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

发布时间:2018-07-11 20:32:4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教育学复习纲要

第一章教育学与教育

1.卢梭教育思想及其著作

卢梭,法国十八世纪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杰出的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教育学创立阶段的一个重要人物

卢梭的著作《爱弥儿》,他根据儿童的天性发展,把教育分为四个阶段。第一,婴儿期。第二,儿童期。第三,少年期。第四,青年期。

卢梭倡导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被现存的环境和教育给破坏了,高度尊重儿童。

2.洛克教育思想及其著作

英国哲学家洛克的主要思想可以概括为:

第一, 提出“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且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第二, 主张绅士教育。绅士的教育要把德行的教育放在首位,主张绅士教育应在家庭实施。

洛克的著作是《教育漫话》

3.赫尔巴特教育思想及其著作

1一原则

赫尔巴特首次提出“教育性教学原则”,阐明了教育教学之间的联系,他明确提出:“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他认为,教学是形成道德观念,培养道德品质的最基本的手段,强调道德教育要建立在知识教育的基础之上;道德教育应该通过教学进行,教学的目的是早就学生的德行。

2二基础

赫尔巴特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了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前者指明目的,他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完善道德,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后者指明教育学的途径、手段和障碍。赫尔巴特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建立了道德理论,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建立起了教学理论,并且将心理学中的统觉观念用于教学,强调教育学科科学性。

3三中心

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以“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三中心论,我们通常把赫尔巴特的三中心论称为“旧三中心”,而把杜威的“儿童为中心(学生为中心)、经验为中心、活动为中心称为新三中论

4四阶段

赫尔巴特将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1)清楚——明确的感知教材;(2)联想——使学生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3)系统——知道学生在新旧知识的基础上做出概括和总结;(4)方法——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

1806年,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赫尔巴特也被誉为“现代教育之父”。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对19世纪以后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

4.康德的贡献

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讲授,最早始于康德。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1.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是使可能的劳动力转变为现实的劳动力的基本途径

2)现代教育是使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的一种重要途径

3)现代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教育通过传授生产经验、科学知识,培养各个层次、各种类型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均有助于发挥人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强有力地推动生产发展,显著地提高劳动生产率,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2.教育的生态功能

1)树立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

2)普及生态文明知识,提高民族素质

3)引导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活动

3.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

(一)含义

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是指社会成员通过教育的培养、筛选和提高,能够在不同的社会领域、社会层次、职业岗位、科层组织之间转换、调整和变动,以充分发挥其个人的智慧才能,实现其人生价值。

教育的社会横向流动功能,是指社会成员因受到教育和训练而提高了能力。

教育的社会纵向流动功能则是指社会成员因受教育的培养与筛选,能够在社会阶层、科层结构中做纵向的提升。

教育之所以具有社会流动功能,是因为通过教育可以提高人的学历、能力和人格,创造了能够流动的条件与可能。

(二)重要意义

1)教育已成为个人社会流动的基础

2)教育是现代社会流通的主要通道

3)教育深刻影响社会公平

4.如何办人民满意教育

1)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石,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奠基工程,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保障和创造潜能的发挥,始终居于教育事业“重中之重”的地位。

2)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有利于为社会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有利于拓宽就业渠道,有利于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3)大力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高等教育处于整个教育发展的龙头地位,高等学校即是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的“培养所”,又是知识创新、增强综合国力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如何大力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

首先,要明确学校定位并办出特色

其次,要大力培养和提高教师队

再次,要培养学生的践行能力和创新能力

最后,要用不同的尺子评估不同类型的学校

5.国兴教育面临的问题

1)教育经费投入总量增长偏低

2)教育公平面临严峻挑战

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问题

首先,教育经费与设备配置的差异导致教育条件的不公平

其次,师资力量与教学水平的差异导致教育过程的不公平

再次,城乡学校的教育条件与教学水平的差距导致教育结果的不公平

最后,教育投入的差距深刻影响教育的公平

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需要妥善解决的问题

一是“留守儿童”问题,二是“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

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引发的教育机会不公平问题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1.人的发展的特点

1)未完成性

人的为完成性与人的非特定性密切相关

2)能动性

虽然人的未完成性已蕴含着人的生命发展潜能及其广泛发展的可能性,但是,人的发展是在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下进行的,是一个具有社会性的能动发展过程,这是人的发展区别于动物发展的一个质的特性。

2.人的发展的规律性

1)顺序性

顺序性:人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其过程是具有一定的方向和顺序的。

教育策略:教育要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做到循序渐进、有针对性,不能“凌节而施”、“揠苗助长”。

