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12份试卷合集江苏省苏州高新区六校联考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发布时间:2019-06-22 15:33:1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六校联考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礼·考工记》记述了一套营建国都的规制:“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车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此规制中左祖右社的布局

A.体现了家国同构与家国一体   B.确立了森严的宗法等级序列

C.消除了贵族世袭继承的矛盾   D.标志着王权已初具神秘色彩

2.《左传》载,公元前493年,晋国赵鞅与郑军作战,为鼓舞士气,赵鞅下令,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前,县大于郡,时称县郡制。《逸周书》载:“千里百县,县有四郡。这反映出县郡的设立

A.旨在取代井田制   B.适应了诸侯争霸 C.巩固了分封秩序   D.加速了各国分裂

3.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变化大体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政治家的立法创制,另一种是在适应统治形势变化过程中发生的日积月累式的变迁。下列各项符合材料中政治家的立法创制的应是

A.从郡国并行制到行省制   B.从幕镇割据到重文轻武

C.从血缘政治到官僚政治   D.从设立内阁到置军机处

4.赢政认为,给死去的王上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是很不合适的事情。称帝时,他尊其父庄襄王为太上皇,并下令今后不再给死去的皇帝上文、昭、武.惠、襄之类的封号,联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这一做法

A.正式终结了古代谥号制度   B.旨在确立皇帝的无上权威

C.是宗法制发展的必然趋势   D.实现了对全国的直接管辖

5.春秋以前,各君王的外戚都来自一些拥有政治实力的诸侯国。自从秦统一以后 ,特别是在汉代以后,皇帝的外戚便从其臣民中遴选了。据此推知,汉代的外戚

A.始终把持着中央政权   B.与三公九卿平起平坐

C.擅权根源是皇权专制   D.决定历任皇位的更替

6.武则天统治时期,把中书省、门下省分别改称为风阁、鸾台的同时,又大量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阶官员得以与风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幸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其意图主要是

A.扩大宰相职权   B.开辟升迁途径 C.全面控制朝政   D.体现女皇威严

7.宋代取士不问家世”“--切考诸试篇,采取了弥封(糊名)、眷录等措施,出现了婚姻不问阀阅”“所交不限士庶等新现象。这些新现象的出现说明,当时

A.门第观念根深蒂固   B.宰相权力日益萎缩

C.社会阶层流动加速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8.明太祖时规定南人官北、北人官南,此后,仅避本省,不限南北。清朝时,明确规定荐举中要、科举中要避亲、任官中要避籍。这些做法旨在

A.密切南北联系   B.防范结党营私 C.实现权力制衡   D.保证地域公平

9.在中国古代,人们深信天体变化对人事的影响,民间禁习天文历算,与天文历算有关的一切活动均在政府严密控制之下;凡是与稳定江山社稷密切相关的学问均较发达,如兵、医、农、天文、历算、冶炼等。这一现象

A.表明宗法制度影响巨大   B.体现了官民的尖锐对立

C.是君主专制的必然结果   D.说明古代科技领先世界

10.按照法律规定,雅典的公职如执政官将军、议员、陪审员等均由选举产生,任期均为一年。选举法还规定,已任过公职者,在其它公民尚未任过一次之前,不得连续担任公职。这体现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哪一特点?

A.主权在民   B.分权制约   C.轮番而治   D.法律至上

11.亚里士多德指出:“在雅典,个人实际上不受到保护,并且任由集体摆布。材料实际上说明,古代雅典

A.享有公民权的人数有限   B.公民才能根本无法施展

C.城邦推崇少数服从多数   D.民主制易滋生多数暴政

12.登特列夫认为:“如果没有自然法,意大利半岛上一个农民小共同体的渺小法律绝不可能演变为后来国际文明的普遍法律。这主要是因为,罗马法

A.体现正义和理性原则   B.核心是保护私有财产

C.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D.是资本主义法制先导

13.万民法意即“各民族共有的法律,是继公民法(市民法)之后,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罗马司法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来调整罗马公民和异邦人之间以及异邦人和异邦人之间民事法律关系的罗马法律。据此推知,万民法

A.实现了罗马境内居民间的平等   B.根源于罗马帝国统治基础扩大

C.标志着罗马司法体系最终完备   D.削弱了罗马帝国的政治凝聚力

14.议会首先是作为特别措施召集的,然后发展为一般惯例,后来僵持不下,经过两次革命之后赢得了最高地位。大臣最初是作为书记官或秘书辅佐国王的,然后是以国王的名义代表国王行事,最后则是代表自己行事,在必要时才向国王请示。这主要反映出,英国近代民主制度

A.秉持王权至上的原则   B.源于国王与贵族抗衡

C.具有继承性和浙进性   D.缺少自主创新的精神

15.沃波尔具有丰富的政治经验,能言善辩,曾先后担任国防大臣、海军司库、主计大臣、财政大臣等职务,其执政晚期,反对派聚集在王储威尔士亲王弗雷德利克周围,盼望有朝一日王位更迭后得到重用,从而形成了太子帮。这说明,当时的英国

A.君主立宪制发生变异   B.责任制内阁尚未形成

C.国王仍掌握军政大权   D.政党政治还不够成熟

16.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指出:“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为此,宪法的制定者们分别设计了

A.邦联制、责任制内阁   B.总统制、三权分立制

C.联邦制、责任制内阁   D.联邦制、三权分立制

17.1875年,法国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此后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重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统后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这一变化

A.有利于法国政局的稳定   B.确立了总统的元首地位

C.剩夺了议会的主要权力   D.推动了法国两党制形成

18.根据德意志帝国宪法,联邦议会由22个邦和3个自由市的共58名议员组成,其中普鲁士占17席,若修改宪法14票即可通过。议员只能按照各邦君主的指示投票。这些规定表明,当时的德国

A.联邦议会高于帝国议会   B.普鲁士邦占据主导地位

C.君主是实,立宪则为虚   D.由联邦议会多数党组阁

19.下图是郭廷以著《近代中国史纲》的部分目录。其中,空白处的标题应是

  

A.英国的炮舰政策    B.清的外援与曾军的奋战

C.西方国家的携手   D.朝局之变及时势的认识

20.下表中内容为不同著述对太平军作战情况的叙述。据此可以推知,太平军

事件记述

出处

185912月,杨秀清率太平军进攻池州(今安徽贵池) 的清军时,施放洋枪,子落如雨

《太平天国史事日志》 (上册)

