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发布时间:2019-08-25 00:50:1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湖北省襄阳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

I(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9)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

①无锡的梅园,面临太湖,以梅饰山,以山饰梅,

②苏轼也擅长书法,他取法颜真卿,但能 ,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代四大家。

③这本侦破小说,构思新颖, ,值得一看。

A.别具一格 独树一帜 不落窠臼 B.独树一帜 别具一格 不落窠臼

C.不落窠臼 独树一帜 别具一格 D.别具一格 不落窠臼 独树一帜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A.她在上届奥运会上获得了乒乓球女子单打金牌,在本届奥运会上再次蝉联这个项目的冠军。[

B.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因此要发展和重视家庭教育。

C.良好的中美关系,不仅符合中美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利益,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D.记者近日发现,公园晨练的老年人中流行一种由松树精华做成的“神仙茶”,对这种带点儿树皮味的绿色茶剂赞不绝口。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变大了。像泼。像倒。 。工地惊醒了。

像一群受惊的野马 ②山洪咆哮着

③势不可挡 ④从山谷里疯狂地奔出来

⑤却一脚踩进水里 ⑥人们翻身下床

A、①③④②⑤⑥  B、②①④③⑥⑤  C、②①③④⑤⑥   D、①③④②⑥⑤

第Ⅱ卷(141)

二、现代文阅读(9)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微博上的意见领袖

意见领袖是这样一类人:他们积极使用媒体,并把媒体讯息的内容或者意义传递给处于低端的媒体用户。在那些接受其意见的用户当中,他们拥有很高的公信力并且广受尊敬。

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地拓展了言论空间,网络意见领袖随之大量产生。他们致力于在网络上,特别是在微博上持续提供信息和意见。网络意见领袖的批量涌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由政府和官方媒体主导新闻宣传和社会舆论的格局。

作为网络意见领袖的主要阵地,微博具有一些重要特点:碎片化、快速化和直接化。这都对微博意见领袖产生了影响。

以前的媒体传播信息是从中心到边缘,比如说某地发生突发事件,媒体派记者前去采访,然后刊登见报,众人传阅,网络转载,首发的媒体就是这个“中心”。但现在,很多突发事件的现场恰恰可能会有微博用户,他们可以即时传递信息,也许某个此前默默无闻、无足轻重的人,突然就成为信息的中心,产生瞬间最大影响力。这个人未见得可称之为意见领袖,但他或她的确能在彼时彼地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这也造成在微博上传递的信息内容杂乱无章,真假难以分辨,从而对意见领袖的信息加工能力以及去伪存真的甄别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与传统媒体不同,微博属于即时新闻,新闻信息可以在瞬间传递出来;同时,微博信息的密集程度也是传统媒体无法与之比拟的。因此,意见领袖需要具备及时对各类事件做出反应的能力。这就驱使已负盛名的意见领袖不断对新的事态发展发表看法。由此,在微博的时间限制之内,意见领袖们能否真正思考,并说出一些有见地的见解,就成为一个真正的考验。

在微博里,意见领袖担负着信息中介的作用,具有易接近的特点。换言之,他或她应该是“粉丝”能经常接触到的。现在,由于技术的发展、媒体的演化,微博解除了“不在场”状态下主体间直接互动的诸多限制,使得追随者与意见领袖的“零距离对话”成为可能。

网络时代,意见领袖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却是一个尴尬的群体。网络上信息的大爆炸与人们分散的注意力共存,各种存有特殊利益的群体操纵信息的手段日益娴熟,这导致受众难以辨别信息的真伪,更难据此得出正确的结论,于是微博意见领袖对信息的传递和分析便变得举足轻重。他们针对社会热点、公共事件发表言论时,其观点往往影响大批粉丝和舆论走向,从而一定程度上起到舆论监督的作用;而一旦错误地选择和解读了信息,甚或有意对信息歪曲解读,意见领袖又会误导大量网民,引发恶劣的影响。同时,微博上意见领袖们轻率的人格攻击、粗俗的自我陶醉和炫耀以及一言不合便喷薄而出的威胁恐吓也俯拾皆是,这绝非良好的网络行为示范,也让追随者们容易用语言暴力去攻击另外一些持不同意见的网民。可见,在纷乱复杂的网络活动中,真正良好的影响力并不容易建立。

(选自 《新闻记者》 有删改)

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关于“微博意见领袖”的说法,符合原意的一项是(3)

A.微博意见领袖是有很高的公信力并且广受尊敬的一类人。

B.微博意见领袖也主导着新闻宣传和社会舆论的走向。

C.微博意见领袖都致力于持续为受众提供信息和意见。

D 对微博意见领袖的追随会引发网民之间的语言暴力。

5.下列表述与原文信息不相符合的一项是(3)