2)不平衡性

不均衡性:人的身心发展不是等速的,而是波浪式的向前发展,某一时期发展较快,某一时期发展较平稳。

教育策略:教育要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差异性和不均衡性,做到因材施教 、抓住关键期,适时施教。

3)阶段性

阶段性:人的身心发展要经历若干阶段,不同的年龄阶段都会表现出一些不同的特征,每一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继续,又是后一阶段的准备。

教育策略:有针对性,不能一般对待,搞“一刀切”、“一锅煮”。

4)个别差异性

个别差异性:不同儿童的同一方面发展,其速度和水平各不相同;人在兴趣、爱好、性格、意志等方面,也存在着个别差异。

教育策略:因材施教,长善救失。

5)整体性

整体性: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整体的人,他既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还表现出个体的独特性。

教育策略:人的发展的整体性要求教育要把学生看作复杂的整体,促进学生在体、智、德、美和行(实践智慧与能力)等方面全面和谐地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完整和完善的人。

3.影响人发展的因素

一、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一)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

遗传是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命机体及其解剖上的特点,这些遗传的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自然的或生理的前提条件。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生命潜能。

(二)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年龄特征

遗传素质本身是一个发展与成熟的过程,主要表现为人的身体的各种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其机能的发展变化与完善的过程。

(三)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生理上的可能性

二、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一)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

(二)环境的给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

三、个体活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一)个体活动是人的发展的决定因素

(二)个体活动制约着环境影响的内化与主体的自我建构

(三)个体通过能动的活动选择、建构着自我的发展

4.教育遵循人发展的规律(同2

第四章 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

()、个人本位论:卢梭,洛克,罗杰斯,夸美纽斯,康德,马斯洛

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充分发展个人的潜能与个性,至于社会的要求是无关紧要的。

观点:(1)教育目的是根据个人发展的需要制定的,而不是根据社会的需要制定的。 2)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3)人生来就来健全的潜能本能,教育的基本职能就在于使这种潜能得到发展。

(二)社会本位论:涂尔干,柏拉图,

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由社会发展的需要所决定的,至于人的潜能与个性的需要是无关紧要的。

观点:(1)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

2)教育除了满足社会需要以外并无其他目的。

3)教育的结果或效果是以其社会功能发挥的程度来衡量的。

2.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及现实意义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本观点:

(1) 人的发展同社会生活条件紧密联系

(2) 旧式社会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3) 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

(4)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是共产主义社会

(5) 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现实意义:

(1)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人的全面发展拓宽了道路

(2) 要依据我国的特点尽可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 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4) 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与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必须和谐统一

3.教育目的对学校教育的实施意义

1)定向作用。教育目的规定了学校教育和学生发展的根本方向,是学校办学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学生发展的总方向,是学校教育工作的起点和归宿,并制约其全过程。

2)调控作用。教育目的规定了学校教育培养人才的基本质量规格,对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活动方式起选择,协作,调节和控制作用。

3)评价作用,学校的办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发展质量如何,可以有很多的标准来衡量,但根本标准是教育目的。

4)标准作用

4.教育目的与教学目标的区别与联系

教育目的是对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培养人的质量或规格的设想和规定。(普遍性)

教育目标(培养目标)是某一级某一类学校教育,培养人的质量规格的设想和规定。(特殊性)

教育目的涵盖的范围更加广泛,它对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都有规范和约束的作用,对教学工作、思想教育工作、管理工作等方面都有制约作用。

教学目标一般是指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所追求的预期效果,是对一段教学工作的预期与设想。教学目标没有包含对学生工作、管理工作等方面的教育预期结果。教育目的制约着教学目标,并希望通过教学目标体现或实现教育目的的部分内容。

第五章 教育制度

1.教育制度的特点

客观性、规范性、历史性、强制性

2.我国教育制度的演变

1)壬寅学制:1902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但未及实施

2)癸卯学制:1904年,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学制,以日本学制为蓝本

3)壬子癸丑学制:是辛亥革命胜利后的产物,蔡元培“男女教育平等,男女同校”

