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洋兴叹

发布时间:2012-03-02 10:09:1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伊索寓言有很多呀,狐狸和葡萄 ,掉在井里的狐狸,徒劳的寒鸦 农夫与蛇

畏影恶迹
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 自以为尚迟,疾走不休,绝力而死
【注释】
选自《庄子·渔文》。迹:脚印。去:离,躲开。数:读shù朔,频繁。绝:用 尽。
【译文】
有个胆小如鼠的人,走在路上,偶而低头看到自己的身影和足迹,以为遇到了鬼怪,心里十 分害怕。他想摆脱这些可怕的东西,就快步跑起来。
不料,步伐越快,足迹越多;跑得越急,影子追随越紧。他更加害怕起来,以为跑得还慢, 便拚命跑了起来,结果精疲力尽而死。
【题旨】神经过敏,疑神疑鬼,自遭其害。
枉学屠龙
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
【注释】
选自《庄子·列御寇》。 漫:人名。支离:复姓。支离益:人名。单: 读dān丹,竭尽。家:家户。巧:技巧,指屠龙的技术。
【译文】
有个人名叫朱 漫。他拜支离益为师,学习宰龙的本领。 结果,耗尽了千金的家产,花费了三年时间,终于学成了。
然而,由于无龙可杀,朱 漫苦苦学来的本领,竟没有丝毫用处。
【题旨】应学以致用。
曹商得车
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其往也,得车数乘;王说之 益车百乘。反于宋,见庄子曰:夫处穷闾 ,困窘织履,槁项黄 馘者 ,商之所短也;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 B11 ,商之所长也。庄子曰: 王有病召医:破痈溃痤者 B12 ,得车一乘,舐痔者 B13 ,得车五乘——所治愈下 ,得车愈多,子岂治其痔邪?何得车之多也?子行矣!”
【注释】
选自《庄子·列御寇》。曹商:人名。使:出使。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益:增加。 ài艾,同,狭窄。履:读jǜ句。 织履:打 草鞋。槁:干枯。项:脖子。槁项:形容瘦弱。馘:读guó国,原指古代战争中割取敌 人耳朵,这里指脸。短:短处。 B11 一:一旦。悟:作动词,使动用法。万乘之主: 周制,天下地方千里,兵车万乘。所以称天子为万乘之主。这里指秦王。 B12 痈:读y ōng雍,毒疮。痤:读cuó矬,小疖,小疮。破、溃:都是使动用法。 B13 痔:病 名,即痔疮。
【译文】
有个宋国人,名叫曹商。
一次,他受宋王派遣,出使秦国。临行时,宋王赐给他几乘车马。到了秦国,活动很得秦王 欢心,秦王又赠他百乘车马。
曾商返回宋国,见到庄子,自鸣得意地说:当年身居穷街陋巷,贫困潦倒,编鞋度日,面 肌瘦,这是我的短处。而今一旦凭三寸不烂之舌,打动万乘之主,受赠车马百乘,这是我 的长处。
庄子听了,讥讽道:我听说秦王有病,让医生诊治,实行论功行赏:吸脓吃疮的,可得车 马一乘;舌舐痔疮的,得车马五乘。依次类推,治的病越肮脏,得车马越多。您大概总是为 秦王舐过痔疮吧,为什么得到那么多车马呢?您还是走开吧。
【题旨】越是谋取私利大,越是不择手段、卑鄙下流。
探骊得珠
人有见宋王者,锡车十乘,以其十乘骄稚庄子。庄子曰:河上有家 贫恃纬萧而食,其子没于渊,得千金之珠。其父谓其子曰:取石来锻之!夫千金之珠 ,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骊龙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今宋国之深,非直九重之渊也;宋王之猛,非直骊龙也。子能得车者, 必遭其睡也。使宋王而寤,子为齑粉夫!”
