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善美的结构从善篇

发布时间:2018-09-22 06:05:4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真善美的结构从善篇

求真的精神使人走向了人格的完善与独立,不在依循于外界的标准来随世沉浮。如果,求真使人明白了事物的内外关系的转化,认识到了自己和世界的起源于空无。那么,人的存在和世界的存在不就是一场观赏镜花水月的自赏旅程吗?那么从善如流和人的存在有什么样紧密的关系呢?

是的,人在梦幻中旅行,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真相。在这种梦幻游戏般的旅行中,人短暂的一生意义何在呢?自赏是一个部分,自我认知又是一个部分,人生的主要意义由内外这两个面组成,以人体为中心,向内外两个面同时体验。青少年的成长期主要倾向于对外在世界的认知和观赏,到了中年以后更为重要的是内部心灵世界和外部世界相互对照的学习领悟的过程。人生,就是学习、认知、体验的过程。佛家把这个过程,称之为“修行”。边修边行,真正理解修行的人是不需要他人认证和肯定的,因为即求人印心,即是带着有所得心来的,而诸佛所证之心,是无所得心。求人印心者,即未找到那颗真心。可见,善是需要一个求真的基础的,没有真心的善,是虚伪的善,而虚伪的善都是恶的内质所变现出来的假象。人不真,他不可能有真实的善的体现,不论他怎样以世间善的标准去行善的时候,都是存“有所得”的功利心去行善的潜意识所指示的。

修行在儒家是怎样解释的呢?在儒家有三个部分,学习认知的阶段,六艺是外在练习的阶段,修养是内在提升的阶段。学习是修行的预备阶段,需要指导;练习是身体和智力修行的一种内外合一的修行方式;修养是内在全面提升的道德情操与心量的层次。在真善美的求证中,最难表达的是这个“善”字,因为有善就就恶,有真善就有伪善,你必须理清几个关键的导索,解开善的内外关系,善的源泉,善的去处。并认识到善的本质,才能真正的不被善恶对立所困扰,不被善的真伪所蒙蔽。

中国人是讲感情的,其中引申到了情感的问题。情感的本身是一个混沌的概念,其中的复杂性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情在没有平等和尊重的理性认知以前,都是剪不断,理还乱的过程。中华文明,概括地说,是建立在原始欲望之上的情感和文艺为主的文明窗口。在教育以形式和机械式的程序中,从未真正建立起来过理性的大厦。倒是在真情实感的认知中,从多方位捕获了技艺灵感;也从政治的野心中形成了驾驭人心的王权思想,纵使几千年围绕着王权于民心统御和斗争的游戏。可见,理性是从混沌走向次序与结构的道路,是从情感走向光明和智慧的桥梁。理性是照亮情感家园的灯,追求真善美的人们,如果不理解真善美的内涵,犹如在千年暗室之中,在虚无的形式躯壳之下嬉戏着猫捉老鼠的游戏,再用高亢的赞歌去鼓舞自己继续去打转转的旅程。

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和国家的人不具备天然的情感,人就是感情的动物。理论为人提供依据和服务,就是为情感而服务。也就是说,理性的本身是为情感而服务为基本目标的。在建立理性的大厦中,知识是智慧分解与组合的结构,而智慧是理性的航帆,理性是在良好的教育中会变成日常生活中培养出来的思考习惯。而在没有良好教育中,理性则是在求真的旅途上,历经考问与锤炼之后,被提纯的思维状态。理性的本质是人的高纯情感在大脑机能中变现的反映。这是西方理性的“善”。

道尊而贵德。这是道家建立理性的钥匙。因为尊重一切,而关怀一切,就具有了高贵的品德。因为对人物事的尊重,就具备了谦逊、恭敬、礼让、平等、风趣等机智而高贵的品德。这样的品德就是“善”的本体。所以,高贵的人无须去刻意的行善或者扬善抑恶,那些都是多余的做作,只要你拥有了尊重平等的心,就会养成并树立起高贵的品性。这是道家所体现出来的“德”的“善”。品德的养成,它是如水的自然的流露。

在人世间,善恶的关系和标准,无时不刻地在发生转化,老子的“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己;”印证了千古不变的哲理。善恶是一体两个面,善恶在人世间永不停息的转化。佛家是怎样看待“善”的呢?在善恶如一,善恶皆无,一律平等,没有分别,一视同仁的对待事物时,才是真善。也就是说,善是需要有一个基础的,所有的善必须建立在平等的理念之上,才可以达到真善的认知,在分别心对待你我他的时候,都是怀有私心和利益关系的见解和认知,不论这种认知看上去多么符合一个群体的情感和希望,都是属于局部认知的偏私概念。因为私心和私情而生出的偏斜状态,都不属于平等理念上的正观。也就是说,没有正知、正念、正观、正念与正智的善,都是伪善,在没有真观和正念的基础时,人的善念之下都隐藏着私心的,人轻易起的善念都在另一个角度称之为恶念。这就是八正道的印证的思想:“正见解、正思想、正语言、正行为、正职业、正精进、正意念、正禅定。”可见,佛家的善是建立在正观、正知、正见的基础上,以慈悲关怀为目标的教育方法。

