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9-04-11 11:44:2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勿忘国耻”为专题。共安排了四篇文章:《圆明园的毁灭》、《狼牙山五壮士》、《难忘的一课》、《最后一分钟》。其中前两篇为精讲课文,后两篇为略读课文。

《圆明园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痛恨;《狼牙山五壮士》颂扬了抗日英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伟大的献身精神;《难忘的一课》叙述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刚“光复”时,台湾人民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最后一分钟》是一首富有时代感的诗歌,抒发了香港回归祖国时,华夏儿女无比的喜悦与自豪之情。这几篇课文虽然体裁不一,有叙事性的散文,有抗日英雄的事迹和作者的亲身经历,也有诗歌,但字里行间都饱含着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有关资料,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加以运用。另外,通过学习,要让学生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学情分析

针对五年级学生年龄特点,以前所看的影视和文学作品大多选取正面典型事例为主,本组课文同时又正视近代史上的国耻,客观地再现了屈辱的历史,目的在于激发读者强烈的爱国热情与民族精神。所以本组课文是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现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凭证。

因为本单元的事迹距离学生生活较远,所以教学前的搜集资料尤为重要。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去采集资料,并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促进理解内容,达到语文学习与实践活动能力的培养。

理解文章内容时,采用以读为主的教学方式。在读中感悟,抓住重点句段读,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体会人物强烈的情感。

单元学习目标

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并进行积累。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搜集、整理、运用相关资料,了解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和抗争史。

4、领悟课文的写作和表达的方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单元学习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通过分析品味,有感情地朗诵等手段,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感染,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有关资料,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并在语文学习中加以运用。

【难点】

引导学生揣摩课文的表达形式,体会表达的效果。既着眼于遣词造句,又着眼于课文的篇章结构。

总体构想

模块一:领悟文章表达特点(1课时)

模块二:预习整组课文,整体了解本单元的学习任务。(2课时)

模块三:识字与写字。(2课时)

模块四:抓住课文要点,体会作者准确用词,形象地表达。(2课时)

模块五:了解基本说明方法,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2课时)

模块六:写作指导。(2课时)

模块七:语文园地实践活动。(2课时)

总课时:13课时

模块一:激情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课时)

教学目标:

1、本单元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中华名族受屈辱的历史,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并增强历史责任

和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

运用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推荐并布置学生阅读与不忘国耻相关的书籍

1、通过课外阅读文段来激发学生学习本单元的兴趣。

2、自由阅读本单元的课前导读。

3、自己喜欢了解到哪些中国历史上的耻辱?

4、自我提醒: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不断努力,才能振新中华,扬我国威。

5、交流自己读过的相关历史书籍。

二、整理并交流自己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

  1.有关圆明园的

  2.有关狼牙山五壮士的

  3.有台湾光复的

  4.有关香港回归的

其他自己搜集的资料

三、布置作业。

根据自己的兴趣,进一步了解香港的历史,了解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壮举,了解昔日圆明园的辉煌。

  

模块二:

预习整组课文,明确本单元的学习任务(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整体了解本单元的学习任务。

2、提前做好学习准备。

教学重难点:

自主找到学习任务,按学习任务进行预习。

教学过程:

一、自学导读部分,明确本单元的学习任务。

1.自读第七单元导读部分,用笔画出学习主题和学习要求。

2.小组讨论,说说那些学习任务较难完成?

3.全班汇报学习任务。

二、由自己喜欢的课文开始读起,读完4篇课文。

  1、学生自读文章。

2、小组合作,确定预习学习单。

三、第七单元预习学习单

(一)本单元的主题:

学习说明文

(二)学习目标:

  1.把握课文所表达的主要内容。

  2感受爱国之情

3.试着在习作中运用学到的说明方法。

(三)课文题目

  《圆明园的毁灭》

  《狼牙上五壮士》

  《难忘的一课》

《最后一分钟》

(四)预习时可用的方法

1、查问求助

2、读通课文

3、摘抄词句

4、画圈批注

5、质疑思考

6、目标检测

四、布置作业:

按学习任务预习4篇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汇报预习情况。

2、交流预习方法,全班学习。

教学重难点:

有目的、有方法完成预习任务。

教学过程:

一、汇报生字新词

1、遇到难读的字

损失、销毁、瑰宝、崎岖、坠落、雹子

真挚、统治、允许、叩问、刹那、悄然

   彩虹、削弱

2、需要积累的词

港口、崇高、敬意、统治、准许、礼堂、

浓厚、叩问、旗杆、脊梁、刹那、骨髓

痛苦、礼炮、扎根、悬崖绝壁、伤痕

二、句子

  1、我读不懂的句子:

  2、我认为写得好的句子:

  3、我要提出的问题:

  4、通过读课文我解决了的问题:

  5、列出四篇课文的结构单,理清脉络:

三、流预习单,对简单的问题当场处理。

  

模块三:

识字与写字(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23个生字,会写18个生字和词语盘点中所出现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认识23个生字,会写18个生字和词语盘点中所出现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列出重点生字新词:

1、难读的字

损失、销毁、瑰宝、崎岖、坠落、雹子

真挚、统治、允许、叩问、刹那、悄然

   彩虹、削弱

2、需要积累的词

估量 损失 殿堂 宏伟 侵入 销毁 瑰宝

掩护 任务 崎岖 尸体 坠落 雹子 眺望

众星拱月 玲珑剔透 亭台楼阁 诗情画意 天南海北

奇珍异宝 满腔怒火 斩钉截铁 真挚 崇高 统治 准许

礼堂 浓厚 叩问 刹那 痛苦 礼炮 扎根 悬崖绝壁

二、过关生字新词。

1、通过生字、新词卡片,读准字音。

2、认清字形

归类记忆生字

重点记忆生字:

用生字组词,积累词语

3、指导书写难写的字

4 理解词语

看看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就把它画出来,一会儿提出来大家讨论。

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再根据讲读课文的需要。

提出一些重点词语,请同学们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4、总结自学生字、新词的方法。

三、布置作业。

抄写本单元的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所学的生字新词

2、听写生字新词

教学重难点:

正确读写本单元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复习新词

1、出示上节课所学的新词,学生认读

2、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熟记新词

二、听写新词

1、听写新词

2、组长批阅,学生修改。

3、全班交流,总结易错难写的新词。

三、巩固生字新词

1、通过活动巩固新词。

个小组制作一组卡片。把这些词语分成类,制作出颜色不同的卡片,一类一种颜色,贴在小组识字展示栏中。

2、通过造句巩固

每个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进行造句,看哪个组造句最多最好。

3、组织一分钟记忆竞赛、一分钟抄写竞赛

奖励优秀学生

四、新词回归课文

同桌合作,在文中圈出新词,并读一读出现新词的句段。

五、布置作业

在错题本上抄写听写错误的词语。

模块四:

抓住课文要点,体会作者准确用词,形象地表达(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体会作者准确用词,形象地表达

教学重难点:

抓住课文要点,体会作者准确用词,形象地表达

教学过程:

一、再读课文,说说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每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指名回答

二、默读课文,画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在边上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1、学生默读课文,并做旁注

2、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

三、细读课文,画出有关的语句

  1.领略圆明园当年的宏伟壮观,了解圆明园毁灭的经过。

   感受五位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名族精神

   理解诗歌表达的顺序,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2.小组合作,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

  3.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来汇报对鲸的特点的理解和感悟

  4结合搜集到的有关资料扩展课文内容,进行汇报交流。

四、教师小结

五、布置作业

抄写自己感兴趣的句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准确用词,形象地表达

2、学习将句子写具体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准确用词,形象地表达

教学过程

一、交流分析句子,体会用词要准确。

1、教师示范指导朗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从文中找出含义深刻的词句。

3、学生边找边读边交流感悟。

4、总结:由此可见,我们在使用词语时一定要先弄清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准确地运用,这样才能使句意表达得更加准确,读后使人清楚明白。

二、说说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指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本单元中四篇文章的大意并说说自己的收获。

三、抓住每一篇文章中的关键段落进行品味。

  通过朗读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从而更加奋发向上。

四、布置作业

查找关于《火烧圆明园》的视频片段

搜集关于英雄的词语或成语

搜集有关收复台湾的视频资料

听歌曲《东方之珠》

    

模块五:

了解基本的写作方法,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基本写作方法

2、学习习作中加以运用

教学重难点:

了解文中基本的写作方法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教学过程:

一、研读课文,领悟写作方法。

仔细地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是怎样把圆明园毁灭的过程介绍清楚的?

