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记忆版期末重点--公共行政学-张康之

发布时间:2020-06-11 05:40:1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公共行政学-张康之版

第一章 导论

1、试分析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

答: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使命不同;公共管理强调价值与责任;公共管理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公共管理行为必须依法做出;公共管理知识的广泛性。

2、简述公共领域的形成。

答:亲身传播的方式

②传统大众传媒

③网络

3、试分析公共物品的特征和分类

答: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⑵对公共物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类

①纯公共物品与准公共物品;

②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③全国性的公共物品和地方性的公共物品。

4、试分析统治行政、管理行政和服务行政。

答:统治行政。在农业社会的历史条件下,行政理所当然地是国家实现其阶级的政治统治的手段。行政活动过程的统治、压迫功能是特别地残酷与不加掩饰的。当然,此时的行政机构甚至还没有从政治权力机构中分化出来,这是一种“混权”的状态,行政事务是直接由权力机构行使的。从而充分显示出了行政的政治统治性质。由此,可将这一时期的行政模式概括为统治行政模式。统治行政模式是政府一经产生就存在的一种较为低级的和原始的政府类型。

管理行政。以管理为目的的行政称作为管理行政。管理行政是对现代行政职能方面的描述,就其性质而言,这种行政也可以称作为公共行政。公共行政就是现代政府出于服务社会公共利益的目的,通过自身管理的途径而有效地实现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活动。管理行政也就是公共行政,是公共行政的现代形式。

服务行政。服务行政是政府公共部门在运行和发展中遵循公民至上理念、以回应公民需求,实现公民公共利益为目标的新型治理模式。

服务行政的特征:

服务导向而非控制导向;

公正导向而非效率导向;

公民本位而非政府本位;

开放式行政而非封闭式行政;

德治和法治的有机结合。

5、试分析公共行政学的发展阶段。

答:建构阶段

行政学诞生的标志性文献是威尔逊的《行政之研究》一文。

古德诺1900年发表了《政治与行政》一书。

马克斯•韦伯通过他的官僚制理论的建构,解决了威尔逊思想付诸实施的一切技术性问题。

泰勒1911年发表的《科学管理原理》和法约尔1916年发表的《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对公共行政学的形成都发生过重大的影响。

最早对公共行政学这门独立学科的内容进行系统研究和阐述的则是美国学者——怀特和威洛比

行为主义阶段

随着行为科学理论被引入行政学研究中来并被人们逐步接受,公共行政学的发展进入了行为主义阶段。

从理论渊源上讲,行为科学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30年代的早期人际关系学说。1927年到1932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E. Mayo)等人进行了著名的“霍桑实验”

行为科学—人际关系学说直接影响了行政研究的进程,许多行政学者开始使用行为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研究行政现象,其中,西蒙(H. A. Simon)的行为主义行政学派较具影响。

⑶公共政策阶段

①关于公共政策的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有:

A.拉斯维尔(H. D. Lasswell)和卡普兰的观点;

B.政治学学者伊斯顿(D. Easton)的观点;

C.政策论研究者戴伊(T. R. Dye)的观点;

D.决策论研究者安德森(J. E. Anderson)的观点。

②在公共政策研究方面,除以上提到的学者,其他较有影响的还有:

A.耶鲁大学的经济学家林德布洛姆(C. E. Lindblom);

B.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教授德洛尔(Y. Dror)。

⑷新公共行政阶段

①新公共行政的理论观点

A.新公共行政理论在批判主流行政学的效率经济观的基础上提出价值考量。

B.主张社会正义和社会公平。

C.主张改革、入世、与实际过程相关。的公共行政学。

D.主张构建新型的政府组织形态。

E.主张突出政府行政管理的“公共”性质。

F.提出民主行政的理念。

⑸新公共管理阶段

①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包括公共选择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和新保守主义。

②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突出代表是“重塑政府理论”。

③新公共管理运动表明,公共管理中是贯穿着两个发展方向的,即公共管理的双重维度:管理主义的复辟和服务行政的兴起。

第二章 行政人员及其职责

1、论述行政人员的职业特殊性。

答:行政人员的职业特殊性:

①行政人员的职业特殊性首先在于这种职业的公共性

②行政人员的职业特殊性还在于这种职业是服务于公民、服务于全社会的。

③行政人员的职业特殊性也在于这一职业的政治性和权威性。

④行政人员的职业特殊性也必然会反映在对这一职业有着特殊的从业要求上。这种要求体现为法律要求和道德要求两个方面。

2、简述人事行政的内容。

答:人事行政的内容: ①公共行政人员的录用;②公共行政人员素质和能力的培养;③公共行政人员的保障;④公共行政人员的使用

4、简述公务员制度的结构特征

答:公务员制度的结构特征

①公开考试、择优录用

②严格考核、功绩晋升

③政治中立、职务常任

④人事分类、依法管理

⑤专业培训、素质更新

5、简述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内容

答: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内容:

①职位分类制度

②录用和聘任制度

③考核和培训制度

④职务任免制度

⑤职务升降制度

⑥奖惩制度

⑦交流与回避制度

⑧辞职、辞退与退休制度

⑨工资福利保险制度

⑩申诉控告制度

第三章 公共行政的组织

1、论述官僚制组织理论。

答:⑴韦伯的官僚制组织理论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①组织的结构性要素

②组织的行为程序要素

③组织行为结果

⑵韦伯提出了分别与三种权威相对应的组织形式:

①卡里斯玛型组织

②传统型组织

③法理型组织

2、论述官僚制组织的特征。

答:官僚制组织的特征:

①劳动分工和职能专业化

②等级制

③规则化

④非人格化

⑤技术化

⑥公、私分明化

⑦公文往来,言行有据

⑧职业化原则

3、论述行政组织的含义和特征

答:行政组织的含义:行政组织主要是指政府机构和人员所构成的实体性存在,是为了实现行政目标而按照一定权责关系组合在一起的具有合理结构的行政管理和社会管理活动群体。

特征:与其他组织相比,行政组织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 ①公共性;②政治性;③执行性;④权威性;⑤法治性。

4、论述行政组织的分类

答:行政组织的分类:①根据管辖的地域范围,行政组织可以分为中央行政的、地方的和基层的行政组织。 ②按照权限性质,行政组织可以分为一般权限机关和专门权限机关。 ③根据功能和作用的不同,行政组织可以分为领导机关、职能机关、监督机关、辅助机关、咨询机关和派出机关。

5、论述行政组织的要素

答:行政组织的要素:

①组织成员 ②物质因素 ③职能目标 ④机构设置 ⑤职位设置 ⑥权责划分

⑦法制规范 ⑧技术和信息

7、论述行政组织的结构

答:行政组织的结构所指的是行政组织的构成要素及其组合方式。

①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

②行政组织的横向结构

第四章 公共行政的权力及其体制

1、简述行政权力的分类。

答:行政权力的分类

①根据行政权力受约束的程度,可以将行政权力分为羁束的行政权力和自由裁量的行政权力。

②根据行政行为的模式,将行政权力分为行政立法权、许可批准权、行政确认权、行政检查监督权、行政制裁权、行政强制权、行政司法权。

③根据权力存在和发生作用的基础,可以把行政权力划分为报酬性权力、制度性权力、知识性权力。

2、论述行政权力的政治内容

答:行政权力的政治内容:据西方国家政治与行政二分的原则,行政权力与政治权力是不同的,政治权力是决策权力,而行政权力是执行权力,是由政治权力所确定的,是对政治决策的执行权力。但是,行政权力与政治权力又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相互影响着的权力。在国家的权力体系中,政治权力与行政权力一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

3、论述行政权力的管理特征

答:行政权力的管理特征:

①公共性 ②执行性

③有限性 ④系统性

⑤动态性

4、简述行政权力的结构

答:⑴行政权力的纵向结构

行政权力的纵向结构在行政学中也称作为行政授权体系,是根据行政组织的结构特征而对行政权力进行自上而下分配的方式。

⑵行政权力的横向结构

行政权力的横向结构是行政权力在同级行政机构、部门和行政人员之间制度化分配的方式,是行政权力合理配置的一个重要方面。

5、简述抽象行政权力的特征。

答:抽象行政权力的特征:①就权力主体而言,抽象行政权力的主体是整个行政权力体系所属的整个组织;②就权力的存在形式而言,抽象行政权力往往公开表明自己的性质;③就权力的作用范围而言,抽象行政权力的作用范围是与整个权力体系的作用范围相一致的;④就作用效果而言,抽象行政权力由于是一种理念性的权力。