【注释】
选自《庄子·列御冠》。锡:锡与。稚:读zhì治,同,骄矜。恃:依靠 。纬:编织。萧:蒿。九重之渊:泛指深渊。骊:黑龙。颔:读hàn憾,下巴,这里意指口腔。遭:遇。寤:睡醒。奚:河。齑:读jī济,细碎。
【译文】
有个人进见宋王,宋王赐给他十乘车马。
这人便趾高气扬,以此向庄子炫耀。
庄子嘲笑地说:从前,一条河边住着一户以编织蒿草为生的贫苦人家。一天,儿子潜入河 水的深处,捞到一颗价值千金的宝珠。父亲见了,大惊失色地对儿子说:快拿石头来砸碎 !要知道价值千金的宝珠,是在九泉深渊的骊龙嘴里。你能得到这颗宝珠,一定是它在睡觉。等它醒来发现,就会来取。到时大难临头,你还能保全半点吗?’试想,今天宋国深重 莫测,并非九泉深渊能比;宋王的强横霸道,也非骊龙可比。您侥幸得到车马,一定是他被 您蒙蔽了。一旦他清醒过来,您将粉身碎骨,死无葬身之地了!”
【题旨】充分认识强暴,切莫幻想,否则大祸将至。
牺牛衣食
子见夫牺牛乎?衣文绣,食以刍叔,及其牵入于大庙,虽欲为 孤犊,其可得乎!
【注释】
选自《庄子·列御寇》。牺牛:古代供祭礼用的牛。衣:用作动词。盖,穿。刍: 读chú除,干草。叔:同,豆。文绣:指刺绣着五彩花纹的锦帛。大庙:即太庙,古代帝王的祖庙。
【译文】
您见过供祭礼使用的牛吗?
您看它,身披丝绣的五彩花巾,吃着草、豆拌成的上等饲料,似乎得天独厚,超群一等。待 到被牵入太庙屠宰,再想获得自由,回到圈里做一头普通的犊牛,也不可能了。
【题旨】勿入圈套,否则上当受骗,后悔不及。
蒙鸠与射干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 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
【作者介绍】
荀况(约公元前313——238),战国时赵国人,初游学于齐,三为稷下祭酒,是当时著名的 学者,被人尊称为荀卿。汉代人避宣帝刘询名讳,改称他为孙卿。晋隋以降,世人仍称 他为荀卿荀子。他曾任楚国的兰陵令,失官后,举家定居兰陵。后人辑其著述为《荀子》,今存三十二篇,思想朴素,不少篇什富有深刻的哲理。文笔浑厚,形式活泼,为 后人所喜读。
【注释】
选自《荀子·劝学》。蒙鸠:一名鹪鹩(读jiāo liáo焦辽)。筑窠精巧。 苕:苕,读tiáo条。芦苇。射:读yè夜。射干:植物名,白花长茎,生于高地。 仞:古代长度位单,以八尺为一仞。
【译文】
南方有一种鸟,名叫蒙鸠。
这种鸟用美丽的羽毛做巢,拿细长的发丝加以编织,系在芦苇之上,看去轻巧美观。然而, 一旦大风袭来,吹折苇苕,巢也随即掉下,以致卵破雏死。
这并非蒙鸠的巢筑得不完整,而是因为它所系的芦苇太纤脆了。
西方有一种小草,名叫射干。
这种植物,茎长只有四寸,却能面临百仞深渊,屹立在高山之上。这并非射干本身善于生长 ,而是因为它深深扎根于坚实的高山之上。
【题旨】要慎其所立,脚踏实地,不可贪图虚华。
浮阳之鱼
,浮阳之鱼也 于沙而思水 则无逮矣;挂于患 而欲谨,则无益矣。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失之己, 反之人,岂不迂乎哉!
【注释】
选自《荀子·荣辱》。 :读yōu qiáo由桥。鱼名。 阳:浮在水面上 晒太阳。 :读qū区。通“ ”。拦搁。意即搁浅。无逮:来不及、 赶不上。穷:困窘。
【译文】
鱼和 鱼,都喜欢浮在水面上晒太阳,所以也称为浮阳之鱼。
一次, 又在那里随波荡漾,晒暖取乐,不知不觉顺着潮水漂向沙滩。 退潮的时候,它 们依然留连忘返。直到潮水退尽,才发现自己搁在沙滩上,再想回到水中,已经悔之不及。面临死亡的忧患,方懂得行动谨慎,但已毫无用处了。
有自知之明的人,不会怪怨别人;懂得事物规律的人,不会埋怨上天。那些怨人的,多是智 低才疏;那些怨天的,往往胸无大志。
错误在于自己,反而责怪别人,这不是过于迂腐荒谬了吗?
