梅兰竹菊被认为代表高雅品质的“四君子”。

  3、出示课题——花鸟画。

二、讲授新课:

  欣赏吴昌硕的作品《菊花》

  面对自然界中的花鸟草虫惊醒创作时,中国的花鸟画家的表现物象的同时更重视缘物寄情。

三、组研究:

  1、对比自然界中的花鸟,欣赏和研究一副花鸟画,想一想画家是怎么用笔和用墨的?

  2、游戏:请你对照黑板上的菊花图片(中锋勾花,侧锋勾叶),分别尝试以下几种笔法:

  侧锋画麻雀头——点、抹

  中锋画翅、尾——短线

四、分析:

  麻雀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飞鸟,它头大、体小,头、背、尾呈褐色,背有黑斑点,胸腹灰白,活泼可爱。在画麻雀之前,先要理解麻雀的头部和身子由两个蛋形组成,或者是一个枣形加蛋形组成,这样画麻雀就方便多了。

五、临摹一副花鸟画作品,可以大胆的对原作进行添加和创造。

六、展示:选出你最喜欢的作品,说说哪里好。

七、小结

教学反思:

雕塑之美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雕塑艺术的语言、特点、分类和材料等,了解雕塑的审美特点。

2、初步学习分析和鉴赏雕塑作品的基本方法,能用历史的、艺术的眼光去看待各具美感的雕塑艺术。

3、通过对中外不同风格的雕塑作品的欣赏,提高美术鉴赏力,加深对雕塑艺术的理解。

教学重点:

分析雕塑作品的艺术成就。

教学难点

了解不同时期中外雕塑作品的艺术特点。

教学准备

图片、雕塑作品、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出示课题——雕塑之美

二、讲授新课

1、看书,提出问题:

书中向我们展示了几副雕塑作品,你认为它们可以分成几大类?为什么?

分成中国古代雕塑与现代雕塑、外国古代雕塑与现代雕塑四大类。

你怎样区别古代雕塑和现代雕塑呢?

2、整理收集的资料。

请学生将自己收集的资料按要求分类。

3、提出问题:

怎样欣赏一件雕塑作品?

雕塑作品和绘画作品在欣赏方法上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雕塑作品可以分成几大类?你能在展板上或书上区别出这几类吗?

4、欣赏:

采用讨论的方式,请学生依据自己带来的雕塑作品资料,畅谈自己的认识和感受。

5、欣赏书中作品:

引导学生赏析中国古代和外国古代雕塑作品。

引导学生赏析中国现代和外国现代雕塑作品。

三、作业:学生整理自己的收获和体会,以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四、小结。

教学反思:

给艺术插上科学的翅膀

教学目标:

1、通过考察活动,学生了解人类的发明与创造是艺术与科学完美结合的体现。

2、学习制作图文并茂的简单的考察报告。

3、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体会探索乐趣,认识艺术与科学结合的美,感受人类创造发明的伟大之处。

教学重点:

通过小组合作,以科学考察的方法找到艺术与科学结合的事例。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善于从科学的不同视角发现美、欣赏美,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资料、夹子、报告表、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出示《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并与普通画法的作品进行对比。

介绍点彩派及修拉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艺术作品中蕴涵着科学。

二、欣赏 感悟 畅想

用放大镜观察细胞切片,体会微观世界的美。提问:

怎样表现出有秩序的美?

在其他的自然界中或生活中,你能发现蕴涵的科学美与艺术美吗?

能找到表现方法吗?

素材:宏观世界:城市中建筑的变化,如体育场、桥梁、房屋、亭、塔等。

微观世界:病毒与人类抗衡的演变图,不同的细胞切片,有意菌、植物的生长资料、蚕宝宝的生长过程等。

三、体验 表现 创新

创作交流:引导学生针对观察对象进行讨论、分析和表现

四、展示 交流

组织学生在校园或社区中考察,并举行小型科学与艺术报告会。

五、小结。

教学反思:

昨天、今天和明天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课教学内容的学习,初步了解与本课知识相关的中外美术作品。

2、了解艺术与科学是如何完美结合的,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了解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代表着一个时期的先进水平,二者是相铺相成、密不可分的。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实例,充分体会到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

教学难点

充分发挥想象,创作一副能体现艺术与科学想结合的作品。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文字材料及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1、引入:

艺术是一个很广泛的范畴,它包括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等。试着来分析一下,课件中的图片都属于哪些范畴?

2、讲授新课:

想一想老师为什么要给大家看这些图片呢?

分小组讨论、汇报:

一般的建筑材料都选用木头或石材,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外形与材料既新颖又独具匠心。

编钟的造型受青铜器铸造技术的影响。

唐三彩的烧制需要1100度的高温。

比利时原子球博物馆的外形是参考了物理中的原子结构。

3、你还能为同学们介绍哪些艺术与科学的实例?

4、请同学们按老师的方法分析《三彩骆驼载舞俑》、《古根海姆博物馆》等,建议以自己的掌握的知识,利用美术语言分析自己喜欢的作品。

5、创作:展开想象,完成一副“22世纪的……”为命题的创作设计图。

6、展示作品:将学生作业利用实物投影进行展示。

7、小结

教学反思:

科学创造新生活

教学目标:

1、认识科学在人类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自己或小组合作用绘画或工艺制作等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科学对我们人类生活的贡献。

3、并用绘画、工艺制作等多种形式表现科学创造这一学习过程,培养其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探索科学对生活发展的作用,并以绘画、工艺制作等形式加以展示。

教学难点:

思考与体会科学对人类发展的影响。

教学准备

绘画材料或制作材料、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乘坐时空穿梭机回到古代,去看一看那时候人们的生活状态,如建筑、交通、通讯等。

2、想一想现在人们的生活有了哪些变化?

3、是什么力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学生讨论并回答。

二、讲授新课:

1、学生分组,从建筑、交通、通讯、医学、日常用品等方面,将自己收集到的材料进行交流,探究科学的发展带给我们的变化。

2、学生可对现在的科学发明或生活进行幻想。

3、引导学生看书中的学生作品,了解体现学科功能的表现方法。

4、欣赏一些运用科学技术设计的生活用品。

三、作业要求:

用绘画或制作的方法,表现一副体现科学性并具有一定功能的主题作品。

四、展示作品:科技产品发布会,设计师展示自己小组的设计作品,并进行讲解。

五、小结。

教学反思: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5586021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c8.html

《人美版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