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发展简述

发布时间:2011-06-14 13:54:3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国电影发展简述

目 录

前言

1 开端

2 启蒙

2.1 大陆——默片年代(1905-1925年)

2.2 大陆——动荡年头(1925-1945年)

3 各领风骚

3.1 大陆(1949-1976年)——火红年代

3.2 台湾(1950-1975年)——宝岛情怀

3.3 香港(粤语片 1950-1970年)——香江实记

3.4 香港(国语片 1950-1970年)——歌舞升平

4 更上层楼

4.1 大陆(1977-1995年)——开放的风采

4.2 台湾(1976-1995年)——悲情风格

4.3 香港(1971-1995年)——电影王国

5 大中华市场

5.1 香港(1996~2000年)——风浪冲击

5.2 台湾 (1996~2000)——消失映画

5.3 大陆 (1996~2000)——中国特色

6 华语片潮流

7 澳门

中国电影是指用以汉语主要言以及大多由中作的电影,而岸三地的电影华语电影的一个分支,也是华语电影最重要的一环,是中文化的重要部分。华语电影开1905年北京「泰照相」的第一部黑白无声电影「定山」,中随后在上海香港拍了更多华语电影20世纪人社变动华语电影现在大、香港、台、澳门以及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地次形成各自的系国际岸三地交流的日益密切,各地的华语电影也在不地融合、互补、发展之中。

而为了表大中电影工作者,岸三地每年都举办多個电影颁奖典礼,其中:大陆电影金鸡百花、香港电影金像台湾电影金马奖,被电影界的三大最高荣誉

文化角度来讲,大中华区电影:大陆电影,香港电影和台湾电影。由于三地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政治模式缔造岀风格各异电影思维方式,也形成不一样的电影制作流程和电影理念。历经沧桑,随着“大中华圈”的影响力不断加大,两岸三地的电影文化也在世界电影文化中扮演重要角色,并且不断改进,不断华,继续为各阶层的华语电影文化爱好者带来惊喜。

1.

1904年慈禧太后七十寿辰之际,英国驻北京公使进献了放映机一架、影片数套来庆贺,第一套电影专业器材和专业素材进入中国。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老板任庆泰拍了第一部黑白无声电影《定军山》。(当年刚好适逢京剧老生谭鑫培60寿辰,于是任庆泰就为其拍了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而老生谭鑫培就是第一位中国的电影演员。)这部《定军山》从来没有见过有相应的电影拷贝现世,只是通过当时照相馆的伙计口述形成模糊的历史,就连存世的唯一一帧照片也来源不明。目前鑫培主演的《定山》是公人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可是电影的具体细节却沒有現存史料可以查考。(电影史书记载「鑫培六十生日」由,泰照相的老泰就在照相內的院子拍起了影,而且一共拍了「请缨」、「舞刀」「交」三场戏。)

而第一部语、华人纪录影诞生于19世纪末,第一位被记录的公众人物就是李鸿章。(1896年8月28日,李鸿章以清朝特使身份出席俄沙皇尼古拉二世就大典,再以大清帝前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身份,搭乘「-路易斯邮轮国纽约国进访迪生主持的Biograph 公司的摄影师狄克森(W.K-L. Dickson)就纪录下這位清特使的滴,這段新影片的片名就叫做「李鸿章─第四大道百老(Li Hung Chang - Fourth Avenue and Broadway)」。)

在1913年郑正秋、张石川和黎民伟(黎姿的祖父)分别在上海和香港拍摄了中国最早的短故事片《难夫难妻》和《庄子试妻》,到1920年上海产生第一部长故事片。电影传入中国之初,中国正处于苦难深重、领土分裂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电影拍摄在资金、设备、技术上都要依仗外国资本,由此带来其半殖民地性质。另一方面,中国早期电影创作(无论在大陆、香港、台湾)从观念、取材到表现形式上都可以看到各种民族戏剧元素(京剧、文明戏、粤剧、歌仔戏等)的深厚影响,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打在早期中国电影上的一块明显"胎记"。到20年代中期很多大城市也开始出现大型电影公司制作电影,像广州、长春、武汉等城市,这也让各地区的文化渗透进电影中。

2.