A.微博有可能使一个默默无闻、无足轻重的人也具有意见领袖的影响力。

B.网络信息杂乱无章,受众难以辨别真伪,这现象源于微博的碎片化特点。

C.微博的快速化特点给意见领袖提出了反应的时间限制。

D.微博拉近了追随者与意见领袖的距离,使他们有可能展开“零距离对话”。

6.本文指出,网络意见领袖是一个“尴尬的群体”。这个群体“尴尬”在何处?你认为应当如何化解这种“尴尬”?(5)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25)

论散文

粱实秋

①“散文”的对峙的名词,严格的讲,应该是“韵文”,而不是“诗”。“诗”时常可以用各种的媒介物表现出来,各种艺术里都可以含着诗。柏拉图的对话,是散文,但是有的地方也就是诗;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散文,但是整篇的也就是一首诗。同时号称为诗的,也许里面的材料仍是散文。所以诗和散文在形式上划不出一个分明的界线,倒是散文和韵文可以成为两个适当的区别。这个区别的所在,便是形式上的不同:散文没有准定的节奏,而韵文有规则的青律。

②散文对于我们人生的关系,较比韵文为更密切。至少我们要承认,我们天天所说的话都是散文。不过会说话的人不能就成为一个散文家。散文也有散文的艺术。

③一切的散文都是一种翻译。把我们脑子里的思想情绪想像译成语言文字。古人说,言为心声,其实文也是心声。头脑笨的人,说出话来是蠢,写成散文也是拙劣;富于感情的人,说话固然沉挚,写成散文必定情致缠绵;思路清晰的人,说话自然有条不紊,写成散文更能澄清澈底。由此可以类推。散文是没有一定的格式的,是最自由的,同时也是最不容易处置的,因为一个人的人格思想,在散文里绝无隐饰的可能,提起笔来便把作者的整个的性格纤毫毕现的表示出来。有一个人便有一种散文。正如喀赖尔翻译莱辛的作品的时候说:“每人有他自己的文调,就如同他自己的鼻子一般。”

④文调的羡纯粹是作者的性格的流露,所以有一种不可形容的妙处:或如奔涛澎湃,能令人惊心动魄;或是委婉流利,有飘逸之致……总之,散文的妙处真可说是气象万千,变化无穷。我们读者只有赞叹的份儿,竟说不出其奥妙之所以然。批评家哈立孙说:“试读王尔德,笛福,绥夫特,你便可以明白,文字可以做到这样奥妙绝伦的地步,而你并不一定能找出动人的妙处究竟是那一种特质。你若是要检出这一个辞句好,那一个辞句妙,这个或那个字的音乐好听,使你觉得是雄辩的,抒情的,图画的,那么美妙便立刻就消失了……”

⑤凡是艺术都是人为的。散文的艺术便是作者的自觉的选择。福楼拜是散文的大家,他选择字句的时候是何其的用心!他认定只有一个名词能够代表他心中的一件事物,只有一个形容词能够描写他心中的一种特色,只有一个动词能表示他心中的一个动作。在万千的辞字之中他要去寻求那一个——只有那一个——合适的宇,绝无一字的敷衍将就。他的一篇文字是经过这样的苦痛的步骤写成的,所以才能有纯洁无疵的功效。平常人的语言文字只求其能达,艺术的散文要求其能真实,——对于作者心中的意念的真实。福楼拜致力于字句的推敲,也不过是要把自己的意念确切地表示出来罢了。至于字的声音,句的长短,实在都是艺术上所不可忽略的问题。

⑥散文的美妙多端,然而最高的理想也不过是“简单”二早而已。散文的艺术中之最根本的原则,就是“割爱”。散文的美,不在乎你能写出多少旁征博引的故事穿插,亦不在多少典丽的辞句,而在能把心中的情思干干净净直截了当地表现出来。散文的美,美在适当。不肯割爱的人,在文章的大体上是要失败的。希腊的批评家戴奥尼索斯批评柏拉图的文调说:“当他用浅显简单的辞句的时候,他的文调是很令人欢喜的。因为他的文调可以处处看出是光明透亮,好像是最晶莹的泉水一般,并且特别的确切深妙。他只用平常的字,务求明白,不喜欢勉强粉饰的装点。他的古典的文字带着一种古老的斑烂,古香古色充满字里行间,显着一种欢畅的神情,美而有力;好像一阵和风从芬芳的草茵上吹嘘过来一般……”简单的散文可以美得到这个地步。

⑦散文绝不仅是历史哲学及一般学识上的工具。怎样才能得到文学的高超性,这完全要看在文调上有没有艺术的纪律。有上帝开天辟地的创造,又有《圣经》那样庄严简练的文字。所以我们才有空前绝后的《圣经》文学。高超的文调,一方面是挟着感情的魔力,另一方面是要避免种种的卑陋的语气和粗俗的辞句。近来写散文的人,不知是过分的要求自然,抑是过分的忽略艺术,常常地沦于粗陋之一连,无论写的是什么样的题目,类皆出之以嘻笑怒骂,引车卖浆之流的语气和村妇骂街的口吻,都成为散文的正则。像这样恣肆的文字,里面有的是感情,但是文调,没有!