欲与洋鬼争衡,务先买大炮早备为先,与其有争是定。”“取到其炮,取到车炮架,寻好匠人,照其样式,一一制造。

《李秀成自述》

李秀成回忆说,那时洋鬼并不敢与我见仗,战则即败 “得其大炮洋枪不计其数

《太平天国(资料丛刊)》第2

A.已开始仿造洋枪洋炮 B.军事进攻中节节胜利

C.装备并使用新式枪炮 D.始终以洋枪队为劲敌

21.甲午战争之前,清朝统治者虽然事事对西方列强让步以求苛安,但唯独对日本一直态度强硬。这主要是因为

A.日本实力弱于西方列强 B.火烧圆明园的记忆犹新

C.清政府不谙熟近代外交 D.华夷之辨观念根深蒂固

22.清末的中国出现了废除帝王纪年采用新纪年的主张,并形成了孔子纪年、黄帝纪年、帝尧纪年、西周共和元年纪年,秦始皇纪年、耶稣纪年之争。这反映了

A.满汉民族矛盾已不可调和 B.恢复传统纪年的迫切愿望

C.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顿繁 D.中国社会转型的内在要求

23.20世纪初,孙中山在《排外与国际法》一文中指出:“各国交际,未尝不视国力之强弱以为进退,而相与结不对等之约。这主要表明,孙中山

A.具备一定国家主权意识 B.承认中外条约即国际法

C.认清了列强的侵略本质 D.主张废除不平等的条约

24.时代精神是每一个时代特有的普遍精神实质是一种超脱个人的共同的集体意识和精神财富。下表中关于几种时代精神的表述,前后搭配不正确的是

选项

名称

核心内容

显著特点

A

五四精神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不妥协地反帝反封

B

井冈山精神

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作风……

胸怀理想,坚定信念

C

长征精神

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D

两弹一星精神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开拓进取精神;坚持依靠群众,坚持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体现

25.陈独秀加入国民党后,以国民党员的身份,批评孙中山与奉系、皖系军阀建立反直三角联盟的传统做法,期望他走到依靠工农革命的道路上来。陈独秀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A.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B.捍卫共产党的独立与纯洁性

C.巩固北伐战争的胜利成果   D.顺利实施中国城市革命战略

26.右图所示历史事件的发生,影响深远。其主要表现在

A.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B.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C.使朱毛逐斩成为时代称谓 D.星星之火已成为燎原之势

27.19407月,毛泽东斩钉被铁地指出:“只有抗战到底,才能团结到底,也只有团结到底,才能抗战到底。毛泽东意在强调

A.维护发展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B.抗战最后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C.抗战胜利能增强民族自尊心   D.正义战争定能得到国际援助

28.据台北国史馆藏《蒋中正总统档案》载,重庆谈判前,蒋介石指示谈判代表在政治上对中共可尽量宽大让步,甚至表示可以一再容忍,务取宽大,以此妥协换取军事上的绝对统一一。据此推知,重庆谈判最终破裂的真正原因是

A.国内外要求和平的压力巨大   B.共产党针锋相对并据理力争

C.军事统一是蒋介石既定方针   D.重庆政协会议力主和平建国

29.18941月,恩格斯受邀为《新纪元》周刊题词时说,除了《共产党宣言》中的这句话,我再也找不出合适的了:“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此处的联合体反映出,《共产党宣言》的研究主题是

A.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B.实现人的自由解放

C.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D.实现生产资料公有

30.巴黎公社委员会每逢开会时,实行临时推选会议主席的做法,规定每个委员都可以根据自已的职权发号施令。这反映出巴黎公社

A.体现群众的直接意愿   B.建立了社会主义民主

C.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   D.缺乏稳固的领导核心

31.1962年,溥仪在接受外国记者采访时说:“我曾经做了四次皇帝……第四次当皇帝,是在前年……现在我同其他中国人民一样,是一个集体皇帝此处集体皇帝的说法意在强调,溥仪当时

A.已当选为人大代表   B.被指定为政协委员

C.成为一名普通公民   D.梦想重新登基称帝

32.右图中历史文件的发表,表明

    

A.对台政策转变为和平统一 B.“一国两制构想正式提出

C.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 D.“冷战结束两岸关系缓和

II (非选择题,共52)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3小题22分,第34小题14分,第35小题16分,共52分。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 )

材料一 中央王朝大规模地移民开发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始于泰朝。秦始皇首先对新拓河南地重点开发,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或谓三十四县),临河,徒谪戍以充之,公元前211年,又迁北河、榆中三万家,拜爵一级。两汉加大了开发力度,尤以西汉武帝时最盛,以河套、河西地区突出。主要方式有三种:一是有计划地大规模移民,并鼓励、扶植内地贫民自愿前往耕植和屯田。二是采取强制手段,发罪犯及其家属屯边。三是大規模推行军屯。

——陈子舜《我国历代王朝开发和治理边疆的方略措施》

材料二 在元朝的行省中,岭北、辽阳、云南、湖广、甘肃等行省位于边疆地区。具体负责边疆管理的事务,包括边疆民族。其在远服,又有招讨、安抚、宣慰等使,品秩员数,各有差等。为迅速传递诏命和情报,元朝还建立了从首都行政中枢到遥远边疆地区的驿站制度,朝令夕至,声闻毕达”“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之于内地。根据吐蕃宗教盛行的特点,元朝对吐蕃采取了政教合一的政策。在中央设置的管理吐蕃事务的机构是帝师和宣政院。帝师是主管全国宗教事务的官员,一般情况下并不直接管理吐蕃事务,而是通过宣政院或向皇帝推荐吐蕃地方官的形式来实现。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材料三 为什么放弃联邦制而采取民族区城自治? (1949)97日,周恩来向政协代表作过解释:“中国是多民族国家,不管人数多少,各民族间是平等的。任何民族都是有自决权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事。但是今天帝国主义者又想分裂我们的西藏、台湾甚至新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希望各民族不要听帝国主义者的挑拔。为了这一点,我们国家的名称,叫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不叫联邦。”“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需要采取与苏联不同的另 一种形式。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发展情况,不能照抄别人的。采取民族区域自治的办法对于我们是完全适宜的。

——摘编自陈扬勇《共同纲领》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加大边疆开发力度的目的及其与秦朝移民实边的不同之处。(7)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慨括元朝边疆治理的特点及其历史贡献。(7)

(3)根据材料三,分析新中国放弃联邦制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民族区域自治制度。(8)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材料一 虽然各国都把人民主权作为指导思想,但现实世界中的任何国家都不可能使每一个人都去直接掌握国家权力,直接行使国家权力。因此,人民主权,就只能是具有法定选举权的公民通过选举产生代表,由代表代为议政。于是,以选举为基础的代议制应运而生。……可以说,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代议制政治。对此,列宁十分明确的指出,如果没有代议机构,那我们就很难想象什么是民主,即使是无产阶级民主。而代议制是资产阶级的创造。这一创造解决了权力行使者的合法性问题,解决了权力行使者是极少数、权力所有者是绝大多数这样的矛盾,标志着人类自我管理水平、管理技术的巨大进步。