2.1.大陆——默片年代(1905-1925年)

在黎民伟、张石川、郑正秋等先驱的努力下,让默片时代明星辈出:胡蝶、阮玲玉、黎莉莉、徐来等,而一群思想开放、勇于创新的导演也拍下了很多著名的电影作品如《劳工之爱情》、《渔光曲》、《神女》、《大路》、《新女性》等等。当时的电影主要以新事物的姿态进入中国百姓的生活,因此大多数的题材都是实在的生活小品。

2.2.大陆——动荡年头(1925-1945年)

三十年代开始,中华民族进入了漫长且动荡的战争岁月,经历“抗日战争”、“国共内战”,几乎摧毁了一切的电影设备,电影拍摄以及制作的条件非常恶劣,但是一群爱国的电影制作人仍旧坚持拍摄电影。而电影也真正从纯粹的精神消费品变成承担社会民族责任的媒体。当时的电影主要体现民族主义和爱国精神,以反映现实生活和社会制度为主。

而一群逃难的中国新贵族聚在上海的黄浦江上,他们迫切需要电影文化的抚慰,这却使得上海电影得到迅猛的发展,电影公司纷纷成立,每年拍片的量数以百计,让上海成为全中国的电影工厂。当年的明星像周璇、赵丹、白杨等等都拥有大批的影迷,还岀现了像1948年费穆导演作品《小城之春》这样的经典。

值得一提的就是来自太平洋彼岸的好莱坞电影也开始进入中国,让中国的电影制作人能吸纳不同风格的电影元素,提高了创作电影的素质。

3.各领风骚

战胜利及共內基本結束,中产党控制了中区并建立了中人民共和政府,中国国党执政的中政府退居台,而香港也在不断恢复,电影工作者重新开始电影创作。同两岸三地的不同意识形态,入了形式各异、各自发展的时代。

2.1.大陆(1949-1976年)——火红年代

五十年代初,大陆电影人有着教育广大革命群众的使命,大部分影片然都是为中共歌功颂德,但都具有正面的社教育意义。

踏入“文化大革命”的非常时期,电影文化受到严重打击,电影制作题材受到限制,仅剩下八套“样板戏”(包括:京剧类型的《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红灯记》、《海港》、《杜鹃山》,芭蕾舞类型的《白毛女》、《红色娘子军》,交响乐类型的《沙家浜》)。虽然当时的影片具有浓厚的政治味,但撇开火红革命式的象征意念来讲,依然是严谨的任务式高规格的艺术制作,因此受政治意念笼罩的文艺作品仍然保留了一定的艺术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在1964年由周恩来总理倡导的一场集音乐、舞蹈、诗歌于一体的史诗式彩色电影《东方红》登场,这是大陆第一部彩色电影,以描绘中华民族近代史历程为内容;动用了超过3000人的庞大阵容,云集了当时大陆文艺界的著名演员王昆、郭兰英、才旦卓玛、刘秉义、李光羲、邓玉华、柳石明、张越男等等,也诞生了别具特色的革命电影歌曲像《南泥湾》、《井冈山》、《游击队歌》、《情深谊长》等等传唱至今的优秀作品。

到1973年,正的电影创作得到恢复,长春电影制片厂首先开始改编和拍摄故事片《艳阳天》。随后又拍摄了《火红的年代》、《青松岭》、《战洪图》、《创业》和《海霞》等一批秀影片。此的一批政治味影受到政治力的打如1975年的《创业》受到四人帮的批评。文革后期拍摄的《春苗》、《反击》等,也被烙上反党的“走资派”印记。电影受政治党派利益斗争的严重影响,而文革以来对传统中华文化的颠覆直接反映在电影中,文革末期,饱受政治清洗的人们呼唤出伤痕文学,这些文学作品不断改编为电影,重新反思种种扭曲的人性,为电影重新注入了各种传统道德,这种文革的阴影一直影响到今天。

3.2.台湾(1950-1975年)——宝岛情怀

一群伴随着国民党政权的上海电影制作人来到了台湾,同时把他们的制作经验、电影风格和模式一同带入台湾的电影制作中。因此五六十年代台湾电影进步神速,但部分题材仍保留着旧上海电影的写实浪漫风格,不过除此之外还岀现了名著改编的古装片、具有浓厚台湾原住民特色的乡土片、侠士武打片、叙述国共内战阴影的战争片以及聊斋灵异性的鬼片。其中张彻导演的《阿里山风云》更是乡土片的代表作,其主题曲《高山青》更为海峡两岸人民所乐道,这也是二战后第一部在台湾制作完成的国语电影。

