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二政治4月月考试题(普通班,含解析)

发布时间:2019-03-14 07:15:5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拼十年寒窗挑灯苦读不畏难;携双亲期盼背水勇战定夺魁。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普通班)4月月考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54分,每题2分)

1. 验证码存在的最大意义,就是区分在页面上进行输入操作的是人还是自动化的软件。就拿12306验证码来说,它的进化史就是一部不断与黄牛和抢票软件斗智斗勇的历史。从一开始的简单数字、字母、加减法,再到闪烁变形字母、干扰线变形字母……由于数字和字母组合可被抢票软件自动分析识别,自2015316日起,12306又启用了图形验证码。这说明(  )

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易变的 事物在循环往复中实现发展 

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根本途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材料中的验证码可以区分在页面上进行输入操作的是人还是自动化的软件,这是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创新意识的表现,体现了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根本途径,③④正确;错误,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错误,因为事物的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不是循环往复。

考点:辩证否定观、联系的普遍性

【名师点晴】辩证的否定观、革命的创新精神在高考中多与系统优化方法、发展观点、意识的能动性结合在一起考查。应注意以下两点:

1)掌握辩证的否定观应反对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反对完全肯定或完全否定的极端化行为。

2)树立正确的权威观,既不可无视权威,也不能迷信权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实践中创新、在实践中发展。

2.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会见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时强调,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国共两党要对民族、对历史负责,巩固九二共识政治基础,坚决反对台独,持续推动各领域交流合作,不断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和亲情。两岸同胞止独促统说明了(  )

人为事物的联系的本质在于改变事物的原有属性 

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联系,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 

人们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的活动都是有条件的 

人们可以在实践基础上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联系的客观性。两岸同胞止独促统既表明人们可以在实践基础上建立新的具体联系,也说明了人们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的活动都是有条件的,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人为事物的联系不能改变事物的原有属性,说法错误;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但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3. 高考将从指挥棒变成服务器。全国统考将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让学生打基础的阶段更加全面发展,培养综合型人才。文理兼顾,不可偏颇,未来办学在不分文理科的前提下,也可以针对有一定特长的学生的发展需要进行特色培养。这给我们的唯物辩证法启示是(  )

辩证否定是一事物否定他事物,全国统考将减少科目不分文理 

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树立创新意识,高考将从指挥棒变成服务器 

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培养综合型人才 

部分决定整体,在不分文理科的前提下,要注重进行特色培养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不是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否定,错误;高考将从指挥棒变成服务器,这说明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正确;让学生打基础的阶段更加全面发展,培养综合型人才这启示我们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正确;部分不决定整体,错误,故本题答案应为B

4. 文字的力量,思想的光芒,足以穿越时空进行对话。俄国诗人普希金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写道: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中国词曲作家高晓松在《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中写道: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两人对生活的感悟共同体现的辩证法思想是(  )

想问题办事情要从生活实际出发 要把握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主流 

前途是光明的,要对前途充满信心 要有高昂的精神,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通过对名言、谚语、古文诗词等传统文化蕴含的哲理的理解,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两人对生活的感悟共同体现的辩证法思想是前途是光明的,要对前途充满信心,要把握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主流,②③适合题意;是唯物论,不适合题意;是人生价值观,不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

5. 漫画《怪胎》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要立足整体,注重事物内部结构的优化

要搞好局部,用局部发展推动整体发展

要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漫画型选择题利用生动形象的漫画对某些思想、行为进行辛辣而又不失幽默的讽刺或赞扬,从而给人以启迪和教育。本题是漫画类试题,要坚持漫画要看全、褒贬弄明先、题旨是什么、联系课本选的原则。漫画《怪胎》启示我们要立足整体,注重事物内部结构的优化,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要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①③④适合题意;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点睛】漫画型选择题总体设计新颖别致、构思精巧,全面考查考生理解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这种题一般会给出一幅或一组漫画,有的还会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解题一般分成以下几步:

首先,要读懂漫画(含漫画标题)。漫画本身包含了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命题者是想针贬时弊,揭露问题还是想弘扬正气,展示成就。我们可以通过漫画中的人物的神态,动作,表情,言语和其他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漫画标题等去揣摩,把握。把握命题者的真实意图,是我们做好这种题目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在阅读漫画时,要仔细揣摩,要透过漫画中事物的表面现象,特征去抓住其内在的本质,深层次的道理。我们在阅读漫画时,还必须把漫画与书本知识结合起来,多角度联想漫画所折射的教材知识。反对不读漫画,不去仔细揣摩命题者的真实意图,不去联想漫画所折射的教材知识,单纯看题肢本身正确与否的错误做法。