(一) 以《圆明园的毁灭》中的第5自然段为例;

1.划出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的有关语句。

2.引导学生进行品味分析

  3.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二)找出《狼牙山五壮士》中的第四自然段,感受五位壮士的英勇与豪迈。

(三)找出《松鼠圆明园的毁灭》《狼牙山五壮士》《难忘的一课》《最后一分钟》中的经典语段进行品味分析。

二、教师总结

三、布置作业

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相关资料,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并在语文学习中加以运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2、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并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学习课文中的写作方法,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文中的写作方法

1、找找课文中的例子

2、交流习作或课外书中的例子

二、感悟理解,朗读指导。

1、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有高瞻远瞩、面向未来的宽广胸襟,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只有牢记历史教训,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的事业才能长盛不衰,我们的民族才能绵延不息

我们第七单元课文以“勿忘国耻”为专题,展现的是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受尽屈辱、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一幕。

我们用一起回顾我们祖国所经历的苦难岁月。相信通过我们精彩的阅读展示,会让这两棵知识树枝繁叶茂!

三、布置作业。

继续完成课堂作业

模块六:口语交际课 1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初步的演讲能力, 进学生对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了解,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与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2、学生能围绕一个主题作一两分钟的发言,语言比较流畅,态度比较大方,感情比较真挚,并且能在听讲、自讲中悟得演讲技巧。

3、继续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和演讲技巧。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出示课件,感受历史,畅谈感受。

1、师:今天,我们要上一节口语交际课,这节口语交际课是以“不忘国耻,振兴中华”为主题,开展一次演讲活动。

同学们,今天的我们能够穿着漂亮暖和的衣服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比起战争年代的人们,我们已经是够幸福的了,然而幸福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中国近代史上那些屈辱的历史。(不忘国耻)现在让我们把时间拉回历史,请看课件。

2、出示课件。

3、师语言渲染氛围。师:历史有时相似的让人心碎,如果没有真实的镜头、详尽的文字、残破的遗迹,我们简直难以相信过去中国近代的一幕幕。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一把把铸入灵魂的匕首,它们已刺痛的我们的心。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件;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那长达六周的血腥屠杀;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一个又一个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从一个泱泱大国变成了一只任人宰割的肥羊;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186010月,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火烧圆明园,让这座世界上最辉煌壮丽的建筑顷刻间变成一片焦土和瓦砾。风雨坎坷,沧海桑田,伟大的祖国历尽磨难。

4、看了课件之后学生谈感受。

二、振兴中华,从我做起。

1、师:同学们,祖国母亲身上的伤痕和悲痛我们不能忘怀,但不忘历史并不等于铭记仇恨,我们应该做的是为中华民族更加繁荣昌盛付出自己一份力量,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使中华名族傲然屹立于世界之林。梁启超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邓小平也说过:“落后就要挨打。”

作为少年时代的我们该怎么做呢?

2、生谈。

三、教师出示提纲,教师演讲,学生概括演讲的要求。

1、师:听了同学们的发言,老师感慨万千,老师要演讲,要以演讲来表达我心中的感受。

师配乐演讲。

2、生评议,师相机引导出演讲应该注意的事项:声音响亮、语言流畅、手势协调、体态大方、围绕主题、口齿清楚、感情饱满。

四、小组内练习演讲。

师:老师一示范,大家都明白了。现在老师要让你们表达表达内心的感受了。别急,为了好好表现,我们先在小组内练练。结合自己的提纲、课件、还有收集的资料练练。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多给他提提意见。

五、学生演讲,其他学生评价。(指导学生评价)

模块六:习作指导课(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激发学生写读后感的兴趣。

2 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写读后感的写法。

3 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好书”“好读书”的习惯。

4 从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引导在习作中体现个性,学会生活,学会创造。

导写重点:

1 写读后感是如何选择感受点。

2 如何在读后感中体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

导写过程:

一、交流激趣,初识读后感。

1、“同学们,你们平时都特别喜欢读课外书,哪些文章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些什么感受?”

