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发展及精准扶贫工作情况汇报

发布时间:2019-02-06 12:54:2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特色产业发展及精准扶贫工作情况汇报

  一、**乡基本情况

  **乡位于**县城西北部34公里,全乡下辖11个村委会,共166个村民小组,通路率达94%。全乡共 686026356人,其中男性13992人,女性12364人,20岁以下8311人,206015620人,60岁以上2425人,劳动力13997人,男女劳动力比例为8:7**乡是集民族、宗教、山区为一体的特困乡,2016年末,全乡11个行政村均被列为贫困村,共有贫困户287211354人,2016年实现脱贫3741500人,2016年实现脱贫13613994人,截止目前全乡还有贫困建档立卡户14845851人。

  全乡总面积593平方公里。林地面积2395701亩,耕地面积34545亩,其中水田3577亩。境内海拔、气候差异大,沿江地区与高山形成强烈的反差。乡域海拔在17804147米之间。境内气候差异大,冷热不均,盛夏山区凉爽,沿江炎热,冬季沿江风大,高山寒冷,雨量时多时少。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雨量毫米,全年日照时数3600小时。每年夏秋季节多出现雹、虫、风、旱、涝等自然灾害。境内水资源丰富,澜沧江从北向南纵贯全境,过境流程48公里,永春河、老厂河、吉岔河、岩瓦河等在境内汇入澜沧江,大小河流近20条。乡域内可开发的旅游景点有共乐村思想胡、碧罗村高山景点碧罗雪山徒步观光旅游环线,统维村小**天主教堂。

  二、产业发展现状

  十二五以来,**乡立足实际,依靠科技支撑、项目支持、资金扶持。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毫不松懈抓好三农工作,经过不断努力,特色农业发展得到进一步夯实,带动广大群众增收致富。

  (一)产业规模。通过进一步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全乡农业综合生产力得到优化升级,推动农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一是加大种植业发展。2016年,全乡推广种植玉米20864亩、稻谷3735亩、小麦14376亩、豆类13677亩(主要是白芸豆)、马铃薯4871亩、蔬菜3545亩、中药材种植9803亩。二是加大养殖业发展。进一步发展黑乌鸡、黄牛、山羊、生猪、蜜蜂等规模化养殖。2016年,全乡蜜蜂养殖达6400多箱,禽畜存栏猪33025头、牛9365头、羊15166只、鸡62287只;出栏猪27321头、牛5002头、羊13568只、鸡56625只。三是加大养殖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提高市场竞争力和规模化程度。目前发展了施底土猪养殖、干坝子傈家黑乌鸡养殖、共厂肉牛养殖、永安中药材种植、统维蔬菜种植等23家专业合作社,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四是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认真落实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切实落实草原生态补助机制,增加农民政策性补贴收入。五是加大农业科技措施推广,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着力抓好品种改良、种草养畜、畜圈改造、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等工作,确保农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优化农作物品种结构,加大土地治理力度,稳定播种面积,提高单产及品质,调控粮经比例,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

  (二)经营模式。目前,全乡农业产业发展的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程度不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强。全乡目前只有23个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有社员1370人。有一定规模、能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合作社只有8家,其他专业合作社由于规模小、管理能力不强、资金投入小、社员文化程度较低等原因,在发展壮大上仍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除专业合作组织带动以外,全乡农业发展仍然处在传统家庭经营模式上,群众基本是以保障粮食需求外,按照个人能力和家庭情况零星开展种养殖,存在产品质量不高,收益不显著等问题。

  三、产业发展成效

  2016年,全乡农业总收入达亿元,比2016年增加亿元,人均有粮从2016345公斤增加到2016536公斤。其中,家庭经营收入主要还是依靠传统的种养殖业。群众以种植玉米、稻谷、小麦和杂粮为主,并在以前开发的火山地种植木香、白芸豆等来增加收益;另一方面,外出务工也成为群众新的经济来源。近年来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乡党委政府切实加强剩余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采取技能培训、加大宣传等,使得外出务工人员的收入得到提高。经统计2016年我乡共有2591人外出务工,人均收入在14400元左右;除此之外,群众以市场为导向积极种植养殖经济价值较高的农畜产品(如:种植川乌、反季节蔬菜、生态糯山药、养殖生态鸡、猪等),给人民群众也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