其次,要读懂题目的选择要求。题目的选择要求往往是限定了知识、答案的范围:是选正确的还是选错误的;是应该坚持的还是应该反对的;是给我们的启示还是反映的什么道理;是经济学的,政治学的,还是哲学的等。此外,还要特别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它往往决定选择题肢的正确与否。

6. 心理学实验表明,只靠耳朵听的知识,3个小时后只能记住65%左右;只靠眼睛看的知识,3个小时后可保持70%左右,3天后只能记住30%左右;靠视、听结合获得的知识,3个小时后能保持85%左右,3天后能保持70%左右。这启示我们,提高记忆效果必须(  )

A. 把握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

B. 把握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C. 把握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D.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答案】D

【解析】

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实质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题中耳朵、眼睛等各个部分对记忆的整体来说都非常重要。所以这个实验告诉我们要提高记忆力需要把握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D适合题意;ABC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7. 习近平在与中美企业家座谈时表示,希望企业家们不畏浮云遮望眼,不因一时一事的干扰因素而裹足不前。下列诗词与习近平对中美企业家的希望蕴含哲理一致的是(  )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习近平在这里是希望企业家对中美关系充满信心,体现的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题肢①③蕴含哲理与之相同。题肢体现意识具有目的性,故排除;题肢体现为人民群众利益而奋斗,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不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8. 纽芬兰岛的鳕鱼,因被过度捕捞而数量急剧下降。科学家发现,对鳕鱼的过度捕捞改变了鳕鱼的进化过程,导致了鳕鱼的早熟,使其形体变小、品质降低。鳕鱼被早熟体现了(  )

规律是客观的,不可违背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 

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 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选项观点正确,鳕鱼被早熟,是违背规律的,带来的后果说明规律是客观的,不可违背。选项观点正确,对鳕鱼的过度捕捞改变了鳕鱼的进化过程,导致鳕鱼早熟,说明量变是质变的掐前提和基础。观点错误,联系是普遍的, 但联系的产生是需要条件的,而不是无条件的,故排除。与题意,鳕鱼被早熟并不是新事物,故排除。

【考点定位】规律的客观性、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名师点睛】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9. 如果说我们过去的发展靠的是人口红利”“开放红利”“资源红利,那么,当今中国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复杂的矛盾问题,更需要通过改革消除制约发展的体制障碍,以优化资源配置结构,释放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这就是所谓改革红利。为此,必须(  )

调整经济结构,推进社会经济的系统优化

树立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推动制度创新

把握事物的联系,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这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选项错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题目中,当今中国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复杂的矛盾问题,更需要通过改革消除制约发展的体制障碍,以优化资源配置结构,释放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这就是所谓改革红利。为此,必须调整经济结构,推进社会经济的系统优化树立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推动制度创新。故①②选项入选。选A

10. 《菜根谭》中说:有妍必有丑为之对,我不夸妍,谁能丑我?有洁必有污为之仇,我不好洁,谁能污我?这段话的哲学寓意是(  )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 要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③

【答案】A

【解析】

是对立统一的,是矛盾双方,我不夸妍,谁能丑我”“我不好洁,谁能污我表明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正确;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当中,错误;我不夸妍,谁能丑我”“我不好洁,谁能污我说明,我与他人都是处于联系之中的,这说明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正确;材料没有强调要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C

【点睛】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谁寓在谁之中?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谁寓在谁之中?在考试中这个问题的出现常会使许多同学大费脑筋。我们可以在平时这样简化记忆:普寓特,斗寓同即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这样就能很快地记住了。

11. 某专家提出:一个和谐、宜居的城市,应该是一个婴儿车能在街头任意出现的城市。原因在于婴儿车能否上街,会反映出城市的交通、环境、居民生活质量等情况。这一独特视角蕴含的哲学道理主要是(  )

A.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B.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C.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答案】A

【解析】

【详解】衡量一个城市是否和谐、宜居,标准很多,而婴儿车指标则是一个共同的标准,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辩证统一,A项符合题意;BCD项均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

【点睛】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坚持这一原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掌握由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有助于学会解剖麻雀、抓好典型,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等科学的工作方法。注意既要反对只看到矛盾的普遍性,忽视矛盾的特殊性,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差别;又要反对只看到矛盾的特殊性,忽视矛盾的普遍性,看不到万事万物的联系。

12.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这是因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  )