到了七十年代,当时的台湾民众非常厌倦国民党政治性的社会环境,于是以抒情文艺为主的“三厅电影”大受欢迎,所谓的“三厅”指的是餐厅、客厅、咖啡厅。浪漫文艺的爱情片大行旗鼓,其中以“双林双秦”式的爱情故事最受欢迎,所谓的“双林”是指:林青霞和林凤娇,而“双秦”则是:秦祥林和秦汉,加上邓丽君柔情悦耳的歌喉,成为当时台湾电影的格调。而伴随着这样的格调,使台湾电影打破两岸政治的隔阂,流传到大陆民众的视野中,加强了两岸民众的了解和交流。值得回味的是,当时诞生了“琼瑶式的情文影”以及“胡金銓演式的新派武片”:李行演拍的《婉君表妹》和胡金銓拍摄的《龙门客棧》、《女》。另外,国民党政府提出“电影爱国理念”,于是一批具有强烈政治色彩的电影应运而生,这类爱国政宣片很快就占据一定的市场:家昌演的《黃埔魂》、《梅花》等等;而战后成长起来的新生代也呼唤了校园片的风靡。

3.3.香港(粤语片 1950-1970年)——香江实记

经历了战后的缓慢复苏,以粤语为基调的香港粤语片开始在当地流行。早期的香港粤语片主要是以粤剧题材为主,后来由于语言贴近,逐渐发展成为贴近劳苦大众生活的苦情戏和娱乐大众的喜剧、武侠片。更有以“中联公司”带头的社会教育片。及至,香港开创了粵影模式,当时香港的影一同互相映,日后香港的影王地位提供不可缺少的多材。

六十年代开始,粵片岀现了以影星曹达华、于素秋、曾江、雪妮等为代表的传奇武侠神话片,如《如神掌》、《仙神針》等等;以陈宝珠、萧芳芳、吕奇、谢贤等为代表的青春玉女片,如《玉女添丁》、《女殺手》、《難兄難弟》、《山水有相逢》、《豪夜宴 (1959年)》等等;一大批別具一格的粵片明星現如梁醒波、新马师曾、红线女、关德兴、石坚、白雪仙、任剑辉等等,他们大多数是粤剧大老倌,可见当年的香港粤语片保留了大量传统的粤剧元素;这些另类而具有香港特色的片种深入民心,也成为了香港的地道文化。

七十年代,岀现了一位改变中国电影模式的传奇人物——李小龙。李小龙的功夫片让中国电影走向世界,为香港电影提供了资本的积累,由此奠定了香港电影结实的基础,培养了一大批风格各类的电影制作人,也开创了香港电影成为华语电影先驱的东方电影梦工厂的地位。

3.4.香港(国语片 1950-1970年)——歌舞升平

相对于香港的粤语片,国语片则以金壁辉煌的大制作取胜。华丽的舞台,闪烁的大片厂,为香港国语片提供了有别于大陆和台湾的风格。“电懋”和“邵氏”两间大公司以垂直式产销结合的方式拍摄了大量赏心悦目的歌舞片和古装黄梅调戏。也缔造了一大批影星:李丽华、林黛、葛兰、乐蒂、凌波、狄娜纷纷得令。

六十年代中期,“邵氏”大力拍摄武装片,擅长塑造大侠的张辙导演先后捧红了王羽、姜大卫、狄龙、陈观泰等影星,到后来“嘉禾电影公司”的李小龙,开创了香港电影以男性刚阳为格调的武侠电影。

4.更上层楼

踏入80年代,香港、台湾经济迅猛发展,成为“亚洲四小龙”。中国大陆开放政策实行。这些都整体地丰富了中国电影题材和制作技术。中国电影进入辉煌的创作时期。

4.1.大陆(1977-1995年)——开放的风采

1978年大陆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电影制作,开始重新进入正常的创作。由一连串诉说“文革”苦难的痕电影,重新展开了电影创作向人性的回归和艺术的追求。由伤痕文学改编而来的影视作品,成为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电影主题,如改编自古华作品由谢晋导演、刘晓庆主演的《芙蓉镇》,这些作品充满了批判,既不断反思“文化大革命”给人性带来的毁灭性伤害,也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充满希望。