【题旨】做事要谨慎,贪图舒服后果不堪设想。
处女遇盗
处子婴宝珠佩宝玉,负戴黄金,而遇中山之盗也,虽为之逢蒙视,诎 要桡 ,君卢屋妾,由将不足以免也
【注释】
选自《荀子·富国》。婴:系在脖子上。逢蒙视:斜视。诎要:弯腰。诎:同。要:同。挠:同,曲。 :读gúo国。腿弯。挠 :指下跪。君:为 君。作动词用。卢屋:即庐屋,居室的泛称。由:同
【译文】
有个少女,脖子上挂着宝珠,腰间佩有玉环,身上带着很多黄金,在山中遇见了盗贼。 强盗见财起意,持刀抢劫。少女被吓得魂不附体,不敢正视,急忙弯腰下跪,苦苦哀求,表 示愿给强盗作婢妾,然而,强盗还是把她杀了。
【题旨】针锋相对方有望,妥协幻想惨下场。
涓蜀梁见鬼
夏首之南有人焉,曰涓蜀梁。其为人也,愚而善畏。明月而宵行,俯 见其影,以为伏鬼也;仰视其发,以为立魅也;背而走,比至其家,失气而死
【注释】
选自《荀子·解蔽》。夏首:古地名,即夏水口,在今湖北省境。善畏:疑神疑鬼, 非常胆小。魅:读mèi妹。精怪。迷信说法,以为物老则成精为魅。背:掉转身子。走:跑。比:及,等到。失气:断气。
【译文】
在夏首的海边有个名叫涓梁的人。他为人愚蠢而又十分胆小,看见什么都害怕。
一次,他在皎洁的月色下夜行。偶而低头,看见自己长长的身影,以为遇到了爬在地上的魔 鬼;又一抬头,看见自己的头发,又以为碰到立在身后的妖怪。他顿时吓得魂飞魄散,急心转身拚命逃跑。
等他跑回家中,已经上气不接下气,很快便气绝身亡。
【题旨】疑神疑鬼,庸人自扰自害。
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 _邸D憾 笸銎洳疲 浼疑踔瞧渥覾-,而疑邻人之父。
【作者介绍】
韩非(约公元前280——233),战国末期韩国人,出身于贵族,是荀卿的弟子,为当时著名 的法家代表人物。他曾向韩王建议变法图强,但未被采纳。他的著作得到秦始皇的重视,被邀往秦国,不久被秦国李斯等人陷害入狱,被迫自杀。著作有《韩非子》五十五篇,其中引 述了很多寓言故事,不少篇幅,富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先秦寓言发展的高峰。
【注释】
选自《韩非子·说难》。筑:筑墙,古代筑墙用板筑。父:指老年人。智:意动用 法,以为聪明。
【译文】
宋国有个富人。一次,天降大雨,他家的院墙塌了一个缺口。他儿子着急地说:要不赶快 修好,一定会被盗。邻居老人看见,也这样劝告他。
当天夜晚,果然丢失了很多财物。
富人一家痛悔之余,都称赞自己的孩子有先见之明,但对邻家老人却发生了怀疑。
【题旨】鉴别人事,应客观公正,不应亲疏有别。
和氏献璧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 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为和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 ,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 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 B11 ?”和曰:吾非悲刖也,悲 夫宝玉而题之以石 B12 ,贞士而名之以诳 B13 ,此吾之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 理其璞而得宝焉 B14 ,遂命曰和氏之璧
【注释】
选自《韩非子·和氏》。和氏:相传名卞和。璞:含玉的石头。厉王:春秋楚国国 ,名 冒,公元前757——741年在位。玉人:雕琢玉器的工匠。诳:读kuá ng筐。 欺骗。刖:古代一种断脚的刑罚。薨:读hōng哄。周代诸侯死叫薨。武王:名熊通,公元前740——690年在位。文王:名熊赀,公元前689——677年在位。泣:这里指 眼泪。 B11 奚:为什么。 B12 题:品评,这里是被判定的意思。 B13 贞士:坚贞 之士。 B14 理:治理,对璞进行整治。
【译文】
楚国有个名叫卞和的人,在楚山得到一块含有珍贵玉石的石头,便去献给楚厉王。厉王命令 玉匠鉴别。玉匠一看就说:这是一块石头。厉王大怒,以为卞和有意欺骗,就下令砍去了卞和的左脚。