小结:像这样在读过一篇文章获一本书之后,把自己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道德教育、启迪说出来或写下来,就是读后感。

2、“同学们课前搜集了不少关于读后感的资料,现在让我们来一次“信息交流会,怎么样?”

1)请同学们现在学习小组内交流,你搜集到了那些惯于读后感的资料?向同学们介绍介绍。

2 学习小组汇报,师生互动,加深对读后感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轻松、活泼、民主的谈话、交流,激发学生对读后感的写作兴趣。

二、启发点拨,指导构思

1、“刚上课,我们就交流了一些阅读感受,怎样把这些感受写成习作呢?大家来出点子。”(小组讨论)

2、教师小结:

第一、读原文,抓重点。

认真阅读原文,多读几遍,抓住自己体会最深的一点,延伸下去,展开丰富的联想。

第二、摆好位,侧重“感”

在剧题写的时候还应该注意方法:一般文中既要有“读”的内容,这部分是文章的开头,又要有“感”的内容,要结合实际,和“读”的内容紧密联系,做到“读”“感”相连,有略有祥,有感而发。

第三、抓住“点”,联实际。

有的同学读文章后会有很多感受,而写读后感时不能面面俱到,应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深入地写下去,这样才能做到中心明确、观点鲜明,使人读起来感到亲切、舒服。

四、定标题,明写法。

掌握读后感的写法,犹如盖房搭建了钢筋框架。因此要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读后感的写法。

其一:确定标题。标题有两种写法。

其二:掌握读后感的基本写法:为让学生整体把握,快捷理解识记我归纳为这几个字“引 结。”

——扼要写出“读”的内容或直接引用原文重点语句,很快引出感的观点和中心。

——就自己“感”的中心或观点进行分析议论,说明道理。

——就议论的中心展开联想,继续某些典型事例。也可联系社会和自己的生活抒发感受。

——结尾概括中心,总结全文,得出结论。结论可与开头相照应,可归纳出结论性的意见,可强调某一重点,可发出号召。3、同学们刚才总结了这么多要点,你们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抓住“点”联系实际)

小结:“我们读了一篇文章有一本书以后,感触很多,我们不能都写,只有抓住一点才能写深刻,否则泛泛而谈,就变成了空喊口号了。”

4、怎样抓住这一主要的阅读感受“点”呢?

小结:“联系自己生活是确定阅读感受“点”的最佳方法。“

5、展示几篇关于读后感的例文。

6、引导读写结合,领悟表达方式。

1 “你们认为,我们刚才展示的几篇读后感,达到了我们本次习 作训练的要求吗?”

2 “根据同学们积累的经验和课前阅读的读后感,你对写好这次读后感有哪些好的建议吗?”

设计意图:采取师生互动讨论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愉悦的接收写读后感的基本方法和具体要求。为下面个性化创造和个性化表达奠定了基础。

三、直抒胸臆,真情习作。

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篇文章获一本书,运用学到的习作方法,独立构思,并完成习作初稿。

四、集体评改,完善习作。

设计意图:尝试自改或互改,既提高了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有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合作能力。

模块七:语文园地实践活动(2课时)

第一课时(园地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

1、交流搜集到的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资料,激发学生勿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交流搜集、整理、运用资料的收获,培养搜集、处理资料的能力。

3、积累词汇,丰富语言的同时,增强爱国主义的熏陶与感染。

4、让学生在展示中相互得到知识、能力、方法等多方面的启迪。

教学重点:

学习整理和运用资料,使学生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

要在学生交流搜集、整理资料方法过程中随机训练和规范语言,循序渐进提高口语表达水平。

教学准备:

1、查阅学生收集的资料,了解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2、建议学生整理自己搜集的资料,以便展示。

3、制作随堂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交流平台)

一、谈话引入

1、回顾本组课文,激发交流资料的兴趣。

随着本组课文的学习,我们的内心一次次被强烈地撞击着。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让我们至今隐隐作痛;“五壮士”壮烈豪迈的声音仿佛依然回响在我们耳畔;“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那饱含深情的语句将我们的双眸润湿。

祖国曾经的屈辱,中国民众抗击侵略者的故事,同学们搜集了并条理清晰地整理在了资料积累本上。请同学们拿出自己搜集的资料。

2、交流彼此搜集的资料,教师巡视。

二、交流搜集、整理资料的经验。

1、刚才同学们在组内交流资料。老师到各个小组看了看,发现大多数同学的资料内容丰富、条理清晰,查阅起来非常方便。在本单元课文的学习中,我经常被同学们恰当引用的资料所吸引,感到非常佩服。

2、你能谈一谈自己搜集、整理运用资料的好方法吗?