材料二 1931年,美国有位专栏作家写道:“政治已变得如此昂贵,以至于连输都要花很多钱。美国,1860年,共和党为使林肯当选总统只花了10万美元的竞选费用,而在100年后的1960年,同一数额只够支持半小时的全国电视的费用。2000 年、2004年的总统竞选耗资均在30亿美元上下。美国总统还享有立法否决权。他除了运用一般否决权外,还运用口袋否决权,即总统在国会休会十天前,接到国会送交其签署的法案有意搁置不签,也不退回,让这项法案到期自行作废。这种具有绝对否决性质的否决方式已经被历届美国总统使用了700次以上。199511月,美国部分政府机构,因民主党的总统和共和党把持的国会,在1996年度财政预算法案上,长期达不成一致意见,被迫几次关门。美国第二十八任总统威尔逊,在总结8年的总统生涯时,深有感触地说:“三权分立的这种制约和平衡恰恰是功过参半。由于权力分散,所以没有力量。由于权力太多,所以行动不够敏捷。由于程序复杂,所以运转不灵,效率不高。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凌胜银《西方民主政治的宏观解读》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方代议制的特点。(6)

(2)根据材料二,慨括美国民主政治的主要弊端。(4)

(3)根据上述材料,指出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演变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启示。(4)

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 )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具备领导革命的极优越条件,但领导权并不是天生的属于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中共三大前后,党内普遍认为工人阶级尚未成为独立的社会力量,陈独秀提出要由国民党统率革命的资产阶级,联合革命的无产阶级,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这不仅是他本人的看法,也代表了共产党人当时普遍的认识水平。192410月以后,由于实践提供的经验和共产国际的有关指示,党内开始讨论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并在19251月召开的四大上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必须参加民主革命,并取得领导地位。党的八七会议报告指出,党在今后的策略是独立领导工农阶级开展斗争。1928年,党的六大在正确分析了大革命失败后的政治经济状况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指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只有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地位,才能解决反帝反封建的两大任务。遵义会议后,这一宝贵认识逐渐成为全党的实际行动。

材料二  193512月,中共在瓦窑堡会议中强调党要率领中国革命,毛泽东也在报告中指出,在形成中的全民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增加了共产党批评同盟者、揭破假革命、争取领导权的责任。刘少奇也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在目前革命阶段中,应以中国革命唯一领导者的资格,率农民和小资产阶級,克服资产阶级的动摇与叛变,将民主革命进行到底,并使革命转变到社会主义阶段去。(全面)抗战爆发后,我党正确地坚持了自已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相对独立性,坚决同国民党争夺抗战的领导权,在稳固地领导农民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前提下,对民族资产阶级又联合又斗争,提出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方针,使自己的领导艺术更加成熟,终于在解放战争时期形成了包括全部革命阶级在内的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取得了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李卫东《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确立的再思考》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中共对革命领导权问题的认识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8)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战时期中共在革命领导权问题上领导艺术更加成熟的表现,并简析其历史意义。(8)



一、选择题:每小题1.5,48分。

1.A 2.B 3.C 4.B 5.C 6.C 7.C 8 B. 9.C l0.C 11.D  12.A 13.B  14.C 15.D16.D 17.A 18.B 19.C  20.C

 21.D 22. D 23.A 24. D  25.B 26.C 27.A 28.C 29.B  30.D 31.C 32. A

二、非选择题:33小题22分,第34小题14分,第35小题16分,共52分。

33. (22)

(1)目的:巩固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解决边疆危机。(3分。每点3分;答小其中两点即得满分。)

不同之处:移民范围扩展到河套、河西池区;方式更加多样;出现军犯家属屯边和士兵屯边。(4分。每点2,答州其巾两点即得满分。)

(2)特点: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有重大创新;目的多为巩固军事征服成果;因俗而治。(3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得满分。)

贡献:行省制按是对郡县制的创新与发展,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密切了边疆与中原的联系;改变了唐以来的羁縻政策,加强了中央集权;实现了对边疆地区广泛而直接的管理;使酉藏正式归厲中央政权管辖;奠定了我国疆域版图的基本格局。(4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得满分。)

(3)原区:历史上长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防止帝国主义分裂中国;挫败少数民族中反动分子的挑拨分化;中苏昆族状况与世情不同。(4:每点2,答出其中两点即得满分。)

评价: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特殊国情与历史经验的结晶;是中国共广党人的伟大创造;有利于维扩匡家统一;有利于潍扪民族团结;有利于保证少数民族当家做主,行使民主权利。(4分。每点2,等出其中两点即得满分)

34.(14)

(1)特点:以人民主权为指导思想;是一种间接民主;以选举为其础;实行代表资格制;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是人类自我管理的进步。(6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得满分。)

(2)弊端:金钱政治;权力滥用;相互掣肘;效率不高。(每点1分,共4)

(3)启示:科学认识;切忌照搬;善于借鉴。(4: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得满分。)

 35.(16)

(1)变化:由模糊到逐渐形成正确的认识;由小重视到重视;在实践中逐渐深化,炸开始理论探索。(4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得满分。)

成因:工农运动实践丰富了认识;共产国际的推动;大革命失败的教训;对中国国情的认识逐渐深化。(4 分。每点2,答出其中两点即得满分。)

(2)表现:细化革命领导权的内容;区别对待不同的抗日阶级、阶层;坚持党的领导权的创立性;举持既斗争又团结、以斗争求团结的正确策略。(三分。每点2,答出其中两点即得满分。)

历史意义:维护并发展了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和革命阶级的联合;保证了抗F.战争和民主革命发展的正磺方向;为共产党实现领导地位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有力地推动了共产党执政党地位的逐步确立。(4分。每点2,答出其中两点即得滿分。)



2019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

1.自北魏至隋、唐初都实行均田制以限制土地的高度集中,但是宋初却“田制不立”“不抑兼并”,这样就导致了

A. 宋朝社会两极分化更为激烈

B. 对少数民族的作战失败居多

C. 宋朝时期经济重心实现南移

D. 宋朝时期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2.富兰克林·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讲中说:“漠不关心他人的自私自利行为,乃是十分糟糕的道德表现;现在我们还明白了这种行为在经济学上也是十分糟糕的。”为此,美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有

①实行货币升值

②兴办公共工程

③保护劳工权利

④恢复农业生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3.在近现代物理学发展历程中,常常会出现两个完全对立的伟大理论,随后会有一个新理论将相互矛盾的两个理论统一。如:牛顿整合了伽利略的抛物线运动和开普勒的天体椭圆运动,发现了万有引力。麦克斯韦将电和磁的理论结合起来,提出了电磁场方程。爱因斯坦在解决电磁学和经典力学的明显冲突时,发现了相对论。而今天,相对论与量子理论也存在相互矛盾之处,圈量子引力理论正试图把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结合起来。这说明

A. 科学的飞跃不断更新人类世界观

B. 科学在不断否定前人理论中发展

C. 科学理论与技术的结合更为紧密

D. 圈量子引力理论比相对论更科学

41895年恩格斯说,“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历史用经济革命证明了这一点,从1848年起经济革命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在法国、奥地利、匈牙利、波兰以及最近在俄国刚刚真正确立了大工业,而德国简直就成了一个头等工业国。——这一切都是以资本主义为基础的,可见这个基础在1848年还具有很大的扩展能力。”恩格斯对资本主义认识的修正可以用来证明

