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专业导论

发布时间:2017-11-10 15:57:3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刚入大学,面临一年后要细选专业的问题,这是第一次上报自己未来的专业意向,所以才有了这洋洋洒洒的三千字导论------

王国维先生说,读书有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私以为,这三重境界同样可以用于这篇专业导论上。

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断天涯路。

惊风飘白日,光景西驰流。转眼间,已入大学近两月。初到校园时的兴奋与紧张,对前途一无所知的忧虑与迷茫,渐渐也随着时间淡去,在竹苑剪剪秋风的轻抚下,不安的心被熨贴的如鉴湖的水面一般温润明澈,未来的方向逐渐清晰。

或者说,是坚定了初心。

我出生在钟灵毓秀的齐鲁大地,自小便深深浸染于孔孟文化的沃土,父母也格外注重培养我的文化素养,家中四壁藏书,因此读书爱书便成了习惯,浇灌滋润着我的童年少年时光。不忙的时候,我们通常是一车三口,行者无疆,于是乎,在我尚年幼时,便已领略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壮;“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别致;还有贺兰山下的一马平川和秦淮河畔的烟笼寒水月笼沙……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我的成长过程中,路就是书,书即是路。大好河山与诗词歌赋一起,构成了儿时记忆中最美的风景。

到了我14岁那年,父母去支援西北建设,将我一同带去,于是又有幸来到西安定居。从历经几千年被捧为圣地的孔孟之乡,到闻名世界的十三朝古都西安,我觉得我生命中的文化成长更有了质的飞跃。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西安几乎还原了整个盛唐,或者说是整个中华文明的辉煌!这座古城在历史的熏陶下变得成熟而厚重,骄傲而不张扬。走在每一条幽深的巷道,触碰古城墙的每一片砖瓦,脑中都会不自觉地浮现关于它们的诗词文章。文人的魔力真的就在于此吧,不管今夕何夕,不管他乡故地,都能用那寥寥数语把一个个生僻的角落,变成你心中的故乡。甚至有一次我路经箭楼,在历史的顾盼回首中遥想着当年的金戈铁马,几乎未加思考便吟出几句诗来:

朱雪胜夕苍山黝,雕栏玉砌冷似钩。

莫笑稚儿失颜色,此去得归已白头。

后来这首诗被我当作文学社的作业交了上去,竟被评了一等奖。诧异之余只有无尽的欢喜和深深的感激。

感谢留存至今的历史遗迹。

感谢博大精神的中华文化。

感谢陪我长大的汉语文学。

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

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小时候对汉语仅仅是喜欢,莫名的喜欢,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得无非就是摇头晃脑地吟唱几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得几句赞赏便顿觉“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了。真正爱上汉语言大概是小升初的那个夏天,没有作业的日子里我便天天泡在书山书海里,含英咀华,沉浸浓郁。特别是从看了从《中华好诗词》以后,“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每当听凯叔讲这句开场词时候,心里都会涌起一种难以名状的激动,我知道这是中华文化的魅力使然。尤其是比赛中,选手们你来我往,一字一语皆成文章,一笔一墨都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诗词的美丽立刻就把我俘获了,我感到兴奋、振奋,甚至热血沸腾。就像陷入爱情的人往往奋不顾身,我爱上了中国古典文化,于是开始疯狂背诗,疯狂写诗,真的是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如今回头再看,那些豆蔻年华里的时光,不管是追求至上至美的诗和远方,还是停留在浅浅表层的案牍劳形,我总是追逐并快乐着,无怨无悔。

步入大学后才真正了解到汉语言文学专业与汉语言文学的区别。前者之所以冠上“专业”二字,就是因为它更具有专业性,要兼顾多个方面:

1. 丰富文化积累。汉语言文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学习这一专业要有相当丰富的文化积累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朝代从先秦更替到明清,汉字从甲骨文演变到行楷,许多文化传统与民间风俗至今仍深刻影响着当今社会生活。学习这个专业可以用仅仅四年的时间便带我横渡人类数千年文明的浩瀚星海,在我青年阶段的成长中,文学将会成为我最好的化妆。

