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

发布时间:2020-01-07 03:57:5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琵琶行(白居易)

一、教学目标

1、积累文学常识;

2、欣赏诗中运用描写音乐的语言;

3、品味意境,体味情感;

4、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抓主旨句,结合诗人和琵琶女的人生遭遇,体会诗人思想感情,分析人物形象。2、赏析诗中的音乐描写;

三、教学方法 诵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四、课时安排:4课时

1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课前用PPT播放“高山流水”音乐(配一组意境与高山流水音乐相符的图片,自动播放),营造气氛。

二、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

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与元稹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

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现存诗近三千首。

三、写作背景

白居易生活在由盛转衰的中唐时期,当时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很尖锐。外族不断入侵,自安史之乱后,国内连年战乱,民不聊生,统治阶级内部朋党之争日益加剧,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日渐衰微,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白居易早年避乱江南,接近人民,对政治的混乱、人民的疾苦深有感受。唐宪宗元和十年,跟拥兵割据的藩镇吴元济勾结的朝中重臣派人刺死

宰相武元衡,长安城顿时一片混乱。白居易当时任东宫赞善大夫,是个陪侍太子的闲职不能

过问朝政,但他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上书请求缉捕凶手,终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为江洲

司马。对于这次遭贬,诗人既感伤有愤慨。到江洲后一年的生活更使他感受到世态炎凉。他

有满腔的怨愤无处倾诉,到江洲的第二年就创作了这篇著名的长诗。

四、白居易生平与诗作

时期生活特点诗歌特点

前期(从入仕到贬江州司马以前)仕途一帆风顺,始终抱着“为民请命”“兼济天下”的宗旨。以讽喻诗为主。代表作品为《卖炭翁》后期(即自贬江州司马到死)是他“独善其身”

的时期,揉和儒家“乐天知命”道家“知足不辱”和佛家“四大皆空”来作“明哲保身”的法宝。悔恨“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以闲适诗和感伤诗为主。感伤诗:《长恨歌》《琵

琶行》闲适诗:《赋得古原草送别》

五、解题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六、整体感知,疏通读音

1、学生自由朗读,借助工具书,扫除生字词;

2、播放朗读视频(PPT),初略感悟,正音。

3、齐读课文

七、解读序言要求通读序言,利用课文注解,翻译文句,并说说此“序言”的作用。

掌握序言中重点文言字词:

1、左迁:降职(补充:右迁,升职)

2 明年: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3、命酒:酒,名词活用为动词,摆酒;

4、因为:因此创作,为动词,写作,创作

5、长句:古义:七言诗,今义:结构复杂,词语较多的句子

6、歌以赠之,歌:名词活用为动词,作歌

7、命曰:命,名词作动词,命名,题名

序言作用: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梗概,概述歌女的悲凉身世,说明写作的背景动因,并为全诗定下凄切的感情基调。

八、课后作业

利用课文注解和工具书,翻译课文,梳理文句意思,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各段的内容。

2课时

一、导语:音乐是人类最富于灵性的创造,它通过七个音符对称与非对称的排列,奏出或悲愤激越或轻柔缠绵的乐曲,以表现丰富多彩的人生体验,抒发人们内心的情感,因此音乐与同为抒写人生体验的诗歌并被称为艺术的最高境界。刚才我们听的这首名曲是“高山流水”,这里面的故事,千百年来世人传颂不断。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雅士,一个山野樵夫,是音乐将他们联系了起来,于是世上便流传着知音的佳话。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又是音乐让他们共同演绎了一首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在那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清冷的月光,飘飞的荻花,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白居易遭贬谪之后,巧遇琵琶女,因同病相怜而信笔写来的经典乐府《琵琶行》。

二、走进诗文,理清思路,整体把握。

三、利用课文注解,梳通文意,思考问题:

问题(1)诗文按什么顺序写?请理清行文思路,并概括每段内容大意。

明确:全诗按时间顺序

①月夜江头送客

②江上聆听琵琶曲:(邀见歌女;演奏名曲;听者陶醉)

③歌女倾诉身世苦:(少年欢乐;晚年凄凉;悲苦心境)

④同病相怜伤迁谪

⑤重闻琵琶青衫湿

问题(2)通过叙事塑造了哪几个人物形象?

明确:琵琶女和诗人自己。

问题(3)诗人用哪两句诗将两个形象连接在一起的?