6、简述具体行政权力的特征

答:具体行政权力的特征:①就权力主体而言,具体行政权力的主体是行政组织中的管理阶层或个人;②就权力的存在形式而言,具体行政权力极力淡化或隐藏自己的根本性质; ③就权力的作用范围而言,具体行政权力的作用范围是整个权力体系作用范围的每一个具体的部分或环节;④就作用效果而言,权力主体的好恶、积极还是消极的人生态度、认真负责还是粗枝大叶的处世精神,都决定着这种权力发挥作用的效果。

第五章 政府职能与公共事务管理

1、简述政府职能具有如下特点。

答:政府职能具有如下特点

执行

多样

动态

2、论述正确地确定政府职能的重要意义

答:正确地确定政府职能的重要意义:①政府职能是建立行政组织的根本依据;②政府职能是组织管理活动科学化的重要基础;③政府职能的实施情况是政府管理效能的表征和检验标尺。

3、论述政府职能体系。

答:政府的基本职能

①政治职能 ②经济职能

③文化教育职能 ④社会服务职能

政府的运行职能

①决策职能 ②组织职能

③协调职能 ④控制职能

4、论述政府职能的模式。

答:①政府职能模式是指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模式,是政府如何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对经济的运行加以调控的方式、方法的总和,集中反映在政府所确立的经济体制和政府参与的经济运行机制之中。

②在近代社会,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两种主要类型的政府职能模式,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崛起,又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政府职能模式。我们依次把这些类型的政府职能模式称作“保护型的政府职能模式”、“干预型的政府职能模式”和“引导型的政府职能模式”。

5、论述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的特性

答: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的特性:①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与干预型政府职能模式的共同之处是,都介入市场运行中去对经济进行于预,而且都表现出采取宏观调控的手段。 ②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与保护型或干预型政府职能模式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具有充分的主动性和先导性。 ③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中的行政应当是服务行政。

总之,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的特征在于它既能保证社会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又能充分发挥政府作为社会总体利益代表而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协调与控制。

6、论述我国引导型政府职能的内容

答:我国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换过程中形成的。我国政府的引导职能从两个方面在全面社会管理中发挥作用:其一,政府需要在社会治理结构的变革中发挥引导功能,确立起包括政府在内的多元治理主体共同合作的治理模式,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方面,要变指标约束为信息导向,变行政推动为市场拉动,做到政府引导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其二,政府在多元治理主体的合作治理过程中,着重于战略方向的把握,通过“元战略”的确立而实现对治理过程的总体引导。

14、简述非政府组织参与治理的方式

答:非政府组织参与治理的方式:

①非政府组织参与治理是指非政府组织为了影响治理过程而进行的直接或间接的所有参与行为。

②根据参与治理过程的主体性,非政府组织对治理过程的参与方式可分为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

③根据参与治理过程的制度化与否,非政府组织对治理过程的参与方式可分为制度化参与和非制度化参与。

④根据对治理过程参与的主动性,非政府组织对治理过程的参与方式分为主动参与方式和委托参与方式两种。

⑤根据在治理过程中的联合方式,非政府组织对治理过程的参与方式可分为单独参与、联合参与以及与政府合作参与三种。

第六章 公共行政的运行机制

1、简述行政领导权力类型

答:行政领导权力可被归纳为两个具有分别不同性质的层面,即强制性权力和非强制性权力。①强制性权力是基于组织的正式领导职位而获得的权力,也可以称之为法定的权力。法定的权力包括:惩罚权、奖赏权、人事权、监督权、协调权等。②非强制性权力,是指非职位的行政领导权力,一般并不是由组织授予的,而完全是因行政领导者个人威信而使部属信服并遵从行政领导的影响力。非强制性权力包括:崇拜性权力、专家性权力、代表性权力。

