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中师生课堂行为的转变

发布时间:2013-11-06 20:59:3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小学音乐教学中师生课堂行为的转变

草埠湖镇中心小学 涂秀菊

时代的列车转眼之间就把我们带入了21世纪。仿佛一夜之间和许多同行们一起感受着时代发展所带来的无限机遇,同时更感受了来自各方面的巨大挑战。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的全球化,如何培养在新时代具有良好素质和竞争力的新一代,是事关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的大事,也是基础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基础教育改革要求师生以新的角色投入到新的课堂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师生新角色的转变成功与否,表现在师生课堂教学行为的转变成功与否,教学行为是教学活动中的师生表现出来的有意识的活动形式。师生课堂行为指的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所体现出反映于课堂上的一切活动形成。而师生课堂行为的转变指的是师生共同将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改变,建立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观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观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而课堂改革就是要将被动性的学习状态彻底改变成把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弘扬、发展、提升的过程。这是学习观的根本变革,学习不是一种异己的外在的控制能量,而是一种发自内在的精神解放运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性的不同发展,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见,只有师生课堂行为得以转变,基础教育的改革才能实现其深远意义。

一、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重结果轻过程“,这也是传统课堂教学中一个十分突出的

问题,也是一个十分明显的教学弊端。所谓重结果就是教师在教

学过程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教学结果,忽略知识的来胧去脉,

有意无意压缩了学习对新知识学习思维过程,而是让学生去重点

背诵“标准答案”。所谓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的

重点放在过程,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一

一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在这个过程

中,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动了能力。重视过程的教学要求,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思维得到训练,既长知识,又增长才干。

在进行音乐实践的活动中,学生的情感随音乐的发展产生共

鸣与起伏,在不断的体验中感受、领悟、发掘音乐的情感内容,

得到美的熏陶与精神的升华。学生经过了自己的体验后产生的思

考,哪怕是一分钟都是有效的。“给”是永远死的知识,而只有

通过恰到好处的“导”,去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由感而发”,

这样掌握的知识才最牢靠和颇具意义。如我在给学生介绍打击乐

器、鼓、钹时,孩子们由于年龄小,平时积累有限,所以我带来了这几样乐器,让他们自己敲、自己听,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对这

三种乐器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在后来的教学过程中,孩子们能

顺畅的将这三种乐器的名称说出来。直观教学远比抽象教学来的

快与直接。过程远比结果重要!

二、创设丰富的环境,由单一媒体向多媒体转变。

教学活动是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工具展开。教学活动的具体

过程、组织方式及质量效益等都和教学活动中使用的工具密切相

关。纵观人类教育发展的历史,每一项新的教学技术的应用,都

给教学活动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使教学活动在整体上得到了丰

富与升华。从某种意义上讲,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更新教学设备,

优化教学技术,是教学发展的历史规律和客观要求。我们发展现

代教学技术,应立足于教学发展的历史规律,深刻认识到教学技

术更新刑‘于教学活动整体进步的历史意义。

凡是审美活动,都必须通过生动鲜明的形象来感染人,使人

产生美感,才能达到教学目的。作为审美活动的实践环境,应具

有美的感染力、吸引力。良好的实践环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

对音乐实践的兴趣,产生学习的动力。随着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

的迅猛发展,单一的媒体己无法再适应当前的教育。所以,教师

在讲授一节课时,应该较仔细的分析教材,针对教材的特点,有

效并充分地运用一切有效媒体,让听觉形象和视觉形象有机的结

合,高质量的上好每一节课,结束过去“一架钢琴、一本书”的

授课历史。如我在教《小红帽》一课时,在课前做了大量而充足的准备工作。课一开始,我播放了录音带,用投影打出图片,在

音乐和画面创设的情景之下,我绘声绘色地讲了仙、红帽》的故

事。孩子们即刻被吸引住了,在浓厚的兴趣下,很快乐地孩子们

学会了这首歌。歌曲学会后,我又出示了小红帽和头饰,鼓励孩

子们自发的来表演曲中的角色,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上前来表

演,那场面就像一出小型的歌舞剧。可见,只有汇集了一切有效

媒体,让一节课富有了生命力,孩子们才能真正地得到美的感受。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极大地扩展了音乐教学

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在音乐教学中有着广阔的应

用前景,教师应努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

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点为教学服务,激发

学生对音乐的探究愿望。

三、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由重知识向重能力转变。

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授重视对“经”的传授,忽视了“人”

的发展。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

因此教学的重点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市场经济的

发展和科技竞争已经给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不再是仅仅为

了追求一张文凭,而是为了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人的

个性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当代教学应致力于发展学生的包括智

力在内的整个个性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自身就是利用的资源。新颖的学

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等都是将教师从传统、单一的“一包到底”的角色中解脱出来,把机会交给学生。教师应鼓励和发现

学生的创新精神。如我在让五年级学生自制乐器时,孩子们做出

的乐器令我惊叹不已!有的用废衣架做三角铁,有的用竹板做响

板等,并且让他们交流经验,自己演奏乐曲,孩子们体现出的热

情可想而知。孩子们在增长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发展了创造

知识的能力。

四、鼓励学生“动”起来,由被动向主动转变。

一堂课究竟怎么上?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讲是教师牵着学生

走,学生围绕教师转。这是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

教。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生的主动性也渐渐消失。

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

不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和身心发展。

音乐课一定要让孩子们大胆地“动”起来,让学生动手也要

动脑,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让他们积极的参与进来,真

正的去音乐世界邀游,得到美的感受。可通过一些音乐游戏和舞

蹈动作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给孩子们多点时间和空间进行自由

思考、讨论,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把课堂交给

学生,让他们成为主人。

我深深体会到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地提

高学生的素质,必须进行师生课堂行为的转变。教与学是一个双

刃剑,师与生都是教改的主体,只有充分调动这两方面的积极性,

转变课堂行为,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3e47372312b3169a451a465.html

《小学音乐教学中师生课堂行为的转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