A. 历史评价易受到人的主观意识干扰

B. 历史叙述真实性易受时代因素影响

C. 科学革命理论具有自我完善的特征

D. 两次工业革命对科学理论做出贡献

5.行政长官告示是古罗马万民法最重要的渊源。行政长官告示一般包括三种因素:地中海商人通用的早已存在的商法;那些剔除了形式主义成分的公民法规定;行政官自己所认为的公平和正义的观念。据此可知,万民法

A. 实现了公民与外邦人的平等

B. 适应了帝国统治的现实需要

C. 强化了传统立法成果的权威

D. 是行政长官牟取私利的工具

61894年盛宣怀奉李鸿章之命接办官督商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后,逐步进行改制,企业名称经历了“上海机器织布局→华盛机器纺织总厂→集成纺织公司”的变化。这突出反映了

A. 商业思维主导改制 B. 社会转型的客观要求

C. 私有化是国营企业改革的良药 D. 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719世纪上半叶英国大幅度降低关税,进口关税率由1820年的45-55%降到19世纪中期的零关税。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美国等七十多个国家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率,与1929年相比提高了60%-100%。英美两国的做法

A. 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 B. 有利于调节贸易纠纷,推动经济发展

C. 为解决经济危机提供了有效途径 D. 刺激了各国的出口贸易

8.亨利﹒基辛格在《世界秩序》中说:“为结束自己大陆上的战祸所做的努力预兆并催生了近代世界的智慧:避免对绝世价值做出评判,转而采取务实的态度接受多元世界,寻求通过多样性和克制渐渐生成秩序”。下列各项中体现“近代世界智慧”的是

A. 凡尔赛体系的形成 B. 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C. 两极格局的形成 D. 欧洲共同体的成立

9.冷战结束后,“无论是在全球还是在地区范围,无论是在政治还是在经济领域,……都在加速发展。极少数大国或大国集团垄断世界事务、支配其他国家命运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

了。”材料主要说明了

A. 美国霸权地位已完全丧失

B. 世界局势出现了动荡局面

C. 广大发展中国家开始崛起

D.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速

10.雅典的民主让柏拉图无限悲愤了,因为它把自己的老师苏格拉底,以“败坏青年,鼓吹异邦信仰”罪判了死刑。法庭上的苏格拉底,一以贯之着“自认无知”的反讽智慧,足以令那些由皮革匠等组成的陪审团恼怒了。对以上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A. 陶片放逐法存在弊端 B. 雅典公民充满了自律精神

C. 雅典处于民主最高峰 D. 雅典民主制度潜藏着危机

11.汉密尔顿在《联邦党人文集》中说:“一个团结的强国提出的道歉、解释和赔偿,往往被认为满意而接受,如果是由一个无足轻重或弱小的州或邦联提出的话,就会被认为不满意而加以拒绝。”此观点旨在说明

A. 建立联邦政府能适应国际形势 B. 邦联政府阻碍了国家政治独立 C. 美国面临严重的国外势力威胁 D. 美国正处于国际社会的孤立中

121952年,周恩来认为当今世界应划分为两大阵营(帝国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三类国家(帝国主义国家、民族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并指出世界局势“不是简单的两大阵营对立,没有什么工作可做”。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A. 已放弃“一边倒”的外交策略

B. 强调独立自主政策的必要性

C. 不单纯以意识形态为外交准则

D. 切实推动新型区域外交合作

13.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该剧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普罗米修斯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

A. 宗教意识淡薄

B. 反对神灵崇拜

C. 注重物质生活

D. 强调人的价值

14.孙中山在解除临时大总统时表示“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将此作为“效力”的方向。黄兴也曾表示“吾党……以后当纯带一种建设性质”。这些主张

A. 对民国形势的评判过于乐观

B. 直指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

C. 加速了国内和平时期的到来

D. 指明了民主革命的新方向

15.北宋时期儒学家对佛道二教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但到南宋时期,这种批判已经没有那么强烈了。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 理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 宋代商业都市繁盛

C. 南宋的统治者尊道礼佛

D. 南宋社会相对稳定

16.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该剧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普罗米修斯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

A. 宗教意识淡薄

B. 反对神灵崇拜

C. 注重物质生活

D. 强调人的价值

17.明英宗时,流民几乎遍及全国。这些流民或泛舟出海,到南洋和日本交易;或注入城市,打工度日,沦为乞丐;或进入深山,垦荒种田,采矿淘金。大量流民的出现在客观上

A. 引发政府对外实行海禁政策

B. 利于新经济因素的成长

C. 加速了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

D. 导致白银成为通用货币

18.学者汪辉评论新中国的某一制度说,它“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但这一制度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其评论的是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政治协商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村民自治制度

19.雅典的民主让柏拉图无限悲愤了,因为它把自己的老师苏格拉底,以“败坏青年,鼓吹异邦信仰”罪判了死刑。法庭上的苏格拉底,一以贯之着“自认无知”的反讽智慧,足以令那些由皮革匠等组成的陪审团恼怒了。对以上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A. 陶片放逐法存在弊端 B. 雅典公民充满了自律精神

C. 雅典处于民主最高峰 D. 雅典民主制度潜藏着危机

20.亨利﹒基辛格在《世界秩序》中说:“为结束自己大陆上的战祸所做的努力预兆并催生了近代世界的智慧:避免对绝世价值做出评判,转而采取务实的态度接受多元世界,寻求通过多样性和克制渐渐生成秩序”。下列各项中体现“近代世界智慧”的是

A. 凡尔赛体系的形成 B. 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C. 两极格局的形成 D. 欧洲共同体的成立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提议“法德两国建立煤钢共同体”,史称“舒曼计划”。1951年,法、德、意、比、荷、卢六国根据“舒曼计划”签订了《欧洲煤钢联营条约》,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六国提出在煤钢联营的基础上进一步筹建共同市场。1957年,六国外长在罗马正式签署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

——摘自人教版《历史》必修①

材料二第三条……共同体的活动应包括:

1)在各成员国之间取消商品进出口的关税和定量限制,以及具有同等影响的一切其他措施;

2)建立对待第三方国家的共同关税率和共同贸易政策;

3)在各成员国之间,废除阻止人员、劳务和资本自由流动的各种障碍。

——《欧洲共同体条约》(196735日)

材料三西欧……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次演说

材料四1992年,欧洲共同体12国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正式签订了《欧洲联盟条约》,目的是使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成立欧洲政治及经济货币联盟。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1999年欧洲单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随着实力不断增强,欧盟的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

———摘自人教版《历史》必修②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除欧洲煤钢共同体外,欧洲共同体还由哪两大机构合并而成?

2)根据材料二,从对内对外两个方面归纳欧洲共同体成立的主要目标。

3)材料三说明美国遇到了强有力的“竞争”和“挑战”,美国在遇到西欧竞争前,通过什么方式控制西欧?曾经是美国的扶持对象,后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除西欧外,还有哪国?