2、论述行政领导的作用。

答:行政领导的作用:

①行政领导是政治领导的贯彻执行。

②行政领导是行政管理协调统一的保证。

③行政领导对行政效能具有决定性作用。

3、分析行政领导者及其职位、职权、职责

答:行政领导者及其职位、职权、职责:①行政领导者是指依照法律规定,通过选举或任命等程序,在公共行政组织中,占据正式的负责任职位,具有相应的职权和职责的行政人员。②行政领导者的职位是行政领导者从事行政领导活动的基础,其外在表现形式是行政领导者的职务。③行政领导者所拥有的职权是依法定程序授予给行政领导者的,为法律所确认,受法律保护,对部属具有相应的约束力。④行政领导者的职责是行政领导者基于职权在行政上应负有的责任,或在履行职务过程中应尽的义务,或对国家的行政委托的任务应负的责任。

4、简述行政领导者的产生方式

答:行政领导者的产生方式:①选任制是一种通过被领导者或被领导者的代表选举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这种选举方式分为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等。②委任制也称任命制,是依法由行政机关的首长或主管部门经过考察了解,直接任命所需人员以某种领导职务的制度。③考任制是指由专门的机构根据统一的、客观的标准,按照公开考试、择优录取的程序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④聘任制是指根据工作需要,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选用外部人员在一定的任期内担任一定的行政领导职务的制度。

5、论述行政领导者的素质的内容。

答:作为行政领导者,应该具备比一般行政人员更高的各个方面的条件,即具有胜任领导职责的素质。行政领导者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行政领导水平的高低,并决定着行政领导活动的成败。由于行政领导活动的层次和领域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对行政领导者也有不同的素质要求。主要体现为政治素质、品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六个方面。

6、论述公共行政领导集体结构的科学化的内容。

答:公共行政领导集体结构的科学化、合理化,就是要求公共行政领导集体中各种不同素质、经验、年龄和各种不同的专业、知识的人才的比例要达到一个合理的结构。

7、简述行政领导方式的分类。

答:行政领导方式的分类:

①依据行政领导者的权力控制程度,可将行政领导方式分为:集权式、分权式、均权式。

②依据行政领导的不同侧重点,可将行政领导方式分为:以人为中心的行政领导方式、以事为中心的行政领导方式、人事并重的行政领导方式三种。

③依据行政领导的指挥模式,可将行政领导方式分为:强制方式、说服方式、激励方式、示范方式。

8、简述行政协调的模式。

答:行政协调模式是指行政协调主体针对不同的协调问题所选择的不同的协调途径和方式,是对行政协调实践活动的理论概括。

①目标与利益协调模式

②思想与行为协调模式

③公共政策与规章制度协调模式

9、简述行政监督的含义。

答:行政监督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加以理解:一方面,行政监督是行政体系内部的监督,即行政组织内部的自我监督体系,如上下级之间监督、行政监察、审计监督、职能监督、主管监督等;另一方面,是行政组织外部的其他监督主体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所实施的监督,如立法监督、群众监督、政党监督等。

10、论述行政监督的特征。

答:行政监督的特征:

①行政监督主体的多样性

②行政监督对象的特定性

③行政监督内容的广泛性

④行政监督过程的公开性

⑤行政监督依据的法定性

11、简述行政监督的重要性

答:行政监督的重要性具体体现为:

①行政监督是行政管理的重要环节

②行政监督是依法行政的必要保障

③行政监督是公共利益的维护力量

④行政监督是科学管理的有力措施

⑤行政监督是民主参与的重要途径

12、论述行政监督方式。

答:行政监督方式:①质询 ②弹劾 ③不信任表决 ④申诉与控告

⑤报告与汇报 ⑥预算、决算与审计

⑦检查、调查与视察 ⑧工作考核

第七章 公共行政的过程

1、简述行政决策的主要特点。

答:行政决策的主要特点有

第一,从决策的主体来看,只有掌握行政权力的行政组织和行政人员,才能成为行政决策的主体。

第二,从行政决策的内容来看,行政决策是一种公共决策。

第三,从行政决策的约束范围来看,行政决策方案一经公布,就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第四,从行政决策的目的来看,任何行政决策都必须体现国家意志和公共利益。