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唯一方法 

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改造主观世界的根本途径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目的表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这是因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故①③选项入选。②④选项表述错误,排除。选A

点睛:如何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前提——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唯物论基础和前提。

(2)关键——要注意研究事物的特点、本质以及该事物存在的具体条件。(对不同事物的矛盾作具体分析;对同一事物的不同阶段的特点作具体分析;对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作具体分析)

(3)重要条件——要在运动中把握事物的矛盾。一切事物都在变化发展,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只有在运动中把握事物的矛盾,才能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我们在分析每一个具体矛盾时,一定要事事”“时时注意它的特殊性,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离开时间、地点和条件,就无法把握矛盾的特殊性。

13. 有一句格言:人生譬如滑雪,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这说明了矛盾双方的(  )

A. 相互依存 B. 相互转化

C. 相互渗透 D. 相互对立

【答案】B

【解析】

【详解】人生譬如滑雪,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这说明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B项符合题意;ACD项均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

【点睛】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就是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4. 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压力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不畏压力,而上的人,就如同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刻在手杖上的格言所说的我粉碎了每一个障碍;害怕压力,而退,就会像奥地利作家费兰兹·卡夫卡在自白中所说的那样每一个障碍粉碎了我。这表明(  )

事物之间的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答案】B

【解析】

【详解】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我粉碎了每一个障碍每一个障碍粉碎了我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这表明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②③项符合题意;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而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项说法错误;材料不体现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关系,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

15. 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重点解决体制性障碍和深层次矛盾,全面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体制创新。从哲学角度看,以上论述(  )

运用了科学的系统优化方法 把握了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统一 

坚持了重点论和两点论统一 强调了整体功能是部分功能之和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考题,首先考查学生对于材料的阅读分析能力,这是高考的一个趋势,不直接告诉考生一个信息。其次材料中的关键词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重点解决是我们解题的钥匙。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说明要运用科学的系统化方法,适合题意;重点解决体制性障碍和深层次矛盾,全面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体制创新说明坚持了重点论和两点论统一,适合题意;②④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项。

考点:系统优化方法、重点论和两点论统一

16. 下图《兔子与鸟的对话》中,兔子的话(我是兔子,你是鸟,这就是我只能呆在地上的原因)蕴含的哲理是(  )

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多样的 发展是普遍的前进的上升的 

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世界 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C

【解析】

因为鸟有翅膀而兔子没有,说明各有长处各有短处,启示我们想问题、做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故入选。兔子的话也体现,未体现未体现。故该题选C

17. 顶层设计是一个工程学概念,本义是统筹考虑项目各层次和各要素,追根溯源,统揽全局,在最高层次上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如今,顶层设计已成为中国新任政府统筹内外政策和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思维方法。这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  )

要考虑事物的各要素,明确各要素的性质和功能

要重视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把各个部分联系起来统筹考虑 

要树立全局观念,寻求实现整体最优目标的合理方案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顶层设计已成为中国新任政府统筹内外政策和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思维方法,说明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把各个部分联系起来统筹考虑,要树立全局观念,寻求实现 整体最优目标的合理方案,故③④符合题意;①②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考点定位】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名师点睛】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含义不同,二者有严格的界限。在同一事物中,整体就是整体而不是部分,部分就是部分而不是整体,二者不能混淆。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二是二者的地位和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2)整体和部分的联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同时又是相互作用的。整体离不开部分,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性作用。部分是整体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者部分。

3)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

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内容来看,其方法论应包括多方面的要求。

其中有两点是最基本的、最主要的。

一是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的思想,做法是从整体出发,在整体上选择最佳行动方案,实现最优目标。像人们常说的,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就是选择最佳方案的形象比喻和说明。

二是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这点方法论要求主要是强调必须正确处理好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反对裂主义和片面强调某一方面的形而上学思想。

18. 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于48日下午在海南博鳌落下帷幕。论坛期间,无论是各国政要会晤、工商界领袖倾谈,还是专家学者聚首、媒体人士争鸣,公共外交、国际关系、国际战略、地区安全等重大问题始终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从哲学角度看,这体现了(  )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运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

通过事物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促进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把握主要矛盾,通过解决关键环节来促进事物的发展 

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题中与会的各国各界人士始终把公共外交、国际关系、国际战略、地区安全等重大问题作为关注的焦点,体现了系统优化的方法、联系具有普遍性、抓主要矛盾等哲学观点。由此可见,①②③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在题中未体现出来,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D项。