4)上述四则材料体现了欧洲怎样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势对世界产生什么影响?

22.(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太平洋战争期间,罗斯福政府抬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主要是基于对日作战的需要。同样,当蒋介石下决心用武力消灭中共时,冷战正愈演愈烈,同苏联的尖锐对抗使美国的对华政策不可避免地同遏制苏联联系在一起。1947年间,美国政府中对国共斗争占主导地位的看法是,中共如果在内战中取得胜利,肯定会站在苏联一边,中共正在为苏联的“目标服务”,而且中共已经表明将“忠于苏联”。正是因为视国民党政府为“苏联在亚洲扩张的一大障碍”,美国政府立即站在国民党政府一边,并不断增加对后者提供援助。当后者已经被历史的进程证明注定要垮掉时,美国政府仍然企图通过各种方式加以抢救。但是即使是为了遏制苏联,中国的重要性也只是相对的。美国的全球战略决定了美国对国民党政府的援助只能是有条件的和有限度的,不论美国国会中亲国民党政府的“中国帮”和“援华游说团”如何鼓噪“不能忽视中国”,都不可能根本改变美国政府的决定。

——摘编自牛军《解放战争时期的美苏国共关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在国共内战中的对华政策,并指出制定这一政策的依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共内战的结局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参考答案

ABACB AADDD ACDAA DBADD

21.(1)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2)对内:废除关税壁垒,实行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流通。

对外:实行共同的关税率和贸易政策。

3)欧洲经济复兴计划(或杜鲁门主义或马歇尔计划或成立北约组织)。日本。

4)趋势:欧洲一体化趋势(或欧洲经济联合不断加强)。

影响:西欧经济实力增强;欧洲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世界向多极化发展。

22(1) 政策:扶蒋反共;服务于冷战时期的全球战略。

  依据:中共取胜将增强苏联与美国争夺的力量;欧洲是美国全球战略重心。

(2)影响:加强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力量;削弱了美国在东亚的势力;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雅尔塔体系。



2019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 选择题(48)

1.有学者在研究古代思想史时发现,他的思想用于学术,可发展为思辩哲学;用于军事可以发展为战略方针;用于政治,可以发展为斗争策略;用于生活,可以发展为生存智慧。就连同一种副产品,也可能有不同结果。比如“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就可能是斗争策略,也可能是自我安慰。材料中的“他”是(

A.孔子 B.韩非子 C.墨子 D.老子

2.董仲舒以《春秋》中的事例补充汉代法律;长孙无忌用经、义解释法律,编成《唐律疏议》,后来被唐高宗赋予同等的法律效力。这一变化表明( )

A.独尊儒术已成定势 B.儒学理念渐趋法制化

C.文官阶层主导立法 D.仁政思想等同于法律

3.“人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他可以利用一切自然力,可以丈量大地与天空,……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限制他的活动,因而他试图指挥一切,他奋力要成为和上帝同样的永恒者。” 其中所蕴涵的思想是( )

A.人文主义 B.浪漫主义 C.禁欲主义 D.蒙昧主义

4.1527年起,英王亨利八世以《圣经》中的弟娶兄嫂无后的故事为由,要求与王后离婚,结果遭到教皇拒绝批准。愤怒的英王便开始对抗教廷,秘密与安妮·博林结婚,国会立法脱离罗马教廷,进行宗教改革,建立国王为最高统治者的英国国教会。教皇不懂爱,由一场离婚案引发宗教改革从本质上反映了( )

A.人文主义思想进一步的传播 B.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罗马教会的矛盾

C.世俗王权与神权的尖锐对立  D.路德教派提倡因信称义影响巨大

5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其中“理性”的含义是( )

A.君主权力与党派信仰 B.国家意志与精神寄托

C.权威判断与历史传统 D.独立思考与自主精神

6.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

A.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 B.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

C.促进了西欧社会制度的转型 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

7.安史之乱(755-763)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有位诗人在这场战乱中写了一首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该诗写出了自古以来战争中妻离子散的悲哀。这位诗人应该是( )

A.孟浩然 B.杜甫 C.白居易 D.杜牧

8.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早年守寡,因害怕被婆婆卖掉而跑到鲁四老爷家做帮佣,但还是被婆婆卖给了贺老六。不料贺老六病死,儿子也被狼吃掉,于是又回到鲁四老爷家。她怕死后被阎王分尸,把一年工钱拿去捐了土地庙门槛……鲁迅表达的思想主要是( )

A.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B.彻底否定传统道德

C.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D.痛斥封建礼教的本质

9.下图为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布告,它可用来研究( )

A.井冈会师,创建工农红军 B.中共号召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中央红军转移,进行长征 D.南昌起义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来,一大批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多元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数以百万计的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的培养,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支撑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这表明( )

A.科技发展大大推动了我国农业的转型 B.科技发展走向多元化

C.科技发展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坚强后盾 D.科技发展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调整

11.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 实

结 论

p

< class=' _19'>

A

康熙帝向西方传教士学习数学、天文知识

清初全社会关注西方自然科学

p

< class=' _19'>

B

联合国向世界推广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

成功解决了世界粮食短缺问题

p

< class=' _19'>

C

李时珍写成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

明代科技水平全面提高

p

< class=' _19'>

D

1905年京剧《定军山》被拍摄为电影

近代科技使传统戏剧获得新的传播形式

12 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状况表

年代

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

高等教育

学校数

在校生数

学校数

在校生数

学校数

在校生数

1949

34

2400

5219

127

205

11.7

2003

49.13

1.25亿

10.09

9115.13

1911

1175.05

出现以上变化的原因包括( )

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②“211工程”“985工程”等措施的推动

③国家鼓励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④《义务教育法》的实施

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3.之所以说梭伦改革从根本上瓦解了贵族世袭特权的基础,主要是因为这场改革( )

A.以财产资格取代血缘资格 B.恢复公民大会的应有地位

C.使雅典民主政治最终确立 D.重新分配贵族占有的土地

14.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梭伦的贡献在于,在组织上为以后建立著名的雅典民主奠定了基础。”梭伦做出的“贡献”不包括( )

A实行财产等级制 B创立四百人会议

C组建陪审法庭 D.废除奴隶制度

15.商鞅变法中,最能体现中央集权制萌芽的措施是( )

A.奖励军功 B.废除“世卿世禄制” C.建立县制 D.废井田,开阡陌

16 《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内贵戚多怨望”。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

A.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B.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      

C.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 D.允许工商者入仕做官

17.之所以说古代雅典的财产等级制改革与战国时期郡县制改革都是进步的,主要在于( )

A.都加强了中央集权 B.都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C.都缓和了社会矛盾 D.都打破了世袭特权和垄断

18.史书记载,孝文帝“始班俸禄……禄行之后,赃满一匹死。”又接受汉族官僚李世安的意见,“始议均田。”孝文帝的这两项措施所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