2、论述行政决策的类型

答:行政决策的类型:①国家行政决策、地方行政决策与基层行政决策。这是根据行政决策主体在行政系统中所处的不同层次来划分的。②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与不确定型决策。这是按行政决策问题所处的客观条件和后果的确定程度不同来划分的。③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这是根据决策者基本决策思路的不同来划分的。④常规性决策和非常规性决策。这是根据决策有无先例可供遵循来划分的。

3、论述行政决策的作用

答:行政决策在公共行政中占有着特殊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

①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过程的首要环节和各项管理职能的基础。

②行政决策是行政领导者的基本职责和重要技能。

③重大的行政决策直接关系到政府工作的成败和国家、社会的发展。

4、论述行政决策的原则

答:行政决策的原则:

①信息原则 ②系统原则

③预测原则 ④择优原则

⑤创新原则 ⑥可行原则

⑦民主原则 ⑧动态原则

5、论述行政决策的程序

答:行政决策的程序:

第一个阶段,发现问题,确定决策目标

第二个阶段,集思广益,设计决策方案

第三个阶段,评估选优,抉择决策方案

第四个阶段,局部试点,修正完善方案

6、论述行政执行的过程。

答:所谓行政执行的过程,就是把行政决策方案付诸实施的过程。行政执行工作的基本过程由行政执行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组成。

行政执行的准备阶段包括制定执行计划活动和一般准备活动两个方面的内容。实施阶段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建立强有力的指挥中心、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要善于做好协调工作、加强行政执行中的监控。总结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对执行情况的检查、对执行情况的评定、对经验教训的总结。

第八章 公共行政的保障

1、简述公共财政的含义与职能。

答:公共财政是国家的各级财政管理部门,为了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和提供公共服务,依照国家有关法规和遵循经济及财政管理规律,对公共财政的收入和支出过程进行管理的活动。

公共财政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①公共财政的分配主体是作为政权组织和社会经济管理者的政府;

②公共财政的分配目的是为了满足公共需要;

③公共财政具有强制性和补偿性。

公共财政的职能:

①筹集资金

②配置资源

③收入分配

④宏观调控

2、简述公共预算的含义与作用。

答:公共预算又称国家预算、政府预算、财政预算等,是政府根据其施政方针和社会的需要所编制,经立法机关批准的某一年度内的政府财政收支计划。

公共预算的作用:

①财政保证作用

②调节控制作用

③反映监督作用

3、简述国家税收的含义。

答:国家税收简称税收,在历史上又称赋税、租税或捐税。它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的规定,向经济单位和个人无偿征收的实物或货币,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以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基本形式。

税收的特征:

①强制性

②无偿性

③固定性

4、简述税收制度的作用。

答:税收制度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一,税收制度是国家财政收入和预算收入的重要保证。

第二,税收制度是国家向纳税人征税的法律依据。

第三,税收制度是调整分配关系的手段。

第四,税收制度是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体现。

第五,税收制度是维护国家权益的重要保障。

5、简述转移支付的含义。

答:转移支付是一种最直观的收入分配制度,即通过将某一部分社会成员的收入转移到其他社会成员的手中来进行收入再分配,而无需由政府进行公共供给和公共生产。

主要包括: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和政府间转移支付。

第九章 公共行政的效率

1、简述行政效率的概念。

答:行政效率概念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机械效率阶段、社会效率阶段、客观效率与规范效率阶段。

行政效率是行政工作的效果与消耗之比,即国家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从事行政管理活动所投入的各种资源与所取得的产出或效益之间的比例。

由概念我们可以知道行政效率是:

①行政资源

②行政产出与行政效益

③行政效率是一种比值

2、简述行政效率的构成。

答:⑴内部效率。其核心是将行政管理视为对行政组织的内部管理,而管理效率的获取,取决于对行政组织内部各要素的高度利用。

⑵整体效率。要提高行政整体效率,就必须打破旧的行政结构,进行行政要素的系统重组。

⑶外部效率。外部效率从行政系统与经济、社会的关系着眼,关注的是行政管理活动“对谁有效率”的问题。

3、简述行政效率的影响因素。

答:行政效率的影响因素:

⑴外部因素

①政治因素

②经济因素

③社会因素

④地理因素

⑤科学技术因素

⑵内部因素

①组织因素

②人员因素

4、简述效率追求的双重效应

答:①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活动追求的目标。

②行政效率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③行政效率是检验行政改革成果的重要尺度。

5、简述片面效率观的偏误。

答:①片面效率观使测评往往偏向于投入活动而忽视其效果。

②片面效率观使人专注于活动的合逻辑性、合目的性,而忽视活动的价值前提。

③片面效率观使人陷入了“为求成功而不择手段”的非道德主义。

④片面效率观不可避免地会伴生数字虚假现象。

第十章 行政生态与行政发展

1、简述行政环境的类型。

答:行政环境的类型:

①从规模和层次的角度,可以把行政环境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

②从管辖区域上分,可以把行政环境分为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

③从不同作用上分,行政环境可以分为良性行政环境和恶性行政环境。

④从环境内容上分,行政环境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类。

2、简述构成行政环境的环境要素

答:⑴政治环境

①国家政权制度

②政党制度

③社会组织结构

④法律制度

⑤政治文化

经济环境

①经济制度

②生产力水平

文化环境

文化环境是指由一定的世界观、理想、信念、伦理、价值、心理、文化程度等构成的综合体。

文化因素渗透到行政系统的各个领域,对行政行为、行政体制以及行政职能等都产生广泛的影响。

3、简述里格斯的行政生态理论。

答:在行政学内部,最早提出行政环境问题并加以研究的,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高斯。

里格斯将世界各国的生态环境分为三种模式:

①与农业社会相适应的融合型行政模式。

②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衍射型行政模式。

③与过渡社会相适应的棱柱型行政模式。

4、试简述行政改革的动因。

答:行政改革的动因:

外部动因是指行政环境因素所引起的行改的动力。

①经济 ②政治 ③文化 ④技术

内部动因指的是行政系统内部所引起的改革动力。

①行政组织的演化②组织分工的细化

③行政权力的异化④行政文化的僵化

5、简述行政改革的目标的含义和特性。

答:行政改革的目标是改革者所确定

的行政改革所要取得的结果。 行政改革目标具有以下特性:

①指向性 ②具体性 ③主观性 ④客观性

6、简述政府危机管理体系至少应包括的要件。

答:政府危机管理体系应包括的要件:

①建立危机预警系统,制定危机应对计划;

②设立危机协调机构,构建危机应对系统;

③增强危机应对意识,提高危机应对能力;

④完善危机管理机制,健全危机管理法制。

《公共行政学》期末复习题 一、 填空题 

1.威尔逊在《行政之研究》和古德诺在《 政治与行政》都主张政治与行政二分法。P3 2.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的作者是 威尔逊 P11 3.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 泰勒 P12 

4.提出著名的POSDCORB,即七项管理职能的是 古立克 P13 

5.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的作者是 张金鉴 P17 6.最先提出对公共行政环境问题进行研究的是美国哈拂大学教授 高斯。P30 

7.组织文化包括组织概念、法律意识、道德情感和价值观等,其中 价值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P37 

8.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政府只是充当“守夜人”的角色。P43 

9.马克思认为政府的基本职能有政治统治职能和 社会管理职能 两种。P46 

10.总统制,起源于18世纪末期的美国,是以总统既为国家元首,又为政府首脑的中央政府组织形式。P76 

11.中国的国务院体制是在总结我党革命根据地政权建设经验的基础之上,借鉴了前苏联 的部长会议制,于1954年形成的。P79 

12.中国地方政府是以 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政府形式。P81 

13.科学管理时期的组织理论,也叫传统公共行政学时期的组织理论。它产生并形成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前后。P100 

14.新公共行政主张参与行政。一是主张公民 参与。二是主张在组织决策过程中下层机关工作人员 的积极参与。P105 

15.较为常见的行政领导者产生方式主要有选任制、 委任制、考任制和聘任制四种。P117 16.从权力的性质上,一般把行政领导权力分为权力性影响力和 非权力性影响力 P119 17.领导特质理论着重研究领导者的 人格 特质,以便发现、培养和使用合格的领导者。P126 18.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将 四分图理论 和不成熟—成熟理论结合起来,创造了三维空间的领导模型。P131 

