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民歌中常用的几种演唱方法

发布时间:2019-03-07 00:25:3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陕北民歌中常用的几种演唱方法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陕北民歌中常用的几种演唱方法,希望能帮到大家! 1.平腔唱法指用真嗓演唱,或用以真嗓为主的真假嗓结合的方法演唱,声调高亢、嘹亮。
  陕北民歌以平腔演唱为主,根据歌曲音区的变化,真假声的比例也可适当调整
  完全用真嗓演唱的陕北民歌陕北民歌中用这种唱法的有两种类型的歌,一 类是速度不快,旋律起伏不大,比较婉转、柔美、 忧伤的歌 曲,如 《揽工歌》 等。
  另一类是速度较快,音域不宽,铿锵有力,旋律线条较直的歌曲, 《天心顺》等。
  用真假嗓结合方法演唱的陕北民歌因陕北民歌旋法中四、五度音程及七、八度大 跳音程较多,音域宽广,音乐中刚性因素较重的风格特点,完全用真嗓演唱往往不能胜任。
  又因陕北地势山大沟深,要使声音唱得高、传得远,就必须借助假声。
  优秀的陕北民歌演唱者在演唱信天游和山曲时,往往同时采用低腔 、平腔和高腔演唱,但几乎听不出衔接的痕迹,发出的声音却高亢、悠扬,即使相隔两道山梁也能听得见。
  特别是信天游的长音较多,而且长音一般都在高音区,借助假声使长音听起来更加结实而明亮。
  例如大家熟悉的信天游《赶牲灵》这首歌,不仅在长音处用真假声结 合的方法唱,而且在 字和 字的第二个 “sol 上也用这种方法来演唱。
  有些音域偏高的歌 曲,一开始就要用真假声结合的方法唱。
  在 《船夫曲》 这首号子曲中,由于起音就 e2a2 而且全曲高度基本保持在 e2 b2 之间,近似呼喊。
  只有用这种方法演唱,才能更准确地表现其音乐的内容。
  创作和演唱这首民歌的老船工李思敏在演唱这首民歌时,不仅让人领略到了黄河船工坚毅、粗犷、奋力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歌声中也透出一股宣泻、悲凉、凄苦的滋味。
  在以真声为主, 真假声结合的演唱中,把船工的性格一览无余地表现了出来
  陕北民歌中许多长音后面加有一个短装饰音,就是这种语言习惯的体现。
  这种音往往时值较短,音域较高。
  演唱这种长音后面的短装饰音时要像甩东西一样把音甩出去,前面的 长音拖够时值后,迅速地把气一提,把声音送进头 腔,然后马上换气唱下一句,这又短又重的音,就用假声 演唱。
  这样唱既体现了陕北语言特有的语 气,又使长音听起来有头有尾,穿透力极强。
  陕北民歌中这种甩腔一般都在句首,信天游中较多见。
   《兰花花》 中第一句的甩腔由衷地表现了一种赞美之情,而《我心上就绾你一个人》首句中的甩腔则把对恋人的思念、眷恋之情全都 了出来。
  在不同音区用不同的音色演唱陕北信天游因音域较宽,音乐旋律的起伏较 大,一首歌会出现几个不同的音区,而这些不同音区的音乐在演唱时用不同的音色变化来表现,这几乎是信天游音乐的演唱特色。
  这些不同的音色变化主要靠演唱者在不同音区真假声的交替使用来表现。
  如 《兰花花》这首歌的音列是solladoremisollare,音乐按旋律分句可分为四句,第一句的音乐基本在高音区,比较开放,情绪较激昂,用假声为主的真假声结合方法唱,音色高亢明亮。
  第二句音乐转入中音区,并曲折下行,句子较收拢,此时用假声成分减少,声音较实。
  第三 、四句转入低音区,情绪逐 渐低落,音色由明亮逐渐变得低沉、暗淡,仿佛是对兰花花不幸婚姻的哀叹。
  陕北民歌虽然主要用平腔演唱,但高腔假声的运用也丰富多彩。
  在学唱陕北民歌时,一定要将用声的方法与民歌的风格特点结合起来。
  根据歌曲的风格特点,调整和使用真假声的比例是至关重要的。
  如《脚夫调》这首信天游中太阳 处都是用直音唱法演唱,表现了一种苍凉,一种叹息,好似一声怨愤的长叹,又象是对苍天的控告和发问,把积压在心里的话都吐露了出来。
  这种直音唱法是陕北民歌具有代表性的演唱技巧。