A.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B.粮食产量增加

C.进一步促进了民族融合发展 D.促进吏治清明

19.欧洲宗教改革期间,德国萨克森的一位天主教徒曾问马丁·路德:“你不信教皇,不信教阶和圣礼,那么你说,有罪的灵魂如何才能得救呢?”马丁·路德会对他说( )

A.关键在于信仰,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

B.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C.教皇是“两足禽兽”,人民应起来粉碎教会这个邪恶势力

D.永生与永罚都是上帝先定的,人的意志无法改变

20.从工业化角度看,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反映了19世纪中期的俄国(  )



A.内河航运尚未使用蒸汽动力

B.农奴制阻碍俄国航运业发展

C.近代工业化发展水平落后

D.农奴遭受残酷专制统治,社会矛盾尖锐

21.以下是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你从中不能得出的观点是( )

时间

企业数

工人数(人)

产值(千卢布)

1860

99

11600

7954

1879

187

42000

51937

A.农奴制改革推动了工业的发展 B.俄国逐步实现了现代化

C.俄国机器制造业发展迅速 D.俄国工业革命取得成效

22.资产阶级维新派人士指出“三权分立,然后政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入纳王命……”。其主张实际上要求建立( )

A.总统共和政体 B.君主专制政体

C.议会共和政体 D.君主立宪政体

23.梁启超认为“戊戌变法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小,而实二十世纪中国开宗明义第一章也。”下列有关维新变法运动的评价,与此说法吻合的是( )

A.开辟了向西方学习的强国御辱之道 B.形成了近代中国首次思想解放潮流

C.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潮 D.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

24.某论文将“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日本遭遇黑船来航的冲击,继而明治维新”、“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开展戊戌变法”作为重要论据。该论文的主题可能是( )

A.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 B.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亚洲的确立

C.工业革命在亚洲的扩散 D.西方的殖民侵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第Ⅱ卷 非选择题 (52)

25.(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安石)上万言书,以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乏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后安石当国,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书。 ——《宋史·王安石传》

材料二 荆公(王安石)当诸法草创将次就绪之时,……不免有求治太急、用人太滥之弊耶?……青苗法立意虽善,然以理势度之,不能有利而无弊,其或初年行之颇得其人,故见效多而见病少欤?抑公之聪明犹有所蔽,未及尽察欤?虽然,如当时反对党之诋其有弊而无利,此又殆必无之事。……免役法厘革数千年之苛政,为中国历史上开一新纪元。当改革伊始,虽不免一部分人略感苦痛,然所不利者在豪右之家,前此有特权者耳,自余细民,则罔不食其赐也。 ——梁启超《王安石传》

请同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王安石上万言书的背景和基本主张。(10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梁启超的主要观点。(3分)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9分)

26. (1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018月,朝廷下诏永远停考武科,而且乡试和会试等均试策论,不再用八股程式命题;同时,朝廷决定在考试中增加政治、历史、地理、军事等适应时代需要的科目。19041月,负责修订新学制的张之洞等上折指出:由于科举未停,导致新学堂的设立受到阻碍,因此,朝廷应该确立一个过渡期,使科举和学堂教育归于一途。这个奏折上去后,得到了清廷的认可。由此,科举便开始逐渐减少录取名额而转向学堂选拔人才了。1905年,在日俄战争的重大刺激下,袁世凯会同张之洞等地方督抚大员一起上奏朝廷,请立停科举,推广学堂。慈禧太后在时势危迫之下,也觉得递减科举名额的办法缓不济急,终于接受了立刻停止科举的意见。清廷随后发布谕旨, 1905年开始,停止各级科举考试。

——摘自《凤凰历史专稿》

请同答:

(1) 根据材料,概括清末新政中科举制改革的主要措施,并归纳其特点。(6分)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科举制改革的历史背景(9分)

27.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后半期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

材料二 18684月的一天,日本东京的大殿内,天皇率领群臣宣读誓词:“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大展经纶;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五条誓文”。从此,日本励精图治,开始了近代化进程。

——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请同答:

(1)材料一中你能获得关于日本哪些重要信息?(4) 并概括日本近代化的特点。(2)

(2)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原因。(9)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B

A

B

D

C

B

D

C

A

D

C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A

D

C

C

D

A

A

C

B

D

B

A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 2522分, 2615分, 2715分,共52分)

25题:(共22分)

【参考答案】

1)背景:北宋中期财力困穷;风俗衰坏;法度不彰。(每点2分,共6分,意思相近者酌情给分)

基本主张:法先王之政(意),实行变法;讲究治财之道,理财以富国。(每点2分,共4分,意思相近者酌情给分)

2)主要观点:批评王安石变法存在的“求治太急、用人太滥”、有善意而无善果等弊端。(共3分,意思相近者酌情给分)

3)主要原因:

变法只是站在封建地主阶级立场上进行局部调整,并未从根本上改革。

新法推行过程中,由于用人不当、措施激进,出现危害百姓的现象。

新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宋神宗死后,改革派失去靠山,保守派司马光当政,新法被废除。

(每点3分,答任意三点即可给满分,共9分。)

26题:(共15分)

【参考答案】

(1)主要措施(4分):

永远停考武科,而且乡试和会试等均试策论;废除八股程式命题。

考试中增加政治、历史、地理、军事等适应时代需要的科目。

(每点2分,共4分,意思相近者酌情给分)

特点(2分):

中西结合;注重实用性(适应时代需要);由渐变到巨变。

(答对任意一点给满分点2分。意思相近者酌情给分)

(2)历史背景(9分):

八国联军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阶级矛盾激化,国内革命形势发展迅速;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举制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戊戌变法的影响和日俄战争的刺激。

(每点3分,答任意3点即可给满分,共9分。)

27题:(共15分)

【参考答案】

(1)信息(4):日本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大力发展近代教育,培养资本主义的建设人才;政府投资兴办近代工业。(4分)(答出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可酌情加1分,但不能超过满分4)

特点(2):向西方学习规模大,领域广;学习西方不是照搬照抄、全盘西化;(2分,答出任意一点即可,意思相近者酌情给分)

(2)成功原因(9)

彻底废除落后的封建制度;

天皇掌握较大实权,励精图治;

顺应世界工业化潮流,实行全面有效的改革措施;

学习西方时注意结合日本国情,把借鉴与创新相结合。

⑤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国际环境宽松。

(每点3分,答出任意三点给满分9分。)



2019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 选择题(每小题1.5分,40小题,共60分)

1.下表是关于分封制的论述。据此可以得出

内容

出处

封建之事,自三皇建之于前,五帝承之于后,而其制始备。

南宋罗泌《路史﹒封建后论》

周人制度大异于商者,……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

近代学者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周初之文化制度,不特非周公一人所独创,且亦非周代所特有。举凡周初之一切,苟非后世有意之傅会,则皆可于殷代得其前身。

20世纪著名史学家胡厚宣《殷代封建制度考》

A. 分封制由周公创制 B.分封制开始于殷周

C. 分封制是关于道德的制度 D.分封制确实曾存在于先秦

2.《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注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不允许皇帝观看《起居注》。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纂《起居注》。这最能说明

A.历朝皇帝历史知识日益丰富      B.《起居注》史料不够真实

C.清代君主的权力不再受制约      D.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

3.唐朝上承以“封闭”为鲜明特色的魏晋南北朝“门阀”社会,下启以将政权管理向全社会“开放”为特征的宋代“平民”社会。这说明

A.南北经济格局变化 B.封建集权政治遭到削弱

C.制度创新得以加强 D.商品经济发展程度提升

4.