19.部外制是美国用法律制度把 政党制度 排除在政府之外而产生的一种人事行政机构。P145 

20.我国国家公务员目前主要的轮换形式有经历轮换、职期轮换 和地区轮换三种。P156 21.目前我国的国家公务员工资制度实行职级工资制 制,主要包括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和工龄工资。P162 

22.国家公务员有违纪行为,尚未构成犯罪,或虽构成犯罪但是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给予 行政处分 P164 

23.机关行政的职责可以概括为参与政务、处理事务和搞好服务三个方面。P170 24.行政机关档案的功能主要在于其具有凭证作用和 参考作用。P176 

25.办公自动化系统由 事务处理层办公自动化系统、管理信息层办公自动化系统和决策支持层办公自动化系统三个功能层次构成。P181 

26.对行政决策权的合法性的监督一般由 立法机关进行。P193 

27.拟定决策方案分两个阶段,即粗拟阶段和 精心设计 阶段。P199 

28.忠实于 决策 ,使贯彻执行不走样,这是公共行政对行政执行环节的首要要求。P207 29.行政控制过程的最后环节,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是 纠正偏差 P216 

30.一种通过正式的组织程序和组织所规定的正式渠道进行的沟通是 正式沟通 ,它是沟通的一种主要形式。P218

(一)论述公共行政的作用?P7 

1公共行政是对国家的治理。一个国家的公共行政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治理水平,善政才有善治。公共行政就是为国家的政治 经济 文化 和社会发展提供保证,就是执行国家意志和实现公共利益,只有用科学的 民主的管理方式和手段,才能够加速社会全面发展,使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2公共行政是执行人民意志和实现公共利益的必要保证。公共行政必须以实现公共利益为最高宗旨,这不仅是政府存在的基础,也是政府存在的目的。它必须由政府予以贯彻执行才能实现,只有政府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有关社会稳定 社会公平 社会安全的需要。3公共行政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证。市场经济是依靠“看不见的手”进行自我调解的,效率最大化是它的规则。政府不能对市场失灵听之任之,必须用“看得见的手”进行管理。4公共行政是加速我过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保证。21世纪的竞争是国与国之间综合力的竞争,没有一个高效 民主 公平的政府,没有高质量的决策能力 快速的应变能力和高效的处理事务能力,在残酷的国际竞争中就会败下阵来。5公共行政是教育和培养一支高素质 会、管理的国家公务员队伍的需要。公共行政是国家公务员的基础学科,身为国家公务员,必须学习并掌握公共行政学。建立一支高素质 会管理的国家公务员队伍 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 持续发展 兴旺发达。这就是政府管理的巨大开发作用和推动作用,公共行政学的重要作用即在于此,政府管理决定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是一种社会生产力。 

(二)论述公共行政环境的作用?P28 

答:公共行政环境作用主要表现在它与公共行政之间的相互的关系上。它们的之间关系是相互适应、相互作用的关系,是输出与输入的关系。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公共行政环境决定 、限制与制约公共行政。行政环境决定 限制和制约行政体制 行政职能 公共政策和行政权力的运行方式,以及官员的行为方式 思想观念与行政经费等。2、公共行政必须适应公共行政环境。如果公共行政不适应公共行政环境,也就是政府没有适应环境的能力。它指的是公共行政管理必须符合特定的公共行政环境向它提出的要求和条件。3、公共行政环境的发展变化必然导致公共行政的发展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字20年来,公共行政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从计划经济已经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高度集权的全能政府 经过多次政府机构改革 已经逐步向相对集权的分权化的政府转变 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4、公共行政对公共行政环境也有反作用。公共行政的动作用是研究公共行政环境的重要原因之一。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环境保护政策 使天变蓝 水变清 沙漠变良田。 严格来讲公共行政就是为了公共利益改造客观世界,就是改变世界。