   3.滑音唱法滑音唱法在陕北民歌中以下行居多,这与陕北人说话的语气有关。
  陕北民歌中的滑音有大滑音和小滑音两种。
  大滑音唱法这是一种夸张的唱法,表现力很丰富。
  如 《横山里下来些游击队》上面第一首的七度上行后又七度下行的大滑音,表现了人民盼望游击队到来的那种急切 、喜悦的心情,此处滑音起着一定的装饰作用。
  第二首歌曲第一处 字用夸张的下滑音后的休止符表现妹妹 此时激动、悲切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第二处下滑音和第三处下滑音在一句中出现,表现了妹妹 舍不得哥哥走 ,却又不得不让哥哥走, 已经泣不成声又不得不违心地说出等说下个日子 让你走 的痛苦心境。
  小滑音唱法这种唱法在陕北民歌中绝大多数是下行滑音, 其表现很有特色。
  如《 知心话儿捎的来》: 人凭衣衫马凭鞍 羹姨凭的男于汉 . 又如 你看见哥哥哪达亲》: 前例的小滑音是色彩性的,它起着加重语气和装饰的作用。
  后例的小滑音在两句句尾的最后一个衬字上。
  从表 现看小滑音用在没有词义的衬词部分,实际上表现了情人见面时的兴奋心情。
  所以它在演唱中的最大特点就是各种装饰音用得较多,特别是滑音的运用,不仅有大滑音、小滑音、上滑音、下滑音,而且还有跨几个音符的滑音,几乎是一句一滑,甚是优美动听。
  例如流传甚广的小调《五哥放羊》中最具特色的两处: 从第一个音符 “re 处经过 do 一直滑到 “la 上,语气都呈下行,这里只有第一段下滑处有红灯挂在 一句实词,其余下滑处均是衬词哎哟
  其简练的衬词,将感情表达得更为深切。
   演唱下滑音时气息要下沉,声带先绷紧再放松,要唱得圆滑 自然。
   4.颤音唱法大部分陕北民歌的演唱没有大的颤音,但许多 出现在歌曲中的小颤音却极具特色。
  这些小颤音极大地软化了陕北民歌的野性和刚性,歌声听起来生动而富于激情
  如 《横 山里下来些游击队》这首民歌是所有信天游中装饰音较多的民歌之 一。
   其中,颤音出现了三次, 字和 的颤音较短, 字因时值较长,颤音也就自然延长。
  这三处颤音的使用,大大增强了语气的亲切程度,再加上较自由的节奏,演唱出来让人感到一 种发自内心深处的亲切感和爱戴之情。
  有些句间小颤音是由唱词字调产生的,这类颤音只出现在某一 音调的字上,起装饰作用,幅度较小。
   5.断腔唱法断腔也称顿腔或顿音。
  我国北方的民歌多用断腔。
  陕北民歌中有一字数断的,也有一腔几断的; 有一轻一重之断;也有一收一放之断。
  特别在陕北耍丝弦音乐中,有一字多顿的唱法。
  演唱断腔时, 应有意把每个音符唱得真真切切、实实在在,把每 词每字交代得清清楚楚。
  例如 《打游干》这首歌中的断腔要强调字头,要顿的短而轻巧,以表现姐妹 二人活泼俊俏的形象;而小调歌曲《光棍哭妻》 的断腔则要唱得短而重,以刻画光棍 妻的悲切心情。
  还有根据陕北民歌曲调创编的歌曲 《大生产》 里的断腔则完全出现在衬词部分,用以模拟劳动发出的几种声响,既渲染了气氛,又非常生动, 更调动了人的情绪。
  此断腔要唱得先重后轻,第一字咬重些,后面的字轻轻弹出,这样既表现了内容又不显得口罗嗉笨拙。
  总之,断腔要唱得短、顿、 实。
  出现在衬句与拖腔中的断腔一般是具有装饰色彩的乐句,演唱时要注意它的衬字特点及情绪的延伸,要唱得生动、自然,富于生活气息。
  这种由sol la xi do re mi fa 等音构成的七声音阶,被称为苦音音阶
  在陕北民歌 中不仅会出现这种带 xi fa 浓色彩音,有时还会出现 do
  这些特殊音的出现使陕北民歌更动人,风格更独特。
  +xi 是一个微降 xi,它略低于本位 xi,略高于降 xi,是一个介于 xi 和降 xi 之间的音。
   fa 为微升 fa,是介于 fa 和升 fa 之间的音,那么 do就是介于 do与升 do 之间的音了。
  如 《我的哥哥当了红军》第一例中 、红、的 等字在陕北方言中的音调都是向下的;而第二例中正、身 等宇的音 调基本是 向上的,由此可见这些特殊音与陕北方言的音调有着直接关系。
