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氏养生及养生文化

发布时间:2014-05-20 17:12:1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方氏养生及方氏养生文化

、养生的概念

二、养生文化

三、中医养生

四、道家养生

五、方氏养生文化

六、方氏养生产品

一、“养生”的概念

“养生”(又称摄生、道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

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所谓“养”,就是保养、调养、补养。养生,就是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所进行的保键活动。也就是说,养生的意义一是如何延长生命时限,二是如何提高生命质量。

二、养生文化

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历史中,健康与长寿一直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的美好愿望,因而养生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遍布世界。相对于世界其他地区的养生文化而言,中国的养生理论与实践由于有着古代哲学和中医基本理论为底蕴,所以显得尤为博大精深。它汇集了中国历代劳动人民防病健身的众多方法,揉和了儒、道、佛及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堪称一颗充满勃勃生机和浓厚东方神秘色彩的智慧之树。探索中国养生文化这棵古老而神秘的东方智慧之树,不但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而且符合当今世界发展趋势。

三、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提前预防疾病,治未病。中医理论的著名代表作是《黄帝内经》。中医养生来自古代精华医学,值得后人继续开发和研究。

《黄帝内经》是上古圣人对天地、自然、人体的理解和经典总结,本着大医治国、中医治人,小医治病的思想传承千年。它除了是一部养生巨著,更是一部命理之书,哲理之书,治国之书,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伟大著作。

《黄帝内经》记载:“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病已成而后药治,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战而铸锥,不亦晚乎”。

《黄帝内经》告诉我们,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应变,养生之道就是应变之道。如一年有四季:春耕、夏长、秋收、冬藏。人的身体也有四季:春季适合活动(踏青)、夏季适合运动(排汗)、秋季适合静养、冬季适合卧养(多睡)。

中医养生主要体现在预防观、整体观、平衡观、辩证观等方面:

1.未病先防、未老先养。

2.天人相应、形神兼备。

3.调整阴阳、补偏救弊。

4.动静有常、和谐适度。

“未病先防”的预防观,明白无误的告诉我们,养生就是“治未病”,是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各种方法去实现的,是一种综合性的强身益寿活动。

“天人合一”的养生观。中医认为,天地是个大宇宙,人身是个小宇宙,天人是相通的。所以中医养生强调天人一体,养生的方法随着四时的气候变化,寒热温凉,做适当的调整。

“阴阳平衡”的健康观。阴阳平衡的人就是最健康的人,养生的目标就是求得身心阴阳的平衡。阴,就是构成身体的物质基础。阳,就是能量。阴阳是相对的。凡是向上的、往外的、活动的、发热的,都属于阳。凡是向下的、往里的、发冷的,都属于阴。人的身体所以会生病,是因为阴阳失去平衡,造成阳过盛或阴过盛,阴虚或阳虚,只要设法使太过的一方减少,太少的一方增加,使阴阳再次恢复原来的平衡,疾病自然就会消失于无形了。所以,中医养生高度强调阴阳平衡,健康一生。

“身心合一”的整体观。中医养生注重的是身心两方面,不但注意有形身体的锻炼保养,更注意心灵的修炼调养。身体会影响心理,心理也会影响身体。两者是一体的两面,缺一不可。

中医养生贵在养德,这是健康和长寿的最重要条件。《黄帝内经》中所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病安从来”,就明确提出养生应注重精神方面的保养。

四、道家养生

道法自然的养生原则

冲气以为和的养生目标

“抱一”养生、以“啬”养生、以“静”养生、守“柔”养生等的养生方法

道家养生学说是春秋战国时期以老子、庄子为代表所提出的哲学思想。他们的学术思想在中医养生学的形成过程中一定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子是道家养生学派的创始人,庄子是道家养生学派的代表人物。明代焦弱候《笔乘》有言:“老之有庄,犹孔之有孟”。意即庄子的许多思想都是师出于老子的。所以,尽管庄子最先提出“养生”一词,但关于养生之论,还是应追溯到老子。

老子遗世之作仅有《老子》一书,也叫《道德经》。时至今日,这部著作风行欧美,流行世界,已被译成30多种外国语言,拥有近500个外文版本,是世界外文发行量仅次于《圣经》的文化经典。

《道德经》并不是一部养生书,但纵观全书,其中闪耀着诸多老子鲜明而独特的养生智慧:顺应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认为,自然界处于不断负责变化之中,人体必须与自然规律相适应才能生长,否则,逆自然规律而动,必染疾折寿。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认为。人若像水一样虽然滋润万物而与万物不争,心胸宽阔,公而忘私,保持节操,便能健康长寿。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老子主张恬淡寡欲,清净为上。他告诫人们要淡泊名利,寡欲清心,经常保持心平气和,致虚守静的心理状态,这样才能延年益寿。