等到厉王死去,武王登位,卞和又把那块石头献给武王。武王又让玉匠鉴别,玉匠又说:这是一块石头。武王也以为卞和是故意欺骗,又下令砍去了他的右脚。
后来,武王死去,文王登位。于是,卞和便捧着那块石头,在楚山脚下一连痛哭了三天三夜 ,眼泪流尽,血也哭了出来。
文王听到这件事后,派人前去查询,问他说:天下被砍去脚的人很多,为什么独有你哭得 如此悲伤呢?”卞和回答说: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 坚贞之士当作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
文王听到回报,便叫玉匠整治那块璞,果然得到一块价值连城的美玉,随即命名为和氏之
【题旨】坚持真理,终被认识;偏听偏信,害人误事。 子罕不欲玉
宋之鄙人得璞玉而献之子罕,子罕不受,鄙人曰:此宝也,宜为君子器 ,不宜为细人用子罕曰:尔以玉为宝,我以不受子玉为宝。
【注释】
选自《韩非子·喻老》。鄙人:鄙俗的人,这里指喜欢巴结奉承的小人。子罕:名乐喜 ,宋国的大夫。细人:指地位低微的人。
【译文】
宋国有个喜欢奉承巴结别人的人,得到一块玉璞,便拿去献给子罕。子罕却坚辞不受。
那人奇怪地说:这可是宝啊!只有您这样的君子才配使用、收藏,不宜让那些卑下的人去 糟踏。
子罕笑着说:你爱的是这块宝玉,我崇尚的却是不受贿赂,不听奉承的美德,这才是最可 宝贵的。
【题旨】人各有宝,见识高低不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至宝。
争先恐后
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俄尔与于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主曰: 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 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注释】
选自《韩非子·喻老》。赵襄主:即赵襄子。御:指御术,即驾驭的技术。王子期:即 王良,又名于期。俄尔:多作俄而,不久。逐:追逐,这里指竞赛。过:过失,偏差。逮:读dài带。及,到。这里是追上的意思。诱道:诱马于道。先后心:即争 先恐后之心。上:同,还。
【译文】
赵襄子向有名的驾车能手王于期学习驾车的本领,不久,他和王子期比赛驾车。不料,换了 三次马,都落在王于期的后面。
赵襄子有些不高兴,对王于期说:您教我驾车,没把本领全教给我。
王于期解释说:我已经毫无保留地全教给您了,只是大王运用有所偏差。凡是驾车,最关 键的是要把车马套合适,专心致志地调理马匹。然后才能谈得上纵马飞腾,奔驰千里。而您驾车时,落后了,想急切追上我;争先了,又唯巩被我追上。本来比赛就有前后之分,而您 争先恐后,把注意力全放在我的身子,哪里还有心思驾驭车马呢?这才是您落后的原因。
【题旨】心不在焉,必败。
一鸣惊人
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右司马御座而与王隐曰 鸟止于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飞不鸣,嘿然无声,此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子释之,不彀知之矣处半年。乃自听政,所废者十,所起者九,诛大臣五 ,举处士六 B11 ,而邦大治。
【注释】
选自《韩非子·喻老》。楚庄王:名旅,公元前613——590年在位,是春秋五霸之一。 莅:读lì利。临,到。这里指执政。右司马:官名。御座:即侍坐。隐:有话不直说 ,而通过打比方的办法暗示。阜:土山。不翅:这里指不展翅,不亮翅。嘿:读mò 墨。同名:指称,表述。此为何名,即这是什么意思呢?子释之:您放心吧。 不彀:不善。古代诸侯自谦词。起:兴。 B11 处士:指古代有才德而隐居不做官的 人。
【译文】
楚庄王登位执政已经三年了。然而三年之中,默默无闻,没有颁发一项命令,没有管理一件 政事。
有一天,右司马在宫中侍坐,对庄王隐喻道:大王啊,有一只鸟停息在南方山上,时过三 年,即不展翅飞腾,又不引吭高鸣。请问,这是什么缘故呢?”
