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朝读经典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25 21:38:0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第一单元 孝悌先

教学目标:

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是做人的基本品德。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

理解。背诵。

教学难点

理解句子的含义。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孝悌为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诵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逐渐达到背诵。

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大体理解课文的意思。

2、明白做人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并知道如何去做。

3能结合生活实际,与伙伴交流在日常生活中怎样正确地对待自己、 对待他人。

教学重难点

体会父母为家庭所付出的艰辛,引导学生孝敬父母,在家为父母分担家务,在校尊敬老师,好好学习。理解“孝”的含义,明白“百善孝为先。”能将爱心落实到平时的行动中去,做一个有爱心的阳光少年。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生礼仪展示,营造国学氛围,心平气和学国学。

师:上课  

生:起立、鞠躬

师:请(还礼)

2、同学们,平时我们的父母事无巨细的为我们服务,那你们又为父母做了哪些事?感受如何?指名说说。
3、是啊,俗话说:百善孝为先。羊有跪乳之德,乌鸦有反哺之恩,子女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那么,作为子女,应如何孝顺自己的父母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三字经》“孝悌为先”部分。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ppt出示“孝悌为先”内容,学生试着自由读读。

    孝悌为先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2、指名读,师生正音。

3ppt放录音范文,让学生听,听后学生跟着读,要求读准每个字音,读通每个句子。

4、再次指名读,师生评价。

3、学生再次自由大声读课文,边读边想想课题是什么意思?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借助课后注释了解字意及句意。课文讲了什么?

7、全班交流

①师解题目:孝悌为先指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一个人最应该做到的品质。

②课文提到了古时候非常著名的两个孩子,黄香和孔融。他们的经典孝顺故事感动所有人。

(三) 学习课文,自读自悟

1、 播放黄香温席、孔融让梨视频。

2、看了古人孝顺父母的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

3、全班交流

4、师小结:我们中国有一句老话:百善孝为先,行孝当及时。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事都可以事后弥补,但行孝却是无法弥补的。很多人总是想等自己挣够了钱,等自己有了时间,再回家去孝敬父母,可是,当你钱挣够了,有时间了,父母却已经不在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这是多么令人遗憾的事情啊。

5ppt出示12多种形式诵读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四)联系实际,深化认识。

1、同学们,母鸡孵小鸡的时候,母鸡身体下边放一堆鸡蛋,它天天趴在这堆鸡蛋上,用自己身体的热量,去温暖这些蛋。鸡蛋吸收了母鸡的血汗,慢慢变成了小鸡。母亲抚育我们的时候,也象抚育小鸡一样,非常艰辛。小的时候要喂奶、喂饭,换尿布,有病时背着你去医院,半夜起来喂药。风里雨里天天接送你去幼儿园。上学时为你拿书包,为你撑雨伞。做好了饭菜等着你回来吃。父母总是把最好吃的东西留着给你,可是我们是否也能把最爱吃的饭菜留着给父母吃呢?

2、说说你的故事,你是怎么对父母的,做到了哪些,哪些没有做到?举例说说。

3、全班交流。Ppt:当父母呼唤我们,父母让我们帮忙做点小家务时,常常见到一些孩子,自己玩的很开心,想都不想就回答,我还要写作业呢!我没空!找借口不去做事。父母批评我们的时候,我们还嫌家长罗嗦,不高兴听批评。明明是自己做错了事,还满不在乎。故意惹父母生气。

4、看完课件,你想说什么呢?指名说,着重谈谈自己的不足。

5、师:同学们,是父母为你们付出的多,还是你们为父母付出的多呢?     

6、师小结:父母的爱像阳光、像春风、像雨露,孩子得到父母的爱,就如同一株稚嫩的小芽得到了阳光雨露,在爱的天地里,一天天长大;而父母如果得到孩子的爱,那么所有生活的艰辛,工作的疲累就会化作一种无比的幸福。

7、学生再次齐读“孝悌为先”,深化理解。同学们,赶快用实际行动去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吧。

8ppt出示课文,学生再次恭恭敬敬地齐诵课文。

9、师:同学们,我们用怎样的行动去报答父母呢?具体怎么做?