(有删改)

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4)

A.文章开篇将柏拉图和陶渊明的文字加以对比,表明散文和诗既有不同处又不能截然分开。

B.第②段承上启下,既肯定散文形式自由不讲韵律的特点,也指出散文具有独特的艺术性。

C末段以“引车卖浆之流”和“村妇骂街”为例,批评了只重感情不重艺术表现的创作倾向。

D.粱实秋认为散文各具特色,气象万千,读者只能感受其美而不能对散文的风格进行鉴赏。

E.本文探讨散文的艺术特性和创作规律,既具审美性,又不乏真知灼见,是典型的学者随笔。

8.作者认为“凡是艺术都是人为的。”从文中看,散文创作的“人为”表现有哪些?(6)

9.结合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6)

(1)如何理解“有一个人便有一种散文”的含意?(2)

(2)第⑥段引用戴奥尼索斯对柏拉图的评论有什么作用?(4)

10.请结合本文及下面的材料,任选角度谈谈你对梁实秋散文风格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阐述合理,有说服力。(6)

①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然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节选自梁实秋《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②到四川来,觉得此地人建造房屋最是经济。火烧过的砖,常常用来做柱子,孤另另的砌起四根砖柱,上面盖上一个木头架子,看上去瘦骨磷磷,单薄得可怜;但是顶上铺了瓦,四面编了竹篦墙,墙上敷了泥灰,远远的看过去,没有人能说不像是座房子。我现在住的“雅舍”正是这样一座典型的房子。……这“雅舍”,我初来时仅求其能蔽风雨,并不敢存奢望,现在住了两个多月,我的好感油然而生。虽然我已渐渐感觉它是并不能蔽风雨,因为有窗而无玻璃,风来则洞若凉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来则渗如滴漏。纵然不能蔽风雨,雅舍还是自有它的个性。有个性就可爱。(节选自粱实秋《雅舍小品》)

三、文言文阅读(1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张光,字景武,江夏钟武人也。少为郡吏,以牙门将伐吴有功,迁江夏西部都尉,转北地都尉。

初,赵王伦为关中都督,氐、羌反叛,太守张损战没,郡县吏士少有全者。光以百余人戍马兰山北,贼围之百余日。光抚厉将士,屡出奇兵击贼,破之。光以兵少路远,自分败没。会梁王肜遣司马索靖将兵迎光,举军悲泣,遂还长安。肜表光“处绝围之地,有耿恭之忠,宜加甄赏,以明奖劝”。于是擢授新平太守,加鼓吹。

陈敏作乱,除光顺阳太守,加陵江将军,率步骑五千诣荆州讨之。刺史刘弘雅敬重光,称为南楚之秀。时江夏太守陶侃与敏大将钱端相距于长岐,将战,襄阳太守皮初为步军,使光设伏以待之,武陵太守苗光为水军,藏舟舰于沔水。皮初等与贼交战,光发伏兵应之,水陆同奋,贼众大败。弘表光有殊勋,迁材官将军,梁州刺史。

先是,秦州人邓定等二千余家,饥饿流入汉中,保于成固,渐为抄盗,梁州刺史张殷遣巴西太守张燕讨之。定窘急,伪乞降于燕,并馈燕金银,燕喜,为之缓师。定密结李雄,雄遣众救定,燕退,定遂进逼汉中。太守杜正冲东奔魏兴,殷亦弃官而遁。光不得赴州,止于魏兴,乃结诸郡守共谋进取。燕唱言曰:“汉中荒败,迫近大贼,克复之事,当俟英雄。”正冲曰:“张燕受贼金银,不时进讨,阻兵缓寇,致丧汉中,实燕之罪也。”光于是发怒,呵燕令出,斩之以徇。绥抚荒残,百姓悦服。

时逆贼王如余党李运、杨武等,自襄阳将三千余家入汉中,光遣参军晋邈率众于黄金距之。邈受运重赂,劝光纳运。光从邈言,使居成固。既而邈以运多珍货,又欲夺之,复言于光曰:“运之徒属不事佃农,但营器杖,意在难测,可掩而取之。”光又信焉。遣邈众讨运,不克,贼遂大盛。光婴城固守,自夏迄冬,愤激成疾。佐吏及百姓咸劝光退据魏兴,光按剑曰:“吾受国厚恩,不能翦除寇贼,今得自死,便如登仙,何得退还也!”声绝而卒,时年五十五。百姓悲泣,远近伤惜之。

