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高考三十年

发布时间:2015-04-02 22:55:2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高校扩招 从1999年起,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高校扩招,从199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108万人,到2002年全国高校计划招生275万人,增幅高达154.6%,今年全国高校招生计划475万人。 

  春季高考 20001月,北京、安徽等省市开始实行春、夏两季高考招生。但从诞生第一天起,春考就被考生用一种怀疑的眼光审视。 

  高考年龄 200142日,教育部宣布取消高考考生年龄和婚姻限制。 

  ●“非典高考/提前高考 2003年,孩子们戴着口罩走进考场,而且是67日,在过去的26年里,高考一直在77日开始。  

  [前言] 

  1977,629日至715日,教育部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全国高校招生工作座谈会,对恢复高考,振兴教育进行了半个月的讨论。 

  101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意见》,四人帮文化大革命中推行的高等学校招生办法被废止,文化大革命前行之有效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等一整套办法得以恢复,我国的高考制度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逐步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1977年,山西省普通高校、中专学校招生工作得到恢复,实行全省统一命题,考试工作于年底进行。文理两类都考政治、语文、数学;文科加考历史、地理,理科加考物理、化学。新生于1978年春季入学。 

  1978,恢复全国统一考试。山西省的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工作同全国一样,步入正常发展的轨道,确立了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以文化考试为主,公平竞争、公正选拔的基本原则。 

  高考这一公平竞争的方式,有利于确保社会公平、有利于社会风气的好转,为全社会如公务员、职称、任职资格等考试树立起楷模。为山西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选拔出了成千上万人才,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30年来山西的高考招生工作逐步完善,走向成熟,其中几次重大的改革和变迁,凸显出30年历史的沿革和社会的进步。 

  [科目设置] 

  1977年恢复高等学校入学考试以来,高考一直沿用文、理分科的高考科目设置办法,即文史类专业考政治、语文、数学、历史、地理、外语;理工类专业考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外语。 

  为改变中学应试教育的状况,减轻学生负担,淡化高考的指挥棒作用,山西根据原国家教委决定在全国实行高中毕业会考的要求,1992,开始实行高中毕业会考制度。经过多年的论证和试点,逐步形成了3+2”高考科目设置方案。即三门基础课(语文、数学、外语)必考,按文、理两类各加两门高等学校选拔新生最需要的科目,即文史类加政治、历史;理工类加物理、化学。 

  1994年,山西实行3+2”高考新方案。 

  1998年,国家确定山西、江西、天津为高中新课程改革试点省市,在完成一轮试验后,2000年我省作为全国高考科目设置改革的惟一试点省份,进行了3+X”的高考科目设置模式改革(语文、数学、外语加文综和理综)。 

  [命题改革] 

  1977年、1978年,实行分省单独命题。 

  1979年后实行全国统一命题。 

  19963月,省招考中心设立命题处,统一负责各类考试的命题管理和命题业务。 

  [招生方式] 

  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我国高等教育办学实行两包两统:一是国家包办学,实行统一计划招生,学生免费上学;二是学生包就业,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对高等教育这种统招分的制度进行了改革,实行国家任务计划和调节性计划相结合的双轨制,即高校在完成国家招生任务计划之外,可以招收一定比例的自费生和委培生。 

  1984年,山西省首先开始委托培养招生。天津市15所高等院校为山西省委托培养学生197名,其中文史类19,理工类169,体育类5,专科4名。招收委培生、自费生,对于打破学生上大学完全由国家包下来的传统观念,挖掘高等学校的办学潜力,满足社会多方面对人才的需求,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1995年,山西省积极做好招生并轨改革的准备工作,由山西省教委、省计委、省财政共同组成考察团,分赴全国实行并轨的省市进行调研,吸取成功经验,并提出了实施意见。 

  1996年,山西省人民政府批转《省教委关于省属普通高校全面实行招生收费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决定从1996年开始在省属普通高等学校全面实行招生、收费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凡省所属的普通本科院校、专科学校、大专班、短期职业大学()、电大普通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班,从这一年起均实行并轨改革,并在招生、收费和毕业生就业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招生手段] 

  1977年至1985年,山西高考评卷,档案检索等工作全部由人工操作。 

  1985年开始,使用计算机进行录取管理。随后,计算机应用于报名、填报志愿、评卷、登分、录取及统计工作。 

  1996年,我省加大计算机管理软件开发和设备更新力度,做到了省、市()招办计算机远程联网及数据的远程传输;同年,全面更新和优化了计算机录取软件运行环境,提高了计算机录取系统的整体性能,实现了计算机自动投档录取。 

  1997,作为全国4个试点省之一,我省成功地与原国家教委联网进行了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的远程监控和动态查询。 

  2000年,对学校录取现场布设网线,为网上远程录取做好基础设施准备,并在当年试行高招计算机现场网上录取和省属13所高校远程网上录取。 

  2001,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扩大试点面,进行了高招计算机远程录取招生院校和招生数双过半。 

  2002年,普通高校全面实现了远程网上录取,实现了录取工作的科学化、信息化、规范化管理,使学校招生录取工作更加公开、公平、公正。同时,将以往招生录取的招办负责制转变为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录取工作体制。 

  [录取体制] 

  1997年恢复高考之初,山西省同全国一样,曾采用段段清的录取方法,即将录取分数线以上的考生按总分10分一段排队区分,录取时从高分段开始往下一段录取,上一段不录取完,下一段不开始。此方法虽对文化大革命搞推荐造成的不正之风起到了很好的抵制作用,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如学校选择余地很小,总分作用过于突出,不利于学校按培养要求选拔适合的学生等。 

  1983年,山西总结经验,录取中采取在最低分数线以上按考生第一志愿一次投档的办法,扩大了学校的选择余地,保证了新生质量;促进了中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了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减少了志愿周转的工作量,加快了录取的进程。 

  1984,一次投档的基础上,全部实行根据考生志愿,按比例投档的新方法。即在政治思想品德考核、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合格和统考成绩达到各批控制分数线的考生中,根据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按多于学校计划招生数的20%提供档案,由学校德智体全面考核,注意相关科目成绩,择优录取。同时,为了进一步扩大高等学校在录取新生中的自主权,还在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师范学院、山西大学、山西矿业学院4所大学试行由学校全权负责录取的办法,即在重点院校和一般本科院校分数控制线以上,将考生第一志愿报考上述院校的档案材料,一次投档,由学校审录,并负责解释和答复未被录取考生的咨询,全权负责处理录取中的遗留问题。 

  1985年,山西省在全部本科院校录取中,试行在本科最低分数控制线以上,根据第一志愿,分批录取的方法,即第一志愿报考人数达到院校计划招生数以上的本科院校第一批录取,其余招生院校第二批录取。 

  1987年,采取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全国通用的录取办法,沿用至今,高校招生的监督机制初步形成。(记者 李莉)

  原载 《山西晚报》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302beaeb9f3f90f76c61b78.html

《山西高考三十年.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