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文简介

发布时间:2014-12-1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西元】:西方国家记载年代的方法,以耶稣降生之年为纪元开始,故称为「西元」。亦称为「公元」。 【西元,世纪,年代】 以传说耶稣基督诞生那一年作为西元元年,从西元6世纪到10世纪,逐渐成为基督教国家通用的纪元,所以原先也叫基督纪元。后来破世界多数国家所公用,於是就改称西元,常用A.D表示·Anno Domini 的缩写,意为主的生)。


梵文简介
拼音 n n
梵文不仅是印度的古典语言,也是佛教的经典语言。


梵文佛典起初是书写于贝多罗树叶上,故又称贝叶经

梵文对现代汉语的影响:随着佛经的翻译,很多梵文词汇进入了汉语,如:佛、菩萨菩提、涅盘、觉悟、禅定、刹那等。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最初叫ageni,源于古印度的字。

[编辑本段] 梵天创造梵文字母
梵天创造了梵文字母及所有婆罗迷系统字母,梵天创造梵文字母的事在中国古代文献中也能找到相同的记载。

梵文字母及拼写规则
梵文从十二世纪开始使用天城体字母, 每个梵文字母顶部都有一条横线,拼写的时候把字母连在一起。 梵文一共有一千多个辅音串字母,辅音串字母是学习梵文拼写的主要难点。

梵文的现状
梵文在印度和尼泊尔并没有灭绝,





梵文梨俱吠陀正统写法词与词之间无格隔开
梵文及梵语是现今印度23种官方文字及官方语言之一,直至二十世纪初梵文还是尼泊尔的官方语言之一,梵文是印度和尼泊尔佛教界印度教高级僧侣的交流语言,在印度有数份用梵文出版的报章和杂志,1991年印度普查结果以梵语作为母语的人口有49,736 人,1961年印度普查结果以梵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有194,433人。

古悉昙梵字(梵文悉昙体)
概述
现在,在学校,佛学院中教授的梵文大多为天城文,并非古悉昙梵文,今天也只有在日本高野山,才能学到完整的古悉昙梵文。

但随着后来,中国发生历史事件,导致梵文悉昙体逐渐消亡,而日本空海法师却从青龙寺惠果大师那里继承了悉昙梵文,故带回日本。由于古代天皇将东密高野山的内容视位国宝,所以就是日本民间都没有流传,只有在贵族中才能学习到,至今高野山的完整悉昙梵字,也只有亲去那里学习过的人才能全部掌握。

悉昙梵字,也是梵文重要的组成部分,佛教中用来观想,大多用的都是悉昙梵字,在日本东密的总本山高野山,就流传着世界上最为标准的悉昙梵文,从唐代唐密传入日本,至今依然留传着,属于最古老的悉昙梵字!

悉昙梵语siddham siddhām。又作悉旦、悉谈、肆昙、七旦、七昙。意译作成就、成就吉祥。即指一种梵字字母,乃记录梵语所用书体之一。在梵字字母表或缀字法十八章之始所揭出之归敬句中,意表令成就之梵语,记为悉昙或悉地罗窣睹(梵siddhirastu )。于是悉昙成为字母之总称,悉地罗窣睹悉昙章之意义。又悉昙转为总称有关印度之声字;亦与声明毗伽罗论同义。

西元第七世纪以前,悉昙文字业已盛行于印度,我国于南北朝时,悉昙文字经由译经者传入,并被国人接纳学习;唐代有义净之梵语千字文智广之《悉昙字记》一行之《字母表》各一卷等著作。约于奈良朝以前传至日本。在我国,梵字之书体及字母称作悉昙,而称梵语文法、语句解释等为梵音或梵语,以此加以区别。但日人除了称梵字之书体为悉昙外,更广泛地包含梵语书法、读法、文法等。





印度字体有种种变化。西元四世纪时,所谓笈多(Gupta)派的字体渐渐流行。是一种锐角型、首楔而尾尖的字体。日本法隆寺所藏贝叶两片──《心经》和《尊胜陀罗尼》(六世纪物),跟佛陀伽耶的碑文(六世纪末)都是这种字。中国相传的悉昙字体,也属于这一系。到了七世纪时,所谓兰札字体开始出现,十世纪以后大为盛行,一直到今天。字体和笈多系颇有不同,并且字母上部都画一道横线。现在的梵文字母还是如此。因此悉昙体也是有其历史渊源的,并非凭空捏造。

悉昙“Siddham”
就是有所成就”“悉地所有吉祥成就的意思、吉祥、圆满一切成就的意思、地成就是至高无上的圆满境界。

也是古代经典所用的语言文字,是汉译佛典的根本原文。

唐朝初期称传入中国,原始藏经文中的梵文字母为悉昙,称梵语的文法及语义等为梵文或梵语,后来泛称梵字,而与其相关的学问皆称为悉昙。这种习称在宋朝以后逐渐不用了。也因后来从印度传入的天城体文原悉昙文有相当大差异,因此称新来自印度的文字为梵字天竺字,而原来唐朝时代经文所使用的文字仍称悉昙