庄王笑笑回答说:天年不展翅,是为了让羽翼长得丰满:不飞不鸣,是细心观察民情事理 。这样的鸟,虽然不飞,一飞必定直冲云天;虽然不鸣,一鸣就是让人吃惊。您放心吧,您的意思我都知道了。
半年以后,楚庄王就开始亲自治理国家政事:废止了十项陈章,兴立了九件新政,诛杀了五 个不法大臣,起用了六位贤德隐士。从此,楚国大治。
【题旨】充分准备、踏实工作,成绩就会一鸣惊人。
涸泽之蛇
泽涸,蛇将徙,有小蛇谓大蛇曰:子行而我随之,人以为蛇之行者 耳,必有杀子,不如相衔负我以行,人以我为神君也。乃相衔负以越公道,人皆避之 ,曰:神君也。
【注释】
选自《韩非子·说林》。泽涸:湖泊干涸了。涸,读hé禾。枯竭。徙:读xǐ洗。 迁移。公道:大道。
【译文】
一个湖泊里的水干涸了,生活在这里的蛇纷纷迁居。
这时,有条小蛇对一条大蛇说:我们般迁的时候,如果您在前面走,我在后面跟,人们看 到蛇在爬行,一定会打死您。不如彼此用口相衔,您背上我走,人们见了便以为我是蛇神, 就不会加害我们了。
于是,大蛇背着小蛇,彼此衔着,通过大路。人们见了,果然纷纷回避,说:这是蛇神! ”
【题旨】要善于识别玩弄诈骗手段的坏人。
鲁人徙越
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 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注释】
选自《韩非子·说林上》。身:自身。屦:读jù句。麻鞋。缟:读gǎo稿。白色 的生绢。徙:读xǐ洗。迁移。越:古国名,姒姓,建都会稽(今浙江绍兴),在今江苏、安微南部、江西东部和浙江北部一带。履:读lǔ吕。鞋。这里作动词用,穿鞋。跣: 读xián鲜。光脚,赤脚。被:同
【译文】
鲁国有个人,特别善于编织麻鞋,他的妻子是纺织素绢的能手。他们想搬到越国去住。有个 人知道后,劝他们说:您迁居越国,一定会受穷的。
这个鲁人奇怪地问:那为什么呢?”
那人问答说:你编织麻鞋,是供人穿用;你妻子纺织素绢,是做帽子。而越国的老百姓赤 脚走路,不戴帽子。你们虽有编织的专长,却到用不着它们的地方谋生,想不受穷困,怎么可能呢?”
【题旨】任何高明的技术,必须符合特定的环境和社会的需要否则就无应用 价值。
肿膝难任
伯乐教二人相 ,相与之简子厩观马。一人举
,其一人从后而循之,三抚其尻而马不 。此自以为失相。其一 人曰:子非失相也,此其为马也, 肩而肿膝。夫 马也者,举后而 任前,肿膝不可任也,故后不举。子巧于相 马而拙于任肿膝。
【注释】
选自《韩非子·说林下》。 :同之:往、到。简子:即赵简子。 厩:马房。举:选拔。循:顺。这里指在马身后来回走动。尻:读kāo考。脊骨的 末节。失相:有失于相,意即相错了。 :读wō倭。筋骨受伤。任:读r èn认。承担。这 句话意思是,马后蹄踢起,重心前移,须由前脚承担重量。
【译文】
伯乐教两个人相看有踢蹶习惯的马。
一天,他和这两人一起前往赵简子的马房去实际观察。
其中一人认出一匹踢马,另一人走到马的身后,连续拍了三次马的臀部,马都不踢一下。
辨认的人以为自己相错了。
另一人却说:您并没有相错。这确是一匹踢马。只是它现在前脚肩胛筋骨损伤,膝盖肿胀 。凡是踢马,举起后腿踢蹶时,重心便落在前腿上。而这匹马,前膝肿痛,不能支撑全身重量,所以后腿举不起来,不能踢了。您很会辨认踢马,却看不出它前膝肿胀。
【题旨】要用联系的眼光全面分析灵活掌握事物的内在规律。
三虱相讼
三虱相与讼。一虱过之,曰:讼者奚说?”三虱曰:争肥饶之地。 虱曰:若亦不患腊之至而茅之躁耳,若又奚患?”于是乃相与聚嘬其身而食之
【注释】
选自《韩非子·说林下》。讼:争讼,争辨是非。若:你们。腊:腊祭之曰,要杀牲 。茅之躁:用茅草烧。嘬:读chuài踹。咬。
【译文】
一天,三只虱子在一头肥猪身上,相互争吵起来。
这时,另外一只虱子经过这里,见它们争吵不休,便问道:你们为什么争吵呢?”