10、全班交流,总结梳理

①赶快弄清楚父母平时喜欢吃什么?喜欢做什么?

②每天吃晚饭时给爸爸妈妈盛饭、夹菜。

③吃饭前主动摆碗筷,饭后主动洗碗。

④为父母倒茶、捶背、按摩。

⑤帮爸爸妈妈晒衣服、收衣服、叠衣服。

⑥主动扫地、倒垃圾。

⑦不与爸爸妈妈顶嘴。

⑧夏天为爸爸妈妈扇扇子。

……

11、师生共同诵读课文

   师小结:同学们,虽然我们和黄香、孔融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对孝顺的理解大体是一样的,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在遥远的未来,孝顺父母的心永远不能变,感激父母的心永远不能变。

(五) 复习巩固

1、指导感情朗读:

1)我们每个人都是在父母的加倍关爱下快乐成长,我们也爱自己的父母亲。

请大家带着对父母的深深的爱,再读一读课文。(齐读)

2)父母是我们生活的老师,我们应该敬重他们。请大家恭敬地读一读课文。

3)全班一起拍手配乐读,读出节奏。

2、练习背诵。

1)朗读接龙:师生朗读接龙;同桌朗读接龙;小组朗读接龙。

2)指导背诵。 3)练习背诵。 4)男女竞背。

(六)总结全文

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道德规范。古代流传下来的很多孝敬父母的感人故事,同学们可以去网上查查。我们知道乌鸦反哺、羔羊跪乳的故事,动物尚且如此,何况我们呢?所以孝敬父母、感恩父母,友爱兄弟是做人的根本,希望大家做一个孝顺的好孩子。

配乐诵读全文,背诵全文。

第2课时 尊父母

教学目标:

1、背诵《弟子规——父母呼》,体会古文韵味,初步理解这些经典话语的大意。

2、感受古人的孝敬,时刻以这些经典话语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学会孝顺父母,试着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3、让学生懂得要感恩父母,如何做一个孝顺的孩子。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懂得要感恩父母,如何做一个孝顺的孩子。

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古人孝顺父母的故事。

2、老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说到孝敬父母,让我不由自主的想起了“黄香”的故事。同学们,想听吗?

2、你们听了这个故事,心中有什么感受呢?好。这节课我们就来积累一则孝敬父母,尊敬父母的韵文。请同学们把手拿起来和我一起来写(板书课题:尊父母,齐读) 

二、初读韵文,读准字音

1、请同学们先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这则韵文。

2、刚才你们在读的过程中有哪些字音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

3、咱们读准了这些字音,谁想来试一试?

4、看同学们读的这么好,老师的心也痒痒了。同学们想和老师一起来读吗?那老师读前半句,你们来接,怎么样?

过渡:读的形式可是多种多样的,那接下来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用什么形式来诵读这则韵文,待会要展示给同学们看哦。

三、趣味诵读我能行。

1、现在我们就来比比看,哪一组读得最有韵味。哪个小组想先来展示。

1)你们小组想用什么方式诵读?(男女合诵。)

2)请大家欣赏第一小组的男女合诵。

师小结:这一小组的同学男女合作诵读,读出《弟子规》的韵味。还有哪一组能超过他们!

2、你们小组准备用什么方式来诵读呢?(打节拍朗诵。)

1)让我们一起欣赏。

2)生边拍掌边诵读。

 师小结:你们用击掌诵读的方式体现了《尊父母》的节奏美。真是个不错的方法。

3、其他小组还有没有新招?(乐器伴奏。)行,快给大家露一手吧!

 师小结:他们这一组做了精心的准备,连道具都搬上了我们的课堂。让我们为他们的创意鼓掌。

4、这个小组的同学急不可待了,请他们来表演。律动诵读。

师小结:原来《弟子规》还可以这样演绎。

 5、还有哪个小组来展示?(配乐唱《尊父母》)

师小结:太动听了!我们全班同学一起来!(全班唱。) 

师过渡:余音袅袅,犹在耳畔,你们今天的表演真让老师大开眼界。

四、释义明理:

过渡:今天,也有几位小朋友来到我们的课堂,让我们也一起去看一看,他们在尊敬父母方面做的对不对?

