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反侵略战争

发布时间:2015-03-22 21:27:2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古今中外反侵略战争

——苏联卫国战争

ENG13038 丹典达

反侵略战争

在阶级社会中,侵略者对被侵略国家的人民在政治上的压迫奴役、经济上的掠夺剥削,必然激起被侵略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反抗侵略者的卫国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等国人民反抗德国法西斯的战争,中国人民反抗日本法西斯的战争,都是捍卫国家主权、独立和民族尊严,反对侵略者的掠夺和奴役的反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援助朝鲜人民抵抗美帝国主义武装侵略而进行的抗美援朝战争,既是支援友好邻邦,维护和平,又是保卫中国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战争。反侵略战争关系着被侵略国家的生存,关系着民族的存亡,关系着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能够动员全国人民,实行全民族抗战,能得到世界正义力量的支持,有利于战争的最后胜利。反侵略战争多为弱国对强国或小国对大国的反抗战争。要求进行反侵略战争的国家政治上进步,有动员全民族抗战的政治号召力和组织力;军事上有一支训练有素,且具抗战热忱的军队,有一个能制定和正确运用战略战术的统帅部;经济上有足以维持战争的实力;国内团结一致,争取世界进步力量的支持,经过持久作战,最后打败侵略者,赢得胜利

战争背景苏联卫国战争通常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反抗纳粹德国及其欧洲盟国侵略的战争。时间从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开始到1945年5月德国投降为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1.1939年9月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0年6月法国投降。同年7月21日阿道夫·希特勒下令秘密制定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其主要内容以闪电战战略为基础,包括进攻、占领和肢解苏联的一切计划和细节。

2.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1年春,德军控制了西欧、北欧和巴尔干半岛。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向苏联发动突然袭击。

战争开始时双方的军事实力对比

战争经过

初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1年6月22日,德军突然入侵苏联,苏联人民奋起抗击,经过几次重大战役,粉碎了德军所向无敌的神话,并经过了近四年的战争,使德国在1945年5月8日无条件投降。

苏联卫国战争又名(苏德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1年6月,德军悍然入侵苏联,苏联人民奋起抵抗,经过浴血奋战,粉碎了德军所向无敌的神话,直至苏联红军攻破柏林。苏联与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一起,最终迫使德国在1945年5月8日无条件投降。

为了区分1812年~1813年俄国抵抗拿破仑侵略的“卫国战争”苏联将这场战争称为伟大的卫国战争

后期

后期,苏联红军相继发动了10次大型反击战役(史称十次斯大林突击),将德军完全赶出了苏联国土,并且相继解放了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南斯拉夫,捷克和斯洛伐克,波兰等国,1945年4月16日开始了解放柏林的战役,4月21日苏军攻入柏林市区,25日完成了对柏林的包围,27日突入市中心,30日苏联红军的三名士兵将苏维埃的红旗插在了柏林国会大厦的楼顶,同一天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自杀,1945年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苏联也获得了苏德战争的最后胜利。苏德战争的胜利也意味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欧洲战场上获得最终胜利。苏联卫国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战争期间,苏军共歼灭德军607个师,盟军只歼灭了德军176个师。盟军实施的包括诺曼底登陆在内的各大战役均无法与苏德战争相提并论。在库尔斯克会战中,苏德双方共有1.3万辆坦克投入交战,是世界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坦克交战。在第聂伯河会战中,苏军共动用了400多万人,从2000多公里的战线上全面出击。

胜利原因

苏联之所以能力挽狂澜,并最终取得战争胜利,主要有以下因素:

是有苏联共产党的坚强领导。1941年6月30日,成立了以斯大林为首的苏联国防委员会,提出了“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争!”的口号。为理顺指挥关系,8月8日设立了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为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苏共向前线派去了150万名党员和350万名共青团员。战争期间,苏共吸收了531.9万名党员。

:《是苏联人民的战斗精神。为祖国而战,每个苏联人都英勇杀敌,涌现了以彼得罗夫斯基中将、马特洛索夫、卓娅为代表的一批英雄典型。据统计,战争期间,苏联军民共有1.16万余人成为“苏联英雄”,700万苏联军人荣获各种勋章和奖章。

:《是雄厚的人力物力。1941年,苏联人口约为1.8亿。战争爆发后,苏联共动员了3450万人。二战结束时,苏军总兵力达1280万人。战争期间,苏联共生产飞机13.41万架、坦克10.28万辆、火炮和迫击炮82.52万门。

:《是拥有先进的作战理论。苏军军事理论家图哈切夫斯基元帅早就提出了大纵深作战理论。战争期间,苏军成功解决了组织与实施宽正面、大纵深的战略进攻等一系列军事问题,保证了卫国战争的胜利。此外,苏军还涌现出了以朱可夫元帅为代表的一批杰出统帅和将领。

:《是广阔的疆域为苏联抵抗德军侵略提供了战略纵深。苏联陆地面积为2227.4万平方公里,地跨11个时区。二战初期,虽然德军很快占领了欧洲各国,但却无法一口吞下庞大的苏联。当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时,苏联政府仍控制着2/3以上的国土。此外,严寒的天气也帮助了苏联。莫斯科的严寒,让德军和1812年入侵沙俄的拿破仑军队一样,在莫斯科城下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特点

1.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战争,双方的兵力超过千万,是德意志所代表的'欧洲文明'与苏联代表的斯拉夫文明的较量——文明的较量

2苏德战争不是我们教科书上讲的意识形态的战争---希特勒在巴巴罗萨行动的命令里实际上讲的很清楚---就是一场文明战争

3就是在第三帝国快要崩溃的1944-1945年,大批欧洲志愿者参加德国军队,尤其以拉脱维亚人,立陶宛人的殊死博斗最令人震惊---著名的孤儿山阵地战上出现了差不多20多个民族的联军作战的奇观。44年诺曼底后,5万荷兰人参军---声称要保卫被美苏联手消灭的欧洲文明---45年柏林防御战里居然有许多外国人

4.结果以起源于查理曼时代的中欧文明或者是日尔文明的瓦解而告终,东欧的日耳曼人基本上被消灭,原有的东欧贵族的日耳曼文化消失.传统的波罗的海沿岸的德意志和北方人(Nordic)的影响被斯拉夫文化所取代.坦率的讲,小胡子是欧洲文明的最后领导人。正如德国的一些历史著作上反思,当去纳粹化的时候,人们开始反思,才发现根源在俾斯麦,在查理曼时代,甚至更远。

5.另外,自1870年开始的德意志对近东,中东地区的影响被斯拉夫文明取代欧洲文明基本上被肢解,1945年后的欧洲被斯拉夫文明和格鲁撒克逊文明瓜分直到今天,欧洲的文明仍然没有完全摆脱美国或俄国的影响

影响

为赢得这场战争,苏联人民遭受了惨重的伤亡。据统计,苏联共有2700万人死亡,其中1800多万为平民,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人员伤亡。战争还给苏联带来了巨大的物质损失。苏联共有1710座城市、7万多个村镇和31850个工业企业全部或部分被毁。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世界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战前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如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被彻底打垮,英国和法国也大伤元气。苏联经受了战火的洗礼,社会主义阵营由此形成。

参考资料

1.GF Krivosheev苏军伤亡在第二十世纪的作战损失》,1997年

2.格·康·朱可夫 徐锦栋 回忆与思考——朱可夫元帅战争回忆录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2003年1月

3资料:苏联在二战中的突出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c7ba7af3186bceb18e8bb32.html

《古今中外反侵略战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