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社会变迁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我眼中的社会变迁

一部煌煌中国古史灿烂辉煌,让人流连忘返。然而盛极而衰这个道理,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也是能够得到充分的印证的。
社会变迁的理论很多,有的社会学家认为一个旧的、稳定的、和谐的、整合的社会,转变成新的、稳定的、和谐的、整合的社会的过程,就是社会变迁。一个旧的社会,当社会发生垂直或水平流动的时候,或受新观念和新技术挑战的时候,就会发生基本的改变。通常的情形是:社会的一个部门先发生改变,连锁地带动其它社会部门的改变。帕森斯(TalcottParsons,美国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说:
社会生活有一种趋势,就是在功能上保持整合,因此社会系统的任何一部分改变,都会带动其它部分适应性的改变。第一波的改变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但经过各部门在功能上调整适应以后,就会产生整合、适应而较为稳定的社会系统。
如果以帕森斯的社会平衡理论来解释中国的社会变迁,必须先找出促使中国传统社会改变的第一波新力量。此第一波新力量应该是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为应付此入侵,中国从事工业化;工业化就成为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原动力。因此,要了解近代中国社会变迁,先须了解中国从农业到工业的经济发展。工业化的社会需要新知识分子和科技人才,这两类人跃升为工业社会精英分子的一部分,这是社会的第一种变迁。随着工业化而来的是工商阶层的兴起,工商业者及银行家成为工业社会的精英分子,这是社会的第二种变迁。当工商阶层兴起以后,都市化变成自然的结果,因为新的工商人士都集中在都市地区,而他们也需要大量的人口替其工作,因而人口集中城市。人口集中城市是社会的第三种变迁。当工业化与都市化进行时,家庭制度也发生改变,因为工业化的社会,人不仰赖土地,为了职业奔走四方,大家庭变成小家庭,而在工业化的社会,人多自食其力,不必承袭父母的田地为生,也不必守着父母,孝道也因而式微。这是社会的第四种变迁。
一、社会性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是从100年以前开始的。1840年以后,中国就开始了这一艰难的历程。鸦片战争,资本帝国主义敲开了封建社会的大门,持续了半个世纪的战争改变了中国的面貌。那时的中国,自满于文明古国的悠久历史,而忽略了社会的发展。资本主义成为世界主导的社会属性,在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经济水平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很快,中国落后了,“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不变的真理。清政府在这期间,签订了多项耻辱条约,让这时的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由封建社会转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在以后的历史阶段,中国人民为了反封建,反帝国侵略的战斗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最终,是社会主义社会取代了这一切。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49年成立以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这也许就是中国人民所期盼的社会,然而,中国领导人清楚地明白,现今中国只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有很长的路等待着我们走,最终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
二、经济变迁
那时中国主要依靠的是传统农业,由于不讲求科学技术,生产少,生活需自我节制,广大人民的物质生活得不到保障,加之赋税重,农民的生活苦不堪言。自给自足的局面被打破也是从鸦片战争的爆发开始,工业在这个封闭的国家开始兴起。那是出现了工人,这一新职业,资本主义将剥削的目标由本国转向其他国家的重要体现。从长远角度看,这并不是什么坏事,对于一个只依靠农业的国家来说,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所以此时的工业化就成为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原动力。在1900年代前后,当中国开始发展现代经济时,是农业与工业并重的。以孙中山的思想为例,在农业上,组织农学会以号召群众,自谓其农学会的主要工作在翻译外国农业书籍、推动建立农业学校、并促请政府设立农业机关;在工业上,孙出版《实