1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A.光以兵少路远,自败没 分:料想 B.率步骑五千荆州讨之 诣:到

C.呵燕令出,斩之以 徇:示众 D.但器杖 营:军营

12.以下各组句子中,表明张光有一定的军事才能的一组是(3)

①以牙门将伐吴有功,迁江夏西部都尉 ②光抚厉将士,屡出奇兵击贼,破之

③刺史刘弘雅敬重光,称为南楚之秀 ④光发伏兵应之,水陆同奋,贼众大败

⑤呵燕令出,斩之以徇 ⑥光从邈言,使居成固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①④⑥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A.氐族、羌族反叛,张光在太守张损战死的情况下,带百余人坚守马兰山北,孤军奋战,连续几次出奇兵打败敌人,突围而出。

B.讨伐陈敏乱军时,张光从水陆两面巧设伏兵,与友军密切合作,为战役的最后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C.讨伐邓定时,张光斩杀了与贼人勾结的张燕,才逐步平定了战乱,安抚了百姓。

D.抵御李运、杨武时,张光因轻信晋邈,最终固守孤城,内外交困,愤激而死,令人叹惋。

14.把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1)皮初等与贼交战,光发伏兵应之,水陆同奋,贼众大败。弘表光有殊勋,迁材官将军、梁州刺史。

(2) 张燕受贼金银,不时进讨,阻兵缓寇,致丧汉中,实燕之罪也。

四、诗歌鉴赏(11)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屿春潮

[]

瀛洲见海色,潮来如风雨。

初日照寒涛,春声在孤屿。

飞帆落镜中,望入桃花去。

【注】①峤:山岭; ②屿:有山的小岛。

15诗人写海上春潮的构思是如何展开的?请简要分析。

16诗人写春潮采用了多角度的描写手法,请简要分析。

五、默写(6)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曹刿论战》中,“齐师败绩”之后,曹刿“下视其辙,又登轼而望之”,由于“ ”,最后决定“逐齐师”。

(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希望刘禅宫中之事,无论大小,都要先咨询,后施行,因为如此才能“ ”。

(3)《诗经·氓》中以桑为女子的憔悴和被弃起兴的两句是“ 。”

六、语言表达(11)

18.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

有人说,文章只该顺其自然,不要在一字一语的小节上太多留意。只要通体看来没有错,即使 。如果留意了那些小节,医治了那些小毛病,那就像个规矩人似的,四平八稳,无可非议,然而 。文章的活力和生气全仗信笔挥洒,才能表现出来。你下笔,多所拘忌,就把这些东西赶得一干二净了。 ,可是不能一概而论。至少学习写作的人不该把这个话作为依据,因而纵容自己,下笔任它马马虎虎。

19.下面是文章写作中有关写作材料收集后的处理方式,请把这个处理方式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字。

七、作文(60)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空政文工团一级编剧阎肃先生曾在20151015的文艺工作座谈会说:我称得上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战线的一名老兵,到现在依然在心里经常哼唱着“追上去追上去不让敌人喘气”那些歌。我们也有风花雪月,但那风是“铁马秋风”、花是“战地黄花”、雪是“楼船夜雪”、月是“边关冷月”。就是这种肝胆、这种魂魄教会我跟着走、往前行,我愿意为兵服务一辈子!所以,我,我们心中常念叨的就是6个字:“正能量、接地气”,在部队来说就是有兵味战味!

这段话中引发了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和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试题分析::①中说梅园“以梅饰山,以山饰梅”是指其建筑风格,故应选用“别具一格”。②中说苏轼()与其他四人并称四大家,而“独树一帜”的主语也应是人。③句中有“构思新颖”一词,其义正与“不落窠臼”相应。④句中“闲笔”一词恰与“匠心独运”词意相对,故选用“匠心独运”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法点拨】正确使用成语并辨析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要从形、义、来源出处等方面加以把握,这是解题的基础。成语的使用涉及范围、意义、色彩、对象等方面,特别是一些两用成语;另外,特别要重视对一些常用成语中的关键语素的把握,以提高准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这是高考命题的习惯性角度。紧紧把握词语所在的具体语言环境,结合上下文加以思考辨析,要考虑成语本身的意义、色彩、范围、对象与语境是否一致,这是解题的关键。

2C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考查句子语病的题目,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句子成分在搭配,句式杂糅等方面的错误,要仔细琢磨,推敲。A项,“蝉联”和“再次”语意重复,去掉“再次”。B项语序不当,“发展”和“重视”互换位置。D偷换主语。在最后一句话的前面加上主语“他们”。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B

【解析】略

4C

5B

6.尴尬:意见领袖可能误导网民(1);意见领袖不恰当的网络行为会成为错误示范,引发网民间的语言暴力(1)