明确: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问题(4)诗人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叹息,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间有什么共同的命运、遭遇?具体情况是怎样的?试做具体比较(用原诗文概括回答)

思路点拨:

1 序与第三节相关部分,了解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与心境。

当年:

艳盖群芳,艺压京城,人妒人捧,年年欢笑;

京倡(色艺双绝、技高貌美、青春年少、欢笑红颜)

而今:

年老色衰,门前冷落,委身商人,独守空船。

商妇(飘零憔悴、饱受冷落)

②借助注释、序、第一节与第四节相关部分,了解诗人的遭遇与心境。

当年:诗酒流连,丝竹不绝,高朋满座,其乐融融;

京官(京城作官、高官厚禄、身居高位、位至谏言,名动京师)

谪官而今:谪居卧病,有酒无乐,送客惨别,其情凄凄。

恨(谪居九江,凄凉落魄)

诗人与琵琶女比较:琵琶女自诉身世苦,白居易自叹谪居苦

本是京城女 去年辞帝京

名满京都的艺人 才华横溢的诗人

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 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问题(5)“相逢何必曾相识”,是什么使素不相识、萍水相逢的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

一起?明确:音乐(琵琶声)。

一个独守空船,借乐诉怨;一个送客江头,有酒无乐。一个善弹,一个善听(善写),演绎出一出千古传诵的知音故事。这正如浔阳楼楹联所言:

枫叶四弦秋,枨触天涯迁谪恨;

浔阳千尺水,句留江上别离情。

江西九江有一处名胜古迹——白居易祠,祠中著名的对联。写白居易离开九江时,九江人民对他的深厚情谊,勾留即逗留,千尺水衬托别离情之深。

三、 重点鉴赏课文第二段“音乐描写”

1.学生朗读,体味琵琶女演奏音乐的过程和情感的变化。

2.分组讨论:本段音乐描写的艺术特色。

作者用了哪些手法来描摹音乐?这些手法有何好处?

明确:

描写特色:

A、大量运用比喻,化抽象无形为形象可感;

B、巧用拟声词和叠词;

C、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结合;

D、带着感情去描摹音乐。

分析鉴赏诗文的技巧:咀嚼语言,分析手法

整体感知,品味感情

3 对比欣赏:

韩愈《听颖师弹琴》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师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①颖师:西域僧人,“颖”是其名,“师”对僧人的尊称。②昵昵:亲昵的样子。③蛴攀:登攀。④丝篁:丝竹等弦乐器,这里借指音乐。⑤滂滂:流淌的样子。⑥诚能:确实擅长(弹琴)。⑦冰炭:比喻心中忽冷忽热,忽忧忽喜。

[阅读提示]

《听颖师弹琴》一诗在音乐的描写上也十分地成功,试与《琵琶行》作一比较分析。

[参考解说]

相同:1.两诗均运用了“以形喻声法”。在描摹琴声的时候都能以形喻声,赋形于声,特别是比喻句的反复运用,形象地描绘出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琴声巧妙地转换成有形的立体的视觉形象,使人产生如临其境之感。2. 都运用了“以情传声法”,将自己的倾听的感受写进去,并传达给读者,从而产生感情的共鸣。3. 都运用了“正侧面相结合的描写法”,均以正面描写为主,侧面衬托为辅。

不同:1.《琵》诗不仅描写了琵琶女弹唱的起始发展高潮结束的全过程,而且对弹唱的每一个阶段均作了声声入耳、句句铭心的细致描写;《听》诗虽也写出琴声时而高扬、时而低沉的节奏感,但没有对颖师整个弹琴的全过程作具体的描写。2. 《琵》诗的设喻角度是多方位的;而《听》诗主要是从视觉设喻。3.《琵》诗不但写有声,也写无声,声中有情,声情并茂;而《听》诗主要是摹声。另外,《听》诗在形式上采用的长短不一的杂言体,与忽高忽低的琴声及诗人忽起忽落的感情相适应。

总之,两诗对音乐的描写虽然有所不同,但都能曲尽其妙,有着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4总结文学家写音乐的技巧变化:

博喻(多个比喻的使用,以声写声)——通感(以形、色、光、味觉、触觉写声音)——联想、想象意境画面(朱自清由零星的比喻发展到完整的音乐场景的描画)

导入 :(2分钟)

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因为音乐演绎了一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一曲《琵琶行》,司马青衫湿,白居易笔下的琵琶声响彻千年而不衰。下面我们来重点赏析这传世的琵琶曲。

一:自读课文并讨论课文整体思路。(5分钟)

第一条思路:三奏,即琵琶女的三次演奏。 第二条思路:三感,即作者的三次感喟。

二:.具体分析 35分钟)

每一次的演奏如何?作者有怎样的感受?

