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和平 中日矛盾的焦点

发布时间:2015-01-26 08:22:3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战争与和平 中日矛盾的焦点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以来,战争与和平问题一直是中日矛盾的焦点。看当今中日之间的主要问题:历史上日本的战争、战败与战后是“过去的”战争与和平问题;钓鱼岛争端是“现在的”战争与和平问题;安倍“修宪”使日本成为“能进行战争的国家”,是“将来的”战争与和平问题;2014年安倍,多次提出“积极和平主义”,其实与100年前一战肇事者们所做的“和平秀”在逻辑上并无二致,这就是“和平诚可贵,不惜用战争来捍卫它”;2015年夏季,据报道“安倍将借二战周年纪念之际发表其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令人拭目以待。总之,中日之间的几乎所有主要问题,都牵连到同一个问题,这就是战争与和平。

在军事领域的矛盾是中日矛盾中最深刻、最尖锐、最具有刚性的结构性矛盾。为了落实中日四点原则共识,固然需要加强民间交流,加强环保合作,但是,更重要的是解决好“战争与和平”这个根本问题。

(一)中国的对日“军事斗争准备”应提升到军事创新境界

中日首脑会见后,尽管中日关系出现了缓和的迹象,但日本“借美制华”的军事战略并没有改变,中国仍然需要做好军事斗争准备,而且在“军事斗争准备”方面也要“转方式、调结构”,注意保护环境,从数量型的军备走向质量型的军备。

习近平主席在20148月指出,我们要“与时俱进大力推进军事创新”。笔者理解“军事创新”的基本含义是:由于技术革新,使过去不可能实现的各种新武器等组成的新军事系统的开发成为可能,进而引发对各种新武器等组成的军事系统加以运用的战略战术、作战思想、战争模式、组织体制、军事管理发生相应的深刻变革。根据“军事创新”的基本含义,可以看出:“军事创新”的原点在自然科技革新,“军事创新”的内涵涉及军事思想、军事管理、军事组织等等,则离不开社会科学的支持,总之,包括自然科技和社会科学在内的科学技术构成了“军事创新”的核心,构成了一国的经济力、军事力乃至综合国力的核心要素。

(二)注意应对日美“军事技术同盟”的挑战

在推进军事创新过程中,我们特别需要注意军事技术创新与民用技术创新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长期以来,美国军方紧盯高度重视研发的日本民间企业,从其民用技术开发活动中吸取创新武器技术。这个事实表明,在电子、材料、激光、精密机械等尖端技术领域中,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之间并不存在截然的分界,而是既具个性,又有共性,既互相区别,又可互相利用和转化。例如美国开发隐形轰炸机等隐形武器使用的涂料,就是从日本一家中小企业提供的用于家用微波炉的电波吸收材料样品中得到启发。美国与拥有领先于世界的民用技术实力的日本结成“技术同盟”,成为它在同苏联的军备竞赛中夺取优势的重要原因之一。

美国借力日本的民用技术开发新式武器的事例启发我们:要高度重视高技术的军民两用性和转用性,使军事科技创新与民用科技创新达到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相互刺激创新灵感的互动境界,为达到这种境界,必然要推进整个国家的科技体制的创新。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正是“创新”成为美国维持强大军事力量的原动力。美国不仅依靠从全世界吸引优秀科技人才等措施提高其军事科技研究水平,而且通过加强“盎格鲁撒克逊五国同盟”的紧密的军事技术合作和协同关系,通过加强与日本之间的军民两用技术的交流与合作,来增强其作为西方军事技术霸权国的地位。这意味着中国与之进行军事创新竞赛的对手是以美国为首、包括日本在内的大半个西方阵营。

战争的逻辑在本质上就是矛盾运动的逻辑。“有矛必有盾”,矛越锐,盾越坚;盾越坚,矛更锐。恩格斯说过:“两个阵营都在准备决战,准备一场世界上从未见过的战争……只有两个情况至今阻碍着这场可怕的战争爆发:第一,军事技术空前迅速地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每一种新发明的武器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在一支军队中使用,就被另外的新发明所超过;第二,绝对没有可能预料胜负,完全不知道究竟谁将在这场大战中获得最后胜利。”

当前,“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交叉融合正在引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这将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从科技创新这个原点和基础出发,依靠自主创新掌握最先进的高精尖武器的核心技术,构筑日新月异的武器系统、与时俱进的军事战略、超越传统的作战思想、灵活机动的军事指挥和管理体制,努力打破“瓦森纳国家群”对我的技术封锁,加强武器技术乃至武器概念的创新,同时减少资源被消耗在购置大量“几年不用就变成难以处理的垃圾”的二三流武器上。

(三)“中日必有一战”将是“中日创新之战”

十年前,美国五角大楼预计,随着全球人口在2050年向100亿大关逼近,战争将在2020年定义人类生活。这是“所有国家安全问题的根源”。“到2020年,毫无疑问将会有大事发生。随着地球的负载能力减弱,一种古老的模式将重新出现:世界将爆发对食品、水与能源进行争夺的全面战争,战争将定义人类的生活。” 然而,越来越多是人们开始质疑战争是否是解决世界问题的最好手段,因为战争将加速消耗资源并破坏已经脆弱不堪的自然环境,当今日本右翼势力推行战争擦边球政策的最大危险就是只想着右翼的政治理念和当下执政者的政治利益而缺乏“为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着想”的人类良知。这个“人类良知”就是:在地球环境已经不堪忍受产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沉重负荷的情况下,不要再雪上加霜,把一个打得稀烂的地球留给后代。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有美国学者提出20122022年的“第三次世界大战”将是“中美创新之战”,因为理智最终总是会占上风,认识到应该推动创新与技术的转变,促使创新与技术的着眼点置于解决人类面临的真正重大的问题上:最重要的是人类的生存而非杀戮。三年前,中国一位军队领导人在美国国防大学发表演讲说:“中国搞经济建设是为了解决好13亿人民的生活,使他们的日子过得更好,而不是拿这个钱去搞武器装备,去挑战美国。美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高出中国人民生活水平12倍,如果我们拿这个钱去搞武器装备挑战美国,中国老百姓也不会答应。”总之,针对当今复杂的国际形势,搞军备竞赛是下策,积极推进包括军事创新在内的“创新竞赛”才是上策,而所谓“中日必有一战”也必将是“中日创新之战”。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25f401b7e21af45b307a889.html

《战争与和平 中日矛盾的焦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