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

发布时间:2011-11-23 21:40:2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世说新语之汰侈第三十——石崇

【摘要】从《世说新语》中的石崇为出发点,以“为富不仁”是时代变迁,朝代兴衰中至关重要的因素立意,以达官贵族的骄奢生活为依据,分析一个社会风气对统治者的统治带来的巨大危害,抨击达官贵人富可敌国而百姓总是贫困潦倒的社会现状,也告诫那些为官,为富者“多行不义必自毙”的生存道理。

【关键字】骄奢淫逸 为富不仁 仇富 时代变迁 贫富悬殊

从古至今,每个时代的出现,每个政治社会背景的不同,领导者的变迁,都不免出现各种大富巨贵,富可敌国的人物,这些人无非分为两类,一类是“穷着独善其身,达着兼济天下”的大善人,与百姓同甘苦,一类则是骄奢淫逸,为富不仁的大富甲,西晋时期著名的富豪石崇这是后者。

石崇,字季伦,西晋文学团体金谷二十四友巨子、西晋时期知名度颇高的富豪,以与皇亲贵戚斗富和绿珠为之坠楼的故事而闻名。

《世说新语》汰侈第三十一,通过几则简明扼要的小故事,将西晋时期的几位为官者,为富者骄奢荒淫的生活披露在人们面前,让我们不禁感慨贵族官僚的荒诞行径,对人民和国家带来的灾难是不可言喻的,同时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最后留给自己无非也只是悲剧收场。

“汰侈”,指骄纵奢侈。《世说新语》汰侈第三十中记载的是豪门贵族凶残暴虐,穷奢极侈的本性。汰侈篇中第一则,第二则,第四、五、八则,以及第十则的故事分别从各个方面给我展现了石崇这个富豪的嘴脸。

第一则故事中“石崇每要客燕集,常令美人行酒;客饮酒不尽者,使黄门交斩美人。”石崇每次邀请客人宴饮,总让美女劝酒,客人中如果有干不尽的,就把美女交给内侍杀掉。在石崇眼里,人命是如此低廉,仅仅因为这样的理由,便轻易处决一个人,这样残暴不忍的行为实在是令人发指,此般嗜血行径也不由让人毛骨悚然。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思考,在西晋时期,石崇做为一名诸侯就可以这样目无王法,随意践踏性命,这样的一个社会局面下,百姓们是处于怎样的水深火热,而统治者又是怎样的腐败无能。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无论是哪个时代,总会存在着许多弱者,他们在社会的底层苟延残喘,吃不饱穿不暖对他们而言是家常便饭,可是往往在这样的现状面前我们不难发现与之对立的情景,歌舞升平,各种觥筹交错的繁华热闹,贫困与骄奢的强烈对比是对一个时代最鲜明的,可是最直白的抨击。豪门贵族在过着奢侈生活的同时,断然不会想到那些生物链底层发出的饥饿的呻吟。石崇,做为一位处在生物链上层的富豪,也注定是一个时代中的精神弱者,在享受繁华生活的同时并不能去关怀弱者,给予穷苦百姓帮助,只是做个简单的财富积累者以及奢侈荒诞生活的享受者,《世说新语》汰侈篇第二则故事中为我们描述了石崇家厕所的布置:石崇厕常有十余婢侍列,皆丽服藻饰,置甲煎粉、沈香之属,无不毕备。又与新衣着令出。客多羞不能如厕”。石崇家的厕所里,总有十几个婢女站在一旁伺候着,她们都穿着华丽的服饰。厕所内还放着甲煎粉、沉香之类的香料,无不齐备。每次客人上完厕所,还给换上新衣服出来,有的客人不好意思,就不上厕所了。石崇在家中极尽奢华之能事,所谓财不外露这种道理,石崇显然是不懂的,有财便要尽显,便要尽情享受,而非用作他用,譬如接济穷人,也正是因为他这样为富不仁才为他日后的运命做了先引。

石崇与王恺斗富,也是被广为传闻,所谓斗富并不是施善布施,只是把自己的财富用来铺张浪费,《世说新语》中记载“王君夫以饴糒澳釜,石季伦用蜡烛作炊。君夫作紫丝布步障碧绫里四十里,石崇作锦步障五十里以敌之。石以椒为泥,王以赤石脂泥壁。”王恺用糕饼擦锅,石崇则用蜡烛当柴火做饭。王恺用紫丝布做布障,衬上绿绫里子,长达四十里。石崇则用棉缎做成长达五十里的布障来与王恺对抗。石崇用香料来刷墙,王恺则用赤石脂来刷墙。也许对于石崇和王恺而言,他们之间的斗富不过只是为了满足获胜后的一点喜悦与兴奋,倘若像他们这样的人能够站在更高的高度去思考问题,我想他们应该会区分“流芳百世”与“遗臭万年”的差别。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社会,其实为富者,为官者都不在少数,在古代清官屈指可数,最后的结局多数也无非是遭奸人所害,他们存亡的时间也意味着一个时代存在的时间长短,石崇和王恺的行为也无异与向我们展示了那个时代的风气,一个骄奢荒诞的环境下的统治如同惊弓之鸟,不堪一击。