 (三)分析政府失效的主要表现?49 

1、政府成本过高。政府的活动的涉及面广 、行政目标的变量多 、比较复杂 ,需要的成本具有很大的弹性。政府往往希望多办事情 扩张权力 扩大管理范围 这样就追求扩大财政的弹性,而效益却无法确定。 

2、政府的低效率。由于政府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政治因素、等级制和官僚制、 部门利益 、地方利益 和利益集团等对制定公共政策的影响 。因为政府部门人员素质不高,公共政策执行部门执行不力等 ,没有达到政策的预期效果等。 这些都是造成政府低效率的主要原因。 

3、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 政府在一定领域仍然承担资源配置的作用, 随着市场体制的不断完善, 政府将逐步减少资源配置的作用。 

4、寻租。寻租者在政府的屁护下获取高额利润, 消费者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政府付出了政治成本 ,社会付出了道德成本。 

5、造成另一种不公平。政府通过强制力进行再分配也可能出现另一种不公平 ,就是政府利用强制力将富人的财富转移到穷人的手中, 或者将穷人的财富集中在强势集团的手中。 (四)论述行政体制的作用?P74 

1、科学的行政体制能够提高政府生产力 提高行政效率。科学的行政体制能够调动中央政府和地方以及各级各类公共组织积极性和创造性, 能够使国家公务员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和才能。要做到提高政府生产力提高行政效率就是要行政体制符合社会需要和社会发展的实际。 

2、科学的行政体制能够大幅度地全面地促进社会发展 ,提高国家的竞争力。科学的行政体制不仅能够确保中央政府的权威 而且能够调动地方政府或下级政府的积极性。不仅确保政府能够高效 高质量的向公众提供各种物品和服务 而且能够为社会 、市场 、各种社会组织和公民提供广阔安全的发展空间。 

3、科学的行政体制能够造就大批的优秀的国家各级各类公务员。21世纪的国际竞争是政府之间的竞争 ,没有大批政治素质高 、业务素质强 、文化素质高、 道德操守好 、管理能力强的国家公务员队伍, 是不可能管理好国家, 是不可能参与国际竞争的。 

4、科学的行政体制是公共行政民主化的保证。依法建立并健全用人制度 激励制度 绩效制度 考核制度和竞争制度是行政体制的重要内容。它可以确保公共行政管理制度法制化。民主行政必须是法制行政, 没有法律规范的行政只能导致无政府主义或者是人格行政。 5、科学的行政体制能够确保公民的各种权利和生命与财产。行政权力的划分机构的设置和运行 ,其出发点应该是保证政府行为不能损害公民的权利的前提下, 为公众服务 ,实现公共利益。

1.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机关中,(d)有权制定行政法规。   A.全国人大常委会B.省级人大  C.国务院各部委D.国务院 2.行政管理是(c)的重要组成部分。 

  A.社会管理B.国家管理  C.上层建筑D.经济建设 二、多项选择题 

1.行政领导权力的来源主要有(ABCE               )。 

A、奖惩权力   B、归属权   C、专业知识权   D、决策权力   E、合法权力 2.下列实行品位分类制度的国家有(    CD             )。 A、日本   B、美国   C、法国   D、英国   E、中国 三、判断题 

1.人事行政的范围比人事管理的范围。X  2、行政指挥是行政执行过程的主要环节之一。√ 

四、论述题 

1.试述行政职能的转变与当前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关系。 

1)政府机构的组建首先必须适应行政职能需要。行政职能结构决定行政组织结构。行政职能的转变是政府机构、人员编制改革的关键。  

2)建国以来我国很长时期在政府体制、机构、编制等方面存在不少弊病,多次机构改革处于\"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状态,这都是因为没有抓住行政职能转变这个关键。  3)当前我国政府机构改革,首先要明确行政职能,前提是分清党、政、企各自性质、职能、活动方式;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府的基本职能是领导经济建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求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方法,政府机构管理经济应以宏观管理为主、间接管理为主、服务性为主、法律和经济手段为主。为此政府机构改革应减少专业管理机构,加强综合、协调、监督、信息、咨询、政策研究等部门,建立相应机构来管理新出现的社会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de4dcc7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a4.html

《打印记忆版期末重点--公共行政学-张康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