以时代来分
以广泛的角度来看,印度河谷文明时期(约在西元前2500 年至1800即有所谓目前史迹所发现最早使用的文字,虽早已随着该河谷文明消失而失传,但以资料推测:约在西元前三世纪开始使用的婆罗迷(Brahmi字,是由左向右书写的字型,也几乎是印度现用的天城体的来源始祖,当然其中经过许多演进的变化过程。但此时介绍面暂且精缩在:介绍悉昙。目前仅存最古老的资料是有名的:阿育王碑文,阿育王:(纪元前268~232是孔雀王朝第三代国王。王皈依佛教,为向属民告示信仰佛教和保护佛教,在全国各地设置石刻的诏敕文。
梵字是随着时代、地域、形状逐渐发生变化。初由单纯的线或点构成,到了四世纪的笈多王朝时代,整体呈现曲线,形成优美的字体,由这时代的笈多型字体为基础,出现五种字体。其中之一就是 (Siddhamatrika,从六世纪左右使用,约于十世纪为界后渐被(Nagari 型吸收,从而逐渐消失。
悉昙文字盛行时约在西元六世纪。目前较为人知的古代资料是日本法隆寺所收藏的贝叶写本,收有梵文悉昙体的【般若心经】、【佛顶尊胜陀罗尼】、【悉昙五十一字母】。

名称上的界位
唐朝初期称梵文字母为悉昙,称梵语的文法及语义等为梵文或梵语,后来泛称梵字,甚至于与其相关的学问皆为悉昙。这种习称在宋朝以后逐渐不用了。在宋朝几乎都只用梵字一词,也因后来从印度传入的天城体与悉昙有相当差异,因此称新来自印


度的文字为梵字天竺字,而在原来唐朝使用的文字仍称为悉昙。在此所引述部份,是指【大正藏】中所汇集的古文体。以上略为简介悉昙名相由来与流传时代因缘。

何谓梵字?
所谓梵字,是用以表记梵语(Sanskrit)的字体。它是西元前三世纪左右发展于印度的文字。
据清田寂云《悉昙学入门》所述,有如次的解释:

(一)梵指梵天(Brahman)。在印度,梵天、毗纽天、湿婆天特受崇信。梵天为创造万物之神、毗纽天为维持之神、湿婆天为破坏神。印度人认为文字及语言皆梵天所创。

(二)梵指婆罗门(Brahmana)。婆罗门既是宗教者,也是学者,其权威凌驾于王侯之上,是印度的代表者,因此,印度也称为婆罗门之国婆罗门的讹音为故梵国的文字、语言称为梵字、梵语。

首先,在古代印度的文字中,有所谓的象形文字,但这种文字迄今尚未被解读出,因此,它与梵字悉昙的关系不明之处仍多。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后,出现于印度的文字,是在西元前三世纪阿育王的时代。此时所出现的文字有佉卢虱底(Kharosthi)及梵书Brahmi)二种系统。

第一种的佉卢虱底文字,使用于西元前三世纪至西元三世纪间,是一由右向左横写的表音文字。但是这种文字后来不再传承。

第二种的梵书,也称为梵天之书,是印度诸国所有文字的根源,据传由西方腓尼基及阿拉姆输入,是由左向右横写的表音文字。以梵书所写的最古资料,是阿育王法敕文,简称阿育王文字,或依其王朝名而称为孔雀王朝体( Maurya-type )。以此梵书为基本,衍生许多种文字。又,梵书及佉卢虱底,在大乘经典【普曜经】中也有铭记,故就历史而言,梵字之来源,可求之于梵书中。 梵字

广义:印度文字之总称 狭义:指梵书

何谓悉昙?
悉昙大抵可分为如下二种用法。第一种为书体悉昙,即由梵书衍生的梵字,第二种为语义悉昙,即含有某一意义的语言。

(一)书体悉昙Siddham)悉昙,是指西元六至九世纪间,以北印度为中心而流行、发展的书体,克实而言,即指悉昙字母型(Siddhamatrka-type)一般称为悉昙。悉昙文字是由西元四世纪笈多王朝时代的笈多型(Gupta-type)文字发展的。




中国第一个可以用梵文演唱的歌手
萨顶顶,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首届通俗唱法本科,

蛰伏四年,游历各国采风,足迹遍布欧亚大陆,为她的音乐创作汲取充足的养分。其中,西藏、印度之行更让她与藏传佛教结下不解之缘。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11c0f26cf84b9d528ea7a77.html

《梵文简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