三虱回答说:为了争夺猪身上最肥美的地方。
那只虱子听了,说:你们难道不忧虑腊祭的时日即将来临吗?到时候,茅草一烧,这头猪 便要被杀掉煮熟成为祭品,你们不趁机吮吸它的鲜血,还争吵什么呢!”
虱子们一听,恍然大悟。于是,停止争吵,挤在一起,拚命吮吸着猪血。
【题旨】坏人常常是互相勾结又互相争夺、目的都是损人利己。
自相残杀
虫有虺者,一身两口,争食相 。遂相杀,因自杀。
【注释】
选自《韩非子·说林下》。虺:读hǔi毁。一种蛇类毒虫。 :读hé 。咬。
【译文】
有种蛇类毒虫,叫虺。
这种毒虫,一个身子两张嘴。每当捕获食物以后,两嘴就因争食,彼此咬了起来。
结果,虺也就因自相残杀而死去。
【题旨】自顾眼前利益,互相残杀,必将同归于尽。
齐王遇河伯
齐人有谓齐王曰:河伯,大神也。王何不试与之遇乎?臣请使王遇之。乃为坛场大水之上,而与王立之焉。有间,大鱼动,因曰:此河伯。
【注释】
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河伯:迷信传说中的何神。坛场:为某种大事专门设置 的高台,以示庄重。
【译文】
齐国有个人,鼓动齐王说:大王,河伯是主宰江河的尊神。您为什么不设法和他相会一下 ?如果大王愿意,请让我为您筹措和他相会。
于是,在大河之上设立了坛场,那人陪同齐王,在上面等候。
过了一会,河水哗哗作响,在波涛汹涌之中一条大鱼出没游动。于是,那人急忙指给齐王, 说:大王,快看,这就是河伯。
【题旨】要识破欺诈,看请伎俩,分析企图。
三人成虎
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不信。”“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王曰:寡人信之。庞恭曰: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老虎。今邯郸之去魏也 远于市,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庞恭从邯郸反,竟不得见
【注释】
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庞恭:战国时代魏国大臣。质:作人质。邯郸:战国时越 国的国都。市:街市。去:离开。见:指被魏王召见。
【译文】
魏王大臣庞恭就要陪同太子作为人质,前往赵国都城邯郸。
临行前,庞恭对魏王说:如果现在有人对您说,闹市上窜来一只猛虎,大王相信吗?” 王说:那我不信。
庞恭又问:如果有两个人说有虎呢?”魏王回答道:我还不信。
庞恭接着又问:如果三个人都说闹市上有虎,您相信吗?”魏王道:大家都这么说,那 我就相信了。
然后,庞恭说:闹市上没有老虎,这本来是显而易见的事情。然而,因为三个人都说有虎 ,似乎就真的有了猛虎。现在,我要离您远去,邯郸离魏国要比这里到街市远得多。说我坏话的也一定会超过三人,请大王仔细考察。
后来,魏王果然听信了别人的议论,当庞恭从邯郸回国以后,便不再召见他了。
【题旨】谎言重复千遍,就会当成真理,要调查研究,防止上当受骗。
滥竽充数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食 以数百人。宣王死, 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注释】
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姓田名辟疆,公元前320—302年在位。竽:古乐 器,近似南郭:复姓。处士:这里指没有做过官的读书人。廪:读lǐn凛。官府米仓。廪食:公家供给食物。以:这里犹言 王:名地。宣王的儿 子。公元前301—284年在位。
【译文】
齐宣王喜欢欣尝吹竽。每次总是让三百人一起吹奏。
有个不会吹竽的南先生,知道了宣王的所好,就去自我吹嘘一番,请求为宣王演奏。宣王高兴地让他参加了吹竽队伍。于是,每逢演奏,他装摸作样一番。就这样他骗取到和别人同 样的报酬。
后来,宣王死了,儿子 王登位。仍然喜欢欣尝吹竽,不过爱听一个一个地独奏。南先生一见混不下去,便溜掉了。
【题旨】不学无术,投机取巧,终会被识破,混不下去的。
买椟还珠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