佛家是终极关怀的宗本教育,而非宗教迷信。当人困惑的时候,当人需要它的时候,留意预览浩如烟海的佛经时,就会发现,里面有在你需要寻找的所有问题的答案,从起源到末了都涵盖其中,佛家的每部经典只是大海中的一叶轻舟,而渡人是每个人自己,它不在乎人们怎样认识它,误解它,船早已到位,你是否是一个追求智慧和真理的人,是否是一个渴求解脱的人,在于你自己。可见每一种“善”法是需要基础的,十善业道经是十善大地的基础理念,所有的六道之中,天人福报善业善果都必须建立在十善大地的基础之上,不然不可以称之为“善”。而大乘佛法的“善”是建立在平等心的基础之上,以慈悲关怀为终极目的,以修行教育为普度教化众生的佛家教育。很多人不理解“众生”,众生不仅仅包涵了人,而是大千世界的一切生物,他们以活着、存在与运动的方式,去体验每一种生命的感知,都是一种修行。而教化的方式除了语言文字,还有痛苦、碰壁、磨难与死亡的各种情绪体验。也就是说,在佛的法眼中无物不善,“不善”只是人片面的认知局限而自陷的坑。

在《西游记》里,为什么在唐三藏法师没有从大唐往西天取经时,观音菩萨告诉唐僧所演讲的是小乘佛法呢?仅仅这个小问题中,隐含着有深远寓意的。因为小乘佛法里的“善”就是还没有平等心中的善,是具有私情和功德心的善,因为有求而行善,所以不可以解脱于六道之外,任你从善如流也最多在六道之中,得个天人果报,也就是道家的仙人文化境地。所以,在中国文化和情感的层面,一般的“善”都停留在有所求的层面,情分和利益关系的纽带上纠结。而这样的“善”,恰恰是抵触公共利益,公共道德,竞争平等最直接的反面教材。

此刻,我们再回国头来,重新理解“善”的含义。没有理性的善是原始情感的特征,并不具备广泛的具有社会公义的内涵。理性的善相对而言比情感的善具有深远和全面的意义。情感是浅层的流露,如每一个母亲心疼自己的孩子,而理性是深远厚重的情感所凝练出来的思想。当善良被纠结在人情债务的关系之中,人的善还仅仅是围绕在自己私情周围的筹码。虽然行善,帮助多人成为了,成为了疏通人际关系的枢纽,得到许多人的支持很帮助,事业有成,交际广泛,直至功成名就,但是这样的善,都还是六道中有求的善,如《了凡四训》详细记录了善德对于一个人成功的走向。

有求的善和无求的善。无求的善不是无私的善,在这个世界上只要是有需求的人,就会有私心,需求是私(存在)的基础,而无求的善,是为良知和自然服务的情愿,是相对于情感意义和精神价值的体现,不在乎于人的物质满足和得到。

善究竟在哪里呢?老子说:上善若水。你了解了水,就理解了善。只要你学会观察自然,善几乎无处不在,阳光、空气、植物、雨露、花香都在无私地分享他们的光辉与气质,使人们无形中受到生命的滋养,而从来不言不语。这是自然之善。

在看看山区里朴实、勤劳、宽厚的人。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归,衣食住行,全靠自己,多余的就卖了,为社会上增加食物供给。他们没有多余奢望,只有对于家庭和孩子默默地养育之恩,他们的行为才是真善啊!比善行,我这样天天在电脑面前打字的人,要比那些田地里干农活的农民差得远了。这个世界上厚道的善人是最多的,他们都是底层的民众,为这个世界和社会付出的也最多,得到的却很少的人。善是建立文明的基石,文明大厦的建立如一个金字塔,塔尖上的人,永远不能忘记农民百姓对于自己恩情的。要说恶,就是忘记了那些鱼水之情的人,那些忘了根本的人,是他们在作践自己的时候,在被天理惩治之前,在作死之前的狂妄气息,那正是回光返照的前兆。

可以说,真是善和美的内核;善是真与美的转化关系,真从善走向美好,美从善走向真诚。美呢?美是真与善的精神实质,形式美是在失去内容的躯体,是一种人工的造作,堪比塑料花和鲜活的花。只有内外一体的自然美,才是精神与实质表现出来的形态。人之最美莫过于知行合一的诚实之举。假如,有什么样的压力,在强迫人们失去诚实之美的自然之性时,可以同时发现两个问题,人的内在情感思想和社会到家庭的思想教育机制,出了很大的问题了。

在心里和思想上出问题的人,我不赞成人们去找心理学家,心理咨询是高消费的游戏,是玩催眠把戏的小丑。一般情况下是社会思想除了问题,而不是个人思想有问题。而遇到困惑而找不到答案的人,我赞成人们任何时候去找佛家寻找答案。为什么观音菩萨是有求必应的?那要看你的诚心。人对佛的诚心,表达着你对自己的真诚与态度,真心是你最渴望的动力,所以万事不难,就怕有心人。这就是万事靠自己的镜像哲学。在小乘,善是功成名就的力量;在大乘,善是通往智慧彼岸的向导。知善,并能知行一致,乃、“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中的定数而存之。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bf1a724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3e.html

《真善美的结构从善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