1、(出示第一幅图)指导学生观察图片,说说图上的宁宁做的对不对?为什么?可以用我们今天学的哪句话来劝劝他?

2、(依次出现第二、三、四幅图)观察图片,说说图片上的小朋友们做的对吗?为什么?你能用我们今天学的哪句话来夸夸他们?

五、背诵经典我最棒

1、同学们都说得很好,相信在生活中也能做到。就让《弟子规》成为我们生活的典范,行为的准则,牢牢在谨记在心吧!那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来背一背,看谁最先会背。

2、指生背。

3、小组背。(1-2组)

4、齐背。

3课时 敬兄长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古诗。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3、知道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懂得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增强好学上进的精神。教学准备:故事教学过程:

一、说说你读过那些书。二、书中有哪些有趣的事。三、书中有哪些值得你钦佩的人。四、你在读书中有哪些收获。五、熟练背诵课文。六、总结。

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4课时 推己及人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

3、知道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懂得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增强好学上进的精神。教学准备:故事

教学过程

一、诗人孟郊简介。

唐代诗人,早年贫困,曾游两湖、广西,无所遇合,屡试不第。孟郊专写古诗,现存诗500多首,他和贾岛齐名,皆以苦吟著称,唐人张为称他的诗“清奇僻苦主”,而苏轼则称“郊寒岛瘦”。后来论者把孟、贾二人并称为苦吟诗人的代表

二、《劝学》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3、译文只有击打石头,才会有火花;如果不击打,连一点儿烟也不会冒出。人也是这样,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知识;如果不学习,知识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任何事情必须自己去实践;别人得到的知识不能代替自己的才能。青春年少时期就应趁早努力,一个人难道能够永远都是“少年”吗?

四、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五、学生诵读。

4、记忆比赛。

7、《天一阁》——明朝-范钦。

第二单元 遵礼仪

教学目标:

1、知道文章所要表达的强身健体的意思,理解文章蕴含的道理。

2、能熟练地背诵文章。

3、从小树立强身健体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文章蕴含的道理,背诵文章。

教学准备:故事教学过程

第5课时 重礼仪

养身莫善于习动,夙兴夜寐,振起精神,寻事去作,行之有常,并不困疲,日益精壮。

6课时 习少仪

1、知道文章所要表达的强身健体的意思,理解文章蕴含的道

2、能熟练地朗读、背诵文章。

3、从小树立强身健体的意识。

3、教学重难点:

文章蕴含的道理,朗读、背诵文章。

教学准备:故事教学过程

一、徐霞客简介

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汉族,江苏江阴人。明朝末期地理学家、探险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经40年考察撰成的260多万字(遗失达200多万字,只剩下60多万字)《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绘华夏风景资源的旅游巨篇,还是文字优美的文学佳作,在国内外具有深远的影响。进入云南丽江,因足疾无法行走时,仍坚持编写《游记》和《山志》,基本完成了260多万字的《徐霞客游记》。55岁(1640)云南地方官用车船送徐霞客回江阴。56岁(1641)正月病逝于家中。遗作经季会明等整理成书,广泛流传。《徐霞客游记》中对各地名胜古迹、风土人情,都有记载。徐霞客游记开篇之日(519日)被定为中国旅游日。20141125日,中国徐霞客游线标志地认证活动在京启动,主办方将在2015519日公布第一批认证入选名单。二、《徐霞客传》

其行也,从一奴,或一僧;一仗、一襆被。不治装,不裹粮;能

忍饥数日,能遇食即饱,能徒步走数百里。凌绝壁,冒丛箐,扳援下上,悬度绠汲,捷如青猿,健如黄犊。

三、译文

他出行,只带着一个奴仆,有时是一个僧人;一根拐杖,一件包袱。不刻意整束行装,不包裹食物;能忍受饥饿几天不吃饭,能遇到什么食物就吃什么食物,并能吃饱,能徒步跑几百里。攀登陡峭的山壁,踏过丛生的竹林,上下攀援,敏捷得如同猿猴,强健得如同黄牛。