业计划》,声言中国必须发展工业,并谓发展工业的方法为借用外资和促进机器生产。孙中山在经济发展的构想上何以农业、工业并重?一方面因为中国是农业国家,主要生产靠农业,另一方面,工业化为经济发展的世界性趋势,而中国的工业落后甚多。
中国的工业发展因抗战全面爆发而受挫,但在抗战期间,中国继续建立各式工业,而这一切都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产业上有了新的突破,我们立足现实,意识到,现今的中国仍然是农业大国,但我们也意识到工业是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形成现在中国的三大产业,即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农业方面,中国正在进行全方面的改革,制定政策为农民服务,取消了千百年来农民纳税的制度,将粮食商品化,这样一系列的举措,作为现代的中国人也深切感受到了,物质生活基本得到满足,人们关心的不再是能否吃饱,而是怎样吃才健康。工业上,出现了多元化,科技化,节能环保化,这一切早已使工业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全国各地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服务业,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为迅速的产业,涉及面之广涵盖了人民大众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在近20年来一直保持在前10,但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作为世界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人均收入还是在中下水平2008年最新报告显示)更多的财富需要我们去争取。
三、政治改革
几千年的君主专政在鸦片战争的来临下被打破,而正真的民主是出现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严密的等级分化,把人三六九等,贫富贵贱之分,对人的不公平,而如今,人人平等,享有同样的权力。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是: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法治国家、多元文化、开放社会。其中,民主政治在现实社会中体现的最为全面,从各机关的干部、领导,都是以考核,民主选举来任命的,作为这些人的任务就是服务群众,是公仆。这点与旧社会的当官压迫百姓是截然相反的。
四、教育文化的转变
新知识分子与科技人才兴起,与旧教育制度废除、新教育制度建立有关。所以要废除旧教育制度、建立新教育制度,乃应合工业社会人才的需要。中国教育制度第一次改革,为应合洋务运动的需要,设立了一些外国语言学校、技术学校和军事学校。中国教育制度的第二次改变,将科举制度废除,建立了现代的学制。现代学制分为三级,即初级、中级、高级,中、高级皆有一般的、师范的和职业的三类学科。此一学制自1902年开始建立,迄今仍大体未变。而如今,中国的教育制度仍在完善,从应试教育逐步向全方面的素质教育发展。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曾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而在清末时期中国的封闭使得文化停滞不前,但在整个清朝小说造就还是很辉煌,四大名著在此时完成。现今的中国,
文化娱乐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文学、音乐等,出现了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
五、结论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自清末以后,历史巨变,从一个封闭的落后的国家,转变成一个不可忽视的东方巨龙。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的中国人都很幸运:跟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不一样,我们处在一个大变动的社会和一个大变动的时代当中。生活在当代中国的人们绝对不会有这样落寞的感觉。我们的生活从外表到内容都在发生巨变,可以用“日新月异”这个词来形容,但是它不是陈词滥调意义上的日新月异,而是确切描述事实意义上的日新月异。每天我们都有新的感受,就我身边而言,我眼中的社会变迁是改革开放以后,举国上下团结一致,经济繁荣的景象。每一天都有新样子,每个月都变得不同,就在我周围发生着,城市中的高楼仿佛一夜间拔地而起。
我们所有的人都感到了变化和变化带来的好处。2000年开始,中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加入世贸组织,成功申请奥运会主办权,国民生产总值再创新高。特别是2008年,这是令人兴奋的一年,在这一年,奥运会在中国举办。这是中国第一次举办这个活动,而几乎所有的世界名城都举办过奥运会,有的还不止一次。虽然体育比赛本身并没有那么大的意义,但是对于中国来说,它具有国力昌盛的象征意义,具有社会进步的象征意义,具有中国融入全球

化进程、融入世界秩序的象征意义。我们不能想象,奥运会在1948年的中国举办,那时我们的国力太弱;我们也不能想象,奥运会在1968年的中国举办,那时我们闭关锁国,游离在全球化的潮流之外。而在奥运会上,当世界各地的一万多名运动员来到中国,当全世界所有的摄相头指向中国,世界将会以惊异的目光发现一个日新月异的中国,一个生气勃勃的中国,一个充满希望的中国。
参考文献:
[1]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20年变迁(1900-1949.原载《史学月刊》2006年第3[3]李银河.亲历社会变迁》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290551352d380eb62946dfe.html

《我眼中的社会变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