4)壬戌学制:1922年颁布,通称“六三三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

3.教育制度的类型

(1)双轨学制:一轨自上而下,其结构是大学、中学;另一轨从下而上,其结构是小学及其后的职业学校

2)单轨学制:最早产生于美国,被世界许多国家采用

美国单轨制结构:小学、中学、大学。其基础教育特点:一个系列、多种分段,即六三三、五四四、四四四、八四、六六等分段。

3)分支型学制:苏联学制是介于双轨制和单轨制之间的分支型学制,俄罗斯现行学制基本保持了苏联学制的组成部分。

第六章 课程

1.课程类型

根据课程性质进行的分类

(一) 学科课程(二)活动课程(三)综合课程

根据课程管理进行的分类

(一) 国家课程(二)地方课程(三)校本课程

根据课程形态进行的分类

(一) 显性课程(二)隐性课程

根据课程修习进行的分类

(一) 必修课程(二)选修课程

2.课程结构

1)以组织教学为内容的开始部分

2)以完成主要教学任务为内容的中心部分

3)以巩固知识为内容的结束部分

即组织教学、检查复习、学习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3.新课程基本理念

1)倡导个性化的知识生成方式 2)增强课程内容的生活化、综合性

第七章 教师与学生

1.教师劳动特点

(一)复杂性和繁重性

(二)示范性和榜样性

(三)创造性和灵活性

(四)长期性和长效性

(五)个体性和集体性

2.教师角色

(一)教师职业的“角色丛”

1)“家长代理人”和“朋友、知己者”的角色

2)“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

3)“管理者”的角色

4)“心理调节者”的角色

5)“研究者”的角色

(二)教师角色的冲突及其解决

1)社会“楷模”与“普通人”的角色冲突

2)“令人羡慕”的职业与教师地位低下的实况冲突

3)教育者与研究者的角色冲突

4)教师角色与家庭角色的冲突

()教师角色发展的趋势

1)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履行多样化的职能

2)从强调知识的传授转向着重组织学生的学习

3)着重学习的个性化,改进师生关系

4)实现教师之间更为广泛的合作,改进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

5)更广泛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掌握必须的知识与技能

6)更密切的与家长和其他社区成员合作,更经常地参与社区生活

3、师生关系

一、师生关系的涵义、内容及功能

(一)涵义:

师生关系 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二)师生关系的内容

1、师生关系在教育内容上:授受关系。

2、师生关系在人格上:平等的关系。

3、师生关系在道德上:互相促进的关系。

(三)师生关系的功能

1.教育功能

2.激励功能

3.调控功能

4.社会功能

(一)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

1.民主平等 2.尊师爱生 3.教学相长

(二)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途径与方法

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建立起来的。

2.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在课外活动中建立起来的

3.校外活动是师生关系形成的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途径。

4.教师能力(是指教师的素养么?)

教师的能力结构素养:

1)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

①组织加工教材、制定教学方案、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等;

②组织指导学生进行各种活动的能力;

③组织管理学生的能力

2)自我调控能力

3)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4)自修和科研能力

5)教育机智应变能力

5.教师专业化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而成为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它包含双层意义:既指教师个体通过职前培养,从一名新手逐渐成长为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的成熟教师及其可持续的专业发展过程,也指教师职业整体从非专业职业、准专业职业向专业性质职业进步的过程。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现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1 社会多方面共同努力;

2 与时俱进,不断丰富教师专业化的内涵;

3 教师个体终身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发展途径

1、发展自己的专业特长。这种专业特长是一个终身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社会责任感不断成熟、不断提升、不断创新的过程。

2、教师必须把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方针政策对教师的具体要求并以求发展。

3、在师生共同的生活世界中教学相长,学生在教师的发展中成长,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发展。

第八章 教学(上)

1.赫尔巴特的教学过程思想

2.杜威的教学过程思想

3.教学过程的特点

1认识过程的特殊性

2活动过程的双边性

3认识方式的间接性

4着眼未来的发展性

5教学过程的教育性

4.教学过程中应处理的几种关系

1)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关系

a)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有效地学习知识、发展身心的必要条件

b)尊重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教师有效教学的一个主要因素

c)防止忽视学生积极主动性和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偏向

2)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

a)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

b)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c)防止只注重书本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

a)智力的发展与知识的掌握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b)生动活泼地理解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才能有效发展智力

c)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重能力发展的片面性

4)掌握知识与进行教育的关系

a)进行教育性教学是现代教学的重要特性

b)只有使所学知识引发了学生情感、态度的积极变化,才能让他们的思想真正得到提高

c)防止单纯传授知识或脱离知识教学的思想教育的偏向

5)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的关系

a)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在教学中的关系

b)按教学需要调节学生的非智力活动,才能有成效地进行智力活动

5.教学的基本阶段

1)心理准备阶段——引起和激发学习动机

2)领会教材阶段

a)感知教材 b)理解教材(中心环节)

3)巩固知识阶段

4)运用知识阶段

5)检查知识阶段

第九章 教学(中)