化解方法:仔细甄别和解读信息(1);发表观点时保持客观和公正的立场(1);对自我的言语和行为进行道德约束(1)

【解析】

4

试题分析:A只有在那些接受其意见的用户当中,微博意见领袖才拥有很高的公信力并且广受尊敬。B微博意见领袖可以影响舆论走向,但没有主导舆论走向。D不是所有追随都会引发语言暴力。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试题分析:B项强加因果,网络信息的杂乱不能说根源于微博的碎片化特点。A项信息在第四段。C项信息在第五段。D项信息在第六段。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6

试题分析:本题有两问,第一问应将词语放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语境来分析含义。结合第七段“微博意见领袖对信息的传递和分析便变得举足轻重……从而一定程度上起到舆论监督的作用;而一旦错误地选择和解读了信息……又会误导大量网民,引发恶劣的影响”,可以总结出“尴尬”的含义。 第二问可以结合文章总结出化解的方法,针对“错误地选择和解读”,应对信息仔细甄别和解读;针对“微博上意见领袖们轻率的人格攻击……威胁恐吓也俯拾皆是”,应在发表观点时保持客观和公正的立场,对自我的言语和行为进行道德约束。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7AD

8(6)①精心推敲字句,确切表达真实的意念;②适当进行取舍,追求简单的境界;③表达与内容并重,力求高超的文调。(答出-2分,意思相近即可)

9(1)(2)散文能充分表现作者的性格(1);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散文风格(1)(意思相近即可)

(2)(4)充实了文章内容,形象地指出柏拉图的文字既简单又古雅、富有活力(2);增强了说服力,有力地证明了散文要追求“简单”境界的观点(2)(意思相近即可)

10.答案示例1

梁实秋的散文简洁、雅致而内蕴丰厚。他认为散文贵在“简单”而有“文调”。写梁任公,他抓住人物出场时的两句开场白,几个简单的动作,就活画出任公先生谦逊而自负、富有感染力的人格气质,可谓言简而意丰;写曾经居住的“雅舍”,三言两语之间,既突出其简陋而不能避风雨的破旧,又表现其妙趣横生,别具个性的意味。简单中的丰厚,雅洁中的趣味,使梁实秋先生的散文风采独具。

答案示例2

梁实秋的散文文调高超,幽默风趣。他认为好的散文不仅要有丰富的感情,而且要避免语言的粗陋,追求艺术的美。写梁任公,他着意表现其“一扫”“一翻”“点一下头”的动作,既谦逊而又自负的语言,饶有情趣;写雅舍,他一方面极言其“孤另另”“单薄”“不能蔽风雨”的破陋,一方面表现其“风来则洞若凉亭”“雨来则渗如滴漏”的“个性”,豁达平和,颇有意味。幽默高雅的散文艺术,闪耀着梁实秋智慧的光芒。

【解析】

7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和理解散文的语言、主旨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文章的感知,将选项代入原文进行比较,找出细微差别,A项,“对比”手法理解错误;D项“不能对散文的风格进行鉴赏”理解错误,文中指散文的奥妙不能明确指出,而非“风格”不能鉴赏。所以选AD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8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概括的能力。解答此题,可先根据题干,从文中找出答题区间,例如,文章第5.第6.第7段,可根据段落中的关键语句,提炼出关键词,然后用自己的话概括。例如, “对于作者心中的意念的真实。福楼拜致力于字句的推敲,也不过是要把自己的意念确切地表示出来罢了”“最高的理想也不过是“简单”二早而已”“高超的文调,一方面是挟着感情的魔力,另一方面是要避免种种的卑陋的语气和粗俗的辞句。”可根据这些语句提炼概括即可。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9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和引用在文中的作用的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第一问,可抓住“散文”,联系上下句“一个人的人格思想,在散文里绝无隐饰的可能,提起笔来便把作者的整个的性格纤毫毕现的表示出来”“每人有他自己的文调”提炼性的概括出来即可。从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感情等角度分析作答。第二问,可结合着引用的一般性作用分析作答,引用,可以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点,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对人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有利于增强文章的真实性,故答题时,可结合着引用戴奥尼索斯对柏拉图的评论,从柏拉图的文字活力特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角度组织答案。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0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开放性的与梁实秋散文风格相关的探究题,解答此题,首先要表明自己对梁实秋散文的风格特点,然后结合着文本内容及所给材料,从作者对文章人物的形象的塑造及语言的表达技巧等角度阐述自己的看法与理解。例如,梁实秋散文的特点,简洁、雅致而内蕴丰厚或者文调高超,幽默风趣。答题时,要合理指出梁实秋的散文风格;能联系本文及两则材料合理评析;阐述有说服力,言之成理均可。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1C