,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注释】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木兰:一种乔木,木理细密,木质优良。桂:一种芳 香植物,可制作香料。椒:即花椒,古人用香料用。玫瑰:美玉名。古人以珠之尤精者 曰玫瑰辑:通,连缀。羽翠:即翡翠,一种碧绿的美玉。椟:读dú读,匣子。鬻:读yú育。卖。
【译文】
有个楚国人,来到郑国出卖珍珠。
他用名贵的木兰为珍珠制做了一只精巧的匣子,又用牡桂、花椒薰香,并且在上面镶嵌了晶 莹的珠玉,装饰了精美的玫瑰,还连缀了珍贵的翡翠,装璜得十分考究。
一个郑国人买了以后,只拿走这只匣子,却将宝贵的珍珠还给他。
这可以说,那个楚国人只是善于出卖木匣,却不善于出卖珍珠。
【题旨】形式掩盖内容,本末倒置,喧宾夺主,危害极大。
射稽唱歌
宋王与齐仇也。筑武宫。讴癸倡,行者止观,筑者不倦,王闻召 而赐之。对曰:臣师射稽之讴又贤于癸。王召射稽使之讴,行者不止,筑者倦。王曰:行者不止,筑者知倦,其讴不胜如癸美何也?”对曰:王试度其功,癸四板,射稽 八板; 其坚,癸五寸,射稽二寸。
【注释】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仇:怨仇。意思是准备与齐国打仗。武宫:练武的场 所。讴:唱歌。癸:唱歌人的名字。倡:古代对歌舞人的通称。板:古代筑墙用两板夹,实土夯筑,故以板计功。 :读zhì志。搔,指用指头捅墙,以试其坚固程 度。
【译文】
宋王为了准备对齐作战,大兴土木,营建练兵场。
这天,一位名叫癸的歌手,在工地放声歌唱。动人的歌声,使过往行人停下了脚步,留恋忘 返;干活的人,精神振奋,忘记了疲倦。
宋王听说后,十分高兴,召见并赏赐了癸。癸对宋王说:我的老师射稽唱歌的造诣比我深 得多。
于是,宋王召见射稽,命他在工地演唱。结果行人没有止步,劳动的人感到疲倦。
宋王大失所望,问癸说:你的教师唱歌的时候,行人不止步,干活的人感到疲倦,他唱得 并不如你,为什么要称赞他呢?”癸回答说:请大王检查一下我们俩唱歌的实际效果吧:我唱歌时,他们只筑了四板墙,而射稽唱歌时,却筑了八板墙:而且墙壁的坚固程度也不 一样,我唱时所筑的墙,可以捅进五寸,而射稽唱时筑的,只能捅进二寸。
【题旨】不惑于表象,由实践检验优劣。
棘刺母猴
燕王征巧术人。卫人曰能以棘刺之端为母猴。燕王悦之,养之 以五乘之奉。王曰:吾试观客为棘刺之母猴。客曰:人主欲观之,必半岁不入宫 、饮酒、食肉,雨霁日出,视之晏阴之间,而棘刺之母猴乃可见也。燕王因养卫 人,不能观其母猴。郑有台下之冶者谓燕王曰臣为削者也,诸微物必以削削之 ,而所削必大于削。今棘刺之端不容削锋,难以治棘刺之端。王试观客之削,能与不能可知也。王曰:善。谓卫人曰:客为棘刺之 B11 ?”曰:以削。王曰 吾欲观见之。客曰:臣请之舍取之 B12 因逃。
【注释】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燕:春秋战国时代国名,在今河北北部和辽宁西部一带 卫:春秋战国国名,在今河南一带。乘:读shèng剩。方圆六里为一乘之地。这里指以乘计俸禄。霁:读jì际。雨住天晴。晏:读yán宴。晴朗。台下:指住官 府服役的工匠、奴仆。冶者:铁匠。削:刻削工具。削削:第一个削同上解,作名词:第二个削作动词。治:治理,指刻削东西。 B11 此句似有脱字。据陈奇猷,当 客为棘刺之母猴何以治之 B12 之:第一个之作动词用,到、往。第二个之作代 词,指刻削工具。
【译文】
一次,燕王征召天下能工巧匠。
一个卫国人前来应召,自我吹嘘说:我能把细小的棘尖端,雕成一只母猴。燕王一听, 非常高兴,用五乘的俸禄供养他。
过了一些日子,燕王对卫人说:我想看看您雕刻的棘刺母猴。那个卫国客人煞有介事地 说:大王要想看它,必须事先半年不进内宫,不喝酒,不吃肉,选择雨过日出,似睛似阴 的一刹那,才能看到这个棘刺母猴。燕王听了,觉得很难实现,只好继续供养他,却一直看不到他的作品。
后来,一个在宫庭干活的郑国铁匠知道了此事,便对燕王说:我是打制刻刀的工匠。据我 所知,所有小巧的物品,都要用刻刀削刻;而要刻的东西,都必须大于刻刀的刀刃。现在,卫人讲的棘刺尖端,实际连刻刀的刀锋都容不下。怎么能雕出什么东西来呢?所以,请大王 只要求看看卫国客人的刻刀,就可以知道他能不能雕刻了。燕王恍然大悟:有道理!”