四、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五、学生诵读。

六、记忆比赛。

七、《蹴鞠》——古时候人们的强身健体之举。足球起源于中国。板书设计徐霞客传?钱谦益其行也,从一奴,或一僧;一仗、一襆被。不治装,不裹粮;能忍饥数日,能遇食即饱,能徒步走数百里。凌绝壁,冒丛箐,扳援下上,悬度绠汲,捷如青猿,健如黄犊。

7课时 居处礼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通古诗,知道作者。2能初步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意思。3能背诵古诗。教学准备:录音,幻灯片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出示古诗,听录音

2.简介作者高适

高适,生年说法不一,卒于七六五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天宝八载(七四九年)任封丘尉,不久即辞去,客游河西。河西节度使哥舒翰荐为左骁卫兵曹参军,掌书记。安史之乱后,升侍御史、谏义大夫。至德二年(七五七年),出任淮南节度使。后又任蜀、彭二州刺史,迁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官终左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有《高常侍集》传世。他是盛唐边塞诗派的著名诗人,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

3.小组学习1读通全诗2理解诗意

4大组交流1)指名朗读2)理解诗意:

营州少年从小就习惯了茫茫的原野和丛林,旷阔的原野孕育了他们粗旷豪迈的性情。在城外的郊野上,时时可以见到他们穿着毛茸茸的狐皮袍子,骑在骏马上奔驰猎射的矫健身影。这种崇尚通武的精神真让人叹服。听说,他们个个好酒量,千钟万杯也修想灌醉他们,而且,十岁的孩子,就都会骑马奔驰了。这可真叫我们中原人感到惊奇,甚至不可思议了。

5、朗读,试背

8课时 读书礼

教学目标:

1、知道文章所要表达的强身健体的意思,理解文章蕴含的道理。2、能熟练地朗读、背诵文章。3、从小树立强身健体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文章蕴含的道理,朗读、背诵文章。

教学准备:故事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杨炯(650年-692年),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年),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

二、《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录下来,其问数艘船争渡的激烈气氛,以及船上人高涨的气势,无不清晰呈现。

三、译文

四、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五、学生诵读。

六、记忆比赛。

第三单元 惜光阴

9课时 重寸阴

教学目标:

1、感悟孔子的人格之美以及与弟子之间感人的师生情谊2、理解孔子的高山之德:学高爱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启发谈话

跟随着《论语》,我们从政治、修身、学习等方面亲近了伟大的孔子,他穿越了二千多年的沧桑,依然如一座不可攀登的高山一样矗立在我们面前,令我们世代仰慕并敬爱,正如《诗经·小雅》中有诗写道“高山仰止,景行景止”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孔子弟子的眼睛来感受孔圣人的真性情,感受孔子伟大的人格魅力二、研读诗文1、指名读2、互读三、理解诗文含义

10课时 杂诗十二首

一、导入新课,启发谈话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清代诗人郑燮的《新竹》,从中体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新生力量的成长又须老一代积极扶持和含义

1、研读诗文1、指名读2、互读

三、理解古诗句的意思

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下年又有新长出来的,会长得更高。年年如此,就形成了围绕在池塘周围的茂密竹林.

四、讨论交流、加深感悟

辛勤的老师,为了我们,甘当铺路石.我们站在老师的肩膀上,拥有了更加广阔的天地.

