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未来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21-03-1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工程管理未来发展趋势
工程管理未来发展趋势
大家知道,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已呈现出了既规范又多样化的发展态势。除CMPM等通用的管理模式外,又派生出EC(工程总承包)BT(建设—移交BOT(建设—运营—移交)方式,还有专业化公司代业主进行项目管理的“代建制”等新模式。但不管什么样的模式,总体上讲我国新时期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可用“两个竞争”“三个提升”“四个走向”“五个内容”来描述。 (两个竞争
1以降低消耗为主的费用竞争转向技术领先、管理创新的竞争。以及政府主管部门对设计施工一体化的改革,施工图设计将逐步位移到施工企业,以初步设计(或方案设计)招标的总承包运作模式将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新阶段的典型体现
2、市场准入以企业资质高低的竞争趋向于管理人员职业化水平高低与自主品牌能力的竞争。
新时期建筑市场竞争最终趋向于企业创建自主品牌能力的竞争。这一竞争过程主要表现为三个层次:从创建“名牌产品”的质量竞争,发展到质量加成本加人才的竞争,再到让有经济实力和融资能力、具有高端管理人才的企业中标,甚至通过BTBOT等模式,以定向议标的方式,把工程交给自己中意的承包商。国内外建筑市场的需求证明,我国建筑业多年来倡导的以项目管理为核心,提升企业总承包能力、资本运营能力、自主创新能力三位一体的“高品质管理,低成本竞争”理念,是完全正确的 (二)三个提升 1、以项目经理责任制为核心,提升项目团队建设。 项目生产力的组织形式是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建立和完善了项目经理责任制、项目成本核算制。当前两制建设已成为广大企业经营决策和项目管理主线的内部结合点,和普通采用的基本生产管理形式。它为企业优化配置社会生产要素,发展项目生产力,扩大经营规模,提高企业综合效益拓宽了广阔的空间。今后相当一段时间我国工程项目管理深化升级的重点仍然是要把健全完善以项目经理为责任主体的企业质量安全保证体系作为项目管理、团队建设的第一要务。坚持用“以人为本、安全为先、质量为基、绩效为佳、创新为魂”的项目核心价值观来凝聚团队、激励人心,不断拓展服务内容,打造团队品牌效益。同时还要重视外围建设。要与相关合作单位、竞争对手、行政部门、社会监督以及普通大众建立融洽、和谐的工作关系。以诚实信用的市场运作原则相互理解,以公开公平公正的规则处理各类矛盾,以实现项目效益最大化为目的规避项目风险,确保建设工程项目目标安全、优质、低耗、高效地完成,充分体现总部服务控制、项目授权管理、专业施工保障、社会力量协调新型和谐共赢的运行体制。 2、加强节能减排与环保、坚决高效运营提升项目综合效率。

全面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首先要在投标方案和实施措施中广泛推广建筑节能技术,充分体现节水、节地、节能和环境保护的要求,降低设备功耗,提高能源效益。同时必须高度重视项目建设过程的高效运营,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如通过运用BTBOT方式提高项目的资本运营效益;通过高端管理、人才教育、制度建设、资源配置等提高项目管理的综合效率;通过有效沟通、信息手段、诚信评价来提升企业的社会效益。项目的高效益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过程精品、动态管理、节点考核、严格奖惩”的质量线;第二是“标价分离、逐层负责、精耕细作、集约增效”的成本线;第三是“项目文化、安全生产、绿色施工、CI标化”的形象线。 3、构建和谐,共谋发展,加强和提升劳务层管理 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企业,全面实现和谐共赢的多方合作的目标。构建和实现管理层与劳务层之间以及专业分包之间的和谐管理创新机制已成为深化项目管理的关键。但是当前这种机制并不健全,特别是劳务输出管理与岗位技能水平和素质教育相对滞后,某种程度上已成为项目管理深化升级的瓶颈,更是总包单位强化项目管理的重点。因此,加强劳务层管理,注重现场和谐与两层建设至关重要。 (三)四个走向