于是,燕王召来卫人,问:你用什么东西在棘刺上雕刻母猴呢?”卫人回答道:用刻刀 呀。燕王说:那让我见识一下你的刻刀吧。卫人说:请允许我回住地把它取来吧。于是,便乘机逃走了。
【题旨】狐狸尾巴,总会露出破绽,认真分析,定会揭穿骗局。
郑人争年
郑人有相与争年者。一人曰:吾与尧同年其一人曰:我与黄 帝之兄同年讼此而不决,以后息者为胜耳
【注释】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年:年龄。尧: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 袖,史称唐尧。黄帝: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讼:争论。息:止。
【译文】
有两个郑国人,争论谁的年龄大。
其中一个说:我和尧帝同年而生。
另一个说:我和黄帝的哥哥同年而生。
两个人轮番升级,各不相让,争论不休,只好以谁能一直说到最后,谁就算得胜。
画鬼最易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最 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 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注释】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孰:何,什么。罄:读qìng庆。显现。类:大 概,相似。易之:易为,即容易画。
【译文】
有位客人来给齐王作画。
齐王问他:画什么东西最难呢?”
客人回答说:画狗、画马最难了。
齐王又问:那么,画什么最容易呢?”
客人答道:画妖魔鬼怪最容易。因为狗马人人皆知,早晚随时可见,画得稍不象,就能指 摘出来,所以最难画。至于妖魔鬼怪,根本不存在,谁也没有见过,可以随心所欲,所以最容易画。
【题旨】不辨细微区别,贪图省事,不花力气有害无益。
不识车轭
郑县人有得车轭者,而不知其名,问人曰:此何种也?”对曰: 车轭也。俄,又复得一,问人曰:此是何种也?”对曰:此车轭也。问者大怒,曰 曩者曰车轭,今又曰车轭,是何众也?此女欺我也!”遂与之斗。
【注释】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古地名,在今陕西省渭南县境。轭:读è饿。套在 牲畜颈部,以便牵引的器具,形状略似人字形。何种:何种物体。曩:读nǎng囊。先前。女:同,你。
【译文】
郑县有个人,这天,偶而捡到一个车轭。
他不知道叫什么,就问人说:这是什么东西呀?”那人回答说:这是车轭。
不一会儿,他又捡了一个车轭,照旧又问那人说:这是什么东西呀?”人家又告诉他说:这是车轭。
他听了大怒,喊道:先前说是车轭,现在又说是车轭。那里会有这么多车轭?!这分明是你 存心欺哄我!”
于是,就和人家打了起来。
【题旨】善于学习,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善于学习,不可一世,蛮横无 礼,愚蠢可笑.

狼与逃进神庙的小羊

一只小羊被狼追赶,逃进了一个神庙里。狼对小羊说,如不赶快出来,祭司会抓住你,

把你献给神。小羊回答说:我宁愿献给神,也比被你吃掉好。

这故事说明,对要死的人来说,应选择有价值的死。

和人生道理 和学习态度有关的 一连串寓言:

分享给你的朋友吧:

i贴吧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豆瓣

MSN

对我有帮助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ef3226c25c52cc58bd6be91.html

《望洋兴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