12C

13A

14.⑴皮初等人与贼人交战,张光派出伏兵来配合他们,水军与陆军共同奋战,敌人大败而逃。刘弘上表朝廷表彰张光有特殊的功勋,调任他为材官将军、梁州刺史。

⑵张燕接受了贼人的金银,不按时进兵讨贼,阻止军队进发,延缓剿匪进程,导致我们丢失汉中,这确实是张燕的罪责。(“时”“阻”“ 缓”“ 丧”各1分,句意1)

【解析】

11

试题分析: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C项解释不正确,由原文上下句大意内容可知,C 距:通“拒”,抗拒,抵御。所以选C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2

试题分析:此类题可先疏通选项句意,然后根据文意及句意来判断是否表明张光有军事才能。③表现的是刘弘对张光的敬重;⑥是张光为晋邈所迷惑而做出的错误决定;所以选C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13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A项,“终于突围而出”与原文不符。所以选A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4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发”、“表”“殊勋” “时”“阻”“ 缓”“ 丧”。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张光,字景武,江夏钟武人。年青时就担任郡吏,担任牙门将的职务讨伐东吴有功,被授予江夏西部都尉,后调任北地都尉。

当初,赵王伦担任关中都督,氐族、羌族反叛,太守张损战死,郡县中的官吏与士人很少有能保全下来的。张光率百余人驻守马兰山北,被贼人围困一百多天。张光安慰勉励将士,屡次出奇兵袭击并打败敌人。张光因为兵力太少(并且离主力部队)路途遥远,认为自己一定会兵败身亡。正好梁王肜派遣司马索靖领兵接应张光,部队会合时,全军痛哭,于是就回到了长安。梁王上表朝廷表彰张光“身陷隔绝围困之地,仍像东汉耿恭那样保持忠诚,应该受到提拔与奖赏,以此表明朝廷奖励劝勉之意”。于是,朝廷被提拔他为新平太守,并赐他享用有鼓吹的仪仗。

陈敏作乱,朝廷任命张光为顺阳太守,加授他为陵江将军,派他率步兵与骑兵五千人到荆州讨伐陈敏。荆州刺史刘弘一向十分敬重张光,称他为南楚之秀。将要与敌人交战,襄阳太守皮初率领步军,派张光设好伏兵等待敌人,武陵太守苗光率领水军,预先把舟舰隐藏于沔水。皮初等人与贼人交战,张光出动伏兵来配合他们,水军与陆军共同奋战,敌人大败而逃。刘弘上表朝廷表彰张光有特殊的功勋,调任他为材官将军、梁州刺史。

在这以前,秦州人邓定等二千余家因饥饿流浪进入汉中,在成固驻扎下来,逐渐成为匪盗,梁州刺史张殷派遣巴西太守张燕讨伐他们。邓定窘困紧急,假装向张燕乞求投降,并且馈赠张燕很多金银,张燕十分高兴,因此而延缓发兵。邓定秘密勾结李雄,李雄派遣军队救援邓定,张燕退军,邓定于是就进逼汉中。张光的军队不能进入汉中,停留在魏兴,他就召集诸郡守共同谋划进攻之事。张燕宣扬说:“汉中荒凉破败,又靠近强大的敌人,攻克收复的事情,就只有等待英雄了。”正冲说:“张燕接受了贼人的金银,不按时进兵讨贼,阻止军队进发,延缓剿匪进程,导致我们丢失汉中,这确实是张燕的罪责。”张光因此大怒,呵斥张燕,命令将他拖出,斩首示众。以后逐步平定了战乱,安抚百姓,改变荒凉破败的局面,老百姓心悦诚服。

当时逆贼王如的余党李运、杨武等人从襄阳率三千余家进入汉中,张光派遣参军晋邈率军队在黄金阻挡他们。晋邈接受了李运的重赂,劝张光收容李运。张光听从了晋邈的话,让李运停留在成固。不久晋邈认为李运拥有很多的珍宝,又想要夺取,就又对张光说:“李运这些人不从事农耕生产,只是在准备武器,他们的意图难以预测,我们要赶紧包围并捉拿他们。”张光又相信了他。派晋邈率军讨伐李运,没有攻克,贼人的势力于是就越发强大。张光据城固守,从夏天到冬天,因愤激而得病。辅佐的官员和百姓都劝张光退守魏兴,张光握着剑说:“我蒙受国家的厚恩,不能为国家清除贼寇,现在能够自己死去,就如同升天成仙,怎么能(随便)退兵呢!”话刚说完就死去,时年五十五岁。百姓都悲痛哭泣,远近的人都为他感到伤心惋惜。

15.按潮起、潮来、潮落的时间先后顺序构思。首句写潮起时远方海色有变,第二句再写潮来之时如风雨骤雨至,三四句写潮来时朝阳照在海潮上的形象及潮水拍岸的情境。最后一联写潮落之后海面一平如境,飞帆入桃林。