1、工程项目管理由传统项目管理转向运用信息技术提升现代项目管理优化升级的新走向。20世纪80年代,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主要是运用传统项目管理方式进行施工生产组织。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1 / 3
工程管理未来发展趋势
向现代项目管理转变,
2、项目管理以现场为主的施工阶段管理进入了以项目全寿命(过程管理为趋势的新走向。 所谓全寿命管理即从工程项目前期策划,直至工程使用期终结拆迁的全寿命、全过程进行策划、协调和控制,使该项目在预定的建设期限和计划投资范围内顺利完成建设任务,达到工程质量标准,满足投资商、项目经营者以及最终用户的需求。长期以来,我国工程建设管理体制专业分散、只能分割,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管理和咨询服务被分割在不同的职能机构,造成各职能机构缺乏整体观念,前后信息链断裂,浪费人力资源,影响了决策的正确性、设计的合理性、监理的有效性、施工的科学性和业主管理的完整性。原建设部出台了关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办法》,允许具有设计、监理、造价、招投标代理企业在自己资质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一大批综合性、多职能的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应运而生,标志着我国工程项目管理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3、项目管理由不同主体的施工总承包进入了以工程总承包管理的新走向。 随着项目管理日趋完善,作为买方的业主对建筑业的要求和期望越来越高,以往对工程某个环节的单一承包方式被越来越多的综合承包所取代。业主更多地希望设计、施工和物资采购项目试运行一体化。基于国际承发包模式演变和发展势态,原建设部颁发了《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和《建设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阐述了推行工程总承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参照国际惯例新版FIDIC合同文本,明确了工程总承包管理的具体意见。这对深化和调整我国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企业的经营结构,加快中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与国际接轨产生了重要深远的意义。 4、项目管理从“三位一体”的文明工地管理上升到以创新项目文化建设为标志的新走向。项目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在项目上的具体落实,是对项目主体和客体的全面要求。项目文化建设是由“过程精品、标价分离、CI形象”的三位一体管理模式为内容,由创建“文明工地”活动,提升到项目文化建设这一更高的层次。

(四)五个内容 席卷全球的项目管理热潮代表着现代管理学的最新发展趋势!项目管理不仅是管理技术和方法,也是项目操作流程标准和团体工作语言,它从根本上改善了管理人员的工作流程和思维方式
市场竞争的全球化对工程企业的管理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多项目、高风险、快变化、严质量、短工期、低成本已经成为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特征,建筑企业经营活动的项目特征越来越明显。 1、工程项目管理扩展为六控制 从工程项目管理的工作内容而言,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主要包括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也就是对工程项目的工期、成本和质量三大目标所进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的规划、组织、控制与协调。现代工程项目管理则扩展到包括健康、安全和环境(HSE,elt Safety﹠Enironmet管理、风险管理、人力资源与沟通管理和知识管理等,为广泛的内容,涵盖自认资源的评价、生态与环境评价、社会需求的评估、社会文化的评价以及经济效益的评价、项目的规划、勘测设计、项目论证、立项决策、资金措施、工程设计、制定实施计划、管理体制、组织构架、建设安装、监理监督、竣工验收决算、生产运行、经营管理、更新或拆除等内容。 2、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广泛应用 市场的核心是价格,建筑市场的核心是工程造价问题,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是建设管理的重要内容。工程造价管理理论的发展,是随着生产力、社会分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工程造价管理理论经历了几个世纪,发展成为思想先进和体系完备的诸多流派。目前的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主要关于成本估计、成本控制和成本变化风险等,其中的全面成本管理(oal Cost Managment)和全寿命周期成本(LC,ife Cycle ot)管理概念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热点。特别是LCC,它在一个拉长的时间轴上(项目全寿命期)综合考虑项目的总成本包括建设成本、运营成本、维护/维修成本、损失成本(如对环境的破坏)和拆除成本等,而不是仅仅关注某个阶段、某个方面的成本,为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成本管理赋予了新的内容。使其更为全面。此外,价值工程(Value Enginering今年已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如欧美、澳洲和香港等地应用,如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二期和西线铁路工程,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2 / 3
工程管理未来发展趋势
3、价值工程理论和方法广泛应用 价值工程(Value Egineig 简称VE是一门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现代化管理科学。价值工程也是一种提升产品价值的有效方法,或者是在成本控制及经济分析中常采用的一种方法,一般而言,凡是有费用发生的地方,价值工程就有用武之地。在建筑设计与施工领域,价值工程亦有很大的运用潜力。由于同一建设项目、同一单项单位工程可以有不同的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法,因而就会有不同的造价,可以利用价值工程原理进行方案的分析与选择。 4、建设项目可持续性后评价得到重视

随着社会可持续发展观的深入研究而逐渐被人们认识。可持续性后评价是在建设项目投入生产或运营一段时间以后,在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等效益和影响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目的在于为建设项目管理者提供依据、反馈信息,完善项目的全年周期管理水平。与项目前期的可行性研究相比,可持续性后评价需要对项目已经完成的阶段进行总结,研究的是项目实际情况,因此评价结果更加全面、准确。同时,可持续性后评价还要根据已有的数据资料对项目的发展方向进行预测,并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供项目管理者决策,因此评价结果具有较好的反馈性。建设项目可持续性的内涵体现为自然环境的相容性、经济效益的合理性、社会影响的和谐型和管理体系的整体性。对项目在其生命周期内和影响范围内的可持续性进行后评价,是建设项目可持续性理论研究与实际操作最重要的联系纽带,具有准确、全面、反馈性好的特点。对于可持续性后评价而言,最重要的工作在于建立后评价指标体系,选择后评价的内容和确定后评价的方法。 5、建设工程领域信息技术(IT广泛应用
从目前国际上建设工程领域信息技术(IT)应用的现状来看,已经体现出了标准化、集成化、网络化和虚拟化等特点 《工程项目管理》
3 / 3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01bf04586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61.html

《工程管理未来发展趋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