考点:本题考查系统优化的方法、联系的普遍性、抓主要矛盾。

19. 边漫画《腾不出时间休息的人,迟早腾出时间生病》的哲学寓意是(  )

A. 运动和静止是统一的 B. 整体的功能影响部分

C. 量变必然会引起质变 D. 矛盾双方具有同一性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选项 C观点错误,只有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发生质变,漫画反映的是腾不出时间休息的人,迟早腾出时间生病,强调的是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故D符合题意,AB观点正确但是与漫画的主旨不相符合,故答案选D

考点:本题考查了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关知识。

20. 下列对谚语和诗句所包含的哲理表述正确的是(  )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坚持辩证的否定观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③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噪与静,鸣与幽,是矛盾双方,二者相互依存,故选项诗句所包含的哲理表述正确,故入选。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包含的哲理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三冬暖和六月寒在良言和恶语不同的条件下相互转化,故选项谚语所包含的哲理表述错误,故排除。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强调新生事物充满活力,必将战胜旧事物,故选项诗句所包含的哲理表述正确,故入选。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强调的是抓重点,抓关键,故选项谚语所包含的哲理表述错误,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矛盾的同一性、发展的观点。

21. 7月,宁杭高铁开通,长三角同城化效应更加明显,1小时交通圈逐渐形成。这将带动两地的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这说明(  )

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 

离开了人为事物的联系,自在事物的联系就不能实现 

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目,宁杭高铁开通,,将带动两地的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体现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故选项①④正确;选项说法错误,因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应该是人为事物联系的基础;选项错误,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故答案选A

考点:联系的观点

22. 下列选项与下图漫画所蕴涵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

A. 从长时间看,改革会使人人受益,但它不是一首田园诗,它常伴随眼泪和痛苦。

B. 只有一次次前仆后继,才能铺就从不可能到无限可能的路基。

C. 人生譬如滑雪,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

D. 用最少的悔恨面对过去,用最多的梦想面对未来。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漫画揭示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后要抓住机遇,实现质变。A选项蕴含的哲理是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故排除。B选项观点就是量的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变,故入选。C选项体现运动与静止的统一,故排除。D选项观点与题意无关,如何对待过去和未来没有体现哲理,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23. 把烟头作为筑巢材料看上去似乎并不健康,但来自墨西哥的研究人员发现,首都墨西哥城的雀鸟之所以这么做,其实是为了防止寄生虫的滋生。研究人员称,这是鸟类适应城市环境的有趣例子。当然,科学家也提出,烟蒂中含有致癌物或杀虫剂等,可能会危及雀鸟的健康。这告诉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

要尊重人为事物之间的联系,它也是客观的

要善于创造条件建立新的联系,联系是有条件的 

要重视局部功能的发挥,部分高于整体 

要对具体联系进行选择,联系也有负面功能

A. ②④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②

【答案】A

【解析】

雀鸟把烟头作为筑巢材料,其实是为了防止寄生虫的滋生。研究人员称,这是鸟类适应城市环境的有趣例子。这说明联系是有条件的,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时要善于创造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符合题意。但是,科学家指出烟蒂中含有致癌物或杀虫剂等,可能会危及雀鸟的健康。这告诉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时,要对具体联系进行选择,联系也有负面功能,要做到趋利避害,符合题意。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A

24. 六十年像长河,有缓流也有急流;六十年像画卷,有暖色也有冷色;六十年像乐曲,有高音也有低音;六十年像史诗,有欢乐也有痛苦。新中国建国六十年历程体现了(  )

A. 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B. 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 矛盾双方的相互作用

D. 新事物取代旧事物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六十年像长河,有缓流也有急流;六十年像画卷,有暖色也有冷色;六十年像乐曲, 有高音也有低音;六十年像史诗,有欢乐也有痛苦。新中国建国六十年历程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B正确且适合题意;A C D都不适合题意,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本题考查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25. 在高三复习阶段每天都有诸多的学习任务等待我们去完成,这常常让我们手忙脚乱。如果善于按照下图所示将我们的学习任务进行管理,并按一定的顺序完成任务,就会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这种做法主要体现了(  )

A. 矛盾普遍性原理

B. 主次矛盾关系原理

C. 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原理

D.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高三的复习有众多的学科作业要完成,属于一个复杂的任务,先做第一个,然后第二个,体现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A的矛盾普遍性原理未能体现,排除。B符合要求,应选择。C矛盾主次方面为体现,排除。D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未体现,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

26.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 辩证的否定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否定