2. 善于捕捉生活。文人墨客从山水田园间获取灵感,再将其转化成灵动的文字来打动世人。从唐朝的烟雨到两宋的清风,当峨冠博带早已零落成泥碾作尘之后,反而是这一枝枝纤纤竹笔偶尔涂划过的诗文,竟能镌刻山河,雕镂人心,只有香如故……

王勃登滕王阁,吟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经典名句;范仲淹观山水画,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绝唱;元好问听得民间故事,发出“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的真情感慨;朱熹见溪水潺潺,便悟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人生哲理……人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其实文化何尝不是?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一颗热爱生活的心,一个勤于思考的大脑,惟其这般,文字才见灵动,世界方显精致,历史才具风韵,泱泱几千年的传承才会有经久不息的生命力。

3.培养立体思维。正如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不同方面对对同一事物进行观察会发现不同的现象,由对现象的分析生发对汉语的理性认识,再结合社会经验思考,从而得出结论。这是一个认识升华的过程,是立体思维应用于语言学的一种体现,其对汉语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此可见,这个专业带来的内华气质和思维方式会使我受益终生。

虽然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与我进入大学前对她的所知所想有很多不同,除了风花雪月之外,还有大量的晦涩难懂。但我热爱她所有的样子,并因着这份爱,立志为中华文明的继承与发展奉献一生。就像周恩来先生所言:理想是需要的,是我们前进的方向,现实有理想的指导才有前途;反过来,也必须从现实的努力奋斗中才能实现理想。

为之刻苦努力,为之奋斗不息,为之衣带渐宽,为之形容消瘦,也甘之如饴,无怨无悔……

第三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美人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笑语盈盈的随人群走过,香气袭人。我在人群中寻找了她千百回,猛然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巧笑嫣然……

这像极了我和汉语言的美丽邂逅,只一眼便沦陷。

其实人生说到底就是一场寻找,活着是寻找自己生命的过程,选择是寻找自己灵魂的过程。很多人都在像雾像雨又像风的景致里迷失了方向,就像摆渡人那样反反复复的选择彼岸,结果却徘徊一生。很庆幸,我的寻找清晰明了,我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热爱文学的那颗心,纯粹,坚定,磐石不变。

我需要最狂的风和最静的海。我喜欢在文化和生活深深的肌理里把平凡的日子过成诗意的风景。我便在这诗意的时光里修行,每个瞬间,我的瞳孔里都溢满了惊喜,身体里的每一个毛孔都兴奋地张开,在她的面前,我也心甘情愿的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这一阵子在读秋雨先生的《千年一叹》,对先生一路的风餐露宿和危险颠簸我都充满了深深的艳羡。我也非常向往那一场穿越千年的万里征程,但我却没有先生那一支生花的妙笔,可以在每一个或危险或安全的夜晚,披一身月光,将胸中渊博的才华和厚重的智慧倾注在笔尖,向世人讲述着文明的繁荣与落寞,文化的传承与思索……

但我知道,我迟早会接过先生手里那支神奇的妙笔,因为我已经知道了她的方向,我正披星戴月的向她飞奔而去,不舍昼夜,忠于自己。

后记:这篇导论删删改改的写了很多天,已经数不清是几易其稿了。在思索选择的同时,我常常分裂成无数个自己,耳畔里是一大堆声音在萦绕:

诗人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前辈们说:大学要选个好专业,毕业要找份好工作。否则你的生活真的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远方无尽的苟且……

鲁迅先生说:不怕的人前面才有路……

柳青先生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

在经历了千百遍的感受、思考、假设后,我的答案依然唯一,不管用功利的眼光如何评价我挚爱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也不管这条路走下去结果如何,我都会忠于自己的内心,坚定的走下去!

因为我始终坚信:“大风可以吹走一张白纸,却无法吹走一只蝴蝶,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5332c49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94.html

《大一专业导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