  再从旋律看 ÷xi、十fa 大多与 前后旋律音形成二度关系,因此 xi fa 的出现不仅调节了有许多大跳出现而显得过于粗犷、高亢的陕北民歌特性音程, 同时由于它的二度 回旋 ,增添了陕北民歌的细腻程度,使旋律更细致、缠绵、委 婉。
  演唱时,要把握好这些微降的 ,唱高或 唱低都不出味
   7.衬词衬腔唱法衬词 、衬腔在 陕北民歌中的运用是极为普遍 的。
  除一般常见的一些叹词、助词如哎、哟、呀、 噢、嘞、哪、嗨哟、哼嗨、那个、哎呀等等外,还有长期承传而沿留下来的一些衬词、衬句。
  如 平年 梅翠花、海棠花 杨柳青 令令 摇三摆 等。
  它们作为对正词的陪衬和烘 托,已形成了固定的格式和规模,遇词即可套用。
   在衬词中,最具感情色彩的,是一些称谓词和象声 词。
  如 《光棍哭妻》 每段结尾均加有孩子的妈妈 《小寡妇上坟》 每段结尾均加有哇、呜、 天爷天爷哟 的哭声词,以及信天游中常出现的对情人的呢称哎呀亲亲 哎呀老命 等。
  它们都是日常生活中感情语言的自然流露。
  陕北民歌的衬词衬腔的运用非常灵活多样,较多见的有以下三种形式 :
  这种衬可能是衬字,也可能是衬句,但它都是经过性的。
  如陕北秧歌《跑旱船》这里经过性的衬词、衬腔是因表现内容及感情的需要而插入的。
  如果把句中的衬字去掉,就不能达到音乐抒咏和民歌演唱多体现自然的口语化的特性
  出现在正词的句中或句尾这种衬词衬腔是乐段中附属在正词乐句后面的衬腔乐句,它能进一步表达正词乐句的思想感情, 进一步突出与丰富正词乐句的形象。
  如 《走荆州》歌中因第一乐句未能充分表现欢快的情绪,就借助人挑扁担身体摆动的形象,把第一乐句下半句软溜软溜溜呀哈哈 的乐汇作多次反复,构成一个乐句。
  其结尾处利用衬词衬腔又将旋律扩充了八 小节,进一步强调和表现出走荆州的情形。
  出现在完整的词曲之后在完整的词曲之后,扩展性地附加上大段的衬 、衬腔,成为相当独立的完整乐段,使音乐得到补充和完善。
  这在小调歌曲中是常见的。
  如 《十对花》 这首歌的后半段 :这首歌的前十六小节是正词陈述,采用一问一 答的对话形式,旋律规整,节奏统一,装饰音较 少。
  而后十六小节整个是一个衬腔段落,且旋律有新的发展,出现了浓色彩音 “ fa ,而且最具陕北民歌特性的双四度音程也在衬腔 中出现。
  七不拉打,八不拉打 是模仿锣鼓的声音。
  在这首歌中,衬腔已构成了一个独立的乐段,它与正词 乐段构成对 比,渲染了气氛,增加了娱乐性,更增添了音乐的美感。
  演唱时要注重两乐段色彩的对比,正词部分应唱得细腻 、连贯,衬腔部分则应唱 得轻巧,得儿 应唱得快而响,每个字都唱短些, 最好唱成顿音。
  陕北民歌中的衬词衬腔除以上三种形式外,还 有一种不多见的就是衬腔重复句部分以合唱形式出现。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 《拥军秧歌》。
  在这首歌中, 正词是男、女领唱,衬腔是合唱。
  衬腔主要起 呼应、连接的作用,其音乐大多无变化。
  为了使合部 整齐,往往加进锣鼓等伴奏乐器。
  所以衬腔部分的气氛更加热烈、欢快。
   陕北民歌与其它各地民歌一样,衬词、衬腔的运用是非常之多的。
  衬词与正词在本质上 的区别是,离开了旋律,它无独立的表现意义。
  总之,陕北民歌的演唱技巧是相当丰富的. 陕北民歌的地方风格是极为独特的。
  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技巧,才能更好地表现风格。
  唱好一首陕北民歌 不是只掌握好一两种演唱技巧就能达到 目的,而是 要在学习和演唱实践中一点一滴地积累,才能够自如地把各种技巧融汇贯通到演唱中
  本文之所 以介绍陕北民歌的演唱技巧,就是为了人们在学习掌握陕北民歌的同时,将技巧溶入中国的民族歌唱中来,为发展中国民族歌唱艺术尽一份薄力。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f5cf979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4c.html

《陕北民歌中常用的几种演唱方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