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9-2020年语文中考专题复习:初中必背40首古诗词赏析

发布时间:2019-12-22 09:06:2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部编版2019-2020年语文中考专题复习:初中必背40首古诗词赏析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首联叙事,“单车”是说随从少,轻车简从,仪节规格不高。“欲问边”交代了出使目的,即前往边塞慰问将士。于叙事中微露失意情绪,这种情绪是从“单车”二字引发出来的。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蓬草”随风飞转,常用来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 “征蓬”喻诗人,是正比,表达了诗人怀念故乡,热爱故乡感情。“归雁”喻诗人,是反衬,雁往北归,是归家;自己也往北去,与雁同行,却是离家,境况迥然不同。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庭的孤寂、飘零之感。这两句在写法上借景抒情,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伤感和激愤抑郁之情。

“出”“入”描绘动态景物,与颈联“直”“圆”描绘静态景物相结合,使画面富有变化,意境深远。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①“大”写出了边疆沙漠的茫茫无边;“孤”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直” 表现出孤烟之高,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坚毅;“长”表现出大漠的无边无际,黄河的杳无尽头;“圆”表现落日之低之大,给人苍茫壮阔中又显现柔和温暖的感觉,这两句极富画面感,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的奇异景象,营造出塞外苍茫、空旷的意境,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的感受,把孤寂的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之中。

②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首先,它有画一样的构图,空间阔大,层次丰富;其次,它有像画一样讲究的线条,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第三,这两句话色彩很丰富,黄沙漫漫,橘红色夕阳,辉映着闪着白光的河水,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天空,形象鲜明突出。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诗人行至萧关,探马来报,都护逐杀敌军,已到了最前线,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也表现出诗人对前线战事的关心。“燕然”用典,不是实指燕然山,而是代指前线,暗示前方取得了胜利,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

【主旨】全诗叙述了诗人出使边塞的艰苦行程,描绘了边塞奇特壮美的景象,表现了诗人由于被排挤产生的孤寂心情以及在大漠雄浑的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观沧海》(魏)曹操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虚景描写,这四句诗意境阔大,气势豪迈,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仿佛大海孕育了宇宙天地,缔造了世界万物,生发出气吞山河,囊括宇宙的豪迈气概,所以沈德潜说:“有吞吐宇宙气象”。

若”字有助于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是作者的主观感受,体现了诗人统一中原的雄心壮志及宽广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

《饮酒》(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前两句是写诗人虽身居闹市,却不受世俗烦扰,表达了诗人陶醉于自然,恬淡愉悦的心情。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三四句运用设问的修辞,一问一答,回答了“无车马喧”的原因。

“心远”一词,反映了诗人超尘脱俗,毫无名利之念的精神世界。

所谓心静,境自静。无求名逐利之心,即使身居闹市,也与身在深山无甚不同。诗人用平淡的话道出了这个深刻的道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以客观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悠闲自得、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旷达的心胸,最有妙处。“见”字的妙处在于无心,是无意中偶见。表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采菊而见山,闲适而随意,“境与意合”,人与山谐。能达到这种境界,正是心灵自由平静的美好结局。 (无我之境)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以飞鸟自喻,借飞鸟结伴飞返山林,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的景象,表达出作者弃官归隐的情怀。表面上是写太阳下山了,倦鸟也知道还家,实质上是劝告人们不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要返回到这美好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真意”是指自然情趣,指诗人远离世俗,过着从容闲适的归隐生活的乐趣。(能够悠闲自在的生活,不在世俗中迷失自我。)这两句哲理性的总结给读者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想象余地。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141d0e415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c7.html

《部编版2019-2020年语文中考专题复习:初中必背40首古诗词赏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