B. 否定是对旧事物的保留

C. 事物的否定是对旧事物的克服

D.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辩证否定观这一知识点。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是发展的环节,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对旧事物中糟粕的抛弃对其中精华的保留.ABC项错误。本题D选项。

考点:辩证否定

27. 没有自主创新的勇气、智慧和精神,就没有中国航天事业的今天,也没有中华民族的今天。这表明(  )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创新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A. ②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材料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①④正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错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错误,故本题答案应为D

二、非选择题

28. 创新,是新时代的关键词。大众汽车公司曾一度积压了100多万辆汽车,尽管它把产品价格降到了成本以下,仍然销不出去。在严峻的局势面前,该公司决定:将100多万辆汽车全部实行有奖销售,把每辆售价的10 000美元分成10 000张面额为1美元的奖券,中奖者可得一辆汽车。该公司四处设售票网点,到处张贴买张试试吧,祝君走运之类的促销广告。这一出奇的促销方式,犹如一强大的磁场,有力的抓住了人们幸许自己一张奖券还真能买上一辆汽车,即便是运气不佳,损失一美元也无所谓的消费心理,100多万辆汽车的奖券在3个月内便被抢购一空。

(1)为什么说创新是新时代的关键词

(2)有人认为,创新是对既有理论的否定。请你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答案】(1)之所以说创新是新时代的关键词,是因为创新是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和革命批判精神的根本要求。创新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能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能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2)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它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因此,创新对既有理论的否定是一种辩证的否定,要求人们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吸取原有理论中合理的东西,而不是完全抛弃或绝对否定。

创新不仅是对既有理论的突破,也是对实践的突破。它要求人们要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开拓新境界。 因此,题中的观点是片面的。

【解析】

本题以创新是新时代的关键词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辩证的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创新的意义等知识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1)本题设问指向为什么说创新是新时代的关键词,属于原因类试题,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分析。从理论上来说,创新是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和革命批判精神的根本要求;从现实意义角度来说,创新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能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能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2)本题设问指向有人认为,创新是对既有理论的否定。请你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评析类的材料题是高考的常考内容,它具有辨析题的思维含量,又具有材料题的内容范围。特别是最近两年迎合具体知识考查,基本概念理解类的评析材料题较为多见,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应该明确评析标准,即解答此题的核心知识点。其次立足正反两个方面进行理论阐述,最后明确正确的方向和标准。解答时首先明确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它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题目观点加以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结合。

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5 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传统文化中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等强大的精神信念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澎湃动力;待人友善、恪守信用,艰苦朴素、勤劳节俭等深厚的价值观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奋进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传统文化的传承必须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不断补充、拓展、完善,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坚持交流互鉴、开放包容,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积极参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交流,立足社会实践,推陈出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梦之间的有效融通。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知识,分析如何在传统与现代的融通中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

【答案】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文化需要在继承中发展,在交流中提升。文化发展既要继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又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做到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联系具有条件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要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立足于社会实践,推陈出新,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这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与时俱进。传统文化的传承贯彻新发展理念,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辩证的否定既是发展的环节,又是联系的环节,它有助于我们自觉树立创新意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社会主义文化也不例外。

【解析】

本题以在传统与现代的融通中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等知识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知识,设问指向如何在传统与现代的融通中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解答时首先明确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主要包括: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整体与部分、系统优化的方法、发展的普遍性、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量变与质变的关系等;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相关具体知识,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点睛】收敛性试题主要特点是设问中的知识范围要求很具体,或者具体到某一个知识点,或者具体到一个知识模块。但也有个别试题,会涉及知识的迁移和借用,这就需要学活、用活知识,做到融会贯通。解题思路:读取设问时要把握三点:知识范围(注意答案有时看似超出范围要求,这里有个知识的渗透和借用问题)待分析的事件、答题角度。收敛性试题的主要思路是:以所要求的知识范围为依据,到材料中寻找相关信息,并有理有据地组织答案;如果所要求的原理用完后仍有重要信息没有分析,就要考虑知识的迁移和借用了。

30. 人们对病毒的认识和斗争是不断前进的。1976年最早暴发埃博拉疫情时人们不知道病毒的来源和传播方式,因此没有有效的防治手段;随着研究的深入,现在可以确定病毒来源于动物,人与人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播,因此主要防止疫情蔓延的办法是把患者隔离,切断传染源,控制疫情;目前尚无有效抗病毒疫苗和治疗药物,防止疫情暴发也无有效办法,人类对该病毒的认识防控还是一个相当长期艰巨的任务。人类要彻底战胜埃博拉病毒,需要准确掌握发生条件、传播方式、研制疫苗等许多步骤,是一个在认识和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而逐步实现的过程。现在中美等国医学界正在加紧研究针对该病毒的疫苗。最新消息,美国在非洲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两位医生在回国接受试验疫苗治疗后,已出院与家人团聚。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人类与病毒的斗争会在不远的将来取得最终成功。