16..视、听结合写春潮之势;如风雨骤至,天地变色;视觉上写春潮之色,初日照耀,缤纷耀眼,寒也写出一种心理感觉。听觉上写春潮之声孤屿四周,涛声回荡;从侧面写春潮之力,帆船飞驶,得潮余力。

【解析】

15

试题分析:该题考核诗歌文本构思。从诗中关键词——“潮来”、“寒涛”、“春声”、“镜中”,可判断为“潮起、潮来、潮落”,故可分析得出构思是时间先后顺序。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构思就是神思,是一个呈现着系统性的、有中心及层次的、物化的整体性思维活动。构思是写作活动和应用写作活动中承前启后的一个环节,对写作成果水平的高低有着重要作用。作者在孕育和创作作品的过程中所进行的思维活动。这种思维活动是在作者想象中形成的、贯穿着一定思想的关于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总观念。又称“布局”。构思的成果包括主题意蕴的表达形式。大概有两种。1.结构方式。表达构思的意,常常需要一个好的结构方式,更准确地说是整体内容。不过,结构要服务于主题意蕴。高明、巧妙的结构,属于构思的责任和内容,常常靠灵感的促发。整体内容的结构,最突出的是社会生活的客体内容:人物、事件、环境、景观及其所存在的客观的逻辑联系。构思的目的在于使它们成为新的艺术生命的组成部分。大体有几个方面:一是人物与人物关系的建立。人物的命运,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决定着作品的规模、层次和构架。二是事件与矛盾冲突的展开。三是环境和环境的设置。三者在具体创作过程中是融为一体、综合进行的。2.表达手法。选择并组合最巧妙的表现手法,更好地表达主题意蕴。大则如方法流派的选择,小则如好的开头使接受者更加兴趣盎然,如正文中间结构巧妙精美,如修辞等。总之,构思要创造出主题意蕴及其表达方式。该题中考核“结构方式”。

16

试题分析:该题中考核表达手法中的描写手法。从空间、色彩、感觉器官角度入手分析,分析诗歌中“见”、“春声”,即可得出采用了视听结合的方式。再联系其效果怎样,作者借这种方式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易错警示】不同诗歌写景角度不同,有的偏重于空间顺序,有的偏重于色彩描绘,有的则从人物感觉器官角度去描写景物。(1)空间角度:凡写景总有一个顺序,远近、高低、上下、内外,无论怎样,总是层次分明。苏轼《鹧鸪天》,上片写景,由远到近、由高到低,层次分明。“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先写远处林尽头,高山清晰可见,再写近处翠竹遮隐墙头,小池塘旁长满枯草,蝉声四起,接下来“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由高到低,井然有序。可见空间顺序是写景诗句鉴赏的一个角度。(2)色彩角度:诗歌中所写景物色彩不同,把不同色彩的景物组合到一个画面中,就收到诗中有画的效果,鉴赏时可以从景物色彩角度分析写景特色。王维《田园乐》中“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两句诗,红绿相映,色彩分明,让人联想到一夜春雨过后鲜艳的桃花盛开,碧绿的柳丝笼罩在若有若无的水烟之中的迷人景象。“红”“绿”两种色彩在鉴赏时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赏析诗歌抓表示颜色的词语,分析绘形绘色的画面美,写景的特色就突出了。(3)感觉器官角度赏析:诗歌中作者写景,往往从自身的听觉、视觉、嗅觉等角度去写,这就要求我们在赏析时,把诗人所见所闻所感的内容品析到位。比如白居易《夜雪》这首诗,“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描写对象是雪,诗中句句写雪,可作者依次从自己的感觉、视觉和听觉写来,突出了雪之大。作者的感觉是又一个鉴赏角度。当然,欣赏诗歌写景的角度还有其它,无论从哪种角度入手,都要注意解决这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诗中描写了哪些景,这些景物的特点是什么;一是作者运用哪些表达技巧写景的,这些技巧的效果怎样;一是作者借这些景物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些方面都必须具体阐述,才能恰到好处的回答开头提出的问题,才能多角度的赏析写景特色,才能写出全面准确的赏析文字。

17

(l)()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2)裨补网漏,有所广益

(3)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理解型的题目,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注意这些字“辙”“靡”“ 裨”“陨”,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18.① 带着些小毛病也没关系② 文章也就缺乏活力,少有生气③ 这个话当然有道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语段主要介绍文章写作,第一个空格前信息“在一字一语的小节上”,由此可以看出,“带着些小毛病也没关系”;第二个空格,空格前是“像个规矩人似的,四平八稳”及空格后“文章的活力和生气”,由此可知空格的内容应填写“文章也就缺乏活力,少有生气”;第三个空格,从后文看,“可是不能一概而论”,再联系首句“文章只该顺其自然,不要在一字一语的小节上太多留意”,可以看出空格处应该填写“这个话当然有道理”。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这种题型是一种综合性题型,以考查语言连贯为主,兼有对压缩、仿写和推断能力的考查。二轮复习中,要做好这种题型的训练,既要抓好答题步骤的规范训练,又要重点抓好三类语句(总起句、总结句、展开句)的补写训练。

