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刻苦学习的成语 古代刻苦学习的成语故事

发布时间:2019-04-29 05:44:1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古人刻苦学习的成语 古代刻苦学习的成语故事

  勤奋好学是从古代就流传下来的美好品质,很多四字成语就是出自刻苦学习的典故,古代的人有什么勤奋刻苦学习的故事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古代刻苦学习的成语故事,希望对你有用!古代刻苦学习的成语故事篇1:悬梁刺骨孙敬是西汉人,幼年时父亲死去,家里很穷,但他立志发愤读书,抓紧一切时间学习。
  孙敬读起书来不分昼夜,十分疲劳,晚上读书时常打瞌睡。
  为了预防自己睡过去,他用绳子将自己的头发吊在梁上。
  每当他低头打瞌睡时,就会因头发被紧紧拉住而疼醒。
  这样,就不会因打瞌睡而影响学习了。
  孙敬凭借艰苦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长大后成了西汉的大学问家。
  古人头悬梁、锥刺骨,勤奋读书的故事历来被人们颂扬和学习。
  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在平常的学习中,你做到珍惜时间了吗?古代刻苦学习的成语故事篇2:凿 光匡衡是西汉人,幼年时十分喜欢学习,常常手不离书。
  可是,他家太穷,连买灯油和蜡烛的钱都没有,晚上无法读书。
  为此他十分苦恼。
  匡衡的邻居是个富户,他家晚上灯火通明。
  他请求到邻居家借光读书,可是被拒绝了。
  怎么办呢?这天,小匡衡终于有了主意:在墙上打个洞,灯光不就可以从洞孔里照过来吗?于是,他拿来一把凿子,偷偷在墙壁打了一个洞。
  这样,匡衡每天晚上在洞孔下借着照射过来的光线,努力读书学习。
  匡衡借着隔壁漏过来的灯光看书,是多么的勤奋好学呀!看看匡衡,想想自己,我们现在有这么好的条件更应该好好珍惜。
  只要我们发扬匡衡凿壁借光的学习精神,就一定能学有所成,将来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古代刻苦学习的成语故事篇3:闻 舞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
  青年时代,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起担任司州主簿。
  俩人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希望共同建功立业,复兴晋国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不这样想,这是在催促咱们起床练剑啊。
  刘琨欣然同意。
  古人刻苦学习的成语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
  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祖逖为了使自己能够早起练习武艺,就以雄鸡报晓的方式提醒自己起床习武。
  后人以闻鸡起舞这个成语比喻有志之人,能够及时奋发自励。
  人生在世,想要有所成就,就得勤奋苦练。
  古代刻苦学习的成语故事篇4:韦编三绝春秋时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签,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
  古人刻苦学习的成语竹简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一根竹简只能写一行字,多则几十个,少则八九个。
  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这些竹简必须用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编连起来才能阅读。
  像《易》这样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编连起来的,因此有相当的重量。
  孔丘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
  不久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
  接着,他又读第三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
  在这以后,为了深入研究这部书,又为了给弟子讲解,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
  这样读夹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
  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他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cf43a8e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34.html

《古人刻苦学习的成语 古代刻苦学习的成语故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