记述

出处

“群臣奏胡惟庸等罪,请诛之。于是,赐惟庸、陈宁死。”

《明太祖实录》

因汪广洋案株连,“出胡惟庸等并六部官擅自分给,皆处以重罪,翌年处死胡惟庸。

《国初事迹》

“御史中丞……亦以惟庸阴事告。帝大怒,乃诛惟庸、宁并及节。

《明史》

上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明初胡惟庸案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胡惟庸因谋反被明太祖所杀 B.胡惟庸被杀的记载不符合史实

C.宰相胡惟庸是被冤枉的 D.胡惟庸被明太祖下令处死

5.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雷颐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一样。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下列历史事件最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A.禁烟运动 B.辛亥革命 C.义和团运动 D.国民大革命

6. 一部分日本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文明之战、解放之战、救亡之战,文明之战是指一种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解放之战是指解放中国、光复中原;救亡之战是指黄种人团结起来,共同对付西方。下列各项对这种观点认识最准确的是

A.掩盖了日本对华侵略的战争本质   B.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 

C.突出了日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D.表明了中国备受异族压迫的事实

7.太平天国政权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军政合一的政权机构;一度宣布废除私营商业.经营公营商业(后又恢复私营商业);实行圣库制度;设立诸匠营与百工衙,实行官营手工业制度。社会习俗上,废除买卖婚姻,规定凡天下婚姻不论财。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A.是空想性与进步性的统一体 B. 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C.具有日益脱离广大农民群众的趋势 D.政权的性质日益趋于封建化

8.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的‘人民大革命,肇始于19世纪末期,正是西方侵略势力大举渗入中国的时候,也是传统中国的制度与秩序被摧残破坏最严重的时期。”这说明,视辛亥革命为“人民大革命”的依据是,辛亥革命是一场

A.民族民主革命 B.自下而上的反清斗争

C.有组织的反清斗争 D.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革命

9.中共中央机关理论刊物曾发表文章指出,“朱毛”是革命农民之武装的先锋队,他们所到之处,“虽不立刻企图将那里化成固定的割据区域”,但“无疑义的是要提高群众之革命情绪,扩大农村中的阶级斗争”。这说明

A.党对根据地发展速度表示不满 B.武装斗争是根据地建设的保障

C.当前党的主要任务是武装农民 D. “朱毛”实践得到党中央的基本认可

10.有学者认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成为中国独立解放与和平崛起的起点,而且为推动世界历史从动荡与战争的旧时期走向和平与发展的新时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该学着意在强调抗日战争

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结束了世界的动荡局势

C.推动了中国文明的转型 D.推动了世界走向的改变

11. 结合下图和这首《八路军军歌》中唱道: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奔战场。判断歌词中的慷慨悲歌奔战场是指下列哪场战争

A. 甲午战争后,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B. ·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为收复东三省而进行的抗战

C. 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日战争

D. 内战爆发后,全国人民为推翻国民党反动派而进行的浴血奋战

12.1949年初,三大战役取得胜利,解放战争胜利在望,当时有党外人士认为,共产党也难以走出历史周期律(即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毛泽东认为中国共产党人能够走出历史周期律的根本保证是

A.组建联合政府 B.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C.建立统一战线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3.2018712日,某一纪念馆内,一块展板让习近平主席久久驻足,上面写着“根据毛泽东提议,全会做出六条规定:一、不做寿;二、不送礼;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该会议还强调要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有预见性地提出了防止糖衣炮弹进攻的重大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两个务必的重要思想。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该会议应该是

A.遵义会议 B.中共七大 C. 七届二中全会 D.第一届全国人大

14.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中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这是形成稳定的关键。中国没有……陷入政党争斗局面是因为实行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依法治国方略

15.联合国大厦有一幅彩色大型壁画,其主题是“黄金法则”:“你不想人家那样对待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我国外交政策最能体现该法则的是

A.“一边倒”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C.不结盟外交政策 D.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政策

16. 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 

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B.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香港、澳门回归 

17.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这反映了当时

A.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 B.法制建设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

C.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 D.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

18. 研究者在探究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原因时,发现了如下有趣的现象:与实行民主政体的雅典地理条件相似、同属于希腊世界的某些城邦国家如科林斯、麦加拉建立的却是寡头政体。从该现象中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A.地理环境是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直接和决定性的因素

B.地理环境与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C.地理环境与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没有直接和必然的联系

D.雅典民主政治是经济、政治、历史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9.伯利克里说:“担任公职的权利不属于哪个家族,而是贤者方可为之。家境贫寒不成为其障碍。”这反映出雅典

A.公民大会决策具有科学性 B.城邦公正平等的民主原则

C.公职都通过抽签选举产生 D.民主权利的使用注重程序

20. 罗马法的发展受过希腊哲学的影响,但问题在于,当理论与实际发生矛盾和冲突时,罗马法总是舍弃纯理论的要求而致力于满足实际的需要。这种例子不胜枚举,例如在确定人的行为能力是以划一的年龄还是根据具体人的智力发育程度作标准,是否要建立时效制度修正“权利胜于事实”的一般原则等问题上,罗马法都是采取从实际出发的态度。这表明罗马法

A.重理论轻实际 B.重实际轻理论 C. 重实际而不专尚理论 D. 实际与理论并重

21.美国国会于1791年通过了宪法的十条修正案。包括:信仰、出版、集会、示威的自由;携带武器的自由;军队不得进入民房;免于不合理搜查与扣押;禁止过度严厉的刑罚和罚款;宪法未赋予政府的权利都属于各州和人民等。1791年宪法修正案的突出特点是

A.厘清了联邦政府与各州的权利关系 B.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C.以明确的条文对公共权力进行限制 D.美国宪法的民主共和性质得以加强

22.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在会议闭会期间,如果两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这说明

A.总统控制议会 B.总统对议会负责

C.总统的权力受议会限制 D.行政权与立法权相制约

23. 传统的德意志特殊道路理论认为,自19世纪起,德意志便走上了一条“偏离西方但最终回归西方”的特殊道路。这里的“偏离”和“回归”分别指

A.军国主义色彩、民主共和制不断完善 B.军国主义色彩、君主立宪制不断完善

C.专制主义色彩、代议制民主不断完善 D.专制主义色彩、联邦制国家不断完善

24. 列宁在1895年评价《共产党宣言》时说: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 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这反 映出