课件出示:

搜集、整理、运用资料经验交流

友情提示:从以下几方面介绍,可任选其一

①搜集资料的途径。

②搜集资料的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③资料保存的方法,分类方法。

④资料的整理与运用。

3、小组交流。

三、共享经验,平等交流。

请同学们畅谈自己在搜集、整理、运用资料时的做法与经验。

预设:

1、我经常到图书馆或者像“《窃读记》”中的小女孩似的到书店去查阅资料。搜集资料的时候,我先判断自己所要找的资料属于哪个范畴的图书,比如搜集本组课文的有关资料。我一般是查阅“中国近代史”类的,或者“记实文学”类的书籍。找到书,我会先粗略的浏览,找到最有价值的资料再仔细阅读并记录下来。

2、我一般是通过网络来获取资料,我觉得更方便、快捷。但要注意搜索出来的材料有得很有价值,值得借鉴,也有些是垃圾,我们不要理睬。

教师相机引导:

要注意分辨网络资料的真伪和优劣,因为网络资料往往宝藏与垃圾共存,权威网站的资料可信度较高;还要注意健康上网不能借机沉迷于网络游戏或聊天之中。

3、我在电脑上建立了自己的资料文件夹和各级子目录,把我搜集的资料按主题分类。比如第七单元的文件夹为“勿忘国耻”,在这个文件夹里又可分为“列强欺辱类”“中华儿女抗争类”“爱国名人名言类”等。下面我为大家读一读“中华儿女抗争类”中的一篇文章。

第二课时(我的母语课)

【教学目标】

   1.识生字7个;积累含近义词素的成语;会使用“吩咐”和“嘱咐”。

   2.正确朗读课文。

   3.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重点学习:读句子提出问题,并在课文中找有关句子。

   4.了解蔺相如完譬归赵的故事,体会他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人物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故事导入:《卞和献玉》。

   2.板书课题,激趣思考:“完璧归赵”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感知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思考问题。

   2.指名读课文,齐读课文(纠正读错的生字新词;指导读难读的句段)。

   3.交流:说说对“完璧归赵”的理解。(最后,找到“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这句话,板书并读一读。)

  三、结合以上句子,再读课文。

   1.为什么“一定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呢?

    (1)引导学生学习第1-3节,并思考。

    (2)交流,然后指导朗读,体会赵王的无奈、蔺相如的坚定。(教师适当诠释蔺相如此行的重任。从国力来看,赵国只能答应交换;要是让秦王白白得到和氏璧,赵国就会被人小视。)

  2.蔺相如是怎样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的?

 (1)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脉络(要回宝玉、争取时间、派人潜送;参插《词句活动室2》)。

 (2)抓住蔺相如说的三句话展开教学。

  ①找一找:蔺相如一共说了几句话?哪几句话?

    ②说一说:为什么说这几句话?(看到秦王没有诚意,要回宝玉以争取主动;再一次试探秦王;争取时间把宝玉送回赵国。)

    ③读一读;秦王为什么乖乖就范?体会蔺相如的智和勇。(第13句话的理解,可以从秦王的反应表现入手,譬如:“信以为真”和“只好同意”。第

2句话作为重点来理解,可从蔺相如的动作、神情和语言入手。)

四、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其它句子。

  1.学生划出不理解的句子,并提出问题。

  2.在小组内通过联系上下文讨论解决。

  3.教师适当组织全班讨论。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六、用一二个词语评价蔺相如,并简单说说理由。

七、指导完成《词句活动室1》。

  (1)补充完整。

  (2)提示学生注意每个词语中所填入的字词的意思。

  (3)再写几个类似的词语。

八、作业:

    课外阅读《渑池会》、《将相和》。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03ecbe1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9d.html

《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