  四、产业发展的经验

  在县委政府、县级相关部门的关心帮助下、在历届乡党委政府、村三委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乡的产业发展正逐步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点经验:一是政府引导是关键。在发展现代农业工作中,政府应当主动作为,结合乡镇气候、土地、水利、群众素质和品种优势等方面,加大宣传发动力度,引导群众从散、小、弱的经营模式中走出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品,加大对外合作交流,引进有实力、讲诚信的企业带动群众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带动广大群众增收致富;二是能人带动是基础。发展一个产业或品种,需要鼓励乡村组有头脑、有文化、有基础的能人作用,引导他们发展特色种植和养殖,以此带动广大群众参与其中;三是完善措施是保障。要积极建立完善产业发展体制机制,变传统的补助+自筹公司+合作社+农户,引入外来资金加大投入,政府投入部分按照股份形式注入合作社,让政府资金发挥更大作用。

  五、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当前,全乡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中做了大量打基础、状实力的工作,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业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全乡除黑乌鸡、蔬菜、糯山药、生态猪养殖等群众认为是吹糠见米、市场需求较大、不愁销路的产业外,其他产业由于缺乏相关保障措施,群众参与程度不高,发展的内动力不足,从而很难推广、形不成规模;二是传统思想的影响较大。从全乡的中药材产业来分析,群众以传统种植木香占的比重较大,基本形成了一年载三年后挖,产量和效益不高,但以规范化的种植需要投入的资金较大,涉及群众自筹的部分时,多数群众不愿参与;三是技术推广难度较大。目前,全乡群众的文化程度较低,对农业科技知识的掌握程度较弱,同时部分群众还存在不愿学不愿试,导致在推广现代农业方面存在不少阻力;四是外来社会资金注入少。由于全乡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限制,产品外销成本增加,一些有实力的企业由于利润降低不愿投资,导致目前全乡基本无外来资本注入发展产业。加之地方小微企业实力不足,带动群众发展现代农业困难重重;五是产品的市场化程度不高。目前,全乡范围内基本无农特产品的初加工企业,农特产品基本靠原料出售,一方面群众获取的利润薄,另一方面由于市场原因往往导致产品滞销,造成群众损失。比如:由于今年核桃价格较低,导致无人收购,群众不同程度受到损失。

  六、产业发展计划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扶贫开发重大决策部署,采取 “挂包帮、转走访和精准攻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工作方式,突出机制创新、资源整合、产业发展、村容整治、素质提升、组织建设为重点,扎实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改善、特色产业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和能力素质提升五大工程建设。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定不移抓发展,加快富民强乡,产业开发得到夯实,有1-3个特色产业,初步形成主导产业突出、规模发展迅速、带动增收明显、覆盖贫困农户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充分利用**乡立体气候和得天独厚的农业生态自然资源优势,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以市场为导向,发展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区域特色产业,促进特色产业产品向区域化、规模化、基地化方向发展。形成山区以青稞、玉米、秦艽等为优势产业带;半山区以核桃、药材、干果、豆类和山羊、土鸡、中华蜂养殖为主的优势产业带;河谷地区以水果、蔬菜、油菜、水稻、土猪为主的优势产业带。

  (一)种植业规划。新植红富士苹果380亩;露天蔬菜540亩;蔬菜大棚97189平方米;糯山药种植1080亩;魔芋种植180亩;增值白芸豆8256亩;增值马铃薯100亩;辣椒种植川乌种植6293;天麻种植12056平方米;秦艽种植541亩;当归种植1185亩;木香种植10972亩;

  (二)养殖业规划。扶持种牛83头,母牛养殖1345头;公猪67头,母猪2586头;养鸡土鸡195090羽;养殖蜜蜂2000箱。

  七、产业市场情况

  (一)产品及加工开发程度

  1、产品:无公害蔬菜、生态土猪、生态肉牛、傈家黑乌鸡、生态蜂蜜、中药材(木香、当归、秦艽、川乌、天麻、金铁锁等)、原生态糯山药。

  2、加工开发程度:一是以统维村共玛蔬菜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牵头,带动种植户89户,年种植产量600吨,每吨2000元,年销售收入120万元;二是以施底盛大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共元生态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牵头,带动养殖户60户,年出栏1000头,每头1500元,年销售收入150万元;三是以共厂村沧忍养殖专业合作社和高黎贡山养殖专业合作社牵头,带动养殖户40户,年出栏肉牛50头,每头5000元,年销售收入25万元;四是以干坝子村傈家黑乌鸡养殖协会牵头,带动养殖户50户,年出栏10000只,每只平均销售80元,年销售收入80万元;五是以永安村施姐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牵头,带动种植户50户,种植中药材500亩,每亩销售2000元,年销售收入100万元;六是以共吉村、**汛为主养殖中华蜂3000箱,每箱销售蜂蜜200元,年销售收入60万元;七是以碧罗村华艺糯山药种植专业合作社牵头,带动种植户50户,种植糯山药200亩,每亩销售5000元,年销售收入100万元。