到了八十年代,随着陈凯歌、田壮壮、张艺谋、吴子牛、黄建新、李少红、胡玫等第五代导演的出现,1984年伴着《黄土地》中摄人心魄的大西北旋律,一特殊民俗情的材风行了整八十年代的大电影,使得大陆的华语电影创作创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可是因为某些材反应了中国共产党的黑暗面,1993年,田壮壮导演,吕丽萍主演的《蓝风筝》被禁演;1994年,张艺谋导演,巩俐,葛优主演的《活着》被禁演。由于內地不符社展的度,很多有作力的年导演始走地下立作品的道路,大影多以民生角度反映社的生存況以及描快速型期各阶层领域的訴求,比于政府自上而下任式的宣影,更能得到不同民的共启发。可是受到中国国家广电总局的某些尺度标准,以及某些評人的所为个和道德很多秀的中国大影作品法正常的展現在观众野中,這些不符的思方式,大大限作的百花放,不新的影空

第五代导演个人风格的浓烈及大胆的艺术追求成为八十年代大陆电影的标志。

20世纪80年代始,一批从电影学院毕业的年轻人进入了电影的拍摄工作,由于他们的电影具有与以前五代不同的风格,材多涉及覆所需的人文关怀问题衍生的社问题,由于作品大新,起初多为地下作品,进不了正式的发行渠道,人们称之为地下导演,也有人称他们为第六代导演。这其中有代表性的有贾樟柯,川,路学长,王小帅,张杨,章明,李,姜文,王全安,元等。进入21世纪,文化的逐步这些电影人纷纷浮出水面,成为政府认可的导演。着贾樟柯成为上海国际电影节的评委。王小帅凭借电影《青红》在坎城影展上获评委会奖。第六代导演渐渐进入中国电影的创作主流。

4.2.台湾(1976-1995年)——悲情风格

八十年代,电视的兴起使得台湾进入“影院空座期”,一群年轻的导演如侯孝贤、杨德昌、王童、坤厚、李安、蔡明亮、艾嘉、林正盛等人以自成一格的电影语言带起了台湾的“新电影运动”。台湾“新电影”主要是以个人成长记录及乡土情怀回忆为背景,以坎坷人生和现实残酷为主调,注入了大量针对弱势群体贫苦大众的人文关怀。随着侯孝演的《悲情城市》在“威尼斯影展”获得最高荣誉“金狮奖”,李安演的《喜宴》世界影坛带,台湾电影的凄美风格也同时受到海内外华人及世界各地的认同。德昌演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還是坤厚演的《汪洋中的一条船》和《小城故事》,都充斥了族群立和边缘体状的描,时至今天,各种深入探讨现实社会亲情、爱情、友情的悲怯电影风格还一直在台湾延续。

4.3.香港(1971-1995年)——电影王国

提起中国电影,不能不提香港影,『港产片』让中国电影风靡全球,成为华人文化的一大代言。八十年代的港产片无论产量、票房,还是质量、艺术性均创作出惊人奇迹,形成庞大的电影工业,电影总产值更超过亚洲电影强国印度,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泱泱美国的好莱坞,香港更成为亚洲第一的电影生产地,被称作东方荷里活。香港电影让全球观众第一次近距离地领略到中国文化的冲击,也让中国电影文化走出家门。

七十年代,香港电视业发展极为迅猛,一批集合中英文化背景成长的导演、编剧、监制等专业幕后人才不断加入影视制作行列,大大提高了电影制作的质量,使得香港电影涌现创作的“香港新浪潮”。香港健全的公民社更带来自由创作的氛围,有别国民党的台湾和共产党的大陆的政治化宣传,吸引岸三地大批文艺工作者来到东方之珠,活跃在港产片的台前幕后。

八十年代,经济的飞跃,一方面使得市民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整体精神消费额剧增,形成庞大的电影市场;另一方面也使得社会资金流动增多,大量资本投入进电影制作行业。同时电视时代的来临让香港的影视创作队伍不增强,并且探索出符合香港特色的创作意念,不断有精英加入台前幕后的行列,丰富了香港电影业和电视业的振兴。

