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的寺庙钟声

发布时间:2018-01-26 15:22:4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唐诗中的寺庙钟声
作者:周裕锴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6年第11

        中唐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是深受人民喜爱的名篇,而夜半钟声到客船一句无疑最脍炙人口。上世纪80年代我去苏州寒山寺参观,见到寺中有不少日本友人赠送的铜钟,可见,那一千多年前的钟声直到现在还叩动着中外人民的心扉,引起大家的共鸣。值得注意的是,这钟声不是像长乐钟、景阳钟那样出自宫禁,近在人寰;而是如远岫钟、烟际钟那样出自古刹,迥超世外。那么,唐诗中的寺庙钟声为什么有这样大的魅力呢?它在唐诗中扮演了一种什么样的角色呢?下面我简单谈一下自己的粗浅看法,请各位先生批评指正。

        我讨论的范围限定于盛唐、中唐诗歌,主要集中在以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为代表的所谓山水诗派。这派诗人的风格被司空图称为趣味澄夐,被严羽称为莹彻玲珑,被王士禛称为神韵清远。这派诗人在创作方面有两个特点:一是爱写宁静的山水世界,二是善写僧寺题材的方外之情。这两个特点往往结合在一起,即在寻访僧寺的过程中展现出自然山水的美感。而在盛唐、中唐诗中,钟声成为连接山水世界和方外之情的重要桥梁之一。

        举两首名篇为例,一是王维的《过香积寺》: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一是孟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东林精舍静,日暮坐闻钟。这两首诗都因其钟声描写而获得了后世评论家的喝彩,如吴汝纶评深山何处钟句为幽微夐邈,最是王、孟得意神境(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卷四引),评日暮坐闻钟句为一片空灵(同上)。

        王孟派诗人特别善于利用钟声来创造意境,如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这首诗集中体现了王孟诗派的禅趣。评论者有的赞叹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两句为警策(殷璠《河岳英灵集》卷上);有的欣赏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造意(欧阳修《续居士集》卷23《题青州山斋》)。其实,这首诗最有灵气的要数余音袅袅的结尾,万籁俱寂,只有几杵疏钟颤悠悠回荡,这是何等静寂幽邃的境界!化动为静,化实为虚,钟声中一切迷妄顿时觉悟,幻化为空无的永恒。纪昀评此诗兴象深微,笔笔超妙,此为神来之候(《唐宋诗举要》卷四引),其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结尾无疑起了很大的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fbb10d2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37.html

《唐诗中的寺庙钟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