1.教学原则

1)启发性原则 2)直观性原则 3)巩固性原则 4)因材施教原则(5)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6)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7)循序渐进原则(8)量力性原则

2.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教学规律:客观、稳定、必然

教学原则:主观、变化、必须

教学规律是客观存在于教学过程中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具有客观性、普遍性、稳固性、必然性。解决的是“是什么”的问题。

教学原则是人们根据对教学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的为做好教学工作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具有主观性、发展性、社会性。解决的是“应该怎么做”的问题。

联系:

教学规律是制定教学原则的客观依据和基础;

科学的教学原则是对教学规律的体现和反映。

3.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

讲授法的基本要求:1)科学的组织教学内容;

2)讲究语言艺术;

3)讲授要富于启发,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4)恰当的运用板书;

5)辅之其他教学手段和方法,弥补讲授法的不足。

实验法的基本要求:1)做好实验的准备。制定好实验计划,让学生做好预习;

2)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与做法;

3)注意指导实验过程;

4)做好小结,布置学生写好实验报告。

第十章 教学(下)

1.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班级授课制又名集体教学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其他组织形式还有:个别教学制、分组教学、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特朗普制。

2.教学评价种类

根据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不同,分为诊断性、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根据评价所运用的方法和标准不同,分为相对性评价和绝对性评价。

根据评价的主体不同,分为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

3.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评分标准和计分法

评分标准一般包括下述方面:学生掌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运用知识的能力,包括语言和文字能力;口头、书面回答和实际操作中所犯的数量与性质等。

由于学科的特点不同,试题的性质不同,教师在每次评分时,除了根据一般评分标准外,还要确定本次考试的具体评分标准,这样才能准确评分。

常用的记分法有百分制等级制两大类。

(1) 百分制:在编制试卷时,便要根据各试题的难度分配分数,规定每题的分数、记分或扣分方法。阅卷时逐题评分,最后归纳出总分。

(2) 等级制计分:可分为上中下三级,优良中劣四级,54321五级,或及格、不及格两级。记分方法有两种:一种按等级量表评定等级;另一种先选定每级试卷的样卷,然后参照各级样卷评定其余试卷的等级。

第十一章 德育

1. 德育原则

1理论和生活相结合原则

a)理论学习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

b)注重实践,培养道德行为习惯

2)疏导原则

a)讲明道理、疏通思想

b)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c)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3)长善救失原则

a) “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

b)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c) 引导学生自觉批评自己,勇于自我教育

4)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a)尊重和信赖学生 b)严格要求学生

5)因材施教原则

a)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b)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c)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6)在集体中教育原则

a)引导学生关心、热爱集体,为建设良好的集体而努力

b)通过集体教育学生个人,通过学生个人转变影响集体

c)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集体的教育力量结合起来

7)教育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a)组织教师集体,使校内对学生的的教育影响一致

b)做好衔接工作,使对学生的教育前后连贯和一致

c)发挥学校教育的引领作用,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教育得到整合、优化

2. 德育的基本途径

1)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2)劳动和其他社会实践

3)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 4)学校共青团、少先队活动

5)心理咨询 6)班主任工作

7)校园活动

3. 德育方法

1)明理教育法:讲理、沟通、报告、讨论、参观

要求a)要有针对性 b)要有知识性和趣味性

c)要善抓时机 d)要注重互尊互动

2)榜样法示范

要求:a)榜样必须是真实可信的

b)激起学生对榜样的积极情感

c)给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树立不同的榜样

d)要注重教师自身的示范作用

3)情境陶冶法: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

要求:a)创设良好的情境 b与启发引导相结合

c)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

4)实践锻炼法:练习、委托任务、组织活动

要求:a)调动学生主动性 b)教师给予适当指导

c)坚持严格要求学生 d)及时检查并长期坚持

5)自我修养法:立志、学习、反思、箴言、慎独

要求:a)培养学生自我修养的兴趣与自觉性

b)指导学生掌握修养的标准

c)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6)制度育德法

要求:a)学校制度要合法 b)学校制度要合德

7)奖惩法:表扬与批评、奖励与处分

奖励与处分注意的要求: a)公平公正,正确适度,合情合理

b)发扬民主,获得群众支持 c)注重宣传与教育

4. 德育内容—“三生教育”

(一) 政治教育(二)思想教育(三)道德教育(四)心理健康教育

(五)“三生教育”: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六)安全教育

(七)升学和就业指导

实施“三生教育”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主体教育、认知教育、行为教育、差异教育、全面教育等。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e59f0b5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68.html

《教育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