(一): 一奏:水上琵琶声。

一感:一切景语皆情语,请学生试图从景物描写中体味情感。

(萧瑟——凄凉)

(二): 二奏:精彩演绎,精读、细读,朗读指导。(重点)

1、教师范读或听配乐朗诵。

2、学生朗读,体味琵琶女演奏音乐的过程和情感的变化。。

(根据学生发言总结)

序曲——急切愉悦——滞涩悲哀——悲愤激越——戛然而止

3、分组讨论:本段音乐描写的艺术特色。

①作者用了哪些手法来描摹音乐?

A、大量运用比喻,化抽象无形为形象可感

喻体 曲子特点

急雨 急促

私语 轻柔幽细

大珠小珠落玉盘 清脆圆润

莺语花底 悠扬婉转

泉流冰下 缓慢低沉

冰泉冷涩 沉咽暂歇

银瓶乍破水浆迸 雄壮

铁骑突出刀枪鸣 激昂

裂帛 戛然而止

B、通感(通于视觉,通于触觉,通于感觉)

(再朗读这一部分内容)

在急雨声、私语声、珠落玉盘声、莺语声、幽咽泉声、银瓶破裂声、刀枪相击声、裂帛声里也会唤起各种形象,象急雨、私语、珠落玉盘直到刀枪相击和裂帛的形象,即在以声类声中也会唤起以声类形,即听觉通于视觉了。再象“莺语花底滑”、“水泉冷涩”,“滑”和“冷涩”是触觉,即听觉通于触觉了。“幽咽泉流水下滩”,“幽”是感觉,是听觉通于感觉了。

C、巧用拟声词和叠词:摹声 嘈嘈 切切 间关 幽咽 呕哑 嘲哳

D、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结合: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忽闻水上琵琶声, 主人忘归客不发。凄凄不似向前 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二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诗眼)

②探究问题:作者如何将音乐的情调和演奏者及听众的感情融为一体的?

(请联系琵琶女和作者的身世)

琵琶女 诗人

(愉悦欢快曲)年少时:欢乐、风光       年少时: 欢乐、得意

(滞涩悲哀曲)年老时:色衰、门前冷落     年老时:伤迁谪、漂沦憔悴

(悲愤激越曲)世人重色轻才和丈夫重利 压抑在内心的对不公平现实

寡情的愤怒控诉 和命运的抗争。

(戛然而止曲) 心碎如裂帛之声 失意孤寂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三): 三奏:让学生反复诵读,自己品味。关键词“凄凄”

三感:“江州司马青衫湿”

探究问题:泪为何而流?(点拨: 宦海沉浮、人事茫茫;远别亲人、他乡孤苦;朋友离别、相见无期等等复杂感情交织在一起。)

三:总结:现代人所写七律作结。

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

伯牙操琴遇子期,高山流水韵依依。

乐天浔阳闻琵琶,相逢何必曾相识。

寄语天涯沦落人,莫愁前路无知己。

板书设计:

琵琶行(白居易)

三奏 琵琶曲:述尽人生心酸事

三感 青衫湿:同是天涯沦落人

作业:

拓展阅读:《听颖师弹琴》一诗在音乐的描写上也十分地成功,试与《琵琶行》作一比较分析。

[参考解说]

相同:1.两诗均运用了“以形喻声法”。在描摹琴声的时候都能以形喻声,赋形于声,特别是比喻句的反复运用,形象地描绘出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琴声巧妙地转换成有形的立体的视觉形象,使人产生如临其境之感。2. 都运用了“以情传声法”,将自己的倾听的感受写进去,并传达给读者,从而产生感情的共鸣。3. 都运用了“正侧面相结合的描写法”,均以正面描写为主,侧面衬托为辅。

不同:1.《琵》诗不仅描写了琵琶女弹唱的起始发展高潮结束的全过程,而且对弹唱的每一个阶段均作了声声入耳、句句铭心的细致描写;《听》诗虽也写出琴声时而高扬、时而低沉的节奏感,但没有对颖师整个弹琴的全过程作具体的描写。2. 《琵》诗的设喻角度是多方位的;而《听》诗主要是从视觉设喻。3.《琵》诗不但写有声,也写无声,声中有情,声情并茂;而《听》诗主要是摹声。另外,《听》诗在形式上采用的长短不一的杂言体,与忽高忽低的琴声及诗人忽起忽落的感情相适应。

总之,两诗对音乐的描写虽然有所不同,但都能曲尽其妙,有着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e7619e94b73f242336c5fc9.html

《琵琶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