老子说:“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他认为,养生必先修德,只有提高道德修养,才能净化心灵,从而使身体健康。

道家养生所主张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激情自然循环的规律。自然界万物处于经常的运动变化之中,“道”即是其基本法则。《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关于“道”的具体阐述。所以,人的生命活动符合自然规律,才能使人长寿。这是道家养生学说的根本观点。

道家思想是以老庄为代表,以“道”为其学说宗旨。道家思想与中医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道家思想对中医学基础理论、临床学科、思维方式及医家有一定影响,中医学继承并发展了道家的精气学说和养生理论。道家无神论思想、精气化生万物的巨大能量性以及“和”的观点等都对中医学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五、方氏养生文化

秉承华佗遗风,继承华佗医德。方敏女士以华佗及其弟子樊阿所传医术及养生之方,创建了方氏企业。高举华佗大旗,弘扬华佗精神和华佗中医药文化,福及百姓。

“后汉志·华佗传”所记:“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一名旉。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其“晓养性之术”,即记述了华佗通晓养生之道,当时人们认为他年近百岁,可是面容仍有如壮年之貌的写照。华佗家族对华佗寄托了很大的期望,从其名、字来看,“佗”,乃负载之意;“元化”是化育之意。

当时有方氏兄弟两人以种植药材为生,与华佗为邻两家交往甚笃。每每相互切磋药、医技艺,方氏兄弟获益匪浅。尤其从华佗处学到许多保健养生之方,并细心记录、整理成册。

华佗不幸去世后,方氏兄弟为避祸害,将所记华佗所传养生方术一分为二,两人各藏一份,相约要代代相传,不管传到哪一代,都要想方设法重新合二为一。

兄长留守在家,兄弟远走他乡。后来,兄长在家种植药材并为乡邻诊脉医病;兄弟四处漂泊,几经周折,终落脚香港以行医为生。方氏兄弟从此天各一方,再未见过面。兄弟两个的后人都在当地世代行医、种药,都得益于华佗所传医术。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春风吹绿了中华大地,一股寻根问祖的大潮从全球涌向了大江南北。居于香港的方氏后人也遵照先人的遗训回到祖籍亳州谯城,一路打听、询问、寻找,终于在“方园”找到了同根同祖的“向”字辈方姓老人方向义老先生,失散了1000多年的方氏后人终于重又团聚了。

“香港方氏医药保健科研集团有限公司”将祖上传下来的一半“华佗养生方术”与方向义老人珍藏的另一半“华佗养生方术”,并交由方向义之女方敏创办企业,择其精华、制成养生产品,惠及千家万户、普通百姓。

方敏谨记祖训,历经千辛万苦创建了一个个方氏企业,苦心经营、诚实守信,取得了一次次的成功,为世人所称道。“方敏”牌的养生产品是“中华药都·养生亳州”的标志性产品之一。

六、方氏养生产品

方氏养生文化继承华佗的“治人于未病”的养生理念,进一步发扬“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的“药食同源”理论。

方氏养生产品的研发是基于唐朝时期《黄帝内经太素》提出的“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理论,认为:“药”与“食”的关系是既有相同处,也有不同处。许多食物既是食物又是药物,食物和药物一样能够防治疾病。但从发展过程来看,远古时代是同源的,后经几千年的发展,“药”“食”分化。若再往今后发展的前景看,也可能返璞归真,以食为药,以食代药。方氏企业在方敏女士的率领下,也正在朝着这一方向努力和实践着。

方氏养生产品依据国家卫生部公布的“药食同源”物品,精选最地道的无任何工业、农业、人为污染过的药食两用原生中药材,利用现代制药技术精制而成,保持了天然药材原始的生物活性,是源于自然的高科技“原生”中药产品。

方氏养生产品按照“药食同源”品种的药理,划分为解表类、清热类、利湿化湿类、理气类、温里药、理血药、消导药、平喘、止咳化痰、宣肺利咽药、祛风散寒、平肝息凤类药、补益类药、补气类、补阴类、补血类、养心安神类药、具有涩精、斂汗作用类等不同功效的类别。再按27种功能分类,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由方氏企业的科研人员,精选华佗所传配方,组成各种养生产品的成分;再请部分著名老中医、中医药研究机构的专家、高等院校的教授等进行鉴定后,最后配伍组成各类配方。通过小试、中试等一系列科学的多次试验、检测、分析、论证、总结,才确定所要生产的养生产品成分组成。

有了安全、可靠、科学、合理、且具一定功能的配方,还要通过选用道地、优质的药材,再经过一道道生产、化验、检测、质检等程序,一个个“方敏”牌的养生产品才能出厂、进入市场。

编写

2013-7-11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cbd5f5f6edb6f1aff001fd9.html

《方氏养生及养生文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