五、拓展延伸

1、阅读《桃李满天下》2、谈感受

19从师敬师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朗读诗文;

2、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学会尊敬老师.教学过程:

活动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经典片段,背诵经典。

2、能感受经典中营造的意境,能从中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3、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并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活动方式:

朗诵经典、说意思、谈感受、明道理课时安排:5课时活动过程

11课时 惜分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贵有志,是中国相传已久的格言。立志很重要,坚守志向的恒心更重要。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立下志向。同时,让我们一起高声诵读“立志恒贵篇”,学习做一个志向远大而勇敢坚强的人。

二、初读经典,读通经典。

1、指名读题目,释题,简介孔子。

2、同桌互读经典原文三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师范读,指导诵读经典。

三、再读经典,读懂意思

1、小组合作,结合注释和原文意译,交流理解经典意思。

2、师生合作古今对译,检查学情,相机释疑。

四、阅读简要评述,讨论:阅读这篇课文后,你有怎样的感受?

1、生交流,汇报感受。

2、师总结:人们不仅将孔子的话作为一种标志,而且也将孔子对每一阶段的概括作为一种人生的境界,鞭策自己,努力奋进,不断攀登。

五、拓展:

1、看故事《司马光的警枕》,进一步理解立志的重要性。

2、交流:从司马光的身上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立志,从少年开始。)六、指导诵读,尝试背诵。练习背诵——指名背——齐背

六、作业:1、背诵经典片段2、收集有关的励志故事。

12课时 劝学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朗读诗文;

2、理解诗句的意思,细心体会生活中父母给予我们的关爱之情。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启发谈话师: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从中体会父母对子女的关爱之情。

二、研读诗文1、指名读2、互读

三、理解古诗句的意思母亲为远行的孩子赶制新衣,将衣服缝的严实紧密,担心孩子在外迟不归家,谁说孩子小草般微小的孝心,能报答的了春天阳光般温暖的母爱呢?

四、讨论交流、加深感悟1、谈谈生活中父母对你的爱;2、你要做个怎样的孩子,去报答父母

五、拓展延伸

1、阅读《深明大义的徐母》

2、谈感受

3、孟母三迁

教学目标:

1、懂得在生活中要遵纪守法,用道德法规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做一个自尊自爱的人。

2、知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和品德高尚的人交朋友。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教师讲述“孟母三迁”的故事。

2、教师:孟母为什么要三次搬家?你认为是否有这个必要?教师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对于学生的不同回答不轻易予以否定。

二、不能拒绝的原因

1、教师:前几天,小丁交了几个新朋友。他们经常到学校附近来等小丁,今天带他到这里玩,明天带他去那里玩。你瞧,他们又来了。教师播放课件。2、教师: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孟母三迁”的道理。对青少年来说,选择怎样的人做朋友非常重要,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对一些不该做的事,我们要坚决说“不”,尽管有时拒绝的话很难说出口

三、拒绝与不拒绝之间的心里冲突

1、教师出示教科书中小强的好友在小强做作业的时候邀请小强一起看卡通片的情境图片。教师:如果你是小强,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学生分别讲述理由,全班讨论,并评价哪一种做法最好。2、教师小结。

四、拒绝的方式

1、教师: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我们的日子过得丰富多彩。但生活中,也有一些活动不适合我们参加,也有一些事情是我们不能做的。这时候,我们该如何拒绝呢?

2、全班交流,评议。

5、拓展延伸1、阅读《知子莫若母》——鲁班2、谈感受

13课时 偶成

教学目标:

1、熟读古诗,熟背古诗,读出古诗的节奏与韵味。

2、理解古诗的含义。3、体会作者白居易所表达的思母情怀。

一、课前导入

微视频:“女孩与爸爸的对话”

女孩:爸爸,那是一只什么鸟呀?爸爸:那是一只喜鹊女孩:喜鹊吃不吃糖葫芦呀?爸爸:它不吃。女孩:为什么它不吃糖葫芦呀?爸爸:因为它不听话。女孩:它为什么不听话呀?爸爸:因为它总喜欢在外边玩,不回家。女孩:它为什么不回家呀?爸爸:因为它长大了,就忘了回家了!女孩:它为什么忘了回家?爸爸:小喜鹊长大了,它就能够自己飞走了,它就飞呀飞,一直飞到很远的地方。

教师提问:看完视频你想到了哪些词汇?

教师提问:视频中爸爸说“小喜鹊长大了,飞走了,忘了回家”,这是什么心态??