外国影视的意识形态冲击,香港自身在经济腾飞下的各种社会转型的生活方式,极大地丰富了香港电影的题材;而以关锦鹏、浩、王家卫、王晶、甘亮、杜琪峰、凡、徐克、尔东升、黄百鸣、冼杞然、吴宇森、许鞍华、张婉婷、卓瑤、张坚庭、家明、高志森、文雋、林嶺東、徐小明、刘镇伟、程小东等为代表的“新浪潮”导演与传统在电影片厂岀生的制作人员互相配合,一同采用各种新旧的拍摄手法,不断大胆创作各样新体裁的电影,相互辉映相互碰撞,共同擦出八十年代香港电影黄金时期的火花。不同类别的电影,汇聚一堂:喜剧、文艺片、古装武侠片、灵异片、动作片等;来自岸三地,不同气质的演员各显神通,无论是演技岀众还是性格另类擅长塑造各类社会阶层边缘角色的性格演员,聚在一起迸发岀闪耀夺目的光彩,颗颗天王巨星:周润发、成龙、狄龙、钟镇涛、李連、任达华、万梓良、吴孟达、周星驰、黄百鸣、刘德华、刘青云、刘松仁、吴镇宇、吴耀汉、冯粹帆、张国荣、张学友、梁家辉、梁朝伟、洪金宝、郑丹瑞、郑则仕、黄秋生、曾志伟、林子祥、岑建、泰迪罗宾、许冠文、许冠英、许冠杰、苗桥伟、元彪、吕良伟、黄子华、黄日华、陈百祥、陈百强、黎明、郭富城、鄭伊健、钟楚红、郑裕玲、张曼玉、王祖贤、汪明荃、沈殿霞、张艾嘉、林忆莲、林青霞、吴君如、毛舜筠、冯宝宝、叶童、葉玉卿、袁咏仪、利智、邱淑贞、叶德娴、吴嘉丽、梅艳芳、杨紫琼、张敏、罗美薇、刘嘉玲、赵雅芝、萧芳芳、罗兰、黃韻、王小、周慧敏、林建明、李珍、李嘉欣等等,位位都能,真正使香港娱乐业成为华人的造星工厂;这些不同风格的元素以各种别具一格的方式结合在一起,使得处于各社会阶层的观众都能获得共鸣,让在经济腾飞和转型的社会思潮中,各类人群都能得到电影故事的震撼和抚慰,从而提升了本地创作的影响力。

而与商业的成功结合,使得中国电影从单纯的精神享受提升为电影工业。一系列电影制作的流程形成固定的模式如艺人的经理人制度、电影票房操作等等。产业化使得一批具有雄厚济实力的影公司应运而生,如新城、嘉禾、美亞、德宝、环亚等等,这些大型电影公司雄厚的资金实力、强大的组织和动员能力,让香港电影不断创新,好片辈出,佳作涌现,港产片彻底雄霸整个亚洲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鉴于当年大陆和台湾的政治隔膜,香港作为华人社会中唯一一个自由创作的艺术天堂,因此吸引大量两岸台前幕后的电影精英,香港电影界对于整合两岸文艺工作者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香港电影真正做到抛弃歧见,团结两岸三地电影人士气的贡献。直到现在,香港电影业一直为两岸三地的电影人提供了共融的平台。

香港电影业成为中国电影业走向世界的第一形象,也大大地增強中国电实际操作,提国电影的凝聚力。

5.大中华市场

九十年代中期开始,随着两岸三地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化,大中华电影随之出现各种整合、调整和转变。

一方面大陆的进一步开放,让华语电影工作者找到了新开辟的市场,纷纷北上观望,大批合拍电影应运而生;另一方面,伴随着香港回归中国,台湾岛内的政治纷争,华语电影的题材和气氛也大大改变。

很多大陆出品的电影在国际电影市场得到观众的喜爱。香港导演吴宇森,台湾导演李安在美国好莱坞导演电影得到好评。例如:谍中谍,卧虎藏龙等。随着,大陆,香港,台湾的日益沟通,合片成大型作的主流。一地熟悉的演员较易吸引各地,如香港演员合作的无极》便地的收看,二受限制的須以合形式营运此同,亦有港台、台、港、港泰等多合作关系的合作。

5.1.香港(1996~2000年)——风浪冲击

踏入九十年代中期,科技的普及化,让盗版猖獗,电影收看方式随手可得,非电影院专利,情况大大冲击传统电影业的制作发售等盈利模式。使香港电影工业蒙受巨大损失,电影制作规模全面收缩,年均产量从八十年代黄金期的300部电影,下滑到年均只有60部。回归前,中国大陆和香港的社会气氛,导致了大移民潮,更让香港电影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人才流失。种种事态,让香港电影业跌入低谷。