  (二)产品销售

  1、无公害蔬菜销售:产品大部分由专业合作社回收,与全乡8所小学签订供应合同销往学校,一部分部分由种植户直销至**县城、**街道、岩瓦街天、小**街天、黑日多街天以及全县内各个在建大工地;其余部分在种植就地无公害农产品销售农贸市场零售批发。

  2、生态土猪销售:施底村盛大养殖专业合作社在县城农贸市场开办无公害生态猪肉铺,产品主要在县城销售,其余部分销往全乡8所小学,三个街天。

  3、生态肉牛销售:主要以大理老板来收购,其余以零星屠宰销售。

  4、傈家黑乌鸡销售:主要以养殖协会回收销往县城及乡镇部分食馆,其余由农户自行到街天直销。

  5、生态蜂蜜销售:主要以公司+农户的模式,由公司收购,其余部分由养殖户直销到县城,全乡街天。

  6、糯山药销售:部分由专业合作社回收销往县城、街天,其余部分由种植户直销。

  7、中药材主要以公司+专业合作社回+种植户的模式,由公司回收或老板收购。

  (三)消费群体:全县常住人口,工地务工人员以及县外部分群体。

  (四)产品加工及销售可行性

  全乡农户产品通过种养殖户初加工和销售方案来看,原生态产品远远供不应求,市场走向以无公害为重,要使农户收入增加,势必在产品的产量和加工上再进行投入,销售渠道上走电子销售,形成拿得出来,走得出去的种养殖销售链。

  八、以前扶贫取得的成效、经验及存在的问题

  1、扶贫取得的成效和经验:产业发展基础设施部分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促使一批致富带头人解决了有些后顾之忧,调动了群众创业的积极性,人均纯收入再上一个台阶;取得的经验一是以重点扶持专业合作社以及种养殖大户来带动其他群众发展产业;二是科技种养殖培训至关重要;三是跟踪落实要到位。

  2、存在的问题: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扶贫面广,重点扶贫不突出,出现扶贫的现象;扶贫资金投入到专业合作社后带动成效不够明显;产业发展思路不够明确。

  九、产业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关系

  1、产业带动贫困户1484户,每户可获得2000元的收入。

  2、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方式:一是以土地流转给专业合作社作为股份并到合作社进行务工的方式;二是由专业合作社扶持带动参与合作社经营的方式;三是外出务工的方式。

  3、贫困户可参与合作社的种养殖产业,就地务工。

  十、建档立卡户确定

  一进农家访实情。组织干部精准摸底遍访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摸准家庭现状、致贫原因、发展意愿等情况。

  一察人居环境好不好。主要看住宅安全、人居住房、生产用房、畜禽圈舍、周边环境卫生、庭院绿化等情况。

  二察经济收入多不多。看土地、林地和耕地条件,了解种植粮食、核桃、中药材种植等产业情况及猪、鸡、牛等养殖情况,掌握人均纯收入情况。

  三察劳动力素质高不高。看家庭劳动力状况,了解其学历情况,询问掌握实用技术种类。

  四察家庭负担重不重。了解因病致贫、因残致贫、因学致贫、因灾致贫、因缺劳动力致贫情况。

  十一、人才培养

  1、邀请专业技术管理专家针对专业合作社骨干进行了两期50人的管理培训;邀请县农牧局科技专家针对种养殖户进行了二期3000人的巡回科技种养殖培训。

  2、培训方式:一是政府邀请科技专家组织全乡种养殖户培训的方式;二是专业合作社邀请科技专家对社员进行培训的方式。

  十二、务工情况

  1、全乡务工人员2591人,年龄在25—40岁之间。

  2、务工地方:省内占60%左右,省外(江浙沪一带)40%左右。

  3、务工周期:3个月的占20%左右,半年的占20%左右,一年的占60%左右。

  4、务工工作:建筑业,工厂车间,餐饮服务业,运输业等,一人年收入在14400左右,能带回家的在10000元左右。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51caf4b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55.html

《特色产业发展及精准扶贫工作情况汇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