教师:让我们看看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燕诗示刘叟》一诗,探寻片头父母给予我们的爱。

2、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3、学生诵读。

4、记忆比赛。

5、五、总结、拓展延伸。

1、阅读《学医疗亲》——孙思邈2、谈感受

第四单元 过能改

教学目标:

理解古人知错能改,凡事多自我反省,知晓到错误马上改之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背诵。

教学难点

理解句子的含义。

教学过程:

14课时 知过即改

导入新课

师范读 生自己大声朗读

学生根据文意解释理解句子

反复大声诵读

生谈感受

齐诵三遍 背诵一遍

知识拓展:《诫子书》

15课时 择善而从

导入新课

师范读 生自己大声朗读

学生根据文意解释理解句子

反复大声诵读

生谈感受

讲述“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成语故事。学生谈感受

齐诵三遍 背诵一遍

17课时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导入新课

师范读 生自己大声朗读

学生根据文意解释理解句子

反复大声诵读

生谈感受

齐诵三遍 背诵一遍

知识拓展:《颜氏家训》

18课时 改过之人

导入新课

师范读 生自己大声朗读

学生根据文意解释理解句子

反复大声诵读

生谈感受

齐诵三遍 背诵一遍

知识拓展:《朱子家训》

第五单元 勤且俭

教学目标:

理解“勤”的深刻含义,及其对人生的启示。

教学重点

理解。背诵。

教学难点

理解句子的含义。

教学过程:

19课时 一生之际在于勤

导入新课

师范读 生自己大声朗读

学生根据文意解释理解句子

反复大声诵读

生谈感受

齐诵三遍 背诵一遍

介绍《增广贤文》

知识拓展:“财字与贝壳

20课时 少时须勤

导入新课

师范读 生自己大声朗读

学生根据文意解释理解句子

反复大声诵读

生谈感受

齐诵三遍 背诵一遍

介绍《白兔记.牧牛》

知识拓展:《春耕的习俗》

21课时 物来不易

导入新课

师范读 生自己大声朗读

学生根据文意解释理解句子

反复大声诵读

生谈感受

齐诵三遍 背诵一遍

知识拓展:《节用》

22课时 训俭示康

导入新课

师范读 生自己大声朗读

学生根据文意解释理解句子

反复大声诵读

生谈感受

齐诵三遍 背诵一遍

知识拓展:《苏轼房梁挂钱》

23课时 克勤克俭

导入新课

师范读 生自己大声朗读

学生根据文意解释理解句子

反复大声诵读

生谈感受

齐诵三遍 背诵一遍

知识拓展:《季文子以节俭为荣》

第六单元 赤子心

教学目标:

理解楚典故的深刻含义,及其对人生的启示。

教学重点

理解。背诵。

教学难点

理解句子的含义。

教学过程:

24课时 池上二绝

导入新课

师范读 生自己大声朗读

学生根据文意解释理解句子

反复大声诵读

生谈感受

齐诵三遍 背诵一遍

知识拓展:荡秋千的由来

25课时 小儿垂钓

导入新课

师范读 生自己大声朗读

学生根据文意解释理解句子

反复大声诵读

生谈感受

齐诵三遍 背诵一遍

知识拓展:《全唐诗》

讲述“踏青”的由来。

26课时 古朗月行

导入新课

师范读 生自己大声朗读

学生根据文意解释理解句子

反复大声诵读

生谈感受

齐诵三遍 背诵一遍

知识拓展:《全唐诗》

介绍“空竹”,以及怎样抖空竹。

27课时 春场

导入新课

师范读 生自己大声朗读

学生根据文意解释理解句子

反复大声诵读

生谈感受

齐诵三遍 背诵一遍

知识拓展:《帝京景物略》

讲述“放风筝的来历”。

28课时 幼女词

导入新课

师范读 生自己大声朗读

学生根据文意解释理解句子

反复大声诵读

生谈感受

齐诵三遍 背诵一遍

知识拓展:《全唐诗》,讲述孔李世交。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e2ea60512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62.html

《一年级朝读经典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