19.材料收集好后,需按照取舍标准选择材料,材料选择不仅要适切题目,而且还要注重特色,(材料选择好后,就整合同类材料,并将材料中冗繁的部分删去。

【解析】

试题分析:题目要求将这些内容组成一段话,而且不能超过75个字。组织答案时应先明确该题为“有关写作材料收集后的处理方式”,然后讲处理的活动流程及要求。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表文解题方法:第一、整体认读图表内容。关注图标题目、表头,把握图表大主题或方向。图表式的要兼顾图表的各个要素(比较对象、比较角度、项目、各种数据及其变化特点),坐标曲线图要抓住曲线变化的规律,柱状、饼式图要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变化情况,生产流程图要抓住事理的时空、先后逻辑顺序等。第二、归纳认读结果,注意:①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这可能正是图标的关键处,也是得到观点的源头。②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下“注”等细节起提示作用。③把握考题要求。根据考题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考题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比较题目要求和图标信息,就可准确回答问题。④简要归纳概括。解答前,正确分析图表中所列内容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分析出有关材料的内在联系,再按题目要求(句式、字数) 归纳概括,就符合简答要求了。而该题中考核以“主观题”出现。

20

文艺需贴近生活

人,都不可能离开柴米油盐酱醋茶而活着,而活着就需要生活。融入生活自然会有五味杂陈,自然会有喜怒哀乐,而真实反应生活的文字才有生命的张力。最朴实最经典的文字往往散发着泥土的芬芳。最简单最哲理的语言时常出自老百姓的口中。

艺术需要贴近生活,艺术需要接地气!

生活是源,而非流。它滋养着艺术使其茁壮。艺术绝对不能与生活脱节,否则艺术会失去生命的养分和光华;而生活永远是艺术可参照,借鉴和推陈出新的动力与灵感来源。人类生活正是有艺术的存在,才丰富了精神世界,思想变得愈加文明与充实。而艺术的审美观念,在推动着向更高的文明层次发展。作为“源”的生活裹卷着艺术长久前行。

有人说艺术应高于生活,其实不然。仰望星空还需接地气,艺术悬浮于空中就不能落地生根;天空中的云彩很美,但风吹就散,因为它未接地气。任何梦想都要有载体派附,才有实现的可能,真实感动观众的只有来源于生活才能触景生情,丰富多彩。

生活!不管是权贵,富豪,还是寻常百姓,或富贵抑或是贫穷。阶层虽然不同,但都不可能脱离生活而孤立存在。山珍海味,纸醉金迷,这是一种生活。粗菜淡饭,从容淡定,这是一种生活。金戈铁马,楼船夜雪,这是一种生活。不同的生活有不同的味道,落笔来源生活,就能表现生活的真实甚而精彩。评判生活的标准在文艺工作者的肩头,在百姓们的心头。落笔军营生活,你不去了解当代军人的所思所想,不去关怀钢铁战士的报国情怀,怎么描绘得出个个汉子的铁骨柔肠;落声农村生活,你不去田梗走走,不去农村转转,如何唱吹让农民喜悦的丰收味道......每个文字都是记录生活的画笔,每道音符皆是描绘生活的颜料,来源于生活的情感体验才能谱写出最动人的灵魂乐章。

民间老百姓说:“远怕水近怕鬼”。真实,就是一句来源于生活的真切体验。当然,世界上并没有鬼,那六个字只是来自于生活,说的便是生活的味道。

莫让艺术浮躁,缺失思想,丢失了幸福的生活味道。接地气,让艺术焕发经久不衰的磅薄活力!

【解析】

试题分析:立意方面:紧扣材料内容关键词“正能量、接地气”去立意,“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当下,中国人为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贴上“正能量”标签。它已经上升成为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符号,与我们的情感深深相系,表达着我们的渴望,我们的期待。“接地气”就是要广泛接触老百姓的普通生活,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反映最底层普通民众的愿望、诉求、利益。用大众的生活习惯、用语等,而不是脱离了群众的实际需求和真实愿望,浮于表面,而是踏踏实实,深入人心,就是要遵循自然规律,而不是盲目行事。用来形容一些政府官员及名人人士,比较亲善大众。在命题主旨上,应始终继承“不平凡的真善美”和“历史的哲学的思辨”这两大不变的主题。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技巧点拨】材料作文写作策略::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②: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③: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④: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⑤: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⑥: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09d64c0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32.html

《湖北省襄阳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