九七年,香港遭受亚洲金融风暴的直面吹袭,经济全面倒退,投放电影的资金减半。在种种的逆境和不利气氛下,香港电影人依然不断坚持,努力转型。新锐的都市导演开始闯出名堂,如谷德眧、马荣成、岸西、唐季礼等,一大批小成本的新锐类型片也应运而生,如描写黑社会的《古惑仔》系列、折射现代男女情感的小品式喜剧如《瘦身男女》、《夏日么么茶》等;与传统类型电影,如警匪片、灵异鬼片、传统喜剧、动作片等一道烘托出九十年代末香港电影的斑斓彩虹。这些贴近小市民生活情感的作品,大大拉近了电影和社会大众的距离,让处于经济低的黎民百姓再次感受到电影的魔力。再次诞生一大批平民式的明星如郑秀文、郑伊健、许志安、周华健、袁咏仪、张智霖、梁咏琪、舒淇、金城武、陈晓东、杨恭如、林嘉欣、谢霆锋、陈奕迅、杨千嬅、任贤齐、吴彦祖、冯德伦、莫文蔚、李心洁等纷纷从银幕上走进千家万户,成为观众的忠实好友和伙伴。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中国,成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香港电影人也开始寻觅新生的市场。九十年代末,香港电影人开始大举北上,与大陆的电影精英不断互动交流,大批合拍电影出品,如《风云雄霸天下》、《中华英雄》、《蜀山》等。广泛的大陆市场一方面让香港电影重新获得新的资金和市场,但另一方面碍于内地的政策规矩、保护主义、审查制度等因素,大大制约传统港产片的自由创作,灵活多变、活力十足的香港电影出现了失本土化和内地化。香港电影人也在市场和电影质量上不断取舍,香港电影特色如何发挥成为九十年代末的反思潮流。

5.2.台湾 (1996~2000)——消失映画

九十年代开始,外国电影的解禁,有线电视的兴起,让台湾本土电影业严重萎缩,加上岛内无尽的党派争斗,摧残了台湾经济,也让台湾电影一蹶不起;到九十年末,台湾本土电影年产不足20部。电影产业出现史无前例的空洞化,不仅资金链条形成缺口,电影投资更无人问津,电影制作团队出现了恐怖的青黄不接现象,到九十年代末期,活跃于台湾影坛的电影制作人都是七八十年代台湾新浪潮的导演。

迫于现实,大批怀有电影梦想的台湾导演纷纷离国,把电影制作转移到香港、大陆、甚至国外,寻求外国资金和资源。如李安、蔡明亮、林正盛等纷纷到国外招揽资金,国外资金的艺术导向,也让台湾电影产生出传世佳作,如《卧虎藏龙》、《喜宴》等,面对台湾岛内的政治气氛,偶尔的佳作依然无法刺激台湾岛内电影业,至今台湾电影业仍一片死寂。

5.3.大陆 (1996~2000)——中国特色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化的完成,大陆的电影工业开始从宣传工具的角色转变成大众媒体,虽然传统政宣式的功能依旧,不过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一大批充满商业气息的大片开始活跃,贺岁片、战争片等香港电影商业概念也开始进军大陆电影市场。

6.华语片潮流

踏入二十一世纪,中国大陆强势崛起,成为世界经济引擎,庞大的经济实力统领华语文化潮流席卷全球。回归中国后的香港,实施史无前例的“一国两制”,在经历金融风暴、SARS非典型肺炎肆虐、七一游行等挑战后,再次走出低谷。台湾也在绵绵不断的党派政治中曲折发展。新世纪的中国电影也记录下这一幕幕历史场景,伴随着大中华迅猛的变革,华语电影真正成为中国崛起最好的历史注脚。

7.澳门电影

澳门电影虽然在华语电影业中只占了一个很小的比例,但它仍在多个方面取得第一:

它是大中华地区最早(1893年)有电影放映设备的地方;

最早(1896年)拍摄电影的地方(但不是华语电影);

澳门的电影制作曾经沉寂过一段很长的时期,到1980年代才再度开始电影制作。现时澳门独立电影制作开始兴起,并在多个电影节中出现。

澳门电影列表

《大辫子的诱惑》(1996年)

《夜盗珍妃墓》

《黄金屋》(2004年,澳门第一部真人真事改编的独立电影)

《钟意冇罪》(导演为香港人,演员除一女演员为香港人外其余全来自澳门)

《枪前窗后》(澳门第一部全DV拍摄独立电影)

《濠情岁月》

《澳门.圣诞.2005》(澳门创作人协会的首部作品)

《夜了又破晓》

《横街窄巷》(2008年,澳门利民会(精神病复康者机构的首部独立电影)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2804ed249649b6648d7470d.html

《中国电影发展简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