A.社会主义运动成为世界主流 B. 马克思主义与各国革命实际相结合

C.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 D. 马克思主义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

25.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从东西方间的关系这一角度看,马歇尔计划是走向冷战的最后一步。”这表明马歇尔计划

A.加剧两大阵营的对抗 B.使中苏关系完全恶化

C.拉开了冷战的序幕 D. 将冷战推向了高潮

26.《耒耜经》是唐朝著名诗人陆龟蒙撰写的经典著作,元代陆深将其与《汜胜之书》《祝牛宫辞》并提,誉为“农家三宝”。这本著作主要涉及

A.农业技术 B.农业工具 C.灌溉技术 D.水利工程

27. 下图是关于秦汉时期部分铁制农具的统计情况,。该图客观上反映了该时期

A. 冶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 B.官营手工冶铁业发达

C. 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 D.铁器已得到全面的推广

28. 《史记平准书》记载:杜周治之,狱少反者。乃分谴御史、廷尉、正监分曹往,即治理郡国缗钱;得民账务以亿计,奴婢以千万计,田大县数百顷小县百余顷,宅亦如之。如是,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主要反映出西汉时期

A.吏治腐败激化了阶级矛盾 B.推行均田制解决土地兼并问题

C.工商业市镇经济较为发达 D.政府大力推行抑商政策

29.一位学者认为唐宋时期江南曾经实施稻麦轮种制,并欲引用白居易任职苏州时写的诗句去年到郡日,麦穗黄离离;今年去郡日,稻花白霏霏证明自己的说法。关于这位学者的看法,以下说明较为合理的是

A.诗里提到麦作、稻作,足以作为稻麦轮种的佐证

B.诗中指出稻麦产于不同季节,足以说明轮种制

C.诗中并未指明稻、麦产自同一块土地,不足为据

D.诗歌是虚构的文学作品,不能作为史料来使用

30. 苏轼曾说:“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客,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这句话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

A.宋代地主主要依靠土地剥削来积累财富 B.宋代地主有开展民间赈济的社会责任感

C.宋代农村开始出现以租佃关系经营土地 D.宋代地主与佃户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相互依存关系

31. 1514年,广东布政司参议陈伯献上奏说:近许官府抽分(注:征收进口税),公为贸易,遂使奸民数千,驾造巨舶,私置兵器,纵横海上。据此可知

A.明政府曾经放松海禁 B.明政府加强海禁力度

C.明代东南沿海遭到西方侵略 D.陈伯献反对海禁政策

32. 从中国经济史看来,左右经济发展情况的主要因子,是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的有无与多寡。……中国古代政府的干预更具有强权掠夺的性质,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控制国家经济,从中获取巨额财富……”下列情况与材料中观点相符合的是

A. 官营专卖   B. 市坊制度    C. 朝贡贸易      D.闭关锁国

33.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照此观点来解释重农抑商政策的话,下列结论中可以成立的是

A.重农抑商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

B.重农抑商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

C.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于整部中国古代史

D.重农抑商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时的必然选择

34.1872年成立的上海轮船招商局,它经营的原则是由官府掌握企业的用人及理财权,具体业务由商人经营。80年代初,它开始发售股票,当时在市场上往往以超过票面额的价格为社会所争购。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上海轮船招商局是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特殊结合 

B.上海轮船招商局已经完全具有近代企业制度的特征 

C.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上海轮船招商局所需资金全部来自民间资本

35. 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

A.以儒家思想指导商业 B. 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C.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 D. 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

36. 1937815,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规定:自816起,支取银行、钱庄的活期存款,每户每星期只能提取5%,至多以提取法币150元为限。这一规定的目的是

A.为抗战筹措军费 B.弥补财政赤字 C.稳定全国金融秩序 D.集中资金发展工业

37. 右图为20世纪50年代前半期中国对外贸易的状况示意图。该图主要反映出中国

A.对苏联和对西方贸易额出现交替上升状态

B.被西方封锁遏制,外交上实行一边倒

C.国民经济建设国际环境恶劣,举步维艰

D.同西方国家经济技术交流活动陷于停滞

38. 改革初期,农民外出务工主要是季节性的,或者以年为单位在城乡和地区之间流动打工。新世纪以来,长年在外打工的农民工比例增大,农村举家外迁劳动力不断增加。这种变化反映出改革开放

A.优化了农业经营模式 B.增强了农村竞争力

C.降低了农业经济地位 D.改变了劳动力配置

39.邓小平说:“上海人就很务实……上海人富于技巧和操作精神,只要让他们干,他们肯定会干出一片新天地来的。”下列选项可以佐证邓小平“让他们干”的是

A.上海成为通商口岸 B.上海世博会的举行

C.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D.上海浦东开发开放

40.19841月,中国汽车的第一个中外合资企业——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诞生。次年,中德合资轿车生产企业——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中国汽车工业很快进入了第一轮的合资高潮。这些合资汽车企业的出现反映了中国

A.独立工业体系形成 B.改革开放拉开了序幕

C.经济改革不断深入 D. 市场经济体系形成

卷(非选择题,3大题,共40分)

41.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吾中国则数千年来,有自治之特质。其在村落也,一族有一族之自治,一乡有一乡之自治;乡之中有所谓绅士耆老者焉,有事则聚而议之,即自治之议会也;设族长堡长,凡议定之事,交彼行之,即自治之行政官也。其一族之祖祠,一乡之庙宇,或乡局或社学,即自治之中央政府也。祖祠、庙宇、乡局,皆有恒产,其岁入岁出有定额,或有临时需费,则公议税其乡所产之品物,即自治之财政也。……中国之地太大,人太众,历代君相皆苟且小就,无大略不能尽力民事,其于民仅羁縻勿绝,听其自生自养而已。我民因君相不代我谋,于是合群以自谋之,积之既久,遂养成此一种政体。故以实情论之,一国之内,实含有无数小国。朝廷之与地方团体,其关系殆仅如属国;政府与民间,痛痒不甚相关。无论何姓代有天下,而吾民之自治也如故,故民亦不甚以为意焉。此实中国人种固有之习俗,大异于诸国者也。夫政府民人痛痒不关,爱国之心因以薄弱,此中国人之所短也。然因痛痒不关之故,使我民养成此自治之特质,亦不幸中之幸事也。凡人有自治之性者,外力不得容易干涉之。中国所以屡为异种所统治,而不变其性俗者,盖赖此也。

——摘自梁启超《论中国人种之将来》

材料二 晚晴的地方自治运动是在民主宪政思潮的影响下出现的。时人认为“地方自治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190812月,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随即发布上谕,在全国推行地方自治。清末地方自治分为两级,城镇乡级自治为下级自治,府厅州县级自治为上级自治,设立议事会为议决机关,议员由选民互选充任。地方自治受到地方行政长官的监督和控制。

——据自高旺《清末地方自治运动及其对近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后,村民自治迅速发展,到1997年底,全国共有91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c500b98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1a.html

《精选12份试卷合集江苏省苏州高新区六校联考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