(1)结合材料,说明人们对埃博拉病毒的研究是如何体现人类认识过程的。

(2)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知识,说明人类战胜病毒的过程。

【答案】(1)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向前发展的。人们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受各种条件限制,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人们从对病毒一无所知,到逐步认识,体现出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具有无限性。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人类认识能力也是无限发展的,人们对疫情的认识防控是长期的艰巨的任务,随着条件的不断变化,逐步认识到病毒的来源、传播等,今后还会不断深入认识,体现了认识的无限性。认识具有上升性。认识运动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人们对该病毒的认识和预防,逐步深入和取得成效,体现了认识的上升性。

(2)发展具有普遍性,一切事物都处于发展过程中。人类认识、战胜病毒的过程也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发展的实质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人们战胜病毒的过程是不断取得成就的过程。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人们战胜病毒的过程也是逐步实现质变的过程,要经过认识由少到多的积累,实践经验不断的积累才能完成。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人们战胜疫情的过程中,一定会有挫折失败,但在挫折中不断取得经验教训,最终会取得胜利。

【解析】

本题以人们对埃博拉病毒的研究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认识的过程、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等知识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1)本题设问指向人们对埃博拉病毒的研究是如何体现人类认识过程的。本题限定的答题角度是认识过程的相关知识。认识的过程主要包括: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及其方法论要求。解答本题需要我们抓住设问中的人们从对病毒的一无所知到逐步认识人们对疫情的认识防控是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人们对病毒的认识和斗争是不断前进的等关键性的词语,要将它们与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这一答题角度有机结合起来,并分析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和方法论要求,结合材料所述的内容来组织本题的答案。

2)解答本题时,首先要明确的是本题的知识限定是唯物辩证法发展观,设问的指向是人类战胜病毒的过程。可以首先从发展的普遍性和发展实质的角度分析说明人类认识战胜病毒的过程也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其次可以事物的发展是曲折性和前进性的统一的知识,结合材料说明任何事物发展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人们战胜疫情过程中,一定会有挫折失败,但在挫折中不断取得经验教训,最终会取得胜利;最后考生可以从事物发展的状态、动力角度分析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类与病毒的斗争会在不远将来最终取得成功。

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儒家思想文化在长达两千多年的进程中,一直在不断地变化。从孔子到孟子已经有了发展,到了汉代董仲舒时又是一次巨变。在这之后出现的谶纬之学,仍然是儒家思想的变化。南北朝时期,南学北学有所差异,又是一个明显的变化。而随着佛教的传入和佛教渐趋中国化,佛学思想被引入儒学,于是宋明理学由此发端。及至明代阳明心学的出现,儒学的发展又上了一个层次。

儒家文化思想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长期的发展中,它不断吸收异质文化,完善自己。比如,宋明理学对于心性的关注,直接受到了禅宗的影响;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儒、道、释三大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是一个例证。其次,在儒家文化数千年的发展中,一直未抛开的内核。

儒家文化思想并非十全十美,反思先前思想中的困惑与不足,摒弃不适用于当代的部分,亦是对儒学的一种新发展。思想的发展、文化的振兴,不是以十年、百十年计,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经过无数次吐故纳新与激烈争辩,在对过往的不断扬弃中方能慢慢归于坦途。

儒家思想并非十全十美,结合发展观和辩证否定观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看待儒家文化思想的发展。

【答案】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儒家文化思想在长达两千多年的进程中,虽然遇到曲折,但是总的方向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事物发展的状态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儒家思想的发展、文化的振兴,不是以十年、百十年计,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说明要注重量的积累;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它的实质是扬弃。儒家文化思想经过无数次在对过往的不断扬弃中方能实现其发展。

【解析】

本题以儒家思想文化在长达两千多年的进程中,一直在不断地变化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和辩证的否定观等知识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本题设问指向儒家思想并非十全十美,结合发展观和辩证否定观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看待儒家文化思想的发展。解答时首先明确知识范围:发展的普遍性、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量变与质变的关系、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是扬弃;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儒家思想的发展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485cd95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85.html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二政治4月月考试题(普通班,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