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鲁迅

发布时间:2011-04-2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怀鲁迅.郁达夫
教学目标
1.理解郁达夫散文的风格。 2.体会文中蕴含的深沉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剖析文中重点词语的内涵。(真诚的脸、热烈的脸、悲愤的脸……此地、彼岸、寂光、夜阴、西天角、新月等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鲁迅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他用手中的笔和黑暗的社会抗争,与反动派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他的去世也是中国文坛的巨大损失,更是中国革命的一大损失,是东方夜空中一颗巨星的陨落。本文就是写鲁迅丧礼上的所见所闻。
(介绍鲁迅)
二.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作家。
1913年赴日本求学,1921年至1933年,他用很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创作。他同郭沫若、成方吾等一起创办《创造》季刊,主持“创造社”出版工作。
抗战爆发后,郁达夫来到新加坡,从事抗战活动,1945917日,因汉奸告密而被杀害,年仅49岁。
作品:192112月,第一本小说集《沉沦》出版。
1923年《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
1927年后,短篇小说集《寒灰集》《鸡肋集》《过去集》
中篇小说集《迷羊》《她是一个弱女子》

1932年-1936年,作
三.文章结构分析
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写作者听到鲁迅的死讯后,赶回上海参加葬礼的经过。 第二部分34以深沉的议论高度评价了鲁迅,并对迫害鲁迅的恶势力进行抨击。
第三部分(5 以富有深刻寓意的描写收束全文,表达了鲁迅虽死犹生,中国必将获得新生的信念。
四.文章内容分析
第一部分:写作者听到鲁迅的死讯后,赶回上海参加葬礼的经过。 1.首段采用了什么句式,又用了感叹号,强调作者听到噩耗时的震惊。 用了倒装句式。把“真是晴天霹雳”提前,目的是突出作者震惊的心情。 鲁迅56岁就英年早逝,这是中国进步力量、现代文学运动不可挽回的损失。作者与鲁迅是文友、挚友,现在却天各一方,鲁迅的死对他来说的确是一个巨大的打击。用感叹句还要倒装,强调感情,表达了无以复加的哀痛。
2.第二段:有哪些动词表达了作者的急切心情,及表现了作者对鲁迅不同寻常的感情。
动词“跳”“吞”“跑”,这一系列的动作,突出了“匆匆”,写出了作者急切的心理。 3.第二段中:对葬礼的场面和过程,不作正面的描写,而是从侧面来写。“真诚的脸”“热烈的脸”等,写出了青年对鲁迅的崇敬、爱戴,也写出了当时黑暗社会下人们敢怒不敢言的严酷现实。
第二部分:以深沉的议论高度评价了鲁迅,并对迫害鲁迅的恶势力进行抨击。 1.第3段:从葬礼议论起,作者在沉郁的悲哀中感到了力量,从瞬间的静寂中看到了黎明。直接抒发了心头的悲愤。
2.第:3段,说明鲁迅虽死,但他的精神却会唤起人们觉醒,鼓舞进步的人们去奋力抗争。
如何理解“寂光”一词?

A.写出了鲁迅不可企及的高大形象。
B.暗指像鲁迅这样的勇士还不多,暗含了对麻木不仁的国人的批评。 C.警示了敌人强大,斗争道路还很漫长。
D. 但中国的革命并非全无希望,进步的人们应该追随鲁迅先生的足迹,去争取光明的前途。
3.第4段:第一个正反对比句表达了对鲁迅的无限景仰,同时对恶势力迫害进步力量表示了强烈的愤慨和抗议。
第二个正反对比句表达了对社会的强烈不满和改造它的愿望。
第三部分:以富有深刻寓意的描写收束全文,表达了鲁迅虽死犹生,中国必将获得新生的信念。
1. 如何理解最后一段的寓意?
“夜阴”和“新月”用的是象征手法,二者对比强烈,寓意深长。表达了鲁迅虽死犹生,中国必将获得新生的信念。
夜阴——黑暗的中国;新月——光明和希望;西天角——可以理解为延安解放区。
五、课文总结

本文的表达融叙事、议论、抒情于一体;前一部分主要是叙事,后一部分主要是议论、抒情;第三部分则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总体,整篇文章由怀念鲁迅这条感情线索交织在一起,抒发了对鲁迅逝世的无比的悲痛和深沉怀念之情。


鲁迅(1881-1936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等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8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
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制度进行猛烈,地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站在反帝反封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列,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 1918-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其中,1921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1926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反动当局所通辑,南下到厦门大学任教。19271月到当时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四一二"事变以后,愤而辞去中山大学的一切职务。其间,目睹青年中也有不革命和反革命者,受到深刻影响,彻底放弃了进化论幻想。192710月到达上海。 1930年起,鲁迅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进步组织,不顾国民党政府的种种迫害,积极参加革命文艺运动运动。1936年初"左联"解散后,积极参加文学界和文化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27-1936,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这些作品收录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的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和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进步的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莽原》《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的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了大量古典文学,批判地继承了祖国古代文化遗产,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等等。 19361019日病逝于上海。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c33f9f14693daef5ef73d9e.html

《怀鲁迅.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