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又以为疾己之宝,声色甚厉。崇曰:" 不足恨,今还卿。" 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恺惘然自失。 石崇和王恺斗富,二人都极尽奢华地装饰自己的车马服装。晋武帝(司马炎)是王恺的外甥,他常常帮助王恺。有一次送给王恺一棵二尺多高的珊瑚树,枝条扶疏,世间少有。王恺拿给石崇看,石崇看罢,举起手中的铁如意向珊瑚树砸去,随手就把珊瑚树给砸碎了。王恺非常惋惜,还以为石崇妒忌自己的珍宝,所以声色俱厉地指责石崇。石崇说:" 这不值得遗憾,我今天就赔给你。" 于是命令手下把珊瑚树都拿了出来,有的三尺高,有的四尺高,枝条都极其漂亮,世上罕见,光彩夺目,这样的珊瑚树石崇有六七棵,和王恺那棵一样的就更多了,王恺顿时显得惘然若失。

晋武帝,作为一国之君,面对这样的争贵斗富的事件,不但听之任之,更有甚者,竟然助长了这样的风气,统治阶层的荒诞无知必然是将自己推向死亡的最好推手。

一个国家,一个朝代的兴衰存亡与那个时代的风气文化休戚相关,只有在正确的思想和观点的引领下,统治者的统治才能更具持久力,更具生命力,然而从石崇这些人身上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那些达官贵族思想上的卑微,在他们的世界观里鄙陋得只剩下金钱,不由让我们为之悲哀。《世说新语》中记载到“石崇每与王敦入学戏,见颜、原象而叹曰:" 若与同升孔堂,去人何必有间!" 王曰:" 不知余人云何,子贡去卿差近。" 石正色云:士当令身名俱泰,何至以瓮牖语人!

石崇常和王敦一起去学校玩,看到颜回、原宪的画像,石崇感叹道:" 如果和他们一起作了孔门的学生,我们和这些人又有什么区别呢!" 王敦说:" 不知别人怎么样,子贡和你很相似。" 石崇正色说道:" 读书人就应当让自己功名显耀,利禄亨通,怎么能把原宪那样蓬户瓮牖的穷困四处宣扬!"

对于石崇他们而言,读书无非只是为了功名显扬,利禄亨通,读书只是进去仕途的一种手段,在他的言辞中全然不懂得知识所意味的价值财富,他们仅仅将富有定义为金钱以及奢侈的生活。用他们的骄纵来演绎他们身上存在的劣根性,阐述他们的无知愚昧。

在《世说新语》中了解了石崇这个人物后,我不禁对他的结局也做了了解,石崇最后死于八王之乱中的权力斗争,石崇在朝廷里投靠的是贾谧,他为逢迎贾谧无所不用其极,甚至贾谧出门,他站在路边,望车尘而拜,深为时人不齿。待后来贾谧被诛,石崇因为与贾谧同党被免官。后因不愿将美人绿珠献于依附于赵王司马伦的孙秀,被司马伦追杀致死。其实绿珠只是送他上路的导火线。他那巨大的来路不明的财富足以在乱世中成为被掠夺的对象。直到临死前他才感叹说:这帮奴辈是贪图我的家财啊。押送者说:知道是财富害了你,为何不早把财富散了?石崇无言以对。这样的对话表明这场权力斗争带有明显的仇富心态。但不能因此说中国人从来就有仇富传统,因为石崇在历史上远非第一个富豪,知名的中国最早的富豪首推范蠡,次为子贡,他们生前死后都没有发生仇富事件。虽然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多有杀富济贫之事,但这是和达官贵人富可敌国而百姓总是贫困潦倒联在一起的。石崇这样致富必然要引来仇富心态

一个社会总是均贫富必是死水一潭,一个社会有太多谜一样富起来的人则会处在火山口上。古人的富人,也许多数是勤劳致富,但也不能排除有石崇那样的致富者,至少那种动辄几千万甚至上亿家私的贪官就可视为今天的石崇。就是那种年薪数百万而定员工年薪一两万的高管、那种一不小心就赚了大钱的垄断企业也难免劫财之嫌,只是二者劫财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在以富为荣的今天,特别是贫富差距见大的时候?想想石崇是怎样富起来的及靠此方式富起来后的结果,绝不是件没意义的事。

参考文献

1.《世说新语》,[南朝宋] 刘义庆撰 中州古籍出版社。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5161cfefab069dc50220179.html

《世说新语.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